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到一只系统-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上位的原因很简单,身份够格。

    那四位凰子的父亲都是大家族公子,有外祖家支持,加上都算得上是五官端正,脑子灵活(没有傻子)。

    但要真说有竞争力的人选,也就只有大凰子、二凰子、以及六凰子,九皇子要是也想加入竞争,最起码要等十年。

    只因九皇子在殿试后的琼林宴举办时,刚过完百天。

    现在江南案里面的阴私,被那个破罐子破摔的蔡民直接给拉到了明面上!

    两位殿下都参与其中,要说这不是哪位殿下的手笔,可真没人信。

    李竹也有些头疼,原本以为简单的赈灾案,变成了江南案。

    这是要她把拥护大凰子的态度放在明面上吗!

    那么多人在场,蔡民所说的案情不可能不上报朝廷。

    瑶河上游堤坝溃塌,但从现场溃塌的堤坝来看,那洪水根本就没过警戒线,可就是那没过警戒线的洪水把堤坝冲塌,间接淹没了瑶河下游的数万百姓以及万亩良田。

    奏折上报之后,凰主当朝批下奏折

    ――彻查

    …………………………

    这日,两江总督范余在官邸设宴款待两位凰子殿下。

    范余在目前来看应该是大凰子的从属,他的三子是大凰子殿下的侧夫郎,据说还颇为受宠,故此,他与大凰子殿下的关系可以说十分亲密。

    这次,范余一听说大凰子来了江南,就连忙设法宴请两位殿下,主要的是宴请大凰子殿下。

    范余乃封疆大吏,两位殿下还是要给点脸面的,不但准时赴宴,还与她共勉几句。好在范余也知机,酒宴办得并不奢华,只几个家常小菜而已,但席上却多了几个不应该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出现的人。

    席上有几个美人模样漂亮,宽肩窄臀不胖不瘦,泛着波光的桃花眼,雍容端庄的举止,气质绝卓无一处不吸引人的目光。

    其中最漂亮的几个,都围着两位殿下团团转,李竹等几位从属身边的人,虽说不如两位殿下身边的漂亮,但也是上上之姿了。

    除李竹之外,另外几位从属,有人眼带不屑,有人两眼放光,但在主子都没动的时候,是她人更是连赚点便宜都不敢。

    饭毕酒酣,范余直接使了个眼色,让那之前还只是端茶倒酒的美人,直接半靠半扶的凑近了大凰子。

    大凰子忍了又忍,见一男子竟然扯唇一笑就往自己怀里倒去,终于将积压了一整晚的怒火爆发出来,掀翻酒席长身而立一旁,只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拂袖而去。

    范余当场就吓得面无人色,蔡民听说以后却抚掌大笑不止,听说笑完之后还说了句:“……这就是下场”,但那句话之前到底说的是什么,就无人所知了。

    蔡民此事书写于奏折报予凰主,连赞大凰子英明,凰主观后凰心大悦。

    据说,凰主还当庭夸赞大凰子,直说大凰子有她年轻时的风范。

    但据说只是据说,实情为何就不为人所知了。

    是夜

    二凰子的院子有一黑影进入,速度很快,连巡逻的守卫都没发现。

    “属下办事不利,请主子惩罚!”

    看着跪在地上的人,二凰子的眼神晦涩难懂。

    寂静的房间里压抑的都快使人血管爆裂了。跪着的那人浑身肌肉紧绷。

    二凰子说道:“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下溢村的事再出状况,你就别回来了。”

    暗暗松下一口气,那人才发觉自己出了一身的冷汗。

    “谢二凰子殿下,属下遵命!”说完便倒退着出去,一直到门口的拐弯处才转过身去。

    那人依旧躲避着巡逻的侍卫,以跟来时相同的速度,迅速撤走。

    自从视察完瑶河沿岸,蔡民便病重不起,两位殿下则繁事缠身,再也没有片刻闲时。

    来时,凰主有命,诸事以大凰子殿下的命令为定。

    瑶河上游堤坝垮塌的案子也呈上了御前,凰主亲批――彻查!

