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湖不乱-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逸安继位合情,却不合理。宋家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认为,其实内心都很不情愿自己辛辛苦苦大半辈子,有的甚至是一辈子效忠的宋家,最后毁在一个才刚刚束发的毛头小子手里。
而柳寒棠作为宋龙鸣义子,虽然对于外界这位影子护卫公开度并不高,但在宋家内部,还是有很多人衷心佩服这位宋龙鸣的义子的。因为近些年宋家很多大小事宜都是柳寒棠在打理,剑炉内的人都看在了眼里,当然,也都记在了心里。
说起来,柳寒棠其实在大明江湖甚至是庙堂,更甚至是北原的江湖和庙堂,都一直保持着很高的热度。原因就是十年前的那场太宗亲征。
那一战虽说最后是大明取胜,但也有很多惨烈战役。其中就有一战,宋龙鸣所带领的一队人马中了埋伏,被北原一队千人骑军围攻,宋龙鸣身受重伤,最后就是靠柳寒棠背着,强行突围,而后更是辗转十余里摆脱追兵。事后有传言称柳寒棠身上刀伤剑伤不下三十处,甚至有几处还是致命伤。
最让百姓津津乐道的是当今天子听说了柳寒棠的事情,当即封后者为忠义候,民间都说太宗私下与柳寒棠喝了一顿酒,酒后笑言说如果你柳寒棠愿意进宫,朕就让朱爱卿给你在大明寺腾位置。
朱爱卿?大明寺!腾位置?!
这一句话中的三个信息无论让大明朝任何一个人听到,都会让他惊讶,惊恐甚至是惊惧。
这种流言没办法求证,但柳寒棠在当时真的是风头盛极。然而最重要的是,那时的柳寒棠不过才十四岁。
十四岁,年轻便是最大也是最值得自傲的资本。
北原皇族对于柳寒棠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说愿意用三千铁骑换柳寒棠一人生死。
这样忠义孝皆具,名头与威望并存的人,谁不希望他做自己的主子?
宋家此时就遭受着这样有可能会动荡整个家族的大劫。
宋福禄站在柳寒棠身侧一言不吭,他其实心中已有了杀气。如果柳寒棠有任何鼓动人们逼宫他小少爷的言语,他绝对会毫不犹豫对前者出手,即便他知道自己杀不了柳寒棠而且有可能会被后者反杀。
所幸,柳寒棠始终沉默无言。
另一边宋龙鸣立马跟上宋逸安,牵强笑道:“安儿刚才你那话就算是借爹两个胆子,爹也说不出来!”
宋逸安只是走路,不为所动,好像没有听到他老爹明显是恭维的话。
“安儿你别有太大压力,你也知道,封炉只是暂时的而已。”
“等你这次回来,有能力再开剑炉时,只要说明了原因,相信大家伙会理解你的。”
“安儿你慢点走啊!”
武当山众位仙人到了第六天就已经受不了了。三天来天天馒头清水吃着,把本来在宋家三个月养的膘都又瘦了回去。武当山的道人们实在撑不下去,一天一顿饭,而且还是干馒头,这哪是人过的日子啊!李三清知道这是宋逸安故意所为,可也不好意思去说,终于在今日决定离开宋家返回武当了。
宋逸安和宋龙鸣一起将李三清等诸位道人送至山庄大门,李三清欲言又止,宋逸安见之心领神会,刻意走近前者。
李三清面子上装的若无其事,小声跟宋逸安说道:“宋宗主,你看武当山距这千里迢迢的,没个盘缠实在是没法赶路啊。”
宋逸安笑着将袖间银票不动声色递给李三清,细声说道:“早就给李掌教备好了。”
李三清开怀大笑,不由说道:“你做好决定了?”
宋逸安知道这位武当掌教说的是什么,神情默然点点头。
“真要走一趟?”
宋逸安平声静气道:“不走一趟,之前我宋家落得子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李三清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亲切拍了拍宋逸安肩膀,“若是到了武当,谁敢拦你我李三清第一个不答应!”
