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间灵泉之幸福田园记-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际上,陆越泽之所以想要和沈雪芳合开农家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冲着沈家这些产品去的。所以在沈雪芳提出要加价,他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当然,他会如此爽快,也是因为他相信沈雪芳并不是偷奸耍滑之人,并不会在里面做文章。
………………………………

第040章

    乡村的夜晚寂静安宁,远离了城市的喧嚣,陆越泽睡了一个好觉。。しwxs520。清晨醒来时,陆越泽拉开窗帘,望着窗外的青山,一阵神清气爽。

    即使在冬日,东塘村依旧一片葱翠浓绿,朦胧的雾气笼罩下更显宁静悠远。陆越泽心里刚刚感叹完环境很好,就看到远处的水田一群水鸟在悠然觅食。

    那一群水鸟大概有三四十只,因为雾气,其他的看不清楚,但那十来只白色水鸟,陆越泽却是认识的。白色水鸟学名小白鹭,陆越泽住在青云山度假村的时候经常看见它们的身影。不过上次他来东塘村的时候好像没见到吧?

    心中虽然有疑惑,陆越泽却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因为小白鹭在b省很多地方都有,并不是稀有的鸟类,特别在青云山,经常可以看到它们成群结队的出现。

    不过早上起来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心情都随之变好了。

    一到冬天,早上就起不来的沈雪芳因为今天家里有客人,狠狠心从暖和的被窝里爬了出来。

    下楼的时候看到陆越泽和沈爸爸在院子里正在谈论门前稻田里的水鸟,不知怎么的,沈雪芳总觉得有些心虚。

    早饭后,并不着急回a市的陆越泽跟着沈雪芳去了后山的果林。他们到的时候,能干的三瓜兄弟已经把鸡舍的门打开。看着草丛中觅食的鸡群,陆越泽问道:“这些鸡可以卖了吧?”

    “嗯,肉鸡过完年就可以卖了。”本地肉鸡个头大,长得也快,过完年一头至少有五斤重了,那时候*较合算。

    “找到买家了吗?”

    “还没,打算过了年跑一下县里的菜市场。”沈雪芳养了本地鸡和芦花鸡两种,芦花鸡长得慢大部分是母鸡准备产蛋的,本地鸡因为个头大准备当肉鸡卖,公鸡有三百只。现在能卖的也就这三百只大公鸡,数量不多,销路倒是不用太担心。

    陆越泽会问这个问题并不是没有理由。沈家的鸡他吃过,知道味道很不错,所以听到沈雪芳说可以卖了,就起了心思。

    “既然你还没找到买家,不如全卖给我吧。”

    沈雪芳惊讶的抬头看向他,脱口而出:“你买这么多鸡干吗?”

    陆越泽神情淡然的回到:“我的餐厅要用。”

    沈雪芳又是一阵惊讶:“你还有开餐厅?!”

    “嗯。”陆越泽点头。

    沈雪芳惊讶之后有些理解陆越泽为什么要找她一起开农家乐了――原来男神本身就是做餐饮的。

    接着,沈雪芳仔细想了想陆越泽的提议。反正她养鸡就是为了卖,卖给陆越泽,刚好她也不用再去找买家了。于是就和陆越泽说:“一斤三十五,这是全鸡的价格,能接受吗?”

    一斤三十五,这是宁河县市场上本地鸡的价格。不过市场上卖的鸡,都是买一两斤重的饲料鸡回来养两个月就卖的,自然没办法和沈雪芳这些完全吃草和虫子的走地鸡相比。

    不过也是因为这些鸡没吃饲料,沈雪芳的成本相对低很多,然后又是卖给陆越泽,所以没怎么考虑就给了一个优惠的价格。陆越泽都投一百多万给她开农家乐,她的鸡还不能便宜点卖给人家?

    “可以,没问题。”陆越泽虽然没在管理他旗下的餐厅,不过作为一名资深“美食家”,他还是有些了解市场上的本地鸡价格,知道沈雪芳给了他一个很低的价格。

    “那你要多少?”

