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昏君自救记-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广,你的智商随着年纪的降低而降低了吗?
贾充父女之事了却之后,朝臣们的视线又聚集在了传说中睿智无双的太子身上了。
果然是悟了还是说陛下为太子殿下造势呢?
所以,大家亟待弄清楚事情的真相,这个时候,唯独太子舍人和峤一副高人寂寞的模样,很是让人觉得奇怪,和大人的画风真奇怪!
司马炎自然也知道朝臣们明里暗里的说辞是想表达些什么,反正真金不怕火炼,既然大臣们不相信,那就让儿子去搞定他们吧!
皇帝在朝堂上公开地帮着朝臣们考察太子,杨广的心情很微妙。
不管了,先过了眼前的这一关再说吧,而且一定要万丈光芒,大放异彩才行。
否则这傻子的名声只怕是要一辈子地跟着自己了,那才糟心!
打定了主意的杨广并没有因为考核在即就有所慌张,每天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不疾不徐,倒是让暗中观察他的皇帝司马炎心中满意。
真不愧是朕的太子啊!
终于到了这一日,朝堂上设宴,请了群臣来放松一下,不过话虽如此,可是每个人都是一副郑重之意。
可见朝臣们并没有领受皇帝的好意,也没有真当自己是来朝堂上喝酒来的。
大家严肃的跟开朝会似的,并不像是一场宫廷宴会。
皇帝瞧着朝臣们的神情,心下一咯噔,倒是有些担心儿子了。不过复又想想太子这些日子的表现,他放心了许多。
杨广倒是没有什么想法一般,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样,把玩着手中的酒樽,让人摸不清他的心思。
和峤倒是振奋不已,只要太子殿下表现出真性情来,哼,哼,分分钟吓死你们。
这场酒宴从傍晚开始,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下午,此刻的太子殿下已经有了舌战群臣的做派,他不知道自己到底答了多少的问题,诵读了多少的儒道经典。
总之,车轮战这种东西实在是太讨厌了,当然了,也太不要脸了些。好在自己真的有外挂,如若不然,自己不知道是不是会死的很惨了。
起初朝臣们还知道分寸,可是随着太子的表现,他们的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所以不要脸地开始了车轮战,而且还越问越深入的那种。
奇怪的是,皇帝竟然也没有阻止他们的行为,竟然任由这些人继续地被儿子碾压,似乎要出了这口恶气一般。
当然了,到了后来,皇帝也帮着朝臣们一起来试探儿子了,到底他的底线在哪儿?
到底是天降奇才还是妖孽一个,大家倒真是有些拿捏不住了,太子殿下,您也太凶残了些,这让大家以后如何相见?
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啊,您这么做,朝臣们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啊?
别看朝臣们仍旧是一副慷慨激昂之态,可是心中甘苦自知,现在他们认输的话还来得及吗?
瞧着外面的天气,似乎时辰不早了,麻麻也该喊咱们回去吃饭了吧?
我家儿子是不是该放学了?也是时候接孩子了是不是?寄宿生每月只有这么一天假期,大家是不是能理解自己的一颗慈父之心?
哎哟,我喝多了,头好痛,明天能否告假几日?
最后,司马炎只能呵呵哒了。
不要脸起来,自己肯定是比不上大臣的。
至于杨广,他在这个朝代受了很大的伤害,所以他并不打算再憋屈下去了,要是忍不住了,就直接让皇帝禅位好了!
大权在握,看谁还敢和自己作对!
而且,美男美女任由自己挑了!
这个时代,简直让人无法言说,掷果盈车的潘安,看杀卫玠的卫玠,四大美男其中之二都活在这个时代,杨广觉得有必要去瞅瞅,不为别的,爱美之心罢了,正好要用美男来养养眼睛。
到了最后,这场辩论以朝臣们醉死伪装了事!
司马炎从登基之后,这是第一次觉得畅快无比,之前不管他做了多少事儿,为百姓创造了多少的福祉,他都没有深刻的感受。
像这次,儿子前后的变化,真是痛快,痛快,到了最后,皇帝也醉了,嘴角含笑睡着了。
杨广简直无语了,你们手边儿连个酒樽都没了,装醉真的大丈夫吗?
