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物语-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洪亮吉从怀中掏出份奏折,递给许维并解释说道,
“此折中所述之事,乃我穷数年精力所查而得出的结果。虽然微小,可累积而下,百年过后就将变为大清头等之事,绝不能缓办。”
许维倒也诧异,还有什么大事能让洪亮吉如此慎重?
随手一翻,起页《治平篇》便写道,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
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六十年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
试以一家计之,高、曾之时,有屋十间,有田一倾,身一人。娶妇后不过二人。以二人居室十间,食田一倾,宽然有余。以一人生三计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各娶妇,另加佣作之助,是不下十人矣。以十人居室十间,食田一倾,吾知其居仅仅足,其食亦仅仅足也。子又生孙,孙又娶妇,已不下二十余人。以二十余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倾,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
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口之数,常处其有余。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簸而死者之比比乎。”
看到此处,许维顿时明了了洪亮吉的意思。
原来洪亮吉所述之事乃是有关中国人口剧增而田地不加增,将造成严重社会动荡的问题。或者更简单地说便是‘过去一人食力可养十人,而今则一人食力所得,不足以养一人矣。’
对于人口增长给社会带来的压力,许维已开始有所觉察。
乾隆十八年,全国耕地数为七百零八万倾。乾隆三十一年为七百四十一万倾。乾隆四十四年为七百七十六万倾。
而同时间的人口则分别为一亿七千万,二亿四千万,二亿八千万,迫近三亿大关。
人均耕地面积则分别下降为6。89亩,3。53亩,2。5亩。
许维从最近地价上涨的现象中察觉出了人口增多对社会的重大影响。
当然,相对于许维这种聪明人来说,着实也花了近百万两白银在全国用来购地,提前完成买地大计,准备在地价高涨时再卖出,狠狠赚上一笔。
对于人口膨胀已经超过了社会承受力的问题,许维还未想出切实可行之道。现在这洪亮吉提出了这个问题,想来定有其的方法。
许维继续翻看下去,果不其然,洪亮吉在其《生计篇》中提出了两大调剂方法,‘天地调剂之法’与‘君相调剂之法’,去缓解人口问题带来的压力,前者是指自然淘汰,后者是指人为干预。
大体可有政府救济、强制移民、推行均产,或者是放弃传统的重本抑末政策,利用剩余人口去大力开发自然资源,给社会经济发展以新的活力和新的出路等等。
看完洪亮吉这篇奏折,许维不由对其剑走偏锋的态度感到佩服。洪亮吉确实是个人才,他对事的看法极有预见性,对人口增长这个大家都忽略的大问题的叙述一针见血,分析得头头是道。许维也仿佛看到数百年后的中华人口暴涨,而地却无所加,民众流离失所的景象。
不过许维的头脑也确实转得够快,通过洪亮吉的折子,在最短时间内已经有了如何限制人口爆炸性增长自己独特的看法,并探讨式地与洪亮吉进行交流道,
“洪兄,观你对限制人口增长的方法不失为一好方法,但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想真正实施起来还颇有难度。
我中华自古便有多生子女、养儿防老的传统,决不可能仅凭官府推动便能降低婴儿出生率这一现象。
