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皇叔-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从山海关到盛京这片地界,朱常浩定为辽东省。

    辽东地方的划分是完成了,朱常浩还顺便对宣大以北的地界也进行了行省划分。最北面,通古斯地界叫北海省;北海省以南,萨彦岭以北,包括贝加尔湖在内,生活着外喀尔喀七部为山阳省,下面的鞑靼,内喀尔喀五部,包括察哈尔在内,朱常浩叫它山南省。

    这样,大明的东北,正北,一下子就多处来了明北省,北山省,朵顔省,海西省,辽东省;还有北海省,山阳省,山南省。

    就这么一场驱赶建奴的战役,让大明一下子多除了八个省,而且这八个省的面积,竟然比现在大明当前实际控制的疆域面积还大。

    子时了,两家女眷和孩子们都困得不行的的时候,朱常浩向崇祯辞行,并且说,“皇上,腊月初九的大朝会,本王会正式上奏,建立这八省,还有,臣恳请皇上批准,这新成立的八省,由北国经略使来打理。”

    “五皇叔,朕答应你的所有要求,这新建的八个行省,到时候会昭告天下,太常寺会向我大明属国发出国书,要让五湖四海的番邦小国,知道我大明的文治武功。”

    “皇上圣明!”

    回到瑞王府的府邸后,朱常浩在刘紫莲的亲手侍候下,洗漱完毕,竟然心态很是平和地抱着王妃入睡了,心里竟然连点涟漪波纹都没有泛起来。刘紫莲抚摸着朱常浩那结实的胸膛,看着睡在自己身边一动不动的男人,心里不禁泛起来嘀咕,“难道是妾身人老色衰,还是王爷的那玩意举不起来了?”

    睡着的朱常浩自然不知道自己身边的这个女人,正在怀疑自己男人的能力,如果知道,那肯定要让刘紫莲知道,什么是一夜十三郎,让她哭的稀里哗啦,痛哭求饶。

    第二天是小朝会,这是由皇上自发宣召朝臣进来问对的时间,朱常浩却开始带着刘正,老道,还有妻儿,在京师城里面晃悠起来。

    从南边的承天门出来,一帮亲卫暗暗地留在身边,保护着朱常浩的安全。身边的一双儿女这会穿着锦衣棉袍,一副贵气逼人的模样。

    朱常浩却和刘正,还有老道一起,边走边说着一些闲话,为了防止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众人都叫朱常浩为五爷。这不,老道看着街边的众人,“五爷,我们还是到北面的钟楼去看看,那里的杂耍,还有江湖艺人,五湖四海的商贾很多。到那里,五爷比可以听到许多听不到的消息。”

    “真的吗?小爷还打算到南边的琉璃厂去看看呢?据说到那里可以捡漏。”

    “呵呵,五爷,琉璃厂天桥那里也挺欢的,只是靠近永定门,没有北面德胜门之外的口外商人多。”

    “好了,刘哥,我们今天就去商贾云集的地方瞅瞅,看看这一年来,咱们倡导的三大产业,会让这些商贾有怎样的变化。”

    “是,我等都听五爷的”,老道一锤子定音般地说道。

    (本章完)
………………………………

第298章 崇祯又起幺蛾子

    张家口,南直隶,关西,甚至从海路上运来的货物在京师汇集,特别是腊月的时候,年关将近,京师也和大明的其他府县一样,年货的味道越来越浓,许多做皮肉生意的可怜人,也开始加班加点,在大白天就开始依门卖骚。

    朱常浩,刘正,老道,三个人看到这些青楼女,心里只是感叹,但也没有过多的想法,毕竟大明朝的红灯区是不犯法的,只是这些青楼女子虽然穿着汉中王府制衣作坊所制作的旗袍,腰俏身材线条看上去很不错,但朱常浩也不想去碰她们,不是嫌弃她们,而是自己对爱情的忠贞。

    从天桥走过来,一路多为杂耍卖艺,说书逗乐的人,京师老百姓也气象万千,很有精气神,这两年多来,由于王府扶持的纺织,大庄园种植,还有钢铁合营,机器生产货品的模式,让大明老百姓受益。也正是因为这些变革,让朱常浩将皇太极他们打进了永不翻身的境地,在加上东北亚建立八个行省,来年铁路的修筑的,保证了大明帝国的统一和和谐。

