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铁血军旅-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东路战争爆发之前,苏俄更奉系签订了奉俄协定,这个条约是在中俄协定基础上修订的,其中对于部分内容作了修改,但本质上并无多大变化。

    但是这个奉俄协定并没有得到认真的履行,应归还中方的非铁路本身之营业。如电报、电话、矿山、图书馆、天文台、学校等并未交付中方。

    铁路管理局也由苏俄单方面控制,在2700多名职员中,中方人员占400人,且多为翻译及低级职员。路局机关行文。除了理事会公文及路局会议决议系中俄文并行外,其余均为俄文,一切财政结算也以卢布为准,并且存入苏俄远东国际银行。

    中方在中东铁路方面的实际权益根本就没有任何保障,每年多大一千两百多万卢布的收益全部掌握在苏俄之手。中方根本享受不到中东铁路带来的利益。

    而且苏俄可以利用铁路免费运兵以及运送货物,铁路运往俄国的货物一概免税等等不平等的条约,尤其是铁路附属地的经营权、居住权,矿产开采权。还有行政、司法、税收等一些列属于主权范畴的权力全部都在苏方之手

    对于跟主权相关的权益,陆山的原则是寸步不让。出卖主权那是要被万世唾骂的

    这些权益的确定,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而且其中很多细节处理起来更是相当的麻烦

    路权的问题其实在之前很多协议中都写清楚了,属于中方,但由于中方实力低微,根本没有能力拿到这部分的权力

    说白了,权力给你了,你能保护和行驶权力的力量吗

    正是因为老张家没这个能力,若以苏俄人一支霸占着,我就这么着,你能把我怎的

    董磊可不给苏俄人机会,一上来就军事接管,所有物资财产封存,苏俄方面还没有反应过来,中东铁路大半儿都落入铁血军之手,只有满洲里和富拉尔基还在苏俄的控制之中

    这个时候苏俄也没有想要再来一次中东路之战的心思了,因为苏俄再打一次,高兴的该是日本人了

    苏俄能让日本人在一边看着自己跟铁血军死掐吗

    这显然不可能,何况苏俄国内局势也不是很平稳,斯大林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是国内的建设上面,出兵远东,这不是他的计划之内的事情。

    “董司令,你说这老毛子会和我们谈吗”马占山有些担心的问道。

    董磊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的点了点头,他已经算准了这些个俄国人会谈判的,现在苏俄国内的局势也不是很太平,很多的沙俄皇族和后裔都在蠢蠢欲动,打算找机会夺回属于他们的一切,所以斯大林不会在这个重要的时节出兵远东,为了一条铁路的利益而出兵的。

    “我们这要是和老毛子闹僵了,那我们的许多战略物资还要从他们那里进口,他们会不会对我们进行封锁呀”许峰也很担心道。

    “我们进口他们的物资都是花钱的,又不是让他们白白的援助,如果他们不愿卖,那我们可以再去找别家,总不能为了这个,就要放弃自己的主权。”董磊说道。

    “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就要等着老毛子找我们谈判呀”马占山问道。

    “现在老毛子也许还在犹豫要不要和我们谈判,那我们就逼下他们,强迫他们和我们谈。”董磊说道。

    “怎么逼他们呢”

    “马上派人接管中东铁路管理局,驱逐在里面工作的俄国人。”董磊说道。

    “什么这样会不会引起俄国人的反抗呀”

