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湖有信-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信一愣:“这么晚了去镇上干什么?难道是去卖野猪肉?”天和镇李信还没去过。只是以前听人说过,离这里大约八十多里地。崔九每次去镇上都是贩卖东西,或者采购生活用品。今天这么无缘无故跑去镇上呢?
苏七一笑:“谁知道呢,你九叔走得急,好像有心事呢,没带野猪肉走。他过来打了一个招呼就走了。”
李信想不通,只能等待崔九回来,也许可以问一下他。
第三天下午,崔九才回来,风尘仆仆的样子。李信此时已经早早的跑到崔九的屋里在等他回来。
崔九两手空空,明显不是去采购东西的。李信本想问崔九去天和镇干什么?
崔九还没等李信开口,崔九道:“你真的确定要习武?”
李信道:“当然,我已经决定好了。请九叔教我。”
崔九道:“你想学武也可以。但是必须接受考验。如果考验通过,我就教你。如果考验没通过,那么以后就不要再提跟我学武的事。如何?”
李信一愣,说道:“学武还要接受考验?难道这是入门考试?”
崔九道:“是的。想我崔九一生还从没收过徒弟,也没指点过别人的武功,既然你想学,我就破例一次。首先要说明一点,就算你通过了考验,我也不会做你的师父,但我会指点你的武功。”
李信点点头,暗道:“他会考什么呢?”心里期待又忐忑,怕万一没通过考验,崔九绝对不会教李信一招一式。崔九说的话,就如钉子一般,钉在墙上绝不更改。
崔九道:“学武的人最重要的是人品,一个人要学会做人,做人做得好不好,关键就看这人人品。果然人品不好,教出来就是祸害,害人也害己。对不对?”
李信点头:“对! ”这个没什么说的,人品不好,最后都是众叛亲离,这样的例子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数不胜数。
崔九道:“做一件事贵在坚持,坚持下来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坚持那么一定不会成功。学武是一样的道理,学武是最苦的事情,你要超越别人,比别人强,那么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这过程中能坚持下来,就有可能学会真正的武艺。对不对?”
李信点头:“对! ”李信想到穿越前很多网络写手,文笔很好,故事也很吸引人,最后不能坚持下去,都失去了成神的机会。很多开始并不出众的写手,一天一天的坚持下来,不断学习和提高,都成功了。所以贵在坚持,说明了坚持的重要性。
崔九继续道:“所有的一切,最终看的是运气。江湖上不管多完美的计谋,多强大的实力,如果运气不好,都不能保证一定成功。对不对?”
李信点头:“对! ”李信想到穿越前,网络上流传的一句很出名的话:成功就是1%的运气加上99%的汗水,但是那1%的运气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三国的诸葛亮那么高的智慧,算无遗策,关键时候运气不好,都功亏一篑。运气真是最重要的。
崔九道:“我给你的考题就是这三个方面:人品、坚持、运气。最后一个条件,等你完成了前面的考题,我再给你说。”
李信道:“那请九叔出题。”李信暗道:“你都把答案给我说了,那还考个屁啊。这么简单,难道都是为了最后一个条件做铺垫?”李信心情一下轻松下来,条件嘛,能有多难,哈哈……学武学定了,但为什么要搞这些花样呢?
崔九道:“别急。明天早上你把老黄牛栓在山上,回来找我,我就给你题目。给你娘说一声,晚上我就不过来吃饭了。”
李信一愣,这都什么啊?搞得这么复杂,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他离开的时候,看到崔九在沉思。
李信回到家说了崔九不来吃饭了。苏七问李信下午没练字,跑去找崔九干什么?
李信道:“哦,娘。我想习武,找九叔教我。”
苏七一愣:“信儿啊,习武打打杀杀的不好啊,别学了。”
“娘,我要学好武艺保护你,不可能让九叔保护我们辈子啊。”
苏七听见李信这么说,叹了口气,心想也是,学点武艺防身也好。又有点心疼道:“你想习武,你现在这么小,吃了得这个苦吗?”
“娘,我都八岁了,马上就九岁了,再不学就来不及了。”
“你九叔怎么说?”