    原本只打算安抚灾区民众,拨发粮食的行程,又加了一样江南堤坝垮塌的案子。

    大凰子殿下日日前往堤坝勘察险情,亲自前往灾区安抚民众,夜夜案牍劳形审批各州县递上来的折子,饿殍遍野的瑶河两岸便渐渐恢复了生机。

    大凰子殿下想百姓之所想,苦百姓之所苦,急百姓之所急,菲食薄衣、不舍昼夜,短短几月下来便瘦得不成人形。蔡民看在眼里又是叹气又是惋惜,对待大凰子殿下的态度再不复往日的刻薄,每隔几日便递折子上京,叙述大凰子殿下种种事迹,言辞间已是心服口服推崇备至,令凰主看了十分欣慰。

    这日,蔡民又在书写递进京城的折子,与往常一样,边写边叹气,摇头惋惜不止。

    蔡民的幕僚实在忍不住了,偷偷的朝正写着的折子看去,上面依旧是写的江南最近的灾情,以及大凰子殿下所做的功绩。

    可这怎么看怎么都觉得是实事。

    那大人到底是为什么惋惜的呢?

    幕僚没敢问出口,在蔡民又一次的叹息过后,终于忍不住的问道:“大人因何事伤怀。”

    蔡民答曰:“时势都在向好的状态发展,只有我还在蹭蹭的往下掉,一想到这可能是我最后能过的好日子,我这心里啊,就止不住的伤心呐!”

    幕僚:“……”

    这什么跟什么啊!

    “大人这是说笑了了吧,都在这一个案子里带着,怎么可能有往上跑的跟往下蹿的,应该是要好一起好,要坏一起坏吧……”

    “呵呵”蔡民笑了几声,没对幕僚解释什么。

    这江南案的后续不管是好是坏,都没她蔡民什么事了。

    京城里的大鱼打架,殃及了她这个小虾米,可怜她上头无人,让所有的屎盆子都扣到她头上了。

    她现在别无所求,只希望最终数落她罪状的时候,能给她加几个功绩,也好让她有将功抵过的资本。

    大凰子殿下如此能干,衬托的二凰子殿下的平庸。二凰子殿下有些急了,脸色脾气就不怎么好了……(未完待续。)
………………………………

我家有小夫郎(十八)

    这日,李竹跟着大凰子又去查看堤坝的情况,看完之后心情都很不错。

    京城传来的消息说,钦天监已经预测到十日之内,瑶河两岸还会将下暴雨。

    接到信后,大凰子急招民夫,赶紧加固瑶河上游几个还没垮塌的堤坝,对已经垮塌的堤坝也与几个工部来的官员商量了重建工程。

    在江南遭灾,不少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时候。

    大凰子殿下广发告示,急招民夫。

    所有选上的民夫,每天可吃饱饭,还可每天下发三个馒头可带走。

    要知道,朝廷虽然发下了赈灾的粮食,但粮少人多,许多人每天都是只有一碗粥,保证饿不死的。

    现在,大凰子殿下招的民夫,每天可吃饱饭,还有余量可拿,这对家里有壮劳力,上有老下有下的人来说,可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就算有的家里无拖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的那种人,也多少算是个机会,毕竟想笑吃的多点,就要去干活,干完活就没有多余的力气去这日,李竹跟着大凰子又去查看堤坝的情况,看完之后心情都很不错。

    京城传来的消息说,钦天监已经预测到十日之内,瑶河两岸还会将下暴雨。

    接到信后,大凰子急招民夫,赶紧加固瑶河上游几个还没垮塌的堤坝,对已经垮塌的堤坝也与几个工部来的官员商量了重建工程。

    在江南遭灾,不少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时候。

    大凰子殿下广发告示,急招民夫。

    所有选上的民夫,每天可吃饱饭,还可每天下发三个馒头可带走。

    要知道,朝廷虽然发下了赈灾的粮食,但粮少人多,许多人每天都是只有一碗粥,保证饿不死的。

    现在,大凰子殿下招的民夫,每天可吃饱饭,还有余量可拿,这对家里有壮劳力,上有老下有下的人来说,可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就算有的家里无拖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的那种人,也多少算是个机会,毕竟想笑吃的多点,就要去干活,干完活就没有多余的力气去这日,李竹跟着大凰子又去查看堤坝的情况,看完之后心情都很不错。

