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皇叔-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依依虽然有些不情愿,可是想到,这是自己的父王,只好认命地抱住了朱常浩的胳膊,美美地闭上眼睛睡起来。

    而傍边,朱常浩将手从布木布泰的脖子下面伸过去,将和自己有点距离的布木布泰搂到自己身边,轻轻地说道,“玉儿,依依,本王今天就给你们讲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山海经》的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残本,还是孤王小的时候从《永乐大典》里面看到的,名字叫“泰坦尼克号和海洋之心”,你们要听吗?”

    两人眨着眼睛,嗯嗯地答应了。

    朱常浩用那浑厚的男低音说道,“很久以前,在大西洲,有一个叫鹰蒺藜的国家,他们打造了一艘大船,叫泰坦尼克……就在他们起航的时候,一个名叫杰克的男子,他很穷,用所有的积蓄,付了船资,才上船了…还有一个侯爷的女儿,叫罗思……最后啊,杰克将救生的小船让给罗思,而自己,在冰海中冻死了…罗思的手上有一个金戒指,上面有一颗蓝宝石,就叫海洋之心,每当罗思看到它,就会想起杰克……”。

    朱常浩的故事讲完了,两女听得都很感动,而布木布泰更是哭的稀里哗啦,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都抹在了朱常浩的身上。

    朱常浩悄悄地擦掉身上的眼泪鼻涕,然后搂着两女,心里没有任何“超友谊”的想法,睡了过去。

    一夜无话。

    第二天,辰时过半,天气还很冷,朱常浩和大家吃过早饭后,留下一个连看守营地,然后给安民队员们放假三天,回家过年。

    安民队员都非常高兴地回家了,而朱常浩带着五百亲兵,,押着一辆辆马车,开始朝两河流域的灾民安置点走去。

    半个多时辰后,就登船过江,到了濂水河的第一个灾民安置点,河口村。

    朱常浩派人将村长叫来,让他们敲钟集合村民,就说瑞王爷要给大家发肉发大米了。

    村长将大树杈的钟敲了几下,然后就喊道,“乡亲们,瑞王爷要给大家发肉发米了,赶紧来领肉领米啊”,还没有喊几嗓子,村里的大人小孩就到跑来了,一看见瑞王在,大家赶紧下跪问好。

    瑞王说了声“免礼”后,便拿出灾民点的安置花名册问了几声村长的具体户数,发现没有差距,就喊道,“每户派一人排队,领大米和猪肉。”

    灾民们立即行动,队伍很快就排好了,也就是三百来人,当每人从瑞王的手里拿走米和猪肉的的时候,都哽咽地说道,“谢谢王爷。王爷就是活菩萨啊”。

    河口村的慰问结束了,接着朝第二个安置点走去,这个村子叫张坝村,不过这一次,朱常浩不亲手派送米和肉了,他让孙传庭和王府的管家派送,自己只是偶尔来一下。因为在河口村,就是因为自己想要作秀,结果三百多袋米和肉发下去后,胳膊和手都已经酸了。

    日落西沉,这一天朱常浩和孙传庭,管家五百亲兵,就吃了早晨的第一顿饭后,一直饿了一天,终于将最后的一袋米发了出去。

    听着叮铃的马车铃铛声,朱常浩和大家在安民大营里面吃了个晚饭,然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和朱依依、布木布泰坐着马车,回到了王府。

    在寝宫里,王妃刘紫莲问今天的什么情况的时候,朱常浩说道,“情况还可以,我对百姓们是真心的,他们也真心对我。当然,孤王还有一点小心思,那就是,我是瑞王,我为自己代言。”

    刘紫莲听完,心里暗骂道,“谁不知道你是瑞王啊,还用自己带盐,让华芝廉从商号里面拉来一车不就行了!”

    诸位看官,如果觉得不错,就请你收藏一下,写条评论,有钱的,给打赏一点,让书生开心一下,没钱的,也不强求!