    “你有多少我要多少。”他现在手里一共有六家鼎食阁,沈雪芳养的鸡很好,一天下来卖掉上百只鸡都有可能。

    “我才三百只大公鸡,还有一百只芦花鸡要等两个月后才能吃,剩下的全是母鸡,我打算养着产蛋。”

    “那就这三百只大公*。”数量确实太少了,也就只能提供给s市一家。顿了下,陆越泽接着说:“你家的鸡蛋我也全要了。”

    沈雪芳冒汗:“我家的母鸡还得等两个月才能下蛋呢。”

    “没事,我们可以先订合同。”

    “那行吧。”省的她再去找买家了。

    说定之后,两人又商量了下几个细节,从果林出来后陆越泽就给律师打了电话,让他准备合同。

    销售合同也简单,一个小时后两人就把合同给签了。

    得知沈雪芳把鸡和鸡蛋都卖给陆越泽,还卖了一个好价钱后,沈爸沈妈对陆越泽就更热情了。中午陆越泽吃完饭离开时,沈爸沈妈两又将他的车给塞满了。

    送走陆越泽后,沈妈妈忍不住和沈雪芳说:“雪芳,明年多养些*。”

    沈妈妈不说,沈雪芳也有这个打算。果林那么大,养两三千只鸡都没问题。之前她是因为第一次养鸡没经验,加上担心销路,所以不敢养多。现在这些都不是问题,她自然要多养些。

    陆越泽走后,年也越来越近。沈雪芳的淘宝店在腊月二十五就停止了营业,帮忙了十多天的沈正凡也总算解脱了。

    “姐,今年过年你可得给我多包点钱,这段时间可累死我了。”临近过年淘宝店生意好,要不是沈雪芳还有帮忙,沈正凡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对沈正凡这些天的表现,沈雪芳其实挺惊讶的。沈正凡因为从小沈妈妈宠着,在家从没做过活。前年高考完沈雪芳建议他去打暑期工,也因为天太热,他去a市玩了几天就回家了。在沈雪芳的印象中,自家弟弟就是一个娇生惯养吃不了一点苦的人。没想到这次他虽然抱怨太累,却坚持了下来。

    表现不错,是要给点奖励,所以沈雪芳很大方的点头答应:“行,年三十晚上也给你包个大红包。”

    得了沈雪芳的允诺,沈正凡喜滋滋的开电脑玩游戏去了。

    淘宝店暂停了营业,沈雪芳却没闲下来,她被沈妈妈拉去当壮丁,天天跟着去镇上买年货。

    女人天生就有很强的购物欲,一到过年沈妈妈就恨不得把镇上整条街搬回家。沈妈妈东西还没买完,家里的冰箱就被塞的满满当当。

    “冰箱买太小了,当时我应该买大一点。”沈妈妈看着冰箱发愁。

    沈雪芳见状,这才想起前段时间自己也想过要买冰箱来着,结果后来一忙起来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妈,干脆再买个冰柜吧。”过两天他们家还要把那只公羊给杀了,那么多肉一时间肯定吃不完,没有冰箱可不行。

    沈妈妈立即反对:“买什么冰柜,放不下我就放你兰姨家的冰箱。”

    知道沈妈妈是节省惯了,沈雪芳无奈道:“妈,我们家冰箱真的太小了。不说过年,平时也不大够用,放兰姨家冰箱一次两次没关系,我们总不能天天这样吧?”

    沈妈妈想想也有道理,最后勉强答应了:“那你去镇上的电器店看看,过年应该还有活动会便宜些……别买太贵的。”沈妈妈不放心的叮嘱。

    沈雪芳得了沈妈妈的首肯,当下就骑着电动车去镇上。农村买电器也没那么多讲究,沈雪芳到电器店稍微看了下,就把冰柜定下来了。果然如沈妈妈所说,因为过年店里有活动,加上电器下乡价格上还有一些优惠,四百升的品牌大冰柜也才两千块钱。

    和店里约好下午把冰柜送到他们家,沈雪芳留了电话和地址就回家了。从下了桥到家门口,沈雪芳一路遇到不熟人,所以脸上的笑容一直挂着,亲切的和他们打招呼。

    车子骑到自家巷子口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位中年妇人,沈雪芳脸上再次堆上笑容:“大表嫂,这是去哪儿?”

    “去村头拔颗萝卜炖排骨。”妇人也挂着热情的笑容:“雪芳,你回来怎么久怎么都不到我家坐坐?”

