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皇叔-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这一番话,给了众位勤王军诸多官长一个希望,但是,朱常浩心里面还另有打算。
只见朱常浩跪下来,“禀皇上,这封赏何时能下来?还有,城外粮草马上就要告罄,急待兵部划拨粮食。否则引起兵变,到时候为祸京畿之地。最后就是,这次勤王军甚多,本王打算按照自愿原则,将一些兵卒进行整编,以飨社稷兵戎,望皇上恩准!”
朱常浩虽然很有礼貌地向崇祯请命,但那上奏的话语,简直就是咄咄逼人。
崇祯听了,竟然半晌没有说话,也没让朱常浩平身。
作为首辅大臣的成基命,看不下去了,立即站出来说道,“皇上,瑞王爷所说的第一个问题,老臣会同吏部,兵部,三天可以保证封赏下来。”
朱常浩面无表情地点点头。这会申用懋出来了,“禀皇上,兵部已无粮饷划拨啊,请皇上明察。”
朱常浩对于这个问题,只是不置可否的点点头。
现在就剩下第三个问题了,韩爌和申用懋对视了一眼之后,站出来,“禀皇上,对于瑞王爷收编勤王军,老朽认为可以,毕竟这收编是为了保境安民,否则缺少粮饷的兵丁,那会哗变的,到时候,那就是滔天大祸啊。”
韩爌说完,来宗道,周道登,李标,成基命,周延儒,温体仁主臣皆附议。
这下,崇祯傻眼了,怎么朕手底下的这些肱骨们向一个地方藩王说话呢?
(本章完)
。。。
………………………………
第273章 外出身存才飞跃
在太和殿,朱常浩和崇祯之间进行了首次交锋,结果是朱常浩“借势”当前兵部的军饷粮草皆无的困局,将这一次一些非官军的勤王军,进行了整编的事给定下来了。
再说,在朝廷的这些阁臣心中,瑞王朱常浩整编这些勤王军,还可以省一笔粮草,最主要的是,皇亲国戚,勋贵之家的田产都在京畿之地,这些还不算;最主要的是在当朝的宦官群体里面,包括十二监、四司、八局,这些人差不多有上万余人,他们的家产,还有管理皇庄,都在京畿之地,北直隶等地。没有粮草,士兵哗变,一旦让这些哗变的勤王军自行征集粮食,那他们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在朝廷里面,皇亲国戚,勋贵人家,宦官集团,阁臣大佬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官位,肯定要将京师城下的勤王军找一个接盘的人,恰好,朱常浩毛遂自荐,现在是最合适的。
太和殿上决定了整编这些勤王军的事宜之后,崇祯开始决定,再有两天就是新年了,今年由于皇太极围城,导致北地五省,还有京畿路之地,到现在都没有封衙。
现在,开始封衙,大年初七之后,才会拜天开衙,当然,关于对三十一支勤王军的大小头目封赏,那是不会停的。
朝会的事情结束后,朱常浩却被崇祯叫住了,到后面的保和殿去共商国是。
保和殿里面,一片温暖,在周皇后的张罗下,朱常浩,崇祯,皇后周氏在一起吃了一顿家常饭。
崇祯讲究儒家食不言寝不语的古训,这次吃饭,就是为了纯粹地填饱肚子。
也就是二十分钟左右吧,这一次的御膳,朱常浩吃的还是非常满意的,毕竟纯天然,不加任何化学调味品的菜肴,那吃的是健康啊。
吃罢饭,就在暖阁里面喝点热茶,这会,就要谈“事情”了,周皇后出去,崇祯的身边只有王承恩站着侍候。
“五皇叔,朕今天在这里,是想推心置腹地和皇叔谈一谈,毕竟是我们朱明的天下,朕和皇叔都是朱明的子孙,所以,今天的谈话,是不以言论获罪的。”
“既然皇上这样说,那作为长辈,今天孤就畅所欲言。”
“王伴当,给皇叔续茶。”
“皇上,咱们已经有四年没有见面了吧,这四年来,咱大明可真的是江河日下,财税枯竭,说内忧外困丝毫不为过啊。造成这样的局面,虽然说责任不在皇上一人身上,但皇上您的作为,简直是乱弹琴,真的让大明的一些有识之士堪忧啊。”
朱常浩没有废话,直接指出崇祯做人不行,没有当皇帝的才能。
崇祯听到朱常浩这样说,脸直接成猪肝色。想到自己作为九五之尊,竟然有人在当面指出,自己没有没有当皇上的才能。
这话一说完,整个保和殿里面,半天没有声响,崇祯也沉默不语。朱常浩看到自己这所谓的侄儿,心胸竟然这样狭窄,于心不忍,打算点醒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皇上,想必你也清楚,你登基为帝的第一件事,就是铲除以魏忠贤和客氏为首的阉党势力,这没有错,也是大快人心。但是你没有准备后手啊。你将阉党铲除之后,将各地的矿监税吏既全部召回京城,那大明的财税就收不上来了。靠老百姓种地的一点农税,那基本上就是杯水车薪,再说,这几年来,旱灾,虫灾过多,老百姓都快要揭竿而起了,朝廷无力救援。这样不是体现出皇上,你的无能吗?”
