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到一只系统-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族长夫人一想

    也是,又没啥好处,管什么管啊。

    此时,正在家中搓着稻谷的李竹还不知道,她走正规渠道族谱的事儿已经被否决了。

    赵三婶回到家中,利索的换下了身的衣服,那衣服还是去年新裁的布,她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做出来的。

    家里条件也就那样,温饱可以,但要在吃穿奢侈,那是不可能的。

    家中有老有小,有新布了,她要孝敬公婆,疼惜子女,体贴男人,等到所有人都轮了一遍,男人再三说这布是给她的,她才能混得一件新衣。

    那衣服她都是穿了走亲戚的,没下过几回水,到家后要干活,她一定会将衣服板板整整的收拾到柜子里,争取让衣服多有当几回新衣。

    换旧衣服,赵三婶一头扎进了柴房,生火做饭,没多久,饭菜就摆到了桌。

    赵三婶家里人口简单,关系也和睦,吃饭也在一个桌子。

    每个碗里都装好饭,赵三婶到屋里扶着婆婆出来吃饭她男人也跟在她公爹的身后进来了。

    快过年了,她男人也就没去镇做工,也知道今天她去了族长那里给虎子新媳妇当说客。

    他们庄户人家,没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忌讳,随口就问了一句,“族长说了啥时候帮虎子媳妇族谱的事了吗?”

    赵三婶咽下口中的饭,说道:“这事啊……难!”

    是赶着年前最后一次祭祖时办好?还是提前就开祠堂记?

    什么?难?!

    “出啥子事了?”怎么还就难了?

    张三婶道:“虎子他属到族长那说过,道虎子新娶的媳妇跟他们家属相不和,于他们家有防克,不让记……”

    “于他们家有防克关虎子啥事,又不是他们家娶媳妇,是人家虎子的媳妇,这他们都管得着?”

    “谁说不是呢!”

    赵三婶从听到这事就想说这句话了,可这话是从虎子他爷奶口中说出来的,不管人家关系再怎么不好,人家也是嫡嫡亲的祖孙,别说他们这些隔着些的亲人,就算虎子在这,他爷奶说的,他也不能反对,要不这不孝的帽子扣下来,虎子也要到祠堂挨家法了。

    “那这事就这么着了?”赵家三小子小大人似得问道。

    赵三叔朝他看了一眼,道:“吃你的饭去,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

    说完,转头朝着赵三婶看,也问了句相同的话,“那虎子媳妇这事也就这么着了?”

    三小子撇了撇嘴,小声的嘀嘀咕咕了一句没人听见的话也不敢再开口了。

    赵三婶叹了口气,道:“反正俺是没法子,过会吃过饭,俺去问问虎子媳妇还有招没,她要是也没招,那事到最后,可能真还就这么着了。”

    赵三叔想了下,他也没招,便不再费脑子了,他们是想帮人,但也不能让一家子都吃不下去饭。

    “没招就没招吧,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只能说是虎子家倒霉……行行行,别再想那些了,赶紧吃饭……”

    赵三婶吃过饭,就拿起干净的碗给李竹连饭带菜的装了慢慢一大碗,用蒸笼布盖,便去了李竹暂住的破屋那……

    “不好记?为什么!”稻谷也不搓了,李竹前几步,走到赵三婶的跟前。

    赵三婶拍了拍李竹的手,又拉她坐到自己的身边。

    然后才道:“你也别急,快坐下来,坐下来好好听我说话。”

    刚才话一出口,李竹就知道自己口气有些冲了,赵三婶是看在以前虎子他娘的面才帮助她,不管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她都要对人家提出感谢。

    “婶子,是我不对,俺说的话说的太冲了,俺不是对你,俺就是有些急了……”

    赵三婶点点头,道:“知道,三婶也没怪你的意思,不过,这事是不能急的,你急也没啥用,还不如坐下来听三婶好好说道说道。”

    李竹点点头,乖顺的坐到赵三婶旁边的凳子。

    赵三婶说:“今天你给三婶说完,三婶回家也就是收拾了下自己衣衫,连歇也没歇可就直接去了族长家……”

    李竹点头,早才说过的事,这才刚刚吃过午饭的点就传来消息,肯定是没休息。

    赵三婶这帮她的忙是一点都没打折扣,所以李竹便认认真真的给她行了一礼,道:“多谢三婶”

    赵三婶又摆摆手,道:“不用谢,不用谢,这事还用得着道谢吗!”

