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草根攻略-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夫人转身去请英郡王,他却走到黛玉身边,把自己的锦帕递给她。

    林黛玉愣怔了一下,红了脸,装着没看到他的帕子,自己取出手绢擦去眼泪,回以一个湿漉漉的微笑道:“英郡王请坐,您礼仪周到,越发衬得民女粗俗不堪,老祖宗又该说我缺少教养。”

    这一笑就像梨花带雨,芙蓉凝露,美得英郡王魂儿都飞了,半响才说出话来:“林姑娘请坐,都是本王唐突,搅扰令祖母之罪,望姑娘海涵。”

    “英郡王客气,民女怎么敢怪罪王爷,民女谢谢王妃和英郡王对贾府的顾眄和赏赐。”林黛玉哪曾见过这等阵仗,匆忙福了一褔,也不看英郡王的表情,径直在原位上落座。

    “辉儿,你吓着人家姑娘了,哈哈哈……”南安王妃大笑起来,又对安慰贾母到:“老祖宗放宽心,我们王爷说了,已经上奏皇上,府上兰哥儿和王楷瑞年纪尚幼,先在吏部收录了,等年满十六再派官职,宝玉领政老爷的缺,先在工部历练。”

    贾母忙起身拜道:“老身谢过王爷关顾之恩,等宝玉回家,就去府上磕头谢恩。”

    王夫人跟着拜谢了,和黛玉一起扶贾母起来。

    “老太太,我今天来除了给老太太贺喜,还有一事儿相求。”

    “王妃但请吩咐,求字万不敢当。”贾母心里猛地咯噔了一下。

    南安王妃微笑道:“眼看就到年下了,南边的一些藩王陆续都要来京城向我朝敬献贡礼,我们府上少不得要有人帮忙打点和迎送,探春既然认了我做干妈,且又册封为玫阳郡主,我想让她先去王府学些礼仪,到时候也好在王府里帮忙。”

    贾母默然不语,半响方瞟了王夫人一眼,淡淡的道:“二媳妇儿,你是三姑娘的娘,这事儿该由你来对王妃交代。”

    天朝郡主与各路藩王和亲,早已是朝廷的安邦之策,众人都心知肚明,探春被册封为郡主,就是为了替沁阳郡主出嫁异邦,黛玉联想起探春的签文,日边红杏倚云栽,心里不由暗暗替探春担忧,她将要去的地方想必十分遥远吧?

    “探春能得到王妃赏识和厚爱,是她修来的福分。”王夫人先是客气几句,然后就对门外吩咐道:“玉钏儿,让人请三姑娘,就说南安王妃驾到,让她过来服侍。”

    这分明是把去留交由探春自己决定。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事情根本就由不得贾府任何人决定,只是,贾政带人去寻找宝玉没在家,王夫人不想以后被老爷和赵姨娘抱怨而已。

    探春很快就出现在南安王妃面前,并且,很识趣儿的打扮得光鲜靓丽,鹅黄色襦裙,玫瑰紫斗篷,梳着流云髻,戴着金步摇,袅袅婷婷的对南安王妃道了万福。

    “孩儿探春给母妃请安!”她这一出声儿就不同凡响,倒把贾母、王夫人以及黛玉给震住了。

    自打南安王妃认她作干闺女那天之后,南安王府似乎把她给遗忘了,根本就没人来瞧她一眼,没想到,她到还记得,自己是南安王妃的干闺女玫阳郡主。

    “刚老太太还说我们王府规矩太多,没想到你的规矩也不少。”南安王妃对探春的表现显然十分满意,也不想再多做逗留,吩咐探春道:“今儿就随母妃回王府居住,你和老太太、夫人她们道个别,我们这就告辞了。”r1152
………………………………

第180章 九九重阳 贾母正寝

    宝玉失踪,探春注定难逃远嫁番邦的命运,老太太风寒未愈,哪里经得住这等打击,饶是黛玉再三保证,宝玉很快就会回家,贾母微笑点头,却哪里肯信。

    鸳鸯见老太太状况越来越差,又不让她声张。

    青儿最近一直住在贾府,要帮林黛玉打理生意,还要筹备大观园娱乐城的事情。

    因为凤姐儿过世,贾琏又不在府里,巧姐儿饱受赵姨娘和奴才们的冷眼,刘姥姥不愿巧姐儿受委屈,又怕她想凤姐儿未免触景生情,就让平儿带着她去刘家屯散心,这一去半个多月,巧姐儿横竖不愿回来。

