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昏君自救记-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是先帝干的啊,阴差阳错之下,被自己得到了这些秘闻罢了。
系统只能呵呵了,杨广你现在的脸皮厚的跟金陵城的城墙拐拐一般了!
杨广才不管系统的种种吐槽呢,他要的是什么一直都很清楚,要的是天下万民过上吃饱喝足的日子。
所以,但凡是阻拦着自己脚步之人,一定是要被温柔地挪开的!
对啦,你看,老臣们就酱紫地被自己给温柔地挪开了!
塘主杨广为自己的大唐迎来了一个相对平和的发展日子。
轻徭薄赋,鼓励躬耕,加强练兵,为大唐的将来做准备。
大统三年,杨广带兵将吴越给吞了,直接将福建东南等地给并入了大唐的疆域中。
大统五年,宋军再一次南下,这次比上次更厉害,号称是十五万大军,而且都是装备精良,而且大宋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火器,杨广笑了。
这次,他要让宋人有去无回。
五年的时间,难道自己还不会武器更新换代吗?
尽管人手一只火铳做不到,可是弄个神机营还是没问题的,不是吗?作为尖兵,震慑外敌,这不就是神机营的职责吗?
这次,又是水战,塘主的战舰也再一次地更新了,直接是另一种宝船了(请参照郑和宝船的一切数据)。
这一战,几乎没有赢家,双方打的都极为地惨烈,杨广自己也是一身血,弄不清楚到底是自己的血还是敌人的血。
最后,也就是惨胜,宋人,自然是惨败!
尽管已经正视塘主带领的南唐了,可是宋太宗还是没料到这种局面来。
杯酒释兵权之后,宋军的实力本就下降了一截,真的是举国之力,想要毕其功于一役,解决南方,可谁知塘主据长江天险,逞火器之利,几乎是一副同归于尽之态。
最后,双方基本上是两败俱伤!
反正宋人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这之后十年内,是无法再动用这么大的兵力了。
双方都是元气大伤,塘主在江南鱼米之乡,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倒也不怕。
慢慢发展吧,他下一步就是吞了南汉,将两广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之中。
开了挂的男人,才是人生赢家啊!
杨广笑的很风骚!
呃,应该说是很自信,当然,他虽然拥有外挂,可是自身的努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当然,他的能力也是在宋人之上的。
尽管宋太、祖兄弟是一代人主,手段智谋上上乘,可架不住杨广已经修成老狐狸了,所以俩兄弟在杨广手里讨不到什么好,那自然是应该的。
杨广心中也没有多少的骄傲,他如今最爱看的就是普通民众喜乐的神情。
所以日常闲暇下来,杨广时常地带着皇后周氏一起离宫,在这金陵城里,找个茶楼,酒楼,然后俩人听着平凡至极的闲谈碎语,至尊夫妻已然觉得是幸福了。
尽管后宫中女人不少,不过皇后仍旧是最特殊的那个,皇帝将她和别的女人分开了,尽管有了特殊的地位,这个女人仍旧是个知分寸的。
杨广喜欢这样的人,无论男女,至于周氏的妹子,小字唤作女英的那位,旧年已经嫁人了。
也是门当户对的人家,据周氏说,小夫妻俩日子过的极其幸福。
杨广听过这么一耳朵之后,就扔过不理啦。反正那是人家的妻子,也不管自己的事儿。
天下初定,杨广现在要做的就是稳定民心,鼓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让百姓吃饱穿暖。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编纂大型类书,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
至于将来会如何?
自然是要看和宋人的此次谈判了!
这种事情,尽管会金手指,不过杨广光明磊落地没有作弊,双方坐在一起,好好儿和谈吧。
至于其他,就各凭本事好了。
宋太宗此人急功好利的秉性一点也没有改变,杨广觉得可以好好儿地利用这一点,他不开挂,不过属于自己的能力本事那自然还是要用的啊!
所以,宋人和塘主的收下韩载熙领衔的谈判团一相遇,大家就立即是各自地开喷,互揭老底,谩骂,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简直比泼妇骂街还要难听难看几分!
如今他们可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争执,宋人将以前陈谷子烂糜子的旧事儿拿出来,侮辱塘主是几个意思?