可如果不对人口进行限制的话,让人口数量就这般无穷增长下去,不出二百年,我看人口数就将翻上六倍不止。”
“六倍?那可就是12亿呀。”洪亮吉囔囔自语着。
许维推测得甚是准确,二百余年后的中国,也就是公元2002年,中国人口早已超过12亿,达到了13亿的新水准。
“在中国,耕地面积的增长永远跟不上人口出生的速度。要想抑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就必须让官府从重定下律法。”
“大人意思是?”洪亮吉也知晓自己这折子对人口增长的现象分析得透彻,可对真该如何解决又讲得模糊不堪,故很想听听许维的点子。
“很简单,使用强迫性政策。硬性规定民间一户只能生一子,违者重罚,可以关入大牢,或者罚巨额银子。由每一级的官府进行督促,并把对人口抑制作为官员年计考核的重要依据。那样的话就没哪个官员敢糊弄了事,而百姓也不再敢多生了。
人总有生老病死,只要能坚持一段时间后,这中国的人口自然会逐渐回落,而有关人口的社会问题也就得以解决了。
我这法子可归称为‘规划生养’,利用官府之权力来强行推行之。虽怨在当代,可利在千秋。”
说到自己的新点子‘规划生养’,许维不由又有些自得起来。
但令许维日后真正感到苦恼的是,仅仅几年后在福建试行新政时,就属规划生养这个条例实施起来阻力最大,民间也怨声载道。一度成为反许集团的头条攻击口实,说其不顾民生,强行推广,而让百姓叫苦不迭。
洪亮吉对许维这强硬法子能否真让大清人口数量呈几何级增加的现象受到抑制并没多大的把握,不过还是对许维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提出看法,表明其是很重视自己的折子而感到满意。
“君直兄,日后真要实行这规划生养的话,你可要鼎力支持哦。”
见许维如此重视自己,洪亮吉对许维的敬佩之情顿时升至最顶点。
“愿为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未完待续,)
………………………………
第六节
6
并未让许维久等,图钦保驱兵直追着杨遇春来到马背山下。望着山下那蜿蜒绵长的火龙,冲天而起的喊杀声,许维呶了呶嘴,示意唐大方可以准备射杀图钦保了。
只见唐大方单手拉开弓,不断移动着方位瞄准山下被大团火把围住的图钦保。
许维颇为担心地问道,
“唐兄弟,你有把握一箭射杀图钦保吗?”
唐大方自信地答道,
“许兄弟,你放心吧,我不会给你丢脸的。”
此时的图钦保尚不知死期将至,身着大红重盔,四周围着数十名亲兵,显目地骑在高头大马上大声督促着兵士快速上前,紧咬住杨遇春,务求全奸敌军于此地。
杨遇春率兵佯装大败,阵形松散地逃向马背山山顶,而图钦保则率众穷追不舍。一逃一追,时间一长,图钦保军的队形也不是太紧凑,而图钦保更是逐渐地冲至队伍的最前沿。
唐大方见时机已到,便弓弦一松,箭直朝图钦保的脑门而去。此箭速不亚于后翌射日。在许维的眼中只觉得唐大方手一松弦,这图钦保便应声而倒,从马上摔了下来。随后唐大方更是连续两箭,只听得两声弦响,两名护旗手又分别中箭落马。
此时清军前军有些混乱,中央帅旗因护旗手被射死而缓缓倒下,导致许多士兵开始后撤。不过后军不晓得主帅阵亡依旧队形整齐地向前挺进。
许维见状,赶紧朝着清军大喊道,
“图钦保已死,图钦保已死。”
在许维身边的麒麟卫将士也齐声朝着已行进至山腰的图钦保军大声叫喊着,“图钦保已死,图钦保已死。。。。。。”这千人齐喊,声音直冲云霄,百里都能听得见。
图钦保的亲卫队见主帅脑门中了一箭当场毙命,早就抢了图钦保的尸身掉头便撤,引发前军向后大批地涌退过去。
后续的清兵被前军一冲便把阵形给冲散掉了,再眼见两柄帅旗翻倒在地,前军更是不断地溃散过来,加上麒麟卫的喊声,都认定主帅已死,于是军心大乱,纷纷丢弃兵刃撒腿掉头便跑。
此时的清军已是毫无阵形可言,漫山遍野都是在返身逃跑的兵士
杨遇春见状马上率兵士折返杀回敌阵中,而许维也抓住机会率兵从山顶上掩杀过来。
