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小山传奇-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带兵过来后才发现这些武器竟然是霍小山他们这些老对头的,只是要要开打的时候,霍小山却是恰巧和74军于光良一同赶了回来。

    至于那师长和记者的赶到却是因为小石锁。

    石彪眼见又要打起来了,备战之际便叫小石锁赶快去那个师部将郑由俭他们三个人叫回来。

    小石锁在那师指挥所门口却巧遇了刚赶过来本是要采访75军的中央日报记者,鬼机灵地他便帮着那记者拎东西混进了师指挥所。

    与那记者却正好见到了正在谈话的师75军师长和郑由俭他们,小石锁自然趁机当着那记者的面告了刀疤团长一状。

    那师长当时就明白咋回事了,他授意刀疤弄日军武器却哪成想那刀疤竟然如此的胆大妄为?!

    所以忙率众匆匆赶来,于是就发生了那大街上的一幕。

    众人正说得热闹呢,却见那于光良“哎哟”一声便蹲在了地上,众人忙问这是咋了。

    那于光良却是抚着自己的脚面子作大哭状“我刚才自己搬了块大石头,这把自己的脚面子砸得那是啪啪的啊!”

    众人大笑。
………………………………

第三九四章 访谈录(一)

    谈录

    这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本,扉页上用钢笔写着访谈录三个大字。

    打开第一页,上面写着受访者的名字,再下面则是速记着与受访者的谈话。

    行距很宽,在每段话的空白处又补了很多小字,那是记者怕自己忘了补记上去的。

    地点:长江南,国军驻地,杨树林。

    时间:上午

    受访者:粪球子,大名没有,人如其号,长得矮、矬、球

    补记:军装肥大,象孙猴子被玉皇大帝招安成弼马温时身着肥大的官袍,人小鬼大。

    问:“你就是这里打鬼子时间最长的国军士兵?”

    答:“是的,记者长官!”

    补记:粪球子立正敬礼,袖子太长没有挽起来,象京剧里的水袖般打在了他的“猴头”上,众笑。

    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打鬼子的?”

    答:“报――”

    补记:又要说报告长官被制止。

    答“我是在大上海时就开始打鬼子了。”

    补记:确实有资历!

    问:“那你都参加了哪些战斗呢?”

    答:“大上海、南京牛首山、滁县、蚌埠、滕县、台儿庄、禹王山、乌鸦山,都打了。”

    补记:地名是枯燥的,可他竟然快把已发生过的主要战役打遍了,果然是老兵!他打了如此多之仗竟然活下来了,命大?战场生存能力强?

    问:“你最早时是哪支部队的?”

    答:“74军*师*团*营二连。”

    问:“你打死过多少个鬼子?”

    答:“没查过,几十个总有的。”

    问:“你个子矮拼刺刀很厉害吗?”

    答:“加入军需处后头儿尽量不让我刺刀,我一般在最后面用盒子炮。”

    问:“你能知道你们军需处前前后后杀死多少个鬼子吗?最大级别是什么?你们自身伤亡是多些?”

    答:“最大级别应当是联队长,一千个鬼子总有的吧,我方阵亡没超过一百个,我们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人不能死多了,没有抚恤金。

    补记:这叫什么理论?没有抚恤金就能少死人?!敌我伤亡10:1?!!”

    问:“你的话让我难以相信!!”

    答:“我只说事实,信不信是你的事。”

    问:“打死的日军联队长是?时间,地点”

    答:“佐滕一雄,淮河大捷的时候,没有证据的,是被我们头和沈头儿用冷枪打死的。”

    补记:佐滕一雄系日军佐滕联队最高军事长官,日本报纸确有其战死报道,言其在战场上为流弹所毙,若真系军需处所为却也查无实证!

    问:“你确定敌我伤亡10:1?”

    答:“差不多,我们不只一次曾经以一个连的兵力灭掉日军的一个中队,如果没有这样的战果,那些川、滇、桂、东北、西北军凭啥帮我们,他们欠我们人情,当然他们也很少让我们在前沿当炮灰。”

    补记:一个连消灭日军一个中队?!若为真,神一样的队伍!!

