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皇叔-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冶铁炉很快就画好了,接下来就是对铁水的运输和转炉。

    由于有大量的焦炭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一氧化碳会燃烧不干净,这样,他就会排泄出来。

    朱常浩打算,将这排泄出来的一氧化碳,通过细钢管导流出来,自己当做煤气使用。

    炉渣不是有石灰石吗?朱常浩决定,用炉渣来制作水泥。

    这样,初步的一个工业体系就形成了,以钢铁生产,军械制作,水泥制造的重工业模式不就搞定了,然后在重工业的作用下,促进大明国内轻工业的发展,什么纺织业,面粉业,还有木材加工等等。

    还有火柴,玻璃制品,以后从安南那里橡胶林,割来的橡胶就可以制作轮胎了,还有可以从焦炭里面制作塑料什么的,唉,这些对朱常浩来说,还是有些太遥远。

    现在只要把这个高炉给完成了,那就很不错了。

    说干就干,况且,这汉江边的粘土也不少,刚好用它来制作火泥。

    军器监里,也有两个匠工,以前是汉中勉县青羊驿镇龙沟铁矿的,后来,由于当地官府的盐铁专卖,这个铁矿被内务府给管辖了。

    朱常浩立即让这个高炉图给两人讲了,两人完全听懂后,也不感到诧异,毕竟王爷的这幅图,也就一般,只不过在上面加了个排气孔,下面就是一些炉渣,生铁,进气孔的堆砌而已。

    图是没问题,但其中的一人看了一会儿,就对朱常浩说道,“王爷,小的斗胆,这进气孔这样大,恐怕我们的风箱不好做,而且,风力估计太小,炼出来的铁也就是渣铁啊,再说,这炉口四尺五的直径,有些太大,我们进料有些吃力啊,会耽误王爷的大事啊。”

    “呵呵,你说的不错,不过,你就按照本王画的进行砖砌就行了,关于进料,鼓风,本王自有妙计。你叫啥名字?”

    “小的叫刘二蛋,勉县青羊驿人。”

    “那好,刘二蛋,这冶铁炉你给本王砌在那个地方。”

    刘二蛋一看,这个地方,离汉江水位好高啊,有三丈多高,而且江边的水流湍急,但王爷要求建在这里,刘二蛋也只好应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孙元化看见王爷这样做,也看了一下炉子图,心里明白,王爷将炉子建在这水利湍急的地方,不会是要利用水力鼓风吧?

    其实,对于炼铁,孙元化也很熟练,毕竟制造火炮的人,对各类金属都要有所了解。

    这冶铁,他是很熟悉的。因为大明的《梦语录》里面有记载:遵化铁冶“铁炉深一丈二尺,广前二尺五寸,后二尺七寸,左右各一尺六寸,前辟数丈为出铁之所,俱石砌,以简千石为门,牛头石为心,黑沙为本,石子为佐,时时施下,用炭火,置二鞴扇之,得铁日可四次。妙在石子产于水门口,色间红白,略似桃花,大者如斛,小者如拳,捣而碎之,以投于炎,则化而为水。石心若燥,沙不能下,以此投之,则其沙始销成铁。”

    因此,朱常浩画的这幅炼铁炉图,其实也比遵化的还矮三尺。

    关于鼓风问题,其实是由于刘二蛋少见多怪,那个勉县的青羊驿,是有铁矿石不假,但大明在这里的冶铁炼钢技术落后,鼓风是人工,也就不见多怪了。

    在工部的《拾遗志》里面,有这样的记载,炼铁所用鼓风器多为双动作的活塞式木风箱。由于箱体结构和活门的巧妙设置,使得正、逆行程都能送风,为炼炉提供连续风流。

    四人拉拽的大型木风箱,风压可达三百毫米汞柱,在当时世界上是一种先进的鼓风设备。

    有些铁场还使用了机车,如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广州铁场装填矿料“率以机车从山上飞掷以入炉”,节省了劳力,提高了工效。

    送料口也有机械了,广东佛山哪里,自古以来就是铁器生产基地。

    再说,焦炭至迟于明代已用于炼铁。方以智《物理小识》说:“煤则各处产之,奥者烧焙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曰礁,可五日不绝灭,煎矿煮石,殊为省力。”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说北京地区“炼焦炭,备冶铸之用”。按木炭所含灰分只百中取一或二,磷分千中取一,硫甚少,可不计,并且气孔度大,料柱透气性好,利于熔炼操作。但由于其强度低,炉高不能超高十米,限制了高炉的发展。