崇祯听了这话,又沉默了,但朱常浩发现,这话明显是听进去了。喝了一口茶之后,崇祯问道,“那五皇叔,接下来朕应该怎样做?”
“皇上,做什么事都要顺势而为,这样就会事半功倍,还有,不要把朝堂里面的那些臣子想的多么忠诚。他们现在,都是富得流油啊,问题是他们好不交赋税,孝敬颇多啊,这是太祖爷给读书人的优待,但那时候是开国初,读书人少啊。现在二百多年过去了,读书人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商贾们现在更是富甲天下。但要把富甲天下的这些财富收归朝廷,你就要有人去干。”
“那皇叔,这样做,估计阁老们,朝臣们会死谏的。”
“呵呵,皇上,死谏就死谏吧?大明朝现在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当官的。另外,在这朝廷之内,要建立起一批为社稷收赋税的人。天启时期是宦官,万历时期是一条鞭法,不知道皇上你现在是什么法?”
“朕就想着,如果用皇爷的一条鞭法咋样?”
“皇上啊,这一条鞭法是不错,但是现在,我们朝廷里面缺少实施此法的人啊,毕竟历朝历代,这变法可是遭人恨的事啊。在说,皇上你历来就是耳根子软,急功近利的人啊,这变法在你手里估计落不了好啊。”
这样直言不讳的说法,崇祯那苍白的手指捏的茶碗卡卡作响,朱常浩却没有理会他,“皇上,为君之道,不外乎就是“平衡”二字,在平衡之间,为社稷,为苍生,为屁股下面的龙椅,增加不动如山的权柄而已。”
朱常浩这会说的,基本上就是帝王权术,意思就是让崇祯有所理会,为大明多保留一点元气。
亥正时刻,看着夜色弥漫,崇祯朱由检也有些气馁,朱常浩告辞之后,回到自己广渠门下的兵营里。
巡视了一圈骑兵军帐之后,朱常浩回到碉楼的时候,已经是子时初,看见刘正,宋献策,傅宗龙,赵率教还在等自己。
朱常浩将自己在保和殿里面,和崇祯的对话说了一遍,宋献策和刘正听了,面色淡然,只是傅宗龙有些惊讶,但是想到王爷现在这样的权势,也就坦然了。
四人不同表情,朱常浩也是净收眼底,他也明白,傅宗龙这是因为没有主动想过大明朝未来的方向,还有,没有感受到现在大明的困局是衰弱和无能造成的。
说完这些话,朱常浩就回到自己的帅帐,休息去了,四人也散了,要为明天的营生做准备。
一夜无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天亮了,今天是腊月二十八了,这月没有三十,明天就是腊月底了,估计崇祯四年的新年,就要在京师城下面度过了。
自从鞑子离开京师之后,这次早上的城门也开了,进出城的三教九流们,都打算利用这个早时间,开始一天的生活。
城墙下面,骑兵师的差不多一万八千余人,开始绕着城墙根跑起来,那整齐的踏地声,还有双裤腿的骑兵服,像一柄长剑,从皇城根下面呼啸而过。
早晨只有骑兵师在跑步,其他的勤王军都所在营帐里面,不起床。话说回来,现在战事没有了,其他勤王军的队伍里面,一天也就是两顿餐而已,早上那样跑,兵营里面的火头军是不提供早饭的。
二十华里的跑步完成后,骑兵师里面的早饭也完成了。鉴于后勤供应不足,今天的早饭就是羊肉泡馍。
问题是这羊肉汤可是加了骨头当的,那香味,可以说是迎风飘十里啊。
羊肉汤的味道逸散出去之后,其他勤王军里面的丁卒,现在都已经睡不住了,那诱人的香味,直接让人的喉结一动一动的,直往下咽唾沫。
朱常浩和所有的兵丁吃完羊肉泡馍的早饭之后,回到自己的帅帐,在帅帐里,今天要决定自己的去留。
除腻的浓茶喝了两口后,宋献策说道,“王爷,这次京师保卫战结束后,还是回去好,毕竟在三千里的汉江周边,那才是王爷的根据地啊。京师倾轧严重,整不好就会命丧紫禁城啊。古人有曰,‘申生在内亡;重耳在外生’啊。最主要的是昨天,王爷所说的那番话,恐怕皇上已经对王爷起了杀心,现在不杀王爷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城外的骑兵师啊。”
