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教育局长-第14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哈哈!”梁兆朋开心地大笑,似乎连冬日里的雾霾都消散了。梁兆朋说:“我这里可没有糖,只有黄连。”
方圆说:“黄连可是治病的良药呢!”
梁兆朋说:“你看到了市长们的分工,有什么感受?”
方圆说:“我的感受是,梁市长已经站在了人生的新起点上,能够在更高层面大展宏图。”
梁兆朋说:“你我之间,还需要这样的马屁话吗?”
方圆说:“我这是很真诚的态度,不是马屁话。更何况,梁市长从认识我到现在,你觉得我是一个马屁精吗?”
梁兆朋摇了摇头。
方圆说:“无论什么样的位置,如果想成点事儿,一样都可以。梁市长,您一直都是我非常敬重的领导,而且特别地开明,善于听取各方的建议意见,从而进行科学的决策。今天我来拜访您,一是汇报一下教育局的工作,二是邀请您参加后天召开的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三是邀请您在全市大中小学开学后视察东州的学校,四是给您提工作建议。”
梁兆朋说:“汇报就不用了。我们之间,是朋友关系,是合作关系。我支持你的工作,我也相信,有了你的支持,我的工作也会更加顺利,更容易做出成绩。”
方圆说:“汇报是一定要汇报的。我简要地向您报告一下,过去一年东州教育在改革发展中的一些做法、一些成绩,也会直言不讳地把存在的问题、困难向您报告。2009年的工作思路,也会向您报告。这样,您就能尽快地熟悉教育工作,有利于您的决策。”
梁兆朋不再客气:“好。”
方圆很认真地拿出准备好的书面材料,一份给了梁兆朋,另一份自己拿着。方圆没有照稿读,而是结合着个人的一些感悟,把东州教育的情况,很全面、很简练、很系统地向梁兆朋作了汇报。方圆最后说:“梁市长,站在东州教育的角度,我有一个切身的体会:这些困难和问题,是影响东州教育事业发展的桎梏,同样也是我们创造业绩的好对象。消极的人,看到这些困难和问题,就会感到压力重重,就会看不到希望,内心一片悲观;积极的人,看到这些困难和问题,就会感到无限的机遇。虽然充满挑战,但如果战胜这些困难,解决了其中一部分问题,不但有利于人民群众,有利于社会,也会创造不凡的业绩。无论是历史遗留的问题,还是在前进道路上出现的新问题,面对它们,我们没有选择,唯有迎难而上,用改革的办法、用创新的思路,去破解难题,推动教育事业取得新的发展、新的进步!”
梁兆朋点了点头:“小方,东州教育有你来主持工作,是东州教育之幸,是东州教育之福啊!”
方圆说:“梁市长,在攻克这些困难的过程中,我也非常需要您的支持啊!”
梁兆朋说:“我一定全力支持!”怎么能不支持呢?且不说跟方圆之间,算是知己的好朋友关系,梁兆朋作为一任区委书记,管的就是干部,管的就是人,对人心,对人的话,早就琢磨透了。方圆实际上告诉梁兆朋的是,你参与的程度越深,解决的困难越多,你的政绩就会越突出。方圆是来送桃子,不是来哭穷求支援了。方圆所说的这些困难和问题,确实是棘手和难一时解决,但凭着方圆强大的背景,还需要自己这个不是常委的副市长吗?人家把自己扯进来,就是来送政绩的。这个情,一定要领,因此不但要全力支持,更要深度介入,这样,教育上的任何光彩,都能让自己沾光啊!
方圆说:“请梁市长支持的第一件事,就是出席后天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
梁兆朋说:“我一定去。我去做什么呢?”
