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入画-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能!”无忧王虽然回答的预期淡然,听着却无回旋的余地。
王炳文人在齐营,也不敢说什么,见此事自己是无能为力了,就待抱拳告辞。
无忧王却问道:“王将军难道不等着,带你那赵将军的首级回去吗?”
听到这句话,王炳文就是一咧嘴,一时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站在那里呆愣住了。过不多时,营外几名军兵进来,手里捧着一个盘子,上面盖着布,有血迹渗出。吕征示意军兵将盘子交给王炳文,王炳文看着,直觉口里发苦。这个赵书功乃是王子赵晟爱妃的弟弟,现在居然被枭首示众。自己受王子之命,前来要人,这要回去的居然是颗人头。
王炳文接了盘子,一脸苦相的对无忧王说道:“王爷,这,让我如何回复我家王子呀!这赵副将可是王子的内弟呀!“
无忧王听了也不惊奇,依旧冷淡的说:“你家王子和我也算故人,他不亲自来见我,这内地看来他是不怎么喜欢呀,那我就替他杀了吧。王将军回去,和你家王子说下,若是还记得当初大都我们的情谊,就来找我饮酒畅谈;要是忘了那些童年的往事,就只管随意。我在营中随时恭候。”
王炳文见事已至此,自己还是赶紧回去复命要紧。于是告辞出去,带了赵书功的人头回军营,向王子赵晟禀报。
齐军在辕门斩杀燕军将军,自然有人看到了,这消息也很快就传到各方耳中。
楚相东方胤、吴王子英靖、大理王子段克坚、越国李渠自然是不以为意。
项国丞相戴荣祯也对无忧王有所了解,知道这位王爷做事霸道,这是他一贯的行事风格。
蜀国太子刘畅和丞相苏朗得知消息,相互对视良久,而后一起赶奔燕军大营。
陈国丞相许博雄,则找到主将尤迪,两人躲在帐中商议了许久。
秦国是王子李弼,得到消息,却是冷冷一笑,只说了一句:“燕军这次是被踩了一脚,我倒要看看赵晟的脾气是涨了还是小了”。
大都王宫,废帝和辅相黄吉,两人也是相顾无语。
燕亲王赵晟,看着面前赵书功的人头,牙齿咬的嘎嘎作响。帐前的护卫军将领一个个也是群情激愤,屏声等着王子的号令,只有王炳文低声的说道:“王子,我见齐军已经戒备,我们若是此去,倘若真的冲突了,只是让他国捡了便宜。”
………………………………
第四章 蜀燕欲结盟
第四章蜀燕欲结盟
第四章蜀燕欲结盟
蜀国太子刘畅和苏丞相到了燕军营门,燕军军兵急忙往里禀报。
燕王子赵晟听说蜀国刘畅来了,就是一愣。接着看着王炳文问道:“王将军,此时我是见这刘畅还是不见呢?”
王炳文想了一想,回道:“我们不妨听刘畅来说些什么?”
赵晟点点头,就吩咐道:“快快迎接!”、
刘畅和苏朗站在辕门外等着,正在猜想这燕亲王是见自己不见。却见里面排出队列,燕王子赵晟已经带着营中众将迎接出来。刘畅心里大定,只要赵晟与自己相见,那一切自然就好说了。
赵晟迎刘畅和苏朗往帅帐走去,一路上赵晟都拉着刘畅的手。两人说着相互敬仰的话,就到了帐中。分宾主落座,赵晟就问道:“刘太子冒雨前来,不知道是有什么指教?”
刘畅也是打了个哈哈,然后说道:“赵王子,我们本是旧识,当年也是在大都相识的吧。听闻王子来了,我心里实在是高兴,就急着来与王子相见呢!”
赵晟也不点破,顺着说起当年在大都时的往事。说了一会儿,刘畅问道:“赵王子,我此次来还有一事。我听说今日贵军有位将军被齐军带去,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呀!”
赵晟脸色就沉下来,冷冷的说道:“这不过是齐祀想我想的紧了,给我的一个惊喜罢了!”
刘畅看到赵晟的脸色不善,也就故作惊奇的‘哦’了一声,却不再问下去。接着赵晟的话就说道:“这齐祀还如当初那般顽劣吗?我们那时可是都吃了他不少苦头。这家伙我也听说是来了大都,却还一直没见到他,不如改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看他如今是个什么品性!”