主忧臣劳,主辱臣死!
大唐的谈判团自然是不干的!
双方一言不合,里面有浑水摸鱼的,立即地就大打出手,扔下了官帽官服,先打一架消消火再说。
子厚就是各种大混战,杨广听说之后,简直是哭笑不得!
双方的主子们将自己的收下交了过去,说教了几句,也就罢了。
杨广私下里却是对几位占了便宜的朝臣大加赞赏,然后找了由头,给了谈判团没人一份厚厚的赏赐。当然,宋太宗亦然。
双方幼稚的跟孩子似的,让人无语!
不过这次群架过后,宋人似乎是调整了策略,终于将塘主领衔的南唐当成了和大宋平起平坐的国家了。
也是不容易呀,都说南人积弱,这群人个个儿地跟狼崽子似的,打起架来,一个两个的都不要命的模样,真是头疼哇!
让双方都觉得恶心的是,这谈判还得继续下去,日子还有法过吗?
………………………………
第121章 南唐后主3
经过了一系列的彼此之间的扯皮之后,大家总算是能坐下来好好儿地谈判了,要说这男人之间,倒也奇怪,大家打一架,然后感情竟然好了起来,熟稔的跟什么似的。@樂@文@小@说|
要说大家可都算是有名头的人物,对彼此也算是了解,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不是文坛上,就是政坛上,总归就没有无名无姓的小辈儿。
可问题是,架不住塘主李煜(对啦,骂的人可不是杨广,是李煜)就是个不按情理出牌的混蛋哇!
有什么样的主子便有什么样的臣子,唐人都学会了赖皮,学会了耍诈,在谈判的过程中设立了无数的陷阱,让人防不胜防。
谈判团都是机敏善辩之士,宋人这边也不尽是什么好东西。
大家你来我往地,闹腾了好几个月之后,许是觉得烦了,在双方boss的催促下,终于第一次地拿出了一点成绩出来。
双方达成了一致的协定,保持了表面上的和平,相安无事神马的总觉得有些玄幻。
双方以长江天险为天然界限,彼此不再敌对,进入和平局面。
达成了和平协议,好歹地算是对彼此都有个约束了,杨广可以放心地南方折腾了,宋人也能在北方可劲儿地和北汉,契丹死磕了。
宋太、祖一直想要收回幽云十六州,宋太、宗如今也是继承了兄长的遗志,觉得自己尽管教训不了唐人,难道对契丹人也是一点法子都没有了吗?
想法十分地美好,祝愿他能将契丹人赶出去吧,最好让他们龟缩在漠北才好呢。
可惜的是,从宋太、祖开始,逐渐地中原大地上汉人就丧失了尚武的精神,逐渐开始走向了积弱的局面。
杨广对于这种事情无能为力,他能做的就是不停地扩张,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地盘,然后再图谋其他。
大统十年,经过了四五年的不停征战之后,杨广终于统一了两广,将刚刚**出去不久的越南又一次地纳入了大唐的版图。
越南猴子基本上就是白眼狼,杨广并不会对这些人有什么仁慈之心,大唐如今百废待兴,劳动力急剧缺乏,有了这些土著,自然是要好好儿地利用的。
开矿啊,修路的,总归什么艰苦什么来,正好让大唐的百姓们休养生息,恢复元气。
制定规矩,制定规矩,制定规矩,让大家知道有可以约束自己行为准则的法令,这在百废待兴初期十分地有用。
严刑峻法是有必要的,破坏比建设要容易的多,所以一定要让这些人变的规矩起来才好。
杨广已经不想再听到朝臣弹劾谁今天又侵占了民田,谁明天又霸占了民、男之类的琐事了。
严刑峻法,可不管你是否对大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总之一切都按法办事就行。
这几年,杨广觉得自己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儿就是彻底地改变了唐人很多的不好的习惯。比如说……,再比如说……
唔,还是算了吧!反正说出来别人也只会觉得自己是在卸磨杀驴,所以还是算了吧!
看到了吧,塘主还是无法容忍“拥功自重”,倚老卖老,想要威胁自己,骑在自己头上撒野之人!
可是为啥呢?
大家总觉得塘主是个大度能容的好人?