    煤的杂质多,炼铁时须加大造渣量,兼以热稳定性差,易使炉况不顺,所得生铁含硫量高,质较次。焦炭在制备时经过蒸馏,除去大部分挥发物,强度大,发热量高,为竖炉炼铁的理想燃料。英国于公元一七零九年由阿拉伯罕・达比创用焦炭炼铁,其后竖炉高度迅速超过十米以上。所以,明代发明炼焦并用于炼铁生产,是有重要意义的。

    朱常浩不知道孙元化在想什么,可是看到这厮胸有成竹的样子,就觉得这堆砌炼铁炉的事情,成了。

    当下,看到已经到饭点了,还有自己的大舅哥明日要走,那自己应该回去安顿安顿,然后陪他乘船东下,到白河巡检司哪里,还需安顿一下。

    乘船上岸,刚到岸边,一份文书就来了,朱常浩一看,《白虎军编制名册》,再一看人数,有八千三百二十六人。心里顿时明白,看来这卢象升是把这支陆师建立起来了。

    (本章完)
………………………………

第一百零八章 六月汉江,桨声灯影

    一个下午,朱常浩在军器监就画出了一个冶铁炉的草图,但在这只是开始,因为后续的工程的,还有配套设施,那是很漫长的,许多工程也许会反复,这些朱常浩已经已经不在意了,只要在十月之前,从安南那里的大米运来,能出钢,那一切将不是问题。

    粮食危机日趋严重,今年开始,已经都快半年了,降水稀少,夏收时节,整个汉中的小麦,只是平时产值的六成,这还主要是因为在朱常浩的倡导出资下,大力修建农田水利,从老天爷手里夺来的粮食。

    但这农田水利也不是任何人能够修建的,那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汉中知府也用劳役修建,可知府衙门里面只能以服劳役的方式,拉不出一点银两,这样的农田水利,也就是短命的弄明的农田水利设施了。

    他们用干土石夯实,没有石灰,就连劳役的吃食都得不到有效保证,老百姓们喝面汤,来堆砌石头,那大的石头根本就抬不起、搬不动啊,水渠都是鹅卵石堆积的。

    按理说,每年服劳役有三旬天数,也就是一月。但知府王在台看着这些服劳役的老百姓所干的事,最后皱了皱眉,说道,“就干上这八天吧,剩下的以后再说。周师爷,这次劳役布政使司给我们多少粮食?”

    “回大人,票据上是一万斤,但实际上只有六千斤。”

    “现在还剩多少?”

    “不足四千斤。”

    “取过零头,剩下的三千斤发给这些役工吧!”

    “那大人,这次役工也就千把人左右,每人只好三斤了。”

    “恩,三斤就三斤,一把米都救一条命啊。”

    引水灌溉渠道由于粮食不足,银钱急缺,知府衙门就八天歇息了,剩下的粮食发给老百姓后,今年汉中府的劳役就完了。

    好在这三斤米,可以让一个人吃十天啊,如果再搭点野菜,榆钱叶,一家人也可以吃十天。

    唉,官府的水利设施半路夭折,小地主,自耕农们又负担不起,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夏收最多也就是往年的二成。

    如果十月份的时候,秋粮也收不上来,那就是真正地的饥寒到来了。

    “必须在十月份之前,让俞开义运来粮食,再将一些条件极端恶劣,人口稠密地方的人给运到这粤西以南的地方去,到哪时候,就要给三尺青一个官位了,因为这些移民,朱常浩要纳入到自己的管理之下,安南都统使司是无权干涉的,只不过这些事情,还得和京师的那位商谈一下,还需的花费大量的银子”,朱常浩无奈地筹划到。

