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夏之剑-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场中间的行军仪仗表演,步卒之间、骑兵之间、马步之间交叉换位。最后是马步卒摆的四个隶书汉字“上圣汉兴”。“赏,太尉丞相,回返后重赏羽林全军,军卒爵升一等”。得,脑袋一热,这些军卒基本上全部都是顶级民爵,顺带还能给家中兄弟捞个高民爵,这就是西汉武帝钱换爵前当兵出征最大的动力。
看完*演,已是傍晚时分,大队人马在刘启的亢奋中杀奔终南山庄。这回开路而行的是欧阳轩的侍卫,这五百人完全是按照战时行军队列呈扇形,放出远近探马,按手势通行。都是执刀骑马,探马探好路之后,打出安全手势,后面跟上,就这样一路行来,刘启好奇的站在车架回廊上看着这种从没见过的行军方式。这不是欧阳轩想显摆,是确实有些危险。自从巨型野猪被杀之后,总会有猛兽出没于峡谷,欧阳轩可不敢大意。
要不说该着欧阳轩露脸,还未至峡谷口时,前方打来手势,停步,危险。队伍整体停下来,有三对人,五人一组打马前出,过了片刻,前方打来安全通行的手势。等行至谷口时才看到原来是一只雄虎,傍晚出来喝水,不幸碰到了刘启大驾。刘启正在兴奋头上,让人将虎尸放到车架回廊上。欧阳轩伴在旁边,看了看老虎,说道:“等回山庄,臣开一副虎物方剂。保陛下圣体如虎”。“哈哈,好,加速前行”。
到了山庄,卸下雄虎,找来屠夫,命其剔骨取肉,留皮和鞭。写了一副方剂,命人去抓药。安排完众人,回卧房取了半钱金色石头,研成末,包成一包。回到客厅,抓的药和虎鞭已经准备完毕,将粉末倒入药中,搅拌均匀。交于随行的太医,当着刘启和群臣的面将嘱咐用法,与用量。并将药方给了刘启,特别嘱咐尝药之人,不能是黄门和宫女。欧阳轩可不敢保证这金色石头的修复能力到底有多强,整出麻烦那就热闹了,这包药够刘启一个月服用。
晚餐自然是由聂聘安排,厨子得自己真传,现在做菜的味道比自己做得都好。就是颠勺和玩刀的功夫还差很多。客厅中总共就十几个人,主位上是刘启,左侧是博皇后,右侧是栗妃,皇后左侧是王夫人。欧阳轩一一见礼,服侍皇后和嫔妃的是公良慧,对案几上的玻璃陶瓷器具解说头头是道。左下首是丞相陶青,旁边是御史大夫袁盎,旁边还有几个个人,欧阳轩不认识。右侧第一位是太尉周亚夫,第二位是窦婴,第三位才是欧阳轩。卫绾坐在自己的下首。
既然是宴会,当然少不了酒菜,都是聂聘提前安排好的,等人一入座,仆役端着装有菜肴盖着玻璃盖子的磁盘子鱼贯而入,每个人的案几上须臾内摆满了菜肴。客位上每个人身后站着一名男仆役,皇后和嫔妃后面是丫鬟,每个人手里捧着玻璃瓶子装的酒。皇后和嫔妃喝的是用稻米酿的米酒,加了野草莓汁,欧阳轩太不能保证这些官员的*守。欧阳轩手一挥,仆役丫鬟将诸人的酒满上。用的都是玻璃樽,而不是杯子,这个和西汉的礼制有关。看着满桌饭菜和餐具,周亚夫起身拱手道:“臣弹劾扈候。。。。。。”。
。。。
………………………………
第三十一章 餐宴与手术