武当道人们这一走,由宋逸安束发礼引出的一系列动荡,算是暂时性告了一个段落。
翌日,整个宋家山庄内空无一人,因为人们都是来到了山庄大门处。
人头攒动,不一会儿,只见宋家年轻宗主骑着一匹枣红高头大马,缓缓出门。
他头戴白玉发冠,身穿象白玉袍,不染一尘。腰部右侧挂着碧水玉佩,左侧配有华丽短剑。脚蹬朝天靴,腰束紫金带,端的是俊俏无双,英气迫人。
宋逸安身后,王依山和老罗各自骑马紧随其后。
山庄大门外,早已等在那里的朱诚基满是不舍的走近宋逸安,问道:“非要走这一趟吗?”
宋逸安不知怎么回答,沉默无言。
朱诚基不由说起了旁事:“周关林被我找了一些人在青楼给打了一顿,废了他三条腿。他老爹周通也被罢免了校尉一职,估计如今境况不会比他儿子强多少。哼!敢打我弟媳的主意,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东西,够不够资格!”
宋逸安心情顿好,笑骂道:“滚滚滚,谁是你弟媳,明明是你嫂子好不好?”
朱诚基难得没有争辩,又回归正题:“你要照顾好自己。”
宋逸安点点头,“会的。”
他驱马向前,脑中回忆这几个月间发生的一些事,突然发现好像比自己总共活的十四年都要精彩。云山尽,木真青,李三清,羊角先生,蔡望津。这些个可能一些人一辈子都见不到的神仙人物,他都见过而且相处过,他也明白了他心目中的江湖与他们的江湖的区别。知道了什么是江湖,或许说是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江湖。
那么从今往后,就该他自己去趟一趟这江湖了。
山庄门口,宋龙鸣,柳玉枝,王阳,柳寒棠,宋福禄这些宋家核心人物聚在一起。
都在驻足遥望相送。
“有王老前辈和老罗在,安儿出不了什么事。”宋龙鸣被柳玉枝抓着得手有点疼,不禁咧了咧嘴道。
其实他话没说完,还有一句憋在了心里。
这位刚刚退下宋家剑炉宗主之位又马上就要上任东南新楚王,在大明江湖纵横二十年的东南之主,看着自己儿子远去,用自己只能听见的声音,呢喃道:“安儿你可千万不能出什么事,爹不想去北原,那儿风挺大的”
大明历四十八年,夏始春余。
这一年,宋家封炉的消息如一股飓风般横扫大明九州,江湖动荡,朝野震惊。
同一年,束发才三个月的宋家年轻宗主宋逸安,走出家门,步入江湖。
………………………………
第三十六章·老宋,你也要走了吗
真正走出宋家,宋家这位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宗主才有了那种离别的痛感。说起来,他还从没有离家远行的经历。在东南因为身份特殊,他被禁止私自外行。当然,宋龙鸣管不住他,主要还是柳玉枝。这也经常被朱诚基拿来笑话他。
宋逸安百无聊赖,扭头看向王依山,笑道:“王老前辈,这次跟着小子走这一趟,真是麻烦您了。”
王依山悠哉骑马,听到宋逸安的话,看了后者一眼,道:“没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都是生意。”
宋家年轻宗主无言以对。
向来沉默寡言的老罗这时开口道:“是不是有点太惹眼了。”
宋逸安不以为意,突然语气一沉,“我这是故意的,就是要引出那些牛鬼蛇神,也是想让那些还在观望的人看一看,什么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况且,我宋家还未死呢!”
老罗了然,不说话了。
王依山却是皱眉道:“怪不得那宋小儿这次开的价这么高,原来是让老夫出大力啊。真是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
这不禁让宋逸安没法接话,悻悻然一笑。
三人走了半天路,也算真正远离了山庄。晚些时候,三人找了一家客栈,进去想吃点东西歇歇脚。
宋逸安一坐下来就注意到了前桌的一对男女,应该是对平常夫妇,年纪在三十岁左右,但腰间都是佩着长剑,想来是一起走南闯北,混江湖的。
这对夫妇穿着一般,可以说是朴素,吃的也是简单小菜加馒头,喝的白水。但两人有说有笑,很真诚,神似神仙侠侣。
江湖其实并不只是像云山尽,木真青那些高高在上人的专属名词,江湖里真正的主角,其实是像眼前这对夫妇一样,以及所有默默无闻底层的小人物。
宋逸安有了兴趣,起身拿起酒壶和酒杯,上前笑道:“这位大哥不是本地人吧?”
