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清朝当皇帝-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公司的建立首先给关绪清提出的问题就是谁去负责这家跨国的企业呢?自己手底下的人在官场上都是八面玲珑,但是在商场上却是十足的白痴
虽然合作协议上明确规定,飞艇公司由德国掌握管理权但是自己如果不派个人看着也不放心啊,思来想去还是让户部尚书李震先看着,这个掌管着大清银行,身为大清管家的老实人虽然没有什么过人的本领但是有一个优点就是清廉虽然从历史上看,德国人是非常严谨的,一般不会有什么贪污的情况,但是自己不是在改变历史嘛,不看着点自己始终不放心,再说了,这开公司的钱都是大清从户部拿出来的,李震身为户部尚书当然会比别人看的紧
决定后,一纸任命就到了李震的跟前,本来就对开这个公司存在意义的李震终于找到了由头,紧盯着这个远东股份公司了,他始终没有弄明白为什么咱们大清开公司造飞艇要分给德国人三成利润
在跟德国人在经济上的合作之后才发觉,德国人的办事效率高的惊人在德皇还没有离开京城的时候,也就是只有短短的五天时间,从开采到炼油再到内燃发动机的制造到飞艇的建造全部完成
威廉在看到了第一艘飞艇成功的从京城飞到了山东之后才登上了返回德国的军舰上,送走了威廉之后,关绪清也准备去南巡了但是在南巡之前,有很多少事情还需要交待
光绪19年三月初二,这天关绪清叫了大起
早朝的时候,关绪清看了下殿内的大臣们只要他一想到这些人都是阳奉阴违,表面上是大清的臣子,其实都是属于那些所谓的什么党什么党,气就不打一处来
“今儿叫大起,有两件事要跟大家交待一下”关绪清环顾着周围继续说道:“其一,各位臣工可能都已经听说了,咱们大清跟德国一起开采陕西的油田,学习人家先进的提炼技术并且开了家飞艇公司,德国人技术入股占了咱们飞艇公司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这是为什么啊?谁让咱们大清没有人会造呢咱么只能让德国人教咱们,可是为什么咱们大清总要走在人家后面呢?”
关绪清越说越激动,殿内所有人都鸦雀无声,没有半点声音一个个的把头低了下去
“朕每天让户部拨了多少银子到地方,普及教育,可是这么年了为什么国家就没有出一个好苗子?是咱们大清无人呢,还是这教育的银子根本就没有落到地方,这个相信各位臣工比朕清楚”关绪清继续用目光扫着殿内的所有人,继续说道:“前些日子因为跟日本、跟泰国打仗朕没有功夫也没有精力去搞这些东西,但是现在朕天天有空朕要查之前所有户部拨款出去的教育经费都用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前些年这么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毕业的学子到地方去教书没多久情愿去军营参军也不当老师呢?难道真的是爱国情愫浓到这个地步了?还是因为根本没有这么多学校让他们去教?还是教书的银子没有士兵的军饷多?”
关绪清说到激动处,忍不住的拍击着桌子,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咚”、“咚”声
“我大清四万万同胞的智慧,难道就比不过德国那区区几千万人口吗?我大清从本朝开始开设大学,普及教育,每年投入到教育中的经费比历朝都多,但是为什么之前还能出一个徐寿,给朕带来了手榴・弹和迫击炮而如今却什么都没有呢?这么多银子难道都打了水漂吗?”关绪清指着台阶下的官员们大骂道
底下仍然一片寂静,连一跟针落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关绪清停顿了片刻,见所有人都沉默不语心中是愤怒,继续说道:“从今日开始,朕在原先的兵部、户部、礼部、工部、吏部、行部六部之外再设一个教育部,每年由户部直接拨款给教育部由专人负责,各省兴建学校、普及教育都由朝廷教育部直接管理,地方不得插手,拨款的教育经费也不再经地方官员之手不是朕信不过自己的臣子,而是自己的臣子太让朕失望了”
“喳”在关绪清下了旨意之后,底下才整齐的发出了一点声响
关绪清稍稍平稳了点情绪,说道:“诸位说说,这教育部尚书谁来担当合适啊?”