方圆说:“这一次教育工作会,叶书记通知我们,他要出席;宋市长通知我们,他要出席。我的想法是,请梁市长主持会议。议程一共就三项,我部署2009年教育工作,宋市长讲话,叶书记讲话。如果您不想主持,那我马上安排教育局的写作班子,给您也准备一份讲话,主持就由教育局党委书记孙红军来。”
梁兆朋感叹:哪有一个部门的年度会议,书记、市长同时参加的?书记、市长都出席了,自己这个排名市委、市政府最后一名的副市长,还讲个屁话?梁兆朋说:“我就不讲了,让孙书记主持吧。我坐在那里,学习学习。”
方圆说:“也好。近期,我安排一次教育局机关全体人员、各局属学校校长的书记、校长开学前例会,请梁市长出席并讲话。”
梁兆朋说:“好,这个会我出席。”
这实际上就是给梁兆朋一个真正露脸和当主角的机会。梁兆朋毫不客气地接过方圆制造出来的一个新桃子。当然,这个桃子也不是白吃的,未来梁兆朋会送给方圆一个,不,一筐更熟更甜的李子。
方圆说:“视察东州的大学、中学、小学和幼儿园,我会尽快安排。梁市长日理万机,不知道您什么时间有空。只要您有一点点空闲时间,我就抢占了,马上给您安排视察学校的事宜,保证让您随时来,都能感受到教育人的热情。”
梁兆朋说:“好,我如果想去学校了,提前告诉你。”
方圆说:“谢谢梁市长。我想现在汇报第四个主题,给您的工作提意见,梁市长,您不会反对吧?
………………………………
2922、牵线
作为曾经乾纲独断的区委书记,步入了新的领导岗位,成为了一名排位末尾的副市长,梁兆朋很快就从最初的喜悦中走出来,很清醒地看到自己现在微妙而卑微的地位:如果不把市人大、市政协的领导算在内,在一线的市领导中,自己不但排在13个常委的后面,也排在所有非常委副市长的最后面。同时,自己最大的靠山王国栋没有升任省领导,而是去担当了省会城市杭江的市长,虽然括号里标明是副省级,但却不是省领导。这一次能够晋升副市长,王国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群峰为了担任区委书记,他动用了在省委组织部的人脉,为自己的进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非常委副市长的新岗位上,梁兆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威信不够,职权太小,分管的部门表面尊重,但由于自己不是常委,不能参加市委常委会,因此对相关部门长能发挥的影响极其有限。梁兆朋现在的状态,跟马良禾刚刚转为副市长时的处境差不多。以前在瓯江区的时候,是什么都说了算;现在在东州市,却只能是听市委书记和市长的,对部门的工作,也只是协调、协商,适当的指挥可以,但指挥多了,人家部门长不听,当分管副市长的,就像是古稀老太太啃鸡爪——没牙啃。
现在,方圆说要提意见,这分明是送桃子的延续。这一回,送的不是桃子,恐怕是西瓜了。
梁兆朋笑呵呵地说:“好啊!别人提意见,或许我不一定听;但小方提意见,那一定是有利于工作的,我洗耳恭听。”
方圆说:“其实我也没有什么意见。不过,我刚刚得到一个信息,市委常委、警备区政委冯彦,向东州市委递交了一份请示,请求东州市委协助解决警备区官兵家属的就业问题。叶书记作了重要批示,责成人社局与冯政委协调沟通,尽快帮助警备区指战员的家属能够有就业,就好业。”
梁兆朋的政治敏感性何其强,一下子就听出方圆的意图。梁兆朋说:“双拥工作,确实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在当前情况下,也是非常容易见到成效的工作。小方,你看我这样做好不好?我先跟冯政委接接头,了解一下他们的想法。我再整理整理有关的思路,向叶书记和宋市长汇报。两个一把手做出指示后,我再与人社局的董局长他们一起,商量推进这项工作的办法,力争开门红。”
方圆说:“这个请示是叶书记批示的。”
梁兆朋明白方圆的意思:“我准备先向叶书记请示,再向宋市长请示。不管怎么说,我是市政府的副职,宋是市政府的班长。”
方圆说:“那我祝梁市长有一个开门红!”
梁兆朋说:“我需要你的支持和帮助。”
方圆说:“帮您,那是一定的!我会尽我最大的力量,支持梁市长做一件让叶书记说好,让省领导说好,让老百姓说好,让部队说好的多赢好事!”
