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湖不乱-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芭蕉园其实很大,九位女侍都有自己的住处。然而此时九个房间都是屋门紧闭,只见屋里似有烛光摇曳,却不见有人影闪动。

    宋逸安突然有股落寞寂寥的感觉,想回身再进屋吧,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刚出来,再进去万一弄出点动静吵醒了燕儿就不好了。但他也不想去打扰其余几位女侍,一时不知该去哪里,尴尬的愣住了。

    此时整个宋家剑庐山庄内虽然灯火通明,但却是寂静无声。

    唯有一处地方,还很热闹,而且是热火朝天。

    宋家山庄的后山上有隐约灯火摇曳,因为距离有些远,那漫漫黑暗中有些火光也如萤火一般,卑微的可怜。微风中似有“当当”声响在飘荡,一声一声,接着一声,在山谷里徘徊,其音很缥缈,尤其是在这万籁俱静的黑夜,更是让人有种神乎其神的错觉,更愿意让人相信那只是自己的幻听,并不是真有其音。

    宋逸安闭着眼,仔细倾听那虚无缥缈的“当当”声响,很是享受。他已经知道可以去哪熬过今夜了。

    剑庐。

    传说中的宋家剑庐,宋家铸剑的地方。

    芭蕉园一角黑暗处,那名宋家剑庐的大客卿此时看着不远处的小宗主,他的身子上有几片落叶,发髻上甚至还爬着几条夜虫,但这名大客卿从天色刚暗下来站到现在,身子都始终纹丝未动。

    芭蕉园内真到了子时就没护卫了吗?当然不是。

    世人都知宋家宝物多如牛毛,但更知道最大的宝物当然还是那位小宗主。宋逸安可能不知道每年来自家山庄想刺杀亦或绑架他的人有多少,他可能更不知道那些女侍和大客卿替他挡了多少劫难。

    宋逸安走下台阶,径直朝大门走去。在他经过那名大客卿藏身的地方时,突然扭头朝着那片黑暗咧嘴笑了笑。

    等那小宗主走了好一会儿后,宋家剑炉的大客卿才跳出芭蕉丛,他手忙脚乱的拍打着身上的落叶与夜虫,嘴里骂骂咧咧的。

    好小子,竟然敢玩你王叔!

    这名大客卿一现身,本来还是一片寂静与黑暗的芭蕉园忽然亮起了灯光,九个房屋屋门几乎在同一时间打开,而后一个个丽人从屋里走了出来。

    这些都是色艺双绝的女侍,九个一同出现,立刻使整个芭蕉园春意盎然。

    但此时这些女侍却个个神色宁静,目光清澈,哪里像是刚刚睡醒的模样!

    那位今天陪着宋逸安睡了一觉的近侍走到大客卿身旁,目光望向芭蕉园的院门,秀眉微蹙,道:“你不跟着吗?”

    那大客卿笑着摇摇头,说道:“去剑庐了,那里很安全。”

    如果宋家剑庐都有危险的话,还真不好说这世上还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

    但这名被宋逸安叫做燕儿的近侍还是有些不放心,“还是跟着吧,尤其是现在这种敏感时期。”

    大客卿脸上笑容不减,语气很平常:“那里有他在,可以放心。”

    女近侍闻言神情一滞,不禁感到诧异,心想这宋家剑庐难道还有比你这大客卿更厉害的高手不成?

    ――――

    宋逸安心中无奈,有些哭笑不得。自己父亲的贴身护卫那名大客卿每到子时就准时出现在芭蕉园,作为芭蕉园的主人,就算再怎么草包,他又怎会毫无察觉呢?让咱这位小宗主哭笑不得的是自己的父亲三年前的那次大招女侍的行为,招来的女侍模样自然没得说,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宋逸安肯定也发觉了那些女侍的真正作用。最可笑的是宋龙鸣为了不让他生疑,时常还过来芭蕉园串串门,每一次都还装作对那些女侍很好色的模样。说实话,宋龙鸣的演技他真不敢恭维,简直就是破绽百出。

    可是,宋逸安又怎会知道,大明朝廷里对于宋龙鸣的演技的评价是,几可乱真。

    对于自己的父亲为自己做的这些,宋逸安心安接受,也没说破过什么。因为他知道,自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自从他的大哥上武当的那一天起,他就注定了是宋家的未来家主,这些都是他必须承担的责任。

