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草根攻略-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种事儿也不好漫天界的说去,将来宝钗姐姐出嫁后,那些七大姑八大姨,或者将来姨娘们会不会拿此事做文章,诋毁宝钗姐姐呢?”

    众人都觉得她说的有道理,林黛玉先就有些愧疚的道:“我只顾了自己高兴,倒把宝姐姐给忘了,只是,这些天她都没来见我一面,想是心里不自在,哪里好寻上门去要人家认女孩儿呢?倘若宝姐姐误会了,到说我轻狂,是有意上门羞辱她。”

    “我看可以试一下,也替薛家圆了说法,也解除了你们之间的尴尬,薛姑娘是明白人,哪有不愿意的道理呢?再说了,姑娘以前不是拜过薛姨妈为干娘的吗?那时娘娘病危,老太太托薛姨妈帮着看家,她老人家还在*馆住过的呢,只因宝玉的缘故,后来倒渐渐地生分了。”

    被紫鹃这一提醒,林黛玉也笑了起来道:“正是呢,那时感激薛姨妈对我的照顾,原是认了她做干娘的,只是后来她因宝姐姐的事情,对我就淡了,说来我该主动孝敬她老人家才是。”

    几个人商量好了,便行动起来,也顾不上打点嫁妆了,先去准备了几色礼物,由青儿陪着林黛玉,去拜见干娘,请求从薛府出家的事情。

    随着林黛玉婚期临近,薛姨妈心里一日比一日烦恼,薛宝钗倒是显得很是淡定,她原也想着林黛玉是孤女,没有个体面的人家上花轿,不过,林黛玉端着架子不肯来说薛家认亲,她也便不提这件事儿,说到底,她心里还是有些不大自在。

    到了薛府,薛姨妈正在喂孙少爷吃粽子,因不敢让他吃多了,他便闹了起来,哭得不行,恰好林黛玉带着礼物来辞节,其中就有一串儿翡翠雕刻成的香粽挂饰,拿出来逗孙少爷,小家伙图稀奇,立刻就不哭闹了,到追赶着林黛玉要那玩意儿,他刚开始学说话,黛玉变让他叫姑姑,说是叫声姑姑,这东西就归孙少爷了,小家伙便不停地喊叫道:“都都、都都”

    青儿瞅空儿先和薛宝钗过话儿,宝钗笑道:“我猜今儿你们就是为这事来的,其实,我该替她想着,自动提出来的,只因怕妈妈心里不痛快,才等到现在,她倒肯替我着想,可见,我们活该是有姐妹缘分的,有她先请求妈妈,倒正好消除妈妈的心病。”

    得了宝钗的话,青儿又去和黛玉说了,黛玉便把孙少爷交给香菱带着,自己来给薛姨妈行了大礼,没来由的就流起眼泪来。

    薛姨妈见她跪倒磕头,吓了一跳,伸手要去扶她起来,却被薛宝钗拦住道:“妈妈尽管受了她的大礼,听颦丫头把话说完。”

    林黛玉见薛宝钗出面调停,心里安定下来,含泪强笑着道:“颦儿给妈妈请安!自妈妈认颦儿做干闺女,对颦儿一直痛爱有加,倒是颦儿不孝,没有好好地亲近孝顺妈妈,如今,颦儿就要出嫁了,今儿特意来给妈妈磕头,感谢妈妈呵护照顾之恩,因初九日就是颦儿的大日子,颦儿想请妈妈示下,是否容许颦儿先回家里来,带着妈妈、姐姐还有小侄儿的祝福上花轿。”

    不等薛姨妈说话,薛宝钗就笑道:“昨儿我去南安王府作客,就听王妃问我,说是贾府二少爷要娶亲,不知道娶的是哪家的姑娘,我想都没想就回答道,是我干妹妹林氏黛玉,是妈妈几年前就认下的女儿,如今亲上加亲,许给贾府二少爷。妈妈,你在颦儿那里住的时候,原说过要把她许给宝玉的,这倒应了妈妈的承诺呢。”