梁兆朋正愁万事开头难呢,方圆给送了一个大枕头、大西瓜,怎能不开心满怀?梁兆朋说:“如果可能,我想今天就跟冯政委对接一下。小方,我知道你跟冯政委之间关系莫逆,我却跟冯政委没有联系过。不知道你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下,今天下午或晚上,我们就见个面。最好是今天中午。”
梁兆朋性子还挺急嘛!方圆不由地想起梁兆朋在瓯江区修路、种绿的事情。自己当时只是提了个建议,结果梁兆朋回去之后就干,把瓯江区与中心城区用一条宽敞笔直的大道给连通起来,让瓯江区这个城乡结合部的区朝着中心城区转型发展。同时,大道两侧,土地升值,房地产业迅速兴旺起来,给瓯江区带来了更多的财政收入。而种绿,极大地改善了瓯江区的环境面貌,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城中村百姓的生活习惯,更讲卫生了,更重视环境了,也在向着市民小步快跑。
方圆看看石英钟,已经快13点了。方圆知道冯彦现在也很急,恰巧了,梁兆朋也很急,这倒好,不用我方圆想办法推动,有两位市领导推动,这力度一下子就会大许多。方圆说:“我跟冯政委联系联系看。”
当着梁兆朋的面,方圆给冯彦打去电话:“冯政委,我是方圆。”
冯彦说:“方圆,你好。我正要找你!”
方圆说:“是不是部队指战员家属就业的事情?”
冯彦说:“是,正是这件事。”
方圆说:“冯政委,今天上午,市政府发布了市长、副市长的分工,不知道您看到了没有?”
冯彦说:“看到了。”
方圆说:“梁兆朋副市长分管人社局、民政局。我现在正在梁市长办公室。不知道冯政委下午是否有时间,梁市长想和你碰碰头。”
冯彦愣了一下,说:“这实在是太好了。我下午有时间!在哪里碰头?”
方圆说:“等一会儿我再给你电话。”
冯彦说:“好。”
挂断电话,看着梁兆朋有些惊讶的眼神,方圆说:“梁市长,您看在哪里碰头比较好?”
当官的,没有人身自由,无论到哪里,都有许多眼睛在暗地里看着,就连法国总统跟女演员情人约会,都被记者给拍下照片,公布在网上。梁兆朋如果在办公室里会见冯彦,不用一天的时间,该知道的人都会知道梁兆朋与冯彦会面的事情,包括市委常委们,包括警备区的常委们。对于冯彦来说,同样如此。冯彦去叶继成的办公室,是下级向上级汇报,毕竟叶继成是名义上的警备区第一政委,即政委前头的政委,党委书记前头的党委书记。这个不会有非议!但如果冯彦莫名其妙地出现在一个排名末尾的副市长办公室,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在地方和警备区引起轩然大波。
方圆自然也想到这个问题。方圆想了一想,说:“要不,在一家酒店见个面吧。你坐我的车,冯政委自己过去。”
梁兆朋说:“好。”
方圆马上给苗东顺打电话:“苗总,马上给安排一个房间,适合聊天、谈工作的那种。上好茶!”
苗东顺对方圆是言听计从:“好,几个人?”
方圆说:“三五个人。”
苗东顺说:“马上办。什么时候到?”
方圆说:“半个小时吧。”
方圆给冯彦打过电话,告诉他会面地点后,与梁兆朋坐着方圆的车,来到了金谷大酒店,受到了苗东顺和经理小陈的热烈欢迎。方圆介绍说:“市长,这是金谷大酒店的苗总,这是陈经理。”
梁兆朋亲切地握着苗东顺和小陈的手:“你们都是方圆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
苗东顺有点卑躬屈膝的模样:“谢谢市长。很荣幸!”
方圆说:“走吧。”
苗东顺前头带路,把方圆和梁兆朋引到一间会客间。有两个漂亮的女服务员站在那里:“领导好!”
方圆说:“以后啊,这样的情况,就说老板好!”
两个漂亮女服务员立刻改口:“老板好!”
方圆和梁兆朋进了房间,经理小陈亲自为两位“老板”服务。方圆对苗东顺说:“苗总,还有一位领导过来,你下去迎接一下。”苗东顺说:“好呢!是哪一位?”
方圆说:“警备区的冯彦政委!”