    “真的是太忙了,有空我肯定去的。”

    “那倒是,又养鸡又养鱼……我还听说你那网上的店生意很好。果然是念过大学就不一样,回我们村都能赚大钱。”

    沈雪芳笑笑:“都是胡乱捣鼓的,大钱没赚,够花就是了。”

    村里人热情这是好事,可是另一方面他们也很八卦。基本上谁家出了点什么事,没两天全村人都知道了。沈妈妈和沈爸爸都不是喜欢到处宣扬自家事的人,但禁不住人家在他们面前吹捧,一时高兴起来不免会透露一些信息出去。沈雪芳虽然不觉得这有什么,但她自己是不愿意和外人多说这些事的。

    妇人看得出沈雪芳不想多说,所以也没追问,而是转移到其他话题上:“这会儿看到你,我也不用给你妈妈打电话了。明天我们家做米饼,舅妈要是也要做的话就知会一声。”

    “行,我回家就和我妈说。”

    “那我先走了,家里还等着萝卜下锅呢。”

    “嗯,那表嫂你慢走。”

    两人告别,沈雪芳回到家就和沈妈妈提了这件事。

    这个大表嫂,是沈雪芳大姑的大儿媳妇,他们的新房子离沈雪芳家不远,所以这两年走动也比较勤。

    “你大表哥做的米饼不错,下午我把米拿出炸一下,明天拿过去一起做吧。”

    沈雪芳不大喜欢吃甜食,听沈妈妈这么说,忍不住提醒她:“妈,少做一点,别到时候吃不完又得扔了。”

    米饼是宁河县一带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的零食,用糯米炸成米花之后和花生、芝麻、麦芽糖等一起做成的。沈雪芳和沈正凡小时候还好,长大后都不爱吃甜食,每年的米饼就沈爸沈妈两个人吃。做的太多吃不完,等到天一热起来,米饼放久了就会坏,最后只能扔了。

    “行,我知道,今年和你玉珠姨合做一架,没多少。”

    米饼一架至少有二十斤,就算和别人合作一架,自家也有十斤。沈雪芳现在就可以预见今年又会剩下了,不过看到沈妈妈兴致勃勃的样子,她还是把要劝说的话吞了下去。

    到了过年,家里就是沈妈妈最大,她还是少发表意见吧。

    ……

    下午的时候,镇上的冰柜送到。沈妈妈虽然抱怨沈雪芳把冰柜买太大了,但还是很高兴的把东西都整理了放进去。有了大冰柜,沈妈妈买东西就更没节制了。沈爸爸嘴上抱怨沈妈妈东西买太多,隔天却去邻村的水库买了好几条草鱼、鲤鱼回来。

    竹板村在东塘村上游,前几年村子修了一个大水库。承包水库养鱼的那个人,沈爸爸认识,就特地跑去买鱼。因为熟人,对方开的价格也便宜,沈爸爸见状没忍住多买了几条。三条草鱼,最大那一条有四五斤重,两条鲤鱼也不小,一条都有两斤重。

    鱼都是活的,沈爸爸拎回来后就放到院子里的鱼池里养着了。沈妈妈看到,免不了又把沈爸爸说了一通:“这么多鱼,我们怎么吃得完?而且我们家的鱼池浅,这么大鱼,别和去年一样没养两天就死了。”

    和沈妈妈生活了二十几年,沈爸爸已经习惯了她的唠叨,知道这个时候就要当做没听见,任由沈妈妈念叨去。

    沈家院子里的鱼池,水只有半米深,一米宽三米长。去年过年沈爸爸也买了几条大鱼养着准备过年的时候吃,结果养了几天这几条鱼都相继翻了肚皮。今年沈雪芳倒是不担心,因为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在水池里放一点灵泉水。有灵泉水在,这些鱼肯定会没事。

    她担心的是另一件事:“爸,你买的鱼这么大,不会把鱼池里的小鱼都吃了吧?”

    鱼池里原本就养了不少鱼,有鲫鱼、鲤鱼、青鱼等好几个品种。以前沈爸爸只喂一些米饭和青菜,所以鱼长得很慢,最大一条也就一斤多,小的只有成人拇指那么大。

    “那些小鱼也养不大,吃了就吃了。”沈爸爸不在意的说。他这些鱼本来就是养着玩的,都是田里抓的也不值钱。

    沈雪芳见他不在意,也就没再说什么,不过心里却决定往后还是多倒一点灵泉水到鱼池里。
………………………………

第041章

    临近过年,外出工作的大多都已经回来。`乐`文`小说`しwxs520腊月二十八这天,沈雪芳帮沈妈妈正在二楼擦窗户,就听到院子里有人在喊她。

    “雪芳,在家吗?”

    沈雪芳连忙应了一声,伸出脑袋一看,院子里站着两个衣着时尚的年轻女孩。

    “青青、丽娟,等下,我就下来。”刘青青、郑丽娟和沈雪芳同龄,是小时候的玩伴。

    沈雪芳洗了手就下楼,看到两人露出开心的笑容:“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中午才到家,丽娟前天就回来了。”刘青青长相清秀,性格也好。抬眼看清楚沈雪芳的模样后一阵惊呼:“雪芳,你的脸好嫩!”