    薛姨妈一听,似乎还真有这么回事,看来,凡事儿都是上天安排好的,注定是要薛府和贾府联姻,只是,嫁过去的女儿却不是宝钗而是黛玉这丫头。

    “颦儿快些起来,妈妈刚还和你宝钗姐姐说,过了端阳就和你商量怎么办嫁妆呢,你虽然是我的干闺女,只因你没了亲娘,我心里倒是比你姐姐还要痛惜你些呢,今儿你既然来了,就在家里住下,我们家虽然如今不比从前,但是,也保证风光的把你嫁出去,不让你受半点委屈。”

    薛姨妈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她心里自然明白,林黛玉自己颇有些体己,连贾府现在的开销都是她的银子支撑着,倒要让她好好地办一份嫁妆,到时候也好替薛家撑个脸面,以后在商场上说话时,也显得有底气,好让人知道,薛家被一场官司掏空了的话全是空穴来风。

    林黛玉虽然个性孤傲,若是看着顺眼时,倒也极会周旋应对,忙就起来坐到薛姨妈身边,做起了妈妈的小棉袄儿,先说了些亲热的话,接着就让紫鹃拿出准备好的单子来,细细的告诉薛姨妈,都准备了哪些东西,说是等天黑时,就让人送过来请妈妈亲自过目。

    “姑娘原是要请姨妈做主置办的,想着姨妈这里也缺少人手,家里又有侄少爷要照顾,就私下里先准备了,也是怕姨妈劳累的意思,还望姨妈看在姑娘的孝心份儿上,原谅她善做主张。”

    紫鹃边说边呈上单子,薛姨妈眼睛花了,便让薛宝钗一件一件的说给她听。

    先是金项圈、金步摇、金镯子之类的珠宝首饰,共八十件,妆蟒四十匹,各色绸缎一百二十匹,四季的衣服四十八件,被褥二十四床,此外还有羊酒等若干,准备的倒是颇为齐全。

    薛姨妈听了,点点头笑道:“别的倒都可以,只是衣服略少了些,须不好看,也罢,妈妈再帮你添置些衣物,凑够一百二十件才好看。”

    她说这话自然是底气十足,薛家以前开着京城最大的成衣铺,自是知道货源,到时候捡好的置办了,也不怕林黛玉舍不得补贴银子。

    林黛玉便在薛家住下,却让紫鹃和雪雁回贾府禀告老爷和太太。

    王夫人正觉得没脸见妹妹和外甥女儿呢,听了这话喜出望外,听说是青儿的主意,就对李纨笑道:“我就说呢,兰哥儿选定青儿姑娘,倒是你们娘儿俩的福气”r1152
………………………………

第234章 木石前盟 良缘天成

    贾政心里颇不自在,推说身子不爽,要去赵姨娘屋里让她给按摩一下,就把宝玉的婚事推给王夫人和李纨打理,自己做个撒手掌柜。

    巧姐儿随父亲送贾母和她娘亲的灵柩回南,因过度悲伤,加上水土不服就病倒了,贾琏和平儿留下来,照顾巧姐儿养病,在江南耽误了一些时日,此时赶回家来,正好派上用场。

    王夫人等贾琏去给大老爷和二老爷请安回来,便告诉他,已经把荣禧堂后边的一所大跨院收拾出来,指给宝玉做新房,那是离正院最近的跨院,紧挨着王夫人的房间,场面又大,院子里前廊后厦甚是豪华齐整,共有二十多间房屋,宝玉屋里丫鬟多,正好用得上。

