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教育局长-第14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002、矛盾公开化
read336();
书到用时方恨少。其实,人也是如此!周围看着人一堆一堆的,但可用的人才,却是捉襟见肘。最近一个阶段,方圆为自己身边缺少足够的各方面人才,苦恼不已:忠诚的,没有足够的才华;有才华的,不够忠诚。现在的人才短缺,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程度了,就连丁晓华的铁杆部下何愈明,都已经纳入到了方圆心中的人才储备库,可见人才之重要性。谁抢占了足够多的人才,谁就掌握了未来命运的至高点。历史已经见证了这一点:当年的项羽,可谓人才,他的身边有亚父范增,可谓人才。但有范增而不用,于是大好前景终功亏一篑。刘邦,一个徐州地界的小地痞,自身的才能跟项羽无法相提并论,但他用张良,用萧何,千里追韩信,千金买马骨,所以身边的人才越来越多,最终创立了大汉王朝。至于王朝建立之后大批功臣被杀,这是另外一回事。创业阶段,最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汇聚在自己的身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立刻拿得出,这才会得心应手。
但是现在,需要什么人才,没有!找不到!这个真是愁煞个人哪!
其实,方圆之所以感觉到找个副校长都快不出来,主要原因就在:方圆入主教育中枢的时间太短,根本不像孙红军、张元庆这些在东州教育系统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人,对东州教育系 统的科长、校长们的情况,基本摸得一清二楚。到现在,方圆还有许多副校长叫不上名字,见不面也对不上号,就算是校长,那么接触少的,恐怕也最多见面可以称谓张校长、李校长,至于全名是什么,也叫不上来的。主持教育工作几个月,基层县区的教体局局长都认识了,副局长里也有不认识的。连人名都叫不上,又怎么能了解这个同志有什么才华呢?所以,自古有一句话,叫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意指太年轻,根基太浅,想把事情办好,不是那么容易。方圆之所以现在能够在教育局威望崇高,其实也是沾了教育的同志都认为方圆背景太深厚这个方面的光。
到了3中,赵梓栋率学校一班人,都站在学校的门口,迎候方大局长驾临学校视察。推而广之,其实这跟叶继成、宋云生、黄杰等到机场迎接冯省长,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区别。只不过,冯省长官更大,方圆官更小而已。这上上下下,其实都是这么回事。这才有“一叶知秋”、“窥斑知豹”这样的成语来深刻诠释一些普遍存在的真理或现状。
看到方圆的车刚停下,赵梓栋似乎也没有了以往的矜持,几步跑上前,给方圆开车门。方圆下了车,赵梓栋已经热情地双手伸出:“热烈欢迎方局长来东州3中视察指导工作。”
那谄媚的神情,与张元庆相 比,丝毫也不逊色,以致于几位陪同的科长,都暗骂赵梓栋也是马屁精,全然忘记了自己的心里其实也想这么做,只不过动手的速度比赵梓栋慢了半拍。不要羡慕嫉妒恨嘛,这也是中国特色的呀!