    说着伸手就往沈雪芳的脸摸去,冷不丁被她冰冷的手碰到脸颊,沈雪芳连忙往后退了一步:“你的手好冰!”

    刘青青却没打算放过她,笑嘻嘻的继续捏她的脸,一边捏还一边赞叹:“你的皮肤好好,又嫩又滑,快说你用了什么好东西!”

    “我哪有用什么好东西,都是普通的护肤品。”实际上,自从发现灵泉水可以改善皮肤之后,沈雪芳最多就用下洗面乳。

    “唬谁呢,没用好东西你皮肤会变得这么好?”刘青青一点都不相信她的说辞。

    一旁的郑丽娟也说道:“是呀。雪芳你的变化实在太大了,才一年不见,你皮肤变好人也漂亮了。我都怀疑你是不是整容去了呢!”

    女孩子天生对容貌敏感,沈雪芳以前因为皮肤不好,五官也被忽视,看上去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女孩。现在皮肤好了,整个人看上去水灵灵的很亮眼,人都年轻了好几岁。

    听她们这么说,沈雪芳无奈道:“我真的没用什么好东西,也没有整容。可能是这半年多来吃的好睡得好,不用天天面对电脑,所以皮肤慢慢改善了。”

    听她这么说,郑丽娟羡慕道:“真羡慕你,我的皮肤要是也能改善一些就好了。”

    郑丽娟皮肤暗沉,五官只能算是端正。不过,世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她比沈雪芳会打扮多了。穿的衣服时尚好看,加上化了妆,整个人看上去挺亮丽的。

    对于她的话,沈雪芳只是笑笑没接话,而是说道:“进屋里坐下吧。”

    “不了,我们想去村头逛下,听说你包了上坝的鱼塘,带我们去看看吧。”

    “行,你们等我下。”沈雪芳应下,回身上楼和沈妈妈打了招呼,就和两人出门了。

    走在小路上,郑丽娟对沈雪芳感慨道:“真没想到雪芳你会回老家,听我爸说你还承包了后山的果林养鸡?”

    “我就是瞎捣鼓。”

    “哪里是瞎捣鼓,我听说你那网店生意很不错,赚不少吧?”

    “也就比我在外面工作强点。”沈雪芳打着马虎。

    郑丽娟还想说什么,一旁的刘青青插嘴道:“雪芳,那是水鸟吧?好多!”十几只白色的大水鸟悠闲的在稻田里觅食,看到人走过来也不怕,神态十分淡然。

    “体型最小的是田鸡,灰色羽毛体型比较大的是秧鸡,白色的是小白鹭。”上次镇上派人来宣传保护候鸟的时候,沈雪芳有去了解了下这几种水鸟的品种。

    说话间,有几只小白鹭展开翅膀飞起,滑过天空之后落在稻田边上的一棵高大的椿树上。看到这个场景,刘青青连忙拿出手机,咔嚓卡嚓拍了好几张照片。

    鱼塘就在水田上面一点,三人没走几步就到了。看到鱼塘底下绿油油的一片,听沈雪芳说那是水草之后,刘青青和郑丽娟都觉得稀奇。

    “不用饲料,种水草喂虾?雪芳,你行啊!”在城市工作多年的她们都明白,这样生态养殖出来的虾价格肯定不便宜。

    “放虾苗才十来天的功夫,还不知道成不成呢。”沈雪芳表情平静。

    “我相信你。”刘青青笑嘻嘻的对沈雪芳说:“你从小成绩就好,养虾而已么,难不倒你!”

    闻言,沈雪芳无奈,“你就笑话我吧!”

    两人开玩笑的时候,郑丽娟的手机响了。挂了电话之后,她满脸歉意的和沈雪芳两人说:“我家里来客人了,我要回去下。”

    刘青青大咧咧的朝她摆摆手:“没事,你回去忙吧,我和雪芳再走走。”

    沈雪芳也说道:“是啊,你有事先去忙吧。”

    “那我先走了,有空我们一起聚聚。”

    看着郑丽娟的身影走远,刘青青这才转头,无奈的对沈雪芳说:“我说你们两也真是够了,多大的事儿啊,都过去这么多年了,现在还没放下啊?”

    沈雪芳立即反驳:“谁说我没放下?我要是没放下,现在根本就不会和她说话。”

    刘青青朝她翻了个白眼:“你行!”