    贾琏也说好,又提醒说日子近了,怎么不见安排宴请宾客的事情,帖子也得提前发才显得慎重不失礼,家里的奴才打发了许多出去,恐怕人手不够用,得临时去亲戚家选凋些来应急。

    “你父亲和你二叔的意思,荣国府刚被皇上降罪,行事自然不宜太张扬,况且老太太丧服不满周年,虽然,老人家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孙儿娶亲,把宝玉和你林妹妹的婚事办了,也是孝敬老太太的意思,不过,亲友未必理解,倒是低调一点,关起门来家里好好热闹几天,好在颦儿那丫头倒不在意这些,只是提出,要以薛家干闺女的身份嫁入贾府。”

    平儿已经听李纨说了半天,忙对贾琏解释道:“这也是林姑娘替薛姑娘考虑的缘故。只因此前府里曾放出风去,要娶薛姑娘做二少奶奶,就算是面儿上有个交代。”

    贾琏便点头赞叹道:“难得林妹妹考虑周全,也不至于委屈了薛大妹子。”

    想着这都是准儿媳青儿的功劳,李纨心里高兴,和颜悦色的请王夫人示下:“太太看那些亲友是要请的,我好开个单子,让兰哥儿写帖子,儿媳想着要请的必都是世交,让奴才们写帖子只怕知道了要怪我们怠慢。”

    “琏儿去请示你二叔吧。他这会儿应该在赵姨娘家里。”王夫人淡淡的吩咐道

    贾琏也不敢多问。急忙开溜,去请示贾政,说是回去告诉太太,凡事他们娘儿们商量着来。不用再回了。

    王夫人便冷笑道:“我原是想着由老爷亲自写才好。他既甩手不管。就由兰哥儿写吧,他如今也是金陵府通判,代替老爷写帖子也说得过去。”

    贾琏和平儿都笑着贺喜。把话岔开道:“恭喜大嫂子!我们在路上时就听说咱们府里的少爷和孙少爷同时钦点了郎中和通判,都是科考出仕的,听着好生自豪,倒比世袭爵位还要让人开心,人都说贾府的爵位如今虽被收回,不过儿孙都是极其争气的,依旧得到朝廷录用。”

    “这也是祖上有德,暗中荫庇,保佑他叔侄二人同场高中,也是太太常年吃斋念佛,虔诚感动菩萨,降福与贾府。”李纨满脸堆笑的奉承王夫人。

    王夫人听了高兴,却不动声色,想了想又道:“宝玉和颦丫头的婚事,恒郡王和英郡王都是出过力的,自然要请他们。对了,听说恒郡王被革去爵位,不知道是真是假?”

    “我刚回京城就听说了,真想问问呢,怎么说恒郡王是为了我们府里的一个丫头,和蝶衣公主翻脸,影响了和亲之事,皇上一怒之下才免去了他的爵位。我倒不晓得我们府上谁有那么大的能耐呢?”

    应贾政和贾兰瞒着,这事儿府里的人都不知道呢,王夫人顿时就联想到青儿,李纨也倏然变色,她心里喜欢青儿,有多半就是因为青儿姑娘和恒郡王的关系,原以为只是王家和青儿姑娘帮助过恒郡王,将来就是兰儿进阶的梯子,没想到这里边如此复杂,说是暗藏祸根也不为过。

    欢悦的气氛刹那间烟消云散,王夫人愣怔半响,没头没脑的吩咐李纨到:“你去让兰哥儿写帖子吧。”

    李纨心不在焉,应了声就走,也忘了问王夫人要请哪些人。

    平儿见话不投机,也不敢追问,忙给贾琏使了个眼色,小心翼翼的对王夫人道:“我们去后边跨院看准备的怎么样了,看需要添置什么东西,好来禀报太太。”