总之系统一直都想不明白!
杨广才不会告诉他,作为大唐的一代战神的系统哇,如今就是塘主善待功臣的标杆人物。
尽管元帅对于塘主忠心耿耿,塘主对元帅的信任有加感动了一批有一批人,下意识地就觉得被塘主处置了的那些人都是不好的!
系统得知这样的事情之后,只有一个感觉,囧!倒!
要不说塘主就是个阴险狡诈的家伙呢,连自己都利用了个干净,而且它还不知情,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杨广树立了一个军人的标杆,按着系统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蓝后将那些觉得自己有能力,有战功,可以要挟自己的人都给处置了,而且还不担心军队哗变,真是好本事!
有南边这么一个巨大的威胁在,宋人尽管仍旧保持着不停地削弱军权方面的动作,不过毕竟不敢太过,若是契丹和唐人南北一夹击,宋人就得完蛋。
所以宋人还是不停地有能征善战之辈出现,杨广对于这种情况比较满意,汉人总要保持住骨子里的血性才好,省的异族入侵,竟然还成功地入住中原,简直无法忍受!
呃,你似乎忘记了,自己曾经是辫子王朝的君王了吗?
系统“十分好心”地提醒杨广道。
“……”
妈蛋,身边时刻地有个拆台的也是心累!
队友不靠谱,真心不爽啊,不爽!
好歹地能闲一阵子了,杨广将太子李仲寓放到了身边,然后开始手把手地教导他该如何地处理朝政。
经过了李俶之后,他发现这个挫折教育效率十分地高,所以,李仲寓也要痛苦地经历这个过程了。
好在李仲寓和李俶一般,甚至比李俶还要强些,他基本上就是马背上长大的孩子,所以不管是抗压性或者说是接受能力,都要比李俶强上一些的。
李仲寓是个好孩子,性子宽俭,不会似杨广这般,喜爱的就是金陵的这股子浮华和奢侈!
尽管他表面上不停地提倡节俭,不停地在扭转社会风气,可是实际上,这位的私生活,简直不要太过奢靡!
李仲寓却是不同,他对于自己的父亲简直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所以一直都以塘主的标准要求自己。
杨广双重标准,也是丝毫没有愧疚的,而且基本上该知道的都知道,双标什么的,大家竟然没人喷他,这不科学!
反正系统是各种地想不明白,他现在更像是杨广的帮凶了,一点儿系统的掌控欲都没有,简直丢了大系统的脸面。
太子李仲寓是嫡长子,尽管周后殡天有好几年了,不过因为李仲寓的关系(找的一手的好借口),所以塘主并没有再立后。
这让傻小子李仲寓越发地感激父亲所为,真是让人无力吐槽哇!
李仲寓的长子正言好学非常,十分得杨广欢心,李仲寓就将儿子送给了父亲,给他玩!
这种愚孝的行为为李仲寓博取了系统的巨大同情,所以他手把手地教导年幼的李正言读书识字,教导他骑射,又是当爹又是当妈的,让外人感慨,元帅大人真是对陛下一片忠心哇。
系统听到这种传言,恨不得喷出一口老血来!
日子真是没法过了,有了酱紫的一位宿主,他还得玩什么生死相随的把戏,越发地郁卒了。
上个世界,李辅国就是在肃宗皇帝驾崩之后,殉葬了!
现在,难道自己竟然还要再次地扮演这种角色吗?系统总觉得自己似乎变蠢了!
有了这种觉悟之后,他很快地就脱离了宿主的身体,回到了无拘无束的状态,还是看着杨广自己挣扎比较好,自己亲自下场陪着什么的,一点儿也不像话!
杨广对于系统的各种心思并不了解,听了他的解释,说是宿主的身体容不下自己时,也只是皱皱眉头,说了一句没用,蓝后再不去理会了。
系统发誓,自己短期之内,绝对不要和这个混蛋朝夕相处……
不过么,大元帅尽管身亡,不过皇帝还是举办了盛大的丧礼,做了一片深情感人的悼亡赋。
用词华丽,篇章宏达,言辞恳切,情深意重地怀念了大唐元帅一生的功绩,以及对于大唐的忠诚!
