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谋-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的年轻人,凡事要多看、多学、多问、多动手,待人要谦虚一些,做事要主动一些。放心,我这个人是很容易相处的,我会尽我的力量帮助和关心你的。”
我连忙点着头感激地说:“谢谢孙科长,我会好好工作的,今后请您多多指教,多多关照。”
在单位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渐渐熟悉了业务,由于是财务科,基本上人们都要来这里打交道,虽然单位大,人比较多,但我的记忆力好,又特意留了心,慢慢地也就认识了局里的人。
有一次,局长郑新和的司机王欣良拿了一摞单据来财务科报帐,孙科长“一目十行”,仅十多秒钟就将单据“审查”完了。我感到奇怪,王欣良走后,我好奇地问孙科长:“他一次拿来那么多单据,一定是好几个月没来报帐?”“哪里,他每个月都来报帐的,有时还一月报几次,什么修车费,加油费,过桥过路费,吃饭、住宿费,还有在路上辗死了鸡、鸭、狗等的赔偿费,五花八门,名目繁多,一次少则数千,多则上万,谁知道他是怎么花的?是真花了还是假花了?是他花了还是郑局长花了?哪个也不敢问。郑局长给我的权力是八百元以下的单据由我签字报帐,总数却没有规定。王欣良来签的单据虽然多,但每张都在八百元以下,所以我就全部照签。”
“因为他有郑局长这个硬背景,难怪他那么神气,我曾听人说一把手的司机比一般副职权力还大,说话还要管用,今天算是真正见识了。”
“情况确是这样,不过这话你可别跟其他人讲,免得招麻烦,这个人我都不敢得罪他,你这进局不久的初生之犊,又没有背景,更是惹不起的。”
我连忙点头说:“谢谢您关心,提醒我,”
转眼到了三八妇女节前夕,局里要给每个女干部职工发钱进行慰问。孙科长要我负责办理,还特意交待有二个人的要我按地址将款汇到长沙去。我一看那两个叫刘素娥和丁媛媛的人不认识,便问孙科长:“那两个是谁呀?是不是我们局在长沙设了办事处?”孙科长说:“我们局没有在省城设办事处,这两个难怪你不知道,她们一个是市委李副书记的老婆,一个是王市长的老婆,招进来后,根本就没来局里上过班。李书记和王市长都在长沙买了房子,他们的小孩都在长沙上学,那两位夫人就长住长沙,专门照顾自己在那里读书的孩子。”
“挂个名字,不但工资、而且奖金、福利全拿?”
“不但全拿,还得拿全局最高标准的,因为她们是书记、市长的夫人呀!”孙科长说。
“我明白了,原来她们不但有背景,而且背景硬得很。”我回答说。
孙科长说:“正是如此,她们虽然不来上班,但大家还得对她们恭恭敬敬的,她们还能遥控发指令,稍有不周,她们一个电话打来,就夠人受的了。比如去年中秋发月饼,因为没有在节前专门给她们送去,节后一天,邱副局长到省里开会才给她们捎去。她们便说哪有节后送饼的?太不把她们放眼里了。不但冲邱副局长发了牢sāo,还打电话将郑局长数落了一顿。”
我听后吐了一下舌头。
又过几个月后,一名副局长退休,局里要增补一名副局长,经min zhu推荐,讲演答辩后,又例行公事进行了组织考察,座谈,任前公示等一系列冠冕堂皇的程序。
孙科长是研究生毕业,在局里人缘很好,大家一致推荐了他。他又连续数年蝉联先进个人,财会科也多次评为先进单位。所以大家都认为这副局长的位子非孙科长莫属。讵料最后的结果却是年仅二十五岁的,只是专科毕业的丁科长当上了副局长。
一天我和孙科长闲聊,他问我:“你可能没料到小丁会当上副局长?”
我说:“没有,我确实感到意外。”
孙科长说:“这却是我意料中的事。我在这个局工作十五年了,财会科长也当了十二年,如果不是小丁在这个局,或者我有比他更硬的背景,这次我肯定上去了。我问你,你知不知道小丁为什么能脱颖而出吗?”