“哎,九叔也是奇了怪了,要我完成三个考验和答应一个条件,完成后,才肯教我。”
“说说什么考验和条件?”
“我也不知道。九叔叫我明天去找他。到时候再给我说。”
苏七道:“信儿,武艺可以学,但是也不能耽搁读书习字。”
“娘,我知道。放心吧,我不但要学好武艺,也要学好文化,我要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男人。”李信自信满满的道。
苏七听到李信提到“文武双全”的时候,切菜的手停顿了下来,目望远方,不由得想起了李瑶,五年不见了,也不知道他现在是死是活。要是他不出事多好,信儿也不用跟她躲在大山上吃苦。想到这里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儿子。
李信看出苏七又在想他爹了,对苏七道:“娘,等我长大了,我去找我爹,一定带他回来。我相信我爹一定还活着,他绝对不会丢下我们而不管我们。我相信他一定有苦衷,也许现在一定是遇到极大的困难。他一定希望我去救他。”
苏七听到这里,心头一酸,满泪盈眶。觉得儿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
吃完晚饭,李信躺在床上,又睡不着了。
他想不通,崔九这个题怎么来出,换位思考一下,“人品、坚持、运气”李信思索起来,如果是自己出这三方面的考验,会出什么样子的题目呢?
一直打打杀杀的崔九将会怎么考验自己呢?
管他呢,明天就知道了,得早点谁,明天好有精神接受考验。
………………………………
第三十九章 打酒
第二天,李信天刚刚亮,他就起床来。老黄牛在这么早的时候极不愿意的随他上了山。
李信到崔九家时,崔九早就坐在屋中的竹椅上等在哪里了。
李信嘻嘻一下,上前问安:“九叔,早上好。”
崔九点点头,指了指旁边桌上的一螺铜币,对李信道:“这里有十文钱,你去李家酒肆给我打二斤高粱酒回来。知道李家酒肆在什么地方吗?”
李信摇头。
崔九道:“这里出发,经过苗寨前的那条路,再往东走十里左右就到了。”
李信接过铜币和竹筒退了出来。这铜币李信认识,在穿越前李信学设计的时候在资料上见过,是楚币。楚币分为金、银、铜三种。楚国金币中的金版、金饼和铜币中的蚁鼻钱具有楚文化自身的特点,与当时其他国家的币形不同,而银币和铜币则是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
李信把铜币踹入怀中,心中暗道:“喊我就去打酒,就这么简单?不大可能啊。”
李信离开不久,苏七过来知道李信要去到李家酒肆,这么远的路程让她有点担心。
崔九裂开嘴唇一笑:“妹子,你放心。等下我就跟过去,不会有事的。再说李信是个男人,未来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你不能太娇惯了他。”
苏七想想也是,李瑶的后人,这么可能在大山生活一辈子的。担心是避免不了的,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
破旧的锦布上秀着四个大字“李记酒肆”,迎风飘扬。从破旧的程度,可以看出这个酒肆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这家酒肆坐落在南北和东西两条道路交叉的旁边,往东是去往天和镇的路;往南是巴族桐树部、笔山部的路;往西就是去往银峰部、安静部;往北是去往白乐部、水磨部。这里是交汇地带,来往的人非常多。
老板叫李芒果,听他娘说这名字是他爹取的,生下他的时候,他爹刚刚买了一篮芒果回来,就直接取名芒果了。来吃酒的人经常开他玩笑,如果他爹去拉完屎回来,难道取名叫——李拉屎?
遇到这样的情况,李芒果就是笑,作为开店的老板,脾气好是首要的,来客基本上都是乡里乡亲的,难道你还能打将上去?
