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皇叔-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穿孔同时不断旋转和前进,在轧辊和顶头的作用下,管坯内部逐渐形成空腔,称毛管。
再送至自动轧管机上继续轧制。最后经均整机均整壁厚,经定径机定径,达到规格要求。
由于锰钢的硬度还是太差了,每钻出一根钢管,就要耗损掉三根锰钢钻头,还有加热,因为保温技术还是有些差,一个热轧钢管一般要加热四五次,才可以。
朱常浩有时候看着孙元化和宋应星地激动地摆弄这手里面的无缝钢管,激动地不能自抑的时候,都腻歪的心里发苦,但还要做出一副惊喜万千的表情。
还有飞火流鸦,其实就是“一窝蜂”的钢铁化,朱常浩根据后坐力,设计出了一管肩扛式火箭炮,还有九管车载式。
按照现在的研发进度,这九管车载式还是可以打造出来的,肩扛式由于技术储备不足,估计还要无限制地向后推迟。
解决了锥形炮弹,还有无缝钢管地热轧技术之后,朱常浩还特地看了一次雷酸汞和火帽的制作。
基本上都是实验室的制作模式,那生产效率太低了,特别是生产火帽,这需要大量的铜。因此,许多铜钱都被运到岛上,进行融化提炼。
朱常浩看见那模式还是有些太复杂,有的还要往里面加进去一些不必要的杂志,例如,根据一个铜匠的说法,提炼铜的时候,最好往里面加进去一些红石土,也就是红色的黏土,可以增进铜的材质。朱常浩听了,立即制止了,什么增进材质啊?是增进杂质好不!这就像有的人说“吃啥补啥”一个道理,如果皇宫里面的太监,丁丁都没有了,你让他每天吃牛鞭、驴鞭,他的那玩意就是长不出来。
再说,这红石土是黏土的一种,它的比热容,分子结构,还有受热膨胀程度,消融温度和铜都不一样,加进去有屁用啊。
在军器监这两天,朱常浩觉得自己就像爱迪生一样,废寝忘食地搞发明,搞大杀器,每次看到一个技术瓶颈被自己解决后,都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比自己在女人身上驰骋都有感觉。
就在制定下一套生产标准,打算将实验室生产模式变成工业生产模式的时候,一份家信突然来了。
朱常浩撕开一看,原来是王妃写的,说吴克善,自己的大舅哥,这两天正在发脾气,要生幺蛾子呢,赶紧让自己回府。
看到这里,朱常浩才想起,自己将大舅哥冷置在王府两天了,因为要攻克技术难关,又将此事抛在脑后,唉,这险些误了联合科尔沁制衡察哈尔和后金的大计了。
眼看就要离开了,朱常浩立即将军器监的一干人招到身边,除了让他们保密之外,还让他们群策群力,搭建雷酸汞和火帽的工业化生产。
在马儿轻跑的回府路上,朱常浩抓紧时间眯了一会,毕竟休息一下,还要和大舅哥进行军国大事的处理。
半个时辰后,回到王府,本来吴克善还想对朱常浩发一顿脾气的,但看到瑞王爷现在胡须拉碴,衣服上污垢连连,有各种不知名的气味在弥漫的时候,吴克善闭嘴了。
朱常浩先是向吴克善告罪了一声,然后向众人说道,“孤太困了,休息一下,啥事等孤醒了再说。”
(朱常浩睡了,但书生没睡。他有话说,“请诸位订阅和打赏,好不?书生微信号:gz21921;欢迎和各位读者交流此书的一些情节,架构问题”。)
………………………………
第228章 军国大事为先
朱常浩确实是困极了,回到八喜宫后,随便将衣服脱掉,就上了炕,呼呼大睡。
外面,王府的女眷和吴克善还没有回过神来,等他们要询问瑞王爷的一切要事的时候,才意识到,人都睡了,还问个屁啊。好在朱常浩是回来了,那睡觉,也是有时间限制的,自己可以等啊。
朱常浩睡着了,刘正也带领这巡查队伍开始朝庐州府开去,其他的人两队人马也分别到了铜仁和赣州。
另外,朱常浩不知道的是,这两天的时间,王大梁像丧家之犬一样,已经从汉阴驱赶到石泉县,由于是从河谷地带行走,王大梁他们的速度还是很快的,这一定程度上显示了青龙军和白虎军的急行军能力,还有,在两边河谷的山梁土丘上,还有四千名陆师,他们是为了防止这两千流民遁入山林。