    “嗯,去吧。”王夫人垂下眼睑,下意识地数起了念珠子。

    青儿听雪雁说巧姐儿回来了,赶到贾府来,巧姐儿刚洗了澡,吃过东西,正在家里整理带回来要送人的礼物,低着头聚精会神的分成一堆一堆的,竟然没有发现青儿进来。

    “瞄。。。。。。”青儿学了声猫叫。

    巧姐儿回头一看,扔了手上的东西,出溜下炕来,二话不说就朝青儿扑过去。

    彼此抱住好一番亲热,两个小姑娘都长高了不少,又都绾着元宝髻,戴一支镶着碧玉栀子的金钗,穿着高腰襦裙,打扮得淑女模样,相视之下便都笑了起来。

    巧姐儿便把从江南带回来的礼物分堆儿放在炕上,指着对彩明道:“这串沉香木念珠我亲自给太太送去,这玛瑙手串儿、绢扇和苏绣的绢帕是给各位姑娘的,这些折扇和纸笔分别送给二叔、三叔、和兰哥哥的。。。。。。”

    “就没我的吗?”青儿故意问道。

    巧姐儿笑道:“自然少不得你的,你看,这些江南特色玩意儿,你先挑,剩下的我再分送给屋里的姐姐们。”

    青儿便大大方方的挑了几样,然后,大惊小怪的道:“不对呀,我发现你这礼品少了一份儿哦,少了谁呢?对了,我哥哥天天盼着你回来,难道你就没有一点礼物回报吗?”

    “呸!”巧姐儿啐道:“板儿哥哥才没你这么小心眼儿,见面就问人讨要礼物。”

    “既然受了你的话,我可真的讨要了,这是什么呢,藏得这么紧,我就要这个。。。。。。”

    “不行,别的任你挑选,这个不给!”巧姐儿急了,扑过去用身子掩住,不让青儿抢。

    青儿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只是胡闹着逗她玩儿,便去挠她痒痒,没想到巧姐儿倏然翻脸,不悦的吼叫道:“再抢我可恼了,从此再不理你!”

    “切,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小气鬼!”揣度着那应该是送给板儿的礼物,小姑娘害臊,不想被人看到,便不再勉强。

    巧姐儿便让彩明去各屋里送礼物,自己和青儿相伴着来见王夫人。

    彼此寒暄了一回,王夫人谢了巧姐儿的礼物,又对青儿道:““青儿姑娘,等这阵子忙完了,你就会家去吧,如今你家也是一方的地主,在府里服侍人难免委屈了你。”

    青儿也没多想,诚心实意的笑道:“青儿在姑太太身边被当做府里的小姐一样高看,哪里受委屈了?何况,能一辈子服侍姑太太也是青儿的福分呢。”

    “听我的话,忙完宝玉的婚事就家去吧。”

    “是,姑太太。”青儿揣度着,自己和兰哥儿虽然并没有签订婚书,可是,很快就要成亲已经是定局,自然是要避嫌吧?

    初九那日上午,薛府吹吹打打的送来闺女儿的嫁妆,浩浩荡荡的四十八抬嫁妆,也算是颇为高端上档次,围观的人果然都说,没想到薛府家底儿如此殷实,他家公子一场官司花了几十万现银,竟然还有银子如此显摆,出嫁干闺女尚且这般阔绰,等嫁亲闺女时不定有多风光呢。

    傍晚,贾宝玉骑着匹白马,带着奴才们去薛府迎亲,前边十二对宫灯开路,八个头脸颇为英俊的小厮抬着花轿,后边儿又是吹鼓手,热热闹闹的来到薛府,薛家男人们都没在家,所以,由王板儿代替兄弟的角色,把林黛玉背上花轿,算是完成出阁仪式。

    林黛玉多年来以泪洗面,此时倒忘了哭嫁,紫鹃连忙提醒他,林黛玉想着自己自幼寄人篱下,多亏有贾宝玉陪伴,方才不至于孤苦伶仃,两个人虽然历经磨难,总算是心想事成,可惜,老祖宗和父母亲都看不到她穿着嫁衣的样子,这才悲从心中来,呜呜咽咽哭了一路。。。。。。