    安南都统使司在朱常浩的眼里,慢慢被架空,最后,瑞王府的势力完全控制中南半岛和两广闽粤之地。等在合适的条件下,南北相向,从而改良天下。

    好事情也有,这一天汉中街面上的好多商铺都笑开了脸,他们铺子里的好多东西都直接清仓了,特别是茶叶店,全部清理光了。

    大量的字画铺,胭脂水粉,铁器店都扫货了,商铺的掌柜地和老板都高兴的像过年似的,他们的货物,都被吴克善买下了。

    晚上,朱

    (本章未完,请翻页)常浩回来的时候,吴克善已经在客厅里面等候了。

    朱常浩洗把脸,换了一身短打便服后,来到了客厅。他明白,这位大草原未来的族长,是有话要对自己说的。

    果不其然,吴克善说道,“王爷,明早小王就要走了,今晚到这里来,就是有几句贴心话要对王爷说。”

    “大舅哥,你有啥话就说吧。”

    “那小王就放肆了,王爷,今天小王在北关的骡马市场,发现了大量的察哈尔商旅,本王装作买马,就上去攀谈了几句,他们说,是来汉中卖马的,还是王爷你允许的。”

    “难道这里面有说道吗?”

    “王爷,小王觉得,你既然要和我们科尔沁做生意,那马匹也是首当其中了,我们科尔沁的海拉尔马。

    体质结实干燥,结构匀称,外貌俊美,肌肉结实丰满,气质属平衡稳定型,有悍威,性情温驯。头干燥,直头,部分呈微半兔头,眼大有神,鼻孔开张,颚凹宽。颈略长,直颈。髫甲明显。胸宽而深,肋拱腹圆,背腰平直宽广,尻较宽略斜。四肢干燥结实有力,肢势端正,关节明显,肌腱、韧带发达,管骨较长,系长短适中,关节发育良好,部分马匹后肢呈外向,蹄质坚实。鬃、尾毛疏而细,距毛不发达。毛色整齐一致,主要为骝、栗两色,杂色极少。”

    “停,那本王问你,这马的跑速和耐力咋样?”

    “回王爷,这海纳尔马,它一百里路也就是一个时辰,除了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外,马儿抗寒力强、耐粗饲等优点。头直,颈长适中,鬐甲明显,胸深广且长,背腰平直,尻较宽,四肢坚强有力,耐力也不错。”

    “那有什么缺点吗?”

    “有的,缺点是但蹄质欠坚实,要需要大量的铁马掌。”

    “哦,那大舅哥,本王想问一下,今天那从察哈尔来的马贩子,他们的马咋样?”

    “他们的马,今天小王看了一下,是乌珠穆沁马,这种马耐力持久,头大颈短,体魄强健,胸宽鬃长,皮厚毛粗,能抵御通古斯吹来的暴雪;能扬蹄踢碎狐狼的脑袋。经过调驯的乌珠穆沁马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缺点就是由于腿短,身材矮小,速度慢。”

    “哈哈,本王明白了,这样,从今年秋天开始,你们科尔沁的海纳尔马,先给本王两万五千匹吧。不知道那你们有这么多的马吗?”

    “王爷,我们科尔沁,这种马不下百万匹,就是后金国的战马也是这中马。”

    “那好,还有什么事吗?”

    “王爷,小王明日要走,估计以后到你这里也没有来的机会了,小王只有一个请求,请王爷对我的妹子,布木布泰好一点,希望王爷真心对她。如若不然,小王一定会带着科尔沁的十万控弦之士,马踏汉中。”

    “大舅哥,你是威胁本王吗?

    “不敢”,吴克善硬气地说道

    “哼,本王朱常浩做人的原则当中,就有一条是,真心实意要对待自己身边的每一位女人,本王也说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若不弃,吾必生死相依’,这下大舅哥你放心了吧!”

    “唔,小王放心了。”

    听到阿哥说这话,布木布泰,眼圈顿时红了,“想到小的时候,阿哥带着自己,在草原上摘沙果吃,就是手指都被扎破了,也不吭声。现在,毅然决然地提出,让王爷对自己好……”布木布泰已经感动地小声地啜泣起来。

    “玉儿,你下去吧啊,本王还有几句话要和你阿哥说。”

    布木布泰离开了。

    “大舅哥,这一次,你要乘船回去,本王来送你,一定要送你送到千里之外,这是本王的要求,你不要你拒绝,因为本王还要到襄阳荆州(武汉)去走一圈。还有,在海面上,可以这样会说,没有一个是本王的对手,但是,就怕的在河岸上,船队在营口进入辽河,我就怕我的这些水师,被皇太极给劫了,因此,你必须要保证水师队员的安全啊!”