那男子先是一愣,没有反应过来。待他顿了一下,看清宋逸安模样时,不觉眼前一亮。
世上怎会有如此漂亮的男子?
“公子说对了,我和贱内是东北青州人氏,师出春雨门剑法大家茅春雨,此次来剑州是想拜访一位故人。”男人行事也是利索。
宋逸安自然不知道什么春雨门,至于所谓的剑法大家茅春雨,更是听都没听说过。剑法大师?会有云山尽,木真青这样的剑法宗师大?
但宋逸安面子上没有刻意表露什么,而是恭敬给对方倒了一杯酒,抱拳行礼道:“原来是茅大宗师之徒,怪不得看着大哥大嫂不似常人。在下宋安,剑州本地人氏。”
那男人和女人也都是马上站了起来,同样拱手回礼。
“在下胡远山,这是贱内刘淑芬。”
还在另一张桌子上的王依山见此情况不觉翻白眼,心里想着这宋小子又是在耍什么花样,真是无聊的要死。
那叫做胡远山的男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冲宋逸安招了招手:“宋老弟一起坐吧。”
宋逸安看了看那胡远山的夫人刘淑芬,皱眉道:“合适吗?”
“这有啥不合适的?淑芬,你再去拿两壶酒,我跟这位宋老弟一见如故,今天非要不醉不归!”
待自己女人走后,胡远山突然神情肃穆,郑重说道:“你姓宋?”
宋逸安点点头。
胡远山好奇又问道:“宋家剑炉的宋?”
宋逸安不觉笑了,反问道:“还有别的宋吗?”
胡远山这下更好奇了,“那你跟宋家有关系喽?”
宋逸安无奈笑着摆摆手,“胡大哥说笑了,宋家在剑州高坐云端,岂是我这等小人物能攀的上的?”
胡远山闻言后不禁释然,而后他神情尴尬,支支吾吾说道:“宋老弟,在下有个不情之请。”
“胡大哥请说。”
胡远山不好意思道:“一会儿我说的话,宋老弟你可千万不要拆穿啊。”
宋逸安听得云里雾里,可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正在这时,胡远山的妻子刘淑芬提着两壶酒回来了。
女子坐下来,宋逸安接过酒壶给胡远山和自己各倒了一杯酒,聊起了家常:“胡大哥千里迢迢的从东北而来,想来这位要拜访的故人不一般呢!”
胡远山喝掉酒,抹了一下嘴,故作神秘道:“虽然老哥与宋老弟初次见面,可老哥觉得你值得深交。所以老哥跟你说我那位故人是谁,你可不要惊讶,也不要胡乱去说。”
“哦?”宋逸安有了兴趣,凑近胡远山,“那小子多谢胡大哥信任。”
胡远山又喝了一杯酒后,才慢慢说道:“老哥要拜访的人,正是宋家前任宗主,宋龙鸣!”
宋逸安故作吃惊状,“胡大哥竟然认识那等高人?!”
一旁的刘淑芬笑着不语。
胡远山很享受这种感觉,又喝了一杯酒,接下来就是跟宋逸安一顿吹嘘。
两壶酒很快见底,其实一大半都是胡远山喝的。
胡远山有些微醉,踉跄起身,抱歉道:“宋老弟先喝着,老哥先去放个水。”
宋逸安想起身扶前者,被胡远山推掉,摆摆手示意不用。
胡远山走后,一直话不多的刘淑芬才满脸歉意,道:“让宋公子见笑了。”
宋逸安摆摆手,真诚说道:“我在家很少见到像胡大哥这样豪爽之人,没有什么见笑之处。”
刘淑芬苦笑摇摇头,又说道:“奴家说的不是这个,我家男人就是这样的性格,喜好吹牛,那大名鼎鼎的宋龙鸣怎么会是他的故人?”