    “不要管那些,他们要打那就陪他们打,只管做就行了。”董磊肯定的说道。

    很快铁血军接管了中东铁路管理局。扣下了历年来的营运和账目,这些账目他还没有去动,相信里面有很多问题,只要他想查,就没有查不出来的

    甚至连苏俄远东国际银行内有关远东铁路的所有账户都让董磊给下令封掉了

    银行也让人接管了

    这一举动差一点让很多人都认为第二次中东路之战会爆发。但是后来证实这是虚惊一场,苏俄远东集团军保持了克制,没有在第一时间出兵。

    董磊的命令是只扣押东西和资料,不抓人。这做法有区别于三年前的张汉卿

    虽然过程中有一些激烈的对抗,但没有对俄方人员进行强制手段。所以苏方也在事后保持了克制

    苏方国内也不是没有人要求出兵,但声音都很小。这些要求出兵的将领甚至遭到了严厉的训斥,因为他们这么做是在帮助自己的夙敌,这是不可饶恕的。

    苏俄再也按耐不住,主动找到董磊要求就中东铁路问题进行谈判,他们主动提出中东铁路由双方共同接管,股权双方各持一半。

    董磊否决了这个提议,他要去重新拟定股权,也就是说股权要重新分配,即哪方对于铁路投入大,相应的股权比重就要高。

    这下可踩到俄国人的尾巴了,这怎么分配,不是都是各持一半,之前协议都是这样写的,一直也没有变过。

    但是董磊的理由是,许多的条款是清朝和沙俄签订的,现在两个朝代都已经消亡,所以股权需要重新分配。

    既然要分,那就追根溯源,属于俄国就是俄国的,属于中方的就是中方的

    咱么一笔一笔的算账,看算到最后俄国占多少,中国占多少,那就是最后的股权分配

    怎么算,很简单,对中东铁路全部资产进行评估,谁出钱干的什么,就属于谁的,双方出钱的算双方的,每年营运和管理以及折旧之后,所获的利润按照一半对分,按照当初修建铁路时候的密约来计算,这些年中方应该得到多少,而没有得到的,全部算到赎买的钱当中,最后看双方各占的股权有多少

    这可是一笔浩大的工程,也是董磊和马占山等人经过周密的讨论后用来应对苏方提出的以伯力协议为基本条件的谈判策略

    因为基于伯力协议及时全部路权也要几十年以后,这董磊可等不起

    而且很多权力还都掌握在苏方之手。这也是董磊不能够容忍的。

    虽然中俄密约当中有不少出卖主权的条款,但是董磊完全可以不管那些,而只是将其中有关中东铁路的拎出来,三十多年。不管是帝俄还是苏俄,早已从中东铁路赚取了足够的利益,这笔利益就算再修一条西伯利亚铁路都足够了

    而中方的利益却一在被压榨,碰到局势动荡之际,他们直接就扣下不给了,到了苏俄时代就更过分了,直接用卢布结算,钱都存进苏俄银行。而中方就只是看到一个数字,却始终不见钱。

    而且苏俄方面更是巧立名目,这些盈利的利润最终能够多少到中方手中,这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

    谈判不可能一下子就有结果的,这一点陆山早就有心理准备,后世一个贸易谈判都能长达几年都没有结果,这太正常了,相比而言,这种谈判反而更容易推进,只要找准了对方的要害,自然就快多了。

    “辛苦一天了,晚上我请大家吃饭,加菜”董磊拿着一叠厚厚的谈判纪要,十分肯定的说道。

    “董司令,今天我才算见识了,原来你这谈判的能力无人能及呀好几次都把老毛子说的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来。”马占山发出异常钦佩的感慨道。

    “苏方坚持一伯力协议为基础,在那些条款上进行磋商或者修改,我方简直推翻之前所有的谈判,直接回到原点,重新计算股权,但是苏方坚决不同意”许峰简单了汇报了下谈判的结果。

    “回到原点,重新计算,这可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光计算投入,营收,当时的股权分配,以及后来的投入,还有土地征收、赔偿等等一些列,恐怕苏方一点股份都不占,还得倒贴我们”董磊嘿嘿一笑道。
………………………………

第二百零六章 中东铁路公司

    “是呀;如果剔除那些不平等约定;单单把中东铁路拎出来算一下的话;苏方还真的要倒贴我们”马占山道。

    “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异想天开了”许峰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大家都笑了

    这可真的是异想天开;不过也要敢想才是;连想都不敢想;怎么跟苏俄人谈判

    “我的意见是先成立一个中东铁路临时接管委员会;中苏双方先派人接管中东铁路的;尽快的恢复运营;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先核算了一下中东铁路所有的资产;然后再接管;这样可以尽快解决数千铁路工人的安置问题;至于中苏之间的谈判;可以慢慢来;一项一项的搞;搞定一条是一条;把握原则不放松;这就是我们的策略”董磊缓缓的说道。

