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皇叔-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之,这三百八十二人,没有一个是清闲的,都被朱常浩给炮制的一天忙碌不已。

    就在今天下午,在银行里面,一名旬阳县的账房先生,就将一批账目多算了三角银子,旁边的监督的当天执勤柜员立即对其进行了指正。

    晚上在开总结会议的时候,这名旬阳县的账房先生,被要求写一千字的检讨,明天早上交给本次实习的总监,卢纶行长。

    就这样,忙碌到了正月二十一的中午,三百八十二人回到了大明皇家律法大学。

    因为下午时分,就要在律法大学进行这五天实习,体验后的业务考试,考试内容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为账房先生,也就是将来的银行的各级行长布置的,这一部分内容一个是业务账目运算,两一个就是管理细则考核。考试时间为三个时辰。

    第二部分是为驿长们准备的,考试内容主要是账目检查,运输管理办法,还有各种细则,账目的计算较少,考试时间也是三个时辰。

    这一次的监考人员,直接是从安民大营抽调来的军纪处的兵丁,所以,作弊基本上没有可能。

    从未时到酉时,三个时辰结束了,朱常浩期间也到场进行了巡视,巡视途中,朱常浩最起码每个人都要扫视一遍,他要为自己建立一个熟悉感。

    酉时结束(晚上七点)的时候,朱常浩和驿长还有账房先生一起吃了个晚饭。

    晚饭在律法大学的食堂里面举行,四菜一汤,三素一荤,由于他们在这三个时辰里面,思考了好多,现在脑子还有些晕乎乎的,有些人看见面前的饭菜,筷子都懒得动一下。

    朱常浩看见自己未来的驿站物流种子、银行种子,现在就这种状态,心里就有些生气。

    在朱常浩的世界里面,不管在多么不利的情况下,只要有机会吃饭,那就抛开一切不利因素,将肚子填饱,只有吃饱了饭,才有机会和精力解决面前的问题。

    因此,一些人看着面前的饭菜懒得动筷子,朱常浩就说道,“诸位都是未来我大明皇家银行和大明驿站的栋梁,今天就是最累,你们也要要把饭吃了,因为明天早上,我们的晨操继续,如果你们不吃饭,那明天一旦出操迟了,或者无力出操。按规定,这样的人是要剔除的。本王不希望你们前面九十九步都走完了在,这最后一步却躺下了,那是最大的悲哀啊,记住

    (本章未完,请翻页),不管什么情况下,只要自己饿了,那该吃的东西还要吃,否则,你会更加困窘。”

    朱常浩说完,三百八十二人都站起来,拱手朝朱常浩说道,“谢王爷教诲。”

    “都坐下来吃吧”

    朱常浩和这次培训人员一起,在律法大学的饭堂里,吃的不亦乐乎。

    饭后,朱常浩离开了,去看了看在这学堂里面教书的,已经致仕的锦衣卫侦缉,刚好把九人招到自己的小会客室里面,准备刷一下火锅,毕竟刚才的四菜一汤自己还没有吃饱。

    六男四女,在冬日的小会客厅里,吃着薄皮羊肉,香菇,豆腐,腐竹,豆皮,海带,还有诸多的小食品。

    这里面,阿兰,阿梅,阿竹,阿菊看起来人瘦瘦的,但吃起这火锅来毫不谦虚,由于这次是用朱常浩栽种的番椒(辣椒),还有一些纯天然的老料,那味道起来真的好诱惑人。

    期间,他们九人分别和朱常浩说了一些律法学堂里面的事情,还有对各自所负责培训的鹰眼,红粉,天鼠三个组织的理解。

    朱常浩听着,就停下了筷子,取来自己的记录本,将九人说的一些可取的地方,记录下来。

    看见王爷记录,九人心里更是喜悦不已,没忍住,就将自己这段时间所看所思的东西,都说了出来。

    大家说完后,朱常浩微笑着说道,“恩,说的不错,本王也是受益匪浅啊,特别是长时间的潜伏,还有一击毙命的手段,本王觉得应该实施,这也符合一击必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那获益是无价的,本王感谢你们。”

    说到这里,朱常浩亲自给九人斟了点果子酒,然后说道,“现在你们负责的这各个点的语言教学,咋样了?”