“王爷,老宋说的对啊,这京师,不是久留之地,再说,我们的宏愿是为了大明的中兴,但崇祯明显不是中兴之主,你看他嘴皮薄,颧骨高,明显就是一位浅薄,心胸狭窄之辈啊。和这样的人在一起,那是没有一点信任和安全的,整不好,就要被人借脑袋去树威啊。”
自己的谋臣,管家说完这话,也吻合了朱常浩内心的思考,说实话,明日各路头目的封赏下来,自己就要回去了,当然,卢象升会带领白虎军随宋献策南下,到登州府驻扎。
事情基本上就这样定下来了,突然亲卫报告说,“蓟辽总督袁崇焕,协同山海关总兵祖大寿,大同总兵满贵求见王爷。”
“请他们到碉楼等候,本王换件衣服就来。”
早晨吃羊肉泡馍,现在一身的羊肉味,换件衣服,也为了表示尊重。
铁板架构起来的碉楼上,火盆已经让房间里面暖烘烘的一片,朱常浩进去后,三人起身连忙见礼。
“王爷,老朽这一次来,主要是有事相求!”
“哦,总督大人所求何事,给本王说说!”
“王爷,勤王军就要断粮了,这可怎么办啊?”
(本章完)
。。。
………………………………
第274章 这可是实权啊
袁崇焕的这番问话,其实也是一个知兵之人应该做的,毕竟自古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现在勤王军已经困在京师城下面了。按照这些勤王军以前的想法,到京师之后,也是朝廷给他们提供粮饷啊,毕竟每年通过运河漕运,送到京师里面的粮食数以亿斤,就勤王军这二十来万余人的样子,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可惜这些勤王军们没有想到,现在的漕运总督,是往京师里面运送粮食,但粮食只能满足京师人口的需要,现在不说粮仓里面没有粮食,就是户部的国库里面,银子也没有几个,要不是瑞王爷紧急划拨了自己所携带的粮食和马粮,估计这二十万勤王军都到乡下去打草谷了。
现在袁崇焕问粮食的情况,朱常浩打算还是将自己所谋的事情说一下,毕竟现在整个大明,只有自己有粮食。
“袁督师,这粮食本王是有的,只不过也就是明天下午就到了。问题是本王的粮食也不是风吹来的,运来的粮食这次除了给北方五省的官兵,还有你们蓟辽的边军,赠送个十天半个月的口粮之外,剩下的本王要用来整编勤王军。还有,袁督师你要有准备,这次因为一些阉人,还有朝官的做手脚,皇上发了圣谕,本来打算你不要赴京救援,但是你没有收到,功劳是有了,问题是朝堂上一些奸佞之徒肯定会拿此事中伤你,再说皇上也是个天性凉薄之人,你还是要早作准备啊。”
说完此事,朱常浩不知道怎的,心里一下子轻松了不少,只是袁崇焕听了,对天悲叹一声。
作为进士第出身的袁崇焕,那也是自由熟读经史的,再说,自己现在掌握这蓟辽两大边镇,手底下的关宁铁骑,那可是大明境内首屈一指的战力。这么一个手握重兵的人,你让崇祯如何放心,但袁崇焕的心里其实还有一丝幻想,毕竟在自己离京去辽东赴任的时候,皇上可是答应了自己的堡垒战略的。
如果朱常浩知道袁崇焕还这样想,那一定会破口骂道,“天底下最不靠谱的就是皇帝了,特别是崇祯,更不靠谱,心里根本就没有一个治国方略啊。”
不管袁崇焕的榆木脑袋,这会的皇太极,带领着手底下的一万余人,本来打算走马兰峪的,但是想到,马兰峪那个地方,过去就是科尔沁的部落驻地,一旦自己的这一万多人过境,说不定就会被吴克善他们给吃掉,然后并力向东,吞掉辽东八旗,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想到这里,范文程立即向皇太极建议,“大汗,这马兰峪看来是不能走了,山海关我们更是走不了,那只有走遵化,三屯营,上喜峰口了。那里靠近关宁铁骑,这片地界上,科尔沁基本上没有,正是我们正白旗的驻地啊。”
皇太极点了点头。
关外的天气真冷啊,喜峰口作为蓟镇边军的一个重要关隘,竟然没有人来把守,皇太极率领这损兵折将后一万多人,慢悠悠的朝东北方向走去。
只是代善,现在心情明显不佳,时常还会说道,“我的三子萨哈廉,这会已经是刀斧加身了……三子啊,阿玛对不起你!”