    从天桥下来,过了琉璃厂,来到了骡马市街,朱常浩才发现,因为战争的原因,今年的骡马交易很是红火,再说,就在前几天,自己以北国经略使的名义,发布了一份公。文,要求取消今年北地五省的马政,当然,京师顺天巡抚地界上的除外。

    这不,好多佃户,还有自耕农,乡下土财主手里的骡马就成了赔钱货,再加上今年骡马等大型牲畜的价钱不错,大量的农人就将这些玩意,在腊月这时候的这季节里面给出售了,换些钱粮,好好过年,顺便开春的时候,给家里的儿子娶房媳妇。

    从骡马市场看了一圈,朱常浩以五爷的身份,也和刘正,老道两人对市场里面的这些牲畜指指点点,学了不少东西。

    由于大明今年将后金这个地方反叛政权给收拾了,这一年,京师里面的番邦之人也多了不少,包括扶桑国在内的二十一个属国,万邦来朝会。最主要的是邦夷小国的人,也在京师的大街小巷,胡同里面,行走生活变得温顺起来。

    特别是最凶恶的扶桑人,现在也服服帖帖的,朱常浩看到这一幕,顺嘴地两人说道,“帝国的强大,有时候要体现在拳头上,对于那些贪得无厌的豺狼,不是礼义廉耻所能感化的,而是要用铁拳直接给锤死,锤死之后,顺便将狼窝给拔掉,让当地饱受豺狼欺凌的老百姓,回归到大明的怀抱,这也是我们的孔圣人说的!”

    朱常浩说完,刘正和老道立即懵住,孔圣人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特别是老道,更是管不住自己的那张破嘴,“五爷,圣人什么时候说过?”

    “呵呵,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材施教而已。你们想,我们干掉豺狼,扒掉狼窝,就是因材施教,择善而从啊!”

    刘正听了王爷的这一番理论,似乎觉得还是有些道理的,但就是觉得有一点不合适,但是到底哪一点不合适,他却说不上来。

    骡马市场看完,时间差不多也到了黄昏的境地,三人也饿了,本来打算去找个酒楼吃点饭,但朱常浩觉得,自己现在已经是瑞亲王了,那就到王府里面,和家人老婆,还有刘正老道一起吃吃喝喝,不是更好吗?

    从正阳门进去,就是紫禁城了,只是正阳门在南边,瑞亲王府在东北边上,这下,回到王府只有穿过皇城才近一点,当然不是皇宫,只是内城而已。

    走过承天门,东安门,保大坊,终于在皇城兵马司的旁边,回到了自己占地近百亩的王府,朱常浩直接是嘴都笑歪了,“妈的,想不到老子在这皇城根底下,有了占地百亩的豪宅,不,应该是别墅。而且,那上百间的房子,都是雕梁画栋,这玩意,比那钢筋混泥土的艺术性强多了。”

    朱常浩就这样,在王府里面边走边哈哈大笑,包括刘紫莲在内的众人们看到王爷这样傻笑,一下惊呆了。

    刘紫莲更是上去,一把抱住朱常浩,用手摸了摸朱常浩的脸,说道,“王爷,你怎么了,不会得了癔症或者失心疯了吧”

    朱常浩一看,自己的大老婆竟然怀疑自己失心疯,那自然是质疑自己这个一家之主,立即霸道地抱住刘紫莲,用舌头在王妃的脸上舔了一下,满脸的口水让刘紫莲厌恶不已,更何况在众目睽睽之下,自己作为王府的大妇,和王爷这样搂搂抱抱的,有些伤风败俗,但好处也有,王爷这样抱着自己,也是变相的宣布,自己在王府的地位,无人动摇,宠爱不减少。

    王府的饭桌上,老道,刘正,还有朱常浩夫妇,朱国橎和朱槿也坐在王妃身边,荤菜素材一起上,特别是素菜,竟然没有人动。

    就是王府的两个孩子也变得挑食,竟然不喜欢吃素菜,鸡腿,猪脸,肘子,牛排,羊肉一个比一个嘴快。朱常浩看了这两个孩子的表现,气不打一处来。

    “哎,橎儿,槿儿,你们两个再吃些素菜,大白菜,萝卜干,还有暖棚里面的那些茄子,豆腐,你们都要吃一些。不然,今天就揍你。”