好在白虎军和青龙军的这两分部的带兵之人还是有办法的,那就是白天将王大梁的流民队伍给累成狗,晚上在派遣一定的流动哨和警戒团,防止他们乘着夜幕逃窜。
就这两天,其实王大梁也看出来了,瑞王府的这两支队伍就是狗撵兔子的打法。
王大梁昨天就想利用这“狗撵兔子”的意图,打算来个狗急跳墙的,结果,对面的青龙军毫不犹豫的开火,死了二百多号人,王大梁意识到,这就是把自己像羊群一样驱赶,看这架势,自己暂且逆来顺受吧。
如果王大梁知道二十一世纪的有这样的一句话,“假入生活强jian了,既然不能反抗,那就好好地享受吧”,肯定不说什么逆来顺受了。
獠牙行动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但这一万匹战马的运来,让瑞王府一些执掌兵事的大佬们,伤脑筋的是不知道怎样选出来一名骑兵将领。
闲聚的时候,大家开始推荐起来,这时,孙承宗突然将脑袋拍了一下,说道,“诸位,老夫前些年在京师的时候,注意到了一个人,这人是云南昆明府人,今年大概有四十四五的样子,现在正在家里面丁忧,不过,估计五月份丧事就结束了。”
孙承宗说到这里,专门搞人事的瞿式耜却问道,“此人人品怎样?”
“此人文武双全,既有慈悲之心,又有金刚怒目,可以说是上可以为帅,下可以为将。”
“那大人应该将此人推荐为王爷,让王爷定夺,可好?”孙元化说道。
“等王爷苏醒过来,老夫就去给王爷说说。”
只是这句话孙传庭刚说完,就盯着孙元化又问道,“初阳,你怎么又到王府里来了,是有什么事吧?”
“是有事,但是这事,我要先给王爷说之后,才可以给大人说,难道老大人现在要听?”孙元化促狭地对孙承宗说道。
已经成为人精的,在朝堂上风雨三十年的孙承宗立即摆手说道,“初阳,既然这是给王爷说的,老夫就不相信你敢对我们几个说。”
“唉,姜到底是老的辣啊,本来自己还想挤兑一下老大人的,想不到老大人不吃这一套”,孙元化在心里面无奈地想到。
群人商议到这里就不在说话,问题是朱常浩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太能睡了,三个时辰,五个时辰,差不多睡了六个时辰,星斗满天,夜色微凉的时候,才苏醒过来。
起身洗了澡,然后让巧儿传膳后,朱常浩出来到花园里散散步,就看见大舅哥吴克善,还有王府一干重要属官,都在等自己。
“得”,那就不散步了,先公后私,先听听本王的属官们有什么话要说,在这之前还是要安慰一下大舅哥。
就在王府的紫气堂里面,朱常浩让人将吴克善请进来,一杯香茗端上来后,“大舅哥,不好意思,孤这两天都忙疯了,有点冷落了大舅哥,在这里,常浩给大舅哥道歉,今晚以茶代酒,请大舅哥包涵包涵”,说着,朱常浩直接一碗热茶一饮而尽。只是茶汤也太烫了,差点让他将茶汤吐了出来。
但朱常浩忍住了,愣是装作气定神闲地喝了下去。
这不,瑞王爷都喝了,吴克善自然也不好意思不喝啊,如果不喝,就代表这他不原谅朱常浩呗。
作为科尔沁草原上的汉子,吴克善做事也不是拖泥带水的人,既然朱常浩一饮而尽,那他自然不能逊色,立即一饮而尽。
一大碗茶就这样吃下去了,可是吴克善不像朱常浩一样,修炼出了《内经》功法。说实话,那种烫心的感觉,立即让吴克善伸长了舌头,一下子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然后立即跑出去,舀了一瓢大缸里面的凉水,感觉舒服了。
朱常浩在他出了紫气堂的大门后,也跟了出来,好像没有看到吴克善生气的表情,自顾自地说道,“大舅哥,有事咱俩明天好好说,今晚本王还有大事要商议,暂且就不能相陪了。”
说完,看了一眼瞠目结舌的吴克善,潇洒地来到正气堂。
正气堂里面,汉中瑞王府的三省六部的大臣们能来的都来了,朱常浩也没有废话,直接问大家有何事要商议。
“王爷,老朽星夜和大家前来,主要是因为咱们这战马也有了,另外,在榆林府那里还有八千匹,再加上这次的一万匹,差不多可以组建两个骑兵师了。”
“恩,孙老大人说的不错,本王是想,这一万八千匹战马当中,有多少母马,种马几何?”