众人听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代善这声声泣血的呼唤声,心里也不是滋味,一将功成万骨枯,那只是因为里面没有你的亲人而已。
出了喜峰口,皇太极一行才把心放进去,只是心里拗哭不已,十万大军,死了九成,现在只有一成回到关内,这是自父汗努尔哈赤以来,最大的失败啊,就是萨尔浒之战中,我们也没有这样的惨败。
皇太极在反思自己的失败,这边,京师城墙下面,朱常浩也放开了,到周边的百姓家里,买了了二百头肥猪,,十万斤烧酒,导致京师周边的酒坊里,全部卖空了。毕竟今晚就是大年三十了,这些勤王军的壮士们,为了京师的安危,在大雪飘飞,年关已进的大年三十,不能回家团圆,朱常浩打算,用杀猪饭让这些壮士,官军们过一个热闹的新年。
肥猪在上千号兵丁驱赶这朝兵营驻地走来,按照刘正的传令,就在城墙下面一里路的地方,火头军们已经准备,烫猪褪毛,开膛破肚。离屠宰地的五十米左右的距离,雪白的白面馒头,三尺二的大锅里面的大米饭,已经上锅,旁边炖猪肉的灶台上,放了两把汉中瑞王府出产的红辣椒,只不过现在已经成为辣椒干了。
差不多过了半个时辰,杀猪饭基本上已经备好了,放了辣椒的炖肉里面,那香味真他娘的诱人。
申时初,杀猪饭已经完备,十万斤的酒水也送来了,刘正又让人加了十万斤的井水,毕竟高浓度的烧酒,惨点水也没有什么。
就在碉楼下面,朱常浩让众人填满酒水,对着下面的将士们说道,“弟兄们,自古就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说法。我们这一次,死伤了这么多弟兄,让他们魂归来兮,也祝我们大明大杀四方,国富民强,天下太平,来,干了这碗酒。”
辛辣的酒水沿着喉咙下去,现在还有十八万人的战场,这会都看到了瑞王的王者风度。
一身明黄色的八蟒王狍,挺拔的个头,声音洪亮,太阳穴高耸,一看就不是等闲之辈。
酒水喝完了,好多人只是喝了两口,朱常浩立即运转功法,“浩浩乎!平沙无垠,敻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这是我们大明的将士马革裹尸啊。但这一次,我等大明健儿让鞑子折戟沉沙,人头落地,为大明的社稷,为身后的百姓,我们勇往直前,流尽最后一滴血。为了大明,杀!”
“为了大明,杀!”众兵丁嘶喊到。
一碗酒喝了半碗,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弟兄们,今日是大年三十,我们在京师勤王,今日本王给大家买来肥猪和酒水,既然和家人不能团聚,今天,我们众多的弟兄就在一起团聚吗,卫国杀敌,过上一个普天同庆的新年。来,弟兄们开吃吧!”
