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剑断灯灭之时-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间一长,楚寻语的心不禁麻木了,而且还变的有些心灰意冷,自己治好了伤者又如何?过不了多久就继续打仗,又会伤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这乱世到哪里才是终止?救民,民死伤不尽,就兵,兵则继续杀伐,这世道,似乎除了百姓就是兵,何曾痛苦。久而久之,楚寻语觉得回家才是最好的选择,似乎在那里还能安宁一点。
楚寻语当时已经打定主意准备回去了,结果路过池州乡下,无意中遇见了后来的大明开国功臣、一代鬼谋窥天之才的“朱升”,朱允升老先生,那时候朱升已经是快年过花甲之的老人了,在家乡当教书先生,穷的也是叮当乱响,楚寻语路过门前,发现老人很吃力的在整理房上茅草,于是上前帮忙,结束以后,朱老先生请楚寻语留下来喝杯茶水歇歇脚,二人随意攀谈起来,聊起了天下纷争之事,这二人的交谈之中楚寻语见朱升谈吐非凡,见识高远,不禁大为佩服,没曾想在这偏僻乡下竟有如此人物,于是将心中困惑说出,请教这乱世如何平定,朱升告诉楚寻语,眼下元室衰败,天命之星象已逝,说明江山动荡,百业无主,太白煞星当头,寓意烽烟四起,杀伐现世,此等乱世唯有天命加身之人,兴天命仁义之兵东征西讨群雄,届时八方英雄来相会,五湖豪杰同云聚,方能结束这乱世。
楚寻语又问,方今天下有刘通福、韩山童、郭子兴等豪杰起事,哪位可以定国安邦、平天下。朱升摇头,叹其无一人可成事。楚寻语不解,于是就问其故。朱升回答:“三人皆是以‘白莲教’起事,都是以妖法蛊惑群生,虽有成效但并无天命,纵观漫长历史路,以妖法蛊惑者不在少数,又有几人能成事?一人都没有,因为创立妖法邪教终究是下乘小技,难以安民心,解疾苦,给人信仰之许诺不过是水中花、镜中月一场罢了。”
“白莲教可以是借口,日后也能自行废除,只要能灭天下烽烟战火、安民平心即可。”楚寻语又问,“可能成事?”
“也不能。”
“何故?”
“韩山童为人心计太深,捏造了石人一眼挑动天下反的谣言,但却又难听旁言,容易陷入自绝之地;刘通福为人豪爽,有大将之才,但是缺谋少防,不能统御全盘,亦不能防范小心背后之手,终将死于非命;郭子兴亦是豪杰,但是暴躁张扬,稍有不和便与人结缘,又不善于解怨,反而怀恨在心,此种人物最后也不得善终,终究难成大事。”
此后,二人又聊了种种,莫不是金玉良言,楚寻语十分信服,告辞以后就回到了家中修行自身,到了一三五七年,听从外面游历回来的族人无意中说起,有一枭雄立足集庆,手下能人猛将无数,却拜了一个乡村花甲老头为军师,着实可笑。楚寻语听了兴起,便打听老者姓名,回来的人说叫什么朱升,楚寻语大惊,立刻收拾行囊辞别家人下山,前去投奔朱元璋,因为他知道,朱升能够出仕,那主公必然就是天命之人。
而他们聊天中的三人皆是被朱升言中,韩山童不听人言,自诩聪慧,最后遭元军埋伏诱杀;刘通福图有勇武,缺谋少防,最后征战不利,兵败之后投靠朱元璋,晚年被朱元璋从背后下黑手溺死在江中;郭子兴与人结缘太深,最后竟然自己积郁成疾,愤恨而死,端得可笑。
在看楚寻语,楚寻语收拾好东西下得山来,这一去,山遥遥、水迢迢,定国安邦、救治苍生;这一去,结识了鬼郎中、徐达等正、魔、凡三道豪杰人物,仗剑持酒,笑看沙场;同样,这一去,也走上了命运多舛之路,妻子横死,自己下死狱,一切,都在那浩渺的天道之下……
………………………………
第六百零七章 无尽烽火(二)
楚寻语因为命运的指引认识了朱升,那时候的他自然不知以后发生的事情,一腔热血抱着满腹救济天下的念头辞别家中,下山前往集庆投奔朱元璋,那会的他从此以后正式开始了自己荆棘满途的一生。