许维此时冲锋在前,一马当先,逢人便砍。在马匹下山的速度及自身运刀的力道下,图钦保军凡是落后的兵士,皆被许维策马赶上,紧接着便是一刀砍断脑袋,干劲利索地头颅分家,身体直挺挺地摔倒在地。
在如旋风般扫过之后,在许维的身后倒毙着不下十六个清军士兵的无头死尸。许维依旧策马寻找着尚存的小团队冲杀,其身后还跟着近百名的骑兵。
主帅如此勇猛,麒麟卫其他将士更是士气大振。
弓箭手们站于高处向下射出密密麻麻的箭雨,飞向正自逃跑的大批清兵。不少清兵都是后背连中上几箭,面朝黄土心有不甘地死去。
步兵成群结队地撒开大脚,与清兵来个竞赛。追上之后依靠人多就是几枪捅出,清兵早已毫无斗志,不是被捅死就是束手就擒。
麒麟卫骑兵更是扬鞭狂追,见着落单的清军骑兵便是赏上一刀,许多被赶上的清兵从疾驰的马上翻滚下来,一只脚还挂在马蹬上,活生生地被拖着行了数米远。
清兵临死前的惨叫声此起彼伏。收入眼帘之中的尽是倒于血泊中的清兵,破损的清龙旗丢弃于地上有百面之多,而散落一地的兵器更是多不胜数。无数战马因无主人而在战场上慢慢地走着。
在经过半个时辰的追杀之后,图钦保军大致上已折损过半,即六千兵马被麒麟卫消灭了足足近四千,阵亡的把总、千总、游击等不下十余名。
图钦保军毕竟也算是久经阵战的军队,一阵慌乱过后,一名副将又开始聚拢残兵,想作困兽之斗,反扑一下。
好不容易聚集了近千名士兵,正要重整之际,却被正在捕捉目标的许维给发现,快速拔转马头,率兵直冲至此名副将跟前,劈头就是一刀。
这一刀迅雷不及掩耳,砍得这名副将一点反应都来不及做出,直接“啊”的惨叫一声,半边脸被劈去,手中长枪掉落地上,发出一声噹的巨响,此副将毙于马下,从颈处喷出的大量鲜血溅了许维满身。
随后的麒麟卫将士又是一阵的冲杀,把图钦保军的最后残余的尚有作战能力的小股兵团都给冲散掉。
图钦保军此时才算得上是全军覆没,尸横遍野。仅余数百人在一员参将的带领下,伧惶逃窜。
许维并未穷追不舍,勒住马缰并指令部下不准追击。有些将领不解,许维目望远方缓缓解释道,
“这图钦保是被我们消灭了,可还有个木塔尔在等着我们,大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为了能有时间休整,许维在战场上向麒麟卫将士发出高伉的声音道,
“全军马上回营准备迎接下一场战斗。”声音经许维运足内力传出后,在整个战场上回旋徘徊。
许维一带马缰便径自回营,麒麟卫极有素质地整队开拔回营地,只留小股兵士在战场上清理战利品。
当许维一进大帐,正要召集诸将商讨如何对敌之时,杨芳从外匆匆进来,禀报己方的战况道,
“大人,那木塔尔本也已上钩,紧随我军身后。可不知为何,他突然停止追击,迅速摆脱我军的纠缠,退回哈赤密坚守不出。”
许维正在打算是否要如图钦保般依样划葫芦时,却闻得如此不好的消息,这脸马上拉了下来,手指不住地敲打着案桌,思量着下一步计划。
既然木塔尔不上当,那原计划就无法实施,这和鹇牖褂幸恢г谕沧抛约骸8萌绾问呛媚兀
许维暂时想不出什么好的方子,只好问诸人,想来个集思广益,开口道,
“诸位,你们是否有好的方法能把这木塔尔的兵马给退去?看这木塔尔的用兵,想来也是员沙场老将,现在他闭门不出战,实在是令我们头疼不已。有他这支奇兵在,我们就无法顺利歼灭和!
许维转望四周,收入眼底的尽是将领们摇头的表示。看着看着,许维注意上一人,此人立于杨遇春身后,三十左右,面庞清癯,三缕长须迎风而动,一身皂衣,显得不露山不显水的样子。但许维却从他的眼神中看出点端倪来,想来此人已是胸有成竹。
许维见此人并不打算主动出来说话,也只好先点名问杨遇春道,
“时斋兄,身后之人乃何许人也?”
杨遇春见问上自己,便指着那书生开口答道,
“此人姓林名宾日,乃福建侯官府人也,也是我的故交。他经年在这甘肃一带教书,正巧碰上我们在此打战,便投靠于我想为朝廷效力。”
许维点了点头,原来如此,对林宾日发问道,
“我看林先生似乎对目前的局势颇有自己的见解,能否不吝赐教?”