    “回王爷,卑职欧罗巴语这里有二十一人”,阿梅说道。

    “波斯语有三十九人。”阿兰说道。

    “南天竺有八十三人”,阿竹说道。

    “朝日有一百二十七人”,阿菊说道。

    朱常浩听完这四女的回答,心里却是很高兴,毕竟各个学院的都有人了,大明以后要和外面的邦国打交道,就少不了各个语种的人员。

    想到这里,朱常浩对四女说道,“你们四人可以在各个语种之间授课,每周你们必授的课后,还可以给学子上课,这个课程不在受到限制,是喜欢这个语言的学子来学的,本王把它叫做选修课。”

    “是,王爷,我等遵命”,九人站起来躬身说道。

    “恩,免礼,都坐下,继续吃菜。”

    接下来,朱常浩就给九人仔细说了一下选修课的和必修课的原理,以及如何管理,首次将“学分”概念引入到学堂的管理里面。

    九人一听,心里暗自对朱常浩佩服不已,“怪不得人家能做王爷呢,只要是人家真的学富五车,冠绝天下”

    如果朱常浩知道自己将二十一世纪,大学里面很普遍的“学分制”引入到大明,自己面前的这九人将自己当做天才,那绝对能笑得背过气去。

    亥时过半在,这场十人的小火锅才结束,只是朱常浩发现,四个女的竟然比他们六个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爷们都吃得多。

    晚上,朱常浩没有回王府,而是去了被服厂。

    因为昨天,董婉宁已经到被服厂去处理自己的公务去了,还有,今年的任务也比较重,在二月二的时候,王府里面的几个女眷,决定推出大明的第一款奶罩,昨天传来的消息说,已经生产了上百个,效果还不错。

    现在,朱常浩去,一是想看看董婉宁,如果可以,就玩酒足饭饱之后,也可以和婉宁姑娘来一场“肉搏战”,另外一个,明天一早,可以看看他们生产的新式服装,顺便指点指点。

    带着王府的亲卫,来到被服厂之后,门上的执勤保卫兵丁,立即参见朱常浩。

    朱常浩问了一下现在被服厂的大致情况后,越过办公楼,然后留下亲卫,独自一人敲响了董婉宁的房门。

    睡得迷迷糊糊地的董婉宁,听到有人敲门,立即吓得坐了起来,“自己一个单身女子,这么黑的天,有人敲门,那不会是有歹人吧?”董婉宁坐在炕上沉思道。

    但她再一想,自己现在是王爷的女人,如果有歹人来害自己,那肯定就不是敲门了。

    想到这里,她沉声问道,“谁啊?”

    “是本王”

    立即一道火折子点亮了烛台,披着锦衣的董婉宁上前,打开了门。

    本来董婉宁要立即跪下来参见王爷,却被朱常浩给拦住了。

    此时,在洛阳府,武昌府,成都府,应天府,杭州府等地,好多人也没有睡下。

    自从朱常浩贴出了发展三大产业,即纺织业,钢铁业,大庄园种植业的告示,以及实行办法之后,各处在汉中府开看铺子的商人,立即向自己东家飞速汇报这个事情。

    有的为了赶时间,直接是快马加鞭,犹如朝廷的四百里加急快报,还有的直接是沿着汉江,顺风顺水,往回赶。

    甚至是飞鸽传书,反正速度越快越好。

    从汉江两岸,到长江口,大明三分之一的大商贾们,开始商议起来,主要商议的内容是要不要去汉中搞纺织作坊,钢铁业连营,大庄园主可否收拾那些无主田地,如何借贷那个什么皇家钱庄,借贷多少……

    最后,杭州府周围的商贾人,要进入的汉江流域的纺织业,洛阳府,武昌府这里的,看上的是大庄园种植业,成都府想,襄阳府这些地界的主要是钢铁连营。

    毕竟成都和襄阳这里,他们亲眼见识了瑞王府钢铁生产的强大,襄阳那里的汇通榷市,每天炼钢炉子都在冒烟,蓝汪汪的钢铁火铳,卷压机打造出来的钢皮,铁皮,都装船运走,白花花的银元,黄澄澄的金条都进了大督管府,是名副其实的日进斗金啊。

    当然,三大产业现在这只是开始,如果再有半个月时间,到三月初的时候,三大产业的消息到时候就会席卷天下,正所谓天下熙攘,皆为利往。只是朱常浩规定,三月十二日,登记连营的钢铁业,种植业,还有纺织业就要截止了,到时候,那些赶不过来的商贾会不会后悔的肠子都要青了!