    沈雪芳嘿嘿笑了起来。

    要说沈雪芳和郑丽娟两人之间的事,还真的是陈芝麻烂谷子。

    沈雪芳家以前住在老房子的时候和郑丽娟是邻居,两人同龄,上小学的时候也同班。那时候东塘村整个小学加上校长才四个老师,当时的校长兼沈雪芳他们班的班主任和沈妈妈有些交情。沈雪芳成绩好,所以校长就特别喜欢她,行事不免有些偏心。

    小孩子心性单纯,并没有因为老师的偏心而产生嫌隙,不过这里说的是大部分小孩子。

    沈雪芳成绩好,老师经常夸奖,所以很自然的成为了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被家长当做例子教训自家孩子,大部分孩子被教训甚至被揍一顿后就把这件事扔脑后去了,而有那么小小一部分的孩子则把家长口中的“好孩子”给记恨上了。

    郑丽娟就因此记恨上了沈雪芳。

    小孩子心眼实,哪里有那么多弯弯道道,沈雪芳一直都没发现,照样和郑丽娟玩的很好。直到上了初中,认识的朋友多了,原先同一个村子出来的几个女生才没有如之前那样天天玩在一起。也因为这,沈雪芳才知道郑丽娟表面上和她很要好,实际上一直在背地里说她坏话。几乎沈雪芳所有的朋友面前,郑丽娟都说过她的坏话,还让这些朋友不要和沈雪芳玩。

    郑丽娟从小心思就重,明明不喜欢这个人,她表面还可以装作和人家很要好。沈雪芳做不到,她因为郑丽娟的行为,就渐渐和她疏远了。

    当然如果只是这件事,沈雪芳也没那么小心眼,不至于在心里记这么多年。事情主要还是出在郑丽娟的爸爸郑国华身上,他是个特别小心眼的人。

    沈雪芳高中的时候生病,高考没考好,只上了大专。为此,沈雪芳一家本来心里就不大舒坦。郑国华还因为自家女儿考上了本科,没少在沈爸沈妈面前得意。一次两次就算了,从沈雪芳念大学到她毕业,郑国华时不时就要到沈爸沈妈面前炫耀一下女儿在学校的事情。等到两人毕业,郑国华的行为就更加变本加厉。每次见到沈爸沈妈就开始炫耀他女儿的工作多好,炫耀完还假惺惺的询问沈雪芳工资多少。

    沈雪芳这次回老家,郑国华就没少在村里阴阳怪气的说她,堂堂大学生回乡下什么的。托他的福,沈爸沈妈相熟的都关心的打来电话询问。把沈雪芳给烦的恨不得拿根针把郑国华的嘴巴给缝上。

    这种像苍蝇一样阴魂不散的行为着实令人厌烦。沈雪芳虽然知道这是郑国华的行为,但也忍不住迁怒到郑丽娟身上。特别是清楚郑丽娟这个女孩很有心计,也怕深交之后吃亏,所以沈雪芳干脆和她很少联系。

    这样的情况下,沈雪芳平时和她相处也不如其他小时候的玩伴那样热络。像今天,郑丽娟一走,沈雪芳就和刘青青大方的聊起了她的网店、果林和鱼塘。

    听沈雪芳说完,刘青青很是感慨:“刚听说你回村里,我还觉得你疯了。没想到这才半年不到,你就混得这么好。其他不说,光淘宝店就值得了。”

    “说实话,回来的时候我心里也没底,真没想到会有如今的成果。”

    沈雪芳感慨完,不由想到这么一句话:人这一生,总要有那么一次鼓起勇气义无反顾的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不去尝试你又怎么知道自己不行?

    听沈雪芳这么说,刘青青沉默片刻后,说道:“你说得对,不去尝试又怎么知道自己不行。”

    听她话中有话,沈雪芳问道:“你怎么了?”

    “我之前一直犹豫要不要自己出来单干。现在的茶叶市场不好,我怕开了店会赔本。”

    说起来,沈雪芳挺佩服刘青青的。念书的时候刘青青成绩不好,初中毕业,才十五六岁她就跑出去打工。在外面跑了大半年后,她找了一份卖茶叶的工作,就此就一直在这一行干了近十年。从小小的茶艺师到店长,她花了五年的时间,现在她是s市一家大茶楼的经理,待遇相当不错。

    沈雪芳听她说想要自己开店有些惊讶,不过继而一想也理解。工资再高也是给人打工,开店再累自己也是老板,不用看领导脸色。

    “以前工作的时候,想着攒够了钱就自己开店,这个信念支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