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昏君自救记-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蠢货震住的自己算什么?”

    徒景宸想想,整个人都不好了!

    “别怕,有朕在呢,这天啊,塌不了,要么柔和,要么一刀劈下去,总归选择让你觉得舒服的方式,朝臣们很快就会俯首的。”

    若有所思的徒景宸带着黛玉念给自己的诗回宫去了,过了没今天,杨广的几个儿子哭丧着脸,联袂上门了。

    杨广一脸的病容,躺在院子里的软榻上晒太阳,几位亲王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了,自家爹还病着,自己这般上门,是不是有些不应该了?

    不过瞅着手里的人参、鹿茸、冬虫夏草、呃,宫里的点心(甜食控忠顺乱入),顿时觉得底气足足的。

    既然来了那也不错,说明孩子们都是孝顺孩子,来了陪陪朕,也不错。

    “哎哟,皇父,您这日子,过的可真好,儿子能不能带着媳妇孩子过来住几天啊?母后,儿子想吃你做的山药糕了。”

    二十岁的人了,好几个孩子的爹了,可是忠顺就是这么没脸没皮,笑嘻嘻地说道。

    几位亲王来了,黛玉一早儿地就躲开了,院子里也只有上皇和太后,宫女儿们躲的远远儿的,就怕自己扰了主子的兴致。

    “成,成,抱着你家小小子过来,我这些日子没见他了,怪想的。”

    忠顺的母妃没了之后,徒景宸就一直在照顾他,连带着皇后都对他特别照顾,当然,忠顺自己嘴甜,会哄人,皇后也乐得关爱几分,为儿子拉个助力。

    两人这般作为,让甄贵妃的两个儿子,还有其他的几位亲王觉得很不爽,忠顺这是在炫耀,难道说自己就不是皇父的儿子了吗?

    这种戳肺管子的话只能憋屈。

    “那可说定了,儿子明儿就过来,父皇,你不会不让我进门吧。”

    “让你媳妇儿带着孩子过来就行了,你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没好气地白了儿子一眼,然后嗔怪道。

    “果然,我就是爹不疼的孩子,母后,您一定要记得,让宫人给儿子开门啊!”

    “放心吧,我一定记得。”

    太后和忠顺俩一唱一和,将几位亲王给晾着了,忠顺你这般没脸没皮的,跌份儿不?

    “行了,都回去吧,朕还死呢,轮不上你们过来哭丧,都滚蛋!”

    皇帝似乎是恼了,当然也许是身子不舒服,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的鬼样子,有些中气不足地说道。

    几位亲王还能如何?看着太后有些着急地打发人去召御医了,他们只能怏怏离去。

    就连一向没脸没皮的忠顺都很老实地离开了。

    特么的,大热的天,白跑了一趟,还填补进去了那么多的好东西,心气儿能顺吗?

    忠顺可不管,哼哼唧唧地调子走调了也不管,然后打马去了自己不远处的别院,他在这里藏着一个小伶人,身段儿、嗓子可都不错,正好儿出来一趟也不容易,去听几折子戏再回去。

    上皇退位之后,忠顺将往日里的坏习惯去了十之七八,倒也真是一副改邪归正的模样,不过听戏这个嗜好还是在的。

    不过这个秘密也只有当今的徒景宸知道罢了(所以说,忠顺你可真是个聪明孩子)。

    至于其他几位兄长,他们爱去哪儿谁管的着呢?

    “几个兔崽子,成天地不学好,过上一阵子,让老四都打发出去,去南边打仗去,茜香国啊,真真国的,谁要是能打下来,朕也认了他们的本事!”

    杨广将脸洗干净之后,状似无意地说道,太后捏着帕子的手一顿,然后一副若无其事之态,

    “都是养尊处优长大的,谁受得了那份苦?您可别……”

    女人啊,口是心非,不就怕这些亲王们得了战功,为难你儿子吗?还说的这么委婉。

    “哼,朕可不管他们是不是养尊处优,要是没本事,还不如和忠顺一样,吃喝玩乐做个纨绔呢。”