    (本章完)
………………………………

第二百章 天下粮仓

    朱常浩的这套组合拳,其实就是把天下的财富聚拢到汉江流域的表现,这样做,可以让大明的经济最快腾飞起来。

    从地理上来看,汉江处于大明南北的中部地带,从陕西的汉中一直到湖北的汉口,全长约三千里,北面连接秦岭山脉,外方山,伏牛山,南面则是米仓山,大巴山,荆山。

    西面打通嘉陵江水道后,可以辐射大西南,东面到了汉口,可以直达长江中下游平原,从山脉的豁口的出发,可以连接北方诸省,南面也是。

    再说,汉江南北支流也不少,雨热同期,便于栽种高差的粮食作物,另外,处于南北地形的过度地带,这个地方的山地,丘陵,山间小盆地不少,所以,可耕种的土地自然可观。

    这也符合天时地利人和,为打造天下粮仓创造了条件。

    说实话,瑞王府现在军事力量在藩王力量首屈一指,经济力量伴随着三大产业的开发,那自然也是要上一个新台阶的,目前如果这个粮仓计划在实行下去,到时候,那瑞王爷就真的是“天下第一甲”了。

    可惜朱常浩还是人丁单薄,到现在瑞王府还没有一个子女出世,好在王妃刘紫莲已经怀孕六个月了,再有四个月,不管是男是女,也算为瑞王府添丁了。

    就这件事情,刘紫莲也私下里对朱常浩说过,让王爷把巧儿收房算了。只不过朱常浩对此有些抗拒,再说,他和巧儿之间也有约定,看今年夏天之后再做决定。

    实际上,论起美貌和智慧,刘紫莲在机灵和处事方面还不如巧儿,只不过巧儿在刘府做刘紫莲的丫鬟的时候,没有受过正统的教育,职能说读读写写而已。

    在朱常浩的心里,自己的几个女人里面,对于董婉宁真的是垂涎三尺,特别是想到传说中的十大名器――玉蚌含珠,他就恨不得立即将董婉宁“爱怜”一番,但没有和她的父亲,做过沟通,朱常浩也不好让这自己心爱的女子,还没洞房花烛夜呢,就已经被自己给那个了,这对这个时期的大明女子来说,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心理阴影。

    “爱自己的女人,就不要让她的人生有重要的遗憾”,这是朱常浩的格言,也是他的人生信条,现在只有对董婉宁过过眼瘾了。

    一晃一天的时间过去了,朱常浩在等待三百八十二人的这次的考试成绩,如果成绩出来,他们的岗位,也就是各个县府里面的大明行家银行分支结构行长,就是按照成绩的多寡分配的,驿站的就不管了,只要成绩上线,也就是各回各的岗位。

    只是明天的给他们发证书,这事情朱常浩必须亲自参加,因为这大明皇家银行和大明驿站,现在都是瑞王府的事业。既然是自己的事业,自己手底下的人的结业证书,按必须自己搞出来,同时,每张结业证书上也要上盖两个大印,一个是皇家银行的官印,还有一个是瑞王府所辖的户部官印。

