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津川家的野望-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外务所的大高光忠等人连忙回答道,不敢有丝毫的犹豫。
说完之后,津川宗治又突然想到了什么,又继续开口道“除此之外,本家还亲笔写下了数十封亲笔信,接下来由外务所安排人手将其送达到信封上所属的各个势力!”
“定不负主公所托!”大高光忠连忙保证道。
这些书信说白了都是津川宗治的“讨贼檄文”,跟《三国演义》中曹操弄的讨董檄文查不了多少。目地便是掀起rb对三好长庆的舆论,顺便再拉些人来入伙。
远的不说,近江的六角家、丹波的波多野家,甚至河山家的山高政等人也会很乐意加入的。
虽然并没有想过要依靠这些咸鱼来对津川家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但是这些势力即便在一旁摇旗呐喊,对于三好家来说也是一份不小的压力。
“对马介,说一说军粮的储备情况吧。”说完出兵的路线问题,津川宗治又转过头向西乡木造问起了军粮。
西乡木造最初不过是落魄的地侍之子,如今身居津川家“八奉行”之一,也被津川宗治授予了“对马介”的官途,可以作为“受领名”在西乡家传承下去了。
这种受领名,不需要朝廷的许可,是主家准许某某家臣以“xxx”的官途来自称,这也是为什么战国时代各种xx守之类的官途满天飞的根本原因。
“主公,军粮方面基本上已经准备充分。若狭武田家领内,本家修建了十九个仓库专门用来囤放粮食,目前已经储存了近二十万石军粮。”
“越前朝仓家、近江浅井家、尾张织田家等都与本家关系密切,战时还可以向这些势力购得粮食。此外,在下已经组建了一支专门的运粮船队,每月可源源不断的向若狭等地运送粮食军械。”
“初步估算,每月可运送粮食五万石左右!”西乡木造一脸肯定的说道。
战时的军粮,按照一人一年十石米算,若是津川家出动三万人上洛,一年的军粮消耗为三十万石。而若狭国已经储备了二十万石的军粮,区区十万石的缺口,不管是就近购买筹措还是从出羽运过去都是轻而易举的。
但是也不要小看这一年三十万石粮食的消耗,要知道津川家如今的石高二百六十万,按照六公四民(部分五公五民)的农税来计算,津川家一年的粮食收入大概在150万石左右。
但这150万石中又包括了家臣的知行、从属国人众的石高,所以实际算下来津川家真正能够上缴入库的粮食不过七十万石左右。
而这其中又包括日常的耗费,以及各种储备,一年能够动用的粮食不超过50万石。而以三万人的兵势上洛,一年所需就要三十万石。
当年的西国探题大内家当主大内义兴挥师上洛的时候何其霸气,但是为什么最终灰溜溜的败退周防?除了有尼子经久等人暗中搞事情以及京都的水实在太混以外,也是大内家自身的财政跟不上了。
大内家的石高远不如如今的津川家,而且大内义兴直领也没有津川宗治多,勘合贸易看起来赚钱但是也不如现在的津川家一年赚的多。
大内义兴能够在京都坚持这么多年完全是在吃老本,也可以说大内家上洛差不多掏空了大内家的家底,所以最后在大内义隆这一代西国巨人一下子就栽了。
如果没有大内义兴的上洛,大内家依然保持巅峰时期的状态的话,还有毛利元就这些咸鱼什么事哦!
同理,为了避免津川家的上洛也出现向历史上大内义兴的上洛一样,津川宗治必须提前做好准备。最简单的保障,便是保证粮食的充足,能让麾下的足轻吃饱饭,这就是最低保障了。
………………………………
第一千零五十章 上洛前的最后一次军议!
西乡木造说完之后,津川宗治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继续嘱咐道“军粮乃上洛的重中之重,决不能有半点马虎!相关事宜务必要做到精细而准确。”
“哈!”
“那么接下来,是时候商议一下,出兵的兵力问题了!”津川宗治环顾了一下四周,然后继续说道“按照原定计划,本家这次上洛将动员三万常备兵势,诸位以为,这三万兵势应该如何调配呢?”
