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南宋当权贵-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头者,赏黄金五千两。我们何不照猫画虎,反用这一计,写好书信射到敌营,凡能献上虞丰年项上人头者,重赏万两黄金,封王爵,若有诛杀岳雷者,赏八千金,封万户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此一计也必能把成功。退一万步,哪怕不能成功,也必将离乱军心,今夜三更,我派手下大将黄天雷、黄天鸣偷营劫寨,大计可成。”
赵昚沉思良久:“行吗?虞丰年足智多谋,我从未见他吃过亏。”
张俊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一搏,至少还有五成胜算。”
赵昚咬咬牙:“好!”
…………
当下,张俊亲自措辞写信,一来声讨虞丰年大逆不道,必将户灭九族,一边写明离间之辞,诏令能刺杀虞丰年和岳雷者,许以重金高官。
写好之后,命人誊抄千余份,待夜深人静,来到城头之上,命人射入虞丰年的大营之中。又命手下两员猛将黄天雷、黄天鸣点起两万人马,做好准备,伺机偷营劫寨。
到了后半夜,就听外面杀声震天,张俊趴在城头一看,哈哈,虞丰年阵营之中人喊马嘶,火光冲天,乱成一团。张俊大喜:“哈哈,此计成了!来人,命黄天雷、黄天鸣前去偷营,不得有误!”
黄天雷、黄天鸣兄弟二人催马提枪杀进营中,直奔火光处杀。泉州兵一看宋军杀来,慌作一团,敲锣打鼓往里就跑,就看营中军兵来往穿梭,你往西,我往东,你往南,我往北,更加混乱,似乎根本顾不上宋军。
黄天雷黄天鸣大喜:“孩儿们,盖着咱们立大功一件,记住,杀了虞丰年,赏黄金万两,封王爵,给我杀!”
两万人马杀进城中,哪儿最乱就往哪儿杀,哪儿火光最大就往哪儿杀,直抢到大营正中中央戊己土,就这儿人最多、最乱,可万万没想到,突然之间,那些东奔西跑的官兵全都不打也不吵了,呼啦一声,全都退走,眨眼之间,踪迹全无。(未完待续……)
………………………………
第368章 惊天下(4)
“不好!”黄天雷、黄天鸣稍一愣神,知道中计,“弟兄们,后队变前队,快撤!”
想撤?晚了!四周围炮响连声,三四万军兵抬着鹿角丫杈,滚刀桩,铁刺板,把宋军团团包围。
后面跟上五千弓弩手对准了宋军,嗖嗖嗖,连珠箭发,宋军一排排倒下。余下的人吓得哭爹喊娘,放下兵器,不敢反抗。
黄天雷黄天鸣一看大势已去,扔下手里的大枪,倒戈投降。
……
与张俊预料大相径庭,张俊的书信射到大营之中,军兵捡到以后,全都全部交到帅帐之中,这下岳雷对虞丰年更加佩服。
“大哥真神人也!”
虞丰年一笑:“天下无人不逐利,只是代价大小,是否值得冒险,只要看透这一点,一切也都看透了。”
军兵把黄天雷黄天鸣推到虞丰年帐下,两人跪倒磕头。岳雷问虞丰年:“大哥,这两个人如何处置?”
“依你之见呢?”
“要我说,赵昚张俊出尔反尔,不如把两个人的脑袋砍了,高挂百尺竿头,震慑赵昚张俊,比他们出城投降。”
虞丰年略略思考,问黄天雷黄天鸣:“二位,我有话问你们,你们官家既然说要出城投降,又为何出尔反尔?说来犒军也不犒军,说要投降也不投降,反倒煽动军心?”
黄天雷黄天鸣不敢隐瞒:“启禀南王,您让官家和张俊前来犒军,他们不敢亲自前来。这才效仿您在处州的谋略照猫画虎,然后命我们兄弟二人偷营劫寨。想要杀个措手不及。”
虞丰年问:“是官家的主意,还是张俊的主意?”
两人说:“官家犹豫不决。是张大帅的主意。”
虞丰年沉思许久,又问:“官家可曾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比如骂我?”
“这个……想来没有吧?”
“你们不要骗我,只管实话实说。”
“我们兄弟职位低微,实在不知,不过听张大帅说,官家时常在宫中凝望一些奇怪的诗词、对联。”
“奇怪的字画?写的什么画的什么?”