“回皇上,徐寿之得意门生,十年前毕业于清华大学也是清华大学第一批毕业生栾学谦担当此任最为妥当”康有为横跨一步说道
“嗯,此人如今何在啊?”关绪清满意的点了点头,他满意的并不是栾学谦有多大本领,他满意的是康有为提出的人选并不属于朝廷任何一党,如今关绪清对党争是非常的痛恨,虽然他知道这无法彻底灭绝
“回皇上,此人对化学方面颇有研究现正在湖北枪炮局担任研究司长”康有为说道
关绪清立刻说道:“拟旨,赏栾学谦双眼花翎,赐一品顶戴让他即刻赴京任职,担任教育部尚书”
“喳”康有为跪倒在地
底下那些人好像对突然从自己手中失去了一个一品顶戴而感到遗憾但对皇上要说的第二件事却充满了好奇,心中暗下决心,要是再多来个什么部,自己一定冲出去毛遂自荐
“其二,是朕决定近期南巡随扈的人员朕已经定了,京城内有冯相华、梁启监国俗话说三月下扬州,如今南方正好春暖花开,朕也得空轻松轻松”关绪清一下变了张脸,轻松的说道
第二件事情刚一说出,跟刚刚完全反过来的场面刚刚是一片寂静,现在就像是炸开了锅,底下的人纷纷讨论着
“启奏皇上,南巡是走水路还是陆路啊?途径哪几个省,要给皇上准备行宫这些都得事先准备啊,如此仓促恐怕……”张之洞担忧的说道
关绪清连忙摆了摆手道:“不用这么麻烦,朕就是出去走走,散散心不用太劳师动众了,朕带上御林军再向董梁调来一个警卫团就可以了到了地方朕会跟京城联系的”
………………………………
第一百八十七章 詹天佑
关绪清如今在朝廷中的威信可以说已经越了大清历代皇帝,甚至比当初的康熙还要了得康熙当年杀鳌拜、灭三番、收台湾、平准葛尔而如今关绪清却扳倒慈禧,打赢中法之战、收越南、夺缅甸、占朝・鲜、击败日本获得巨款赔偿,十岁亲政的他威望已经过了康熙
当他在早朝时宣布南巡,但是没有指定线路,游击到哪里是哪里,这种在当时看来根本不会被允许出现的情况居然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反对
“朕把电报房所有的人都一起带走,每人一个无线电台有什么奏折可以尽管发电过来”关绪清淡淡的说道
“喳”所有人都不敢出言反对
在决定南巡之后,关绪清回到养心殿看了看大清的地图之后才发现连年的征战,朝廷的银子都砸在了士兵军饷、工业发展、购买军舰、教育发展、各地震灾、修河堤上,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交通
等到自己要出门了,才发觉大清的铁路发展的实在是太少,除了刚登基那会修建的由黑龙江到广东那条铁路之外,只有缅甸到上海的那条铁路了,当时修建这条铁路也是因为中英缅甸战争需要,方便物资运送才建造的
虽然近几年不会有大的战事,而日本的赔款也相继到位,而大清在日本的贸易也赚的盆满钵满,但是银子再多也经不住关绪清这样花法,先是从德国一口气买进了四艘万吨战列舰,又在马尾军港一下子建造了十艘大清自发研制的铁甲舰,扩建了整整100万军队,几乎多开设整整一倍的兵工厂、枪炮局,军队军饷的开支也高出了整整一倍,又遇到天灾,刚刚从户部又抽走了10亿银元建立了远东股份公司飞艇制造厂为了在京城附近寻找这么大一块建造场地,硬是花了整整1000万银元把那块土地的拆迁工程完成如今国库里存银只剩下了50亿银元,让洋人帮忙造一条铁路费用实在太高了发展铁路的事情只有暂时先缓一缓了想到这里,关绪清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治理一个国家还真不简单啊
“走,咱们去留洋办看看”关绪清对着身边的王商说道
“喳”
留洋办是在关绪清10年成立的,当初为了鼓励大清年轻人留洋,关绪清每年都从户部抽出一部分银子给留洋办物色优秀的苗子去德国、美国留学,由于当初资金紧张当初拿着朝廷银子公费留洋的人每年只有100多人其余的人都是资费出去的,许多大清官员的子女也都由父母出资去德国留学
留洋办衙门是一个三进的四合院,此时院中进进出出都是穿着官服的官员,还有好多穿着百姓衣服的学子前来咨询留洋事宜的所以当关绪清他们走进来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人注意到他们
这里的负责人就是有着留洋之父之称的容闳,他父母当初在一张“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像贩卖人口一样远渡重洋,去到外国就是这样,他也没有留恋外国的良好条件,回到了大清,要知道他拿到的都是最好的文凭
就是这样一个可敬的人,而由他挑选公费留洋学子也让关绪清非常放心,因为他是真的在为大清寻找人才,而不会去收那些官员的红包替人家走后门所以才导致了那些大官们倒是需要花银子自费让自己的孩子出去
“噢哟,臣叩见皇上”容闳急忙跪倒在地
此时关绪清已经走进了留洋办衙门大堂了,关绪清微笑的说道:“快起来,快起来”
“谢皇上,皇上今儿怎么来这儿啦?”容闳笑着问道,在他的印象里皇上已经好久没有来过了
关绪清皱着眉头说道:“唉,朕每年花了这么多银子在教育上,可是一点成效都见不到朕治理国家,需要人才啊这不,国内的人才不行,朕就想到你了看看你这儿有什么好的苗子近期回国的推荐给朕啊?”
