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皇叔-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辽东攻略交给孙承宗,也是为了让他把这份攻略给完善一下,有些事情,毕竟有朱常浩二十一世纪思想和做事方式的影响,这份攻略有可能会水土不服,孙承宗的过手完善,也是为了将未来时空的策略给本时空化。
孙承宗去完善和琢磨这份策略性的文件去了,朱常浩也有自己的事情去干,记得九月的时候,在城隍岛上,给北洋水师授旗拜将的时候,发现水师官兵用的记录本都是一些白纸,上面的连书写的行线都没有,好多兵丁都是白丁出身,记得当时看他们做的记录,还有那学习的模样,写下的字,那简直惨不忍睹。
当时,朱常浩就发誓,自己回到汉中后,一定要刊印一些米字格的书写记录本,让兵丁们的笔迹、字迹工整起来,最起码能够认识。
现在时间来了,刚好这会有点时间,到城外的刊印作坊去看看,让他们刊印三十万本米字格花样的记录本,为广大的兵丁的笔迹养成,做点防御性的措施。
刊印作坊位于城外的大明皇家大学旁边,在一个占地六百余亩的高台上。朱常浩带着王府亲卫赶到作坊的时候,里面的雇工都忙着收拾东西,毕竟再有三天就要放假了,这收拾东西要乘早,特别是洗漱一些衣服,被褥之类的。大冬天的,天气寒冷,好多东西洗完后,晾晒三五天的都不干,所以,要乘早洗刷,毕竟作坊里面,还供应热水,回去以后,就没有这么好的事情了。
朱常浩带着二十八名亲卫来到刊印作坊,在作坊外边,就受到作坊大造监监正王雅正的跪地欢迎。
这刊印作坊的大造监监正,其实是瑞王府的一个作坊的负责人,这和工部的大造监监正差远了。这个监正,目前在朱常浩自己王府的三省六部的吏部造册上,也就是九品官而已,毕竟只是管理一个二百六十八人的刊印作坊而已。
当三呼“王爷千岁”的声音停歇的时候,朱常浩才让他们起身,毕竟这是自己第一次到刊印作坊来巡视,那逼格派头一定要做足,王爷的礼仪,也不能含糊。所以,这么寒冷的天气,朱常浩才让这些作坊雇工们,跪在地上,三呼“王爷千岁”。
朱常浩让大家起身免礼之后,在作坊监正王雅正的带领下,参观起了这个作坊。
作坊占地六百多亩,在今年饥荒期间,在管饱饭,一天十文钱的报酬下,让好多逃荒流民平整场地,修筑围墙,就连里面的一幢幢房子都是灾民们修建的。
朱常浩看着这里面的房子,虽然很粗犷,但看起来和结实,也很牢靠。
第一幢房子,是刊印作坊里面的纸张裁定和装订,第二幢是刷墨,成品印制,第三幢是存放一些雕版,还有铜活字,木活字排版的地方,
九幢房子并排排列,其中有六幢闲置着。已经留出来做工的三幢现在看起来,有点冷清。
就在昨天,作坊已经封门停工了,雇工们现在收拾,三天之后,王雅正就会给他们发年货钱,也就是今年腊月的薪水。
朱常浩让众多雇工下去以后,来到后面监正的办公的公堂。在公堂里面坐下后,香茗已经端上来。
朱常浩喝了口后,对王雅正说道,“本王今日到这里来,就是给你们交代一个任务,为本王刊印三十万本记录本,这记录本的每页,除了必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填写格式不变外,在下面,还要有绿色的米字格,每页要造三百个米字格,以便于巩固兵丁们的书写。”
朱常浩说这话的时候,王雅正已经将王爷的指示记录在本子上。
记录完了后,王雅正小心翼翼地问道,“王爷,这刊印本子的事情,不费事,几块铜板活字就够了,只是什么时候交货”
“恩,你们要完成这个活花费多长时间”
“回王爷,差不多要五天时间。”
“这样,离过年还有十余天,本王就给你们五天时间,将这个刊印本子的事情给接下来,延迟休假,怎样”
朱常浩问的是商量的语气,但王雅正却不敢认为这是王爷正和自己商量呢。就是商量,王正雅也不敢说个“不”字,否则,王爷一句话,就可以剥夺走他的荣华富贵,身家立命的根本。