方圆说:“开学了,来看看学校,看看变化。”
赵梓栋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请局长来看3中的变化。”
谢秉国和李国强也凑上前来,向方圆打招呼。方圆说:“你们该视导你们的,不要因为我要来3中,就中断自己的工作。”
谢秉国说:“局长点名教育科,我是一定要来的。”
方圆说:“也好,听听3中同志的汇报,了解一下3中有什么需求,教育科也要及时跟进,为学校的发展服好务。”
赵梓栋说:“谢谢局长的支持。”
李国强与方圆之间有默契,默默地跟在方圆的后面,不用解释,也不多说什么。
方圆让大家分头听一节推门课,点了张元庆、李国强、赵梓栋的名,听了一节高二的语文课。回到了久违的课堂,方圆感到陌生而又亲切。赵梓栋对上课的中年老师说:“市教育局方局长、张主任、市教研室李主任来听一节课,于老师你该怎么上课,就怎么上课,上出你平时的水平来。”中年老师显然有些紧张,或许她也早就听过方圆的大名,对于全市的中小 学幼儿园老师来讲,方圆就是最大的官儿,就像是老奶奶吓唬半夜哭的婴孩最常用的“再哭大灰狼就来吃你了”里面的大灰狼级的人物。
高中生们倒是无所谓。时代不一样了,90后们早就失去了所谓的敬畏感,对于校长、局长、教研室主任们的到来,只是感到新奇。方圆挑的这个班,只是东州3中很普通的一个班。
方圆是语文教学的行家里手,不但自己上的课精彩,而且听过不知道多少节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各个学段、各个学科的多少课,特别是语文课。特别是2008年3月和4月间,方圆夜以继日地听课,对于什么课,都能一目了然水平高低,质量好坏。
张元庆、李国强带着笔记本,认真地听课,认真地记下课堂教学的过程。方圆什么也没带,只是端坐在椅子上,认真地感觉课的质量。这一是堂朴实无华的语文课,虽然老师有点紧张,但教学基本功还是相当扎实的,该教的知识点都教到,该把握的重点也都把握住了,应该是很实用的一节课,特别是要应对高考的话,绝对没有问题。
但听过太多的课,知道什么课好,什么课不好。听完课,方圆没有评课,客气地与执教老师握了握手:“于老师,辛苦了。”就离开了教室。
中年老师有些胆怯地小声问赵梓栋:“校长,上得怎么样? ”
赵梓栋说:“我个人感觉还是很扎实的。局长怎么看,我也不知道。局长是语文教学的专家,水平高着呢。”
中年老师说:“是啊,我还听方局长上的公开课呢,上得实在太好了。”
赵梓栋叹口气,没有说话。如果全校的语文老师上课都能达到方圆的水平,那自己这个校长也不用干了,根本驾驭不了啊!
众人又视导了学校的课间和专用教室,查看了学校学期初准备的各种材料,最后来到学校的会议室,方圆听取了赵梓栋的汇报。方圆说:“大家谈一谈来学校的感受,和听课的一些感想,站在公允的角度,对学校的现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今后如何更好地改进工作,作出指导。从科长们来吧,李国强主任,你带个头。”
李国强站在教学的角度,很谨慎但也是很务实地指出学校的显著进步,变到学校教学教研存在的问题。申军则对依法治教和学校的宣传工作提出了看法。其实申军还很想从学校管理的角度谈一点,毕竟他之前干过基教科长,但谢秉国在,申军没有胆量“越权”。滕飞跃则从学校干部、教师的精神面貌谈到学校呈现出朝气蓬勃的状态,说了些不干不痒的马屁话。楚国香是老机关,但从来没有当过教师,楚国香说:“赵校长,我们人事科主要是对全市的教师进行管 理的部门,有什么需要我们支持和服务,请尽管说。我这里没什么要说的。”
张元庆说:“赵校长来3中时间不长,但我感觉变化很大。”张元庆作为原来的基教科长、原来的政工科长、原来的体卫艺科长,从教育管理、干部队伍、校园风貌等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很到位的剖析,并提出了很务实的意见建议。东州3中一班人,都认真地听张元庆讲,把张元庆讲的,都认真记下来。因为张元庆展现出了一个教育专家应有的专业水平,包括赵梓栋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对这样的专业水准表示了尊重和叹服。
方圆看着张元庆,内心很是矛盾。张元庆确实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为什么就不能忠心为我所用?如果张元庆昨天没有表现出后退一步的那个举动,方圆尚不知道张元庆内心对他方圆的提防有多深。现在知道了,方圆也不知道该怎样对待张元庆了。
听张元庆说完,方圆说:“谢主任,你也谈谈。”
谢秉国看着张元庆,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心里涌上很多的醋意,特别是看到赵梓栋、方圆等人频频点头,显然是接受了张元庆的视导意见,谢秉国心里极不舒服。在谢秉国的心里,他已经把张元庆看成是自己最大的对手,甚至就是不共戴天的死敌,今天,又怎么能让张元庆在众人心目中留下好 印象?谢秉国说:“刚才几位科长讲的,我都同意。至于元庆主任刚才的一些说法,只代表他个人的想法,并不能代表整个视导组的意见。在我这里,我提几点与元庆主任不同的想法,供赵校长和学校的同志们参考。”
呀,都说为官的最高境界是面和心不和。现在,谢秉国直接否定了张元庆,这矛盾顿时公开化了。
………………………………
3003、局面正在失控
(女生文学 )
官场之上,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公开驳了别人的面子。私底下拳来脚往,这个很正常;但公开场合,一个副处,否认另一个副处,这就是完全不符合官场的潜规则了。这样的结果会让下面的同志很难做,到底听谁的?