    “王爷放心,如果皇太极敢翻脸,我们科尔沁也不是好欺负的,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我在这里给王爷承诺,就会退出满蒙联盟。”

    “恩,那本王就拭目以待吧,最后,玉儿在这里的事情,希望你们能够守口如瓶,免得事情出现一些差池。”

    “王爷,这点小王还是明白的。”

    “那好,到紫气阁里,本王给你来个送行宴,走吧。”

    宴会欢乐无限,大家还吃的心满意足。

    第二天一早,就在汉中府城外的水师码头上,宋献策,刘正,还有三省六部里面的所有属员,来送行。

    朱常浩对孙承宗,孙元化,还有孙传庭,宋应星,瞿式耜,卢象升,王府管家都交代了一下,最后给王妃说了两句话后,看了一眼布木布泰,起航了。

    这一次船队过去要求是三十艘,两艘苍山船,但朱常浩觉得,两艘太少,又紧急从码头再抽了三艘。

    总共三十三条船,五条战船。

    由于用火药炸掉了好多激流险滩,在坡度较大的水位上,朱常浩还让青龙军进行了定向爆破,使得汉江这条水道,看起来,安全了好多,特别是安康知州城的那段,整整用了两万多斤火药,才将鹰嘴峡哪里炸掉,这样,水流就平缓了好多。

    可以这样说,从汉中勉县,一直到荆州府的郧县,基本上一片坦途了。

    早晨的江面上,薄雾蔼蔼,太阳出来后,驱散大雾,在一艘苍山船的旗舰上,朱常浩,吴克善,宋献策,刘正,正在船舱里面用饭。

    就这样一天,朱常浩他们一行从没有休息,晚上的时候,就已经到了石泉县。

    在石泉县的水陆码头,县令周凤浩来拜见了朱常浩,朱常浩问了当地民间疾苦之后,说会给解决的,就让周凤浩下去了。

    六月的石泉县,江岸蚊蝇真多,水师队员们只好点起老道所配置的驱蚊草,才免受叮咬之苦。

    夜幕来临,码头上除了哨船来回滑动的桨声之外,就是一根根火把倒影的水面。朱常浩看了一眼水面,小声说道,“桨声灯影都有,可惜没有十里秦淮河的惊艳啊!”

    (本章完)
………………………………

第一百零九章 我们不死,大明安敢亡

    石泉县的夏日夜晚,朱常浩在船上唉声叹气,虽然现在顺流而下,他有一种“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感觉,但还是一天不敢有所懈怠啊,事情一件接一件啊。

    就在刚才吃饭的时候,吴克善说道,“大明的太常寺总管天下马政,明朝在张家口的察哈尔上,有每年三万四千匹马儿交易,其中,有二万八千匹是骟马,还有一万六千匹是种马和母马。现在王爷一次要两万五千匹,如果被察哈尔知道,告到太常寺。王爷,你要知道太常寺是九卿之一,除了大学士和六部尚书之外,就是九卿了。”

    朱常浩听了,喝了一口果子酒之后,说道,“大舅哥,无需担心,只要你不走漏风声,本王相信,他林丹汗也不是败事有余之人,这点你就放心吧!”

    吴克善是把话说完了,但朱常浩现在船板上,回想起来这话,仍然觉得自己的这位大舅哥不是良善之辈。

    就从刚才的话来说,如果他是善意的提醒,那真的是就是一心为本王好,如果是想,让本王和京师的那位,还有察哈尔的林丹汗之间掣肘,那此人就是真的“其心可诛”。

    朱常浩考虑到这里,也没有喝酒的兴致的了,直接让人从船舱里面抬出四个摇椅,就着这汉江的晚风,摇摇。

    江风送凉,话语爽朗,朱常浩像没心没肺的人一样好像已经忘了吴克善刚才对自己说的话。

    四人开始在船板上说古论今,朱常浩只是听着他们的话语,有时候也敷衍两句,其实心里面已经很不耐烦了。

    据说,这蒙古人,按照后来二十一世纪生物学家的基因比对,确实就是大禹的子孙。可惜,龙生九子,各有所好。

    在漫长的岁月里面,好多种族和部落由于地域环境和风俗文化的演变,都已经失去了本来的传承,他们为了个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信仰,进行彼此间的攻伐战斗。

    四人说了一会儿古今,也感到王爷的情绪有些不高,于是都不在多语,朱常浩一看,这不能因为自己冷场啊。赶紧说道,“大舅哥,听说你们蒙古人有三样东西最是热爱,甚至不离手啊。”

    “是啊,王爷,我们蒙古人三样东西不离手,一个是马儿,还有马刀和马头琴。”

    “唔,大舅哥,你看今晚凉风习习,让你的仆人给大家弹几首曲子咋样,就用马头琴。”

    “小王也正想!扎合台,你出来,给大家谈一曲。”

    “是,王爷”,扎合台这就去准备。

    “王爷,不知道你喜欢听那首曲子呢?”

