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夏之剑-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何等的荣耀。虽然已过了一百六十多年,欧阳轩的医术不但没有扔下,反而更加精进。毕竟战场上负伤的人很多,杀的人更多,医治的人可能会是后是十个内外科医生一辈子医治患者的总和。尤其是在大宛行宫,紧邻着山村,那里的人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会去行宫边上的医馆去看病。
欧阳旦的手术做的也很惊险,因为没有影像设备,只能凭着感觉,先探查,在做下一步处理。也是老天眷顾欧阳旦,这支弩箭紧擦着主动脉弓而过,如果在向下一毫米,欧阳旦也就该驾崩了。欧阳轩极其小心的取下箭头,除去坏死组织,经过细致的清创后,才进行逐层缝合,经过胸膜腔减压,手术才算完成。整个手术历时两个时辰,术后的欧阳旦在经过静脉补液后,血压也恢复了正常,脸色依旧苍白,欧阳轩根据经验判断,只要控制好感染,欧阳旦已无生命危险。庆幸的是欧阳旦失血不是很多,如果需要输血,那可就是很麻烦的事情,受这个时代观念的影响,采集血浆一直就是困难的事情,虽然华夏已经有了不亚于后世的采集储存血浆的技术。
欧阳轩在御医院观察了一夜,直到第二日中午时分,欧阳旦才缓缓醒来。欧阳轩又为其做了一遍详细的检查,确认没有问题后,才让欧阳旦继续静养休息,朝中事务由自己暂时代理。但欧阳旦的一句话让欧阳轩有些惊讶。“祖宗,旦儿之事莫要牵连过多。只要抓住贼人即可,不可再有杀戮。李氏毕竟是我朝四大豪族之一,若有牵连,国将受损”。
“傻孩子,李氏早已散财遁逃至汉地,即是预谋,哪有不留后手之理?谋与前,行与后,这李氏还是玩得不错。朕已经派人严查此事前后之因,你静心安养即可。朝政之事暂由朕与内阁代理”。
“祖宗,如若朕就此驾崩,皇位该传与何人?请祖宗示下”。
“朕的子嗣之中,当今唯有铎儿可当重任。你就安心静养,不要考虑后事。莫要忘了,你身后还有朕这个靠山。之所以不让你执军,就是怕军权旁落,而至国事危亡。不然上次豪族乱政,足可将国事分崩”。
欧阳轩回到自己的宫室,召见了刑部各级官员和派往欧阳旦身边的羽林侍卫,详细询问了欧阳旦遇刺前后的情况,与张皇后所描述的差不多。只是事后,再去查抄李氏一族时,已是人去屋空。在钱行的账户早已与数月前全部提现清空,他们给聂盛的提现理由是要购买安息和罗马的大宗货物,也没有引起聂盛的注意。如今李氏一族突然从华夏消失,也让其感到吃惊,赶紧下令将与李氏联合运营的客货船全部收回。在收回的船上,查获了大量金元,其中有两艘船已经停靠与汉地千乘郡一处码头,接到返航指令后,直接扯断缆绳返回望海,将李氏来不及卸载的货物一并带回。
欧阳轩在了解前因后果之后,又给钟诏去了一道命令,查清李氏与汉庭的渊源。能敢公然行刺皇帝,应该不是国内人所为,因为华夏皇室和官员都知道欧阳旦的地位和华夏的实际掌权者。行刺皇帝等于送死,这是华夏皇室和官员都知道的事情,行刺欧阳轩更是不可能,首先行踪不定,今日可能在京城,第二日已在远在万里之外的东阳,第二欧阳轩身手高强,数次行刺失败就已经说明了问题,第三就是欧阳轩身边的侍卫防范严密,各个都是以一敌百者。以上三条就足以让行刺者望而生畏,而皇帝地位也只是欧阳轩的前台代言人的角色。