    “该谢的,三婶家里那么忙,还要为俺的事专门去夫人那跑一趟……”李竹慢声细语的说。

    反正就一句道谢,赵三婶也没再推来让去,在李竹再次出口道谢时点了点头。

    “这事吧,三婶也听明白了,族长那儿倒是能卡也不能卡,关键是要不要卡!”赵三婶说着话,还抬头看了李竹一眼。

    李竹虽然不算太聪明,但也不傻,一听赵三婶这话就明白了,族长那卡不卡都行,也就是说,她族谱还是不族谱都不怎么重要,没麻烦时该记族谱,族长也会给她记,但要是有麻烦时,就要看她能不能付的起,让村长惹麻烦的代价了。

    又到了那个时刻

    简单也不简单!

    只要有好处,族长就好说!

    没好处,也没麻烦,族长也好说话!

    可要是,没好处有麻烦……族长嘛,当然就该公事公办了!

    还别说疯丫还真就欠了点礼!

    要是过不去这个坎,她就算留在赵家村也是挨欺负的命!

    “三婶,那你该咋办?”李竹已经有些头绪了,但还是想进一步确认下……

    赵三婶也没拉着李竹绕弯子,直接道:“虎子在村里,也就他叔跟他爷奶这门亲了,你婆婆娘家那边人离这远,一时半会也过不来,过不来也就没法子帮忙了……所以,要解决这事,还是得去找他叔跟他爷奶……”

    “三婶!虎子哥就是因为他叔跟爷奶才……怎么可能会帮忙呢?”

    一听李竹又急了起来,三婶也没再出言安慰,这种事不是安慰两句就可以的,必须要找出解决的办法,所以等李竹说完后,赵三婶直接道:“那除了能见得着的人,其他的你还能再找着吗?”

    “三婶,俺自己去不行吗?”李竹追问道。

    她虽然知道,虎子他叔与他爷奶会想办法阻止,但却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阻止的。

    送东西?

    给好处?

    要真是这样,她还真比不他们,李竹目前就是孑然一身,将将够得目前的温饱,连一个月后该怎么办都还没想好呢。

    所以要真让她拿出,比得稍有底蕴的虎子他叔与爷奶,他便办不到了!

    当然,若是村长喜欢听好话,或者愿意她赊账,她就敢把好处许下来!

    赵三婶听到李竹说到这儿也算是听明白了,闹了半天,这丫头是听明白了结症,却不明白这节是怎么打的!

    “你要想去吧,三婶也不拦你,可丫头,三婶可告诉你,你去了一次,要是没解决好,下次再想见夫人可就难了……”

    赵三婶说这话可不是恐吓李竹的。

    世人都有趋吉避凶的本能,谁都不愿意让麻烦缠身。

    假如这次李竹没办法说服夫人,下次再想去见夫人的李竹,就会听到各式各样夫人不在家中,不方便见人的话。

    李竹也知道一次不成的后果,要不然她早就自己找去,不再麻烦赵三婶了。

    “那,那……三婶那该怎么办……”

    听到李竹反复的问该怎么办,赵三婶也是明白了,要是她不明着说,这丫头指不定就会问该怎么办,而不明白事情的结到底是怎么打的!

    赵三婶拍了下李竹的手,问道:“丫头,你还有其他的亲人吗?”

    李竹不明白赵三婶怎么突然问到了这个,但还是照着疯丫的信息来回答,“俺从小就跟着爷爷,爷爷说,俺爹娘不在了,也没其他的亲人,三婶……这……”跟族谱的事有关系吗?

    赵三婶没解决她的疑问,而是说了另一句话:“你要真不想去找虎子他叔,那你就到崖子村去找你舅父去……”说到这,赵三婶顿了一下,又将之前说的话否决了,道:“你一个姑娘家,还是别去了,三婶给家里的大小子说声,让他帮你去找,他是小子,皮实!”

    “别,三婶,俺娘生前说不让俺去找……”李竹没等赵三婶说完直接反对。

    虎子的舅父舅母?