    问:“说说你们和桂军。”

    答:“救过他们一个连,帮他们守过阵地打过白刃战,送了他们几十条我们缴获的三八大盖。”

    问:“那你们和东北军呢?”

    答:“我们头儿是东北人,我们替东北军打下来过两架半飞机,半架是打着火了掉没掉下来不知道。”

    问:“你们和川军呢?”

    答:“我们在滕县从县城日军的包围圈中救出了二百多名小四川,当时吹着军号把他们向城门召集,可惜,还有一些没救出来,不能再等了,否则都回不来了。”

    问:“你们和西北军呢?”

    答:“我们用战防炮替西北军打掉了五辆坦克,头一天鬼子的坦克冲进阵地辗死了七十多名西北军的弟兄。”

    问:“你们哪来的战防炮?”

    答:“军需处原有库存,不知道郑头儿在哪掏弄来的。”

    问:“你们怎么到处做战?谁给你们下的作战任务?”

    答:“复瘦子,那个正主任,说过我们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家伙巴不得我们全部死光光呢,让我们往前沿运弹药,头儿说我们还是打鬼子吧。”

    问:“你提了好几次头儿了,你们的头儿是谁?不是郑由俭?”

    答:“我们头儿是霍小山,我们只有一个大头儿,这个头前面是不加姓的,一说头儿指的就是他,郑头儿只管打小炮和后勤的。”

    问:“霍小山?哪个?你可以说说他吗?”

    答:“你见过的,岁数不大,就是那个看上去有点瘦的连长,我不知道咋说他,头儿就是头儿,我们有一条不成文的军规,谁也不允许惹头儿生气,他自己的事你最好自己去问他本人。”

    问:“你说的打仗的地方我都知道,你说的那个乌鸦山我没听说过,那是什么战斗?”

    答:“乌鸦山不高,河南的。我们在那里抓一个日本女间谍,碰到了最厉害的鬼子,然后发大水了,我们逃出来了。”

    问:“女间谍?她的名字?”

    答:“四个字儿,叫南云织子吧。”

    补记:难怪,那段时间传闻行政院黄氏父子因泄密被抓入狱,原来是真的!!

    问:“昨天你们和75军差点打起来,因为什么?他们要抢你们的战利品?”

    答:“就是一点小误会,头儿说只要杀鬼子的都是兄弟。”

    补记:小滑头,真会说话,当面撒谎脸也不红,昨天双方都快两千人了,那叫小误会?!真当我啥也不知道吗?

    问:“你怎么和你们连长,就是你说的那个头儿认识的?”

    答:“在牛首山保卫南京时,头儿和老马一起来的。”

    问:“老马是谁?”

    答:“我们守牛首山时的连长,后来阵亡了,我还有几个老兵就跟着头儿过了长江,加入了郑头儿的军需处。”

    第三页

    受访者:沈冲,绰号疯子

    问:“听说你在一次白刃战时一个人杀死了四十多名鬼子,这是真的吗?”

    答:“当然是真的,太具体的数字我也没计,不过当时杀疯了,四五十名总是有的。”

    补记:这样的事如果不是有很多士兵证明此事是真的,我会认为我疯了!!

    问:“说实话,我觉得你所说的让我难以置信。”

    答:“不是正常白刃战,如果是正常白刃战我杀不死那么多,那是先后杀死而不是一次性杀死。”

    问:“那是哪次战斗,能具体说说吗?”

    答:“台儿庄巷战,当时我和小山子从房顶下去后堵在了日军增援的必经之路上,我俩都会日语扮成日军,鬼子来一拨我俩就杀一拨,鬼子对我俩没防备。”

    问:“一拨有多少名鬼子?”

    答:“五六名或者十来名不等,巷战受空间限制,日军和我军都是以小组的形式逐次添加,一次上多了也没用施展不开反而伤亡更大。”

    补记:就是这样也太惊人了!!

    问:“士兵们都说你最能打,所以背后管你叫杀神,是真的吗?”

    答:“小山子最能打,我比不过他,他是杀神我不是!”

    补记:强中更有强中手?!

    问:“为什么只有你管他叫小山子?”