    宋逸安心中胡乱想着,不觉已经来到了目的地。

    宋家有剑山,剑山前开剑庐。

    这是一个山洞,里面火光冲天,并且人声嘈杂,“当当”的铁器捶打声此起彼伏,伴随着巨大沉闷的风箱发出的声音,一股股热浪扑向山洞口,明显可见空气有涟漪出现。

    走进山洞,里面空间大的出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个矗立在山洞中央传说中的巨大熔炉――宋炉,高足有七八丈,底下分了有八道门户,可分别由此铸剑。

    每年由此熔炉出炉的宝剑只有百把,而宋家每年也只铸一百把剑。

    宋逸安走进山洞,一路上的铁匠与监工看到宋逸安都是低声说了声“小少爷”后,都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这也不是说宋逸安如今在宋家没什么地位,只是他来这剑庐已经很多次了,都与这里的人熟识了而已。

    只是在宋逸安刚踏进剑庐的一瞬间,没有人感觉到,就连宋逸安自己都没察觉,满山洞内,那些新出炉的崭新宝剑,那些监工腰间多年的佩剑,那些因为锻造过程失误而被丢在角落的废剑,那些新回收上来准备重新入炉的残剑,在这一刻竟全部莫名轻微的颤动起来。

    ――――

    十三年前。

    宋家山庄今天喜气洋洋,而山庄以外却是戒备森严。

    这样的情况从半个月以前就发生了。

    半个月以前,宋家剑庐就紧闭大门,并封锁了所有道路,而且谢绝一切来访宾客。无论来访者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

    即便是大明朝廷派来的道贺官员,一样被拒之在了门外。

    什么样的事情能让宋家剑庐如此严阵以待,如临大敌?

    自然是宋家当代宗主的夫人又要分娩了。

    只不过是生孩子罢了,还用得着如此阵仗?有些年纪的剑洲百姓对此都不太感到稀奇,为什么,因为七年前宋家剑庐就这样弄过一回。

    上一回,宋家的夫人生了一个儿子。

    ……

    宋家山庄内还另修有好几座大的庄园,其中最大最豪华的一处,正房四周无论地上还是房上都站满了人,皆是宋家剑庐的死侍,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

    宋龙鸣在大厅来回踱着步子,神色焦急。大厅门外,站着宋家的第一高手,江湖上闻名色变的宋家剑庐大客卿――“弹一指”王阳。

    只迷糊听着内屋内人声嘈杂,自己的夫人声嘶力竭,宋龙鸣不由步子更加快了一些。他心情糟糕,无处发泄,便仰头冲着房顶吼道:“都给老子滚!他娘类,杀气那么重,吓得孩子都不敢出来了。”

    宋龙鸣吼得自然是屋外负责保护他们的那些宋家死侍。

    王阳哭笑不得,他无奈的挥手让一干死侍退去,自己却反身走进屋内。

    “宗主别着急,又不是头一次,何故发那么大脾气。”王阳道。

    宋龙鸣这时哪会听进王阳的话,他本来想出言说你没老婆当然不懂得这种滋味来讥讽一下王阳,话将要出口,却忽然神情凛冽,脸色凝重到了极点。

    下一刻王阳也是神色一顿,满脸惊惧。

    再下一刻,外面的一干死侍全都瞪大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

    遥远高天之上一道流光划破天际,虽然此时正值正午,艳阳高照,但这道流光所放之光彩却是璀璨无比,宛若流星。

    流光直射入宋家山庄的那所内屋内,流光停住,露出了真容。

    竟是一把剑!

    顿时间,满山庄剑气充裕,直冲九天。与此同时,宋家剑庐里的剑,宋家剑山上的剑,宋家山庄内外所有人的剑,竟全都剧烈抖动,自主轻吟,像是迎来了它们的君王。

    大厅门口此刻不知何时站着两个人。

    一个是位40岁左右,****着上身的中年人;一个是一头的乱蓬蓬白发,将胡子梳成羊角辫一样的老人。

    在今天这种日子,这两位的装束可以说非常不礼貌。

    “剑仙谶语……”中年人说道。

    “飞剑来,仙路开。”老人接着说道。

    ;
………………………………

第三章·铁匠老罗

    剑庐建在的这个山洞有些闷热,宋逸安将自己的长衫解开了几颗扣子,又把袖子挽起来后,才开始正儿八经进山洞闲逛起来。

    即便这样,刚走了一会儿也是汗流浃背。

    剑庐内的铁匠大多都是****着上身,可以清晰看到他们每次挥动手中的铁锤,击打那烧的颜色赤红的雏剑时,厚实有力的胳膊就鼓起高高的肌肉,充满了野性且爆炸的力量。

    宋炉四周皆是铁匠在敲打雏剑,这是铸剑过程最简单的步骤,不需要什么太过高明的技巧,只是一味地敲打就可。铸剑最难的是后期精细雕琢,最重要的当然是铸剑材料的比例。而这两样工作都由一个人完成——铸剑师。