“回皇上的话,臣还真有两个人要推荐给您,只不过臣本来想过两天再上折子的没想到皇上就已经先来了”容闳惊讶的说道
“干嘛还过两天啊?正好,朕见见他们”关绪清高兴的说道
“皇上最近不是在忙跟德国人一起开公司的事情嘛,臣不便打扰啊既然皇上有旨,今天就让他们来给皇上请安”容闳笑着回应着转过身对身后的侍卫说道:“去,把唐绍仪和詹天佑叫过来”
詹天佑??关绪清内心的惊讶绝不亚于文廷式告诉自己认识莱特兄弟,詹天佑也是这个时代的吗??这个名字在关绪清的耳里是相当的熟悉,历史上肯定是非常的出名可就是想不出来是干嘛的,造原・子弹的那个叫钱学森,好像是1911年才会出生还有十多年呢,那这个詹天佑到底是干嘛的?反正肯定是个人才
“老师,您叫我们?”
关绪清正在胡思乱想,迎面走进来两个年轻人
“还不快给皇上跪下”容闳假意训斥道
“啊?小民给皇上请安”两人一起朝关绪清跪了下去
“都平身,这在宫外啊就不要这么多虚礼了朕也是个读书人,天下学子之间谁也不比谁尊贵啊?是不是容闳?”关绪清转身问道
“不论在什么时候,君臣之礼是万不能忘的”容闳严肃的说道
“哈哈,你们看看你们的老师,还是去美国留过学的呢怎么满脑子还是这个啊?”关绪清跟这些思想前卫,容易接受事物的年轻人在一起仿佛就像回到了后世一样
“老师说的对,无论如何君臣之礼是万不能忘的呀”一个皮肤较黑的年轻人仍然跪在地上说道
关绪清看了他一眼说道:“平身,朕问你,你叫什么名字啊?”
“谢皇上,小民叫詹天佑”詹天佑站了起来恭敬的回答道
“噢?你就是詹天佑啊?刚从国外回来?”关绪清双眼冒着金光,仿佛发现了一个宝藏一样
“是的,小民刚从美国回来算上今天只有四天时间,老师让我先在这里帮忙,等找机会再像皇上推荐”詹天佑老实的说道
关绪清心中对他非常满意,在他看来既老实又有本事的人可不多见啊
“不用找机会了,朕就在这里,你自己来向朕推荐一下你,你都在美国学了点什么啊?”关绪清迫切的想知道詹天佑到底是以什么见长
“小民在美国学习的是铁路建设,如今我大清铁路只有两条小民估计皇上肯定会大力发展国内铁路的建设,所以小民斗胆自荐希望能为我大清铁路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詹天佑坚定的说道
哈哈,真是想啥来啥,刚刚还在想要发展铁路,这活生生的人才就给自己送过来了
“好,朕正有此意朕马上下旨在工部多建立一个铁路司衙门,让你去当主事,朕要在10年内看到大清各省都能相互接通”关绪清满意的看着詹天佑,又转过身对着容闳说道:“容闳啊,你有这么出色的学生,怎么还舍不得推荐给朕啊,非得朕亲自来这里才行吗?”