“王爷,小的遵命,下来马上开工,到时候一定保质保量地完成王爷的命令。”
朱常浩一听,心里感叹道,“官本位社会就这样,上级有令,下级岂敢不从”,但嘴里还是回到,“那就有劳王监正了,休假期间,工资酬劳翻倍。”
“是,王爷。”
刊印作坊里面出来,朱常浩鉴于天气真他娘的冷,直接轻马缓跑,不加逗留,直接回王府去。
王府里面,地龙烧的火热,南院的三省六部里面,现在虽然没有封衙,但当堂主官已经三三两两地围在火旁,说着各自心目的所思所想,有些话语和工作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朱常浩也知道这种情况,只是现在他们确实没有事情做,你让他们聊天,也是为了彼此间的交换意见,提高行政作为的能力。
就在烧热地龙的八喜宫寝宫中,王妃还没有休息,正在给小孩做棉绒布鞋。
朱常浩看了,很是心疼,已经怀孕近六个月的孕妇,还在熬夜为自己未出生的孩儿做千层底鞋,这就是母爱啊。
只是母爱是母爱,但朱常浩就是怕王妃累着,赶紧贱贱地说道,“莲儿,王府里面不是有针线娘吗你让她们去做不就行了。”
刘紫莲听到自己的夫君这样说,有些腻味地说道,“王爷,臣妾一个人在这寝宫里面,没事做,没人陪,只有为孩子做鞋子了。不像王爷,还可以到外面风流快活。唉,还是我们女人苦哇”
刘紫莲这一顿夹枪带棒的话,确实让朱常浩有些愕然。但这厮绝不承认自己是到外面风流快活的。
“莲儿,昨日本王是去被服厂了,也看了看我从辽东带来的婉宁姑娘,但本王和她绝对没有做到哪最后一步”
“王爷,不是臣妾善妒,确实是那董婉宁,家世不清不白,还和女真大户定下亲事,如果被一些捕风捉影的言官御史抓到把柄,倒是对王爷清誉有损啊。”
“莲儿,这点你放心,本王对婉宁姑娘有过调查,家世青白,再说人家姑娘不远千里,跟随本王到汉中,还管理七百女俘,本王就不能将她丢在被服厂,不闻不问吧。”
说道这里,朱常浩还小声地说道,“你现在怀着身孕,本王也憋得慌,这几天忍得好辛苦。”
朱常浩前边的话,刘紫莲是左耳入,右耳出。后面的小声自白,他倒是听得清清楚楚的。
但她还是忍不住回道,“王爷,臣妾也知道您忍得辛苦,前两天,臣妾从王府的内院书房里面,找到一卷画册。臣妾看了,羞得不能自已,不过,可以解决夫君憋得慌问题。”
刘紫莲说道这里,已经将脑袋低的连嘴唇都看不到了。
朱常浩也大为好奇,不禁问道,“什么画册啊”
“王爷,是嘉靖爷年间的春宫图,是三色套印,油印的。”
朱常浩一听,赶紧问道,“莲儿,那上面说是怎样解决憋得慌的问题的”
刘紫莲确是喏喏地说道,“用嘴巴,用手心,用腿窝,用”
朱常浩激动极了,“娘的,这是二十一世纪岛国“骑兵片”里面的片段啊,想不到大明就有了。”
其实,大明这样的片段很多,毕竟在明代,商业文化的繁荣,市民文学的兴起,像jin瓶梅之类的东西,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想到这里,朱常浩立即苦着脸,猥琐地对刘紫莲说道,“莲儿,那你对夫君做做吧,憋得慌”。
刘紫莲听了朱常浩这样说,没有立即答应,半晌之后,点了点。
接下来,寝宫里面熄了灯,只听见悉悉索索,还不时吸冷气的声音。
第二天,朱常浩发现,王妃黑着眼圈,已经清醒过来。
连忙说道,“莲儿,昨晚辛苦你了。”
“夫君,不要这么说,只是臣妾现在右胳膊肿了,嘴到现在都发麻,脸上的肌肉也有些僵硬,王爷可真久长
朱常浩听了,心里有些惭愧,只是事情已经发生,以后行周公之礼的时候,一定不能再让王妃这么辛苦了。
刘紫莲还在火炕上睡着,朱常浩已经到外面吐纳晨练去了。
晨练完毕,吃早饭的时候,王伯进来说道,“王爷,今天中午,吴延凯将会抵达水师码头,同行的还有回来述职的折忠信,洞庭湖水师邓如蛟,鄱阳湖水师陈琪,伏波水师俞开义。”