津川宗治话音刚落,坐在家臣中间的参议所奉行真田幸隆早有准备,立刻回答道“主公,在下认为虽然是动员领内的常备兵势,但也要分清楚主次!”
“这次上洛,本家要面对的敌人主要是三好家。而三好家制霸畿内,实力较本家而言也不遑多让,所以对抗这样的敌人,本家务必要保持绝对的优势兵力。”
“是以,在下认为这三万常备足轻当中,主公直领的常备足轻以及本家家臣们麾下的常备足轻应该担任主力。”
“其次,本家从属的国人众也应出动领内的常备兵势与本家随同作战。这样便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本家在上洛之时,后方不会出现什么隐患!”真田幸隆一脸正色的说道。
真田幸隆的意思很简单。
三好家实力不俗,要想跟这样的势力打,津川家在兵力上面多多少少还是要占点优势,所以津川家直属的精锐常备兵势应该是担任主力。
但是在抽调了直属兵势之后,又害怕因为领内兵力空虚,导致家中不稳。到时候万一哪个国人众想要搞事情,津川宗治等人又远在京都望尘莫及,到时候给津川家带来大的麻烦就得不偿失了。
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是凡事还是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才是。
“在下也赞成弹正忠殿的提议,窃以为这次出兵的兵势当真,主从兵力可以维持在各占一半的情况下最为合适。否则兵役过于繁重的话,一来对于本家领内的后续发展会造成不利,而来也会让家臣们心生怨念。”坐在真田幸隆身侧的远藤基信也开口说道。
“在下认为,可以按照知行地划分兵役。每千石知行应动员常备足轻10人参战!按照本家的石高初步估算,便可有26000余人,剩下的四千人则由本家的骑马队、火枪队等兵势构成,可谓是恰到好处!正合时宜!”坐在西乡木造身后的农务寮北信爱这时候也提议道。
北信爱作为农务所的人,对于津川家领内的石高、人口、兵员构成等情况是再熟悉不过了。按照津川家的石高和人口比例来看,千石十人的标准既不会让津川家的领内变得空虚,又不会影响到津川家出兵的人数,可以说是恰到好处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很快便将一个较为详实的计划说的差不多了。
这便是人才多的好处,根本不需要津川宗治怎么动脑子,只需要让家臣们踊跃发言,津川宗治只需要根据历史上的信息把握好大方向,然后再择善而从即可。
“诸位的提议都很不错,本家甚为欣慰。”津川宗治先是对家臣们的发言表示了肯定,然后又才继续说道“不过本家在你们的提议之上,也有另外一个想法!”
“这次上洛,关于出兵的兵力构成就按照之前你们所说的这些去办。不过三万人的大军,动员起来容易,但是正当要进行战斗的时候,如何才能有效的调动起来呢?”津川宗治再次给家臣们抛出了一个难题。
正如津川宗治所说,以津川家的实力别说是三万人,就是再来三万也能动员的出来。但是三万人的战争规模,到战场上如何指挥才是最大的难题。
津川宗治在穿越之前有时候也在想我天朝古代战争动则几十万上百万的战争何其nb,但是真当自己来到这样的战国时代之后,津川宗治又不得不说,在古代要想指挥一场十万人的战斗都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情,更别提上百万人了。
抛开上面后勤补给、战线维持这些因素不谈,就说一个最简单的问题,这么多人打起来的时候如何指挥?
靠吼?靠挥旗子?靠眼神交流?还是说大家各自发挥?别逗了,怎么可能!
别说是几十上百万人了,就连三万人津川宗治就已经感觉玩不转了。没有经历过三万人是什么概念之前,或许津川宗治还会认为“区区三万人”,不足挂齿。
但是当真正面对三万人之后,津川宗治也是头皮发麻!
那黑压压的一片人,真正要指挥调配起来在这样一个时代根本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战场上各种情况瞬息万变,有时候你左翼被人突破了,还没有等你的传令兵送到你的手中,你的右翼又崩溃了。
即便你以最快的速度下达了正确的命令,但是又如何保证这个命令能够准确的下发给下面的每一个部队呢?