    当然,有的铸剑师也会充当铁匠的角色,毕竟每一把他们铸造的宝剑都宛如是自己的孩子一般,自然是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

    宋家的铸剑师都是世代传承,学的都是宋家的不世铸剑术。从他们宣誓自己要做宋家剑庐的铸剑师那一刻起,便注定了他们与他们的后代要对宋家世代为奴,一辈子都不能出宋家大门半步。

    老死剑庐。

    这是对于宋家铸剑师最大的赞美。

    剑炉深处,有几座人为建造的房屋,依稀可以看见里面有人影闪动。那里便是铸剑师工作的地方。

    宋家剑炉的小宗主径直走过巨大熔炉,穿过诸多铁匠,但他也没有走进那个铸剑师呆的屋子,而是来到了最后一个铁匠跟前。

    这个铁匠也同其余铁匠一样,****着上身,正在专心,一下一下用力敲打着手中的雏剑。他看起来年龄不小,差不多有半百年纪,头上毛发本来就不多,而且参杂着许多白发。

    宋逸安随意找了一条长凳坐下来,面对着那铁匠,双手托着下巴,默默看着铁匠打铁。

    过了一会儿,这座剑炉值夜的管事过来,手里提了一壶茶水。

    “小少爷,您怎么来这了?”这不过是没话找话,来的管事当然知道宋逸安之前经常来这。

    宋逸安接过茶壶,连看都没看那人一眼,更没有言语,而是直接摆摆手,让管事退下。

    能让来监察剑炉的,肯定都是在宋家剑炉地位辈分很高的成员,宋逸安如此行为,而且神色轻视,确有些目无尊长的嫌疑。

    但那管事看到宋逸安摆手,便立刻慢步退了下去,脸上无一丝情绪变化。

    在宋家呆了那么久,这名管事哪会不知道鼎鼎大名的宋飞剑的脾性?说实话他心中确有一丝不忿,但那又怎样,未来整个宋家剑炉都是眼前这主的,人家没有抽自己两嘴巴子嫌弃茶叶烂就谢天谢地了。

    管事转身前抬头瞟了一眼宋逸安来找的这名铁匠,很普通,剑庐里的人都喊他老罗。这名铁匠老罗平日里也不大爱说话,性格虽然冷淡,但也不惹人厌。如果不是年龄大点,倒跟这整个剑炉的所有铁匠都毫无差别。

    但管事心里却跟明镜似的,知道这名铁匠老罗绝非常人。且不说宋家这位小宗主常来寻他,单是宋家那位大宗主宋龙鸣每次来视察剑炉时,都要和这名铁匠闲聊几句。

    管事不由想到自己初来宋家剑炉的情形,那时他还是年龄不到二十的小伙子,因为他的父亲是剑炉的铁匠,而且为宋家打了一辈子铁,算是剑炉的老人。他时常想自己的父亲在辈分上,或者在年龄上,也该算是宋家剑炉的老大哥了吧。可就在他第一次随自己的父亲来这剑炉时,他的父亲碰到这个罗铁匠,并称呼对方罗大哥……想到此,管事不觉惊出一声冷汗。

    宋家剑炉历经千年,即使遭遇诸侯乱战时代都屹立不倒,肯定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底蕴。

    管事在走出很远后,才敢扭头看了一眼宋逸安和那铁匠呆的地方,心中唏嘘不已。

    ……

    宋逸安倒了两碗茶,也不喝,而是依旧双手托着下巴,看着那罗姓铁匠。

    那铁匠余光看到宋逸安如此,轻微叹口气,而后他停下手中动作。

    宋逸安见此神情一喜,连忙端起一碗茶上前,道:“罗叔喝茶。”

    铁匠老罗放下手中工具,接过茶碗,先是瞟了一眼宋逸安,而后才慢慢喝了一口茶,道:“你怎么不喝?”