林宾日瞧了瞧许维,发笑说道,
“许大人乃是朝廷重臣,现在却为木塔尔兵阻哈赤密未能顺利歼灭和慷衬眨耸抡婺嘶煜轮蠡病!彼底潘底牛饬直鋈詹唤锾斐ばΣ灰选
这笑声虽说有些刺耳,可许维还是不愠不恼地恭谦地问道,
“还望先生能点拨在下一番。”冲着林宾日,许维离开帅案向他一长辑。
林宾日上前几步,搀起许维,正经地说道,
“和恢盎撸缫咽侨堑镁俪耘苤笕艘槐壑δ耸俏伊帜橙酥傩摇N矣幸患葡子胄泶笕耍ǹ赏四悄舅!
许维听后总算松了口气,问题应能圆满解决。
注:1、戚继光:(1528—1588),明代抗倭名将。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17岁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25岁被提升为署都指挥佥事。
嘉靖三十八年(1559),戚继光从浙江义乌群山之中招募勇敢的农民和膘悍的矿夫共3000余人,采用营、官、哨、队四级编制方法编成新型军队。经过戚继光的严格训练,这支新军队伍很快成为军事劲旅,人称“戚家军”。
嘉靖四十年(1561),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继光率领所部九战九皆,取得举世闻名的台州大捷。次年夏,率戚家军南下福建,荡平倭寇在横屿、牛田、林墩的三大巢穴。
嘉靖四十二年(1563),与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显等人取得平海卫大捷。次年,升总兵官,镇守福建全省及浙江金华、温州两府。是年11月,倭寇2万人围攻仙游,戚继光“用寡击众,一呼而辄解重围;以正为奇,三战而收全捷。”从此,危害已久的倭患终被荡平。
隆庆二年(1568)五月,戚继光被任命为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军务,领兵镇守北部边关。他在北方御边的16年,“边备修饬,蓟门安然”。
万历十一年(1583),因遭朝中权贵排斥,戚继光被调到倭患早已荡平的广东任镇守,郁郁不得志,三年后即告老还乡,回到山东蓬莱。万历十六年(1588),逝世于蓬莱故里。
2、绿营:清军入关后其主力八旗部队的兵力仅有20余万,且有大半驻守在北京,清廷为了弥补八旗兵力的不足,加强在全国的统治,便开始招募汉军和将明朝的降军进行改编,为了和八旗部队有所区别,这支汉人部队使用的是绿旗,有因为这支部队的建制单位是营,所以称为绿营,史称绿营兵。
绿营兵分为马兵、战兵、守兵、水师四种,分驻于北京和各省。驻守在北京的绿营兵称为巡捕营,由步兵统领统辖,驻守各省的绿营兵有督标(由总督统辖)、抚标(由巡抚统辖)、提标(由提督统辖)、镇标(由总兵统辖)、军标(设于四川、新疆,由将军统辖)、河标(由河道总督统辖)、漕标(由漕运总督统辖)。标下设协,由副将统领,协下设营,由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分别统领,营下设汛,由千总、把总统领。
3、图钦保,瓜勒佳氏,满洲镶黄旗人。以前锋校从将军明瑞征缅甸,有功,授三等侍卫,赐号法福礼巴图鲁。迁健锐营副前锋参领。乾隆三十七年,从将军阿桂征金川,功最,擢陕西固原镇总兵。事定,图形紫光阁,与德赫布并列前五十功臣。四十六年,撒拉尔回叛,图钦保将五百人助战。图钦保从尚书和时剿ス底月肀成浇圃舫病T糇陨狡履嫔希记毡3值斗苷剑眭辏屑淮矗洌桶捉鹌甙佟