    上皇似乎是真的恼了,太后心中有些着急,伺候着杨广洗漱之后,然后赶紧地打发了人往京里去采买东西去了……

    所以说,这女人还是有能派上用场的时候,杨广一点儿也不觉得自己利用太后有什么羞愧之处。

    叫来了黛玉,然后两人继续摆龙门阵,这姑娘,越是相处,越是喜欢。

    不过杨广却也没有要将林黛玉赐婚皇家的心思,这姑娘,嫁个清流学子,夫妻相悦,日子过的顺畅才行,如若不然,她能自己把自己给委屈死。

    当然了,林如海是不是存着招赘的心思,那就不知道了。

    晚膳之后,散步时,太后竟然主动地提起了黛玉的婚事,她喜欢黛玉,虽然有林如海之故,不过也确实是真心喜欢的,所以想给小姑娘谋划个前程,倒也能说的过去。

    “你看着办吧,总归两个标准:家庭简单,终生不纳二色”,说完之后,杨广才觉得有些奇怪,自己这么奇葩的标准到底是怎么得来的?

    不过他最终放弃了探究之意,淡定地合上了嘴巴。

    太后倒是纠结了,她要说的这门亲事是娘家侄子,上进的好青年,而且太后出身清流,和勋贵不同,讲究的是年过三十无嫡子才能纳妾。

    不过这终生不纳二色,总归还是要和娘家商量一下才行。

    虽然黛玉好,可总归也要娘家愿意,如果不是因为林如海还有林家世代的人脉和浮财,太后还真不愿意将黛玉说给娘家呢。

    人么,总有私心,不过太后能为黛玉考虑一二,也着实算是她的造化了。

    杨广看着她似乎有了决断,也不再去聒噪,上了年纪的女人就爱干这种事情,还是由着她们去吧。

    黛玉可不知道自己的终身就在这么简单的对话中定下来了,陪伴了太后几日之后,终于回到了自己家,皇家别院行宫虽好,可总归不如自己家自在。

    到了家里之后,发现有些不大对。

    内院管事娘子主动地和自家姑娘说了缘由,贾府么?似乎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他们的消息了,似乎是梦里一样了。

    都已经这么久了吗

    黛玉自己有些恍惚,

    “贾二舅爷似乎是喝多了,打上门来了,说是要讨要太太的嫁妆,姑娘不在家,老爷在衙门,管家也不好说什么,在门口狠闹了会子,贾府三姑娘和那位衔玉的哥儿才带着人过来,将他给带走了。”

    “你让人悄悄地打听一下,看他们的生计如何,然后等爹爹回来了再计较罢。”

    吩咐了两句之后,黛玉脱了外衣,躺下歇息去了。

    杨广在听到妃嫔省亲的消息之后,第一次动怒,主动地将儿子给叫来,骂了个狗血淋头!

    当皇帝的,要有胸怀,这种做法,委实太过小家子气,一点儿皇家气度都没有,朕的老脸给丢光了!

    徒景宸被皇父的震怒给唬住了,他没想到,皇父竟然会因此而动怒。不过年轻气盛,又是中二晚期,这位脑子抽抽了一下,然后道,

    “朕才是大靖国的皇帝!”

    蓝后立即地撤退隐身了。

    杨广这下子彻底炸了,兔崽子,你给朕等着!

    上皇和皇帝之间的争吵很快地就被各种渠道地传了出去,行宫么,本来就是个筛子,到处都是洞,倒也正常。

    一向还算温顺的清流们这次竟然有胆子和皇帝对着干了,死谏的、直言的,委婉的,总归花式劝谏都被御史们给秀了出来。

    徒景宸这是第一次在朝堂上感觉到了什么叫举步维艰!他百分百肯定这就是皇父给自己的教训!

    可惜,被冤枉了的杨广半点不知情。

    父子之间的争执,那可是内部矛盾,闹到外面算什么?

    杨广才不会觉得自己那么小心眼儿呢,听到清流掺合进来的消息之后,杨广第一时间回了神都,将几位老臣叫到了大明宫,然后给骂了个半死。

    总之,话里话外的意思么,谁给你们的胆子让你们欺负朕的儿子的?

    这种事情太后从头到尾都在身边,所以她有些后悔自己当初给儿子出那个主意了,现在竟然害了儿子!

    悔不当初也没用。

    几位老臣垂头搭脑地回去了,杨广继续地给徒景宸收拾烂摊子,不过既然圣旨已下,那就没办法了。

    杨广描补了一二,宫妃们都可以回家省亲,有没有重楼重宇也不要紧,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儿,就别掺合那些乱七八糟的了。收拾几个朝臣,亲王的,用的着那么复杂吗?