听说本来他们家本来在关外开店。不知为何六年前他跟他娘来到了这里,开起了“李记酒肆”。他是一个开朗的人,很快融入了这里,跟当地人相处得非常融洽。
李记酒肆的酒不但好喝,还不贵,路过的乡亲都会停下来吃点小菜小酌几杯,跟人谈天说地,在辛苦的岁月,有些慰藉。
李信到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午时分,太阳大,天气热,对一个瘦小的身躯来说,走三十里地是有点辛苦。
李信身体上是累,但是心里并不觉得累,要想习武这点累算什么?苦日子还没开始呢。这是崔九的考验,也是自己选的路。一路上他哼着《水手》走到这里,歌词写得太好了“……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酒肆不大,也很简陋。两三间土墙茅草屋,边上搭了一个凉棚,凉棚摆了几张竹桌椅,供人休息和吃酒吃饭。
也许时间还早,在凉棚你们吃饭喝酒的人不多,也就几个人。
“老板,来十文钱的高粱酒。”李信擦了一把脸上的汗,对李芒果说道。
李芒果正在蒸着馒头后面的案板上做着馒头,听到李信的声音,对里面的伙计喊道:“给这位小朋友打二斤高粱酒。”
伙计接过李信的竹筒,进去打酒了。
李芒果见李信面生,问道:“小朋友第一次来吧,谁叫你来的?”
李信点点头:“恩,九叔叫我来打酒的。”
“九叔?崔九?”
“是啊。就是他。”
“呵呵……”李芒果笑了笑,说道:“平时都是他自己来,怎么今天叫你来呢?没叫你带点卤猪脚回去?他每次来都要啃二个。”
李信实话实说:“没有。就喊我打十文钱的高粱酒。”
这时候,过来一位老婆婆和一个小姑娘。衣衫破烂,凌乱的头发,满面污垢,感觉好多年没洗了,发出一阵阵的臭味。
“老板,行行好!再给点吃的吧。”
老婆婆颤巍巍的牵着小姑娘,站到李信旁边对李芒果道。
小姑娘看了一眼李信,见李信也在看她,赶紧低下了头,眼中充满畏惧,不敢再看。
李芒果皱了皱眉头,叹了口气说道:“老人家,对不起啊,你都来了七天了,我天天送你馒头,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我送不起了啊。”
老婆婆见李芒果这样说,自觉也不好意思,把目光投向凉棚,凉棚的人见老婆婆望向他们,他们赶紧转过头去,要么跟旁边的人聊天,要么自顾自吃,都假装被看见。
老婆婆见如此,只有牵着小姑娘走到对面的一颗大树下的树荫里坐着,想有没有好心人看她们可怜能施舍一点吃的。
天气很热,让李信汗流浃背。
“她们是什么人啊?”
李信刚刚听到小姑娘在离开的时候,肚子咕咕直叫,心中不忍。
“哦,她们啊,我也不清楚,听说是从东面来的,来了好几天了,好像住在那边的破庙里。每天中午过来找我讨个馒头。哎,我给了好几天了,给不起了啊。我也不想见死不救,但是我也没法子。”
李芒果摇摇头,心中感叹老婆婆与小姑娘的可怜,这样的事情他也见得多了,一味的赠送,也是吃不消。
李信暗道:“这个不会是九叔考验的一部分吧。”转念又想:“不可能,短时间九叔怎么可能找来这样的人,再说,看那老婆婆和小姑娘的样子也不像装的。”
想到这里对李芒果道:“老板,你的馒头怎么卖的?”
“你要买馒头?”
“恩,多少钱一个?”
“一文钱一个。我的馒头外形美观、松软可口,价格公道,童叟无欺。”李芒果还不忘打个广告。
“给我来两个。”
李信掏出两文钱递给了李芒果。李信接过馒头走到老婆婆哪里。小姑娘看到馒头,两眼发直,紧闭嘴唇,连吞了几下口水。
李信想笑,她想到小丽,遇到好吃的,也是先吞口水。但又笑不出来,内心对她们满怀可怜,小丽是吃货,是满足她吃的欲望。而这小姑娘吃是为了生存。
李信把馒头放到她们的手上,默然不语,转身而去。他实在不知道说什么,今天帮她们解决了生存问题,那明天呢?李信只是一个小孩,他无能为力。他送了两个馒头只是不想在眼皮底下遇到这样的事,而无动于衷。根本的问题他解决不了,他心情突然有点沉重。
背后传来老婆婆的感谢的声音,他突然发现自己真的想学好武艺和文化,有能力改变别人的生活状况,至少不要让他遇到快饿死的人而无能为力。
“高粱酒打好了,十文钱。”
李芒果对李信大声喊道。
李信一摸口袋,暗叫一声不好,只剩下八文钱了。
………………………………
第四十章 破庙
李信一摸口袋,暗叫一声不好,只剩下八文钱了。
“老板,我身上只有八文钱了。你也认识我九叔,要不欠二文,等他来给你。”
李信无奈,只有说服李芒果让他赊账,不然这酒怎么打回去。
“不行啊,小朋友,小本经营,概不赊账。”说道这里李芒果指了指土墙上的八个大字“现银两清,概不赊账”,然后继续说道:“说实话,来这里的都是乡里乡亲的,但是这个口子不能开啊,今天你欠二文,明天他欠三文,这样下去,我这小店就搞不下去了。你说是不是?”