    “干脆成立一个铁路运营公司吧”邢占清提议道。。。

    “这个提议不错;就叫中东铁路总公司吧”马占山大赞并提议道。

    “中东铁路总公司;这个名字不错;我看可以”许峰也表示了赞同。

    “就是不知道苏方会不会同意我们的这个建议”马占山有些担忧道。

    苏俄人性格傲慢;而且天生一种老子就是老大的性格;从来只有别人服从他;可还没有他服从别人的;如果这个提议是中方提出来的;他们也许可能会为了面子问题而拒绝

    这样的例子在苏俄国内并不少见;苏俄人比任何人都要面子

    “中东铁路停运一天就是几万卢布的损失;这个损失可不小;我们虽然也迫切需要让铁路投入运营;但就目前而言;我们没有看到任何的收益”邢占清道。

    “老邢的意思是;苏俄人比我们还要着急”许峰道。

    “当然;虽然他们有一条西伯利亚铁路;可中东铁路在经济上重要性要超过西伯利亚铁路;所以他们应该比我们要着急”邢占清解释道。

    “是呀;就算铁路恢复运营;我们也只是西道满洲里;东到绥芬河;火车也走不出国门;这对我们影响不是很大;只要关东军不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许峰说道。

    “主干铁路恢复运营我们还不能掌控;但支线可以先动起来;我们需要搞工业建设;需要大量的煤炭、铁需石、铜需石等等。这些只有靠火车来装运”董磊道。

    “这个倒是可以先干起来。我们从德国采购的各种采需设备也都快要到了;只要设备一到;我们就可以大干一场了”马占山兴奋的说道。

    “是呀;我们国家贫穷落后;工业底子薄;如果不奋起赶上的话;就会被别人越甩越渊;而一个国家只有工业强大了;他的国防才能强大;所以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把咱们自己的大工业搞起来”董磊神情坚定的说道。

    “要搞工业;技术、设备和人才缺一不可;我们目前可以说是三者皆不具备”马占山道。

    “技术我们一边引进一边自己研发;设备可以买。也可以自己造;至于人才嘛;偌大的中国不缺的就是人;我们挖;国内不行;国外;我就不信了;凭我们中国人聪明的脑袋还比不过洋人”董磊发狠道。

    “钱从什么地方来;苏俄的做法是集全国的力量搞大工业;我们是不是可以效防这个路子”邢占清提议道。

    “如果现在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倒是一个可行的路子;但对我们来说;不行;老百姓太苦了;这么做;我们自己首先就要被老百姓抛弃了;所以只能另外想办法”董磊不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实践证明这是可以做到的;资本主义用上百年事件完成的工业化。苏俄只用了不到三十年;但是;那是建立在国家统一;政令通行的基础上的。

    这对现在的铁血军来说;并不适用。至少现在是不行的。

    但是要搞大工业;钱从那里来。董磊也没本事点石成金;这钱只能另外想办法,虽说在奉天的产业能提供一部分资金,可是那些钱对于现在的情况来说,有些杯水车薪了。

    量力而行;严密细致的论证;一套完整周密的规划;这才是董磊心中想法

    就目前而言;还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先军后民;优先发展军事工业;然后再带动民用工业

    每一次世界大战都会带动一次巨大的科技技术革新;这不可否认的是;战争对科技的推动是有巨大的作用的。

    虽然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都不喜欢战争;可战争确实从另外一个方面催生了很多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也让人们的生活变的越来越简单

    很多技术都是军民两用的;就比如无线电;军事上可以用来秘密通讯;而老百姓也可以通过它给远方的亲人带问候和祝福。

    未来;很难界定说这个技术只能军用;民间就不可以;其实很多民用技术都是军用技术淘汰或者升级换代下来的

    “钱的问题可以开源节流;精简政府机构;压缩开支;这只是一个方面;开源方面;规范市场;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杜绝苛捐杂税;严厉打击黑帮势力;这一条要持之以恒的做下;给老百姓一个安全的天空;他们是愿意给政府交税的;而且肯定要比之前付出的要少很多;另外;有关特权减免税收的政策要取消;特别是铁路方面的;这个要跟苏俄方面协商;这一部分的税收要是收上来;我们手头上会宽裕很多”董磊道;“另外;出台鼓励经商和投资的政策;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不违反我们制定的法律;就可以在我境内投资;如果缺少资金;可以通过银行提供一定的低息贷款”