赵晟鼻子里哼哼了两声,点着头说:“刘太子这话还真说到我心里了,我这些年也是挂牵着当初的伙伴,尤其是这个齐祀。听说他最近风光无限,盛名赫赫。居然也能统兵打仗了,去年打败了陈军,今年又与你们蜀国为敌,刘太子你也是念着旧情吧,就让他那么快到了成城!”
刘畅听着,心里就觉的极不痛快,但想到自己现在是要借助燕国的力量,也只能忍着。于是面不改色的回道:“赵王子说到这里,我也是正想和王子商讨此事的。”说罢,看看左右。
赵晟就知道他的意思,对两旁的将军们一摆手,众将纷纷告退,帐中就只有刘畅、赵晟和苏朗三人。赵晟看着刘畅,说道:“刘太子,现在只有你我,有什么事,只管说吧!”
刘畅就起身移步,到了赵晟的帅案前,俯身说道:“赵王子,你是年长我些,当初我都是叫你一声赵兄的,如今守着外人喊着王子,总觉生分,我还是称呼您赵兄吧!”
赵晟听了呵呵一笑,说道:“贤弟,难得你还能念着我们的旧情,当初,你是最小,总受齐家兄弟的欺侮,为兄我也是仗义,每每为你出头!”说到这里,赵晟的脸色浮现出一丝得意之色。
刘畅听了,紧接着就拱手说道:“赵兄一直是这副侠义的心肠,当初小弟就是托赵兄的护佑。”说着,就故意叹了一口气说:“十多年过去,我们难得再次相见,我是想着早早的与赵兄相见,只是怕赵兄不肯见我呀。”
赵晟就奇怪的问道:“贤弟,这话从何说起?”
刘畅又叹息一声,说道:“唉,赵兄当初是慷慨侠义,多次替兄弟我出头,我是一只感念。但时隔多年,如今齐国势大,那齐氏兄弟更加嚣张。正如赵兄所言,齐军如今夺了越国,又对我蜀国用兵,也是小弟软弱,被齐军攻城略地。我们蜀国看看就要被齐国吞并。吴楚等国也是趁火打劫,跟着齐国为虎作伥。所有人现在都对我避之唯恐不及,我也是不敢随意拜见,怕给你们引火烧身呀!”
赵晟听了就冷哼一声,说道:“齐祎、齐祀,当初我就没怕他们兄弟,现在我燕国何曾会怕他齐国!”
刘畅偷眼瞧一下苏朗。苏朗马上起身说道:“赵王子的英雄气概,我也是常听我家太子说过,前些日子去燕京城觐见燕王,可惜未能得见王子。”
赵晟看了眼苏朗,点点头说:“苏丞相去我燕国,我也听说了。父王对于苏丞相也是赞赏有加。苏丞相对于天下时局的见解,父王很是认同!”
苏朗赶紧拱手称谢,说道:“燕王谬赞了,王子抬爱。苏某当时也是就势而论。现在各国自立,正应各自打理各国国事。而齐国霸道,居然想要独霸天下,学那齐桓公,不但占了越国,如今还对我蜀国用兵。看齐国的意图是远攻近交,择其弱者而噬之。从南方诸国入手,与吴国结盟,打压楚国;与楚国结盟,占了越国;与大理结盟,又犯我蜀国。若是我蜀国一旦被齐国吞并,王子觉得齐国会收手吗?那么燕国、秦国、陈国,谁会是下一个目标呢?”
赵晟听了苏朗的话,沉吟了片刻,叹口气说道:“齐人野心,路人皆知呀。不知道苏丞相有何良策?”
苏朗见赵晟心动,不似燕王那般不以为然,于是就说道:“王子也看得明白,此时若是单靠哪一国,恐怕都无法遏制齐国的势头。只有我们几国联合,共同讨伐齐国,才能重还天下太平呀!”
赵晟就看着苏朗问道:“苏相这些日子想必已经与各国都商议了,不知道苏相所提议的联合,都是有哪几国?”
苏朗就走到帐中的地图前,指着北方的燕国、陈国,西部的秦国和蜀国,然后说道:“如今只有我们燕、陈、秦、蜀四国结盟,才能共同对抗齐国。”
说着,苏朗又指着南方吴国、楚国、越国及大理。回身看了眼赵晟及刘畅,说道:“吴国、楚国、大理与齐国联姻结盟,越国已经在齐太子治下。至于项国,本就是齐国的属国。他们跟随在齐国之后,这次对我们蜀国用兵,楚国和大力就各派出了三万军兵,吴国也是供应了大量的粮草。等到我们蜀国战事一毕,这齐军的铁骑会踏向哪里呢?!”