我摇着头说:“不知道。”
孙科长说:“他的亲舅舅是市委管党群的廖副书记。我估计,对他来说,我们这局还只能算是座小庙,肯定呆不了多久,他只是将这儿当跳板,过不了一、二年,就会调到市里去的。”
我说:“丁副局长的舅舅是管党群的副书记,这背景可真够硬的,难怪能得到重用。我想丁副局长早点调走对您来说可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他一走,这副局长的位子一定是您的,这局里再没人争得过您了。”
孙科长叹了口气说:“唉!如今的事谁说得准啊!若是又有一个背影硬的选择了这里作跳板,我便又没希望,只能作陪衬了。”
又过了几个月,接到调令,我马上要到省委组织部去工作。孙科长知道后对我说:“小吴,恭喜你呀!你能一步登天上调到省委组织部上班,你一定有特别硬的背景,你怎么瞒得那么好呢?我问你时,你总是说没有背景。”
我说:“我确实没有背景啊!”
孙科长说:“我绝对不信,我们共事一年多了,问心无愧,我认为我对你还是很关心的,一直把你当小弟弟看待,你怎么快要走了还不给我说实话呢?”
我说:“孙科长,您对我这么好,我绝对不会瞒您,实话告诉您,我是在省委组织部公开招考公务员时有幸考上的。事实上,在我们国家并不是什么事都得有背景才能做的。”
孙科长还是有点疑惑:“现在的所谓招考,其实是早就内定好了人选的,考试只是做个样子掩人耳目,没有背景,你成绩再好,人再聪明,能力再强也是空的。依我看,你一定有背景,而且这背景还是省里,甚至是zhong yāng的大官。”
我知道,要靠背景的观念在孙科长的脑子中已经根深蒂固了,一时跟他讲不清,便没再向他辩白了。
在我要调走的前二天,孙科长单独宴请了我。吃饭的时候,孙科长问我:“小吴,你说我们共事这一年多来,我对你怎么样?”
我说:“很好呀!这还用说吗?您象一个大哥哥似的呵护着我,我会永远记着您,永远感谢您。”
孙科长听后大笑起来:“哈哈,你能这样我就好了,我知道你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你到省委组织部后,我这个原先没有背景的人也就有硬背景了。”说着,孙科长站起身,毕恭毕敬地端起酒杯向我敬酒:“我祝你步步荣升,鹏程万里,也希望你能真正作我的硬背景,多多关照我。”
作者:28869889
………………………………
替身
() 替身
人真有长得极其相象的,郑新强和林伟是同年,都长着宽宽的额头,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四四方方的国字脸和圆圆的下巴。两人不但脸型如出一辙,而且身体的高矮胖瘦都一样,连说话的声音都没有差别。所以很多人,即使是经常见面打交道的熟人,也难以将他们分辨出来。人们“张冠李戴”,将郑新强叫成林伟,将林伟叫成郑新强是常有的事,一点也不奇怪。
他们虽然长得一模一样,但命运却有很大的差异。郑新强是一家大型建筑公司的的老总,资产过亿。林伟仅是青乐曲艺团一个尚未走红的普通相声演员。
郑新强的父亲郑德得了重病住院了。郑新强本应在医院里陪伴爸爸,可他挤不出也不愿意挤出宝贵的时间来做这事。但是,自己不到医院去的话,又会造成不良影响,损害自己的形象。于是,他煞费苦心想办法,决定请和自己长得很象一个人的林伟作替身,去看望和陪伴父亲。
经过协商,郑新强和林伟签订了合同。
通过三天的模仿练习,林伟将郑新强举手投足的动作都学得惟妙惟肖。面部稍有一点不同的是,郑新强最近蓄起了短短的八字胡子。但这个很容易,林伟搞点假胡子粘上,便活脱脱成了另一个郑新强,就象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用道法变成二个孙悟空,什么差别都没有,谁也分辨不出来。
林伟小心翼翼但神态自若走进了病房,给郑德老人送上了一束鲜花,抚摸了一下老人放在被子外面的手,轻轻地握着放进被子里,又将被子拉正盖好,然后规规矩矩坐在床边。
老人郑德看到儿子进来,心中非常高兴,就开始絮絮叨叨讲起他小时候的趣事来。林伟不停地点头微笑,间或回应一、二句。气氛十分和谐,温馨。郑德老人脸上一直露着幸福的微笑。
合同所签的一天陪伴二个小时很快就到了,林伟说要回建筑公司有事,起身准备走。郑德一把拉住林伟的手,可怜巴巴地望着他说:“再多陪我一会儿,我知道你确实很忙,但我太想和你说话了,我们再谈一刻钟,就一刻钟,行吗?”林伟看到郑德老人眼中充满哀求,知道他好孤寂,好凄凉,心想如果这是自己的父亲,我忍心走开吗?于是坐下来继续听他诉说。