宋逸安眉毛一挑,其实他很想说他不觉得宋龙鸣有什么可以称作大名鼎鼎的地方。
刘淑芬又说道:“宋公子,奴家想请您之后不管我家男人说了什么,公子您都要装作认同他。虽然这个有些难为公子,可奴家”
她话还没说完,宋逸安就起身莫名对女子作了一辑。
他和熙笑道:“大嫂尽管放心。”
胡远山回来后果然又是一番天南地北的吹嘘。
刘淑芬照样笑而不语,眼神温柔的看着胡远山。
宋逸安心生感触,这样的江湖没有云山尽和木真青那样的惊天动地,但是他却很喜欢。
他不由想起了她。
姬若水自从上次在柳玉枝府上回来,就跟很怕再见到宋逸安一样,在山庄里躲了起来。
这一躲不要紧,宋逸安的束发礼错过了不说,当天宋家年轻宗主的丰神之姿也是没能见到。
直到在今日那种情绪慢慢平稳,她去山庄后才被告知那个可恶的宋无赖已经不在山庄了。
告诉她的人是个老道士,不算生人,正是青木道人。
道号青木的老人自从被宋逸安意外看中,在宋家成为客卿后,就过上了无忧无虑的日子。可直到前几日那位年轻宗主突然宣布封炉,这不禁让老道心凉了一大半,大呼你宋飞剑这是造什么孽?!然而这青木老道也深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道理,觉着至少也可以熬到自己寿终正寝吧。就在两天前,那位年轻宗主突然找上他拜托他照顾一个人,老道也不清楚为何宋逸安会找上自己,但还好说是照顾,其实就是教那女子学文识字而已,并不是难以接受。
本来他也是抱着敷衍了事的心态去教那女子的,可那女子的天份让老道另眼相加,几日间的相处,女子毕恭毕敬的态度以及平常很普通的嘘寒问暖,都让老道心中生出无限温暖。
已经年过半百的青木老道看向眼前正在认真写字的姬若水,心中感慨。他修道大半辈子,膝下无儿无女。他已然将姬若水当做了他的女儿,或是孙女。
反正是亲人。
晚上老地方。
什么老地方?自然是姬若水和老宋经常交头碰面的地方。
这次老宋什么也没带。
姬若水突然有股不好的预感,问道:“老宋你是不是有什么事?”
老宋神情难过,叹气道:“我要走了,离开山庄了。”
姬若水闻言顿时慌了,老宋是她在宋家唯一真心相交的朋友。
“是不是宋家发现了咱们的秘密,都怪我都怪我,不该让你偷带吃了的!”姬若水懊悔不已,抽泣道。
老宋赶紧止住姬若水,慌忙解释道:“不不,若水姑娘你误会了。是宋宗主要离开山庄,我作为的他的厨子,自然得随他走。”
姬若水没有因为这样的解释而感到高兴,反而更加难过了。
其实老宋因为什么走都不重要,反正都是要走。
“老宋,你真要走了吗?”姬若水眼眶充满水汽,傻乎乎又问道。
老宋再也忍不了,一把将姬若水揽进怀里,揉着后者脑袋,柔声道:“孩子,老宋我也舍不得你,真的。”
姬若水低声抽泣,到此刻她才知道,一直以来,她不止把老宋当朋友,而是当做了她从出生下来就不曾拥有过的一个人,那就是父亲。
姬若水泪流不止,到此刻其实他也很不想承认,正是因为宋逸安的离去,才让她明白老宋是多么弥足珍贵。
宋无赖你在哪,为什么不带我一起走?
我家的剑还在你那里,说了是借你的啊!
你可不能不还。
………………………………
第三十七章·高手之上有高人
第二天,与胡远山刘淑芬那对夫妇分别后,宋家这位年轻宗主的心情平复了不少,也开心了不少。
毕竟他也是个才十四岁的少年,虽说已然束发成年,但谁都知道,天下男儿未及冠便不能算作真正成年。宋逸安如此年纪便要游历江湖,确实是小了些。
王依山,老罗,宋家年轻宗主三人一夹马腹,并排走在道上。
王依山见宋逸安明显有些欢快,打趣道:“怎么,宋小子天天在家大鱼大肉吃腻了,是想来些野菜换换口味?”
宋逸安知道他说的野菜是指胡远山夫妇,就讪讪一笑,尴尬道:“王老前辈这是编排小子了吧,在您面前,我也算是吃腻大鱼大肉的人?”