    答:“没当兵之前我们就认识了,一起打鬼子后就再也没分开过。”

    问:“听说你们这儿的兵都很怕你,为什么?”

    答:“小山子脾气太好心肠也软,有些事总得有人去管的。”

    第四页,受访者:憨子,大名无……

    第五页,受访者:石彪……

    第六页,受访者:刘开山,绰号小石头……

    ……

    补计:此军需处故事极为传奇。

    初闻系75军某部与该部争战利品一事在高层闹得沸沸扬扬。

    据悉,该部以一连之兵与75军某营赌斗竟大获全胜,以致中央军主力部队亦因此脸上无光。

    高层欲收拾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勤连,竟遭川、桂、滇、东北、西北各部一致抗议。

    后方知,该军需后勤连竟是一支英雄连队,竟追逐主战场而转战不休,杂系各部皆承其情。

    看来此部善战,必与那个霍小山――士兵口中所称的头儿有极大关系,还需要对他做主要采访啊。
………………………………

第三九五章 访谈录(二)

    受访者:郑由俭,绰号胖子

    问:“听说您是上校军衔,是吧?”

    答:“嘿嘿,一个虚衔罢了,混碗饭吃,混碗饭吃而已。”

    补记:这就是传说中的那***的堂弟吗?传言其人极胖,而眼前之人却未见大肚腩。

    然,观其气质与传言,符!

    嘻皮笑脸之徒,满面商贾气息之辈,见面竟行古人作揖之礼,此奇葩竟混入国军之队伍,诚国军之耻也!

    问:“听说你外号叫胖子,看来你并不胖啊。”

    答:“原来胖现在不胖了。”

    补记:依旧嘿嘿不止。

    问:“您原来是军需处的主任,是吧。”

    答:“副的,嘿嘿”

    补记:若非***出事,你就是副的那正的又如何敢管你?

    问:“原来有多胖?看你这身高得有一百五六十斤吧,现在看你也就一百一二十斤,掉了这么多肉,着实辛苦。”

    答:“何敢妄言辛苦?外贼入侵,举国上下,何人不苦?

    黎民百姓,前线官兵,乃至委员长大人,包括您记者不也同样为抗战奔波?

    莫说那区区几斤囊囊踹掉了,就是为抗战献了此身亦何足惜哉?!”

    补记:!!此人绝非传说中之草包啊,仅凭这翻话!只是,这囊囊踹为何物?

    问:“恕我见识浅薄,郑主任这囊囊踹为何物啊?”

    答:“哦,东北方言,跟霍小子学的,囊囊踹就是小肚子上的肥肉,原指肥猪的腰条儿部分,五花三层肉,做红烧肉的那个地方,明白不?”

    补记:我去,这特么什么比喻?刚才白夸他了!着实令人凌乱。

    问:“我记得你们所说的霍小山也是东北人吧,你的东北话跟他学的?”“

    答:“是啊,东北话贼好玩,个个能白唬,天生段子手,但霍小子除外吧,他不大爱说话。”

    问:“听说你原来是这管事的,可是弟兄们怎么管霍小山叫头儿?”

    答:“这是什么话,我可不乐意听!”

    补记:当时以为自己问错话了呢,没成想被这家伙耍了一下子。

    又答:“记者先生您别误会,嘿嘿,我说不乐意听不是因为弟兄们管他叫头儿,我也那是管他叫头儿的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补记:我去!

    问:“郑主任真爱开玩笑,我想问你,霍小山是怎么到你们军需处来的,怎么他后来就成了你们的头儿了呢?”

    答:“他是带着几个人在南京保卫战失利后过江而来的,我见其余部队溃兵连枪都跑丢了,而他们竟手持缴获鬼子的武器,思其必定神勇,故收至麾下。

    世人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常无,我郑由俭太胖难以成为千里马也只好做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了!

    唉,想世间有多少良驹欲救国却无门而只能躬耕于畎亩之中,而伯乐仅我一人,惜乎哉,惜乎哉,惜乎惜乎也哉哉!”

    补记:这都特么什么烂糟糟的,此人怎能如此自恋?!简直不要个face!