    王狗儿和板儿都来参加婚礼,他们自己带着马车,顺便带了一些土特产来。

    翌日,青儿把自己的行李收拾好了,让板儿搬上马车,她又特意去王夫人处辞行,总觉得王夫人不冷不热的,也不知道应何事不爽快,讪讪的道别,就乘坐自家的马车会刘家屯。

    车子驶过闹市时,发现很多人正在看告示,王狗儿爱热闹,就停车下去打听,原来,那是天朝和高丽国和亲的通告。

    王狗儿回到车上,不解地问青儿道:“青儿,不是说和亲的是恒郡王爷吗,怎么变成英郡王了?告示上说十二日举办和亲大典呢。”

    青儿一听这话,顿时就呆了,心里暗道,自己按照皇上的旨意,坚决拒绝了锦尧,莫非他还是一意孤行,没有和蝶衣公主冰释前嫌吗?也就是说,他这次去漠北,等于是流放一样,要长期为皇上守土戍边了。。。。。。(未完待续。。)
………………………………

第235章 噩梦虽醒 余悸犹存

    江南盐课案让皇上坐实南安王的不轨之举,名正言顺的削除了他的羽翼,他父子竞争王储的野心受到遏制,因此,英郡王就把赌注押在蝶衣公主身上。

    应该说,和硕王后对蝶衣公主的教育并不成功,她像母亲一样任性,也像母亲一样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天朝皇帝身上,高丽本就是天朝的附庸国,他们沿用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那就是与天朝联姻,从而得到庇护和支持。

    和亲风波总算告一段落,贾兰和母亲商议迎娶青儿,李纨却坚决反对。

    “这件事休再提起。”李纨异样的严肃,以不容置疑的语气吩咐道:“好在你们并没有立下婚书,皇上也不过是为了阻止恒郡王退婚才逼青儿姑娘嫁人,如今,就这么拖着,过上一年半载,大家对此事儿就都淡忘了。”

    “为什么?妈妈不是也很喜欢青儿姑娘吗?”贾兰觉得奇怪,当初祖父拦阻他和青儿姑娘来往,准备和南安王府联姻,还是母亲悄悄把王板儿放进府来,向他透露青儿姑娘的信息,怎么突然就变卦了呢?

    “因为我不想你落得你父亲一样的下场。”李纨突然伤起心来,眼泪就像泉涌般,擦都擦不干净。

    贾兰慌了,忙跪下道:“都是孩儿不孝,惹母亲伤心,孩儿罪该万死,只是,孩儿不明白。。。。。。”

    “起来。”李纨舍不得让儿子跪着,忙把他拽起来。抹着眼泪道:“你虽然只有十五岁,如今也是朝廷官员了,你父亲的事情我本不欲告诉你,可是,我担心,你会像你父亲一样,无端的卷入皇储之争,枉送了性命。”

    “母亲,你是说,父亲参与了木兰围场逼宫事件吗?”贾兰惊问道。

    “若是真的参加了。也死得不冤枉。”想起丈夫贾珠被送回家来的情形。李纨的脸色不由变得惨白,呐呐的道:“我也是多年后听珍大爷说才知道,你父亲无意中听到太子逼宫的事情,当时。他是太子的侍读。两人关系颇为亲密。你父亲处于两难的境地,最后,他决定全大义。却自认为背叛了和太子的友情,因此,在太子被擒的时候,服毒自尽。。。。。。”

    想起贾珠当年也是少年进士,风流倜谠,被多少官宦人家的小姐爱慕和追求,最后一面,却是脸色发青,嘴唇上的齿痕,似乎在告诉妻子,他死前,有多么痛苦。。。。。。

    “母亲不要责怪父亲,处于那种情况下,父亲确实别无选择。”

    虽然,父亲向皇上报告了太子的阴谋,可是,皇帝未必会原谅“害死”自己儿子的人,或许,正是因为父亲的死,让皇上心怀愧疚,这才善待贾府这么多年,他甚至怀疑,父亲未必是自杀,也许另有隐情。。。。。。