“我们也说不清楚,有什么‘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对了,还有一首岳少保的《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不过见过那些诗词对联的,都说不像大宋朝的字。”
听到此处;虞丰年心中直翻腾。五年前,他穿越到大宋朝。穷困潦倒,被迫接头卖字,写下那些诗词。被当时年仅十六岁的普安郡王赵昚花五百两银子买下,从此改变了生命轨迹。没想到赵昚穷途末路,竟然对着那些诗词对联黯然神伤。
赵构杀我赵昚是否知道?是否上书阻拦?
岳雷看虞丰年出神。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王爷,大哥,我们杀不杀两个俘虏?”
虞丰年摆摆手:“给他们松绑,让他们带着人马回城去吧。”
岳雷不明所以:“大哥,放虎归山,必要伤人。”
虞丰年不说话,岳雷只好给两个人松绑,发还兵刃马匹,释放他们回城。
回到城中两世为人,跑去见张俊和赵昚,把经过一说,赵昚长叹一声,心说:“虞丰年忠心耿耿,起兵之事实属被迫之举。怪只怪父皇赵构,不该多疑,自毁江山。”
赵昚回到宫中,见到皇祖母韦氏和太上皇赵构。赵构不当皇帝,精神好了许多,问起兵事,赵昚把详情讲述一遍。赵构眼前一亮:“如此说来,此事还有转机,皇儿可亲自出城一趟,多谈往日对他的恩情,以赔礼道歉的名义,把他和岳雷请进城来,设宴款待,再在酒中下毒,铲除这个反叛……”
“够了!”不等他说完,一旁的太皇太后韦氏怒目叱骂,“皇儿啊,你让哀家怎么说你?虞丰年为大宋做过多少事,立过多少功?论功行赏,你把江山赏给人家虞丰年都不够,可你,屡屡加害,害得人家家破人亡,事到如今,兵临城下,人家动了情,稍有缓和,你还要作孽加害,你你你……”韦太后指着赵构的鼻子数落他,到最后气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赵昚嘴上不敢说什么,心中十分认同,坏事就坏在太上皇身上,心中一动:“皇祖母,皇孙有个想法,想说给您老听听。”
“嗯?”
“当初,虞丰年深入北国,救出皇祖母,看得出,他和完颜希延对皇祖母感情至深,皇孙万求皇祖母驱凤驾与孙儿一起去见虞丰年。”
韦氏当时就皱起眉头:“怎么,你也要害虞丰年?”
“不是不是,皇祖母误会了,我和虞丰年情同手足,我要劝他退兵,只要他能退兵,我宁愿封他做一字并肩王,共守疆土,治理国家。要不然,恐怕就算刘锜赶来勤王,也无力回天了。”
“他能愿意吗?”。
“事到如今,凡事已不由我们做主了。”
韦氏说:“既然如此,我们就出城一趟。”
两人打定主意,带来两名太监出了宫门。张俊知悉后,慌忙点起一万大军,要出城保驾,被韦太后一阵叱骂:“你当我们去打仗吗?要是打仗,带十万兵马也不够,我们不带一兵一卒,就这么去。”
张俊无奈,开城门送赵昚和韦氏出了门。
一出门,虞丰年就收到了消息,非常吃惊:“怎么?皇帝和太后带了两名太监来了?”不过当即明白,他们两人来,自然要打感情牌,先请进来再说吧。
当即亲自出去迎接,一见赵昚和韦太后,五味杂陈。
赵昚见他也眼圈泛红:“皇兄,我们非要走到这一步吗?”。
虞丰年强装平静:“请进军帐里谈吧。”
进了大帐,屏退左右,军帐里只剩下虞丰年赵昚和韦太后三个人。虞丰年给韦太后见礼:“老人家,您身体可好?”(未完待续……)
第368章惊天下(4:
………………………………
第369章 惊天下(5)
韦太后面露苦色,说道:“哀家身体还行,只是心里挂念着孩子你啊,你到了城外,怎么不进城看我?”
韦太后真厉害,这句话软中带硬,柔情中满带责备,虞丰年心中又一阵翻腾,不过表面不动声色:“老人家,我也想去看您,奈何心中一腔热血,朝廷处处冷水冰刀,还望老人家千万原谅。”
韦太后说:“此事不怪你,哀家只是想问问,你还要进城看我吗?”韦太后双眼紧紧盯着虞丰年,虞丰年已久不动声色:“太后,你为尊长,我是后辈,理应去看您。”
韦太后说:“你是一个人去看我,还是带着兵马去看我?”