欧阳轩了解完情况后,下令调了一个营的羽林军入宫,负责保护皇帝和皇室人员。这次欧阳旦遇刺,还真和羽林侍卫没有任何关系,是欧阳旦拒绝了羽林侍卫随行,只带了两名宫廷侍卫。欧阳轩又命人为皇帝和皇后赶制羽林军专用的软甲,当然用的是和欧阳轩一样的材质。
第二天欧阳轩又去查看了一下欧阳旦伤情,在霰能量影响下,伤口愈合的很快,但身体还很虚弱。和御医交代完注意事项,欧阳轩出宫去了公主府,欧阳轩觉得那里比皇宫更舒服,皇宫给欧阳轩更多的是压抑和责任。接连不断的事情,也让欧阳轩赶到有些压抑。按照欧阳轩的性格,他更喜欢自由的生活,生活之外就是那份责任,但如今欧阳轩感觉自己的担子越来越重,如果他完全放下,那么时空势能会将自己所创造的历史时空拉回到原来的轨道,这是欧阳轩绝对不能接受的。
在公主府自然要满足太叔萱的食欲,亲自下厨做了一桌上等菜肴,欧阳茜和太叔萱两个人都是那种外向的人,自然是不管不顾的各抱着一个娃,在餐厅大快朵颐,欧阳轩和太叔渊则在亭中推杯换盏,太叔公只是陪了一会儿就回了自己的房间,看他落寞离去的身影,欧阳轩总感觉老人似有很多话要说。欧阳轩也没多想,继续和太叔渊品酒谈天,太叔渊还是保持着以往那种不关心国家大事的态度,依旧在那里说着大学,说着他的化学专业,讲述他刚刚从杜力巴人那里学到的原子外围电子云,酒至酣处,更是提笔画图,和欧阳轩探讨原子层的各种变化。讲述为何一个氢原子外围的一个电子是如何运转而将两个原子紧密结合在一起,化学这门学科虽是欧阳轩所创,也不过是为了将来制造火药和汽油方便而已,欧阳轩本来就有很深厚的化学功底,太叔渊所说的这些,欧阳轩可能会比他了解的更多,两个人在酒桌上拿着纸笔你来我往的探讨着深奥的科学知识,全然忘了这是在饮酒,一直到入夜时分方才罢休,继续喝酒。等欧阳轩将已经醉得一塌糊涂扶到床榻之上,太叔渊才醉意朦胧的说道:“治国,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圣皇深通此道,何不为之”,说完倒头便睡了过去。
欧阳轩在回房间的路上,一直想着这就话,渐渐地欧阳轩明白了其中的奥妙所在。对这个大舅哥也是越来越佩服,原子间的联系纽带就是这个电子云的交集,而这个交集越密越大原子间的结合力越强,多么形象的比喻,而欧阳轩一直排斥的就是这种交集,尤其是官商的交集,商人也会有政治利益上的诉求,自然就会相互勾结,就会产生**,而原子交集都会有固定的形式和场所,那么自己又为何不给他们提供一个这样的场所,才会将社会各层交汇凝聚在一起。这就是欧阳轩以前曾经想过的成立一个议事机构,经过太叔渊这么一比喻,原来自己只想的是官商,现在加上社会其他人群,这是一着妙棋。躺在床榻之上,欧阳轩还在琢摸着如何成立这个议事机构,全然不顾猫一样的太叔萱。
第二日一早,欧阳轩匆匆赶往皇宫,在和欧阳旦商谈了一天后,夜里欧阳轩连夜带着黄庭忠和李慕赶往麻州纹城,和唐德继续探讨如何成立这个议事机构,经过五天的反复磋商,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案。回到夏谷,交由欧阳旦过目后,最后形成了正式方案。其实也很简单,在中书省下设一个议政院,设有席位三百六十四个,由各郡选派两人,任期为五年,名曰中书,第一任,其中一人任期为三年,以后都为五年,期满后再由各郡选派,职责为起草和审议各项决策。属于一个民间的参政机构,议政院的决策等同于皇帝诏书,每名中书提出的议案必须由五名中书联名,并且通过六成议席的通过,方可形成决策。中书任职期间各郡不得擅自裁撤,如有犯法之事,须经议政院审议通过后,方可抓捕裁撤,皇帝和太上皇有权随时解散议政院重选。但是有一点例外,如中书为儒学之士或者提出涉及儒学提案者,经查实后,即可由刑部抓捕,诛三族。