张元庆刚才的点评,实际上是拿出了自己最高的水平。不可怀疑,难得有这样的办公室主任可以加入视导意见的机会,特别是在方圆面前展现自己的机会,张元庆可谓卖力,把自己的经验和学识,充分展示,既指导了学校工作,又向方圆证明了自己在教育管理方面的能力。毕竟是老的教育科长,业务是相当的熟,比谢秉国不知道要熟多少倍。
现在,谢秉国给张元庆当头一棒,让张元庆顿时神色大变,原本微笑的神情,变得惊愕,继而愤怒。他把目光投向了方圆。
方圆感叹:在政治上,谢秉国太不成熟了。一个搞学术研究的人,看起来想玲珑八面,还需要走很长的路。或许谢秉国是一个优秀的教研员、教研室主任,但玩官场似乎有点太嫩了。哪能公开否定级别相同的另一个同事?除非你的观点确实证明高人一筹。
谢秉国开始大谈自己的看法,但无法证明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无法证明自己比张元庆高出一筹。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张元庆的点评恰到好处,既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今后改进的方向。而谢秉国现在是完全否定了张元庆所说的,那就是把3中的进步和成绩都给否定了。赵梓栋的脸色变得很难看,比苦瓜还要难看。赵梓栋与谢秉国之间有些矛盾,原来在11中的时候就是如此。没有想到,谢秉国竟然当着方圆的面,否定自己在3中所付出的努力!自己上任一个半月来,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投到了学校建设和发展的谋划中,全力以赴,呕心沥血,结果却被谢秉国完全否定,你说赵梓栋心里能不生气吗?用一句民间的话讲,那简直是气炸了肺!
见谢秉国越来越不像话,赵梓栋毫不客气地打断了谢秉国的话:“谢主任,我不敢苟同你的看法。”
谢秉国正大讲特讲,突然被人打断话,心中恼怒:“赵梓栋,领导在讲话,你难道连点基本道理都不懂吗?”
赵梓栋的资历比谢秉国要深许多,至少年纪大个五、六岁。更何况,赵梓栋原来就是刺头,没怎么怕过谁,又怎么会怕一个晚辈谢秉国呢?
赵梓栋说:“如果你是秉着一颗公心来点评,批评我也接受;如果你在这里胡说八道,打断你也很正常。”
谢秉国腾地站了起来:“赵梓栋,你太放肆了!”
赵梓栋也站了起来:“公道自在人心。更何况,有方局长在这里,你谢秉国也没有耍威风的资格吧?”
谢秉国指着赵梓栋的鼻子,气得说不出话来:“你……”
张元庆嘴角露出浅浅的狞笑,微不可察。张元庆的心气顺过来了。不管怎么样,谢秉国这么一闹腾,想必一定会传遍教育系统,他的威望一落千丈,这意味着自己再进一步的机会更多了!这样的场合,实际上已经不可控了。不知道方圆该怎样来处置?处置得不好,方圆的威望也同样会下降。如果方圆立在公心上,那么肯定要批评谢秉国,谢秉国很可能就走向方圆的对立面,方圆又增加了一个敌人;如果方圆偏袒谢秉国,那么得罪的不仅仅是我张元庆,也得罪了3中一班人,更降低了方圆在教育局的话语权。
现在,就看方圆怎么办了。
………………………………
3004、收服赵梓栋
read336();
谢秉国突然的“胡言乱语”,给方圆造成了极大的被动。张元庆能想到的结局,方圆自然也能想得到。对于谢秉国,方圆是真心失望了。这个所谓的专家和恩师,以狭窄的肚量,展示了他的本色,在某种程度上,连张元庆都不如啊!