刘启没有等周亚夫把话说完,摆了摆手说道:“朕知汝要言劾,此为私宴,可免去那些金礼之制。朕看此玻璃樽较之金樽要好上许多,色泽鲜亮,酒水一目了然。朕看以后扈候多给宫中进些,听长公主言,扈候生产此器煞是易之。朕少府内钱粮尚不足,就免些如何?”。“陛下言过了,此等之物臣进贡尚求之不得”,欧阳轩赶紧起身言道。“陛下,此等之物乃祭器屋瓦之料,岂可上殿堂”,陶青也起身道。欧阳轩现在算是知道为什么秦汉时期玻璃技术为什么会失传,汉代就有的瓷器,为什么会在宋元兴起。就是把这些都当做了祭器和屋瓦等低劣之物,不肯用。后世人拿着唐三彩摆在房间展格里,欧阳轩就曾取笑过,把人家坟墓里的祭祀礼器放到房间就相当于把坟墓搬到了家里。
“朕看此物和祭祀礼器甚是不同,差之远矣,比之玉石要好些。听闻民间尚拿此物做宝物用于饮食,何况朕乎?”。这话明显是偏袒欧阳轩,让在座的诸人又不好说啥。说得没错,民间都拿他当宝贝,帝王贵戚如不用岂不是自打耳光,不识货吗。
宴会还没开始就弄出这么一出,也是出乎欧阳轩的预料,看门口的聂聘直擦汗,就知道他也是提心吊胆。有了刘启的认可,宴会也正是开始。美味的饭菜,可口的美酒让刘启很是高兴,不停地夸赞。借着酒劲,陶青亲身道:“扈候此番宴席,怕是用度颇糜?”。“丞相言过了,都是日常农家菜肉,经某调教厨人制之,如说用度,也是厨人钱粮手艺”。欧阳轩赶紧解释,这个年代还提倡节俭,如果一旦坐实了奢靡,那后果很难料。王侯一日用度如超过百人一日之资,那就是罢官免职。要不然就不会有淮南王把豆腐推向民间,先从民间开始食用,然后到王宫,封了悠悠之口。聂聘也是深谙此道,无论是玻璃还是瓷器现在镇上普通百姓家家户户都用的起,豆油成了必备之资。当然豆腐这种无技术含量的东西,自是要比淮南王提前十几年已经深入扈国封地和长安百姓家中。“哦?有此事,那何不请厨人当场演示一番”,窦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站起来说道。
欧阳轩看看刘启,刘启点点头说道:“朕也想见识见识,如何将这日常食材做得如此精美可口”。“如此,臣献丑了”。命后面的仆役将自己设计精钢打制的野外炉具抬过来。铁马勺,木菜墩,用陶瓷盆装的肉品和青菜置于厅中。
黑色的炉子抬来后,置于厅正当中,仆役将碳木点火,闪到一旁,将菜和肉洗干净,放到干净的玻璃盆中。欧阳轩走到案板前,问了一下厨子想做的几道菜。然后抽刀在手对青菜和肉食改刀,熟练的刀工,让在坐的所有人都叹为观止,尤其是时不时的玩下花活,更是惊叹声一片。把所有改刀完毕的肉,青菜分类码放,让厨子自行选取。厨子是欧阳轩让聂聘买来的孤儿,今年也就十多岁,对做菜情有独钟,火候拿捏的很到位,欧阳轩自叹不如,也就把后世自己做菜的心得和平板上记录的近百道菜谱毫无保留的教给了他,现在俨然成了终南山庄厨房的一把手,以扈候弟子自居。
虽然刀工上不如欧阳轩熟练,但是做菜的架势上却要比欧阳轩强很多,熟练,麻利。也不需要下手,都是自己来。酱油大酱,白糖这类的东西,现在在封地上,一个铜钱一斤,只不过都是聂氏专营。