原本欧阳轩打算成立上下两级的议会制,但考虑到社会的认知和人文发展,选择了一个过渡方案。那个逃到汉地的李氏一族,经过钟诏利用其手中的网络也渐渐查明,是受了王莽许以侯爵蛊惑下,本来就想着迁往汉地,再加上这个李氏族长母亲为鲜卑人,欧阳轩屠杀之事也让现在的李氏产生了一些恐惧,才有了想刺杀皇帝纳投名状的想法。只是事与愿违,如果不是有欧阳轩在,也就真成就了他们的心愿。也正是他们放出的要采购海量物资的消息,才会吸引百多游侠前往兴州。
这个李氏一族资产也是富可敌国之类,在去年户部统计的华夏豪族中排行第四,排在于聂氏、魏氏、凌氏之后,这一下让华夏市面上冷清了不少,但这也只是暂时,以华夏强大的生产力和繁荣的商业,很快就会弥补李氏一族留下的空缺,也给了其他商家一个机遇,也许明年豪族统计之时,就会有新的族氏赶上来。欧阳轩看完户部的账册,发出了如此的感慨。
待欧阳旦身体状况恢复如常之后,欧阳轩带着恋恋不舍得太叔萱母女回了大宛行宫,因为涉及到飞碟这个机密,本来要带着太叔公一同回大宛,不得已只好留了一些强身健体之药,才自行回了大宛。
从夏谷回来,已是初夏,牧民正在转场途中,刚学会走路的欧阳桂,很喜欢这种满山鲜花的季节,每天都要在绿草如茵的高山草地上蹒跚的走上一圈。别克和古丽自然在两侧护驾,自从欧阳桂降临人世,别克和古丽每天都会围着她转,也不再跟那两只凤皇较劲。那百多名游侠,在白狼队的追捕下全部落网,经过审讯,这百多人里有官府通缉者七十余人,其中命案在身者有二十余人,欧阳轩命他们将这些人交于兴州官府。
事情也不都总随人愿,就在将这些人交于官府的第二天,即被一伙不明之人劫狱,还刺杀了兴州知府和兴州治安都尉,听到此消息,欧阳轩的怒火已到了极致。亲自带着千名侍卫赶往瀚沙城,要亲自会会这些游侠。
………………………………
第七十五章 王莽的往事(一)
瀚沙城坐落于群山环抱下的一片绿洲,一条沙水穿城而过,欧阳轩到来之时,正赶上沙州知府和瀚沙太守出殡,欧阳轩亲自主持葬礼,这在华夏也是少有之举。欧阳轩有种感觉,这些来此的游侠似乎不仅仅是为了抢劫商队而来,而是另有目的。
带来的羽林军只留下五十人,其余全部派出去查探此事,同时调动西部军在兴州各个路口、车站、关隘严查往来之人,同时派出地面巡逻队伍,严密搜查瀚沙城五百里范围内的每一处山头、山谷。
转眼两个月已过,各处一直也无可用的消息,甚至可疑的人都没有搜查到。这群人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两个月内,飞碟几乎搜遍了兴州的每一寸土地,也毫无结果。这让欧阳轩对这伙人来此的目的更加怀疑,通过各个关卡和户部传来的消息显示,最近也没有大宗货物往来。最后不得已,欧阳轩只好求助黄庭忠,这家伙就给了欧阳轩十六个字:内紧外松,静观其变,明暗互换,疏表实里。经此点拨,欧阳轩茅塞顿开,与第二日光明正大的带着侍卫浩浩荡荡的离开瀚沙城,至于去哪里,没人知道,因为太上皇行踪为这个国家的绝密。在夜里,欧阳轩一行人消失在了茫茫戈壁荒山之中。