    呵呵,李竹没见过这号人,不止李竹没见过,疯丫也没见过。

    就连虎子,长这么大见过他舅父舅母的次数,一只手也数得过来!

    以前交通不便,姑娘家要是嫁的远了,回次娘家也不方便,孩子见到舅父舅母姥姥姥爷的次数,也就相对的少了。

    不过,这条不便对虎子家来说,可是套不去的!

    虎子的舅父舅母所在的地方叫崖子村,这个村离赵家村可不远。

    相反,比起村里其他的媳妇来说,虎子他娘嫁的还挺近的。

    可就这样,虎子也没见过几次他的舅父舅母,姥姥姥爷更是一次也没见过。

    无他,那一家比其虎子他叔与他爷奶,还要极品!
………………………………

活着等你回来(七)

    虎子他娘是赵家村邻村,隔壁村王家庄的人。

    王家庄地处半山腰,那座村在往爬没多久就是一处附近人都知道的断崖,所以王家庄的人又被称为崖子村。

    虎子他娘赵王氏,就是崖子村出来的姑娘。

    赵王氏的娘家爹,是一个木匠,手艺很好,附近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他,家里也是稍有薄产。

    赵王氏年轻的时候长得好,又很能干,所以,前来求亲的人家很多。

    可赵王氏愣是拖到二十好几都没嫁出去,同龄的姑娘,孩子都已经会打酱油了,王木匠家的大闺女还是一个待字闺中的老姑娘。

    说起来也是好笑,王木匠的手艺在十里八村都很有名,所以他们家,不止不比别人家穷,还是稍有盈余的。可就是这样的一户人家,却是吝啬到了极点!

    赵王氏年轻时待字闺中,有人向王木匠家提亲,赵王氏的亲娘就会问人家,给聘礼几何?

    大部分人家都是普通农户,聘礼也都是随大流,顶多高出个一二两银子,那也是到了极点!

    可王木匠一家人不愿意呀,自己辛苦巴拉的养大了,一个闺女,到头来是给别人家养的,聘礼就那么一点点,还不够吃一顿酒的,所以,凡是这种条件前来求亲的人,王木匠家都拒绝了。

    后来风言风语的传出来,说是王木匠家想把自己大闺女卖了,所以后来来提亲的,基本就是,地主员外郎,那些人可不是为自己娶媳妇,而是纳小妾!

    这样来提亲的人给的聘礼就多了,王木匠与他婆娘才刚刚有些开心,外面就又有人来说闲话了。

    他们说王木匠家的这个亲爹亲娘,可真是的极品,自己家的闺女也要卖,关键还不是家里穷的日不聊生,纯粹就是恶人!

    这话被谁听到,谁也不高兴。

    就算他们真有这个意思,也想把这原本的意思包下来,留一个光明正大的借口,比如说,想让自己闺女过好日子啦。

    可外面那些人多嘴多舌的,就知道传闲话。

    王木匠是在十里八村有名,干的也是手艺活,小钱可以赚赚,大钱却是没有。

    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王家村,王木匠与王木匠的儿子还要在村子里待下去,有些闲话就不可以任由它们这样发展下去,毕竟,虎子当时的舅舅可没成亲。

    要是他们一直说一直说,媒婆要么不敢门,要么门了,说的闺女也不是好人家的闺女,这样的儿媳妇,他们可不能要,所以送自己家闺女去做妾的希望,也被外界的风言风语打乱了。

    王木匠那段日子的心情极差,差到看到赵王氏就生气的地步!

    赵王氏,说好听一点是性格温柔,难听点,就是有些懦弱,知道自己爹看到自己会不高兴,她就尽量的躲着她爹一点。

    时间长了,王木匠就把自己的大闺女给忘了,也不知是真忘了,还是不想记起。反正话里话间就再也没提到过她。

    赵王氏的亲娘,也跟王木匠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人,常人不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嘛,王木匠觉得自己闺女大了,聘礼给的少,就是白养了女儿。

    赵王氏的亲娘也这么觉得,后来聘礼给多的准女婿都飞了。赵王氏的亲娘也开始看,赵王氏不顺眼了。

    不过她没跟王木匠一样,王木匠是想来一个眼不见心不烦,只要不在我跟前出现就没事。

    赵王氏的亲娘是,不喜欢她,就把她当丫鬟使。

    王木匠家本来也是重男轻女,从大女儿记事起,就让她帮忙看弟妹洗衣服做饭,后来又摊了这种事儿,干脆就什么人都让她,干完活没饭吃!

