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教育局长-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人,超过了这个度,该约束还是要约束的,该得罪那也没有办法只能得罪,毕竟68中学是我当家,学校财政空了,是我这个校长着急,做副校长的可能不但不会着急,甚至会幸灾乐祸呢!
姚长青决定还是让贾明表表态的好,于是说:“董校长,你谈谈?”董梅看了看姚长青,又看看大家,说:“最近我听到老师们议论,说我们学校有一辆公车,一到双休日就出了东州市,什么丽水、金华、绍兴、宁海、衢州,全逛了一个遍,老师们说,如果个人旅游都需要由学校拿钱的话,那老师们也应该双休日出去旅游旅游,回来后拿各种票据报销就是。我听了以后,感到很惊奇,又问了几个老师,没想到大家都知道,倒是我这个双休日和十一黄金周在家看孩子的副校长什么都不知道。我觉得,这的确不好,学校再富,这钱应该花在学校发展上,应该花在老师身上,改善办公条件也好,给老师们发点福利也好,这钱是大家的,不是某一个人的。”
一直很平静的贾明这个时候脸色变得阴沉难看起来。周素素立刻接了董梅的话:“是啊!领导班子的每一个同志,都应该有榜样意识、领先意识,如果开着公车、烧着公油、拿着公费报销的过路过桥费去干私人的事,比如逛商场,比如旅游观光,的确在每一个老师那里也说不过去。”
贾明的脸色更难看了。苏进波看明白了,这是在说贾明,但自己也拉着老婆孩子、父亲母亲,在东州市周边的几个县小范围地游了游,听说姚校长也拉着老婆孩子出去了一趟。但自己和姚长青跟贾明不一样,自己不需要走学校的帐,不需要校长签字更不需要花校长的钱,有人就给办了,虽然这最终商户是不会吃亏的一定要把这钱给收回来,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但毕竟不需要学校操心。姚长青是一把手,自己给自己签字,不需要告诉任何第二个人,只有会计和自己知道,别人问起来也不会告诉别人,这是工作纪律。正愁不知道怎么报答姚长青的知遇之恩,现在好了,以后要是姚长青不方便报销那些过路过桥费,那我主动给他用校外帐处理了,不正是报答他的好机会吗?
姚长青默默地看着贾明,知道一个直率的女人加上一个小心眼儿的女人的话,真地戳痛了贾明的神经,现在,是时候了,该让他表表态了。姚长青不动声色,平和地说:“贾校长,你是不是也该说说,你怎么看周主席草拟的这个规定?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吗?”
贾明能说什么呢?贾明觉得自己,虽然烧公油开车去旅游,但是每天接送学校中层们上班下班,也全部免费,这份辛劳谁都不曾记得,就看到自己开车旅游了。真是些狼心狗肺!不用说了,看人家方圆,即便面对姚长青的诱导,也是回避不谈,这董梅和周素素两个傻瓜,被姚长青当枪使,还不明白,真是愚蠢之极!姚长青啊姚长青,没有想到,才刚刚当了几个月校长,才让我贾明开了一个月的车、当了一个月的免费司机,就开始要收拾我了。哼,没那么容易!贾明说:“据我所知,姚校长在十一也开着车拉着老婆孩子去杭江市旅游,钱塘江、富春江、西湖的景致都不错啊!我的态度很简单,只要姚校长不报销这些费用,我贾明也一样能做到。”
嘿,将军哪!姚长青淡淡一笑:“贾校长,本来这些费用我也没有准备报销。我们今天谈论的今后学校的三辆车应该如何更好的管理,不是对一件具体的事做什么评论。我的意思是,贾校长觉得这个机动车管理规定是否有必要制订,是否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方圆既为姚长青的精彩回答感到钦佩,同时也感到莫名的担忧:看来,这一次车辆管理的新政策,将会给学校干部的团结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啊!以后的学校班子,恐怕不会像现在之前那样和谐一心了。
贾明说:“没问题,姚校长不报销,我贾明当然也不会报销。”心里却像被刀割了一下,疼得真淌血啊!今天上午交给姚长青的报销单据可是3000多元哪!要是全部都由自己来承担,今天晚上老婆还不把自己骂死?前面都信誓旦旦地说,没问题,由学校报销好了,现在……
贾明越想越生气,越想越觉得被人玩了、耍了,忍不住又说了一句:“当了一个月的司机,大家没念着什么好,就外出旅游这点事,却一下子成了莫大的罪过了。行!这车我不开了,以后这车爱谁开就谁开,这司机还是找别人当吧。”
本来是以退为进的说法,贾明没想到话刚一出口,周素素就嘿嘿地笑了:“贾校长,忘记告诉你了,我的中客驾驶证考出来了,如果你不愿意开,那我周素素愿意当我们在座各位中层和副校的免费司机。”
贾明顿时目瞪口呆:怪不得周素素这么热心来制订这个规定,原来是她考出中客驾照了呀!虽然自己只开了一个月的车,但有车的日子实在是太方便了,想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特别是晚上和双休日,现在如果车真让周素素开了,以后自己再想出去,再想和老婆孩子旅游,可怎么办哪?