言外之意,在王老神仙您面前,我这位宋家年轻宗主才真正是野菜。
王依山听了宋逸安这话很受用,哈哈大笑,点头道:“老夫就喜欢你这性格,不像你那老爹,虚虚实实的,让人猜不透。”
宋逸安不觉心想我爹哪里猜不透了。
老罗这时蓦的开口道:“天黑前可以到剑州知府府邸。”
宋逸安神情微凛,他抬起头看了看天空,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雨。
“也好,今晚就在那里过夜吧。”宋逸安淡淡说道。
老罗默然,他说那话的意思本就是如此。
宋逸安走这一趟江湖的意思也是如此。
王依山根本不在乎也不懂其中有没有什么深意,神态悠然。
宋逸安这时蓦的想起武当山那群道士了。
算起日子,到今天李三清他们也应该出了剑州,有可能都过了一线江。那位百岁掌教虽说离去时带走了他的银票,但武当山千里迢迢,宋逸安怕李三清他们还不会说出自己名号。眼看要下雨了,而且夏季多雷雨,来势快又猛,李三清他们别被林坏了身子才是。那道号圆真的道童,说实话挺可爱的,小小年纪坏了身子委实不是什么好事。
与武当山那群道士相处的久了,宋家这位年轻宗主不知不觉也开始关心这些在外人眼中就是鸡毛蒜皮的琐事了。
老罗见自家年轻宗主愁眉紧锁,忍不住说道:“你不必担心。”
宋逸安闻言愣了一下,才知道罗叔是误解了他。但他没有解释,只是欣慰一笑。
他突然想起了一事,看向王依山问道:“王老前辈,江湖上流传的十大高手,为啥没有云山尽和木真青这样的前辈?”
王依山眼神古怪得看了看宋逸安,反问道:“他们是高手吗?”
这一问把宋逸安问懵了,云山尽一剑带来满天云海的威势,木真青弹指一飞剑的神通,这恐怕连神仙都称得上吧。
“难道不是吗?”宋逸安确实不知该怎么回答王依山此问。
没想到王依山竟摇摇头,说道:“当然不是。”
宋逸安在马背上不禁正襟危坐,虚心求教。
王依山娓娓道来:“江湖武夫境界遵照千年传承的等级划分,由弱至强为九品到一品,这你宋小子都知道,老夫也不多解释什么。在寻常百姓眼里,一品武夫已然算是真正的高手,而且还是高不可攀,其实在真正的江湖高手眼里,全不尽然。”
“哦?”宋逸安心中迷惑更深了,“怎么说?”
王依山知无不言:“一品境界的江湖武夫也被称作‘小宗师’,全是以力进境,也算在武道一途登堂却未入室,前些年的高手榜上前十人都在此列,比如你家的那位第一客卿王阳。”
宋逸安抓住了王依山话中的重点,不觉问道:“什么叫登堂却未入室?”
王依山言无不尽:“一品境算作习武之人之间的一道分水岭,人力毕竟有穷尽时,一品再往上如果还想以力进境就不太现实了,虽然江湖之大无奇不有,百年前确有人以力在武道上登堂入室,但那也是万中无一,不可模仿。一品之上的武夫主要以气进境,所谓‘一气呵成千里不绝’就是这种境界的一种夸张形容。而超过一品的江湖武夫,才算在武道一途登堂入室。”
老罗在一旁默默点点头。
宋逸安其实听得还是有些不太懂,“您是说,一品再往上还有境界吗?”
王依山点点头,继续耐心解释道:“笼统点的说,一品之下包括一品皆属高手之列,一品再往上,则被称作高人。”
高人!
宋逸安恍然大悟,他继而突然有点想笑。高人听着确实比高手要高端要强上一些。
怪不得之前王依山要问自己云山尽和木真青算高手吗。
那可就不是高手吗,因为人家是实实在在的高人啊!
王依山补充道:“高人一境只是笼统称谓,在草莽,道教,佛家称呼又各不相同,草莽为宗师境,道教为真人境,佛家为大能境。”
宋逸安顿时醍醐灌顶,难得有这次学习的机会,他干脆将困扰自己的所有问题全盘托出:“所以剑道,武道,天道是一品之上细分出来的境界喽?”
“这个……也不尽然。”
宋逸安又懵了。
王依山仔细思忖了一下,有时为人解惑也是一门学问,一旦言语不当很有可能会让对方更加迷惑甚至深陷进去不能自拔。
“一品之上的高人境只是笼统称谓,其实一品再往上就只有剑道,武道,天道三重境界而已。剑道一境便是对剑的领悟到了入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