    “董司令;我觉得;我们应该成立自己的银行;发行我们自己的货币”许峰突然提议道。

    “许峰的这个提议非常好;我也有这样的想法;我们确实可以发行我们的货币了;相信凭我们的信用;货币应该可以获得很好的流通”董磊点了点头。

    “新发行的货币总量不宜过大;我觉得可以以银元和纸币并存的方式”马占山提议道。

    “嗯;发行货币是一件大事;需要慎重;铸造货币的设备;还有纸币的设计、英技术等等;光筹备就得要半年至一年以上”邢占清提醒道。

    “设计这个可以公开征集;集思广益嘛;至于设备;我们可以引进;英技术也是一个难题;主要是防伪;世界各国纸币都遇到过伪造问题;我看;可以将多种技术糅合在一起。借鉴别人。也可以自己创造;只要是好的创意和点子;都值得我们研究”董磊呵呵一笑道。

    “可以先建立一个研究小组;先搞起来;然后在完善”马占山道。

    “马大哥这个想法不错;我们不能空谈;必须动手做起来;那样才能一步一步的实现”董磊肯定的道。

    “钱的问题可以借;问苏俄借;问美国借。问英国借;只要是愿意借给我们;没有太苛刻的附加条件的;我们都可以借。不要怕债多;债越多;咱们越不怕”董磊说道。

    董磊深知后世的社会现状,那就是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在后世那个不是欠钱的都是大爷。

    “哈哈”

    “咱们借的钱越多;那些债主就越怕我们还不上;日本人要是对我们动手;那就要估计了;要是日本人把我们消灭了;那些债主们找谁要钱”

    “呵呵;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只要能借到钱。咱的底气就越足;所以不要怕借钱;咱们借的钱越多越安全”董磊笑呵呵道。

    “这些国家也不是傻瓜;他们肯借钱给我们吗”许峰反问了一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只要是有利可图;还值得冒险的话;没有人会不愿意的,再说了,你忘了我们打齐齐哈尔时缴获的那几吨黄金,这些在外国人眼里可是硬通货。”董磊说道道。

    董磊最想合作的国家是德国。其次是美国;然后是法国;这三个国家合作希望比较大;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董磊并不抱希望。原因自然是英帝国刻板和傲慢;还有日本现在是英国的小弟。董磊对英国也没有任何好感

    当然;还有一些欧洲国家是董磊想要合作的;比如;比利时和捷克;这两个国家他倒是很希望可以合作一下的;比利时和捷克这两个国家的轻武器制造技术还是很不错的。

    至于邻居苏俄;他自己都在引进西方的技术;不过还是有一些东西是吸引董磊的;特别是武器设计和飞机设计和制造都有相当不错的基础。

    某些技术也许西方早就过时了;但对中国来说;还是比较实用的;起码价格低廉。

    董磊能够拿得出手的就是他脑子里有关各种轻火器的设计了;这将会是他用来敲开跟各国合作的一个敲门砖

    这个世上还有谁比董磊还了解世界轻火器发展史吗

    光他脑子里的数以百计的各种步枪、轻重机枪还有手枪的设计图纸;随便卖出一个设计;就可以令他成为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何况;他脑子里不仅仅之后轻火器;还有榴弹发射器;火箭筒;火箭炮等等他使用过的武器的技术参数