说到动情处,苏朗的手掌拍击着地图,直拍的图画哗哗作响。刘畅见状,就喝止道:“苏相过于动情了!他齐国再强,我蜀国也不是那么柔弱,就会任他侵占。蜀国虽小,可战之兵还有几十万,我们自然能与齐国对抗到底!”
赵晟也早已站起身,在地图前看着,然后对刘畅和苏朗说道:“我燕国虽偏居北疆,但也有可战之兵,虽然父王为着燕国百姓,不愿再起刀兵,但我赵晟也不忍看着蜀国被人欺凌。这次朝议,我定当助贤弟讨还公道!”
刘畅听了,赶紧上前深施一礼,对赵晟称谢不止。赵晟摆摆手说道:“贤弟不必客气,我一贯看不得有人恃强凌弱。他齐国强横,侵占你们蜀国这样的事情,我是第一个会站出来替你说话的!”
三人在帐内又说了些相辅相助的话,最后赵晟对刘畅说道:“此次朝议是秦国发起,我本不能强出头,所以贤弟也还需去和秦国那边商议下,待到一起朝议时,由他提出,让齐兵撤回齐国,退还所占蜀地。到时我们燕国肯定是第一个附议!”
刘畅再次称谢,然后与苏朗告辞离开燕军大营。两人在回去的路上,悄声的评论着。苏朗就问刘畅道:“太子,您怎么看这赵王子的所说。”刘畅冷笑一声,说道:“这赵晟全不是当年的横楞小子了。当初,我和齐氏兄弟冲突,他总是不问缘由,就要和齐氏兄弟殴斗。如今,自己的人被齐祀杀了,居然能忍的下。”
苏朗就问道:“太子,赵王子也说了,要在朝议时帮我们,你难道怀疑他不会相助!”
刘畅摇摇头,看着苏朗,说道:“我原是要激他一激,让他和齐祀直接刀兵相见。朝议上的事情,能有什么用!多一个人说话,少一个人说话,能妨碍着齐国什么?!我的目的还是要让燕国出兵,只要他们肯出兵牵制,齐国必然就要调兵防范。有燕国出头,秦国和楚国才会有所行动。只有这样,入侵我蜀国的齐军才会撤回来。”
苏朗连连点头,对刘畅恭维道:“太子深谋远虑,苏某深感不如。我前次去秦、陈、燕三国游说,只有秦国最终答应,肯召开这个朝议,联合各方向齐国施压。燕王只和我见了一面,敷衍了几句,就再不肯相见,那时也没有能见到赵王子。陈国局势不稳,陈王已久不理政,三家王子各有心事,全没有和做主的。我们这次朝议,只怕还得仰仗秦国和燕国。”
刘畅哼了一声,说道:“秦国这次肯出面,只不过是想借此联合燕国和陈国而已,他并不见得真心是为了我们出头。陈国态势不明,派了丞相前来,这许博雄据传是三王子的派系,可是三王子在陈国,最为年幼,又无兵权。只怕就是来探听消息的。若是陈诚或陈忠来了,那才有些意思。”
苏朗听刘畅说到这里,就问道:“那太子的意思,这燕国能否与我们结盟,共制齐国呢?”
刘畅呵呵一笑,望着苏朗说道:“苏丞相,我一直在朝中听说你深谋远虑,是蜀国不可多得的人才,怎么今天倒事事不明,都问起我来?!”
苏朗被刘畅这句话说的浑身就是一颤,心里暗暗惊疑,自己原先只觉得蜀王耳根极软,朝中只有元帅杨允能与自己分庭抗礼,并不把太子刘畅放在眼里,现在看来,这蜀王父子都是隐忍之人,看上去朝中之事,多有自己和杨允做主,其实自己和杨允两相牵制,还是蜀王最后裁断。这太子虽很少说话,但只听他刚才几句话,就知道也是腹有乾坤的人。而且听他和赵晟所言,太子在儿时就惯能借助他人之势自保。自己以后再这位太子面前还得多加小心才行呢!
………………………………
第五章 各国怀心事
第五章各国怀心事
第五章各国怀心事
蜀国太子去燕军大营的消息很快就被各方探听到了。
齐军大营里,无忧王坐在帅案那边,齐禄有些焦急的看着无忧王。无忧王还是悠闲的喝着茶水。马良、吕征、叶行站在帐中,都默默不语。齐禄实在忍不住,就问道:“祀哥,那蜀国太子去燕军大营,肯定是要借着我们斩杀燕军的事情,去拉拢燕国王子的,你说可怎么办?你杀那燕军副将,是不是太急了些!”