李芒果说出自己的难处。
这个李信也能理解,很多社区商业,就是被这样搞死的。很多人开始会说话算话,早早的来还上。到后来久了,习惯了,慢慢越积越多,使得小店入不敷出,很多时候,成了烂账,再也收不回来了。
“我这里有种包谷(玉米)酒,才六文钱一斤。你考不考虑一下?”李芒果看出李信的难处,就给他支了一个招。
“你看,你换成包谷酒,只需要六文,剩下二文还可以再买二个馒头,在路上边走边吃。我的馒头又大又甜。那样多好,是不是?”
李芒果见李信在思考犹豫,继续帮他分析道。
李信开始觉得李芒果说得有道理,转头又想了想,觉得换成包谷酒这事不靠谱,对李芒果道:“算了,老板,现在我只有八文,既然你这里不能赊账,那我就打八文钱的酒好吗?”
李芒果道:“当然可以。我这里打多少钱的都可以。小朋友,你可能不知道,对于喝酒的普通人来说,什么酒都不是重要的,只要有酒喝就行。崔九也经常喝包谷酒。你现在拿回去少了二文钱的酒,他会不会生气呢?还不如换成包谷酒,这样分量上就不会少。”
李芒果最后劝了一次李信,见李信继续摇头,只能作罢。
伙计把酒倒了些回去,然后把装了八文钱的酒的竹筒递给了李信。
李信内心深处其实很想把高粱酒换包谷酒,剩下两文钱还能给苏七带个馒头回去,但是想到崔九的说一不二的性格,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树荫下老婆婆和小女孩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了。
往回走的路上,李信暗道:“一个简单的打酒任务就这样失败了,不知道九叔能不能网开一面?哎,万一不行得请苏七出面,九叔应该会给她的面子。”转头又想,这个小小的考验都没完成圆满,真是失败。
想到老婆婆和小姑娘接过馒头时,那感激的目光,也算值得。
烈日的阳光,晒得李信满头大汗,口干舌燥。在路边找到一处泉水,喝了个痛快,凉水下肚,让他畅快不少。
顶着太阳,又行得几里地,看到十几丈外有座破庙。放眼望去墙体斑驳、屋顶破烂,部分辕木已经断掉,上面的稻草早已不存在了。
突然,“啊。”一声惨叫传来,急促短暂,戛然而止。
“救命啊!”紧接着一个稚气的女音划破了炎热气闷的氛围。又听到“哎呀”一声,四周又沉默下来了。
声音来自破庙。
李信一惊,暗道:出事了。他把高粱酒在路边找个草丛藏好。蹑手蹑脚的来到破庙后面,透过破墙的缝隙查看里面的情景。
庙里供奉的菩萨已经残破,身体残缺,脏乱。殿中间有个人面朝下扑躺在地上,鲜血已经染红了她身下的土地,看衣着正是刚刚那个老婆婆。
“跑啊,你倒是跑啊……害得老子追这么远,累了多少天?今天终于逮到你了,哈哈……再跑啊。”
传来一个凶狠的男声。缝隙视觉面有限,李信无法看到行凶的人,只能听见他的声音。
“呜呜……呜呜呜……”一个小过娘的声音在哽咽着。
“哈哈……你喊啊,喊啊!看谁能来救你。”那人哈哈大笑,震得屋子的灰尘四下掉落。
李信皱了皱眉头,只听那人继续道:“我也不得不服你们,从开州居然跑到了这里,你以为这里的山多水多,就安全了。老实告诉你,卖到我们‘花雨楼’的,从建楼开始到现在,没跑掉一个。除非你死,否则一定会被抓回去。”
“你杀了我婆婆,你杀了婆婆。”小女孩喃喃的说道,声音含糊不清。
“哼,不杀她难消我心头只恨。要不是她,你能跑这么远?让老子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要不是你还用,老子也恨不得给你一刀。”那人恶哼哼的道。