    (本章完)
………………………………

第三十二章 破匪的王爷

    语义的演变,让刘紫莲不明白什么是“代言”,但朱常浩哪个好不想解释,因为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这是自己从二十一世纪到大明朝的的第一个春节,说实话,朱常浩在内心深处还是非常孤独的,虽然自己现在就藩一地,尊荣富贵,也有爱他的女人,可惜,文化的信仰和对历史轨迹的偏移行动,让他觉得身心俱疲。

    今晚就是除夕了,王府内外也张灯结彩,整个汉中城中,爆竹声声,香烛缭绕,淡淡的香味让整个城市出现了一种祥和喜庆的气氛。

    可惜疲惫的自己,趴在寝宫的火炕上,只想好好地睡过去,最好一睡五百年,回到二十一世纪,看看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可惜,除了累以外,朱常浩根本就不想说一句话。

    但刘紫莲好像没有看到朱常浩的脸色,还在说一些让朱常浩不感冒的话语。这时的瑞王,内心深处很希望刘紫莲将自己安慰一下,也希望她可以给自己按摩一下。

    毕竟在外劳作的一天的男人,回到家,就是回到自己心灵归宿的一个港湾,累了,痛了,在这里港湾里面找到红颜的知己,琴瑟相合,软语安慰。

    刘紫莲说了一会儿,见朱常浩不理会自己,心里也有点气,就赌气睡在旁边,不再说话。

    朱常浩其实很想说一句,“莲儿,起来,给相公踩踩后背”,不过,他忍住了。

    而且朱常浩也想到,刘紫莲和当时大明朝的好多妇人一样,也不过是庸人之资;既然做了王府的大妇,希望她能够将瑞王府的后花园协调成和谐一片吧!

    子夜快过半,朱常浩突然觉得自己有了一些力气,他突然起床,穿好鞋袜后,出了寝宫,来到花园前面的院子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发现王伯佝偻着身子,在一堆篝火前面,和王府的两个家奴,喝着小酒,将一根根干燥的竹子往火堆里扔。

    而“啪~啪~”的爆竹声也不断响起,王怀珍三人没有发现瑞王爷正在朝他们走进,还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往里面扔竹子。

    当朱常浩走到三人身边,王怀珍才发现,王爷来了,赶紧要见礼,朱常浩赶紧说道,“今夜守岁,大家不要多礼,和本王一起聊聊天吧。”

    于是,一个家奴从里屋里抽出一个小马扎,让朱常浩坐下,朱常浩也没有说谢谢,毫不客气地坐下来。

    于是,四个男人开始聊天,其中一个还是太监。在这样情况下,多是朱常浩问,三人回答。

    交夜来临,当更夫扯着嗓子喊,“岁岁平安,新年来了~”的声音在汉中府的大街上吆喝起来的时候,一片爆竹声一下子就激荡起了阵阵爆竹声。

    朱常浩觉得这样的夜晚也太安静了,对家奴说道,“将火堆往前移移,勾到大院中间去,本王今晚也来个鸡犬不宁。”

    两名家丁开始用耙子将火堆勾到院子中间,火焰升起来后,朱常浩指着一堆小房子般的竹子说道,“全部扔到火堆里去吧,不要把火打灭!”

    包括王怀珍在内的三人听到瑞王爷的话后,吓得大惊失色,因为这一堆爆竹如果扔进去,那威力很大的。一根竹子也许声音不大,瞬间爆发的热流有限,可是如果有十根,一百根,一千根竹子,那瞬间热流就是成几何倍数的增长啊。当然,管家和家丁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几何倍数,可是,也知道一堆竹子下去,那爆炸威力士很大的。

    这时,王怀珍说道,“王爷,将竹子扔进火堆可以,不过,还请王爷到花园的水榭上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不然,后果…”

    朱常浩明白,自己的小命要紧,还是听管家的话吧,对这次爆竹的炸响还是离远一点。

    朱常浩离开了,一名家丁突然离开篝火旁,朝右边的下人房舍跑去,不一会儿,又来了八个人。

    然后,王怀珍说了几句话了,就朝水榭跑来。十个家奴下人也是急躁般,很快地将爆竹拢在火堆上,也朝水榭跑来。

    就在三息之间,突然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然后,火焰猛地一冒,爆竹声又增强了一些。