也就是不到半个时辰,四道菜已经出锅装盘,红烧肉晶莹剔透,汁水红亮欲滴,肉丸子金黄泛光,翠绿豆腐,用藿(三国前主要的青菜之一,就是鲜嫩的黄豆叶子)清炒豆腐,藿菜炒制的火候刚好,豆腐白中透着豆油的鲜黄色,芳香四溢。还有一道就是野葱炒猪肉,葱还是翠绿色,肉看上去红红艳艳,看似非常好吃。看到这四道菜,欧阳轩乐了,随口说了句:“天生的厨子命”。
在座的诸位除了欧阳轩,其他人眼睛都是直直的发呆,一脸惊讶的表情。都是日常常见的食材,转瞬之间就变成了佳肴。菜品当然是由黄门端到刘启案几上,尝试之后,刘启才动筷子品尝,频频点头,又给了栗妃和王夫人,最后才给薄皇后。看到这一幕欧阳轩也只是笑而不语,厨子接下来又用剩余的食材做了几道菜,欧阳轩才让他下去,因为看到那个黄门令的眼睛泛起了贪婪之色。“陛下,臣为说错吧,都是些家常食材,只是因人手艺不同,菜式各异尔”,这个时候还是给陶青上点眼药的好。
“嗯,不错,让府上厨子进宫替换那些不中用的东西”。“陛下臣府上厨子学艺还尚未精湛,如陛下不弃,可令厨堂之人来府上学艺”。“也好,黄门令,命你挑些聪颖宰人与扈候府上学艺”。“诺!”那个站在刘启身旁的黄门令,怏怏的答道。“丞相,还有何话说?哈哈,扈候让朕明一事,物同,以不同,事自是有变。常听闻,扈候今春改善封邑农技,不知可有此事?”。“臣只是教了些农事器具与乡人,改了些水利灌溉,利于旱涝”。“嗯,好。丞相,朕看此事应予以彰表”。“诺,臣领命”。陶青很是不快的答道。
宴会直到月上中宫方在欧阳轩的筝曲声中结束,当然席间还少不了为难欧阳轩之处。也应了许负之言。刘启来时就没打算今夜返回,聂聘在黄门的监督下按礼制收拾出了一个贵宾院落,这里是欧阳轩原来就打算用来接待王侯的院落。两层的方形院落,中间有个亭台,回廊周边种满了梧桐树。还有个小湖泊,放养着一群各色锦鲤,鸟鸣花香,倒也是不错的地方。羽林军将山庄四周警戒,欧阳轩的侍卫负责院落守卫。随行官员自然是睡在客房,也是单独的双层院落。
半夜时分,欧阳轩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弄醒,穿衣出门。仆役通报“有村民突发疾病,跪在医馆门前求医,医馆大夫看过之后素手无策,特请扈候出面”。欧阳轩听完直奔医馆,患者就躺在北厅中间的担架上。年纪大概在四十多岁,脸色苍白。欧阳轩赶紧上前,通过号脉问诊和触诊最后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根据右下腹痛加剧,全腹皆由痛感,发高烧,血压较低等综合判断,有穿孔的迹象。赶紧命人抬到用作手术室的房间,把所有油灯都点上,房间早就用酒精熏蒸过。回房间取来头灯,回来时病人已经被放到台子上,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这个房间里欧阳轩准备的一应俱全,一套完整的高温消毒的外科手术器械,还有两套麻布手术服,用于麻醉的乙i醚,还有碘酒等药物。欧阳轩也有些忐忑,这种条件下手术,不知道会不会成功,弄不好患者就会死在感染引起的败血症下。