不过世人可爱,这幅无赖的样子在杨广看来实在是可爱,好在他早有准备,一旁的史官有记录,而且画师还将今日的情形都画了下来,放到后世,也是美事一桩!
扬名后世什么的,唔,有权就是这么任性!
这场车轮战的考校之后,朝臣们再也不提殿下曾经是个傻子的事情了。
扮猪吃虎什么的,实在是太凶残了,太子殿下,您这样真的大丈夫吗?
不过这也许并不完全都是好事儿,不过暂时杨广的日子过的舒心极了,天天享受着众人崇拜的眼神,心情愉悦的不得了不得了的。
成功地逆袭,成功地洗白,太子殿下要开始进入朝堂,开始自己万丈光芒的生活了吗
图样图森破,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预知太子殿下会做出什么样的惊人之举,且听下回分解!
………………………………
第94章 惠帝4
碾压完了文臣之后,太子殿下决定去祸害武将了,而且这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他一早就制定好了的策略,并不会因为谁而有所改变。
所以皇帝想让儿子留在京都,在自己身边学习做事,熟悉朝臣,学习如何地料理政事什么的,简直就是个梦话罢了。
憋屈了好久的杨广决定就按着自己的方式活着,否则,自己还不得憋屈死啊!
而且到现在,三国还没有完成统一,所以大丈夫建功立业正在此时。
皇帝司马炎也从泰始五年就制定了各种的统一计划,兵部尚书羊祜屯兵荆州,练兵强军,为的就是替将来的统一大业打基础。
杨广这个时候要南下去荆州,其中的图谋一清二楚,傻子也能明白的。不过他还没有完全地把握能让皇帝同意了自己南下。
好在没办法的话,那么就来点计谋好了,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皇帝陛下也应该习惯了!
杨广,你这般任性,真的好吗?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身居高位,不可以身犯险,这些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果不其然,皇帝陛下对于儿子的这种鲁莽行为很是生气,第一次并不顾忌自己的身份,将儿子给骂了个狗血淋头,虽然统一大业重要,可是相较而言,继承人在某种意义上比统一大业重要的多了。
尽管也知道皇帝说的是对的,不过杨广也没有妥协之意。再过几年,这位就昏庸地没法看了,所以他要攒够了资历,然后成功地取而代之,省的阿猫阿狗地都跑出来折腾。
当然,若是那些人提早出来折腾倒也不错,正好儿地将他们一个个儿地给收拾了,为了稳定司马氏的通知,司马炎也是蛮拼的,大大小小的勋爵封了五百多个。
当然,不会都是实权,可是有实权的也不少啊,所以这些人都是杨广稳固通知的潜在威胁。
如果无法征服这些人,中央没有足够的震慑力,这些人和那些异族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甚至他们比异族更加地可怕。
内斗什么的,简直不要太凶残了。
是以,杨广只能走上这么一条比谁都强硬,实力须得碾压所有人的路!
现在,他已经算是折服了文臣们,转而去征战,将这种跋扈碾压的姿势深深地刻入到朝臣的脑海里。
我不在江湖,江湖四处都是我的传说,辅之以相关的手段,杨广相信,他很快就能达到这种境界了。
洛阳的所有酒楼茶楼,文会酒宴这些地方,最多过上两三天,就会全城人讨论太子殿下碾压朝臣之事了。
舌战群臣,还逼着大臣们醉酒认输,想想都觉得带感,老霸道了!
尽管有些遗憾自己无法直接地勾搭上首富的王恺,不过有了和峤的牵线,还是从他那儿弄来了一笔不菲的资金,足够自己进行各项活动了。
司马氏提倡的是无为而治,为的就是让经历了数十年甚至是百年的百姓休养生息,这也造成了这个时代文风鼎盛,嘴遁技能点满者横行。
人人似乎都是高谈阔论之辈,而且,社会富庶,玩艺术的也更多了,尤其是所谓的行为艺术家不少。
这种风气进一步地影响了朝廷的政策,大晋国的包容性在杨广看来,也实在是不输隋唐。
这样璀璨的年代里,若是自己不留下些什么,那还真是说不过去啊!