    只有这两个印章的证书

    (本章未完,请翻页),那才是合格的。还有,每本证书上面,都有七位数的编号,以便进行查阅和辨别最后真伪。

    就在这一天的下午,卢纶来到王府,将自己制定出来的借贷细则,给朱常浩做了个汇报。

    庄园主种植园借贷:一年是五文的利息,二年是六文,三年是八文。

    纺织业借贷:一年是一厘一,二年是一厘四,三年是一厘八。

    钢铁业借贷:一年是二厘,两年是三厘,三年是五厘。

    这样的利息和各大钱庄进行对比,其实已经薄弱到哪里去了,朱常浩看了一会,然后暗自计算了一下,就签字同意,盖上了王府户部的官印,毕竟自己现在还是王府的户部侍郎啊。

    后面卢纶也是签字,加盖了皇家银行的官印。

    立即,这条借贷细则生效,将会在明天给培训学员发送证书的时候,同时借贷细则也下发下去。

    还有,军器监已经制作出三十四个府县的大明皇家分之银行的官印,还有县府银行配备十八个营业章,州府银行配备三十六个,省府银行是七十二个。

    每个营业章都有编号,另外,为了和官府有区别,这银行的官印和营业章都冲压成了圆形,中间还有大明皇家银行的图腾,五爪金龙。

    驿站同样如此。

    也即是说,明天发结业证书的同时,还要发借贷细则,圆形的印章。

    朱常浩其实心里非常着急,就在昨天,已经将个府县大明皇家银行分支机构的银元发放下去了,就等待这些人进行运转了。

    同时,按照这次的分布,一个府城里面安排是十二个人,里面有九个营业员,三个是管理人员,一个是银行行长,一个银监处长,一个运营安全处长。

    县城里面是八个人,银行行长,银监处长,运营安全处长外,剩下的五个就是营业员。

    另外,每天银钱的入库,出库都要三人的清点和钥匙。只有三把钥匙同时开锁,银行的金库大门才能打开。

    这些钥匙和钢锁都是军器监研制出来,用了特种锰钢冲压而成,相信,钥匙呈梅花状,每把锁的备用钥匙要在上级银行的金库里。

    这些不是最主要的,由于现在没有联网,那对这些票据的防伪朱常浩真的是煞费苦心。据一份两半,营业章就在其中缝线上。

    第五个,票据上方还有一层铅漆涂层,这个涂层是使用骨胶和融化的铅块压制而成,里面就是每位客户的账号,账号用铅漆覆盖,兑换的时候,才会刮开涂层。一旦发现涂层破损,那就账号作废,立即进行查验,七天以后在进行解决。

    这五个步骤,难度其实很大的,特别是金线纸张,金线是扁平的,上面还有微刻的一圈数字,这数字是十八位二进制数字,这些二进制数字,换成十进制,刚好在这个府县的号段里面,再加上指纹,还有那个涂层账号,一般真的不好冒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里面票据的金线纸张,都是利用锻压机进行压制的,而且利用切割机和卷压机进行高进度的切割。

    金线纸张平整,规范,均匀,说实话,还这真的不容易仿造,另外,每一次票据手续费,每次都要一块一元银元,对于普通贫苦人家来说,还真的是一笔负担,毕竟这票据的投入,上面的金线,也要花费一定的资本的。

    银行方面,各个管理的地方还是不少,以后再完善就行。驿站,直接就是汉江流域的托运,毕竟汉江流域有铁质身份证明。汉江流域以外的,只对官府负责运输。

    一些列的准备工作,多亏军器监的技术支撑,不然,朱常浩也没有这么容易的将这事情做好。

    所有的事情都上路了,朱常浩也难得清闲一下,看了看大明疆域全图,整理了一下这段期间所看到的情报,心中揣摩着着崇祯二年的军事行动。

    这厮揣摩了一阵,发现自己有些地方还是推敲不通,打算和众人商议在做定夺。

    夜晚很快过去了,第二天辰时末,在律法大学的礼堂里,朱常浩发结业证书,孙承宗发印章,卢纶发贷款细则。

    半个多时辰,就发完了,接下来就是吃饭,然后各自拿上行囊,坐上王府的运输船队。

    这件事情总算结束了,朱常浩回到王府之后,立即将卢纶,王徵,瞿式耜,还有孙承宗叫进来,要对这银行和驿站进行常态化的巡视,最后,卢纶提议,这个巡视最好由户部直属,人员从军纪处和皇家银行总部抽调。

    朱常浩也同意,不过,将组建巡视队伍的交给了孙承宗,毕竟这老臣某国的人,做事上也能有进有退,卢纶和王徵,瞿式耜协助。

    这件事完了,农事要提到日程上了,三月初二,秦如珍乘坐襄阳水师的运输船,带领着三千种植好手,到汉中来了。

    朱常浩二话没说,直接发给他们一千斤玉米种子,开始在汉江谷地进行种植,接着就是番薯。

    秦如珍带领的这三千多人,白天就在地里种玉米番薯,晚上就进行总结。

    三天以后,一批棉花籽来了,这玩意说实话,对于这一批的农务人员,确实是一个挑战,前面毕竟都好种,这里面,大约有六成的人没有种过棉花,所以,棉花的种植上,秦如珍对于要求就更严了,直接将三千人分成了六个组,每组五百人。每组下面还有五个小组,每个小组一百人。