4、木塔尔,小金川人。乾隆三十七年,小金川头人僧格桑为乱,拒清师,木塔尔率亲属及所部降。将军温福令从军,即率土兵夺八角碉,降千馀人,累擢三等侍卫,赐孔雀翎。上嘉其诚,果擢头等侍卫。师攻喝拉依,索诺木等出降,赐号赞巴巴图鲁。图形紫光阁,列后五十功臣。授八角碉屯守备,督帛噶尔角克及萨纳木雅诸地降人屯田。四十六年,甘肃撒拉尔回苏四十三攻陷兰州,上命领侍卫内大臣和种舅樱星股耍鸵小8垂セ炙拢偈苌耍投废危运拇ü芾斫捣苯獠埂K氖拍辏仕喙淘靥镂宓肉诺尘崾灞ぃ厦啥冀D种舅樱哺暗鳎蜕⒅却蟪枷巍N迨辏诱魈ㄍ澹墒涛啦┍蟮壬苁啄孀筇镬独裴健Lㄍ迤剑赐夹巫瞎飧螅星岸Τ肌A辏诱髅绶恕F浦秃砂R圆』故Γ磷恃簦雷洌桶捉鸢佟
5、林宾日(1749-1827),福建侯官府人,字孟养,号旸谷,29岁中举,授知县职。因厌倦官场之黑暗,辞官归里以教书为生,育有三子。
………………………………
乾隆四十二年大事记
乾隆四十二年大事记
正月初十日2月17日
谕命严禁游方喇嘛经新疆、喀尔喀出境。
哈萨克汗阿布酃遣使请将向其纳贡之塔什罕三万余户人丁献纳中国。
十八日2月25日
命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阿桂前往云南办理缅甸投诚等事。
二十三日3月2日
皇太后卒
西藏摄政第穆哈图克图逝世。
二十四日3月3日
命普免天下钱粮
二月十五日3月23日
陶庄引河放水,清黄分流。
二十六日4月3日
不准各省民壮演习鸟枪。
三月初八日4月15日
重申伏法罪人不得复仇之禁。
初九日4月16日
巡抚裴宗锡奏准开垦黔省古州一带深山荒地。
初十日4月17日
浙江巡抚三宝奏陈分发教官清查禁书。
二十六日5月3日
命钦差大学士阿桂停止和缅甸议和。
四月初九日5月15日
两江总督高晋审理安徽霍邱县知县琨玉冒领库银一案未能审出实情,命将高晋交部议处。
二十二日5月28日
舒赫德卒
五月二十二日6月26日
恢复车里宣慰司。
二十三日6月27日
命阿桂补授武英殿大学士,英廉协办大学士事务。
二十六日6月30日
钦差大学士阿桂、总督李侍尧奏请复滇省一分通商之铜。
二十七日7月1日
戴震卒
六月初六日7月10日
命各省厘正州县佐杂滥行调委。
二十日7月24日
命国史馆将《史可法复睿亲王多尔衮书》载入《国史*多尔衮传》
七月十三日8月15日
原任甘肃布政使、升任浙江巡抚王亶望奏称该省各属收捐监粮无缺。奉旨嘉奖。
十八日8月20日
饬谕各督抚不得偏向文员,意为曲徇。
八月十九日9月20日
谕命辑《满洲源流考》。
九月十六日10月16日
据陕西巡抚毕沅奏,本年陕西乡试,新疆士子不远万里,云集西安省城。入闺就试,揭晓后,中式第二名举人黄斌即籍隶新设迪化州臬康县。
十月二十一日11月20日
王锡侯《字贯》案发。
十一月初五日12月4日
甘肃河州王伏林借元顿教聚众起事。
十六日12月15日
刊行《违碍书目》。
二十八日12月27日
王锡侯以编《字贯》处斩。
………………………………
第十二章:狡兔三窟脱死地,金城关隘血连天
………………………………
第一节
第十二章:狡兔三窟脱死地,金城关隘血连天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已亥岁》-----唐*曹松
1
许维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直接对林宾日说道,
“那就有劳林先生了。此次若能成功退去木塔尔的兵马,先生将居功至伟,本帅定当为先生请功。”
林宾日笑了笑,摆了摆手说道,
“大人,鄙人非是贪图荣华富贵之辈。在甘肃多年,对大清政局也得十分透彻,不指望皇上能对百姓做出点什么了。听闻大人之英名,特前来投奔,献此良策,助大人一臂之力。再者说来,这份功劳追根究底,毕竟也上不了台面。闲话就不多说了,告辞。”
望着离帐而去的林宾日,许维又问杨遇春道,
“时斋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