    “唉,本王听过好多去蒙古曲子,有‘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嘎达梅林,小牧民’之类的,可惜你都不会弹的。”

    “呃,王爷,小王真的没有听过。不如王爷听一下我们的《朱色恋》,《八雅铃》《江格尔》等。”

    “‘江格尔’,本王知道,是为英雄,那就先听这位英雄‘江格尔’,最后听‘朱色恋’和‘八雅铃’吧!还有,老刘,在船板上搭个轻纱幕帐,就是只有顶子,四周敞空的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种,今晚本王不回船舱睡了。”

    “是,王爷,小的这就再去做。”

    幕帐其实是现成的,四个支杆,八根横框,直接通过钻天卯一组装,就好了

    扎合台马头琴声在汉江上弥漫开来,就连周围在江边纳凉的石泉县百姓也听得如痴如醉。

    刚好坐了一天船,看着江水就发晕的吴克善,听着这原汁原味的马头琴声,不由自主地在青纱帐里睡着了,朱常浩也一样,闭着眼睛听着听着,也悄然入睡,最后,三首曲子弹完,刘正从里面抱出两张毯子,轻轻地盖在两位王爷的身上,然后嘱咐周围的亲卫,一定要保护好两位王爷。

    宋献策和刘正也在青纱帐的边缘,抱出两床铺盖,铺在船板上,悄然入睡,只是吴克善的呼噜声有些大,在黎明的时候,两人被才悄然入睡。

    宋献策虽然入睡了,但听着江水哗啦哗啦流动的声音,冷不丁地想起了千年前的那首绝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石泉县外泊船上,呼噜声中心发寒。”诗句。

    能不发寒吗?这呼噜打的声音这么大,而且还这么有节奏,每每宋献策就要入睡的时候,吴克善的呼噜声就会高亢一声八度,谁能受得了啊?

    一夜就这么过去,卯时时分(早上五点),嘹亮的铜号声吹响了。

    刘正和宋献策听到这号声,心里烦躁地无以复加,两人有个错觉,好像那个他们刚睡下,这号子就响了。

    朱常浩倒是睡得神清气爽,只是觉得脖子有点疼,能不疼吗?身子没有展开,就在摇椅上过活了这么一晚。身材比朱常浩还肥硕的吴克善就更加不用说了,不过,人倒是很精神的。

    号子声响了,水师队员和水手们都起来了,开始朝江边进行十里路的缓跑。

    两刻钟的时间,这路程就完了,于是,江边码头上,开始吃早饭,菜汤,馒头,管饱。

    半个时辰后开始起航。

    眼看着石泉县越来越远,中午不到,就到了紫阳县,紫阳县没有停留,在未时末,已经是安康了。

    在安康巡检司的码头上,朱常浩将巡检司的司长,原自己亲卫强攻队的队长王世胜叫到自己的旗舰上,问了一下巡检司的发展情况,和训练情况。告诫王世胜,一定要用心训练,广纳新丁,下次返航的时候,自己要来安康,对你们进行考核。

    王世胜一听,心里一紧,然后又放松了。他说道,“王爷,末将是你的人,这小半年来,我们安康巡检司一直没有放松扩张,人数也上升很快,末将在这里承诺,欢迎王爷检查申饬,如有查漏,甘愿军法处置。”

    “恩,本王也知道你是一个好好做事的人,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但一定要安稳,切记急躁。”

    “是,王爷,末将记下了。”

    “恩,那你下去吧。”

    在安康府停了半个时辰,朱常浩连安康知州王在仁都没有接见,然后开船离开。

    安康下来就是旬阳县,旬阳县下来,才是白河县。

    (本章未完,请翻页)就在白河县的黄龙滩上,现在已经是白河巡检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