郑德老汉又兴致勃勃说了二十分钟,老人也确实累了,这才极不情愿地对林伟说:“你有事就先回去,但你明天一定要准时赶过来。”听到这话,林伟的双眼开始发红,连忙慎重地点了点头。
林伟刚走出医院大门,就被一个扛摄象机的青年拦住了,声称是电视台记者,得知著名企业家郑老板在百忙之中舍弃很多生意,专门到医院来陪伴父亲,非常感动,特地赶来采访。
林伟听后,脑子一转,以自己作相声演员的天赋,很快就来了个现场即兴表演。他声情并茂地诉说着他和父亲之间的浓厚感情,父亲对自己如何好,自己对父亲如何爱,说到动情之处,竟哽咽起来,眼泪不断往下掉。那个记者与好些在一旁观看的人全被感动了,许多人还跟着掉眼泪。
当天晚上,郑新强看到了电视中“自己”感人的形象,心中非常高兴,暗暗赞叹林伟这戏演得太成功了。
第二天早饭后,郑新强给林伟打电话说:“我昨晚看了电视,你的‘戏’演得太成功,太jing彩了,很多人看后都被深深感动,节目播出后,就有很多人打电话向我表示敬意。今天早上,有好几个合作伙伴来电表示非常敬重我的人品,说具有孝心的人是最值得相信的,很多有基建项目的单位愿意马上与我签订合同。你真是帮了我很大的忙,我一定要好好地感谢你。”
林伟一如既往地按时赶到医院陪伴郑德,不但耐心认真地听老人倾诉,还时不时讲一些笑话、故事、新闻给他听。郑德听林伟讲时,将自己的病抛到了九宵云外,根本不象了一个病人,时时笑得前仰后合。林伟发挥他相声演员的才能,一边讲故事、笑话、新闻,一边作一些滑稽的表演动作,逗得郑德老汉象小孩一样不断地拍着手笑。
时间不知不觉过了一个月,这天林伟象往常一样赶到了医院,发现郑德老人变得异常憔悴,双眼一动不动盯着房顶,脸上没有一点笑容,一句话也不愿说。
林伟连忙去找医生问情况。医生现出无奈的样子告诉他,郑德的血液中出现了一种很凶猛的x病毒,由于目前这种病毒全世界都没有药物抑制,所以,郑德老人没几天活了。并告诉他这种病毒容易传染,要他注意少和老人近距离接触。
林伟听后非常难过,连忙打电话向郑新强通报病情,恳切地求他马上抽时间到医院陪陪已是ri薄西山,随时可能会去另一个世界的郑德老汉最后一程。郑新强断然拒绝:“我没有时间,我有许多业务要谈,我不能为一个将死的病人耽误我宝贵的时间。再者,呆在医院的病房里陪一个病人我怕传染,也太乏味,太没意思,何况我又不是医师,去了也没作用,有你在那里就可以了,还是请你多陪陪他,我会多给你报酬的。”林伟听后生气了:“郑总,难道在你眼里就只有钱吗?要知道,他是你的父亲,他的时ri已经不多了,你不快点来看,恐怕以后没机会了,到时你会后悔的!”郑新强也生气了:“我还用得着你来教训吗?孰轻孰重,难道我不知道权衡?你只要按合同去做就行了,其它的不要你多事。不然的话……”他话里的意思很明白,如不好好按合同去作,林伟将面临毁约的巨额赔款。
林伟被气病了。医生对他进行全面检查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林伟意识到情况不妙,问道:“是不是我也染上了郑德老汉那种病毒?”医生微微点了一下头,走开了。
林伟气愤得大骂起来:“郑新强这个混蛋,明明知道他爸身体里的病毒有传染xing,却骗我作替身,让我为他得病,我绝对饶不了他……”
林伟发了一通气后睡了过去,醒来之后,身体并不觉得有什么不舒服,但不知道郑德老人怎么样了,很担心。本来,他恨透了郑新强,不想再为他作替身。但是经过一个月的时间,他和郑德老人已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他知道老人已离不开自己,不忍心让老人孤孤寂寂度过最后的时光,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所以,他还是赶到了老人的病房。
郑德老人的病好象是更严重了,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地说:“你来了,真好,我生怕你不会来了呢。”林伟带着真诚的微笑说:“怎能不来呢,我还有好多笑话、故事和有趣的新闻要讲给您听呀!”郑德老人的眼睛一下闪烁出泪光来,笑着点了点头,按响了床头的电铃。铃声过后,从外面走进来一胖一瘦二个中年人。郑德老人一只手拉过林伟,一只手指着那两个人对他说:“这两位是我的律师,年轻人快告诉我你的名字,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想收你为义子,我已立下遗嘱,将我的别墅及别墅里所有的财产归你继承。”
林伟听后吃了一惊,“难道您已看出我不是您的儿子?”