望着周素素一脸得意的笑容,贾明在心里把周素素骂了一万遍,话重复着不二的三个字:臭婊子。他现在有点想明白了:恐怕这件事啊,还真不是姚长青本来的主意,倒很有可能是周素素这个婊子拿了中客的驾照,向姚长青炫耀,然后再给我贾明上了眼药。毕竟,如果一个人用公车烧公油一个月3000多元,也的确有点说不过去,如果自己是校长,做副校长的这样使用公车,恐怕自己的心里也不太好受。当然,罪魁祸首就是这个臭婊子,真恨不得哪一天找一个道上的弟兄把她给上了,看这个臭婊子还会不会像今天这样猖獗?董梅属于那种没有心机的女人,就事论事,倒可以忽略不计。在这一瞬间,贾明忽然想起了那个给学校干过基建工程的越志彪,嗯,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事情发展到这样的局面,也是姚长青所没有想到的。过了,超过了自己的预期设想,本来就是想降低一下公车的费用,没想到一下子把班子成员的心对搞散了,如果真是这样,那还不如没有这个规定呢!怎么办?看看方圆、方淑娟他们,一个个都低着脑袋,沉默不语。看看贾明,面沉似水,眼神阴郁;看看周素素,神情激动,跃跃欲战——姚长青知道,需要自己来挽回这个局面了。仯
………………………………
322、裂痕初现(三)
教育局长 322、裂痕初现(三)
看到针尖对麦芒、火星碰地球的激烈对抗场面马上要出现,方圆的心都提了起来:真不知道姚校长该怎样来处置这样的局面。如果他能够比较好地处理好这件事,那这是我方圆学习如何处理干部矛盾的好机遇——什么理论指导书也不如实践来的感受直接而富有启发。但如果姚校长无法摆平这个局面,我该怎样帮助姚校长,毕竟,将不和是带兵打仗的大忌,干部不和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障碍啊!
方圆看了看与公车管理关系不大的其他人,大家也都面面相觑,这场面让方圆忽然感受到了一种最现实、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人际关系——利益。其实公车管理本来就应该制订,只不过现在这个规定触动了某些人的既得利益,再加上小肚鸡肠的周素素推波助澜,本来这是个正确的决定也让人难以接受啊!董梅,唉,真是个单纯的女人,她不清楚这种场合说这样的话,正是中了周素素的心思吗?看着董梅一脸茫然的样子,方圆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在延平县城的一夜风流,心中涌出许多复杂的绪,有怜,有后悔,甚至还有一点期待——难道真地还想再跟她来一次吗?不能!不能!但是这种声音越强烈,另一种反弹的声音也更加坚决地在心底响起来:我要,我要!成熟风韵的董梅跟孔双华比起来,不仅肌肤的光滑柔软更胜一筹,而且也少了几分霸道,多了许多温柔、顺从,这让方圆至今回味在延平的那清晨的第二次——与董梅枕边风,更让方圆有男的尊严与自由——我想要的时候,她是顺从的、低婉的;而不能像现在与孔双华那样,她想要,我不得不给,她还要,我不得不努力挣扎着来第二次、第三次,直到她高兴了、满足了,全然不管我这个好歹也算是副校级的领导的感受。但我能跟董梅再有这样与共的机会吗?我敢吗?
知人知面不知心,这是古话,说得绝对有道理。在座这些人,谁能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如果大家知道了方圆此刻如此复杂而龌龊的心理,或许董梅会有所期待,其他人都会怎样重新认识这个看起来好学上进、正派有形的青年人?