虞丰年说:“等到刀枪入库,我就一个人去看您,如果战端不止,我就带着人去看您。”
韦太后面现凄婉之色:“孩子,你只谈长幼,不说君臣,难不成真的要推翻大宋的江山吗?”
虞丰年说:“我安心为臣之时,是官家不让我为臣,我也没办法!”
太后哭了!
赵昚眼望虞丰年:“皇兄,你还记得我们一起住在郡王府里的日子吗?”
虞丰年说:“我当然记得。”
赵昚说:我真想回到过去,就算让我死也不想看到今天$长$风$文$学,c⌒□t的局面。”
虞丰年说:“要不是到现在这个局面,我早就死了!”
赵昚哑口无言。是啊,能怪得了虞丰年吗?他只是不想岳飞那么傻,明知有人陷害。到最后落得愚忠,失却性命!
虞丰年说:“大宋皇帝陛下。你回城去吧,谢谢你来看望老朋友。”
赵昚说:“皇兄。真的要逼死兄弟我吗?”
虞丰年心中不忍,可早已心乱如麻。
赵昚不走,继续说道:“朕早就有个梦想,掌权之日,为岳飞平反,日夜操练兵马,等待时机,赶杀金兵,统一全国。在我心中,你是那个帮我大杀四方、攻城拔寨的人,可现如今,你杀的是我的人,攻的是我的城,拔的是我的寨,每当想起以前在一起促膝长谈的情景,我都十分难过。”
虞丰年说:“我也一直有一个梦想,像领兵带队。横扫寰宇,为胸怀大志的普安郡王统一天下,没成想,大业未成。却险些像岳飞一样身遭不测,杀我的不是我的仇人,不是金兵。不是悍匪,而是我的兄弟。是我铁了心为他卖命的人。
“薄情寡义的君王都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我也想过成全忠义之名,可我深知,正如岳飞一样,死不得其所,志不得伸展不说,金兵虎视眈眈,百姓又陷水火,我要死了,毫无价值,对民族有愧,对百姓有负,既然如此,君无道,不为百姓着想,不如我来替天行道。”
赵昚再次哑口无言。太皇天后韦氏说道:“此事非昚儿所愿,是他父皇听信小人的谗言,才把事情搞到如此地步,孩子啊,哀家今年年过花甲,就当哀家求你,为临安百姓着想,为苦命的赵家着想,哪怕为成全岳家忠义之名着想,收兵可以吗?哀家……哀家我给我跪下了……”
老太太说着,双腿一弯,跪倒在虞丰年的面前。虞丰年没想到堂堂皇太后能给自己跪下求情,慌忙也跪倒相搀,太后不起,虞丰年只好跪在地上陪着,一时难以决断。
虞丰年回头望着赵昚:“要杀我之事你当真不知道吗?”
赵昚脸一红:“期初确实不知,后来知道大错已成,后悔也晚了。但是,虽然不是我亲口下令,却是我父皇做的,父债子偿,你若责怪,怪我就好了。”
“昨天夜里,张俊往我营中射入书信,又派黄天雷、黄天鸣偷营劫寨,你也不知道吗?”
赵昚说:“这件事情我知道,张俊的主意,我下的命令,我绝不推脱,只因为你让我和张俊到你营中犒劳三军,朕推测你已铁心夺取我大宋江山,只好冒险一试,换成你,相信你也会做出与我同样的选择。”
虞丰年说:“那么,陛下,我若退兵,你准备如何处置我?”
“朕要留你在我的身边,你继续你的梦想,我完成我的夙愿,帮我收复中原。”
“你不秋后算账?”
“错在我而不在你,绝无秋后算账之说。”
虞丰年沉思再三,正在时候,门外闯进许多大将,岳雷、屠恶虎、秃熊、憨虎、十八勇士,以及泉州带来的文武官员,呼啦啦跪倒一片:“王爷,不可答应姓赵的!权贵无恩,岳少保父子就是明证。赵昚现在这么说,到时候必将换了另一番说辞,不如现在就把赵昚杀了,改天换地,永绝后患。”
说话间,十八勇士的零一八拽出了钢刀直奔赵昚,赵昚吓得颜色更变。
虞丰年慌忙制止:“且慢!”