老实说,津川宗治的这个问题还真的将在场的家臣们给难住了。这里的人,包括津川宗治在内,都没有指挥数万人的合战的经验。
以往的战斗也就几千上万人罢了,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是现在人数上升到了三万人,谁也没有那个信心敢说自己就能指挥得动!
但是津川宗治既然已经问出来了,总有人要解决啊,不然养这么多的家臣都是饭桶?
真田幸隆等人皱着眉头低下了头,纷纷陷入了沉思。但是过了一阵之后,也依然没有头绪。
津川宗治心里其实是有些想法的,只是在说出来之前准备先听听家臣们的看法。不过既然没有人能够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津川宗治决定还是由自己来开个头吧。
正当津川宗治准备开口的时候,大殿的家臣们闪过一个身影。
户泽盛安转过身子,对着津川宗治说道“主公,在下却有几个不太成熟的想法,还望主公与诸位指正!”
“哦?”津川宗治一下子来了兴趣,“既然如此,那飞守你便说出来与我们听听!”私下里津川宗治和户泽盛安是以父子相称的,但是在公共场合,主从关系还是得明确。
“哈!”
户泽盛安正了正身姿,与足利义纯的妹妹结婚三年多,户泽盛安也成熟了不少,还剩了一对龙凤胎,可谓是羡煞旁人。
………………………………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军团长制!
“以往主公设立常备的兵力构成时,便曾以小队、中队、备来作为兵力单位,这有效的让本家的兵势形成了战斗力的同时,又便于指挥!”
“如今虽然兵力达到了三万人,那本家何不在中队、备之上继续扩编一个单位来,然后每一个单位再认命一名家臣作为军奉行统领兵势!”
“届时只需将作战之时的各项军令按照不同颜色的旗帜提前做好分类,让这些军奉行们提前熟知。作战之时,例如进军、后退等简单的命令便可以通过挥动不同颜色的旗帜来传达命令。”
“若是在复杂一些的命令,则另行委派传令使番进行传达。之后再由军奉行自行调配麾下的各个兵势,如此便可以极大的减少因为人员过多而带来的指挥不便的麻烦!”户泽盛安一脸平静的说道。
户泽盛安的话顿时让殿内的家臣们一副豁然开朗的感觉,就连津川宗治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好的办法。
津川家领内的家臣足有上百个,若是单纯的按照每个家臣的知行地来划分兵役的话,那么等三万人聚集之后就有数百只大大小小的兵势。统领和指挥起来极为不便。
但若是按照户泽盛安的提议,将这些兵势临时划分到不同的“分队”中,在让一名家臣负责统领,变相的相当于在原来的“备”的基础上又扩编一个新的单位出来。
“嗯,想法与本家不谋而合!”津川宗治点头称是道“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提议,本家此前也有这样的打算,若是诸位没有异议的话,就按照飞守之言行事如何?”
家臣们能有什么异议,纷纷点头应允。
只有真田幸隆这个时候小声的说了一句,“如此布置确实不错,但是每个单位的军奉行需认命能力出众的武士,否则不但不能服众,还恐其不能有效的指挥麾下兵势,在战场之上出了差错的话,那可就严重了!”
“这是自然!”津川宗治点了点头,“既然已经说到这里了,那么不如就有诸位自行决定这些军奉行的人选如何?”
“此外设立一个新的单位,本家暂且将其称之为军团,每个军团下辖五个常备1000人,按照三万人的标准,这次上洛本家将设立三十个军团!每个军团设立军团长一名,由本家侍大将以上的家臣担任。”
“军团长平时不常设,只有战时才设立,且只在战时享有麾下军团的指挥权,这些都要记录到本家的法度之中,新增在后面的条例里!”
“忠兵卫,给家臣们每人发放一张纸和一支笔。诸位将自己认为最适合担任军团长三十个人选依次写下来,然后交由忠兵卫!”