都说小知识分子最难缠,最愿意最后小鼓捣,真没有想到,像谢秉国这样已经晋升副处级算是东州市一级重要领导干部的人,也能这样来做!方圆对谢秉国,除了失望,还是失望!
方圆压住内心的怒气,淡淡却不失威严地说:“都坐下。”
原来和谐友好的场面,已不复存在,想要再恢复原有的氛围,已不可能。张元庆与谢秉国、赵梓栋与谢秉国,现在已经基本撕破脸皮,以后恐怕也不会再有任何缓和的余地了。方圆现在已经有了把谢秉国调离基教科的想法,也不再分管基教科。以这样的心态去管理全市教育,恐怕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谁恭维着谢秉国,让谢秉国高兴了,谢秉国就会把资源用到谁那里;谁得罪谢秉国了,把谢秉国得罪了,这以后的苦日子就来了。
当然,新的问题又来了。如果谢秉国不分管基教科,张元庆可以分管基教科,但张元庆也并非自己信任的人。放眼全局,还有谁可以胜任?把这些副局长仔细数一遍,也是无人可用。孔丽丽、曹 本松、汪兴邦、耿清,4位副局长,谁也没有基础教育管理的经验。至于和平,更是一个教育的门外汉。方圆陡然想起了韩素贞,只是不知道韩素贞是否愿意再担任分管基教科、教研室的职责?方圆心里没有底,但准备立刻找韩素贞谈一谈。如果韩素贞愿意接这两个摊子,那么就让谢秉国去管教育督导。虽然教育督导也会对学校评出个一二三等,但相对权限小了许多。
方圆梳理清楚了问题,说:“刚才赵校长说得很好,公道自在人心。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为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负起历史的责任。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自有群众公议。谁说不负责的话,谁不是站在公心的立场来指导工作,而是凭着个人好恶、感情远近来胡指挥、瞎指导,其实对个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对在群众心目中的口碑和威信,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谢秉国现在是又气恼又后悔。气恼的是,赵梓栋与张元庆似乎得势了;后悔的是,自己刚才怎么就被这一时的吃醋而昏了头,说了这么多不负责的话。明明心里认为,张元庆说的基本都是对的,但为什么要逐一否定?方圆说得很对,自己说的话、办的事,肯定很快就会传遍教育系统,群众会怎么看、怎么评价?唉,一失足成千古恨!这简直比喝醉了酒不小心睡了女同事还 让人懊悔啊!
方圆说:“新校长,新气象。应该说,姚长青校长为东州3中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打的底子好;赵梓栋同志来3中后,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创新、有发展、有变化,我们都已经看到了。我们要看到这样的变化,要肯定这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过程,作为局长,我更关注的是结果。希望3中一班人,在书记、校长的领导下,把勾心斗角的事放到一边,团结一心,凝神聚力,用集体的智慧去共同规划和构想东州3中更美好的明天!我说过,过程预示了结果,过程很重要;结果源自东州3中一班人怎么做,我期望能够看到3中取得更大的进步。我就不谈什么指导意见了。刚才政策法规科申军科长、教研室李国强主任、局办公室主任张元庆主任谈的,我基本都赞同。”
谢秉国的脸顿时一片惨白,自己这一回输得连内裤都没了!方圆没有点自己的名字,给自己保留了几分颜面,也把自己的颜面全部都丢光!不表扬,不肯定,就是最大的批评!人家方圆精明啊,群众的评价不会低,3中干部们的评价不会低,而自己呢?自己还算是方圆当年语文教学的恩师,怎么就不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谢秉国有点不理解,但其实也是心坎过不去。如果方圆给谢秉国一个台阶,那么方圆自己的台阶就没有了。对事不对 人,才是一个上位者要通盘考虑的。
方圆说:“今天的视导就告一段落,我要与赵校长、郭书记个别谈话,同时,与陈玉凤同志谈话。视导的同志该回去的就回去,下午1点半,视导东州11中。元庆主任、飞跃科长留一下。”
方圆从从容容、条理清晰地部署了下一步的工作,安坐在原位不动。赵梓栋说:“局长,我去送送各位领导。”
方圆说:“去吧。”
会议室只剩下张元庆、滕飞跃。
方圆对张元庆说:“元庆,你今天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平、很深厚的专业造诣。”
张元庆有些感动,眼泪竟然流出来:“局长,谢谢您的表扬!我一直很担心,但我现在不但放心了,而且很舒心,很开心!局长主持公道,元庆我更加敬佩、爱戴局长,我也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方圆说:“元庆都四十出头的人,眼泪说来就来啊!”