    九月九日,卧病在床的贾母突然精神起来,让接迎春、湘云等人来贾府赏菊花。

    如今家里少了宝玉和探春,大观园就只李纨和黛玉住着,宁国府被抄家之后,惜春就随妙玉修行,很少来荣国府走动,鸳鸯也让玻璃去请了来。

    中午时,史湘云和迎春前后脚来到府里,正巧,晴雯听青儿说老太太心情不好,也和青儿一起来探望,惜春也难得的走出清修之地,王夫人也是常年吃斋的,黛玉便让厨房一荤一素备了两桌子酒宴,还特意吩咐柳家的,姑娘们难得回来一次,菜肴和酒水都要捡好的准备。

    这日老太太似乎格外高兴,下人用竹椅抬着,去大观园赏了一回菊花,吩咐让把酒席摆在她屋里,黛玉寻思贾母感染风寒,特意让准备的屠苏酒,是用上好的白酒,采用赤木桂、防风、蜀椒、桔梗、大黄、赤小豆等浸泡而成,具有祛风寒、清湿热及防病作用。

    迎春见到青儿,先是感激一番,因为,青儿向恒郡王推荐孙绍祖,把他收录在麾下,做了一名游击官儿,这次镇北大军凯旋归来,他托人带回家书,有一封是给迎春的,说是征战沙场,风餐露宿,倒想起迎春对他的悉心服侍来,很想念她亲手伺候他衣食起居的日子。

    青儿就乘机笑道:“我听说,他以前去哪些地方荒唐,都是因为你太过矜持,没有把他当做男人去爱,他府里有的是丫头,不需要你像丫头一样服侍他,而是希望你能多一些风情,两口子之间,就算放浪些也使得的。”

    迎春瞪大双眼,讶异的望着青儿道:“你才多大点?说起这种话怎么就不知道脸红?”

    意识到自己这话说的太重,忙又不好意思的解释:“青儿姑娘,我没有羞辱你的意思……”

    青儿厚着脸皮儿笑笑,继续“不要脸”的教唆道:“脸红什么?食/色/性/也,男人娶妻为的是什么?你若不想让孙大人去找别的女人,就得想法子满足他,等孙大人回来,你若能主动和他亲热,我保证,你就会得到梦寐以求的幸福。”

    “爱姐姐,你们两在说什么悄悄话呢,神神秘秘的,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吗?”史湘云见她们不时咬耳朵,快言快语的调侃迎春道。

    “没什么,都是些闲话。”迎春羞红了脸,担心刚的话被别人听了去。

    贾母笑着问史湘云:“你二姐夫出征在外,不能陪二丫头来,若兰就在京都,你怎么也不带来我看看?”

    湘云便苦着脸道:“他一个月前中了风寒,咳嗽不断,王御医也去看过,说是明年春上若再不好,只怕就是转为痨病了。”

    “你别信他们的话,哪里那么多的痨病,之前不也怀疑颦丫头是痨症吗,现在不是好多了,也不经常发作了,人也精神些了。”赵姨娘口没遮拦,贾母听了心里不爽,质问道:“你哪只耳朵听人说颦丫头得肺痨了?这一大家子全靠颦丫头张罗维持着,你到咒她!”

    贾母比所有人都清楚,林黛玉的病一大半是因为宝玉而起,她担心宝玉若真的回不来了,黛玉可怎么得了。

    赵姨娘讪讪的笑道:“我是说林姑娘好着,没有病,老太太听错了呢。”

    湘云坐在她的右手边,听了赵姨娘的话也没说什么,鸳鸯把腌制的野鸡肉给湘云夹了些,说是史大姑娘口味重,从小就喜欢这个。

    那边桌子上,王夫人让把一碟子胡瓜饼送这边給贾母尝,说是青儿家新送的胡瓜,蒸熟了加糯米做成的饼,是黑芝麻桂花馅儿的,炸得火候正好,十分爽口。

    “老祖宗,我也买了一个庄子呢,就在晴雯姑娘家隔壁,大片的荷塘,明年我请你去庄子里吃新鲜的嫩藕,又甜又脆,还有莲子,现摘现剥了吃,入口都是淡淡的荷花香呢。”

    黛玉故意把话岔开,她看出来,提起卫若兰,史湘云神色就黯淡下来,刚见面时的兴奋劲儿荡然无存。

    “好孩子,难得你有这孝心。”贾母宠溺的拍着黛玉的肩膀。

    “老祖宗,我还买了一个铺子和一个作坊,明儿你去挑几块料子,我让人给老祖宗做几身新衣服,过年时好穿。”

    “好,我家玉儿长大了。”贾母夸过黛玉,又对青儿道:“青儿姑娘,我听颦丫头夸你,说是多亏你帮她,今后,颦儿我可就交给你了。”