    脑子里有了这个东西;说明这都是未来存在的;未来存在;那自然是肯定能够造出来的;只要朝这个方向走;也许一两年不行;三四年呢

    只要找对的人;找对了方向;有什么是造不出来的

    “董司令;饭菜已经准备好了。”小七这个时候进来报告道。

    “那就吃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董磊站起来大手一招道。

    饭桌上还是离不开有关这次中东铁路会谈的讨论;大家集思广益;总是能够把没想到的想到了;没做好的做好了。
………………………………

第二百零七章 阴谋

    第二天,就中东铁路的谈判双方继续进行着协商。

    铁血军方面提出来的成立“中东铁路总公司”的提议令苏方相当惊讶;在思考后;苏方西曼诺夫斯基都觉得这个办法可以让中东铁路马上恢复运营;这无疑是一个建设性的意见;也是一种突破

    但是这么大的事情;苏方需要请示莫斯科才能打赢;毕竟这已经超出了西曼诺夫斯基职权之外了。

    请示电报飞速的飞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他的主人在接到电报之后;思索了近半个小时候;做出了同意的决定

    同意成立“中东铁路总公司”;但克里姆林宫方面希望苏方在公司内享有一定的权力

    得到国内肯定的答复后;双方在下午马上就成立“中东铁路总公司”进行谈判

    谈判主要围绕两点;新的铁路公司的股权分配;还有人员留问题。

    股权分配其实就是权力问题;说白来了;就是公司内;谁听谁的;人员留;就是铁路职工与铁路管理局的职工是全部并入新公司;还是只并入一部分;铁路管理局还保留

    董磊提出来;新的铁路公司的股权问题不讨论;所有铁路一线职工全部保留;包括技术内的;但是公司内部管理职位全部竞争上岗;有能力上;无能力者下;至于铁路管理局的职工;可以进入铁路公司;但必须放弃铁路管理局的职位;而且如果要想进管理层的话;也要竞争上岗

    因为铁路是属于国家的;没有私人股份;所以新的铁路公司只有两大股权房;即中方和苏方

    铁路公司董事长必须有中方担任;总经理可以由苏方出任;这两人有中苏双方指定一人;不参与竞聘;其余管理层都必须是没有任何跟铁路有任何利益关系的自然人;采取的是中苏雇员各一半的方法。

    在中苏谈判没有达成具体协议之前;铁路经营有铁路总公司进行;时间暂定为半年。

    清理中东铁路所有资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登记造册;今后资产交割就以这一次登记为准。,

    中苏双方一次给铁路总公司四百万卢布作为运营资金;计入公司总资产当中

    这样这个中东铁路总公司就相当于一个运营公司;具有在中东铁路上的经营权;但不具备所有权;而且这个运营权是有时间限制的;暂时是半年

    有半年时间;中苏双方关于股权和铁路附属地的权益谈判也差不多完成了;到时候在确定这个铁路公司的股权;谁占多少;当然这也只是运营权的收入;铁路属于中国

    其实这个中东铁路公司董事长就相当于一个职业经理人;他是公司的管理者;但不是拥有着。

    铁路的拥有者是中方;这是肯定的;而苏方虽然出出资修建者;但他只拥有一部分经营权和收益;达到一定年限;这部分的经营权也是要随之收回的;或者中方用钱买回来

    这一点苏方不认同;因为苏方说中东铁路的归属可以是中方的,但是股权和运营收入要无期限的,只要中东铁路存在,那苏方就要从中得到收益,哪怕是一千年。

    中苏双方还有领土博弈;可以说这才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

    当了;在没有解决日本这个已经进入家园的强盗之前;说这些还有些遥远;只有一个国家统一了;强大了;才能拿回失的东西;找回昔日的荣光。

    谈判一直整整的持续了一天,就最后期限问题,双方还是没有达成一致,最后只能作罢,明天继续谈了。

    就在董磊带人和苏俄进行紧张谈判的时候,日本奉天关东军司令部里,石原莞尔和小矶国昭还在苦苦的规劝着武藤信义。

    “司令官阁下,现在可是个大好时机,现在铁血军和苏俄就中东铁路的权益进行谈判,据情报分析,双方现在闹得很僵,甚至有动武的可能,我们只要现在从中做些手脚,保管他们会打起来,到时我们就能坐收渔翁之利了。”石原莞尔滔滔不绝的说道。

    “石原君,难道长谷部照将军的事情你还没有得到教训吗我们现在已经和支那军签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