郑德老汉点了点头说:“对于作父亲的来讲,儿子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语,包括xing格习惯等都会深深刻在脑海中,虽然你和新强实在长得太象了,连声音都是一样,一般人确实分辨不出来。但你和他之间细微的区别还是存在的,这只有作父亲和母亲的才能看出。这主要是你们的心不同,对待人的态度有差别。所以,你进门后,我就看出了您是假冒的。特别是你坐到我床边后,我发现你的右耳背后没有新强那个芝麻大小的黑点,我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但是我非常喜欢你,是你给我带来了欢乐和温馨,使我不再感到孤独和枯燥。我知道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你不嫌弃老人、病人,自你来了之后,我的生活就变得有滋有味了。由于我现在浑身充满了快乐,连那个可怕的x病毒都在体里呆不住,全被赶跑了。”
看到郑德老人越说越有劲,林伟更加惊愕了:“这么说来,您的病已经好了?医生还说是……”郑德老人笑了起来,得意地说:“那是我和医生合作演的一出戏,特意测试一下你对我的感情。可喜的是,你通过了考验,证明你是一个温厚善良的好青年。”
郑德老人说完,立即让律师宣读了遗嘱。
遗嘱宣读完后,林伟将郑德老人扶起来坐好,然后紧紧地抱住他,亲切地叫了一声“爸爸”。
郑德老人康复出院后,人们经常看到他外出散步时,总有一个人在身边jing心照顾着。郑德老人显得很开心,人也似乎变得越来越年轻了。
作者:28869889
………………………………
瓷观音
() 瓷观音
李若方和丁胜强穿开裆裤时就是同一个村的好朋友。后来,李若方读书在城里参加了工作,以后又停薪留职下海起了古玩生意,由于他作得比较早,从民间收到不少好东西,低价进,高价出,赚了个盆满缽满。
丁胜强的命运却没有他的好,只读个初中毕业就在家里种田。由于家庭负担重,父亲和妻子又经常生病,还要送二个小孩读书,所以生活比较困难。其实丁胜强人还是很能干的,特别是对机械方面有着特殊的无师自通的本领,一般的机器,稍看一下,就能弄懂其中的原理,鼓捣几下就会cāo作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丁胜强想着如果自己能买一台榨油机开家榨油坊,买台收割机给人家搞收割,一定能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可惜他没有成本,难以实现愿望。
丁胜强听说李若方已经发了,打算找他借个起手本,但考虑到仅是小时候玩得好,以后一直没联系而且多年没见面了,不好开口,且生xing不肯求人的他考虑开了口也很可能是碰一鼻子灰,所以,没有去借。
丁胜强家有一个上辈流传下来的观音菩萨,是瓷质的,保存非常完好,据说到他手上已传了好几代,到底多久,无从考究。现在,有了一定年代的东西被称之为文物,很值钱的,而且越古老的东西越抵价。丁胜强想:自家这个瓷观音菩萨兴许也是一件文物,如果卖出去,很可能会换来自己想买榨油机和收割机的成本。于是,碰到来乡间收购文物的贩子,他就拿出给他们看。那些人出的价不等:有的说只值几百元钱;有的说可值三、四千;有一个愿出一万元。丁胜强听说这些人心都很“黑”,容易上当受骗,所以一直没有出手。他想到了李若方:李若方也做古玩生意,他俩小时候玩得很好,又是一个村的,如果卖给他,应当不会很“杀黑”,便想找他试试,但丁胜强又不愿自己找上门去,却想李若方找上门来。于是,想了个办法,写了几张上面附有瓷观音菩萨照片的文物出售启事,打听到李若方的住址后,贴到了估计他能看到的地方。