    这话倒像是在托孤,青儿有些愣怔,又觉得所托太重,忙笑道:“老祖宗说笑了,青儿穷家小户出身,若非老太太、太太还有已故的琏二/奶奶接济,哪有今天,不过是感恩图报,无时不想着要尽微薄之力,今后,青儿还要仰仗林姑娘多多眷顾呢。”

    “我第一次见你姥姥,就喜欢她有见识明事理,果然教育得好外孙女儿,我也知道我们府里男男女女都是一颗富贵心,两只体面眼,未必会把你看在眼里,我今天就搁下话来,今后,但凡青儿姑娘来家里,都要像对主子一样敬着,她若有什么好主意,二媳妇儿和颦儿也别不当回事儿,多听人提点总是没错的。”

    黛玉笑着应道:“是,老祖宗。”

    王夫人也点头称是,又吩咐丫头婆子们道:“老太太的话你们可都记着了,青儿姑娘是我侄孙女儿,你们轻慢她,就是打我脸子!”

    第一次被人如此慎重其事的捧着,青儿倒觉得不好意思,厚脸皮儿也有些**辣的,忙拿起酒杯一饮而尽,借着酒意道:“承蒙老太太、姑太太抬举,青儿不胜惶恐,更觉得受之有愧,所以借酒遮脸子,嘿嘿……”

    “哈哈哈……”众人见她说得有趣儿,跟着哄笑起来。

    全家人都小心翼翼的,不提宝玉失踪的事情,贾母却突然说道:“我总觉得宝玉那块石头来的蹊跷,上次不见了,他就大病一场,这次秋闱离家时忘了带,就走失了……”

    “老太太,是去姑苏了,不过是走得急没来给老太太辞行而已。”黛玉下意识的提醒道。

    “是去了姑苏,我老了,记性不好,总之,待会儿你把那块玉给我拿来,我带在身上,兴许宝玉从此就平安无事了呢。”

    “颦儿,老太太发话了,还不让人快去取来。”王夫人强颜欢笑,她心里明白,贾母明知道她们都在欺骗她,只是不说穿,也不知道青儿说的宝玉很快就会回家是真是假。

    这顿饭吃的时间很长,贾母谈兴颇浓,和晚辈们说些她初入贾府的趣事儿,说起老老太太是宫里出来的,规矩繁多,要求她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走路要迈碎步,上半身不能东倒西歪的乱晃。

    “哎哟,你们都不晓得,陪老老太太逛一会园子,我这全身都要散架了,回到屋里,眼瞅着没看到,就把头上的花儿钗儿的都取下来,鞋也顾不得脱,四仰八叉的躺在炕上,有一回老太爷突然回来了,见我那样子,咳嗽一声儿,羞得我几天不好意思见人……”

    正说得热闹,紫鹃回*馆把宝玉的金项圈拿来了,上面的吊坠上就镶着那枚五彩顽石。

    倒也没人奇怪,宝玉的东西怎么是由紫鹃取来。

    黛玉接过去交给老太太。

    “玉儿,你考中第七名举人,也算对你母亲老子有个交代了,你可要早些回家来,你林妹妹还等着你为她穿上嫁衣呢……”

    贾母突然喊玉儿,林黛玉还以为是喊自己呢,还忙不迭的应了一声,哪知道老太太竟然说出这些话来,不由就痴了。

    “老太太,就菜都凉了,姑娘们也都吃好喝好了,让她们撤下去吧?”王夫人看出情形似乎不对,就请老太太示下。

    “千里搭长棚,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们也都要想开些。”贾母微笑着,挥挥手道:“撤下去吧,我也困乏了,想去炕上眯一会儿。”

    鸳鸯和琥珀扶她去躺着,还笑道:“颦丫头,你们几个热热的喝杯普洱茶,再去园子里遛狗耍子,别积食了喊肚子疼。”

    丫鬟们沏茶端上来,众人喝过热茶,都说老太太要休息,我们去园子里溜达一圈儿,还没走出屋子呢,就听鸳鸯在里屋道:“老太太,我把项圈和宝玉先收起来吧……”

    没听到贾母回答,不一会儿,就听鸳鸯哭喊起来:“老太太,你不能就这么走呀,宝玉还没回来呢……”r1152
………………………………

第181章 村妪感恩 鸳鸯殉葬

    第181章村妪感恩鸳鸯殉葬

    林黛玉一只脚刚跨出门外,听到鸳鸯的哭喊,大惊之下,双腿一软,就瘫倒在门槛上。

    史湘云几步跨进内室,紧接着,就听到惊天动地的嚎哭声响起来:“老太太”