    朱常浩在柱子后面;家丁也在柱子后面看着。

    噼里啪啦声越来越响,声音越来越大,好多人都跑出来看,连正在生气的刘紫莲也在寝宫的房檐下面看着有三丈火焰那么高的爆竹声。

    大概有三盏茶的时间,火焰又往上一冒,大概有五丈的高度,这会,爆竹声突然爆发。

    那声音的不断叠加,威力更强,开着的房门在爆竹瞬间热流的爆发下,激荡作响。

    整个汉中城的百姓突然都朝王府看来,而朱常浩看到那不断奔腾的火焰,笑了。

    在朱常浩的眼里,他仿佛看见那火焰,就像二十世纪的蘑菇云一样,炸裂了这个时代,历史上空的阴霾。

    心里有了一种莫名的快感,在朱常浩心里放肆地蔓延,而在屋檐的另一侧,布木布泰牵着朱依依的手,看着这升腾的火焰,眼睛里有些莫名其妙的兴奋。

    (对不起,今晚有些莫名的伤心,对着电脑,我敲字的时候,感觉的双手有千斤重,手机也丢了,里面还有有一些账号,密码,珍贵的短信……损失不小啊,唉!不知道怎的,感觉心很累,书生只好向大家讨饶了…明天补完整)

    (本章完)
………………………………

第三十三章汉江行(上)

    安民大营里,出行的队伍,已经集结好了,就等着朱常浩前来,宣布开拔出发。

    而王府的女眷已经在路边等待,到时候和安民队员们汇合,随马队出发,也就是说,这次安民队员,陆地全员乘马,这次没有步卒。

    时间如约而到,早上巳时,冬阳照在安民大营的校场上,朱常带着十八个亲兵和大管家王怀珍来了。

    安民队员看到王爷来了,赶紧请安问好。

    朱常浩说了声“免礼”之后,就对出行的队员说道,“各位弟兄,今天是正月初五,“破五”之力,利在东南,而这次,我们走的路道就在东南,我最终落脚点就是洛阳,去洛阳是孤王去看自己的三哥,被封为福王朱常洵,也是为了我们安民队的一次实战演练比赛。

    这一次,大家都要出发,一定要给本王争气,一定要有大明瑞王安民大队的威风和豪迈的气概,行进途中,本王会按照军法从事,对于违反军令之人,该杀,该处罚的,本王也绝不手软,当然,立功表现好的,本王的功劳薄上有记载,到时候会有你的奖励和晋升。那么,孤王废话不说了,就问一句,大家对这次行军有没有信心?”

    “有!”,安民队员齐声说道。

    “能不能做到令行禁止?”

    “能”

    “那好,八百步骑,一人三马,随本王陆行,其余的弟兄们上船东下。船上的兄弟就由副团长孙传庭带领,在沿途的时候,尽可能的将一些险滩暗礁炸掉,为大明的东西航运拓展千里!”

    “出发!”

    “轰…轰…轰”,七声号炮炸响,标志了安民队大军的开拔!

    船上这一次有一千八百人;他们的任务除了不断要测绘沿途的水情,还有炸掉一些暗礁险滩。

    说白了,就是船上有大量的火药,油纸包裹住,拓宽拓深河流用的。

    武器方面,改进了一些大明朝的制式火器,包括虎蹲炮,迅雷铳,弩机等。还发明创造了一些生铁铸造的牛皮筒子,不,现在被安民队员们称作掌心雷,也就是手雷。后来,朱常浩将掌心雷正式命名为手雷。

    冷兵器放面,雁翎刀以外,就是长矛了。

    长弓也有一些,不过,多是一石两石的弓,射程也就在六十丈左右,超过七十丈,这弓基本上就没有准头了。

    总的来说,这次朱常浩的出行,冷兵器基本话说那个没有几个,除了必备防身的以外,就是火铳和手雷了,只不过手雷还是用火折子来点。

    寒风烈烈,旌旗招展,按照后世的秦岭淮河一线,刚好汉江的水道基本也在这一线,所以,水流没有结冰。

    汉江两边,好多百姓们看着瑞王爷那威武雄壮的安民队,纷纷交口称赞,但朱常浩心里,却对水路的行进,有些担忧。因为从汉中出来后,估计晚上就可以到城固,后天就到洋县了,可从洋县到石泉的这一江段,那河流流经山地中,大部分为峡谷,比降达千分之一,为全流比降最大的一段,水流极为湍急,礁滩最密,两滩相距不及一百五十丈,河床最窄处