第二日欧阳轩出现在了夏谷,出席了新成立的议政院揭牌仪式,第三日又出现在泉州,第四日去了东阳,在那里欧阳轩还高调的组织了一次海军陆战队的实战演练,历时半个月。欧阳轩才悄然回到大宛,继续过着弄女为乐的隐居生活,但是乔装的两万名羽林军,在兴州、曼州(里海以东地区)、印州(印度北部地区)各地,却没有一刻的停歇,几乎每个入境和出境的商队都会有一支五人组成的小队,在暗中监视。
直到冬季来临,依旧是毫无消息,但欧阳轩没有放弃,又加派了两万名羽林军投入其中。欧阳轩带着太叔萱母女回到了东阳行宫,高调参与了很多活动,甚至带着蹒跚走路的欧阳桂在海边嬉戏玩耍。欧阳轩的这一系列举动,做得都很自然,和平时一样。
转眼冬去春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的早上,当然这里说的是北半球的春天,在南半球应该是初秋时节。欧阳轩还一如往日一样,带着侍卫完成晨训,吃过早餐接过通传侍卫递上来的信报。今日的信报比较厚,内容也较多,王莽终究还是耐不住权力的诱惑,在华夏两路大军威逼长安的情况下,依然接受了孺子婴的禅位,同示昭告天下,强调了是汉室刘氏的禅位之举,在拒绝了两次之后,方才勉强同意接受孺子婴的禅位,还有一封王莽写给欧阳轩的书信;黄庭忠辽州、蒙州、夏州(河套地区)、肃州、羌州、慎州共斩杀儒家子弟万余人,烧毁儒家典籍近十万册;安息国的沃诺奈斯在华夏和罗马双重协助之下,成功平灭了了安息贵族扶植的阿尔达班王子的势力,将阿尔达班生擒,流放至罗马辖下地中海上的一座海岛,将安息帝国*夏和罗马的贵族势力清扫一空,沃诺奈斯提出了请华夏撤军的要求,鲜于顺请示如何处理;议政院按照方案,完成了各郡议员的推选,不出欧阳轩所料,各个豪族争相扶植自己的势力进入议政院,聂氏按照欧阳轩的安排,利用钱行的便利,安排了一百三十余人进入议政院,再加上欧阳轩安排的九十余人,几乎完全控制了议政院;白狼队在西部三州依旧毫无斩获,如今华夏的武者几乎只以授业和护镖为重;欧阳旦因为上次伤势,健康状况急剧下降。
对于欧阳旦的身体状况,欧阳轩也是没办法,毕竟年近古稀,机体修复功能远不如壮年之时,要不是有霰能量的帮助,欧阳旦身体状况可能会更糟,为了打消欧阳旦几个皇子对皇位的窥探,欧阳轩一封诏书昭告天下,立欧阳铎为皇太孙,唐德任太子太傅。同时欧阳轩调林秦任职西部军都督,原西部军都督任职关外军都督,江鲜于顺调回,任职驻汉军都督,唐德改任南海总督兼任澳州知府,麻州知府由欧阳轩由另行派人接任,东阳行宫暂时为太子行宫,由羽林军全程护卫。
短短几天内欧阳轩完成了一系列的官员任免,为欧阳铎登基和对王莽的军事部署做好了铺垫。欧阳轩本来还想做一件事,就是逐步推行各州的自治,被李慕、唐德和黄庭忠极力劝说下给否了,举的例子就是武王分封天下,而至天下纷乱,最后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在除南海四州外的各州成立议事府,权利等同与知府,两者相互监督,议席由各州根据郡县人口自行设置,同时除刑部追捕人员外,各州不得越州抓捕人犯,在各州设立刑部的派出机构刑署,为各州司法与刑部沟通的桥梁,同时负责各州月余未能侦破的案件,具体措施由议事院商议定夺,这也是欧阳轩交给议事院商议的第一件政事。