李若方果然看到了,便按启事上的电话号码打电话过去。通话之后才知此人就是自己儿时的好友丁胜强。
李若方驱车前往丁胜强家看那个瓷观音。经过交谈,李若方知道丁胜强由于想买榨油机和收割机才决定忍痛割爱卖掉祖传瓷观音菩萨的,便问他这瓷观音想卖多少钱?丁胜强特意说:“有好几个收文物的看过了,有一个愿出四万元,我怕上当,没给他。因为我们是朋友,你如果要,我就不开价了,随你看着给。”李若方看了一下后,说:“这样,我给你五万元钱,如果你同意,我们就先成交,待你将来有钱了,你如果舍不得这宝贝,还可以将这瓷观音再买回去。”丁用强很乐意地点了头,他们就这样成交了。
过了三个月后,李若方打电话到老家向他弟弟李若松问丁胜强的榨油机收割机买回来没有?生意如何?他弟弟回答说:“买什么机器?他有了钱后,只想一下暴富,便去狂赌,结果,将卖掉菩萨那五万元钱基本输光了。”
又过了十多天,一个收购文物的慕名找到丁胜强,说是看到启事,特地来买他的瓷观音菩萨。得知他已经用五万元卖掉之后,那人说:“你上当了,太卖便宜了,那天省电视台的‘鉴宝’节目,有人拿了个一模一样的去了,几位专家看后都说那种菩萨只有宋代产过,很值钱的。他那个虽然曾经受过跌,身上有二处明显的裂纹,但也卖了十六万元。听说你那个保存很完好,没有一点破绽,所以,最少值二十万元以上。”
第二天,丁胜强拿着五万元钱找到李若方说:“我东拉西凑,凑足了五万元钱,我想把我家祖传下来的那个瓷观音菩萨买转回去。”
李若方说:“你知道吗,现在这菩萨已涨价到二十万元以上,你用五万元怎么能买回去呢?我看你还是用这五万元买台榨油机和收割机,好好干上二年,待你赚上了十万元钱以后,看在我们从小就是朋友的份上,我愿用十万元卖回给你。”丁胜强见李若方不肯,只得先回去。但他心里却在一遍双一遍地诅咒李若方这见利忘义的家伙。
一年以后,前次那个收购文物的人又来到了丁胜强家,说是看过头几天省电视台的‘鉴宝’节目,经过专家鉴定,丁胜强卖出的那种瓷菩萨已经涨价到二十八万元,要丁胜强想办法再买回来,他愿出三十万买去。
过两天,丁胜强拿着十万元钱找上李若方说:“这是我榨油,给人家收割庄稼赚来的十万元钱,这回你可以将观音菩萨卖回给我了?”
李若方说:“前几天省电视台的‘鉴宝’节目,这个观音菩萨已涨价到接近三十万元,昨天来一个人出了二十九万,我都没卖给他,十万元我怎能卖给你呢?不过,看在我们是一个村的,从小就是好朋友的份上,如果你能出到十五万,我一定卖给你。你放心,我们现在就拉钩,哪怕过一段时间这菩萨涨价到一百万,我也绝对不会再涨价了。”
他们真的拉了钩。走在回家的路上,丁胜强又暗暗诅咒了李若方一顿。
过了半年多,丁胜强用一个皮袋提了十五扎大红票子,又来到李若方家中,将钱掏出重重地放到桌子上,很硬气地说:“这是十五万元钱,我们已经拉过钩了,这下你可以把那个瓷菩萨让我买回去!”
李若方拿出瓷菩萨递到丁胜强手上,从桌上拿了五扎大红票子说:“这瓷菩萨我当初看一眼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