来到集庆以后见到了朱升,朱升也大为惊讶,没想到数年前认识的这个年轻人也是修真者,并且过来相助。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无数英雄豪杰并起纷争,都在极力拉拢修真者,朱元璋那会乘着郭子兴病故收拢了其部下,好不容易打下集庆取得了一块立足之地,实在是艰苦无比,手下修真者不过十来个,而且修为良莠层次不齐,楚寻语作为修真者的加入自然让朱元璋大为欣喜,作为大明开国的元老级人物,朱元璋可以说对楚寻语是极度信任,从后来的萧萧可以擅自进宫面见当时如日中天的朱元璋就能看出来这一点,须知寻常女眷是不能这么做的,但是听闻是思奕仙师的妻子,守卫全部放行,朱元璋也毫不犹豫的与之相见就能知道楚寻语跟随他多少年了,结果没想到变成了刺杀事件,这让朱元璋伤心之极,盛怒之下要斩了楚寻语,好在药王府家人极力求情,朱元璋冷静之后念及往日之情,才改判流放两极之地,这在朱元璋一生当中绝对是不多见的,大部分想杀朱元璋的人最后绝对都被朱元璋处死了,由此对于楚寻语的恩情可见一斑。
当时楚寻语投奔朱元璋以后起先还是干自己的老本行,做一名随军郎中,因为交战频繁而且供给不足,受伤的士兵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就白白送了性命,因此楚寻语救下了许多士兵的性命,为他自己无意中奠定了夯实的军中威望,也就在那时,为徐达多次治愈伤痛,使之二人结识。
而后,朱升提出了后来闻名于后世的“九字定天下”方针,那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让朱元璋的势力开始蓬勃向上的发展,有了空前的进步,当然,这也不得不说是天命如此,因为当时朱元璋的势力位于南方,而且是在诸多军阀的后侧,大量的元蒙精锐都在和大军阀作战,双方拼的血流成河,光是徐州的张士诚就牵制住三到四成的元军精锐,双方杀的昏天黑地,此外,还有方国珍、陈友谅等大军阀势力地盘和元军交界,时常厮杀,把朱元璋初期对抗元蒙的压力减到最小,成功的屯兵积粮,招揽贤才,扩疆裂土,茁壮成长起来。
朱元璋在整个漫长的两朝战争期间做的最好的一点莫过于笼络民意,因为其出身贫苦,当过乞丐、和尚,所以大军所到之处对百姓是秋毫无犯,百姓们是交口称赞,而且严肃军纪,广纳贤才,麾下能人无数,武将勇冠三军,以徐达、常遇春为首;文臣谋窥天机,首赞朱升、刘伯温,其他能人不计其数,一时间在江湖上博得好大的名声,引得天下英豪全来相助,在鄱阳湖大战前夕,就已经有一百多名修真者追随他了,孙濛罄和端木遮月也是那时候加入朱元璋阵营的。
在诸多势力中,率先觉察出朱元璋势力和野心的要算是陈友谅了,陈友谅为人阴险狡诈,而且能文能武,极善笑里藏刀之术,杀旧主、废野帝等事情做起来毫不心慈手软,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个诡计毒士竟然也善于带兵打仗,一时间风头大起,而起其盘踞的势力地处在两湖与江西之地,在诸多一线对抗元蒙军队的势力中交火战线是最短的、压力也是最小的,敏锐的觉察出朱元璋此人在背后悄悄的发展实力,于是调兵遣将,准备在朱元璋羽翼未丰之际彻底将其消灭,永绝后患。
这是朱元璋人生当中面临的第一场生死大决战,同样也是楚寻语面临的第一场生死决战,长久以来朱元璋在后方攻打的那些城镇大部分都是人心涣散,抵抗势力一触即溃,很难得才能遇上两、三支元蒙正规部队,在修真者的帮助下基本上可以说是凯歌频奏,现在陈友谅亲自率领麾下最精锐的水军前来,共计战船百艘,士兵五万有余,修真者两百,势头正盛,一路杀气腾腾的奔袭而来,让朱元璋麾下人心动摇,不知是该战还是该降。
幸亏当时神谋天算的刘伯温劝告朱元璋并且定下破敌之策,才稳定住人心,决意派陈友谅旧部康茂才前去诈降,诱使陈友谅帅大军倾巢出动,提前布置好兵马,行之江东桥一带时忽然杀出,成合围之势,伏兵水军齐出动,双方大战数个时辰,最终获胜。