“王爷,这事情末将来说,根据榆林府和安民大营的从科尔沁那里统计得来的数目,有种马八百余匹,母马有五千二百左右”,孙传庭说道。
“好,也就是说,咱们的现在能用的战马有一万二,可以组建一个骑兵师。”
“王爷,说得对,战马我们除了购买以外,也可以自己繁殖,问题是现在骑兵师缺少一位带兵的将才,不知王爷心里可有人选?”孙承宗老辣地问道。
朱常浩听了听了这话,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思索了一会,说道,“本王手里面,还真没有骑兵的将才啊。”
“那老朽打算给王爷推荐一位骑兵师的将帅之才。”
“哦,谁呀?”
“此人就是云南昆明府的傅宗龙,现年四十过四,马上就要丁忧完了,王爷不妨修书一封,请此人到汉中为王爷练兵。”
“只是此人能来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
“王爷放心,此人现在已经对朝廷失望透顶,要不是建奴还在折腾,老朽估计此人就要隐居了。到时候,王爷修书的时候,老朽再给他写一封书信,保证他到来。”
“那好,只是谁来说说,傅宗龙此人秉性如何?”
大家听了王爷这样说,立即将目光投向了孙承宗,毕竟人选是孙承宗提出的,这傅宗龙的生平所事也应该孙承宗来解读。
果不其然,孙承宗喝了一杯茶之后,“王爷,关于傅宗龙,老朽就将知道的说一下。
这傅宗龙是万里十三年生人,万历三十八年,为进士。王爷应该知道,这昆明府在大西南,万历朝时期,江南多才子,然后就是直隶,这滇地有人为进士,那定是才华惊艳之辈。”
朱常浩听了,点点头。
“考上进士之后,做了几任铜梁、巴县知县之后被调入户部主事。授御史。傅宗龙本来是一介书生,如果没有什么变故,也就是在这个职位上庸碌一生,平淡而过。偏偏他的命运里赶上了大明朝危若累卵的多事之秋。天启元年(1621年),清兵攻打辽阳,明熹宗下令招募兵勇。傅宗龙在一个月内,就招募到精壮士卒五千余人。第一次表现了他的干练。
第二年(1622年)贵州水西土司安邦彦谋反,攻打贵州,傅宗龙上书皇帝,托出了自己制定的平定叛乱的军事计划,并申请带兵平叛。明熹宗大喜,正准备实行时,一场大病使傅宗龙未能遂愿。
直到天启四年,贵州巡抚王三善被叛军大败,在这样的局势下,傅宗龙被任命为贵州巡按兼监军,从云南调来5000精悍滇军,一直打到贵阳城。
傅宗龙在军饷不足,明朝军队机构混乱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进行了平叛战斗,在军事战略上,提出了“屯守策”,在西南的治理上,提出了新的行政和人事设置,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执行。终于在天启六年(1626年)平定了叛乱。”
孙承宗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朱常浩却在脑海中想到,“这厮真的是牛人啊,如果按照运动的历史观点来说,西南叛乱的平定,消灭了西南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了大明的统一。也为后来李定国、孙可望的抗清武装在西南建立根据地清除掉了一大障碍,傅宗龙功不可没。”
本来想到这里,朱常浩就要拍大腿定下此人为骑兵师师长的时候,孙承宗又说道,“王爷,傅宗龙此人在为官近二十载的岁月里,起起伏伏,老朽都看着有些不忍心。因此,老朽想大胆地说一句,希望王爷善待此人。”
朱常浩听了,严肃地说道,“老大人,还有在座的诸位作证,只要傅宗龙不负孤,孤就给他一片他想要的天地。”
众人听了,王爷这样说,也就真的放心了。
接下来,朱常浩直接对孙承宗说道,“老大人,下来麻烦你修书一封,明日一早,和本王的邀请信一起发到昆明去。”
“是,王爷,老朽遵命。”
本来今晚的商议都要结束了,孙元化却说道,“王爷,微臣有要事禀报。”
(本章完)
………………………………
第229章 三省六部要完善了
对于云南昆明府的傅宗龙,朱常浩下来就决定连夜写一封情真意切的邀请书信,从民族大义上,个人情感上,让傅宗龙明白,大明需要他,更主要的是大明的希望,瑞王爷朱常浩需要他。
就在朱常浩打算回到书房写信的时候,孙元化叫住了自己。对于孙初阳这般闷葫芦一样的人,那如果叫自己肯定是有大事的。
所以,朱常浩也就耐下性子听一听他要说什么。
“王爷,就在今早您走后,臣接到了师傅的书信。”
“你的师傅是……”
“王爷,我的师傅就是当朝的礼部左侍郎徐光启啊,这一次,师傅决定要来汉中,还有,我师傅的好友,也算是我的师叔李之藻也要来,因此,我前来给王爷通报一声。”
“那你师傅和李师叔说好什么时候抵达汉中?”