    虽然阴谋诡计在朝堂上从来都缺不了,可是当皇帝的,总归要先保证自己的心胸宽广,大开大合的姿势去征服朝臣才行。

    一旦陷入小道,只怕也就这么点成就了!

    自己还是没教导好徒景宸啊!

    果然一个好的继承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得的,他以为徒景宸心志坚毅,也不乏手段,应该没大问题的,没想到……

    自己穿越的时间不对,若是太子没死的话,自己选择退位,太子应该比徒景宸要好的多。

    不过尽管后悔了,可是已然晚了。

    杨广只能耐着性子继续地教导儿子,可惜的是,徒景宸却以为皇父是不甘心退位了,后悔了,要和自己争权夺利了!

    频率从不在同一个线上的父子俩……
………………………………

第83章 崩坏的王朝6

    其实杨广在这个世界的心态有些问题,不管是做人还是处事,都有些浮躁,很是浮于表面,而且随性了许多。し

    大抵上是因为系统的那句“虚拟空间”极大地影响了他,所以他在处理勋贵老臣时才会草草了事,才会从维扬之地回来之后,借着甄家老太太之死,贵妃甄氏之亡,心中略微地有些感怀,就禅位了。

    至于徒景宸么,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他从小是看着母亲在后宫中倾轧长大的,从小是看着皇父是如何宠着太子,哄着甄贵妃的。

    太子在时,自己这个继后嫡子的地位尴尬至极,皇父恨不得自己就不是他的儿子,各方面打压。

    若不是自己的舅家得力,若不是母后手段了得,自己还能平安长大吗?

    即便是长大了,可是从一开始,他就是个三不沾的性子,这是他愿意的吗?

    当然不是,谁不知道拉拢兄弟们的好?可是他呢?作为继后嫡子,身边只有一个死了娘,性子又混不吝的老十,这是为何?

    一么,老十的母家作为勋贵,银钱不缺,军中势力不缺;二么,自然就是因为老十混不吝的性子了,和这么一个人在一起,能让很多人都放心自己。

    而且,那个时候的皇父只怕是恨不得自己跟着老十学坏了才好吧。

    后来太子坏事,皇父似乎是一朝清明了一般,整理了朝政,而且慢慢地开始重用起了自己,可是面对兄弟们的明枪暗箭,不仅没有给自己任何的提醒和保护,反而还来了个不闻不问,是呀,自己压根儿就不是皇父亲子,而是他手中的工具!

    有一度,徒景宸都以为自己是皇父在诸子之中立起来的又一个靶子呢,就跟前些年的太子一般,不停地吸引着朝堂上,皇子们的攻讦,让皇父轻松地掌控朝堂。

    全然地忘记地了自己被皇父倚重时的激动和欣喜了,人就是这么奇怪!

    这就是人心!

    等杨广离开神都,前往维扬之地,带走的是甄氏母子三人,徒景宸一直得到的消息就是陛下和甄氏母子相处的如何如何地愉悦,兴致盎然!

    他虽然留在神都监国,可是心中那叫一个愤恨啊!

    再看着母后的黯然(脑补不是个好习惯),徒景宸的心情更加抑郁,一点也没有了之前的窃喜,要知道,监国的一般可都是钦定的继承人啊。

    可是按着现在的情况来看,只怕是皇父将自己当成了他手中的牌面了,至于其他,只能是自己一厢情愿罢了。

    徒景宸的心里逐渐地有些扭曲了,只是他,当然还有杨广,都没有察觉罢了。

    从江南回京之后,杨广倒也是真实地在感慨“奉圣夫人”的做法,甄家老太太果然是个女中豪杰,而且他觉得自己累了。

    当然了,吏治清明,天下太平之后,杨广一般都是采取禅位举措,自己离开京城去天下游荡去,对于自己教导出来的继承人,他哪里会不放心呢?

    所以顺势而为,水到渠成地成为了太上皇。

    为了表明自己并没有干涉徒景宸皇权之意,他也第一时间从神都搬到了京郊的行宫,可惜的是,徒景宸和大臣们并不这么想啊。

    上皇这是在做戏!

    在给朕施加压力!