    朱常浩恶狠狠地对着两个孩子说完,朱国橎和朱槿憋屈着嘴,眼泪汪汪的吃起了蒜泥茄子。

    这下,刘紫莲不愿意了,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怎么就不让孩子多吃肉呢,但是,作为王府的大妇,在宴席上,不能顶撞王爷,再说,饭桌上还有王爷的两个属下呢,必须给王爷面子和威严。

    吃饱饭,撤掉宴席后,三个大男人开始坐在一起,围着炉火,喝着清酒,商量起了国事。

    让朱常浩没有想到的是,老道虽然是一位道士,竟然也对国事发表了看法。这不,第一炮被老道说了,“王爷,这北国经略使,确实不能放弃,另外,大明这一次收复来的八个行省,一定不能落在那些酒囊饭袋手上,不然,这新收复回来的八个行省,弄不好在百年之内还是荒凉之地。”

    “王爷,这一次新收的八个行省,明北,北山,海西,辽东,朵顔,北海,山阳,山南,这八个行省布政使司的官吏,我们要从皇家大学里面派遣。最主要的是让这八省的人口,要往来。”

    “恩,老道和刘哥说的不错,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将铁路修到那里,本王打算,用一年的三大产业红利,要将铁路修到极北之地,问题是那里有冻土,夏季很短,这铁路的修建很费事,也许要用一些罪犯要进行劳动改造了。”

    朱常浩用猫哭耗子语气说完,刘正和老道心里鄙视不已,但是,十七世纪的大明,对于人命的死伤,那也只是个数字而已。

    本来二十一世纪,以人为本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十七世纪的大明,朱常浩也要利用这种观念的未形成,为大明的领土,资源,人口,经济,交通和通讯,官府体制,对外关系,格物致知等八个方面谋取更多的利益。

    对此,朱常浩打算用二十年的时间,要让自己真的梦想实现,也不枉穿越一回。

    时间一步步到了深夜,三人也喝的发酔,在被王府丫头侍候休息之后,朱常浩也回到自己的寝宫,和王妃就寝了。

    第二天,朱常浩却难得的没有出去晨练,但紫禁城里面的养心殿里面,来宗道,周道登,韩爌,李标,成基命,周延儒,温体仁这七个人被崇祯传进来了,最后,崇祯又将三边总督杨鹤招进来了。

    招三边总督进来,崇祯就是为了让杨鹤讲一讲这北地的一些情况,毕竟新建的这八个省,崇祯也想在里面掺点沙子。朱常浩的权力太大了,虽然现在崇祯没有办法名正言顺地收拾朱常浩,但现在正统的名分在自己手里,再加上封疆大吏的任命,要有那张“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圣旨才是正统,他朱常浩也没法。

    在杨鹤没有讲出三边的艰辛,还有民风彪悍,以及连洗澡都困难的事实,而且,这次新收复的八个行省,那里一年有七个月的时间都在寒冷中度过,最北边的北海省,一年也就是两三个月的时间,地面才解冻,连庄稼都无法栽种。

    杨鹤给崇祯和七位大臣说完这些事情之后,温体仁却说道,“皇上,虽然那些地方苦寒,但那也是大明的地方啊,以微臣的想法,皇上的岳父,田贵妃的父亲,田弘可以到山南省去做总督,或者巡抚。皇后父亲嘉定伯周奎可以做辽东省的总督。这样,不管是山南省,还是辽东省,都在京师的外围,可以作为京师的藩篱,从而保障顺天府的安全。”

    崇祯看到温体仁这样说,眼睛不由自主地盯着大明坤舆全图,返发事实果然相符,心里已经默认了这个提法。

    只是当天晚上回去,周皇后和田贵妃却哭的跟泪人一样,说自己的父亲年龄大了,到北方苦寒之地,也许就回不来了。

    崇祯也被说的心软了,最后采取的折中的办法,让两位国丈挂着两省总督的名分,但不到当地上任就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