    如果哪一组的太差,是要受惩罚的,玩忽职守,敷衍了事,那直接就是开革掉。

    三月十日,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这三千人里面,剔除掉十三个敷衍了事的农务人员之后,剩下这些人,直接分配到巡检司下面的农务局了,从此以后,他们每月就会有俸银入账,也算是公务人员了。

    秦如珍也被直接提拔到王府里面的营新机构,农业部的侍郎了。

    (本章完)
………………………………

第201章 和平是打出来的

    王府新开设了一个衙门,在三省六部后面,加了个农业部,这让瑞王府包括孙承宗在内的人都没有想到。但大家都理解,毕竟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基”至理名言,所以,将农业这个区域单独划分出来,也是朱常浩重视农业稼樯的一种表现。

    秦如珍也由以前的八品官,现在一下子成了二品大员,说心里不喜欢那是假的。

    再加上各地的巡检司衙门,就是没有设立巡检司的,也卑瑞王府派出去的常驻机构,朱常浩也比较懒,不想在给这些常驻机构叫一个新名称,统一都叫巡检司。

    按照这样发展下去,以后各地府县的衙门,都要被巡检司取而代之,另外,现在所有的衙门都叫做巡检司,也是为了以后的精兵简政做准备,因为巡检司从根子上来说,是个军事单位,现在看起来,朱常浩实行的是“军管制度”。

    三月初八,按照府县分片区域,朱常浩直接发布了崇祯二年的“瑞王一号令”,王令的要求就是在汉江流域进行大范围的种植棉花,玉米,还有番薯三大农作物。

    三千人的农务人员也直接是划片包干,每人每个月四块银元,劝课农桑地头,也有一元的补贴。

    总的来说,他们一个月就有五块银元的收入,而且,他们从二月份就开始算月俸了,这对于所有的农务人员来说,真的是一个福音。

    另外,在三月初八,已经有其他地域的商人逐步来到汉中,向王府户部递交了申请成为庄园主,纺织业作坊主,还有钢铁合营的请求。

    最后,朱常浩直接将庄园主的申请分拨给了秦如珍,纺织业的和钢铁合营交给了工部的宋应星和皇家银行行长卢纶,但每一份必须要有户部的审核,户部审核不通过的,打下去重做,三次不通过的,取消申请资格。

    这么严格的要求,让许多来汉中的商人感到了瑞王爷浓浓的杀气,也让他们觉得,瑞王爷的严苛要求,其实是对他们的负责人。

    要不怎么说人就是一种犯贱的动物呢?朱常浩那样咄咄逼人,严苛要求,这各路商人来了,还觉得瑞王爷好呢!

    三月初九,大明皇家银行巡视队伍,开始从汉中出发,沿途巡视所有的府县皇家银行,除了他们的营业的水平,还有银行的安全的规划。按照要求,地下金库为三层砌石夹钢结构,,平常在库外还有两人的执勤人员。另外,银行就开设在巡检司衙门旁边,日常的宵小之徒,盗贼还是不敢轻易下手的。

    为了保证银行的运转,在军器监的一处临水石崖上,直接开设了一个大明皇家银行各式票据生产点。这个生产点,每天都要开始印制各种票据素材,另外,他们是流水线生产,为了保证票据的神秘性,每人只负责其中的一个生产环节。

    再接上巡视的话,这一次巡视,就要每个府县的银行网点都要看一遍,对于出现得问题要进行指正,巡视结果要进行存档,如果出现问题,那就要翻出存档文书,追究当时的责任人。

    这样一个问责制度在崇祯二年开始就被朱常浩实施,在汉中城中,有人说朱常浩的这个制度是“秦国的bao政”,

    (本章未完,请翻页)这话被徐拂说给朱常浩说了之后。

    朱常对对徐拂说道,“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凭借良心和操守那只是少部分人做的,但本王要为两万万大明百姓所开创的这份家业,这份制度,是要达到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