    迎春和惜春随之跑进屋里,跟着痛哭起来。

    王夫人急忙对周瑞家的和另外几个女人到:“快让人去找老爷回家。老爷回家之前,先别让那边大爷知道,免得生事。”

    “知道了,我这吩咐下去。”周瑞家的忙去支派人。

    “好在天冷了,可以多停放几天,最好能等宝玉回来。”王夫人边往内室走,边对林之孝家的嘀咕道。

    李纨毕竟是经历过丧夫之疼的,比其他人都镇定得多,率先跑进屋去先吩咐鸳鸯,快把老太太的寿衣拿出来,趁还是热的快给老太太洗洗穿上,然后,才跪在地上痛哭起来。

    青儿没有经见过古时候办丧事,倒还晓得肯定会有很多忌讳,因此,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唯恐坏了人家的规矩。

    好在老太太的东西都是现成的,贾府的男人们都带着奴才出去寻找宝玉去了,女人们都感念老太太待下人宽厚仁慈,自发的尽全力要把事儿办好,虽然事出突然,倒也迅速的把灵堂搭起来。

    鸳鸯和琥珀几个已经給贾母穿戴整齐了,那个金项圈就给她戴上,只是,把那枚宝玉换了下来,镶上那枚高仿真的。

    林黛玉哭得死去活来,青儿只好一步不离的跟着,和紫娟雪雁一起照顾她,唯恐她因悲伤过度,再病倒了。

    狠狠哭过之后,众人这才你一言我一语的哽咽着说,老太太似乎知道大限已到,今天是在交代后事呢。

    贾府里刚在门口挂起白色的灯笼,刘姥姥就带着巧姐儿和平儿赶到贾府,打眼儿看见门里一片白色,还在街门口呢,就放声嚎哭起老祖宗来,平儿吓得忙劝道:“等问清楚了再哭不迟”

    周瑞家的除外办事完毕,回来正好看见,就对平儿道:“还好你回来了,老太太西行了,屋里正没个管事的。”

    又问道:“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在这里就哭上了?”

    平儿回道:“我们在她家果园子里摘果子,准备带回家来,刘姥姥就发疯说,听到老太太声音在喊她‘老亲戚’和她道别,只怕是府里有事儿发生,我们就乘坐马车赶回来了。”

    刘姥姥不等她们说完,先拉着巧姐儿就朝贾母屋里跑,看门的小厮忙出来把车拉进去,车上还装着满满两篓子苹果呢。

    周瑞家的扶着平儿小跑着来到议事厅,所有奴才听到召唤都在这里等候呢,王夫人一见平儿来了,不由就松了口气儿,说是她看过凤姐儿打理东府小蓉奶奶的丧事,老太太的事情就照着办,现在家里不比从前,能省的就减省些。

    平儿先还有些胆怯,青儿过来问过她禁忌事宜,然后,就在边上给出主意,说是管事的媳妇儿都经办过东府里小蓉奶奶的丧事,不如就按当时的分工去办。

    平儿细细问过之后,真的就按凤姐儿当日的分工,命她们还是分管各自那一摊子事情。

    林之孝家的带着二十个丫头,分作两班,每班十人,每日单管亲友来往倒茶。柳家的负责厨房里的事情,另外分了二十个人给她,单管本家亲戚茶饭。另有两个女人各带着十个人,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随起举哀。

    由于东府里的奴才大多遣散了,男人们又不在家,就觉得人手不足,青儿就让小乔姑娘去刘家屯一趟,让王狗儿带着家里的佃户,来干一些力气活儿。

    平儿知道王狗儿会记账,就让他带着六个奴才,单管收祭礼,王刘氏也派上用场,领着几个女人专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

    薛姨妈和宝钗听到消息也过来帮忙,带着自家十几个伙计,平儿也让六个单管各处灯油、蜡烛、纸札。

    其它事务也都安排妥当,不等贾政回家,贾赦早哭着跑来,破口大骂王夫人行事混帐,老太太过世这么大的事情,该第一时间告诉他的,他是这家的长子,该怎么办丧事由他说了算。

    骂过之后,就去找鸳鸯,让把老太太库房的钥匙交出来,他要清点看老太太还有多少体己。

    鸳鸯哪里肯给他。

    贾赦骂道:“以前老太太宠着,老爷我给你几分体面,你别给脸不要,现在老太太去了,你早晚是老爷我的人,趁早识相点,别胳膊肘儿往外拐”