    “我怎么能不怪他,我们曾相约,携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是,你父亲却为沽名钓誉,抛下我们娘两不管,现在,你又要步你父亲的后尘。。。。。。”

    李纨越说越心酸,索性放声痛哭起来。

    素云在门外听到大奶奶悲伤,忙进来安慰,又让碧月打热水来,给打奶奶洗脸。

    贾兰接过手巾,亲自服侍母亲洗了脸,又问道:“母亲请节哀,别哭坏了身子,还请母亲明示孩儿究竟做错了什么,孩儿好改正。”

    “你糊涂呀,连母亲久居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还听说过皇储之争,难道你不知道北静王和南安王之间的争斗吗?听老爷说,皇上就因为喜欢恒郡王,所以才册封北静王为太子,现在,恒郡王失宠,很难说将来的局势会怎么发展,那王青儿姑娘是恒郡王的心上人,你若和青儿姑娘成亲,将来恒郡王失败了,英郡王会把你归入恒郡王的党羽,设法铲除,若是恒郡王有朝一日荣登大宝,你岂不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李纨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其父做过国子监祭酒,对宫廷争斗那些事儿,自小就耳濡目染,所以,考虑的自然比一般人更加复杂。

    贾兰微笑道:“母亲是心有余悸,所以,想得太多了,如今,恒郡王已经被革去爵位,常年驻守漠北,不会再介入皇储之争的。”

    “兰儿,你是决意不听母亲的话了?”李纨冷冷的质问道。

    “母亲。。。。。。”

    “我只问你,是要青儿姑娘,还是要母亲?”

    “母亲。。。。。。”

    李纨打断贾兰的话厉声道:“母亲刚成亲不久就失去你父亲,如今,不想再失去儿子,你若心里还有母亲,就让我安心度过晚年,你要去青儿姑娘也可以,她进门那天,就是母亲和你父亲团聚的时候!”

    “母亲,孩儿知错了,孩儿不该让母亲担惊受怕,母亲放心,这件事先搁置下来,横竖孩儿和青儿姑娘都还年幼,就等过几年形势明朗了,再做最后的决定好不好?”

    贾兰的意思是先使用缓兵之计,告诉青儿姑娘,等她够结婚年级时再迎娶她上门。

    “不行!”李纨毫不留余地,毅然说道:“你必须立刻和她断绝往来,母亲会尽快为你定一门亲事,你也十五岁了,你父亲也是十五岁迎娶母亲的。”

    “母亲,给孩儿三年时间行不?皇上正值壮年,三年内不会有大的变故,母亲尽管放宽心,若是三年内恒郡王重新回到京城,孩儿再酌情处理此事。”

    母亲,孩儿如今已是无可救药的喜欢上青儿姑娘,喜欢她的善良和机敏,喜欢她不同于凡俗女子的洒脱和率真,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超脱风度和气质。。。。。。

    “兰儿,你知道母亲为何不赞成你和云阳郡主联姻吗?就因为他们是皇族后裔,母亲守着稻香村,就是因为喜欢这种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若非为了延续你父亲的荣耀,替你父亲争光,我甚至不希望你科考入仕。”

    李纨对儿子的期望实际上是十分复杂的,她不想让丈夫的血脉归于平庸,却又担心贾兰重蹈丈夫的覆辙。

    “兰儿,母亲守寡多年帮着你长大成人,你是我活着的唯一希望,母亲只希望你一切安好,你若有什么意外,母亲将来怎么去见你的父亲呢?”

    李纨说着,眼泪又顺着脸颊流淌下来。

    贾兰是父亲的遗腹子,他最能感受母亲的凄苦,对他来说,最不能漠视的就是母亲的眼泪。

    “母亲,都是孩儿不孝,惹你伤心,孩儿保证,婚姻之事,全凭母亲做主。。。。。。”

    恒郡王被贬漠北之事,受到冲击最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