那一战楚寻语跟随徐达埋伏在建康城南门外,陈友谅在江东桥发现中计以后,急忙欲回师,结果水上桥梁皆被朱元璋提前更换为石质,而且浇筑铁汁,陈友谅的高大战船被拦住去路,根本不能发挥其作用,二十多位修真者分布在水路从中联手施法,水面上被漫天大雾笼罩,朱元璋麾下猛将张德胜率领水军趁乱攻击,陈友谅大军边打边逃,用了近半日时间才在己方修真者的帮助下找到出路,在龙江一代上岸,数万士兵上得滩头,率先埋伏好的孙濛罄率军阻击,阻止其登录逃跑,而后赶来的徐达、常遇春和张德胜三军合围,一场好杀,直叫菩萨闭眼,神仙流泪。
第一时间阻击敌军的是孙濛罄所部,只有一万人不到和十多名修真者,陈友谅上岸时兵马并未遭受实质性损伤,几万人在两百多名修真者的帮助下发起了猛攻,而孙濛罄不愧是神将之才,知道不可硬拼,于是凭借地势守住关隘,然后让十多名修真者在空中释放大雾、硝火、浓烟等迷惑敌军,阻碍视线,麾下人马分成十组轮番填补关隘,防守敌军突围,陈友谅部队所到之处皆是昏天黑地,被迷惑视线,以为岸上有千军万马埋伏,也不敢造次,小心翼翼的进行攻击,结果不仅没有突破防线,反而自己的兵马包括修真者在内有不少被自己人误伤,着实可笑。
楚寻语当时是跟随徐达做伏军,所以不能飞行,都是轻装简行趴在堤坝后,需要合围之时也还是策马赶来,因为修真者飞的太快,容易率先交火引发损伤,朱元璋这边修真者太少,损失一个修真者都是莫大的损失,所以还是跟随大军一起行动较好,等赶来的时候孙濛罄那边已经杀的血流成河了……
………………………………
第六百零八章 无尽烽火(三)
一头撞入战团中,楚寻语到现在都记得自己第一次杀人的经历,那时楚寻语和端木遮月并肩赶路,加入战场之后,率先飞过来一团东西打在二人身上,黏糊糊的,楚寻语大惊,以为是毒药,连忙伸手掏药要解毒,结果定睛一看,竟然是一团死人内脏,正好砸在楚寻语脸上,楚寻语当场就震惊了,虽然自己是医道出手,家里也有不少死人,但是这么陡然袭来的一团血糊糊的死人内脏,也着实让自己内心震撼,尤其是身边一项以雍容华贵著称的端木遮月,差点恶心的晕过去,二人一踢马镫,赶紧飞到空中,躲避下面袭来的箭矢和刀剑。
刚飞到空中,就看见迎面正好蹿过来一个修真者,胸口标识是“炎枫谷”的,和楚寻语正好面对面,然后楚寻语那会的第一本能反应现在说出来几乎可以让佛祖汗颜,诸神感动了,竟然是一拱手施礼问好:“道友领教了!”
对面那炎枫谷的弟子肯定不会和楚寻语一样傻,二话不说抬手就是一道冲天火柱烧了过来,端木遮月在一旁眼疾手快,一招“云遮月”将楚寻语瞬间拉走,堪堪躲避这一招,然后对着楚寻语大骂起来:“你小子吃撑了?这不是在技艺切磋!”
说完,那人又再次袭来,端木遮月身形一闪,用“云遮月”从那人后面出现,双手从背后将那人反掐过来,死死抱住喊道:“你还在等什么?四秀倩影啊!”
楚寻语这才反应过来,立刻放出四秀倩影,在其中晴的雷电之术牵引下,以雷电驾驭长剑破开火柱,直接刺入那人咽喉,那人被端木遮月反抱住,眼睁睁的看着咽喉被刺穿,双眼圆瞪,不知所措的用手慌忙捂着咽喉上的伤口,希望能止住流血,楚寻语拔出长剑,精神上还有些愣神,转身就准备离开,不想此时端木遮月慌忙叫道:“你又怎么了?快废掉他的元婴啊!”
楚寻语不禁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这么做,如果废了他的元婴,那么就真的是杀人了,自己出生药王府,只会救人,哪里会杀人?就在楚寻语这么一犹豫的瞬间,端木遮月“噗嗤”一口鲜血喷出来,原来被掐住的炎枫谷弟子反手摸出一把短刀向后扎去,要挣脱端木遮月。
看见端木遮月一口鲜血喷出结果还没有松手,当下楚寻语勃然大怒,在不犹豫,直接冲上去对准丹田直接用长剑剜出元婴在手一把捏碎,那个炎枫谷弟子瞬间就变成一滩烂柿子似的坠落下去,楚寻语一把扶住端木遮月问道:“你没事吧!”说完低头一看伤口,还好,不深,但是上面萃了热毒,楚寻语连忙掏出解药塞了过去给端木遮月。
“楚老弟!”徐达在下面大叫一声,顺手将身边一个敌军拖过来杀了丢在一边,擦了一把脸上的鲜血。
楚寻语连忙飞过去大声问道:“你受伤了?”