    京城传来的消息说,钦天监已经预测到十日之内,瑶河两岸还会将下暴雨。

    接到信后,大凰子急招民夫,赶紧加固瑶河上游几个还没垮塌的堤坝,对已经垮塌的堤坝也与几个工部来的官员商量了重建工程。

    在江南遭灾,不少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时候。

    大凰子殿下广发告示,急招民夫。

    所有选上的民夫,每天可吃饱饭,还可每天下发三个馒头可带走。

    要知道,朝廷虽然发下了赈灾的粮食,但粮少人多,许多人每天都是只有一碗粥,保证饿不死的。

    现在,大凰子殿下招的民夫,每天可吃饱饭,还有余量可拿,这对家里有壮劳力,上有老下有下的人来说,可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就算有的家里无拖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的那种人,也多少算是个机会,毕竟想笑吃的多点,就要去干活,干完活就没有多余的力气去这日,李竹跟着大凰子又去查看堤坝的情况,看完之后心情都很不错。

    京城传来的消息说,钦天监已经预测到十日之内,瑶河两岸还会将下暴雨。

    接到信后,大凰子急招民夫,赶紧加固瑶河上游几个还没垮塌的堤坝,对已经垮塌的堤坝也与几个工部来的官员商量了重建工程。

    在江南遭灾,不少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时候。

    大凰子殿下广发告示,急招民夫。

    所有选上的民夫,每天可吃饱饭,还可每天下发三个馒头可带走。

    要知道,朝廷虽然发下了赈灾的粮食,但粮少人多,许多人每天都是只有一碗粥,保证饿不死的。

    现在,大凰子殿下招的民夫,每天可吃饱饭,还有余量可拿,这对家里有壮劳力,上有老下有下的人来说,可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就算有的家里无拖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的那种人,也多少算是个机会,毕竟想笑吃的多点,就要去干活,干完活就没有多余的力气去这日,李竹跟着大凰子又去查看堤坝的情况,看完之后心情都很不错。

    京城传来的消息说,钦天监已经预测到十日之内,瑶河两岸还会将下暴雨。

    接到信后,大凰子急招民夫,赶紧加固瑶河上游几个还没垮塌的堤坝,对已经垮塌的堤坝也与几个工部来的官员商量了重建工程。

    在江南遭灾,不少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时候。

    大凰子殿下广发告示,急招民夫。

    所有选上的民夫,每天可吃饱饭,还可每天下发三个馒头可带走。

    要知道,朝廷虽然发下了赈灾的粮食,但粮少人多,许多人每天都是只有一碗粥,保证饿不死的。

    现在,大凰子殿下招的民夫,每天可吃饱饭,还有余量可拿,这对家里有壮劳力,上有老下有下的人来说,可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就算有的家里无拖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的那种人,也多少算是个机会,毕竟想笑吃的多点,就要去干活,干完活就没有多余的力气去这日,李竹跟着大凰子又去查看堤坝的情况,看完之后心情都很不错。

    京城传来的消息说,钦天监已经预测到十日之内,瑶河两岸还会将下暴雨。

    接到信后,大凰子急招民夫,赶紧加固瑶河上游几个还没垮塌的堤坝,对已经垮塌的堤坝也与几个工部来的官员商量了重建工程。

    在江南遭灾,不少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时候。

    大凰子殿下广发告示,急招民夫。

    所有选上的民夫,每天可吃饱饭,还可每天下发三个馒头可带走。

    要知道,朝廷虽然发下了赈灾的粮食,但粮少人多,许多人每天都是只有一碗粥,保证饿不死的。

    现在,大凰子殿下招的民夫,每天可吃饱饭,还有余量可拿,这对家里有壮劳力,上有老下有下的人来说,可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就算有的家里无拖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的那种人,也多少算是个机会,毕竟想笑吃的多点,就要去干活,干完活就没有多余的力气去这日,李竹跟着大凰子又去查看堤坝的情况,看完之后心情都很不错。

    京城传来的消息说,钦天监已经预测到十日之内,瑶河两岸还会将下暴雨。

    接到信后,大凰子急招民夫,赶紧加固瑶河上游几个还没垮塌的堤坝,对已经垮塌的堤坝也与几个工部来的官员商量了重建工程。

    (未完待续。)
………………………………

我家有小夫郎(十九)