欧阳轩取出了当初带来的盐水和消炎药,配好药,在患者手背静点上,戴上口罩和一次性手套,这些东西再不用就快过期了。等准备完毕,留下许善友和淳于意,让其他人都出去,给他们一人一个口罩戴上。用乙i醚麻醉患者后,褪去衣物,用刀备皮,碘酒消毒,手也用酒精消毒一次,处理完毕后,才开始手术。整个过程虽然是在微弱光线下进行,但这种阑尾炎手术,欧阳轩还是敢做的。为了减少感染,欧阳轩手术的速度极快,切开皮肤开始到最后荷包缝合在不到一个小时内完成,为了愈合良好,手术室内还有专门泡着蓝色石头的蒸馏水玻璃瓶子。已经泡了一个多月了。让许善友用高温消毒的杯子接了些发着蓝光的水,在所有窗口面用脱脂棉擦拭了一遍,才做逐层缝合。在外面又擦拭了一遍蓝光的蒸馏水才,采用青霉素纱布包扎上。他这个还算好,刚有穿孔的迹象,再晚点就会很麻烦,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等做完手术,打开门,让仆人将患者放到专门用来住院病人的房间。等液体静点完,患者还处在昏迷状态,又给他服用了混合着大剂量青霉素的驱邪汤药。欧阳轩和医馆的所有人都在床铺旁边守着,直到黎明时分,患者才醒来。欧阳轩这才放心,还是有点发烧,开了一副祛热解毒的方剂命人去抓药,用蓝光蒸馏水熬药给患者服下之后,等烧退了,嘱咐了家属和仆役一些细节上的东西,才回房补觉。
睡得正香,又被仆役敲门唤醒。没办法,还有一个大主顾要伺候,命仆役让厨房弄些早点送到客厅。出门见到来找欧阳轩的黄门令。“陛下可醒来?”。“陛下一早醒来,听闻扈候是夜出奇术诊治乡民,命洒家前来知会扈候,可多休憩一会儿”。“哈哈,既然起来了,带某去拜见”。这哪里是让多休息,简直就是找麻烦。
来到客厅,刘启和诸臣正在好奇的吃着终南山庄特有的早餐,就是馒头,油条和豆浆,一些山野菜做的咸菜,风干肉,还有奶茶,没人喝,在旁边放着。欧阳轩逐一参拜完毕,才坐在案几上简单吃了几个馒头,喝了碗奶茶。“扈候晚餐已经是令朕大开眼界,如今这早餐更是处处给朕惊奇。这油面条和这咸菜让府上厨子定要好好教授宫中宰人”。“臣,领命”。“听闻扈候昨夜诊治突发疾患乡民,朕甚是感谓。稍后带朕看看你的医馆和那个乡民”。欧阳轩是一百个不愿意,本来想低调处理,现在可好,一下子捅到最高层,还不得把乡民吓死。没办法,只好照办。
吃完早餐,一行人直奔医馆,刘启居然让黄门令要来好大一包油条和风干肉打算带走。在住院的小屋,乡民跪在刘启前面打着摆子低头不语。“都起来吧,朕就是看看扈候医人奇术,居然可以开腹取病灶,真是天下奇闻”。也不理会乡民家属,径直走到床前,看看有些恢复了精神的患者。现在还有点发烧,欧阳轩命人给他服用了蓝光蒸馏水溶解的青霉素和昨天开的祛热解毒的汤药。刘启很好奇的看着整个过程,一直没有说话,欧阳轩又耗了耗脉,整体上血压回升,脉搏跳动有力,如果不是昨天晚上经历的那一幕,现在和常人没什么区别,也许是那个蓝光蒸馏水的作用吧,寸长伤口好的很快。今天应该能排气,看着他通红的脸,赶紧问道:“汝体内可有气要排?”。那个乡民赶紧点头。