华丽丽地收买人心之举,不过还是为杨广赢得了巨大的声望,后世人称赞塘主为帝王中文学素养最好的一位,仅靠这一片深情并茂的悼亡赋而已!
塘主忘记了一件事,他的宿主是李煜,所以赢得的巨大赞誉和杨广一丢丢的关系都没有,所以他还得继续羡慕嫉妒李煜拥有庞大的粉丝。
一是为这种君臣之情,二是为塘主和周后之间感人至深的“爱情”,三是为塘主的阔达性情~
简直心塞!
大统十五年,杨广当皇帝当够了,然后将皇位禅让给了儿子李仲寓。留下了关于几大治国之策之后,便离开了南唐,飘然不知其踪迹。
后来有人说是在北辽契丹人的地方见到过他,也有人说,曾经在宋王宫里见过相类的人物。
总之,尽管踪迹飘忽,不过杨广还是不停地给儿子报平安,省的他担心。
太子李正言对于他丢下自己跑了一事耿耿于怀,发誓是绝对不要原谅皇爷爷的,圆滚滚的小胖手甚至还写下了绝交的信件。
只是,杨广一直采取的是单线联络的方式,这些信笺也没法子送出去,苦逼的李仲寓夹杂在儿子和老子中间,只能找个隐秘的地方,将这些信笺藏起来,等到儿子长大之后再解释呗。
可惜的是,很快地,东窗事发,李仲寓面对一脸哭丧模样的儿子,心中苦笑不已,有个太过机灵的儿子,当爹的也累哇!
他哪里知道,自家老爹转手就将他给卖了呢?
李仲寓对待儿子,就和当初父亲“爱护教导”自己一样一样的,超级有耐心地教导儿子成长,就像当初的父亲一样……
唐宋之间,一直保持着微妙的大局面和平,局面风波不断的局面,至于在抵御外族方面,双方却是彼此之间都有合作。
这样的局面,据说就是退位之后的塘主所为,让后人对于这位塘主退位之后的作为更加感兴趣,不断地有人研究塘主退位的原因,退位之后的作为。
不过古代的文献在这方面记载并不是很多,外加上后来的战乱,遗失损坏的就更多了。
不过还是在唐帝李正言的随葬品中发现了某些蛛丝马迹,这让史学家颇为地兴奋。
最后让塘主的声誉更上了一层楼,这位塘主不仅文采好,人品好,而且还如此这般地有趣,有爱心,萌死人啦!blalalala……
杨广查阅了一下关于塘主的评价之后,有些心塞地揉巴揉巴,将团子扔了出去……
………………………………
第122章 李煜番外
#嗷嗷,我男神王俊生竟然要扮演塘主,嗷嗷,一样帅气,一样有才,一样惹人爱!#
#尽管王俊生是娱乐圈数一数二的实力派人士,不过本姑娘并不觉得他能饰演霸气又柔情的塘主,太年轻了,没那个味道啊!怎么不找明叔哇?明叔才是皇帝专业户啊,演塘主才有味道。@樂@文@小@说|#
#去屎去屎,我男神演什么像什么,哪里没味道了?#
#同不赞成明叔演塘主,许是因为明叔辫子皇帝演多了,总觉得演什么都是那股子味儿。王俊生虽然年轻了些,不过实力也不容小觑,值得期许!#
#脑残米分不可理喻,不过希望这次五月花能正儿八经地弄个好戏,可别又出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说腐女爱看的那些东西……#
#据小道消息,《大帝》投资巨大,而且还找了李氏家族的后人,以及资深的史学家做顾问,所以这次说不定可以期待一下,男主是我男神王俊生,女主么,自然是影后级别的周公子(请勿对号入座,与现实无关)来演周皇后,甚至太子殿下和皇太孙也是实力派,所以大家期待吧。据说皇太孙是王俊生的儿子王念白客串喔~#
#嗷嗷,楼上讲真?这次真的可以期待了。塘主那般萌,希望王俊生别让大家失望啊!#
#小酷哥王念白竟然客串李正言,值得期待,值得期待!#
这几天娱乐圈和网上爆炸的全是男神王俊生出演塘主李煜的消息。
作为影帝,王俊生的实力没的说,五月花的资本也雄厚,希望不糟贱了塘主!