    有想要表忠心的,却也怕时疫沾染到自己身上,也有那不怕死的,愿意表忠心的,始终坚守在两位殿下的身边。

    但说来也怪,那么多人在一起同进同出,可除了两位殿下病重,其余人等竟无一人在发病。

    又一批太医抵达宅院,会诊后的结果依旧与之前一样。

    好医好药都用过了,可两位殿下就是没有一点起色,这可不止愁坏了李竹等随同两位殿下同来的官员。

    众位太医也都是焦心不已。

    李竹站在大凰子的院落前,看着忙忙碌碌进出庭院的仆从与小厮陷入沉思。

    难不成,大凰子真没做凰主的命!

    上一世凤舞没考中春闱,自然也就没有入朝堂的资格。

    但两江地区的这场洪灾,多少还是听了一耳朵的。

    上一世也是两位殿下奉命一同南下,但上一世的的江南岸可没这一世这么小打小闹,而是牵扯的更广。

    上一世没有李竹的献策,不知瑶河上游剩余的几个堤坝毁了大半,因受洪灾而流离失所的灾民还直接爆发了大规模的暴动。

    两位凰子被困,凰主暴怒,虽说最后朝廷派兵,联合被困的两位殿下一同镇压暴动的灾民,可朝廷传的沸沸扬扬的赈灾,最后也落了个不了了之。

    死了多少人,远在京城的凤舞不知道,可那个后续却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的。

    每年朝廷都会拨款治理瑶河水患,大把大把的银子撒下去,朝廷要的就是每年多雨季节时,瑶河能消停点。

    因当地官~员上报瑶河淤泥太多,朝廷当年的拨款还多了将近一倍,说是要用于清淤与加固河道的。

    结果却是,银子少的时候受灾的民众少,银子多的时候却直接出现灾民暴动了!

    因牵扯案情较深,凰主下令彻查,可最后查出来的结果却使人目瞪口呆。

    两江总督范余将朝廷下发的银子直接扣留了!

    范余的三子是大凰子的侧夫郎,其人在府中的地位很高,这个高不只是他的位份,还包括他人在大凰子那很受宠,故此,范余与大凰子殿下的关系可以说十分亲密。大凰子对范余也是处处提点,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范余此人是大凰子那处阵营的。

    范余为官还是很不错的,但其人却又有一个众人所知的毛病――贪财。

    范余贵为两江总督,接连七八年截留了朝廷分发下来用以加固堤坝的银子,致使两江堤坝脆弱的堪比纸板,一戳就破。

    大凰子与二凰子奉命前来赈灾,她害怕两位殿下查到此事,便又截留了五成赈灾款进献给大凰子,还遣了两个美人陪伴大凰子。

    银子过手留一半与遣美相伴,原本在这些常常下江南的官员中很是常见。可这常见的状况,配上不常见的暴雨以及常年得不到养护的堤坝,便直接爆发了载入史册的江南岸灾民暴动案。

    即使范余大叫冤枉,说是今年就只截留了赈灾款,治理河道的银子一点都没见,也阻止不了天下万民、朝中重臣请求陛下,要治范余重罪的折子。

    毕竟一个接连七八年都在截留了朝廷分发下来用以加固堤坝银子的人,怎么可能会让她那连续生财的链条断掉。

    没人相信她,即使有一两个说她今年没贪银子的人出现,也会被众多说她只要确实贪过修堤坝银子就该去死的声音掩埋掉。

    范余死了,本人凌迟,诛九族。

    她是唯一一个因贪污便被诛了九族的官员。

    大凰子殿下,不管是因治下不严还是其他的贪污赈灾款之类的罪名,她都被涂抹上黑色的染料写进了史册。

    一个有黑料的凰子是不能作为下一任凰主的,再说还有数万万的灾民需要安抚。

    最终,大凰子被贬为了庶民,囚禁致死。

    而最终登上凰位的人,却是――

    二凰子

    现在,范余因被大凰子殿下斥责没敢将手伸进赈灾款,堤坝也因李竹的献策而得以加固,灾民暴动什么的更是没定点兆头。

    一切都在向好的发展。

    若无意外,评这段时间李竹在大凰子面前刷的好感度,等日后大凰子登基,不说一朝成神什么的平步青云总是少不了的。

    可所有的好事,却被一个门槛给绊住了。

    大凰子病重!