李信悄悄的在庙外换了一个位置,新的缝隙处刚刚能看到那人和小姑娘。
小姑娘手脚都被绑了起来,坐在地上不停的哭泣,脸上有个红红的掌印,应该是刚刚喊救命的时候被打的。
一个大汉手提腰刀,在阳光的反射下白光赫赫,一抹鲜血在刀锋中显得格外耀眼。他围着小姑娘走来走去,嘴里念念叨叨的说过不停。说来说去都是差不多的意思。为了追她们吃了很多苦,跑到这大山里面来受罪。好像不唠叨出来,他心中不舒服一样。
李信想去救小姑娘,也知道自己根本比不过那大汉的一根手指头。看到刀上的鲜血,心里有点发慌。毕竟没有单独面对过这么凶悍的人。
上次崔九在苗寨出手,他站得远,崔九又没用刀,又不是他上场,只是看了个热闹,所以当时没什么感觉。
这次单独面对是一个刚刚杀了人的恶人,散发的戾气让墙外的李信都不颤而汗。在高温下,李信只觉脚底发寒,出了一身冷汗。
他想离开,又心觉不忍。内心交战半饷,最后实在是不忍心抛弃一个小姑娘,还是决定救人。
但是凭自己的实力怎么救呢?
李信想到韦小宝的绝技,引他出来用石灰,但那里去找石灰?又想在门口挖陷阱,这个更扯……
就在他东想西想的时候,那大汉好像唠叨累了,找了块木头坐了下来,靠在墙边的阴凉处,掏出一个烧饼吃了起来,又摸出身上携带的酒壶喝了好几口。吃完烧饼,喝了半壶酒,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一副酒足饭饱的样子。
在小姑娘惊恐的目光中,他起身检查了一下小姑娘身上的绳子,又把小姑娘的衣袖扯了一个,揉成一团,塞进了她的嘴里。觉得没问题,才坐回去,开始闭目养神。
小姑娘的眼中充满了绝望和愤怒,呜咽声细不可闻了。
李信暗道:“看来是这大汉抓到了人,心里不急了。现在太阳大,走路不方便;可能也怕出去遇到本地人,绑着一个小姑娘在身边,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看样子他是在等天黑。”
想到这里,李信继续思考,怎么才能救出小姑娘。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烈日的阳光烤得大地如砧板,砧板上的人们昏昏欲睡,也在考验着李信的耐心。
庙里的大汉发出了鼾声,李信暗道:“机会来了。”
………………………………
第四十一章 救人
庙里的大汉发出了鼾声,李信暗道:“机会来了。”
李信找到一根小碗粗的一截木棒,小心翼翼的摸了进来。小姑娘看到李信手提木棒进来,眼里先是意外,后又充满了担心,一颗心快跳出来了。
李信把手指轻放到嘴唇上,做了一个别做声的手势,让小姑娘别伸张。又露出一个微笑,让她放心。李信的动作和表情看是轻松,但他内心其实紧张得要命。弄得不好,大汉醒过来,那他的小命就堪忧了。人没救到,自己搭进去了,那才是笑话。
天地间犹如静止了一般,从破败的屋顶挤进来的阳光,如舞台的聚光灯一般焦距在李信身上。瘦小的身材,看上去伟岸了不少。
李信轻手轻脚的移动到大汉旁边,他一咬牙,举起了木棒。此时,李信清楚的知道,这是关键时刻,不能有丝毫的胆怯和犹豫。就算有,也要砸下去,这是救人的唯一机会。
“呯……”的一声响,在小姑娘惊讶的目光中,李信双手持棒,狠狠的砸在那大汉的脑袋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