苗东顺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天哪,是警备区的头头。这真是太好了!一直发愁,不再用军车运输进口的葡萄酒,一路上的关卡太多。如果能跟这警备区的政委搞好关系,那岂不是有利于自己未来的酒类进口和物流?
苗东顺的小心思,方圆不知道。看到苗东顺像小弟一样,顺从地跑出去,方圆也是感慨万千:光有钱没用,苗东顺有钱吧,不也像个管家一样,听我指挥?为什么听我指挥?有三个原因:一是我和他之间亲如一家的关系,二是我能给他带来利益,三是我手中的权力。或许这权力是隐形的,但作用其实是最大的。一个教育局长管不了一个酒店老板,但如果教育局长与公安局长是好兄弟、好朋友,那在一定程度上管一个酒店老板就跟管儿子一样。
冯彦来了。与梁兆朋、方圆亲切寒暄之后,冯彦说:“谢谢方圆,安排我和梁市长会面。”
方圆说:“冯政委,实在太客气了!我的心,可鉴日月,比钻石还要坚定。”
冯彦知道方圆的隐含意思。冯彦说:“经过火炼之后的真金,比99K金还要纯净;经过考验的友谊,比大山还要坚固。”
梁兆朋立刻听出两个人之间肯定是造成过很多的误会甚至是矛盾,适时地插话:“冰雪消融,就是绿草茵茵、百花盛开的春天!”
三个人的六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方圆说:“希望今天的会面,是全新友谊的开始,是全新合作的开始,也是多赢局面的开始!”
不知道什么时候,苗东顺也把两只大胖手伸了进来,加入了握手的行列:“希望我也能成为一分子。各位领导有什么需要我出力的,我苗东顺一定会竭尽全力,有一分力,出两分;有五分力,出十分,要人出人,要钱出钱!”
这绝对是玉米面倒沙子里搅和——瞎掺和。方圆有点后悔,三个人见面了,就应该让苗东顺离开。谁知道这见面的寒暄,竟然让苗东顺钻了空子。方圆越来越清楚苗东顺的背景,不想让他在这个时候加入,毕竟,稳稳当当是很重要的,方圆不希望节外生枝。可是,现在能把苗东顺的手拿开吗?
………………………………
2923、万金油
方圆撤出了手,几个人的手也就散了。方圆说:“苗哥,梁市长和冯政委,有重要的工作要在这里谈,咱酒店的人在倒好茶水之后,就离开这里。这里不需要服务员,你、我都离开。”
苗东顺有些不情愿,但方圆说了,方圆也离开,苗东顺就没有留的理由。
梁兆朋有些惊讶:“小方,你也离开吗?”
方圆说:“我还要赶回市委大楼,要向叶书记和宋市长汇报后天教育工作会的有关事宜。”
梁兆朋知道,后天的教育工作会议,叶继成和宋云生都讲话。在官场的人都明白,如果只有一个一把手在,随便怎么写、怎么讲,都可以;但是如果书记、市长同时出席,那么如何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动态的平衡,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梁兆朋有些感动:方圆重情义,讲义气。今天为了他梁兆朋的事情,特意赶场,而且安排得这么周到。要知道,后天就是教育工作会,书记、市长都参加,肯定要提前向两位一把手汇报请示,而且两个一把手如果各怀心机,其实也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
梁兆朋站起来,握住了方圆的手:“方局长,谢谢你!”
方圆说:“都是为了工作。”
梁兆朋说:“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为了工作。”
方圆笑了:“希望梁市长和冯政委能够达成很多共识,共创一个多赢的局面!”
冯彦说:“一定会的。我已经决定,让闵健来分享这块蛋糕,让黄润来分享这块蛋糕。”
方圆在心里鄙夷了冯彦:说出这样的话,确实是太没有水平了。看看梁兆朋,一句“这不仅仅是为了工作”,已经把“也是为了情义”包含在里面了。但冯彦如此直白,如果让闵健、黄润听到这样的话,还以为是冯彦施舍、可怜他们,扔了一块肉骨头,啊不,肉骨头太大,是蛋糕渣儿。
方圆说:“大家好,才是真地好。”
冯彦说:“是啊!我跟了老爷子那么多年,白学了,远远及不上小方,有限的几次见面,就已经把老爷子的精华都融汇贯通了。”
方圆真想上去抽冯彦一个大耳光!我这样的多赢理念,不是跟黑丈人汪永生学的好不好?跟着真丈人孔子田,也能学很多,你明白不明白?