“此后由忠兵卫进行票数的统计,统计完成之后再来宣布这三十个军团长的人选!”说完,津川宗治决定到后面小憩一下,显然这不是一会儿半会儿的功夫就能完成的事情。
津川宗治拍拍屁股走了,留下了一大群家臣在这里面面相觑,这种方式的评定,还真的是头一次见。
不多时,矢岛治满便带着几名小姓和侧近将纸和笔分发了下去,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也没有想象中写字的刷刷声,因为用毛笔写字没有声音!
。。。。。。
“殿下不是在召开评定么,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看到津川宗治这么快就回来了,正在忙碌的雪姬等女都是一脸的惊讶。
作为津川家的主母,雪姬一天要忙碌的事情也不少。就拿这次津川家即将上洛的事情来说,雪姬需要负责将上野城内的家臣家眷们召集起来,做饭团的做饭团、编草鞋的编草鞋。
别以为你听错了,这是身为武士的女人的“本份!”
这些都还好,有时候如果丈夫讨取了什么地方的武士或者足轻,带回来的首级也需要女人来打理干净。不光要清洗面容、梳理发辫,还要涂上“防腐剂”,装在盒子里面。
若是有家臣武士战死阵亡,还要负责写写家书、安慰信之类的。虽然都是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却也是在为这个家进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庭院里躺了下来,随手从身旁的草丛撤下一根草茎叼在嘴里,津川宗治露出一脸舒适的表情“过不了多久,你们就不必在做这样的事情了!”
“殿下为什么这样说?”菊姬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然后用剪刀将手中的一根麻绳夹断,用手编着什么。
小兰对着津川宗治做出一个鬼脸,“莫非是殿下见我们太辛苦,所以想要我们休息一下?”
“哈哈,都说错了,因为马上天下就不会再打仗了。”津川宗治右臂撑着自己的脑袋,斜躺在地上,大笑着说道。
雪姬等女都以为津川宗治是在说笑,因为这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津川家如今确实是最强的势力,而且也马上就要上洛了。但是即便上洛成功,也不代表天下就平定了。
雪姬等女也不再是之前的乡下村姑,一个个不说见识非凡,那也不是随便就能糊弄的,“天下平定起来要是这么简单的话,也不会乱这么久了!”
说话的是加美姬,原本就十分艳丽的加美姬,在经过爱情的滋润,特别是又剩下了子嗣之后,简直可以说是熟透了。一颦一笑都尽显女人的妩媚,一举一动无不彰显津川家夫人的风姿。
“平定天下又有何难,只要本家大军上洛成功,届时天下大名谁敢不服,那就打到他服气为止!”津川宗治现在有这个底气,而如果能击败三好家席卷近地区,津川家的实力又将上升好几个台阶。
到时候,津川家未尝没有与“全世界”叫板的实力与勇气!
妙如小心翼翼的将身前的一双编制好的草鞋放到身后的篮子里,然后小声的说道“殿下,妾身之父还在近,一旦战端开启,届时近大乱,难免父亲大人会遇到什么危险。不知殿下可否派人去将父亲大人接到出羽来?”
经过津川宗治的“批评教育”,如今的妙如虽然没有完全摒弃京都的那一套做派,但是至少没有再图那些鬼一样的脂粉。至于牙齿,也得亏当初妙如是涂的,而不是熏的。。。。。。久了不用,自然就变白了。
看着妙如微微隆起的小腹,吉良相信在座的老司机们心里已经明白了些什么。。。。。。。
………………………………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津川三十将!
经过妙如的这一提醒,津川宗治这才想起来自己的老丈人九条通貌似还在三好家的领内内。
虽然九条通也算是身份尊贵,但是到时候真要打起来了,场面万一失控了呢?虽然妙如只是一个侧室,但是也是津川宗治的女人,对于九条通津川宗治还是不能不管的。
更重要的是,九条通好歹也是五摄家之一,对于津川家日后跟朝廷打交道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能让九条通或者自然是最好的。况且,这只是举手之劳罢了。
“妙如提醒的是,本家这便给在京都的奉行写信,让他们保护好岳父大人。尽快安排船只将岳父大人和家眷们送到出羽来,这样你们一家便可以团聚了。”津川宗治笑着说道。
听到津川宗治的承诺,妙如终于放下心来,“多谢殿下!”