    呵呵,杨广还真不知道徒景宸到底是怎么长大的,心思这般地复杂。

    好在他是真的不知道,徒景宸前二十几年的人生,看似风光无比,可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战战兢兢过来的,一步走错了,万劫不复。

    要说这皇子们过的都是这种日子啊,谁不得小心翼翼,精心筹划啊!

    可问题恰恰就出现在这儿了,徒景宸身边有个奇葩兄弟,老十。

    老十虽然也是个聪明人,可是人家从小儿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旦少了束缚,老十活的那叫一个肆意张扬。

    弄个戏班子,编几出戏,包养个戏子,揍上几个纨绔子弟,提笼架鸟儿,吆三喝四的,成天招惹的御史们弹劾啊,弹劾啊,弹劾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原则)的,可是皇父偏偏就不理会,这头儿将老十叫过来,在朝臣们跟前骂上一通,罚上几个月的俸禄,这就算是给各方的交待了。

    可是一转头呢,知道老十爱吃甜的,御厨啊,各种贡品啊又赏下去了。

    这不是摆明了皇父的态度么?

    至于老十,他还能有改进了?

    继续着自己丢儿郎当的日子,而且只要弹劾了自己的御史,老十就是个疯狗,您千万别有任何破绽,要不然,这位层出不穷的手段,总要将你弄出朝堂才行。

    从老十的恶作剧上的创意,徒景宸其实就知道老十是个聪明人,而且灵活多变,可是他还是放心的很,老十的名声太臭了,皇父是绝对不会让他登上大位的。

    不过要说这心里没有点嫉妒么,那怎么可能?

    若果真是将老十当成了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怎么可能会从小儿地就放纵他,惯着他这么多的毛病呢?

    若是你亲弟弟喜欢男人,你不得把他腿打折了啊?谁会大度的说什么,爱情是没有性别之分的?当然,时人喜爱男风,玩玩儿倒是没什么,可是忠顺说的很认真,仔细地剖白了自己的心迹,他是真的爱那个戏子的。

    可是忠顺记得很清楚,当初四哥跟自己是怎么说的,

    “你呀,先别声张,等过两天,我在城外给你找个宅子,让人先住进去,等过些日子,风头过去了,你再出宫,这些日子你可老实些吧!”

    忠顺虽然那个时候仍旧是笑嘻嘻地,感激地望着四哥,可是他深刻地记住了那一天。

    全身僵住,浑身发寒发冷的那种刺骨!

    至此,忠顺变的越发地放纵起来,当然,对于皇父,他还是有那么点子感情的,知道皇父虽然也纵着自己,可是和四哥那是截然相反的。

    自己喜欢上个戏子,皇父暴怒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给皇家丢脸了,而是他不知道该如何和母亲交代,不知道自己将来是不是会落得个断了香火,无人供养的下场。

    在四哥哪儿受到了委屈,忠顺也不藏着掖着,跑到皇父这里哭了一鼻子,父子俩的感情倒是比之前更好了一些。

    自从即位大典之后,徒景宸顿时意气奋发起来,自己终于成为了万丈光明中的唯一!

    可惜的是,朝堂上一言九鼎的情况一点儿也没发生,朝臣们简直就是吃了豹子胆一般,自己这里一开头,他们那边有千言万语的反对之词。

    虽然从母后哪里传来的消息是,这并不是皇父之意,可是徒景宸并不尽信,他觉得这是皇父给自己的下马威,让他知道着朝堂并不是那么好掌控的,然后自己该主动地做个傀儡,至于皇父,自然是在幕后掌握大权了,风光无限!

    皇父因为一时心灰意冷选择了禅位,可是现在呢?他缓过心情来了,所以后悔了!(脑补要不得啊亲!)

    因为长期陷入阴谋诡计之中,所以杨广这种简单直白的做法反而让徒景宸想的更多,自己手底下的几个谋士道士们分析来分析去,上皇绝对不会那么简单的,所以陛下您的思虑有道理!

    这本来是一番马屁之言,可是听在徒景宸耳朵中,就更加地加重了自己的怀疑。

    父子二人倒还算克制,应该说是徒景宸还算克制,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完全地掌控了朝堂,所以不应该和皇父起了冲突,所以一般情况下,徒景宸都是放低了姿态,求教的方式。

    可是的是,也不知道这位皇子在人生教育之中学习了一肚子的阴谋诡计,他处事时,都是从这个方面出发,难免地就走了小道,杨广觉得这样很容易陷入狭隘之中,将皇帝的格局给限制住了。

    这样一来,整个大靖国的格局也高不到哪儿去,国家能发展到哪儿去,可想而知。

    可惜,冷静下来的徒景宸可不这么想,自己虽然成为了皇帝,可是危机感日盛,自己现在的这种情况,和当初的太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想想太子的那个下场吧?