    “师父都没喝,我这当弟子的又怎么能先喝。”宋逸安脸上笑容灿烂。

    铁匠老罗却微微蹙眉,“我不是你师父。”

    若是外界有人听到这话,肯定眼珠子都要惊得掉下来了。这位罗姓铁匠究竟是何人?竟然拒绝了给宋家这位小祖宗当师父在外人看来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宋家剑庐的小宗主像是没听见铁匠的话,脸上笑容不减,他看着铁匠老罗喝下茶水后,才屁颠屁颠跑回去拿了另一碗大口喝了下去。

    其实他早都渴得不行了,他哪里像这里的铁匠那般耐热。从他刚到这剑庐就大汗淋漓,尤其是又干等了铁匠老罗一会儿,喉咙都要快喷出火来了。只是事实也像他说的那样,师父不先喝茶,他又怎会去喝呢。

    老罗放下手中的活,坐了下去。

    宋逸安眼尖,看到老罗流汗不止,就欲起身去给老罗扇风降温,却被老罗用眼神示意制止了。

    老罗叹口气,他真是有些服了这小子了。

    “你可是未来剑庐的宗主,有点风范行不行?”老罗无奈道。

    宋逸安嘿嘿一笑,挠了挠头,道:“在师父面前,做徒弟的要甚风范?“

    也只有在老罗面前,他才表现的像个正常的十三岁的少年。

    老罗也没力气去纠正自己不是宋逸安师父了,其实他挺同情宋家剑庐这位小宗主的。

    大名鼎鼎的宋飞剑要让人同情?说句很俗的话,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这大半夜的,不睡觉,跑到这来作甚?”老罗闲聊。

    宋逸安长长叹口气,俊秀的眉眼拧在了一起,“睡不着啊,发愁。”

    老罗端起茶碗,听到宋逸安这话后手停在了半空,揶揄道:“你有甚可愁的?”

    “唉……”宋逸安愁眉苦脸,“罗叔你知道我不想当这个家主的,太累……”

    老罗嘴唇动了动,但是忍住了要说的话。

    “但是我不当却不行,我哥上了武当,终生不得返俗世,而宋家百年的基业又不能断,剑庐千年的传承不能丢,我爹和我娘的希望更不能落空,我不站出来又该怎么办……“

    “我不管世人怎么看我,说我是宋家剑庐的小宗主也好,剑仙谶语里传说的那个人也罢,我可以装,装的冷漠待人,孤傲于世,可那样就是,太累……“

    “长生宗今天来信了,又提了那件事,徐钟晚到底什么样子我都快记不得了,只记得当时乖巧得很,如今八年过去了,谁知道成了甚模样……”

    ”朝廷催得紧,而马上也到时候了。十三年前我爹还可以将我哥送上武当搪塞过去,如今我贵为宋飞剑,剑庐这几年又是这般强势,朝廷会再次让步?罗叔你说这么多烦心事,我哪能睡得着!“

    少年说着说着声音慢慢变小,最后甚至是没了声响,独自一人蜷坐在椅子上,低着头,看不见此时他脸上的神色。

    对于此,铁匠老罗也只能是默默叹气。这小宗主以前也是会经常过来跟自己发牢骚,只是今天发的牢骚有点多了。老罗看了一眼低着头一言不发不知在想什么的小宗主,心里那种同情的感情更加浓郁。

    想来是由于时候快到了才会这样吧。

    ————

    王阳一声不响来到宋龙鸣身前,道:“衣服做好了,您真要那么做?”

    宋龙鸣微笑,语气柔和,“我毕竟是他们的父亲。”

    王阳闻言眉头一皱,脸上浮现出一缕怒色,“五十年前那场****咱宋家剑炉都能安然无恙,如今即便他大明朱家做了中原之主又能怎样?江湖毕竟是江湖,不买朝廷的账又如何?”

    宋龙鸣背过身,黯然摇摇头,心中无奈,“你真当他大明朝的东方‘武神’是吃素的?还有长安城大明寺里的那头畜牲,都是不好惹的主。小小东南行省三洲之地,总督萧索竟统领有八万禁军,这里头有什么深意你会不清楚?”