正当津川宗治等人其乐融融的时候,矢岛治满小心翼翼的来到了津川宗治的身旁,在津川宗治的耳边小声说道“主公,家臣们的投票一家完毕了,还请主公移步天守,做最终的裁决!”
“这么快么?”津川宗治点了点头,然后跟雪姬等人简单说了一下,便起身跟着矢岛治满返回了天守。
回到主位上坐好,身前的地板上已经摆着一章写着密密麻麻的白纸了,上面全是津川家家臣的名字,而每个名字后面则又注明了当前的得票数。
粗略的看了一下,津川宗治满意的点了点头,家臣们推举的军团长人选总的来说还是符合津川宗治的心意的。事实上,家臣里面谁有能力,谁能独当一面,津川宗治心里是有数的,让家臣们投票无非是走个过场,同时也听一听“群众的意见。”
仔细的数了数,在数到第三十个家臣时,津川宗治将手中的纸折了折,然后抬头说道“最终的统计结果已经出来了,根据诸位的投票,能出任军团长的三十位家臣都在这张纸上了!”
听到津川宗治的话,殿内的家臣们纷纷挺起了胸膛,等待着“光荣”的一刻。
“户泽飞守、八柏大和守、吉川宫内大辅、明智日向守、三木弹正少弼、三户大膳大夫、九户右京亮、天童和泉守、上山兵库头、寒河江和泉守、羽津三郎兵卫、水谷安房守、葛西左京大夫、相马弹正大弼、岩城左京大夫、黑川左马头、大崎左京大夫、高桥陆奥守、国分弹正忠、二本松修理大夫、大宝寺出羽守、蒲生大隅介、工藤修理亮、泷川左近将监、长野三郎卫门、田村上野介、鬼庭周防守、猪苗代弹正忠、白河左京大夫、最上出羽守!”
“以上三十人,将出任此次上洛的军团长一职!”
津川宗治很快便将三十个家臣的名字一一念了出来,被念到名字的家臣自然是一副雀跃的样子,因为只要能成为军团长,那获得功勋的机会自然会大很多啊!
至于没有被念到名字的家臣虽然多多少少有些失望,但也不是说完全没有立功的机会,因为即便没有当上军团长,他们也是要跟着一起出兵上洛的。
倒是有一些人高兴不起来,比如明智光久、川上忠景、小村义景等人,他们不但没有当上军团长,还不能跟着一起上洛。
津川宗治当然要留下一些忠心耿耿的重臣留守家中,不然重臣全跟着自己出去打仗了,到时候家里有发生了什么事情,那还搞个屁哦!
最终人选确认了下来,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随着津川宗治的一声令下,各地的常备足轻纷纷在上野城、黑川城等地集结,紧接着,每一名常备足轻都被打乱,然后再重组。
按照每个军团一千人的编制,很快三十个军团便新鲜出炉了。
事实上,出兵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三万人,因为津川宗治临时决定将自己的本队直属兵势单独划分了出来,若是加上津川宗治本队的五千人,那么这次津川家上洛的总兵势将达到三万五千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津川家的准备也日益完善,眼看着距离出兵上洛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来往于上野城各个势力的使者更是络绎不绝。
越后长尾家算是津川家的铁杆小弟,对于自己的岳父要上洛这件事,长尾景虎可以说是举双手赞成的。
但是!
长尾景虎也只能最上赞成支持,原本准备跟着津川家一起上洛的计划缺不得不因为跟武田家的对峙而搁浅!信浓之地就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泥潭,让长尾家深深的陷了进去。
天文二十二年的时候,长尾家和武田家就在北信浓干了一架。双方激战一场之后,并没有什么胜负,而后长尾景虎便撤军了。而这一战,也让长尾景虎认识到,武田家的实力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弱鸡。
同时,也让长尾家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