无忧王放下茶杯,抬起头,稍住了一会儿,齐禄急切的望着无忧王,等着听他说什么。无忧王点点头说:“这茶不错,入口香醇,留香也久。”
齐禄听了差点坐到地上,他一下走到帅案前,双手按着帅案,有些哭笑不得的说:“祀哥,你听到没有,我刚才问你的!”
无忧王看他一样,笑笑说:“禄弟,你也虽顺王叔和我经历了些阵仗,怎么还是如此沉不住气!蜀国、燕国,只是蜀国太子去见见燕国王子而已,这两人我都识得,小的时候都是我和太子手下的败将,有什么可担心的!”
齐禄见无忧王总算回答了他的问话,又看到无忧王的微笑,心里也就安定下来,嘿嘿一笑,说道:“祀哥,我是不是急躁了些。”说完,看无忧王并无责怪的意思,就接着问道:“祀哥,那你是已经料到蜀国太子会去燕军大营了?”
无忧王点点头,然后又看看帐中的几人,说道:“你们或许是想问,我为何要杀那燕军副将,给蜀国与燕国造成这样一个机会吧?”说着,无忧王站起身,走到帐中站下,环顾着众人,说道:“我杀燕军是有意为之,我本就是要借个由头,杀杀燕军的气势。”
无忧王边说,边在帐中缓步走着。
“秦国联合燕国、陈国要开这次朝会,为的就是要解蜀国的围,而其实是怕我们齐国吞并了蜀国,再转而对付他们,其中燕国最为响应。我之所以拿燕国开刀,就是要看看各方的反应。现在燕国的赵晟居然忍了,这多少有点让我吃惊,以为对他的了解,他是一定会带人来找我闹一场的,所以我让你们准备好,彻底打掉他的气势。可他居然没动静,看来赵晟这些年,学得深沉了。”
说到这里,无忧王淡然一笑,说道:“想当年,我和太子在大都,与各国的王子住在一处,那蜀国的王子刘畅最是阴损,仗着自己和燕国王子相好,就欺负别人,又最爱捉弄吴国的王子,那时我惯爱出头,就教训了他几次,他每次都找燕王子给他撑腰,赵晟是个急脾气,刘畅找到他,他就会和我打一架。”
齐禄听到这里,也来了兴致,接着问道:“那祀哥,你和赵晟,哪个厉害!”
无忧王笑着说:“我那时和太子是一起的,我们兄弟两个,齐心协力,他赵晟哪是我们的对手,每次都是被我和太子打一顿,但他总也不肯认输。”
跟齐禄说完,无忧王接着说道:“赵晟不来,刘畅去找他,这个我早就料到了,这次朝议,秦国、燕国、蜀国必然是一体连气,想着迫使我们齐军退出蜀国,这样秦国就能从中渔利,但是燕国并无多大利益,燕国出面多半是出于对我们的防范。我杀燕军副将的目的其实就是要震慑陈国,这次陈国来的是丞相许博雄,陈国现在形势复杂,大王子、二王子和三王子各怀心思,这许博雄就是三王子的岳丈,他来只能代表三王子的意思,并不能代表陈国的最终决断。我杀了燕军,自然让他更加谨慎,到时就不会和蜀国走得太近。”
齐禄听到这里,才点着头说道:“原来祀哥是这样早就想好了的,那燕军落在咱们手里只是适逢其会,即便那天他们不招惹咱们,咱也要去寻他的事端!”
无忧王呵呵一笑,并未说什么。
蜀太子刘畅此时已经到了秦军大营。秦王子李弼听说蜀国太子求见,就吩咐快引到帅帐来相见。刘畅到秦军帅帐见了李弼,赶紧施礼。李弼也是热情相迎,两人分宾主坐下。李弼就问道:“刘太子冒雨前来,本王未曾远迎,失敬失敬呀!”
刘畅也赶紧客气几句,然后对李弼说道:“李王兄想必也听说了,齐军捉了燕军的将领,居然被齐祀推出辕门斩首。我刚才去燕军大营,宽慰赵王兄,他正在那里气得暴跳如雷,要去齐军找齐祀厮杀,幸好被我拦下。”
李弼就有些惊奇的问道:“哦,赵晟居然会被刘太子拦住,看来他这些年,脾气减了不少,当年他可是听着刘太子的指引,就去和齐祎、齐祀厮打的!”