“王爷,按照这封书信上来说,师傅和师叔他们是本月初走的,两位老人家年纪大了,估计从京师抵达汉中,差不多要一个月时间吧。”
“恩,那好,本王心里知晓了,下来会安排下去的。”
“谢王爷。”
孙元化就因为这事情,特地跑来给朱常浩汇报,也算真的是意识到保密问题。在十七世纪的大明,好多人还没有意识到“信息”的威力,但作为二十一世纪过来人的朱常浩,那是知道这玩意的恐怖,因此,保密条例自朱常浩决定要改变命运的那天,实施至今,从来没有改变。
孙元化说完就离开了,还有半个时辰就要到子时了,朱常浩立即多王怀珍说道,“王伯,下来你以本王的口气的,写一封邀请信,要点就是民族大义和个人情感,让傅宗龙赶快到汉中就任。还有,立即派人北上,迎接徐光启和李之藻,确保他们个人和家眷不要受到伤害。”
“是,王爷,奴婢下里就安排。”
这一天事情就这样安排完了,让朱常浩头疼的是,大舅哥还在寝宫里面等待自己呢!
事实上,吴克善这会没有在寝宫,而是在靠近水塘一侧的厢房里面烤羊肉呢,身边还有还有心腹巴特。为啥吴克善不在寝宫呢?
第一点,这寝宫是瑞王爷女眷居住的地方,自己一个大男人在那里面,一旦引起朱常浩的猜忌,那岂不是引火上身。
第二点,寝宫里面,一旦进行烧烤,那味,估计会影响到孕妇王妃的。
第三点,吴克善也不喜欢胭脂水粉多的地方。
就以上三点,决定了吴克善在厢房里面烤羊肉,而是还面对这水塘。现在,这个水塘,就像科尔沁草原上的饮马河一样。
过去,每年七月的时候,这科尔沁部族就会北上,到饮马河边进行围猎。傍晚的时候,夕阳西下,灿烂的晚霞,映红了缓缓流动的饮马河。
那时候,马头琴就会响起来,肥嫩的羊羔肉的也会在烧烤架上,滋滋地往下掉油水,孜然,盐巴,还有砖茶汤,科尔沁的少女们,也会挑起欢快的舞蹈。
只是天启元年以来,随着西边察哈尔林丹汗的崛起,科尔沁已经不敢北上了,因为他们怕林丹汗包抄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页)导致灭族。
往事不堪回首的吴克善,翻动了一下烤架,吴克善看了身边的小妹一眼后,又看着星光下,亮晶晶的水塘说道,“玉儿,到汉中也两年多了,你觉得这朱常浩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布木布泰盯着烤架,没有回自己阿哥的话,就在吴克善打算再重复一遍的时候,“阿哥,小妹在这里已经两年多了,说真的,我身边的这个男人(朱常浩),我觉得比皇太极还难侍候,有时候看起来天真无邪,赤子之心。但如果邪恶起来,小妹估计,我们整个长生天的汉子没有一个能敌的过他。”
“阿妹,你可不要长他人志气啊,我们草原上也不是没有出过人杰啊,例如大智者八思巴,天下的共主,黄金家族的老祖宗铁木真,难道不是人杰吗?”