    至于为何李竹只说大凰子病重,而不说两位殿下病重的原因,是因为

    ――二凰子的病有了起伏。

    两人病情相似,二凰子还比大凰子发病发的要早,可二凰子都开始向好的方向好转了。

    而,发病晚,病情不如二凰子殿下凶险的大凰子,却在一步步加重病情,眼看着二凰子慢慢好转大凰子却已经开始昏迷不醒了。

    因两人用的药都是一样的,太医们也是焦心不已。

    还因找不到源头,众太医已经把病情加重的原因归集为,大凰子身体比二凰子身体要虚弱,加上前段时间不分昼夜的劳累,掏空了身体梭织的了。

    有想要表忠心的,却也怕时疫沾染到自己身上,也有那不怕死的,愿意表忠心的,始终坚守在两位殿下的身边。

    但说来也怪,那么多人在一起同进同出,可除了两位殿下病重,其余人等竟无一人在发病。

    又一批太医抵达宅院,会诊后的结果依旧与之前一样。

    好医好药都用过了,可两位殿下就是没有一点起色,这可不止愁坏了李竹等随同两位殿下同来的官员。

    众位太医也都是焦心不已。

    李竹站在大凰子的院落前,看着忙忙碌碌进出庭院的仆从与小厮陷入沉思。

    难不成,大凰子真没做凰主的命!

    上一世凤舞没考中春闱,自然也就没有入朝堂的资格。

    但两江地区的这场洪灾,多少还是听了一耳朵的。

    上一世也是两位殿下奉命一同南下,但上一世的的江南岸可没这一世这么小打小闹,而是牵扯的更广。

    上一世没有李竹的献策,不知瑶河上游剩余的几个堤坝毁了大半,因受洪灾而流离失所的灾民还直接爆发了大规模的暴动。

    两位凰子被困,凰主暴怒,虽说最后朝廷派兵,联合被困的两位殿下一同镇压暴动的灾民,可朝廷传的沸沸扬扬的赈灾,最后也落了个不了了之。

    死了多少人,远在京城的凤舞不知道,可那个后续却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的。

    每年朝廷都会拨款治理瑶河水患,大把大把的银子撒下去,朝廷要的就是每年多雨季节时,瑶河能消停点。

    因当地官~员上报瑶河淤泥太多,朝廷当年的拨款还多了将近一倍,说是要用于清淤与加固河道的。

    结果却是,银子少的时候受灾的民众少,银子多的时候却直接出现灾民暴动了!

    因牵扯案情较深,凰主下令彻查,可最后查出来的结果却使人目瞪口呆。

    两江总督范余将朝廷下发的银子直接扣留了!

    范余的三子是大凰子的侧夫郎,其人在府中的地位很高,这个高不只是他的位份,还包括他人在大凰子那很受宠,故此,范余与大凰子殿下的关系可以说十分亲密。大凰子对范余也是处处提点,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范余此人是大凰子那处阵营的。

    范余为官还是很不错的,但其人却又有一个众人所知的毛病――贪财。

    范余贵为两江总督,接连七八年截留了朝廷分发下来用以加固堤坝的银子,致使两江堤坝脆弱的堪比纸板,一戳就破。

    大凰子与二凰子奉命前来赈灾,她害怕两位殿下查到此事,便又截留了五成赈灾款进献给大凰子,还遣了两个美人陪伴大凰子。

    银子过手留一半与遣美相伴,原本在这些常常下江南的官员中很是常见。可这常见的状况,配上不常见的暴雨以及常年得不到养护的堤坝,便直接爆发了载入史册的江南岸灾民暴动案。

    即使范余大叫冤枉,说是今年就只截留了赈灾款,治理河道的银子一点都没见,也阻止不了天下万民、朝中重臣请求陛下,要治范余重罪的折子。

    毕竟一个接连七八年都在截留了朝廷分发下来用以加固堤坝银子的人,怎么可能会让她那连续生财的链条断掉。

    没人相信她,即使有一两个说她今年没贪银子的人出现,也会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