刘畅听李弼如此说,就呵呵一笑,接着说道:“我也是想着,此次乃是由秦国发起的朝议,共商齐国从我蜀国退军的大事,怎么能因为这些事情,误了大事,再说,为何李王兄这边说下,就去和齐军厮杀,李王兄的面子也不好看呀!”
李弼点点头说:“刘太子说的客气了,我们秦国也是看不得各国间的征伐,导致百姓苦难,想着借着次朝议,能罢息齐国与你们蜀国的战事。至于齐军杀了燕军将领,燕军与齐国的纷争,我也不曾听人来说过,不清楚是所为何事,不好置评,他们两个是打是和,我也不好去管。”
刘畅听着,眼珠轻转,听李弼说完,就赶紧接着说:“李王兄说的是气话吧,齐祀如此目中无人,他杀燕军,其意恐怕也是要示威吧,他是要示威给李王兄看的。”
李弼‘哦‘了说一声,问道:“这话怎么说的?”
刘畅就对着李弼说道:“李王兄你看,是你们秦国发起朝议。齐祀来到大都,于情于理也应该先来拜会下您吧,他却不曾前来拜会。再说朝会期间,斩杀燕国大将,总也得和您说下吧,却直接就杀掉了,不是目中无人吗!不是要故意向李王兄示威吗!”
李弼听到这里却笑起来,然后说道:“来到大都的各国王公大臣不少,到我这秦军大营的还真不多,刘太子不也是今天刚来吗!”
刘畅听了,讪讪一笑,解释道:“李王兄说笑了,我这不是刚来大都,一切尚未理顺,正准备着专门来拜会李王兄的。”
李弼也不再和他纠扯这个,就摆摆手说:“刘太子想多了,我就是随口一说。刘太子今天来,不会是只为了来和我说这件事吧!”
刘畅赶紧肃容施礼,对李弼深施一躬,说道:“李王兄,齐国此次纠结吴国、楚国、大理,悍然对我蜀国用兵,仗着他们兵马众多,一路杀到我蜀国腹地,幸得秦王出面,召开这次朝议,要劝止双方的刀兵。此等大义之举,我要代我的父王和蜀国百姓,向秦王,向李王兄致谢呀!”
李弼也赶紧伸手相搀,笑着说道:“刘太子客气了,像这等恃强凌弱的行径,我们秦国肯定不能坐视不理,无论是出于道义还是秦蜀两国的交情,我们秦国都是要主持公道的。刘太子放心,待到朝议时,我们齐国定会向齐国申明,让他们尽快退出蜀国,两国罢兵,平息干戈,还百姓一个安宁,”
陈国军营,陈相许博雄正主将尤迪计议着,许博雄问尤迪将军对此事的看法。尤迪略想一想,说:“丞相,尤某只是一介武夫,这些军国大事,实在是看不透澈,还请丞相赐教。”
许博雄点点头说道:“那齐国的无忧王,去年曾带兵与我国交战,在项城一举打败我朝陈琦老元帅,其人心智绝非像传言那样。我也曾在洛城见过他,与他谈过两次,看得出无忧王绝非良善之辈。他这次杀了燕军的将领,就是想让我们看看,他齐军要做什么,是不需要听谁的,他们想杀就一定会杀掉,不管后面是谁的人。”
尤迪一面听着,一面点着头。说道:“丞相所言极是,我与无忧王也算是相识了,上次在大都,秦军和燕军冲突,就是这无忧王带人,一箭一戟就平息了两军的争持。”
许博雄听了尤迪的话,略想了想说道:“将军所说的那次燕军、秦军争执,我也得到过消息,所不如将军在现场看得仔细,但也是略知一二。将军,从这件事上我们也该看出,秦军和燕军也是面合心不和,他们此时只怕也是各怀心思。我们此次参加朝议,决不能率先表明态度,总要看清秦国和燕国的立场,才好拿捏。”
此时的驿馆内,大理段王子和吴国英靖王子、李国公、楚国丞相东方胤、项国丞相戴荣祯等几人聚在了一处,也是在议论着无忧王辕门斩杀燕军将领的事情。
吴国王子英靖,对于此事倒是不以为然,说道:“燕军居然到齐军驻地滋扰民女,按军法也应严惩。何况他们还胆敢反抗,杀了也就杀了,免得日后各国军兵在这大都四处胡闹。”
段王子和东方胤也都点头说是,李国公只是沉吟,并未说话。倒是戴荣祯说道:“我只担心无忧王爷此举,会使燕国在朝会上,与王爷为仇积怨,到时帮着蜀国说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