随着公元十年秋季的来临,欧阳轩安顿好太叔萱母女,带着五十名侍卫前往终南山基地,每年这个季节欧阳轩都会去阳陵祭拜刘启,今年欧阳轩也是同样,只是时间上提前了点。一个折叠方桌,两壶酒,几个精致的菜肴,在刘启的帝陵前,欧阳轩独自一人在叩首完毕后,坐在桌前,面对着帝陵,为刘启斟满酒。自斟自饮,自言自语,与刘启的隔空对话也自是欧阳轩一年来心中的隐秘之事。由于有武帝金牌,世袭的守陵人对这个年年来此祭拜的贵人早已经很熟悉,几十年前就经不用金牌,可自由通行。
“一壶青酒天下事,遥望前川天地隔;今夕回眸河山易,先行后至无人阂”,欧阳轩说完心里话,随口念出了这首七言绝句,意思是,一壶清酒与陛下说尽了天下之事,远远地看着前面的帝陵,好似山川,阻碍了你我,如今陛下的江山已换了主人,你们先后走了,而这个国门却没有人为你们关上。欧阳轩下半部还没有念出来,后面一阵吵杂纷乱,欧阳轩不用想都知道是谁到了,自己常年来此都已百年,在这里都已经是一个传说,从来也没被打扰过,即使是汉庭皇帝,也都是在欧阳轩祭拜完才进去,而现在唯一能打扰自己的也只有汉地当今的皇帝王莽。
稍倾,欧阳轩身边围了十多名执剑的汉庭侍卫,远处羽林侍卫要上来,被欧阳轩挥手阻止。这是王莽登基以来欧阳轩第一次来此祭拜,他要不来那才怪了。以欧阳轩的伸手,这十几名汉庭侍卫,欧阳轩还真没看在眼里。端着酒杯一饮而尽,同时将对面的酒樽里的酒水洒向天空,才缓缓说道:“既然来了,何必要摆这阵势,过来与谋一同小酌上一杯,在背后站着似有些小人之嫌”。
话音刚落,一个声如洪钟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夏王好是雅兴,能与帝陵前自酌自饮,天下有此雅兴者,唯有夏王”。稍倾一个长着梯形脸,一脸灰白胡子,头戴通天冠,着一身黑面红边的麻布朝服,身体有些发福的老者站到了欧阳轩对面。刚要坐下,欧阳轩虎目圆睁瞪着他,似有要即刻杀之之念。王莽见到欧阳轩的目光,知道自己的无礼,赶紧走到右手位置坐下。欧阳轩手在空中一挥,有两名羽林侍卫马上上前,为王莽添置了杯筷,将酒满上,然后退回到原来的警戒位置。欧阳轩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一名黄门立即上前,将王莽杯中酒饮了一点,又将桌上菜式每样尝了一小口,退回到旁边垂首而立。欧阳轩也没理王莽,双手执壶起身,将对面的酒樽填满酒水。
回到自己位置坐下,双手执杯与酒樽相碰,一饮而尽,随后端起对面的酒樽手腕来回一抖,酒樽中的酒水化作水幕均匀洒在空中。王莽就当看表演一样看着欧阳轩这套天地之间的对饮,回身看看黄门,见其点头,才端起酒杯,对着欧阳轩说道:“夏王,功夫了得,莽今日领教了,在先帝陵前,莽赐酒一杯”。
欧阳轩微微一笑,略带嘲讽的说道:“轩若按年轮,应是长与你百岁。若论国属,汉地自武帝始已是华夏属国,若按帝位之算,轩要高于阁下数辈”。欧阳轩停顿了一下,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狠狠的说道:“汉地之属,如今依旧是刘姓,与你王氏无关。听闻尔联合王太后演了一出禅位之事,一个四岁娃娃,焉能懂得禅位之道?”。压了一口酒,欧阳轩接着说道:“朕受景武之托,保汉室不衰, 九十六年前就在此武帝彻赠朕金牌,当年之托,音犹在耳。不知尔可知帝彻所托为何?”