    就这样,王木匠家人享受着被“丫鬟”伺候的感觉,待字闺中的赵王氏也从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变成了一个久在深闺的老姑娘了。

    说真的,要不是后来因为那件事,王木匠家的生活应该会这样一成不变的继续下去。

    赵王氏不会成为赵王氏,她或许从始至终都是王家姑娘。

    后来发生了那件事,对赵王氏也不知是好是坏……

    赵王氏是家中老大,后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以前这个妹妹的地位跟赵王氏是一样的,不过赵王氏的妹妹有心思,知道这个家容不下她,她要是不反抗,她就会是下一个大姐。

    所以,这个妹妹等到二八年华时,就跟另一个村的小伙子好了,这个小伙子家里不怎么样,不过人家有一个在大户人家做账房的叔叔,日子不说过的多好,但也不差。

    赵王氏的小妹,跟那个村的小伙子,商量好去家里提亲的日子之前,便做了些准备……

    等到这个小伙子请媒人到王木匠家提亲时,王木匠家的人就同意了……

    其实,这些准备也没什么高明的地方,只是在镇买了些巴豆粉放在自己吃的饭里,几天之内连续吐下泻的整个人瘦了一圈不止。

    这种事应该很好拆穿的,只要到医馆里请个大夫回来,便什么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可王木匠家人没有给,赔钱货花钱的习惯。

    他们只看到短短几天内,自己家这小闺女,就好像大病了一场,并且这病好像还好不了!

    正在这时,有人门提亲了。

    一个不花钱治病,就好像要死的小闺女,一个拿着的聘礼来的小子,王木匠家选哪一方是连想都不用想的。

    收完聘礼定好亲,没过多久就打发了,赵王氏的小妹,去了婆家。

    从那以后,赵王氏的小妹就再也没回过娘家。

    可惜,待字闺中的赵王氏没有赵王氏小妹那么大的魄力!

    自残她不敢,惹爹娘生气她也不敢。

    如此一来,她就只能剩下了。

    原本赵王氏也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

    谁知道,赵王氏的大弟突然在镇惹了麻烦!

    对方要二十两银子的赔偿金,王木匠家一把就拿了出来。

    将被打的鼻青脸肿腿瘸的儿子带回家,王木匠家是又请医又看大夫又抓药,一通下来,花了有近百两银子。

    看病的时候感觉不到,毕竟是自己心爱的儿子,可等病好以后,夫妻俩半夜睡不着觉,数银子的时候就觉着心疼了。

    这可是近百两银子呀!

    他们要辛辛苦苦干几年才能赚到手!

    可就这么短短月余不到,近百两银子,就像打了水漂一样不见踪影!

    王木匠两口子舍不得骂儿子,只能指天指地了!

    可这天地被骂了也感觉不到什么,王木匠两口子除了痛快痛快两口嘴,其他什么也没得到!

    正在这时!

    他们村的一个姑娘要出嫁!

    嫁的是镇一户大户人家的管家。

    不是正妻?

    没事!

    给了五十两银子做聘礼呢!

    王木匠两口子心动了,他们想起,人家有闺女,他们也有啊。

    等到他们放出风声,说是自己也有闺女要嫁,还对男方没有多大的要求,媒人门来看时,才看出问题……

    媒人原话

    “没多大要求?家里日子难过,多给点银子就行?就这样的,你们还想要银子?!老娘看,你们还是做梦快一点!”

    说完那话,媒人转身就走!

    王木匠两口子在身后追赶,又请又挽留,也没将媒人留下来。

    只能气得干跳脚,回去又指着赵王氏骂了一通。

    骂完赵王氏的亲娘还不解气!脱下脚的鞋子,拿鞋底劈头盖脸的照着赵王氏就是一通打。

    气她不知道给爹娘省心,不知道帮衬弟弟,气她没用,气她连嫁都嫁不出去。

    赵王氏当时有多伤心没有人知道,只是没过多久,赵王氏就好像得了跟王小妹出嫁之前一样的病症。

    当时的王小妹是吃的巴豆粉,赵王氏纯粹是因为心伤。

    当时王小妹吃巴豆粉吃的要死,王木匠夫妇没有给请医问药。

    现在,这王氏病的要死王木匠夫妇,依旧没有给请医问药

    连嫁都嫁不出去的闺女还有什么用?