    王阳欲言又止,脸色难看。

    “衣服做的是什么样式,符不符合我的身份?”宋龙鸣忽然转变语气,略带笑意的说道。

    王阳知道再怎么说也不会改变宋龙鸣的决定,于是似赌气般说道:“四爪金龙服,藩王级别。”

    “哦……”宋龙鸣沉吟,幽幽自语,“还算凑合。”

    四爪金龙再往上就是五爪金龙,那也是大明囯主穿的皇袍。

    ————

    见宋家小宗主情绪如此低落,老罗于心不忍,道:“我听说你哥哥最近在武当,剑道修为又精进了不少。”

    果然,一说到在武当磨砺剑道的宋宇轩,宋逸安便变脸似的脸上转阴为晴,兴致勃勃的看着老罗等着下文。

    “你哥哥天生剑心,我一辈子也就见过一个人天赋要比他好些……”老罗眯着眼,似是陷入了回忆中,喃喃自语,“十三年前那个人刚出世,剑气便似要压满人间。”

    宋逸安闻言不觉心想,十三年前我也恰好出生。

    ;
………………………………

第四章·刺客,打铁声,义子

    长安城。

    作为大明朝的国都,这座巨城在大明还是诸侯国时的国都基础上,经过十数年时间,几经大修和扩建。太宗上位后,巨城长安修建完毕,而后便是长达两年的举朝迁移。大明朝内王公贵族,诸侯大家,读书仕子浩浩荡荡数十万人马,迁移入城。

    长安城居有百万人口,是名副其实的巨城,当然也是整个大明朝的政治经济中心。

    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

    这是一位文学大家对于如今的长安城所作的诗,直接反映出了巨城长安的金碧繁华。

    大明皇宫。

    长安城就已经如此宏伟壮观,更何况是作为大明朝重中之重的大明皇宫。

    然而此时这座在常人,甚至是王公贵族眼中都高不可攀的皇宫,正笼罩在一种看不见的阴霾之中。而能看到这阴霾的,长安城里只有寥寥一手之数。

    尚书房内,一位身着金黄长袍的男子背对着堂下,负于身后的右手握着一本书,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

    他的右边身侧,站着朝堂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两朝元老蔡太师。他的左侧,俯身站着整个大明朝都谈之色变的名副其实天下第一酷吏朱指挥使。

    高堂之下,笔挺的站着一位四十岁左右,脸庞坚毅的中年汉子。中年汉子神色肃穆,身穿一袭寻常灰色长衫,稳如泰山般站在那,给人第一眼的感觉就是稳重,第二眼就是沉重。可说的还有汉子的眉毛,不是寻常的卧蚕眉,要更粗更密一些。而最让人吃惊的是,汉子腰间竟别着一柄长剑。

    堂上之人不用想就知道是何身份,而这名腰佩宝剑的中年汉子,在此太平盛世,还能带着武器接近堂上那位的,除了大明朝万人敬仰的武神东方大明外,就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了。

    伺候皇上多年的李公公慢慢退出尚书房,连大气都不敢喘。

    除了那位,此时尚书房内的蔡太师,朱指挥使,武神东方大明,三个人随便一个人跺跺脚都能让长安城震三颤。

    究竟是什么事,要在深夜招来这大明朝权柄最大的三人?

    堂上的主角,也是整个大明朝的主角慢慢转过身,他没看三人,神色如常,虽然脸上已可看出岁月的痕迹,但精气神却很好,隐有股王霸威严。

    “人派出去了?”

    桑音浑厚,温和,但捎带有一丝沙哑。

    蔡太师不说话,连神色都没起一丝波澜。武神东方大明也是如此。唯有那朱指挥使开口道:“三名锦衣卫昨日就已经连夜出发,依照您的旨意,便装出的城。”

    大明皇主略微沉吟,低头看向堂下的武神东方大明,语气如常:“如果……”

    不等他说完,武神东方大明就打断他道:“真有了如果,东南总督萧索的八万禁军也够了。”

    那位朱指挥使不觉皱了皱眉头。

    已经天下权势尽在我手的大明皇主并没有因为有人打断自己说话而生气,他先是温和笑了笑,而后看向那位一直沉默的蔡太师。

    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蔡太师,从头到脚都微眯着眼,或许是年龄太大的缘故,看着像是睡着了。

    “老师您怎么看?”

    帝师即国士,风采胜无双。

    “可以。”老人只简单说了两个字。

    大明皇主,朱指挥使,武神东方大明三人闻言,无一不是在心里暗暗出口气。

    ――――

    宋逸安从剑庐出来天色已经透出了白色,宋家第一大客卿王阳已经在山洞口等着了,见小宗主出来,他也不动身,还是保持斜靠着一棵树木的懒散模样。

    宋家小宗主默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