“莽略有所闻,汉庭内危之时,请阁下施以援手。执先帝金牌,诛杀奸佞,匡扶汉室,阁下与大司马霍氏皆为武帝托孤之人”。
“嗯,知道就好,朕的的精锐之师据此不足五百里,扬鞭一策两日可至长安城下,破城勤王只需半日即可,就是现在朕也不需大军,只率五十侍卫,旦夕之间亦可擒得王氏一族弃尸与市。这可不是朕的虚言,就凭你的这些皇宫侍卫,在朕面前都不足一合之徒。另尔可知广川王刘去之死乎?”
“莽只是略有耳闻,乃是畏罪投河尔。莫非也与阁下有关?”王莽对这*裸的威胁,甚是害怕,当年宫中斩杀霍氏耳目,已是人人皆知,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才缓缓说道。
“哈哈,算你聪明,乃是朕之所为。被活烤与汉水河边,皮熟而智清,死状之惨,也算还了他一声罪孽”。
欧阳轩再次为酒樽倒满酒,又给自己满上,才举杯和王莽对碰,说道:“如若景帝说赐酒,朕定是虚心受之,武帝对朕乃是敬之,至于尔赐酒与朕,莫不是有些荒唐”。
王莽听此,明显有些慌乱,他可是知道面前这个人可是杀人恶魔,百年前曾屠了匈奴本部一族,刚刚不久前又斩杀了鲜卑索伦一族近六十余万部众,清除华夏勾结朝官的世族近十万余人,让汉地官员为之冷汗淋淋。欧阳轩的威名以威震宇内,甚至是西方诸国提及欧阳轩都是非常忌惮,匈奴人提及欧阳轩都要向东朝拜,称之为神可汗。如今华夏繁荣昌盛,物资丰盈,人口兴盛,人生而平等,贫寒皆有读书之所,这也正是王莽这些年来想要追求的目标。王莽微微欠身,说道:“莽刚才口误,还请夏王莫要见怪。莽敬夏王一杯水酒,以表歉意”。说完一仰脖,将杯中酒喝了个杯底朝天。喝完习惯性的将杯底亮给欧阳轩,感觉有些失礼,赶紧用袖口挡住欧阳轩的视线,扶正杯子至于桌上。
这些小动作自然逃不过欧阳轩的眼睛,在元朝以前的年代,杯底示人是一种污蔑,而在蒙古族则代表一种真诚,在元朝以后这种礼节才在中原落地生根。欧阳轩微微一笑,举杯一饮而尽,同样翻腕向王莽示了一下杯底,回手至于桌上动作异常的熟练老道,欧阳轩能看到王莽眼神中的闪过诧异之色。欧阳轩起身端起对面的酒樽用同样的先前的方法,将樽中酒水洒向空中。回到座位上,欧阳轩拿起筷子示意吃菜,无论手势还是都是按照后世之法为之。
欧阳轩始终不说话,看着王莽吃了几口菜,才说道:“可曾对得胃口?”。
“嗯,天下皆知,如今华夏厨艺皆自夏王始。只是这辣椒远在大洋另端,如此地道之物,夏王何来?”王莽一脸好奇的看着欧阳轩,同时挥退了身边的随侍的黄门和宫廷侍卫,方圆百步之内只有欧阳轩和王莽两人。
“朕的铁甲巨船早已通往哪里,月月皆有货轮往来”,欧阳轩基本可以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