“南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速速决断吧。夫妻生嫌隙尚且破镜难圆,何况君臣之间,今日你不杀他,来日他必将杀你。”
“都别说了,容我考虑考虑,来人哪,把他们送回临安,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能动他们半根汗毛。”
赵昚大喜:“皇兄,你果真愿意退兵吗?你放心,我赵昚言出必行,再不会做糊涂事。”
虞丰年说道:“且慢!我放你回去,但退兵之前,你需做一件事情。”
“你说,要我做什么?”
虞丰年说:“我可以罢兵,但从今以后,国体要变,我来制订每个人必须遵守的宪法,君主立宪,你做你的世袭皇帝,但没有实权,不掌兵权,不掌钱粮,我做首相,组阁治国,内阁掌管全国兵权和一应政权!首相任期五年,最多两任,全国百姓选举产生,内阁有罢免皇帝的职权!”
“这,这不是把皇权架空了吗?”
“不能这么说,详细细节,我已经写好,来人,取来。”
有人取来一个木盒,盒子打开,取出一份写好的帛书递给赵昚。
虞丰年说:“这份帛书便是君主立宪改革的详细说明,你回去先行研究,十日内给我答复,答应了,我就退兵,以后按帛书上写的来,这是我能做的最大让步,来人,把大宋陛下送回临安。”(未完待续……)
………………………………
第370章 惊天下(6)
虞丰年给赵昚的帛书上写了什么?
实际上就是仿效近代社会,搞“皇权立宪制”。简单地说,你赵昚可以继续做你的皇帝,以后子子孙孙都可以做下去,但是你没权,是名义上的皇帝。真正掌权的是内阁,相权大于王权。另设立法院,至于怎么立法,虞丰年也没想明白。但起原则在于,宪法订明“主权在民”。制订的宪法,皇帝、内阁首相都得遵守。
虞丰年为什么那么搞?
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现代人,历史书上血迹斑斑,要造反那就要彻底,不彻底,回头一定会被掌权者收拾得很惨,所谓胜者王侯败者寇,刀把攥在谁的手里,谁就是老大。
不过问题是,写历史书的那帮家伙,最后大笔一挥,造反成功,给你定下许多谋逆、篡位的恶名。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不称王,要么让人民富裕起来,尽管如此,也难免许多遗老遗少,失去既得利益的那些人在背后骂你。
虞丰年要做的,第一件事,把刀把子枪杆子抓在手里,只有这样才能保住一家老小的安全;第二件事,借鉴现代社会制度,推动社会变革,尽快让老百姓认识到,自由民主才是最珍贵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是最值得推崇的。
…⊕长⊕风⊕文⊕学,c↖fwx…
赵昚带着帛书回到临安城,把满朝文武召集起来商议,满朝文武都炸了:“虞丰年之奸佞亘古未有!”“这不是立法做曹操吗?”“什么皇权立宪,扯淡!”
有人早就跟张俊不对付,说:“君辱臣死。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当令枢密使张俊奋勇杀敌,驱散来犯敌寇。武将不能保国。当死阵前!”
张俊多奸:“我愿意领兵出城拼杀,全城文武百官当同仇敌忾,人人拿起武器,奋勇杀敌,你”一指说话那一个,“我们即刻出兵如何?”
谁敢出城?当即闷声不说话了。
是啊,大兵压境,无人能领兵抵抗,除了发发牢骚还能做什么?对着一份帛书。从早晨商议到晚上,也没商议出个所以然。到最后,赵昚面色晦暗地说:“既然无良方,只能按照帛书所说行事。唉,太祖立国,封柴家为世代逍遥王,现如今,我也只能祈求如柴王般苟活了。”
此话一说,人人自危。好几位懦弱老臣大哭起来,“国家有难,国家有难啊!”一个哭,个个哭。朝堂之上如同沮丧,别提有多丧气。赵昚一拍桌子,“武将无能。文无风骨,如何不受人驱遣?”起身愤然离开。
朝堂之上百官痛哭不止!