杨广想的很好,既然您不同意,那也没问题,这不是还有一招吗?
留书出走什么的,霸道的太子殿下终于露出了自己任性的一面来,竟然真的离开了洛阳,一路南下。
这期间,他还真是见识了不少的能人异士,和这些人结交,也让杨广对于整个社会的认知更加地深刻起来。
有了这种觉悟,他并不急着赶路去荆州了,一路上慢慢吞吞地走着,各处地参加各种文会酒宴,留下了司马公子的赫赫威名。
司马公子风度翩翩,气度不凡,学识渊博,长相俊美,难得的是没有贵族子弟的淫、逸、骄、奢,实在是难得至极。
太子殿下对于这种称赞表示满意,很多人自然是能猜出来这位只怕就是离家出走的太子殿下了。
尽管太子殿下有些任性过头了,可是出去之后,还是彰显了一国太子的气度,这让很多人表示了赞叹和满意。
其实杨广压根儿就不会觉得他们的赞叹和满意有什么用,可是世人就爱这个调调啊,忧国忧民之态。
尤其是儒生们,不说两句为国为民之言,似乎就吃不下饭一般。
杨广的好日子终于走到头了,司马炎听了皇后杨氏之言,也没有要抓儿子回去的打算了,只是派了护卫队过来,保护儿子的安全,毕竟他可不知道儿子的武力值爆表。
这个世界上总归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若是真的遇上了不开眼的,伤了儿子的话,他找谁哭去?
大晋国的太子殿下,何等尊贵?
身边有了跟屁虫之后,而且还摆明了是皇帝的眼线之后,杨广的好日子总算是到头了,好在他事无不可对人言,所以并不忌讳这些人跟着自己的。
有了护卫队之后,他发现有很多人的眼神里添了敬畏之色,杨广突然觉得无趣起来,加快了脚步,来到了荆襄之地。
这里是兵部尚书羊祜镇守之地,自然是没有杨广撒野的道理,即便他是一国太子。
杨广倒也乖觉,知道在拿出绝对实力之前,一切都是白搭,所以对于羊祜将自己高高供起来的事情并不做什么表态就是了。
大家就等着太子殿下的表现呢,这位倒也不含糊,竟然跟着那些泥腿子的地层兵卒们一起开始训练,而且还准时准点儿的,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太子就显得有什么特别。
不过还是有特别的,太子殿下从不和大家一起用饭,他的饭食都是护卫队亲自做了,然后送过来的,这个么,大家自然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太子殿下,毕竟该注意的地方还是需要注意的。
他现在能和普通兵卒一起训练,而且能坚持下来,这已经让足够多的人吃惊的了。
这还是传说中的“痴傻太子”吗?画风一点儿都不像,这样真的好吗?
有门路的人已经隐隐绰绰地听说了些关于太子殿下的传说,可是完全无法相信好吗?
不过现在看着他这种表现么,倒是有那么几分了。不过太子殿下,您不留在京城继续欺负碾压读书人,跑到咱们荆州来是干啥来了?
难不成您还要亲自上战场吗?
还是说,您就来蹭军功的?
这般想的人不在少数,太子来镀金一圈儿,然后回京做自己的逍遥太子去,多划算的买卖。
杨广也不去争辩什么,只是每天都在老老实实地跟着士兵们训练,然后去找羊祜指派的小吏去补习现在大晋和东吴的现状。
大局上他虽然能把握,可是到了小节上,就不一定了,所以这些情况越早掌握越好。
当然,有外挂的太子殿下实在是震撼了一大堆人,包括兵部尚书羊祜,他实在是没想到,太子殿下于军事一途也是有极大的天赋的。
天纵英才,天佑大晋,实在不是说说罢了!