    (本章未完,请翻页)二十丈米,而尤以黄金峡最著,其中的车滩、囚滩、龙滩、龟滩等处,泓道宽度在三丈以下,船只转动不易,因此极易触礁,成为汉江干流最困难的地段。

    好在这一次的船只虽然称作小沙船,但说白了就是大一点的平底舢板,一根主龙骨,还有两根副龙骨。

    一般就是搁浅了,船只也部队断裂。明代走巴蜀这段的河流,船只都是三根龙骨的。

    而在路程上,石泉下来就是紫阳,过了紫阳,已经走了五天了,朱常浩已经到了安康(新安洲)。

    朱常浩一看这安康府城,明显就是两山夹一川,南边的大巴山和北边的秦岭主脊从这里划过。

    朱常浩决定今晚就在安康城里住下,就在他下马观察这个安康城的时候,安康(新安洲)知州大人王在仁已经到他们住的军营里。

    朱常浩就和这位大明的知州大人,进行了交谈,发现这安康确实不错,当地的种植业和蚕桑纺织很发达,还有当地人也喜欢种茶,在紫阳、平利、汉滨、岚皋、汉阴、石泉六县中,几乎家家户户都茶园和桑园。

    朱常浩明白,这安康此地,看来还是一个财富之地,既有蚕桑,又有茶叶,而且大量的水田种植大米,河网水系密布,山麓山脚还种植有大量的冬小麦。

    可以说,安康在物产上,可以提供三十万大军一年的消耗。

    通过此次交谈,王在仁也从他的观感里面去掉了原先传言当中,大明瑞王爷的愚笨和残暴。

    安康过去以后,就是旬阳了,朱常浩的抵达在旬阳的时候,天还没有黑,可是,朱常浩发现,这里的土地多是石灰地,土层薄,而且,由于旬阳县和东区龙家河与蜀河汇合处设阊关巡检司,于北区乾佑河与洵河汇合处设三岔巡检司对水上讨生活人的盘剥,这里老百姓给朱常浩一种满脸凄苦、菜色的感觉。

    晚上,朱常浩让人拿着自己的手令将旬阳知县叫到自己身边,征询了一下旬阳县的县情。

    这位知县也没有隐瞒,他说道,“王爷,我们旬阳现在确实有些穷啊,过去,我们这里还可以靠水吃水,给沿途的船商拉纤,打鱼,南来北往的船主,行商都在浔阳城里歇脚,可是,这几年由于土匪众多,水盗频发,好多的商人都不敢来了。我们县衙去年也招募百姓,在县尉的带领下,上山去围剿这些山贼和土匪,结果好多百姓被被杀,还有一些被裹协进了土匪的队伍中。

    唉,百业凋敝,朝不保夕啊,我代表旬阳老百姓恳请王爷这次能够将这些山贼土匪给清理一下,让老百姓们有口吃的!”说着,这位旬阳知县(李志堂)下跪;立即给朱常浩磕了三个响头;额头都破了,鲜血直流。

    朱常浩一下子就动容了,他没有想到这旬阳知县竟然是一位好官。对于好官,朱常浩一般都是给予支持的,他说道,“李大人,既然本王知道了这事,那就一定不会不管,在这里,本王给你一个承诺,在二月份结束之前,一定将这盘踞在旬阳这里的强人和山贼水寇,土匪给它清理了,还宣扬百姓一个青天。”

    李

    (本章未完,请翻页)志堂听完这话,心里感动极了,他激动地说道,“感谢王爷对旬阳百姓的厚爱,下官在这里无言以表,只有这个小玩意了,希望王爷能够收下”,说着,就将腰间的一块玉佩取下,就要交给朱常浩。

    朱常浩一看,李志堂腰间的这块玉佩,看起来有些岁月了,明显就是家传之物,虽然价值十金,可朱常浩不打算要。

    古语曰:君子不夺人所爱,朱常浩想说,“君子不夺好人所爱,清官廉吏所爱啊!”