    被皇父逼的走投无路,选择了那样的方式,最后死无全尸,想想不寒而栗。

    联想丰富的徒景宸加快了自己掌控朝堂的步伐,可惜越着急,错误越多。

    到了后来,不仅是勋贵,亲王们不满,就连一向显得亲和的文臣们都有些着急起来,一位心智不成熟的帝王,国家多难啊!

    省亲的旨意发出之后,皇帝还有些洋洋得意,这可真是一箭几雕的大好事儿,自己利用后宫妃嫔们,一举地拿下了吃喝等死还不安分的勋贵们,简直不要太聪明。

    可惜,此事在杨广看来,实在是忒小家子气,所以他略微地改进了一下,所有的宫妃,都可以出宫省亲,而且还没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可是即便如此,神都的地价,物价儿疯涨。

    勋贵、外戚之间的争斗,自然是无处不在的,即便没有皇帝的旨意,他们也不会马虎地对待贵人的,皇帝的那条旨意,看上去小家子气十足!

    这些话,杨广和儿子隐晦地提醒了几句,不过在忠顺跟前,一点儿都没遮掩,直截了当:你四哥小家子气!

    这种评价忠顺能说什么?嘿嘿傻笑两声了事。

    四哥和皇父之间的事情,自己还是少掺和为好,省的死无葬身之地!

    忠顺多奸滑啊,他才不掺和呢,找了几出好戏,带着皇父去了自己的别院,日后鼎鼎大名的小旦蒋玉菡第一次地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杨广发现,这个叫蒋玉菡的,倒真是不错,虽然出身不咋滴,可是这人才情,风骨都有。

    反正闲着无事,索性地就组建个戏班子,将所谓的国粹发扬光大吧!

    而且是国字头的第一号戏班子,听着就风光!

    自己这是继体育事业之后,在文化方面的另一大建树了!

    兴致勃勃的杨广和忠顺俩开始全国的戏班子里挑人了,朝野只当是看个乐子,怪不得忠顺亲王爱好听戏呢,看吧,这就是根本。

    上皇和忠顺亲王折腾了好几个月,似乎是沉溺于戏曲的美好之中,对于朝堂上发生的种种,一点儿也不去理会。

    皇帝自己也终于意气奋发了一回,妃嫔省亲一回,皇帝赚的盆满钵满,至于国库,有了江南甄家的数千万两银子,勉强还算能支应。

    只是,这西南的茜香国有些蠢蠢欲动,这打仗么,自然是要银钱,粮食支撑的。

    皇帝对于这些都不愁,可是这领兵之人呢?

    兄弟之间,能放心的也就一个忠顺,可是这位玩乐算是行家,可是上阵打仗,只怕是尸骨无存!至于勋贵们,他就更加看不上眼了。

    这些人,成天地争权夺利,可是志大才疏,至于正儿八经能派上用场的,皇帝一点儿都不放心啊。

    这下子,为难了吧!

    他自从上次和皇父争执之后,双方一直保持着“王不见王”的态势,想到自己要去找皇父服软,徒景宸心中浮起了一缕屈辱来。

    这位只怕是要走火入魔了,你们之间可不是仇人,你们是父子不是吗?

    不过自尊心过重让徒景宸张不开那口,不过也是怪了,尽管和父亲之间自尊心强烈的不行不行的,可是在护着自己长大的母亲面前,徒景宸倒是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嘀嘀咕咕了一通之后,太后叹气几声,儿子和丈夫弄成这样,其实也有自己的问题在,现在她是一点儿不敢再添加自己的想法了。

    这种加料行为让儿子在朝堂上的日子越发地艰难起来,太后心中的煎熬可想而知。

    不过这倒是坚定了太后的另一桩心意,她要将黛玉说给娘家侄儿,将林如海拉到儿子的阵营之中。

    下定了决心的太后浑身都觉得轻松了不少,离开了寝宫,来到了尚仪局下面的机构司乐,当然了,还有什么太常寺啊,教坊之类的,总归现在的司乐就是一个大杂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