大块的瘦肉,肥肉,骨头,在加上花椒,辣椒,萝卜大火炖上两个时辰之后,连骨头都酥了,在加上辣椒提味,这吃在嘴里,是那样的可口。
差不多吃了一个时辰,就在众多兵丁吃饭瞬间,朱常浩站在碉楼上,“明日巳时初,请弟兄携带战功,也就是人头,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帅帐前面领取奖赏银两,有鞑子人头的一个人头两块银元,没有的,只给一块。毕竟本王说过,要赏罚分明。”
朱常浩的这话说完,有鞑子人头战功的,心里高兴不已,没有人头的,也兴高采烈,毕竟白得一块银元,那也是一两银子啊。
这么多天来,勤王军第一次吃了这么一顿饱饭,看见好多兵丁,由于饭菜太可口,竟然吃撑了,坐在营帐前面的地面上,直哼哼。
朱常浩看了这么一路,心里是既好气又好笑,“唉,我们大明还是太穷了,难道崇祯不知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社稷吗?”
其实崇祯知道,可惜他才华有限啊!
晚上,中午的杀猪饭还有一些,火头军有往里面放了一些白菜帮子,还有排骨,猪肉块,就着米饭,吃了起来。
朱常浩同时也得到了卢象升的快马向报,明日未时前就可以抵达京师城下。朝廷里面,骆养性也传来了消息,说申用懋,成基命等人已经将这次的战功封赏整理出来了,封朱常浩为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使,并且注明世袭。
知道自己为奴儿干都司的都指挥使,朱常浩心里非常高兴的,自己以后对这片地方用兵,那就出师有名了。
后面,宋献策还给朱常浩讲了一下奴儿干都司的一些情况,“王爷,这奴儿干都司管辖范围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外兴安岭,南濒鲸海和图们江上游,包括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至库页岛的广大地区。
辖区内广置卫、所,作为都司所属的地方军政建制。在奴儿干都司建立前后,明永乐元年至七年,陆续在松花江、嫩江、鄂嫩河、精奇里江、亨滚河和乌苏里江流域设立一百三十余卫,到万历年间,奴儿干都司辖区内增加到卫三百八十四、所二十四、地面七、站七、寨一,通称三百八十四卫。
唉,只是近年来,野猪皮努尔哈赤已经不断地吞没了这些卫所,破坏了驰道和驿站。想到永乐九年至宣德八年的二十二年中,太监亦失哈从曾十次前往视察,对都司、卫、所官员授予官职、印信,赏赐衣物钱钞。并在奴儿干都司的山顶上,修建了永宁寺,先后留有
。。。
………………………………
第275章 猪养肥了再杀(求全订)
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使,对于一般人来说,那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就和以前的辽东宣慰使一样,辽东都被野猪皮占了,你的使司衙门也只能流落到登州府了。
接着朱常浩是知道了自己的新官职了,满贵的封赏也下来了,是宣大经略使,祖大寿的也下来了,领都察院左都督衔,傅宗龙的下来了,是延绥,甘肃,宁夏团练总兵,即三边团练总兵。
傅宗龙的这个团练总兵,就是个花钱的官职,一般来说,往常团练练出来的兵还不是说自己的,估计这是崇祯想着本王花钱练兵,用兵的时候从傅宗龙那里调兵就行了。
“嘿嘿,皇上,你的算盘不错,可惜,以后这北地真的就是我朱常浩的了。三边团练总兵,估计是杨鹤的主意的吧?这厮安抚流民不行,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就连粮食也没有,只是嘴上的的功夫不错,乱许诺,要不是本王的青龙军在后面压着,这北地五省,说不定就真的成了流民了天堂了。既然朝廷封傅宗龙三边团练总兵,那本王以后就要了三边了,虽然现在三边干旱,贫困,但那要看放在谁的手里,放在本王手里,那三边就是塞外江南。放在朝廷手里,那就是一个大包袱,祸害!”
赵率教这次朱常浩没有上报,毕竟已经死过一次的人了,如果上报上去,那朝廷里面,肯定会引起一些变数,最起码兵部尚书申用懋谎报军情这条罪是少不了的。因为赵率教就是他上报给崇祯,说战死了。
本来崇祯年间,这兵部尚书就是高危职业,时不时就会被崇祯借其人头一用,在加上这次京师保卫战里面,兵部竟然没有储备足够的军粮,崇祯已经有杀申用懋的心里,如果这次上报上去,说赵率教没死,是兵部尚书谎报军情,那简直就是给崇祯递刀子,这是要申用懋的命啊。
再说,申用懋虽然对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