方圆没直接正面回答冯彦,笑着说:“其实啊,我感觉,老爷子之所以会认识到那么深刻,最重要的还是基层的摔打。从小兵到连排到营团到师军,该经历的,都经历过了,该看到的,全都看到过。我从普通一线教师到教育局副局长,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不知道是不是冯彦良心发现,冯彦说:“是啊,我太缺少基层的历练了。在东州警备区,这一课要补上。”
补个屁?一直在部队机关,就算是下放到东州警备区,那也是正师级的部队机关,对于拥有三个边防团,对于可以管辖东州市各个县区武装部的警备区司令部来说,这又怎么能算得了是基层?
话不投机半句多。方圆与梁兆朋、冯彦握了手,就带着苗东顺离开了包间。
苗东顺说:“兄弟,你这走啊?”
方圆说:“我这就走。哥,两位领导谈的是机密事,所有的人包括你,都不要打扰,更不要偷听。”
苗东顺说:“放心好了。你交待的事情,我什么时候没按照要求做?”
方圆说:“离开的时候,让两位首长前脚后脚走,别一起离开。梁市长没有车,你亲自开车送一下吧。”
苗东顺其实更想送冯彦,但方圆的话不能不听。苗东顺说:“好,我送梁市长。兄弟,小诗从国外打来电话,问投资设厂的事情。我很担心啊!”
方圆没有心思考虑苗东顺担心什么。司雨诗在东州,苗东顺可以控制得住;如果司雨诗到了外国,苗东顺清楚自己的势力也就是在东州管点用,对外国根本就是鞭长莫及。现在,东州这么大的产业,离了司雨诗真不行,好歹司雨诗是智慧和智棠的亲妈。底层民众的狭隘意识,让苗东顺纵然是亿万富翁,也是无法扭转的。或许,这样的小农意识,存在于许多国人的心中。
方圆说:“哥,等嫂子从国外回来再研究。我现在事情很多,马上要向市委书记和市长汇报工作。”
苗东顺说:“好,等小诗回来。”
苗东顺亲自给方圆拉开后车门,看着方圆上车,目送方圆的车离开。苗东顺喃喃自语:“让我送梁市长,真不如我送冯政委呢!”
上了车,方圆对司机司礼国说:“小司,去市委。”顿了顿,又说:“我和梁市长来金谷大酒店的事情,烂在肚子里。”
司礼国说:“我只知道,局长今天中午来到市委,就一直在市委。”
都是聪明人哪!方圆不再多说,思忖着怎样向叶继成汇报工作。
见到了叶继成,看得出他心情不错。方圆说:“给叶书记再拜个晚年!”叶继成说:“好啊!小方,明天我们去延平县调研,这件事不要忘记了。明天早晨8点,在市委大院集中乘车。”
方圆说:“请书记放心,这事儿啊,我一直都牢记在心。”
叶继成说:“到了延平,你既可以对教育工作发表看法,也可以围绕着延平县的任何工作,都提出看法。”
方圆吃了一惊:“书记,谈教育或许在我的本职范围,但其他工作,我也不是熟悉。”
叶继成说:“我听说,延平县很多的投资项目,都是你给牵线的;我也听说,你多次到雁荡山风景区调研,对景区的发展提出过很多可行性很强的建议。延平县的发展,你贡献很大啊!”
方圆苦笑:自己哪里给雁荡山景区的发展提过任何建议?自己不花门票,进去游玩过,这倒是真的。廉松时代进去过,岑百强时代也进去过。莫名地,方圆想到了池丽萍。那一次去雁荡山,正是池丽萍发现了方圆一行,岑百强才给方圆一行免了门票。不知道现在池丽萍过得还好吗?舒韦蓉那边的年会上见过池丽萍一面,也是好久没再见池丽萍了。不知道为什么,方圆对于池丽萍还是有一些好印象的,她美丽,她懂进退,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知道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