塘主李煜本人极有才华,又是个富有幽默感和深情的男子,自然是吸引了一大批的脑残米分。
霸道深情帝王神马的,想想都觉得好萌好萌~(什么鬼?系统皱眉想道)
现在,国内最大的娱乐公司竟然要拍摄关于塘主的电影,自然是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
当然,李氏家族也是其中一员,风风雨雨几千年下来,作为曾经的皇室,竟然还能传承下来,殊为不易。
李氏家族注定了无法高调,在唐王朝覆灭之后,一直低低调调地隐藏着,一直到了现在,国家富裕和平包容,他们才终于浮出了水面。
不过即便如此,李氏为人处事一直都颇为低调,这次出面,据说是因为受不了各种影视电影,小说对于祖先的种种歪歪(yy),所以李氏后人主动地站了出来,和五月花影视公司共同拍摄关于塘主的大制作电影《大帝》。
当然,李氏家族和五月花都是不缺钱的主儿,所以《大帝》的卡死豪华,算是难得的大手笔。
塘主李煜是个传奇人物,和北宋的太、祖兄弟俩算是一时瑜亮的人物,在极其艰难的局面下,成功逆袭,最后统一了中国南部地区,甚至还将大唐的疆域扩大至如今的东南亚,南亚地区。
至今华夏还有两块儿国土是完全孤立在外面的,中亚地区石油资源最为丰富的两个地区,都是如今的华夏的。
这是当初塘主派兵占领下来的地方,甚至还留下了遗命,所以后世子孙用尽了各种法子,保住了这两个地方,让地大人多物“薄”的华夏不至于受别人的制约掣肘,贡献甚伟!
不过这位是个潇洒至极的人物,完成了南方的统一之后,因不喜杀戮,顾念百姓,竟然主动地主持了南北和谈,双方停止了无休止的战斗,为当时疲乏的中原百姓求得了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口胡,明明是他没能力完成南北统一!)
塘主尽管是个皇帝,不过显然,他对于权势并不看重,相较于做皇帝,掌控朝堂,他似乎更加钟爱平凡的生活。有各种关于他和周后在民间的传说为证!
南北和谈之后,塘主为南唐制定了各种制度之后,为太子李仲寓留下了治国之策,然后飘然离去。
谁也不知道塘主退位之后都做了些什么,不过从各种古籍中能找到一鳞半爪的东西,让后人得以窥探到这位的辉煌事迹。
帮助宋人将契丹赶到了长城以北,让汉人得以有长城的保护,避免了异族入侵,保护了华夏文明和繁荣。(脸上贴金,不过如此!系统目瞪口呆,傻眼中……)
至于他和皇太孙李正言之间的那些趣事儿,更是为他吸引了一大批的脑残米分。实在是太有爱心啦,萌死人啦!李正言实在是个傲娇的萌娃,塘主童心不泯!
至于塘主的魅力,简直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
塘主特别的一点便是用情至深,一生中与周皇后鲽(die)鹣(jian)情深,皇后周氏去世之后,塘主便选择了孤单终老。
至于塘主重情,还有另一点的佐证,他对大唐元帅的信任和倚重,当然,赢得的是元帅一辈子的忠心不二。
直至元帅离世,便有了如今中学课本上那篇感动了无数人的《悼亡赋》,成就了塘主一代文学领袖的歌赋,简直惊天地,泣鬼神!
现在好啦,有了王俊生的加盟,又有史学家和李氏家族的把关,相信定然能重现塘主的风采!
王俊生为了此次能演好李煜,也是花了大功夫的,不仅找了李煜的生平资料来研究,甚至是将他那篇感人至深的《悼亡赋》翻来覆去地研究了很多遍。
最后,又找了李氏后人和史学家来给自己上课,培训。
也算是下了大功夫了。
塘主是马上皇帝,少有的名副其实的文武双全的帝王,为了能扮演好他,王俊生吃了不少的苦头,甚至还冷落了自家宝贝儿子。
不过能得到史学家和李氏家族的认可,王俊生又觉得很值得,成就感爆棚。
走火入魔似的研究之后,王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