“不是!”徐达对楚寻语一指孙濛罄那边,“你赶紧到孙将军那里去,那里死伤惨重,缺少郎中。”
楚寻语这才想起来孙濛罄在那边苦战良久呢,在这次大战之前,朱元璋广征十里八乡的郎中,不管是修真者还是凡人,全都要,结果只召了八十来人,要照顾几万人的军队,确实是一句天大的玩笑,孙濛罄他们坚守的阵地时间最长,死伤肯定最为惨重,当下回应:“徐老哥放心,我立刻过去!”说完就立刻起身赶了过去,其实楚寻语的内心很不平静,手指尖都在瑟瑟发抖,毕竟自己刚才结果了一个活人的性命,但是眼下周围四处都似乎厮杀声、喊叫声根本无暇想这些,还是赶到孙濛罄那里去救人要紧。
徐达军距离孙濛罄军有一段距离,这中间充斥着大量的两军交锋,楚寻语不敢冒失,仅仅是贴着地面飞行,两边的凡人士兵刀剑自然伤不到自己,可飞到空中那就说不定了,陈友谅那边的修真者可不少,自己已经不想再杀人了,当然,也不想被杀。
一路飞了良久,期间还推开不少上来企图阻止自己的敌军士兵,楚寻语这才赶到孙濛罄所部的后方,后方简直是惨不忍睹,满地的伤员和尸首,鼻子里全是皮开肉绽的焦糊味和血腥味,不绝于耳的惨叫声在自己周围,仅有十来个人在其中治疗,楚寻语目测了一下,最少还有几百人没有包扎伤口,新的伤员又源源不断的从前线送过来,情况苦不堪言,楚寻语叹息一声,随即挽起袖口参与进来,这才发现孙濛罄麾下的为首郎中竟然是“鬼郎中”厉百水,这个人是自己当时最为讨厌的一个人,因为他听闻过他的“英雄事迹”,简直感觉匪夷所思,医者是活人性命的,怎么能妄开杀戒?不过话又说回来,鬼郎中能在孙濛罄的麾下也是合情合理,楚寻语心中倒是一点都不惊讶,反而是冷笑着嘲讽他们二人是一丘之貉。
此时的鬼郎中头也不抬的在帮一个士兵用白布按住腹部的伤口止住鲜血,眼神还是那么一如既往的平静,楚寻语走过去冷冷的问:“我干什么?”
“随便。”鬼郎中冷冷的回答。
楚寻语转身就走,准备动手救人,结果不想鬼郎中忽然抬起头补充道:“记得画‘叉’。”
“什么?”楚寻语一愣,回头追问。
鬼郎中继续低下头,一边上药一边说:“如果救不活了,就用手指蘸着鲜血在额头上画个‘叉’,这样我们就不用白费力气了,我们的人手很紧缺。”
楚寻语嘲讽着反问:“什么叫救不活的人?我们有救不活的吗?”因为楚寻语知道这里的伤员虽然凄惨,但是凭借修真界的良药和手段,焉有治不好的?
“你会见到的。”鬼郎中冷冷丢下一句,已经转身去忙下一个人了。
楚寻语也没打算和他多罗嗦,直接转身干自己的事情去,不到半盏茶的时间,自己就发现问题了,不是人手不够,压根就是杯水车薪,自己在全力施救一个半边身子都被钉成马蜂窝的士兵的时候,因为时间耗的太长,后面的好些人已经流血过多而死了,现在楚寻语终于明白鬼郎中的意思了,不是有些人救不活,而是有些人值不值得救,浪费几条性命去救一个人,这……值得吗?
楚寻语处理好手上这个伤员,结果一转身发现身边又新送来一个伤员,整条右腿都没了,还有半个胯骨,脸盆大的伤口往外在冒血,人已经气若游丝了,楚寻语犹豫起来,这到底是救……还是不救?