“很好,回来了,那就述职。交代下去,做好搬卸大米的运输工作,过会本王出城迎接他们去。”
“是,王爷,奴婢遵命。”王伯躬着身子说道。
书生虽然写书慢,但希望诸位看官大大多加订阅,打赏,以便让此书更有爆发力。书生微信号:g292翻译过来:孤舟爱你就爱你,希望诸位看官“共商书是”
………………………………
第一百八十一章 欲哭无泪的索尼和鳌拜
求订阅,求打赏
早晨王怀珍刚汇报完毕,朱常浩在想,自己去迎接折忠信,带回粮食的吴延凯,还有伏波水师的俞开义,洞庭湖水师的邓如蛟,鄱阳湖水师的陈琪,这五个人就是自己今年年末要对其进行问询的述职人员。
记得自己在二十一世的时候,每年一些要员官员还要对大会作述职报告。当时作为科员的朱常浩,从他们的报告里面,总是感受到了一股激情彭拜的鼓舞性力量。
现在,这五人要对自己述职,还是和二十一世纪那样的激情澎湃吗如果那样,朱常浩也不算听了。
在朱常浩的心里,一份述职报告或者对话,那必须要以实际的数据和数字说话,其他的都是套话,格式,不说也罢。
还有,述职性的东西,必须以事实说话,肯定优点的同时,缺点也要提出来。如果这个人报喜不报忧,哪怕他才华横溢,朱常浩也不会用他。一旦他养成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这样的人,将来会为了所谓的“成绩”欺下瞒上,反而遗祸无穷,关键时刻误事,自己不用也罢。
“希望这次前来述职的人里面,不会出现这种人”,朱常浩心里暗暗忖付道。
朱常浩考虑到这里,看见太阳已经升了起来,从屋2,檐下出来,看着府里面的下人都已经忙碌起来,只是冬日的寒冷,他们行走的速度,还有表情不是那样畅快,但他们不得不做。
朱常浩过去也许会对此报以同情和怜悯,但现在不会了,毕竟他们在王府里面,更好地生存着,这些日常的作息劳动,就是保证他们更好地生存的后盾和保证。
如果没有这些作息,他们甚至会面临无法生活下去的危险,自己更是给他们一条活路呢
王府大院里面,就是这些事情,出出来来的人,这也预示着瑞王府的兴旺发达。
鉴于冬日暖烘烘的那种感觉,朱常浩让人把自己的棉凳抬出来,在靠近避风墙的那边,坐下来,闭上眼睛感受冬阳温暖的呵护。
离汉中府三十里外的汉江上,吴延凯,俞开义,折忠信,邓如蛟,陈琪在一艘大船上,喝着汉中烧锅,酿造的烧刀子酒,彼此说着对水战,还有大明国内外情形的判断。
这里面,折忠信,邓如蛟,陈琪三人特别向往,能将水师战船带到大海上,在海上作战,感受万炮轰鸣撕裂一切的那种感觉。
说实话,在这三个多月里,邓如蛟和陈琪,带领着洞庭湖水师和鄱阳湖水师在里面进行集训,还有剿匪性的实战。
搞得里面的水寇,整天提心吊胆的,让这些水寇都有些神经质了,一旦有风吹草动,水寇们就立即驾船逃跑。
最大的收获是洞庭湖的君山水域。在这里有一个大盗杨十三,这厮自万历四十八年盘踞在洞庭湖以来,至今已有八年时间。从过去的一条船,七八个人,现在已经聚集了三千水匪,对过往的商贾进行抢劫盘剥,严重的直接杀人越货,阻碍着长江水域和湘江水域的商业流通。
第一次,俞开义到粤西南进行买粮的时候,就打算把这个杨十三给收拾了,可惜当时灾情紧急,俞开义没有顾得上。
后来又忙着移民,这杨十三也没有跑来招惹伏波水师,大家倒也相安无事。
这次,邓如蛟刚好在洞庭湖里面练兵,听过往商旅哭诉,这以杨十三为首的水寇,简直就是长江南北、东西水道上的拦路虎。
后来,邓如蛟鉴于练兵要见血,练兵要刀光剑影,硝烟弥漫,干脆把这股君山水盗给收拾了,让兵丁们见见血,感受一下硝烟弥漫。
二十多天前,邓如蛟他们,在探听好水寨的虚实动向之后,特地在一个天晴晴朗的早晨。
全师人马,分成三股,其中两千人在外围警戒,以防漏网之鱼。还有三千作为预备队,五千为主攻,开始朝君山猛扑过去。