    别糟蹋那些银子了。

    这只是王木匠家里发生的事儿,自从媒人从王木匠家里出去之后。

    王木匠家之前平息的风声,又紧接着涨了起来。

    王家大闺女还没出嫁,都已经快当人祖母的年龄了,还想要去给大官人做妾,说是,少于五十两银子的聘礼不嫁呢?

    还说王家大闺女已经老的满脸皱纹,头全是白头发,而且都已经快掉光了!

    被说的当事人,王大姑娘已经病倒在床,爬不起来。

    出门干活的王木匠觉得丢人,气的天天在家喝闷酒,王木匠的婆娘,从睁开眼的那一刻就在那指鸡骂狗的巴拉巴拉,就连王家的大儿子没娶媳妇儿的事儿,也被赵王氏的大弟给摁在了赵王氏的身。

    可怜赵王氏有口难辩,满心的悲愤说不出口,抑郁压在心中,一只脚都跨在鬼门关了。

    正在这时,王木匠家又来了两个媒人……

    其中一个媒人是先来的,那人是镇的一个混子托来的,四十好几已经死了三个婆娘了,家中一个儿子,也是个混子,爷俩都打着光棍。

    媒人是来给当爹的说亲,说是愿意给八两银子的聘礼。

    另一个是赵家村人托来的媒人,二十大几没说过亲,说是愿意给十二两银子的聘礼。

    那人就是虎子的爹。

    很明显,给十二两银子的聘礼的媒人成功了!

    赵王氏出嫁后也再没回过娘家,虽然一开始是伤心,不想回,但后来却是想回也不能回。

    因为娘家人没有人希望她回去。

    赵王氏的大弟倒是来过几趟,可虎子的爹,在家也是爹不疼娘不爱,普一成婚就被赶了出来。

    家无恒产不说,大年小节,还要孝敬父母。

    两口子吃了顿没下顿,虎子的舅舅来了几趟,发现实在没油水,便再也不肯来了,来一趟,连吃带喝没得拿,还不够脚程费呢!

    时间久了,虎子的娘也看出来娘家人,到底都是什么样的人了!

    从那以后,她对娘家就再也没什么想法了。

    毕竟,虎子的爹山打猎,重伤看大夫,需要银子付医药费,她从娘家门口跪了一整夜,一两银子都不愿借给她,虎子他爹最终拖来拖去拖没了命。

    治丧时娘家也是一个人都没来,赵王氏抱着当时年龄还小的虎子,在他耳边一个字一个字的说“不许迈进外祖家一步!”

    疯丫与虎子议完亲跟在赵王氏身边时,也是被耳提面令了好几遍。

    疯丫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都没打算去那求助,代替她完成任务的李竹就更不会去了!

    自己的亲闺女都会那么对待,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去了会被怎么对待,这种事不用想也知道。

    所以,她才不会去找羞辱。

    万一,王家那家人突然良心发现。

    她一门求助,那家人突然大发善心的帮了她,而疯丫再认为她违背婆母的生前遗愿,判定她任务不合格,那她可就亏大发了。

    再说,她也不是玛丽苏主角,不可能她一哭一求,所有人都会来帮助她。

    所以这个刺激她就不找了!

    李竹是真拒绝还是假拒绝,是想去而不敢去,还是从心里就不愿意去,赵三婶还是可以看得明白的。

    一看她这样,就知道强求不得,于是她也不再继续劝说。

    只是拍了拍她,让她再好好考虑考虑,毕竟,两家人她总要偎过去一家才好打算其他?

    赵三婶看出李竹暂时没有头绪,也没继续在她家呆着,话说到这儿,她也没有什么可以帮她的,继续在这里待下去,只会让疯丫心里更着急,从而判断出错。

    还不如她先回家去,干干家里的活。

    让疯丫一个人安静的考虑考虑。

    赵三婶抬眼往屋里的饭桌看了一眼,桌子只有一个豁了口的碗。

    走过去一看,碗还是干净的,想着李竹应该还没吃饭,便将她从家里端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