此时鬼郎中正好拿着药路过,走过来蛮横的挤到楚寻语身边,一伸手轻描淡写的用手指蘸着鲜血在那人头上画了一个叉,一句话都没说,又安静的走了。楚寻语茫然的看看他,又低头茫然的看看那个伤员用越来越暗淡的眼神看着自己,楚寻语终于明白,原来这才是战争,不是技艺切磋,也不是攻打几个不成气候的城池,是真刀真枪的在厮杀,你死我亡的过程,就这么简单,也是这么的残酷。
这一天结束了,同样也预示着这场战斗终于结束了,陈友谅军完败,听端木遮月回来说要不是最后身边还有几个修真者在保护这厮换小船跑了,恐怕常遇春能带人活捉陈友谅了,他们被俘近两万人,楚寻语疲劳的坐在伤员堆里擦擦汗,看着满手的鲜血和头顶上被烽火狼烟遮蔽的太阳,心里想着:这一天……过的真是糟透了……
………………………………
第六百零九章 无尽烽火(四)
小时候你问楚寻语最讨厌什么,他会告诉你,一定是最让人恶心的课业了,既要读四书五经,又要学琴棋书画,尤其是最让人费解的是,为什么要坐在静室里几个时辰动也不动,就为了将灵气在体内按规矩不停的游走?听母亲说,人体内的经络有千万条,如果走错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甚至会终生残废乃至死亡。这让楚寻语小时候害怕了很长一段时间,生怕自己一辈子只能躺在床上变成痴傻,既不能吃好吃的,也不能去找慕缘玩,那是怎样的痛苦,真是讨厌。
人的一天只有十二个时辰,楚寻语一直搞不懂小时候为什么要拿出两个时辰来修行,这两个时辰换来的无聊是如此的痛苦,剩下来还要拿出一个时辰来读书,晚上还要抽出半个时辰来练字或者习琴,这一天十二个时辰就过去了三个半时辰,是如此的让自己厌恶,后来到了七岁以后,就更加让自己感觉疲劳和厌恶了,因为又多了医道的学习,每天还要拿出一个时辰来学习医道,这样每六天才有两天休息的日子,都不能像小时候一样去找慕缘痛痛快快玩上一个月了,所以说,楚寻语小时候最讨厌的东西有很多,但都有个特点,就是不能让自己好好玩乐,可是要和现在的情况比起来,楚寻语只想真心的对自己说一句:“原来,我是这么的愚蠢。”
楚寻语此时正站在鄱阳湖湖口处的康郎山一带,对面湖上是陈友谅整整六十万大军以及数千艘“三层铁甲战船”,仰头望去,空中还漂浮着不下千名修真者,楚寻语回头看看自己身边站立的鬼郎中等人,不禁自嘲的笑了笑,低语一声:“这才是自己最讨厌的。”
原来,距离第一次和陈友谅鄱阳湖大战已经过去三年了,这三年的时间,双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陈友谅不甘心上次的失败,一心复仇,用这三年厉兵秣马,重整旗鼓,训练了多达六十万的士兵,用无数天材地宝和未来许诺拉拢了近千名修真者,同时,举倾国之力打造了这种通体高达三层,外面浇筑镔铁铁汁的怪物巨船。听说此船不仅刀枪难伤,而且上面还可以骑马纵横,端得吓人,放眼望去,整个湖面无论是天上地下都是密密麻麻一片,杀气腾腾,看着头皮都发麻,楚寻语知道,自己,又要杀人了。
这三年里楚寻语所在的朱元璋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仅是当年的小股草寇势力了,经过上次的鄱阳湖大战,朱元璋声名大振,引来了更多豪杰的加入,麾下能人越来越多,连连攻城掠地,已经连克陈友谅的安庆和南昌二城,扼住陈友谅水路出兵的咽喉,而楚寻语也不再是当年的仁者医心了,杀人现在对于自己来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现在不仅不再是当年那个随军郎中而是指挥着整整四百人的轻骑兵纵队,以及二十个修真者,尤其是自己的副手,竟然是出生于鄂地魔道的“伏心阁”名唤“赵牛杂”的家伙,此人原名叫什么楚寻语不记得了,只记得姓赵,因为他一身功法怪异的紧,要吃活人心肝,吃的越多,短时间内能变得极为狂暴,别看为人消瘦脸黑话不多,一身修为金丹期,上次去安丰城解救小明王和刘通福,他吞噬似乎了整整两百副死亡士兵的心肝,修为短时间内已经堪比出窍期了,最后要不是楚寻语出手相救,差点爆体而亡,因为此人吃活人心肝和凡人吃牛杂一般,所以军中诨号,唤作“赵牛杂”。
“这船可真大。”身边的鬼郎中喝了一口酒,然后在马上将酒壶递过来给楚寻语,现在的鬼郎中和楚寻语关系已经非常好了,大概是因为楚寻语这几年已经变成和他一样,都是杀人如麻的人吧,就是这样楚寻语才不舒服,感觉很讨厌自己,自己时候和他们变成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