君山水域的这些水寇,在这七八年的的水上生涯中,也不是没和官军交过手。三年前,就和岳阳的巡检司干了一仗,结果巡检司大败而归,后来,朝廷疲软,水师银饷乏力,后继不足,就更加没人来打理这君山的水寇了。
这三年来,这伙水寇更加放肆,简直目中无人,对官军更是鄙视不已。这一次,邓如蛟朝岛上杀来的时候,杨十三还轻蔑地笑道,“就那草包水师,夯货官军,这一次,弟兄们就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凯旋回来后,给大家摆酒分银子,哈哈哈哈”
“首领请放心,我等兄弟,一定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到时候,请首领给我们酒水管够啊”,一个小头目表功般地说道。
“弟兄们放心,我杨十三一定说道做到,到时候,一醉方休。”
铜号声已经吹响,那边的喊杀声也零星地喊起来了。
当鸟弓,大刀,长矛,朝水师战队冲来的时候。水师官兵在指挥官的命令下,前面的火枪手已经成五段排列,就等待着收割生命时刻的到来。
惨烈的一幕出现了,三千多人的水寇,在死了一千多人之后,已经都溃散了。
只是在火枪手三十米远的地方,除了流血死亡的之外,剩下的就是还在拼命挣扎。
指挥官直接一句话,“留一个营来补刀吧,其他人随各营营长,去追击剩下的水寇吧,不降者,杀无赦。”
众兵丁立即答道,“是”
三五分钟的时间,四千五百动人已经朝君山各地奔赴而去,水盗们直接是追亡逐北,到处都是脚步声,还有最后一刻的惨叫声。
两个多时辰,已经将君山岛上全部搜索一边。
当邓如蛟全身戎装地坐在杨十三的椅子上,听着水师各部的汇报的时候,心里已经意识到,这场战争,自己是胜利了,毕竟杨十三还有一众大小头目都被逮住了。
同时,在邓如蛟的心里,像杨十三这样的水寇巨盗,那最好在州府县城的刑场上进行公决,以示后人。
后来,杨十三一众交代完了之后,三天后,就在岳阳城外的码头上,君山水寇,大小头目三十二口,全部斩于码头,自此,洞庭湖水域恢复了平安。
就在战事结束的第二天,当地水边的uu小说的,特地带领乡亲,给水师官兵们箪食壶浆,慰问他们。
邓如蛟接待了这位亭长,期间,亭长还给他们讲述了君山的历史和神奇。
亭长说道,“将军,这君山,原名湘山,又名洞庭山,洞庭君山,湖山等,即神仙洞府之意。
君山四周环水,景色旖旎,流传于此的神话典故众多。传说上古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曾来这里,死后即为湘水女神,屈原称之为“湘君”,故后人又把这座山叫“君山”。
唐朝时期:这君山有三十六个亭、四十八庙、五井、四台等众多名胜古迹,现在只剩下二妃墓、湘妃祠、柳毅井、传书亭、朗吟亭、飞来钟房社物什。
十七年前,岳阳知府在这里新建的洞庭山庄,茶楼、酒店,玲珑雅致,别具一格。”
说着,亭长还指着前面那几处有些破旧的房子说道。
邓如蛟朝那边看去,果然如此。
其实,历史上,君山是由七十二峰组成,峰峰灵秀,“烟波不动景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这灵景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那神奇美妙的传说,更引人遐想。弃舟登山,可先谒“舜帝二妃之墓。”
墓两边的石刻对联是:“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这“泪一人”典出:虞舜南巡,崩于苍梧,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和女寻夫来到洞府山,忽闻噩耗,悲痛万分,遂攀竹痛哭,泪血滴在竹子上,竟成斑竹。二妃因悲恸而死于君山并葬此。从二妃墓翻过一道山梁,走不远。就到了“柳毅井”。