    抱着这样的信念,这块玉佩被朱常浩坚决拒绝了。当然。朱常浩也给这李志堂有交待,让他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将旬阳所有的土匪据点全部摸清楚。

    李志堂记下来,他带着朱常浩给他的希望和承诺离开了。

    但朱常浩心里还是有些沉甸甸的,仔细一寻思,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想不到自己连陕西省都没有出,沿途基本上每个县都有土匪,大的上百人,小的就几个人。

    他们手里拿着一把刀,几根木杆就可以为非作歹,官府基本上不管,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了,县尉就带上几个人,装模作样的走一番,结果劳民伤财不说,土匪还是土匪,而且胆子更大了。

    原因就是当地官府和胥吏不作为造成了,要扭转这一状况,对朱常浩来说,还是非常漫长的。

    补充: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全长1577千米,其中陕西境内干流长657千米,湖北境内长920千米,总落差1964米。在源地名漾水,流经沔县(现勉县)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在历史上占居重要地位,常与长江、淮河、黄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

    汉江干支流的航线很长,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北三省70多个县市,在这一广大区域内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方面,几千年来曾经做出巨大的贡献。在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上,说明了在两千年前汉江已是湖北、湖南和四川、陕南向中原运输贡赋的要道。在陇海铁路通车宝鸡以前,陕南和部分陇南的货物都要顺汉江运到汉口。可以说,在历史上汉江干支流一直是本流域交通网的骨干之一。

    汉江干流水量比较充足,全流的95%均可通航。但比降很大,从河源到河口平均比降为036‰,而且滩险甚多。上游约占总航线的62%,是全流航行最困难的一段。其中,洋县至石泉,河流流经山地中,大部分为峡谷,比降达1‰,为全流比降最大的一段,水流极为湍急,礁滩最密,两滩相距不及500米,河床最窄处50米,而尤以黄金峡最著,其中的车滩、囚滩、龙滩、龟滩等处,泓道宽度在10米以下,船只转动不易,因此极易触礁,成为汉江干流最困难的地段。

    中游段占总航线的16%,平均比降012‰,对航运来说流速仍嫌太急。本段乃全河流河槽最宽,沙滩和沙洲面积最大的一段。因水流散漫,泓道多变,沙滩常移动(称为跑沙),若对航道不熟,易发生危险。

    (本章完)
………………………………

第三十四章 汉江行(下)

    旬阳县城,朱常浩将它牢牢地记在心里后,第二天早上,就离开了,他们要到白河县去。

    白河,大巴山东段。北临汉江,隔江与湖北省郧西县相望,东、南部分别与湖北省郧县、竹山县接壤,西与旬阳县相连。位于秦头楚尾,古称“南走巫夔,北通商洛,东扼均房,关南险奥,白河尤属襟喉。”

    朱常浩一行到了白河县,看见此地虽然小,很狭窄,但比旬阳县来说,繁华多了。从地势上来说,全县地势南高北低,全县山脉与沟相间,无一处百亩平地。汉江从县境北部自西向东横过,县内冷水河与白石河从县境西南向东北大致平行流入汉江。

    眼看天色还早,朱常浩就带着自己的家眷到县城东边,看了看成化年间所修建的白河堡。

    这座白河堡是成化八年修筑的,四年修筑完成后,成化十二年(1476)设白河县,以境内白石河得名。《左传》文公十一年(前616)载:“楚潘崇复伐麋,至于钖穴。”

    朱常浩看着这一百多年前的石头堡,再看看江边的那数百条帆船,明白了,此地筑堡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山上不服教化的山民颇多,他们时常袭击县城,筑堡是为了自卫。

    远山观遍,也就如此。朱常浩决定到江边看看,去才发现,这里跑水运的均为外地人,问一老叟,才知道原因了。

    老叟说道,“本地乡民刀耕火种,零星散处,错杂多异地之人”。

    朱常浩又问道,“百姓生活咋样?”

    老叟答道,“民食鱼稻,以鱼猎伐山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馁,亦无千金之家”,“土瘠民贫,人皆俭朴,信巫鬼,重淫祀”。

    “成化以来,县境内人烟稀少,尽为原始森林,移民来此,披荆阔草,从事农耕,少有经商,县民皆布衣粗食。”

    朱常浩明白了,他对老叟点头,又对王怀珍使了个眼色。

    王怀珍赶紧上前,给老叟二两银子,老叟一看银子,喜极而泣的赶紧收下,对着已经远去的朱常浩道谢不已。

    等走了有一里路,到了城中最热闹的街市;位于县城下河街头到小河口的茅棚街,发现小贩住户全是做熟食、编油篓和纤笪。

    就在街口的尽头,县衙的位置,才看到了五家石板瓦房,一家是银器店,一家是酒楼,还有一家是纸货铺。特别是这家纸货铺,装修的高大上,里面除了纸钱,还有纸的亭台楼阁,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