    问:“郑主任,郑主任,您说远了,您还是说说他怎么成为你们战时军需处的头儿的吧。”

    答:“哦,我是扯远了,嘿嘿,霍小子会练兵,他加入后说呆着没意思,想练兵,我说那就练吧,我就把一个连,不,两个排,拨给了他。

    然后鬼子就来了,霍小子作战勇敢,头一次战斗就带着弟兄们灭了几十个鬼子。

    我一考虑我当时那么胖也打不动啊,就让他先带着吧,于是他就一直这么带着了。

    所以他得努力,不努力打鬼子我就把他的头儿的官衔收回来!”

    补记:你就往自个儿脸上贴金吧,还你胖打不动,你还是不够胖,你要是能让七五山炮都炸不动那你更该上前沿了!

    问:那您的意思――你现在瘦了,那是不是你改当头儿呢?”

    补记:不给你两句你自恋起来还没完了,看你如何作答。

    答:“他现在带得挺好的,我为啥要接过来,我也捞个省心,唉,为了这军需处,我的心哪都操碎咧,我太累啦,也该歇歇啦!”

    补记:你赢了,你上前沿怕不怕死我不知道,但你肯定死不了,因为脸皮太厚,机关枪都打不透!

    问:“郑主任,我们好象又跑题了,我问的是他怎么就当上了头儿的啊?”

    答:“刚才没回答你吗?霍小子能打啊,我跟你说句实话,前前后后我不记得我们打了多少仗,但好象就没打过败仗,撤退不算!”

    补记:不是一个士兵说啊,看来霍小山打仗是有真本事的。他也必须有真本事,否则,那川、滇、桂、西北、东北各系部队,哪个又是省油的灯?怎么会独独为他说话?

    问:“那你们的这个头儿是什么来历你知道吗?”

    答:“关于我们头儿的来历嘛,其实我跟你说,我们这的人很多都知道,但当兵的不敢说,我却敢说。”

    问:“等等,郑主任,您不是说他那个头儿这个官衔是你给的吗,怎么又变成‘我们头儿’了?”

    答:“你管我咋叫?记者八卦是对的,但军事记者八卦可就不对了啊,嘿嘿,我看你是不想听了吧?”

    补记:这个死胖子这特么是威胁我吗?不过他貌似倒也挺有意思的啊。

    问:“自然要听的,郑主任您接着说。”

    答:“霍小子是中央军校出来的,我听沈疯子说,霍小子和沈疯子两个在中央军校时是和74军特训班混在一起的,老兵们打枪拼刺刀就没有能玩过他们两个的。

    当时他们特训班有句话叫‘宁惹阎王莫惹沈冲’,而沈冲又是霍小子的小弟,你就能猜到霍小子当时能有多猛了。

    但,这并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你知道霍小子的父亲是谁吗?”

    补记:这特么地是谁问谁答,我一会非得记乱套不可!这是个话痨!

    问:“是谁?”

    答:“霍远你知道吗?”

    问:“西北军大刀队,长城抗战喜峰口霍远?芦沟桥事变霍远?!你是说霍小山是霍远的――?”

    答:“嗯横儿!然也!”

    补记:震惊,绝对的震惊!老子英雄儿好汉莫过如是啊!怪不得听***说,在保这个后勤连的时候,西北军措辞最为强硬,原来人家是一家人啊!

    问:“怪不得,怪不得,年轻有为啊!”

    答:“今天我可跟你这个大记者没少说啊,嘿嘿,你看你还要记下来,这多累啊。

    要我看哪其实你今天记不记都一样,反正也发表不了的。

    老弟,我看你也是个明白人,你应该懂得,我们战时军需处这档子事是上不了台面的。

    嘿嘿,不过,话说回来,别看你一个大男人手指头跟萝卜似的粗,可一忙活起来那**手还记得真快呢!

    补记:我特么乐意记!你特么个死胖子!我日你仙人板板滴,你那才是**手呢!!!

    补记:访那个该死的胖子完毕,又碰巧原来采访过的那几名老兵路过。

    便问之:我现在相信你们很能打了,你们作战这么勇敢是因为委员长所提倡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吗?

    回答:你在说什么?烂糟的真心不懂!我们这么打就是为了能出名,出大名!