此前的逢迎之词,到了此刻,才知道那些人说的是实话罢了,甚至到了即便是世界上最华美的辞藻都无法表达出自己对于太子殿下的敬佩一般,很多人都保持了沉默。
太子殿下来此是来历练的,不过程度么,由着他自己掌握,这是皇帝给羊祜的密旨。
虽然觉得皇帝有些任性,为了让儿子传名也是蛮拼的,可是此刻,羊祜却是认同了皇帝陛下的旨意,就看太子殿下能走到那一步了。
希望大晋真的能在太子殿下手中完成统一大业吧!
这是他们君臣的理想,由着太子殿下完成,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传承了。
羊祜带着这么理想的心态来面对太子殿下,对此,杨广也不好说什么,一个武将,这般梦幻,真的好吗?
不过尽管如此,杨广还是觉得沉甸甸的一份责任,承担万千人的福祉,这并不是一句说辞,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希望自己能做到最好。
杨广在荆州大营里训练了将近半年,觉得自己能完全地适应现在的作战节奏,风格之后,进入了实战模式。
带着人马,去剿匪。越是繁华的大都市,周边越是匪徒多,匪徒这种东西并不是穷困地区的特产。
荆州作为江南的重镇,自然也不例外,这里的匪患很多都是背后有主的,至于目的么,一目了然。
杨广现在要做的,就是捣毁了这些人马,给他们身后的主子一点警告,羊祜并不觉得此事对于太子来说有什么困难的,所以很是放心地就让他带着人马走了。
匪徒们的富庶程度简直比自己这个太子还要可怕,简直不能忍,除了分给手下的兵卒之外,剩下的大部分么,自然是被太子殿下承包了。
不过太子殿下到底是怎么运走那些东西的,永远都是个迷!
虽然有些也涉及到了鬼神传说,不够大部分还是认同这个版本,太子殿下手上有一支秘密人马,所以说,你懂得……
来去无踪的高人什么的,自然是不存在的,不过这些人的脑补也算是为自己补上了最后一块儿漏洞,杨广就适当地做出了几个高深莫测的表情,任由他们拜服了……
………………………………
第95章 惠帝5
太子殿下通过剿匪,收获的不止是财富,而且还有更多的人心,士兵们总算是承认了太子殿下的本事,这种认可是很重要的,在军营中,虽然也讲究家世出身,可更多的强调的是你自身的能力。 章节更新最快
所以文臣中鲜有寒门子弟出头的,可是武将大部分都是贫寒子弟,赫赫有名的武将,鲜少有名门世家子弟。
这并不是说没有,而是比例少罢了。
士兵们的认可就说明了很重要的一件事,他们愿意听从指挥,愿意在战场上为杨广拼死。
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君王一向忌惮武将的地方,士兵们不是因为皇帝而拼杀,而是因为领军之人。
皇帝的安全分分钟无法保证,他们不打压武将的话,怎么可能呢?
杨广现在总算是有了自己的初步的班底,在军中也算是能彻底地站稳脚跟了,这无关于自己的出身,全凭实力。
当然,还有那张“美姿仪”的脸蛋,这个世界,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看重这张脸,看脸的社会里,杨广长着一张符合世人审美观的脸蛋,实在是占了大便宜了。
而且这位也并不会像那些美男子一般,傅粉画眉,可是那股子遮掩不住的阳刚,为他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这种反差反倒是更加地让人惊艳!太子殿下若不是因为出身高贵,只怕这会子已经被人抢回去,金屋藏娇了吧!
在其他时代,尤其是明清,这种情况可能会受到无数人的唾弃,可是此时此地呢?
这竟然是一种风雅之事,饶是杨广觉得自己见多识广的,也是有辣么点点的接受不能!
这真是太可怕了,说好的男人跟男人之间的兄弟情呢?