“阿哥,你不知道,现在虽然看起,瑞王爷只是一个就藩一县,也就是南郑县一地的亲王,但实际上,从汉中府,一直到荆州府,沿着这三千里的汉江,从东到西,实际上都是王爷的地盘。人丁口数不下千万。另外,三千里的汉江,现在已经布满了王爷的巡检司,还有大明皇家银行分号,这些不算,各个巡检司下面还有农务局啊,这可是管理种植五谷稼樯的衙门。可以这样说,王爷为已经把各地的兵事,农业,还有钱粮基本上都揽在自己怀里了。”
“额,小妹,你不要吓呼阿哥啊,那各地的知府,知州,知县难道心甘情愿的让他朱常浩给架空。”
“阿哥,不要老是叫朱常浩朱常浩的,忒难听了,还是叫妹夫吧”,布木布泰竟然没有先回答吴克善的疑惑,而是纠正他的言语上不敬。
吴克善也是一脸的不爽的,真是女生外向。
当然,作为人精的布木布泰也没有忘记回答阿哥的问题。
“阿哥,这各地的知府,知州,知县,现在差不多都是王爷的人了,如果他们真的不靠向王爷,小妹觉得,他们连三天知府、知县都干不下去。再说,这两年,随着汉中水道的疏浚开通,商路来往密切,整个三千里的汉江,在去年的的旱情中,竟然没有遭受多大的灾荒。周边的老百姓除了种庄稼以外,还可以到江上讨生活,可以做纤夫,力工,船家。农人们种出来的果树粮食,都可以在江边进行买卖。”
“恩,听你这么一说,好是好,可是瑞王爷养活那么多的兵丁,还有水师,他的银两从何而来?”
本来布木布泰很想给他说一下那个福王府的失窃案的,但一想到,如果那一天,阿哥将此事泄露出来,被‘有心人’抓住“把柄”,那不是给阿哥和王爷造成麻烦了吗。所以,布木布泰换了个说法。
“阿哥,记得去年八月份,你回去的时候,王爷送你“长刀千把,铁锅千口,还有虎蹲炮八门,弹丸三百,还有茶砖千斤,盐巴五千斤”,这里不说茶砖和盐巴了,就说说长刀,铁锅,虎蹲炮的质量和那些晋商卖给我们科尔沁的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吴克善听到这话,沉思了一下,还是说道,“不瞒小妹,确切地说,质量很不错,都是上好的铁器,特别是那种长刀,叫亚克西的,碗口粗的白杨树,一刀就劈断了。整个刀体,刀身,可都是钢水啊。这样如果打造出来,那可是花费好多功夫啊,妹夫是真的有心了。”
布木布
(本章未完,请翻页)泰听了自己阿哥从朱常浩,瑞王爷,到现在的妹夫,心里对于阿哥的这种“看人放屁”的做法鄙视不已,不过还是对吴克善解释道,“阿哥,这些东西,其实没有花费多少功夫,都是王爷利用水力做的,一个水轮机就可以带动好多组大小锤,进行锻造刀身的。还有,那些钢水是直接在冶炼炉子里面就成型的,直接浇铸到模具里面锻造就可以了。这些东西,王爷就可以卖给那些商人,换银子呢。
还有,说起锻造,阿哥知道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种银币,王爷叫它银元,商贾们叫它龙元。”
“哦,就是这种东西吗?额,做的很精美,份量很足”,吴克善说着,还拿出了两块银元让布木布泰看。
布木布泰看了一下,说道,“就是这种龙元,那可不是铸造而成的,是冲压而成的。阿哥有没有发现,这龙元上面的花纹,还有图案,是不是都是一样大的,份量也一样足的。”
“恩,阿哥倒是称量过,分毫不差。去年腊月,皇太极也仿制过,不过仿制出来的龙元,一样大的重量不够,要重量够,那银饼却要造大一点,而且,上面的花纹太粗糙,沙眼也挺多的,最后放弃了。”
“阿哥啊,这银元据王爷说,那是卷压机,冲压机,利用汉江的水力制成的。最主要的是,现在整个汉江地界上,只要有点钱粮的人家,都把这银两换成龙元,存在大明皇家银行里面,据说银行每天还要给这些存钱的人给利息呢。还有,现在整个汉江地界上的人,还办了铁质身份证明呢,到银行里面存款,贷款,还要有身份证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