    然后我们头儿媳妇好知道哪里来找他,中国地盘太大了!
………………………………

第三九六章 访谈录(三)专访霍小山

    受访者:霍小山形势:私聊

    补记:眼前这个穿着军官服装面色微黑身材纤细的年轻人就是那个搅动风云无数的霍小山吗?

    中等略高的身材,背后背着一把大刀挎着一支装了木盒的盒子炮,装束与时下普通军人并无二致。

    唯一不同的或许便是他那不喜不悲的表情还有他的眼神吧。

    军人的眼神往往有着各自的性格特征,或炽烈或狠厉或锋芒外露或绵里藏针,唯有他的眼神平静如星如月如水如潭大有处变不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势。

    他的长相很普通,他所作所为又并不普通,时下战局不利,原本以为自己会平静面对他的,却不知见到他的一刹那心生敬意。

    问:“能说说你身后背着的这把大刀吗?看刀把儿的样式和别人使的大刀片好象不同啊。”

    答:“这把刀来自东北义勇军一位已经阵亡了的抗日英雄之手,他叫郝存义。”

    问:“我可以看一下吗?”

    答:“当然可以的。”

    补记:真是好刀,吹毛利刃莫过于是!

    问:“此刀饮过很多倭贼之血吧?”

    答:“饮倭人之血越多反而刀锋越亮,好刀正是如此。”

    问:“还记得这把刀杀过多少鬼子吗?”

    答:“刀出不空过,杀过多少个并不重要。”

    补记:看到他以手抚刃的平静样子,那手指触刀锋的样子让自己心中没来由的一寒。刀出不空过,出刀必见血,那得杀多少个鬼子?!

    问:“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打鬼子的呢?”

    答:“这个,我记得九一八的第二年,鬼子来到了我们村,杀死了我们全村的人。还记得当初打过一个小鬼子一拳,也不知道那家伙死没死,那应当是打鬼子的开始吧。”

    问:“怎么还不知道打没打死?”

    答:“当时一拳打在他命根子上了,那时候劲小,也不知道打没打死。”

    问:“这么说要是现在打的话他一定会死的是吗?”

    答:“那是肯定的,要是现在还不能一拳打死一个敌人,那么我现在就不可能坐在你面前说话了。”

    问:“你的武功很好?你必须一拳打死一个敌人你才会没危险,这说明你经常处于众多敌人要杀死你的危险之中?”

    答:“是,我的武功当然也可以说我的白刃格斗很强。”

    问:“能举个例子吗?”

    答:“夜摸敌营时和鬼子的巡逻队撞在一起了,被我用匕首扎倒了三十八个。”

    补记:震惊!!怎么可能?!可看他的眼神很平静,与我的震惊成为鲜明对比。

    问:“你确实吓倒我了,你不会是刀枪不入吧?”

    答:“我连冷兵器的刀与枪都扛不住,就更别提子弹了。”

    补记:审视霍小山良久,我实在难以想象面前这个那平平常常的年轻人在战斗中是什么样子的,一个人用匕首扎倒了三十八个,岂不是杀神?!

    问:“就因为这个所以你的士兵们都很服你是吧。”

    答:“肯定的,军人嘛,你要想别人听你的话你就得比他们杀死更多的敌人,你就要凡事比他们想得更远。”

    问:“给我感觉你并不象一个军官,你平时都是这样友善地对待我的士兵吗?”

    答:“是啊,他们对我也很好,我们彼此之间是兄弟。”

    补记:答这话时才看到他露出笑容,尽管很淡,但他的笑很特别,就象一个大男孩开心而快乐,给人感觉一下子便能拉近距离。

    问:“听说你们和75军因为战利品的事情闹得很不愉快。”

    答:“是。”

    补记:他回答得竟如此平淡,我以为他会说说和75军之间的事呢,至少也会发发牢骚,可是没有,我只好接着问。

    问:“都是中央军的,怎么会闹得这样不愉快?”

    答:“他们抢战利品是用于邀功的,我们抢是为了给自己用的。

    海龙王有那么多奇珍异宝却非得来抢我们要饭花子的饭碗,否则谁愿意去摸他们那老虎屁股?”

    问:“可是你们摸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