“臣不敢,天佑能不能不负皇恩还不知晓呢”容闳谦逊的说道
“呵呵,要致富先修路能有这见识的人定不会是庸才,朕看好你”关绪清对着詹天佑说道,又对着唐绍仪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也是从美国回来的?”
“是的,皇上小民跟天佑一样学习的也是铁路建设”唐绍仪紧张的回答道
“噢,那你以后好好的帮助詹天佑朕希望将来咱们大清的铁路自己来建,不用什么都再依靠洋人”关绪清严肃的说道
“喳,臣定不负皇恩”众人一起下跪道
………………………………
第一部 第十二章 计划行刺
夜晚的紫禁城散发着植物的芳香,清澈的人工溪流泊泊地流在光滑的白鹅卵石上。丝质的宫灯射出橘黄色的灯光,映在天衣无缝的琉璃砖上。显得异常的绚丽。
李莲英从宫里急急地走出来,迎面碰到了潡亲王,紧跟在后面的还有两顶轿子。李莲英站住说:“哟,这不是五王爷吗?奴才给您请安了。”
“呀,李公公啊,您这是去哪儿啊?”潡亲王笑道。
“我回家啊。今儿个东太后仙逝,累了一天了。”李莲英说。
潡亲王一心想巴结他,忙说:“我知道有一个好去处,想请李公公去喝喝小酒,听听小曲,李公公不知赏不赏脸?”
“五王爷折杀奴才了,奴才是什么哪,敢跟五王爷一起喝酒?”李莲英说。
“快别说这些见外的话了,这王宫之中,谁不知道李公公是西太后跟钱的红人啊。”潡亲王奉承道。
李莲英一脸得意之色。
“李公公,快上轿吧。”潡亲王扬了扬手。
“那我恭敬不如从命了。”李莲英说完,两人匆匆上轿。
轿子很快到了满香楼,这是京城一间颇为高级的妓院。楼内妓·女一个个浓妆艳抹,花枝招展。他们的头发用满族方式梳起。珠宝首饰和鲜艳的花朵在灯光下把他们的粉脸映衬得光彩照人。
“五王爷,这是个什么地方啊?”李莲英明知故问道。
“李公公,您别问什么地方,玩个高兴就成。”潡亲王说道。
一个风韵犹存的鸨母走向前来,笑道:“哟,五爷来啦。快,楼上请。”
潡亲王跟李莲英随鸨母来到楼上一间僻静的豪华房间,里面早已摆好了酒菜。
“五爷,今儿叫哪位姑娘来陪您呢?”鸨母看这潡亲王说道。
“等会,你先出去。”
“是,王爷。”鸨母行了屈膝礼,转身关上门走了出去。
鸨母走后,潡亲王从袖管里抽出一张十万两的银票递给李莲英。
“哟,王爷,您这是干嘛?”李莲英装傻道。
“李公公,收下吧。”
“五王爷,这么多银子,你得说清楚,我可是无功不受禄啊。”李莲英假意推辞。
“李公公,你得帮帮我啊。”潡亲王坐了下来,开门见山道。
“我一个太监,怎么能帮得上五王爷您哪?”李莲英故意说。
“李公公,明人不说暗话。现在东太后一归天,西太后独揽朝政,将来太后有个什么旨意的,还望公公多多提点。另外,本来这次选新皇上,我们假载涟本也是合适人选,我也跟醇亲王说了,可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口气我实在咽不下去。”潡亲王说。
李莲英不想管这事,忙推托说:“前一件倒没有什么问题,这后一件可是你们自家兄弟的事啊!”