    正在骂着,贾政回家来,由着贾赦叫骂,先去老太太灵前痛哭一场,上了香,然后,去给贾赦跪下,苦苦哀求道:“老太太尸骨未寒,你就来抄她的东西,传出去须不好听,大哥还是等把老太太安葬之后,再来清算家产,该你的自然不会少了一分一毫。”

    鸳鸯在边儿上哭诉道:“二老爷,老太太那日都说得清清楚楚,她的体己都发放完了,剩下的都留给我们屋里的丫头们,我们也知道现在府里不比从前,愿意把钥匙给二老爷,求你拿这些填补不足,把老太太的丧事办得风光一些,呜呜呜”

    她是听小丫头回来禀报说,王夫人吩咐平儿能省的尽量省着点,所有才有那番话的。

    贾赦见鸳鸯不把自己看在眼里,上前就是几个耳刮子,恨道:“死娼妇养的,你以为自己是谁?还有老太太怂恿你们,眼里没有正经的主子爷,你听着,就算你是孙悟空,也别想逃出我的手掌心!”

    林黛玉听到贾赦过来先是骂王夫人,又打鸳鸯,竟然不曾来老太太灵前上柱香,越发觉得伤心,哭倒在紫鹃怀里。

    青儿过来看了半响,忍不住就发话道:“大老爷,老太太还没走远,说不定就在这屋里看着呢,她让问你,你是怎么从牢狱里赎回来的,老太太为了赎你回来,连庄子都卖光了,家里哪还有银子分的?”

    她一向很有分寸,不问贾府里的是非,可是,今儿贾赦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人不齿,尤其是做儿子的对母亲如此不敬,直接让她鄙视之。

    “来人,把这个奴才给我活活打死,扔出去喂狗!”贾赦没想到连王夫人身边的丫头也敢教训自己,几乎没有气晕过去。

    可是这跟前都是贾母的丫头和贾政的人,青儿替出头说了他们不敢说的话,心里都在钦佩她呢,哪里有人理睬大老爷。

    青儿担心大老爷对自己动粗,就躲在政老爷身后,不紧不慢的说道:“实话跟大老爷说,老太太临行前托付我帮着林姑娘打理荣国府,该交代的事情自然是要交代清楚的,本来呢,有些话不是现在说的,既然大老爷问,我就如实告诉你,老太太的体己早在中秋日分干净了,这屋里剩下的都是鸳鸯她们十几个姐姐的遣散费,我们都可以替鸳鸯姐姐作证,老太太亲口准许她脱籍的,你若敢为难她,二老爷和林姑娘自然会替她做主。”

    青儿故意这样说,是怕鸳鸯绝望之下做出傻事儿。

    如此庄严肃穆的地方,竟然由了一个十岁多一点的小姑娘侃侃而谈,这场面确实显得滑稽而又诡异。

    贾赦见无人听从他的支配,也顾不得体面,冲过去就要把青儿提溜着摔死了事儿,不等他近身,就听前边高声道:“英郡王礼到,玫阳郡主礼到”

    贾赦和贾政急忙出去跪拜谢恩,英郡王见林黛玉哭得泪人儿一般,跟在众人后边跪拜,忙过来扶起道:“姑娘请节哀顺变,我留下两个人帮忙打理,若有难处,让他两回去通报一声,我只会帮你处理。”

    他这话是说给贾赦听的,刚恰好听到贾赦冷笑道:“我现在就送你去陪老太太,我倒要看看黛玉那丫头怎么替你们做主!”

    林黛玉一身素缟,楚楚可怜的样子难掩别样风流,看得英郡王心都化了。

    贾赦没想到林黛玉会和英郡王有瓜葛,嚣张的气焰早消失大半,如今不是自己做一等大将军的时候,有道是,落难凤凰不如鸡,他只有忍气吞声而已。

    这日二更过后,远客去后,便预备辞灵,孝幕内的女眷痛哭了一阵子,然后辞灵,等青儿想起鸳鸯的时候,忙让人去寻找时,早已经吊死在贾母屋里。

    贾赦讪讪的回避了,贾政因她是替自己等人尽孝,让人好好儿装殓了,带着众人拜过,停放在老太太棺材后面。

    贾政听说贾母临行前唯独和刘姥姥辞别了去,就对她格外敬重,凡事都和她商量来办。

    林黛玉拿出两万两银票来,求贾政务必把老太太的丧事办的风光一些,贾正寻思自己和大哥毕竟戴罪之身,不敢太过张扬,不过,也不至于太过简慢,余下的银子正好送老太太回南。

    贾宝玉一直没有消息,灵柩又不能久放,贾政便和王夫人商量,择日启程。

    送走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