……
张俊没哭。到底是个武将,赵昚一走。他也连忙起身去找赵构。后面与他沆瀣一气的官员,万俟卨、罗汝楫一见,也都跟出来,一共十几位。
赵构跟御医王继先正在养心殿中,众人来到,俯身便拜:“太上皇,大事不好啊!”七嘴八舌把虞丰年写帛书搞皇权立宪之事说了一遍。
张俊说:“太上皇,您想想,如果满足虞丰年的要求,他比秦桧更狠、更厉害、更奸诈,他入主内阁之日,也就是大宋灭亡之时。万岁爷自比柴王,宁愿做逍遥王,不问世事,恐怕这只是虞丰年所画之饼,一旦掌权,岂有万岁爷、太上皇以及文武老臣的活路?
“退一万步说,就算虞丰年念及与万岁爷的情谊,饶他不死,可决然饶不了你我和这一众老臣,万岁爷请想,岳雷是虞丰年手下大将,岳飞之死,我们都脱不开干系,岳雷进城第一件事恐怕就要拿你我祭他父亲岳飞。恐怕我们的下场比秦桧还要惨!”
赵构一听,差点儿昏倒在地,手摸着茶盏抖个不停。“众家爱卿,照你们说来,我们该如何自救?”
万俟卨罗汝楫又开始大哭不止,把张俊给气的:“哭个卵用?”众人止住悲声,都望着他:“张大人,依你看,可还有我等一线生机?”
张俊说:“万岁爷,老臣有一计。”
“快讲,快讲!”
张俊望望万俟卨、罗汝楫等人,“万俟大人,你带着众家老臣先回避一下,我要与太上皇单独说话。”
万俟卨等人面色沉重,可是没办法,都灰溜溜地出来,守在养心殿的外面。
张俊又望望御医王继先,“王太医,请您也暂时回避可好?”
这王继先最为狡诈,当初给赵构献计,让吴璘谋害虞丰年的就是他。
慌忙躬身行礼:“太上皇,微臣先行告退,收拾了药箱,从后殿出去,其实假意出去,又蹑手蹑脚进来,躲在屏风后面听他们在说什么。
张俊对赵构说:“太上皇,虞丰年不死,大宋不保!依我之见,我们不妨来个将计就计,按帛书上所说行事,邀请虞丰年岳雷等人进城,以犒赏军功之名在皇宫大内宴请他们。”
赵构眼前一亮:“然后我们在酒中下毒,毒杀虞丰年和岳雷?”
张俊摇头:“太上皇此言差矣,您想,虞丰年虽然进城,势必对我等有所防范,酒盅下毒很容易被他识破,到时我们性命难保。”
“依你之见呢?”
“依我之见,我们来个火焚犒军楼!我军中有一人,是当初梁山泊轰天雷凌振的后人叫凌峰,善用火药,让他事先把火药硫磺埋在犒军楼地下,等酒酣耳热之际,我们的人退出来,点燃火药,炸死虞丰年和岳雷。只要虞丰年和岳雷一死,二十万大军群龙无首,不攻自破。”
赵构大喜:“此计甚妙!甚妙!快把昚儿请来!”
张俊连忙阻拦:“太上皇不可。当今万岁与虞丰年向来友好,昨日刚刚去到虞丰年营中讲和,绝不会答应我们这么做。依我看,此事须瞒着当今万岁,否则大计难成。”
赵构沉思良久,一拍桌子:“爱卿,你去操办吧。”
他们的对话被屏风后面的王继先听了个清清楚楚,慌忙从后殿逃出们去。
回到家中泛起了嘀咕,夫人前来问询:“老爷,你自回家闷闷不乐所为何事?”(未完待续……)
………………………………
第371章 惊天下(7)
王继先就把事情的经过讲述一遍。``し夫人说道:“老爷,那虞丰年篡国夺权,你还为他担心吗?他死了岂不更好?”
王继先叱道:“你一妇道人家懂个什么?虞丰年智谋深远,死了当然好,万一赵构和张俊毒计失败呢?虞丰年岂能善罢甘休?在宫廷之中大开杀戒,我是赵构身边近臣,万无保命的道理。”
一听这话,夫人脸色煞白,口不能言。
王继先来回踱步,许久,说道:“事到如今,赵宋天下穷途末路,不能再保了,倒不如我为虞丰年通风报信,投靠虞丰年,他念我救命之恩,必定能饶我不死,说不定还会封赏我的官职。只要能保命下来,凭我祖传的黑虎丹,以后虞丰年的太医院必定还有我一席之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