欧阳轩笑笑,说道:“陛下,诸公,此患要有不敬之处还请见谅”。“哦?会有何不敬?朕皆赦免”。欧阳轩一脸的坏笑转头对患者说道,“陛下赦免不敬了,你尽可排放,无需顾虑”。话刚说完,就听噗的一声,放屁的声音有点大。刘启开始时一愣,接着仰头哈哈大笑,“若不是扈候提醒,朕可是真被惊着了。哈哈,回宫”,赶紧掩上口鼻出了屋子。其他人也在没有闻到味道的情况下,捂鼻而出。靠,真会装,欧阳轩心里说道。又嘱咐了仆役弄些餐点给患者。
出门送刘启回程,刘启临上车架前,转头对欧阳轩说道:“扈候,两日后携羽林军与安门外迎梁王入京。为朕打出气势,可知晓?”说完将半块羽林虎符交到了欧阳轩手上。“臣,领命”。
。。。
………………………………
第三十三章 教学与祭祀大典
刘启脸色阴沉,“朕有亲军如此,难道不可吗?”阴森森的说道。
“皇兄,不是不可,是这人不能留,对汉室有危”,刘武还是那种傲慢的语调。
“贤弟,朕看这诸王有强兵,才是汉室之危。来人摆驾回宫”。城门下的*演已经结束,刘启下令道。羽林军在郎誓和张剪的带领下,按事先的中尉的安排各司其职。
欧阳轩没有参加其他的活动,只是去长乐宫看望了太后,和刘启告了个假,带着侍卫回了山庄。当然厨子则被留在未央宫,伺候完诸王晋见,方能回府。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欧阳轩每天除了和侍卫训练就是给孩子们上课,再不就是去作坊,完善活字印刷和小型的水利发电。闲时就在亭中教公良慧、义妁和主父妍弹琴。
转眼到了六月,著汕带回了长安的消息。刘启下诏:“吏民为吴王濞等所诖误当坐及逋逃亡军者,皆赦之。”刘启欲以吴王弟德哀侯广之子续吴,以楚元王子礼续楚。窦太后曰:“吴王,老人也,宜为宗室顺善;今乃首率七国纷乱天下,奈何续其后!”不许吴,许立楚后。乙亥,徙淮阳王刘余为鲁王;南王刘非为江都王,王故吴地;立宗正刘礼为楚王;立皇子刘端为胶西王,刘胜为中山王。历史还是按照其固定的轨道前行。
这两个多月来,长安城里也发生多起官员灭门案,多个侯爵遭屠戮,皆留书:多行不义,天必其诛,上天之剑诛杀。这些官员侯爵之死,长安百姓拍手称快,刘启也没追究。甚至有几名官员和侯爵在灭门后还被诛了九族,至于原因,皆有自供之书。一时间百姓群情激奋,盛赞侠义之举,朝中官员,人人自危,小心行事。卫绾也加强了长安城的警戒,羽林军最后只留下五百名特训军官,其余都被调到长安驻守。
这一日卫绾带着部分羽林军巡查京畿各地,路过终南山庄。与亭中小憩,“扈候近日长安风起云涌,汝这里倒是安宁得很。还有闲情雅兴,淘弄些奇*巧计之术”。
“中尉言过了,某只不过做些无聊之事,打发时间尔。长安城内之事本就与某无干,与其活的疲累,不如山中清云野鹤闲散。淘弄些金石,尽兴尔”。
“汝这侯国,一日三变,西侧上等田地所种何物?某从未曾见”。
“家师所赠上等粮食尔,待得秋收。留种广播,为汉室增加些储粮”。
“哦,如此甚好。对了,陛下让某带信与扈候,匈奴室韦部使节,与近日已入燕国,专程前来拜会陛下与扈候”。
“他们此来何意?”