这个社会就是这么开放、包容,不过没有规范,当然也是各种的黑暗,晦涩并存。
剿匪两月之后,羊祜再次见到了太子殿下,似乎是褪去了少年人的稚气一样,猛地成熟了起来,身上的那股子隐藏的杀气让羊祜很满意。
掌控自如,气场十足,真不愧是太子殿下,这两月的时间足够让荆州人,尤其是荆州的兵卒们了解到太子殿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了。
那种震撼简直就觉得无法想象的,杨广竟然很没有距离地融入了荆州军营中,这不过是半年多的光景罢了。
而且这还是羊祜一直压制的结果,天纵之才,羊祜只能再次没新意地在给皇帝的密折中这般称赞太子殿下。
这种夸赞实在是让皇帝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一点儿也不觉得自家儿子有哪里不好了,很是傲娇的皇帝陛下朱批写下了,的确如此之类的话语,真是一点儿也不谦虚。
不过杨广想要等着灭吴战争爆发,似乎还需要些许的时日。
尽管皇帝一直都在积极地准备着南北战争了:泰始五年,晋武帝以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今湖北襄樊);卫奡(ao;四声)都督青州诸军事,镇临菑(zi)(今山东临淄北);司马伷(zhou;四声)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下邳(pi;一声/二声)(今江苏邳县西南),以这些地区作为进军的基地。羊祜是极力主张并参与密谋灭吴的主要大臣之一,他曾在襄阳与东吴名将陆抗对峙,善施恩惠,如主动送还吴军俘虏、吴国禾麦、吴人射伤的禽兽等,使“吴人翕(xi)然悦服”。吴人北来归降者不绝。
泰始八年,司马炎以王濬(xun)为益州刺史,密命他制造大船,训练水军,“为顺流之计”。王濬遂着手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往来;舟楫之盛,自古未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在长江上游逐渐建立起来了。
不过杨广还是无法等到战争到来之时,泰始九年末,皇后杨艳病重,皇帝急诏太子回京。
杨广对与皇后的观感很是复杂,这位就是专门来卖儿子的,坑儿子的,可是即便如此,他也无法否认的是,若不是杨艳的坚持,司马衷只怕是登不上太子的宝座。
而且杨艳对于司马衷,的确是一腔慈母爱。
身为人子,自然是要尽孝为重的,所以杨广丢下了,荆州之事,快马扬鞭,回京侍疾!
从京城到荆州,杨广花了好几月的时间,从荆州到京城,他只花了不到一月,一路上跑废了六七匹所谓的千里驹。
终于赶了回来,杨广抵达宫门口时,自己已经无法翻身下马了,被护卫们半扶半抱下来的。
似乎是早就料到了儿子的情况一般,皇帝早就备下了车轿,抬着杨广进了宫门,一路上不停歇地奔往皇后寝殿之中。
皇后身子不行了,她如今最为惦记的就是两件事儿,一个是皇帝的继后人选,另一个就是儿子的太子妃人选了。
身为女人,也是不容易。
现在的皇帝司马炎,宠爱着宫中的胡氏,杨艳生怕她死了,司马炎将自己的仇人胡氏扶正了,那可真是恶心死了。
至于第二件事么,也算是一腔母爱了,儿子自从娶了贾氏女之后,似乎就一直没近过女色,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件让人忧心之事。
尽管太子殿下如今也是有儿子的,可是子嗣不丰,在皇家绝对是行不通的。即便是贫寒百姓,也讲究个多子多福,更何况世家大族,甚至是皇家呢?
现在,皇后杨艳病的不轻,所以但凡她想要的,想吃的,想办之事,司马炎自然是无有不应。
不过关于儿子之事,自认为对不住儿子的夫妻俩对视一眼,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提了,贾氏女如今还在金墉城里关着,竟然还没死,真是膈应死人了。
司马炎现在有些后悔他当初顾忌方方面面,没有直接弄死哪个女人了,现在膈应的就是自己了吧?
当个皇帝,就是这么地不容易。
终于等回来了儿子,杨艳的精神似乎也好了许多,不过瞧着医官的眼神,司马炎心中泛起了不详的预感,回光返照什么的。
好在儿子已经赶回来了,皇后之后是不会留下遗憾了。
在见到儿子的那一刻,司马炎和杨艳夫妇还是忍不住地红了眼眶,儿子终于回来了,儿子受苦了。
杨广虽然这般快马回京虽然也有做戏的成分在,可是他受的苦可是实打实的,所以博取好感这种事情他压根就没有愧疚感。
“我的儿,你可算是回来了……”(总觉得这句话是红楼中王夫人的口气,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去了吗?)
杨艳顾不上自己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