张元庆哽咽着说:“我是真地很激动。我一直以为……”
方圆说:“公道自在人心。我所说,所做,一切都要从东州教育的大局出发,一切都要站在公心的立场。感情和情义,固然有远有近,但工作上不能讲私情,只能讲公义。就像下午去11中,有人会认为,董梅和我方圆,是68中的老同事,但我想说的是,以前对11中忽视,是 教育局做得不对。作为全市的三流学校、薄弱学校,作为教育局,不应该放弃和忽视,而应该更重视,帮助学校发展起来。元庆、飞跃,下午你们去11中的时候,也都要认真审视,把发现的问题找出来,提出工作上的指导意见,让学校不断改进,改善当前学校比较薄弱的情况。”
张元庆说:“是,我一定用我全部的工作经验,认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供学校领导参考,不辜负局长对我的信任。”
方圆点点头。
滕飞跃知道方圆要调整11中的班子,说:“我要对11中的队伍进行深入细致了解,如果班子不得力,我准备向局党委,向方局长提出班子调整的初步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方圆点点头:“物色好的人选,不容易的。”
滕飞跃说:“再难的事,只要为了工作,都得认真对待,认真解决。”
赵梓栋、郭永锋、陈玉凤返回了会议室。赵梓栋说:“局长,报告一下,各位局领导都坐车走了。”
方圆说:“好,我准备跟几位,单独谈话。”
赵梓栋说:“那就来我办公室,好不好?”
方圆跟着赵梓栋,来到了校长室。赵梓栋关上了房门,对方圆感激地说:“局长,关上门我就不得不把我心里的感受说出来。今天局长,让我赵梓栋感 激不已,敬佩不已。我赵梓栋不是一个轻易服人的人,但现在,我终于知道,您当教育局局长,是全体东州教育人的福气!没有谁,比您更适合当教育局长。”
方圆笑了:“赵校长,马屁的话不要说了。小心拍到马蹄子上,被踢着你。”
赵梓栋也笑了:“局长,刚才真不是马屁话,这是我的心里话。我知道谢秉国与您有师生情谊,也知道谢秉国是怎么当上教育局副主任督学的。但今天,您站在事理上,而不是站在个人情谊上,就凭这一点,梓栋服您!公道自在人心!局长您站在道上,我相信,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都会看得清楚。”
方圆说:“这就是在其位,要谋其政了。我在这个岗位上,要考虑东州教育的整体发展;你在3中校长的岗位上,要考虑的是3中的发展。如果工作总是考虑情谊和感情,那么是难以履行好职责、完成好工作的。”
赵梓栋说:“是。”
方圆说:“今天与你单独谈话,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工作中还有什么困难。如果遇到市教育局或者我帮助解决的,在合法合情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会帮助你解决。我对你期望很大,你也知道,教育局内部对于我当时强行推荐你来担任3中的校长,也是有不同声音的。有一些人也在等着看我的笑话!”
赵梓栋面容凝重,态度诚恳:“局长,我知道我是个争议人物,身上有一股子傲气,所以教育局有一些人看不惯我,包括谢秉国副主任督学。您当时力排众议,让我当上3中校长,我心里就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强烈念头,我不在3中干出一点模样,誓不为人!”
方圆欣赏地点点头,脑海中忽然涌上一个想法,脱口而出:“梓栋,如果你能在3中这个岗位上干出出色的成绩,未来我也会为你争取一条复制韩素贞主任和我同样的道路。”
人生最大的真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