唐代李朝威写的柳毅传书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西山有杨么寨,相传是南宋初年洞庭湖农民起义军领袖杨么兵营的遗址。从此出走,便到酒香山。传说山上有美酒,喝了能成仙。想长生不老的汉武帝听说后,便派文士栾巴到君山求酒。酒求回后,便被东方朔偷喝了,后来闹出一场笑话。
君山的这场剿灭水寇的战事结束,让瑞王朱常浩在三湘地区声名大振。这场战事,所缴获来的银两,物资,已经通过军纪处,报道汉中,请朱常浩裁定。
这也是这五人里面,这三个多月来,最有成绩的一个。所以,其余四人在感叹的同时,也对邓如蛟羡慕不已。
离汉中府还有二十里了,大家的心思已经不再聊天上了,他们期待见到自己的主子朱常浩。
只是这会朱常浩,接到张公礼的报告,“勉县青羊驿,挖矿的战俘索尼和鳌拜,被那三位师爷和皂吏给爆了菊花,现在无法走动,正趴在工棚里面,月工部流血,每天哎哟皇天,请王爷裁夺”
朱常浩看到这里,心里顿时笑翻天了,心里想到,“那索尼眉清目秀,就是做个兔儿爷,爆了菊花也说的过去;那鳌拜,一脸的络腮胡子,身高体壮,莽夫似的,那爆菊花的矿工,怎下的去手啊,不,怎下的去小弟弟啊”
请各位看官将手中的月票,推荐票给书生吧,订阅也要涨起来啊
………………………………
第一百八十二章 流氓王爷谁怕谁
索尼,这个未来大清国,现在后金所依赖的几个满腹经纶的人,竟然被朱常浩发配到青羊驿去挖铁矿石,简直实地人才的浪费。,这就相当于用洋酒人头马洗脚的一样,骄奢yin逸,不当人子啊
鳌拜,这未来大清国的巴图鲁,后来的权臣,竟然也在挖矿。
两人挖矿也就罢了,竟然被里面的矿工给爆了菊花,就算爆了菊花吧,那样不能流血啊,导致无法下地干活挖矿。
索尼还好说,文绉绉的,一副白面书生的模样,稍微打扮一下,看起来像一个小媳妇。
鳌拜个子很高,身体强壮,虽然现在看起来像竹竿似的,但满脸的络腮胡子,对鳌拜下小弟弟的人真是饥不择食啊。
张公礼已经将此事汇报给了朱常浩,朱常浩给张公礼的命令就是让两人到汉中来养伤,等开春了,在给两人安排工作。
说实话,索尼这样的人才,那智商可是一百六以上的主,都能在鳌拜当四大辅政大臣的时候,能够让鳌拜都不敢小觑,那绝对是个厉害的人物。
就这样,张公礼接到这样的指示,就离开了。
朱常浩一看时间,也差不多了,立即起身,王爷的王驾,头牌,仪仗开始全副准备。
王府大门,三门洞开,锣声阵阵,头牌仪仗,八人大轿,赤红色的轿子缓缓地朝水师码头行去。
大冬天的,王爷出行也算是一件稀罕的事情,街道两旁的商贩走卒都争相一睹王爷的风采。
朱常浩也是艺高人胆大,不怕别人行刺,掀开轿帘,对两边的老百姓挥手致意。
按照大明律规定,百姓看见藩王驾临,皆要跪迎。
这一番跪迎,顿时阻塞了前行的道路,朱常浩一看,得,这拨让他们起身之后,本王还是不要与民同乐了,不然,这一个时辰都走不出去。
这一波人被朱常浩叫起身之后,剩下的直接是威严的我仪仗,鞭声阵阵,锣声鸣鸣,一副让人敬而远之的样子。
进过一个半时辰的步行,朱常浩他们才到达水师码头。
码头上,已经做好了迎接准备,当然,搬运大米粮食的力巴也在远处待命。
以前是水师兵丁进行搬运,装卸,但朱常浩觉得,这腊月里面,也没有什么商机,自己就给这些苦力们一点活干,让他们挣一点算一点吧。
朱常浩在水师码头站定的时候,众人跪迎完毕,身边也陪伴着王府的管家,还有三省六部的主官。
只是码头上的风真他娘的大,朱常浩在外面呆了一会,就在众人的陪同下,到水师码头巡防营的大堂里面,避风烤火去了。
里面的时间是愉快的,众人也在奉承朱常浩的同时,这厮虽然听着奉承,心里美美的,但内心里面,还是充满的警惕和提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