“这我知道,现在载湉不是进宫了嘛,他还是一个孩子,保不准得个什么病啊,在哪里摔着淹着啊。”潡亲王眼里冒出了杀气。
屋内气氛有些紧张起来,潡亲王环顾了一下四周,凑近李莲英的耳朵小声的嘀咕起来。
“五王爷,你说的这事,可是诛九族的罪啊!”李莲英死死地望着潡亲王,惊讶道。
“历朝历代,有很多帝王都这么驾崩了。找的到凶手吗?还有,宫里每年死这么多人,谁说的清是怎么死的?李公公,这事要是办成了,我们家载涟承继大统,你就是我们潡王府的再生父母,王府的所有金银珠宝任你取舍。”潡亲王冷笑一声。
李莲英沉默不语,好像在权衡什么。一会,他脑海里突然闪现了光绪眼露凶光的看着自己,像要把自己杀掉一样。心中也做了决定。他默然了好一会,慢慢的说道:“五王爷,这事我瞧着办,您可不能性急,得慢慢来。”
潡王爷脸上立刻洒满了阳光,笑道:“这我知道,我们干一杯。”说着把银票塞向李莲英。
两人碰了碰杯。
“来人啊!”潡亲王拍了拍手道。不一会,鸨母带这一群姑娘进来,媚笑道:“五爷,姑娘们来了。”
“给李大人多挑几个。”潡亲王对鸨母说。鸨母转过头小声道,“不知道李大人喜欢什么口味,高的矮的肥的瘦的?”
“肥瘦均可,所谓肥如玉环,瘦如飞燕。只要合适就行。”李莲英说。
“好个李大人,真有品位。姑娘们,上去陪大人们喝酒。”鸨母奉承道。
屋内一时莺声燕语,春色满堂。
………………………………
第一部 第十三章 受罚
“大学之道在明得,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关绪清跟着翁同稣念着大学。
“皇上,您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翁同稣眯着眼睛问道。
关绪清摇了摇头。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学的道理,在于发扬人的美德,在于爱护民众的利益,在于使人达到至善的境界。”翁同稣解释道。
关绪清心中十分反感学习这些拗口又无用的东西,可惜这个时代的人都学这个。没有办法,值得硬着头皮跟着学。
“翁师傅,朕要小解。出去下,马上回来。”关绪清说道。
“噢,皇上要用心读书,将来才可以治理好国家。”翁同稣不满道。
读这书就能治理好国家?那清朝是怎么亡的?真是可笑,关绪清中心暗笑道。但表面还是非常恭敬的达到,“知道了。”
刚走出上书房,就遇到昨天挡驾的李震。
“臣叩见皇上。”李震下跪道。
“起来吧,你怎么会在这里。”关绪清疑惑道,这个时候内务府不是应该忙着给东太后办理丧事嘛。
“谢皇上”李震站起身来继续说道,“回皇上,今儿臣早上去掌仪司准备操办东太后下葬适宜,总管李莲英跟各司主事就来找臣了,给了臣一张五万两的银票。”
“哦?他们这么大胆?东太后葬礼他们也敢玩猫腻?”关绪清惊讶道。
“皇上请看”李震说着拿出一张开支列表,“这是李总管让臣记录的,下葬的警卫、扈从、仪仗队、超度高僧、喇嘛等开支十万两。实际支出仅为二万两,仅此一项便贪污了八万两之多。其余部分更是无法计算,臣照皇上吩咐已记录在暗,支出时交付的人员也已登记。臣分得五万两银子,如数交与皇上,请皇上点收。”李震双手递上一张银票。
关绪清接过来一看,果然是一长银票。上面些着五萬两,关绪清还是第一次见到清朝的银票。上面写着德宏钱庄,这是一家京城的私人钱庄。分店布满全国,是当时大清最大的钱庄。
“好,你做的很好。回去当好你的差吧。以后凡是有人行贿,统统照收不误,不过全部登记在案。如数上缴。”关绪清说。
“喳,臣告退。”李震又跪在地上。
关绪清拿到钱,心情大好。突然想到今天答应过董梁给他钱的,便立刻往后花园跑。想来,他应该已经在那里等自己了。
刚跑到半路,就遇到慈禧跟李莲英缓缓走来。关绪清想躲已经来不急了,急忙藏好银票。
“儿臣给亲爸爸请安。”关绪清伏在地上。
“这个时候,你怎么在这里啊?没去读书吗?”慈禧严厉的问道。
关绪清急忙撒谎道:“儿臣见到有只彩色的蝴蝶飞了过来,就追过来了。”装淘气不读书总比被慈禧知道自己私自结交外臣,组织军队强。
“哼,皇上这么贪玩,不读书不练武,如何治理天下,管理国家?罚你站在这里到天黑,好好想想自己错在那里了?”慈禧对关绪清的感觉总有些异样,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罚罚他让他长长记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