“某尚未得知其来意,根据快马传报,可能与扈候所种之物有关”。
“莫非。。。。。。”。欧阳轩想到了一种可能,也不敢确定。
“扈候,某谢过茶水赐饮。公务在身,告辞”。说完起身,拱手施礼。
“闲时多来府上坐坐”。欧阳轩也起身拱手相送。
送走卫绾,欧阳轩思考了良久,也想不出室韦人的来意,按理说,他们应该和自己有深仇大恨才是,毕竟上任浑邪王死在自己手上。
没工夫想那太多,来到水电站工地。欧阳轩让匠人做了两台多极的发电机,线圈绝缘体用的是处理后的紫胶,润滑油用的是石脂水(石油)提炼,石脂水欧阳轩让聂聘在北地郡高奴收购了万斤之多。经过不同温度的蒸馏,得到不同的馏分,最多的还是这润滑油。做了数台电动机,用来代替人工。至于电灯这类东西,由于天然沥青矿在乌孙国境内,采购人员还没回来,提炼不出惰性气体,只能暂时搁置。电压表是根据百科里的原理和图纸用紫胶做外科制作而成,通过太阳能板电压进行了多次矫正。
带着二百多学生,一边讲解其中的原理,一边实际*作。等山上民夫将水坝打开的时候,水流倾泻而下,冲击发电机桨叶,根据电压表显示,欧阳轩重新调整了变压线圈,直到达到220伏的要求才作罢。接通电动机,轰鸣声随之响起。高速旋转的转子带动轮子通过加工过的牛皮皮带传动至机床,通过铸铁的齿轮和曲轴带动铁锤往复的坐着机械运动。
作坊里的匠人们很兴奋,这样省去了他们很多手工劳作。先后接通瓷器拉坯台,铸铁打造的车工机床,刀具用的是欧阳轩派专人去龟兹用韧铁打造的专用刀具。看到作坊里机器的轰鸣,欧阳轩仿佛回到了后世工厂车间。教会匠人们学会电力工具的使用,才带着学生们回了教学院落。逐一回答学生们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和这些孩子接触时间长了,欧阳轩对他们也是越发喜爱,这些孩子中一大半都是孤儿,有很多没名没姓,欧阳轩给他们逐一给他们起名,赐欧姓。其中有几个特别聪明的孩子,每次提出的问题很是稀奇古怪,这次制作电动机和发电机用的紫胶处理和活字印刷设备的改进,还是这些孩子帮忙出的主意。
现在这些孩子人人手中都有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等欧阳轩编写的白话文书籍,医馆里的书籍也都用了印刷版,欧阳轩写得原版被太医令用皇帝的大帽子收藏进了未央宫,作为交换,刘启为每本书都作了序。这些孩子有喜欢医学的,除了和欧阳轩学习基础知识,分别拜在六位大夫门下。
等回到山庄时已经是傍晚时分,刚吃完饭,门官来报,黄门驸马求见。等在客厅见到这位黄门驸马,才知其来意,感情是奉刘启之命来取药。没办法,上命难为,只得开了一幅老院长当年经常开的强身滋补壮阳的方剂,命仆役去抓药,回卧房,取了一点金色石头,嘱咐黄门用法。用金石泡水煎药,直至石头失去色泽为止。欧阳轩没给刘启系统的检查过,这次一并告之黄门,如陛下有闲时来医馆详细检查一番,好对症下药。晚上安排黄门住在客房住下,按照聂聘要求的,好吃好喝好招待。
著汕很晚才从长安赶回来。“汝只需负责打探,其他事物皆由某去做,切不可擅自行事,漏了马尾。等汝能与某过上十合,再去行侠亦不迟”。“诺!”著汕拱手应道。“此次长安城里可曾打探到匈奴消息?”。“回君侯,室韦部使节行至赵地时,失去行踪。陛下以着廷尉前往查办。梁王及其他诸王与三日后离京。另属下在长安曾听燕王朝议所言,曾有一队中国人经燕国去室韦部,经雪地去了一处蛮荒之地,带回了些物事,在回程时于室韦部求助,之后再无音讯”。“嗯,这一阵子,就在庄里与汝师兄一同锻训新招募的亲兵”,“诺!”。
七月下旬,刘启强令周亚夫挑选的羽林军也集结完毕,总共五万人,两万骑兵,三万步兵。领军者就是卫绾,分成四处驻地。将特训的五百羽林军和原有羽林军中挑选出五百人,分散到各营中。进行集中训练,车架也都是欧阳轩出资打造了近万辆,马匹都是文帝时期积攒下来的上等好马。训练这事欧阳轩全部交给特训的羽林军,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