姚长青轻轻地咳了一声,开口说道:“今天开这个会开得这样沉重,说实话是我没有想到的。我的本意就是希望几辆车的费用能够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上,能够更好地为学校常工作多出力。周主席撰写的这个规定草稿,出发点也是好的,但现在看来肯定还不够完善,有些方面还需要很细致地修改;贾校长也不要说不再开车的气话,我看在座的同志们都坐习惯了贾校长开的车,大家心里说不定还希望贾校长开呢!周大家都明显地感觉到场面的气氛缓和了许多。方圆感触特别深的是,姚校长开篇的话,可真是“实话实说”啊!没想到“这样沉重”,这样的话看似直率,但却不虚伪,最能触动人的心弦,也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而后面对周素素和贾明都是肯定加委婉的否定的方式,给周素素和贾明都有台阶下——这就是讲话艺术!方圆更加用心地关注姚长青,看他如何进一步来调节场面的气氛,把这个必要的车辆管理规定审议通过。
见大家的神都放松了些,姚长青微笑着说:“许多人都觉得当校长是一件很舒服的事,像大家看到的5中的刘明校长,相信我们在座的许多人都很羡慕,开着奥迪A6的顶级配置轿车,平常坐在学校里等着给学校收钱就可以,好像什么心事也不需要担,其实啊,他的苦也只有他自己才最清楚。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市里某大局局长的孩子,学习极差,品德不端,是个标准的公子哥,但初中毕业,以6门统考课程满分720分结果考了200多分,但要求去5中,5中收不收?收了,给高考给定扯后腿;不收,这关系怎么处?还有些学校,一个年级收不到100个学生,学校校办工厂又效益不好,你说这校长怎么当?收不到学生,是因为教学质量差,社会上骂他,上级领导不信任他,他自己也难受;没有学生就没有杂费收入,也就基本不可能有择校的学生因此也就没有择校费,作为校长没有钱,学校建设按比例分成也得学校拿4成,哪里筹钱?改善老师们的福利待遇,手上没有钱,老师们骂不骂?”
姚长青诉苦似的倾诉,明显地触到了在座每一位的心。他继续说:“所以说,当个校长不容易啊!我这个校长也不比刚才说的那些校长容易做。想想看,从我当校长到现在,我歇过几个星期天?有多少个夜晚在办公室里熬到深夜?不是我在这里显摆自己付出的很多,其实我知道,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志也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我要说的是,因为我是校长,是学校的法人,所以我就必须对得起上级领导的信任与重托,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全校的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教学质量上不去,我心里急;学校没有钱,我心里急;学校出了什么意外事故,我心里仍然是急……说个简单的例子吧,今年7月,学校快要放假了,学校的帐户上那一点钱,说句实在话,如果用来给老师发奖金,连牙缝都塞不方圆的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相信其他人的心里大概也应该有了共鸣。
姚长青说:“各位同事,你们将来也会做校长,特别是这几位副校级的领导,过个一、两年,也很有可能要被提拔到校长的岗位上。如果你们在校长的岗位上,我知道,你们肯定能比我姚长青做得更好、做得更出色,我也清楚,那个时候,你们能比我现在更直观地体会到当家才知柴米贵的道理。我现在给68中学当这个家,那就得兢兢业业地当好这个家,让学校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是一所学校走向名校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包括这钱的管理与使用,包括这车辆的管理。贾校长,如果你是68中学的校长,你是不是也会这样想?”
贾明说:“是。”脸上显出惭愧之色。
姚长青继续说:“其实我这人对老师们,特别是对我们在座的各位副手、中层,一直都心里惦念着,能替大家考虑到的,尽可能考虑到,能适当照顾的,那一定要照顾。买车的时候,我就想设立一辆班车,接送我们这些中层以上的同事上下班,当然,有顺路的老师也可以搭这车;办食堂也需要车,所以就给总务苏主任配了一辆能拉货的长安之星。别的学校,买车先给校长买,大家可以看一看,哪所学校不是这个样子,我没有这样,我觉得学校工作比我个人的一点享受更重要,坐个普桑就没有面子了吗?我看一样!”
田乔乔带头鼓起掌来。大家也跟着鼓起掌。周素素说:“我是从心里佩服姚校的,他一心为公,这精神,这境界,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不像某些人,拿着公车的车,烧着公家的油,办着私人的事,游着私人的风景。”
“周主席,我还没有说完,先听我说好吗?”姚长青打断了周素素的话:“这几辆车,白天都在忙着,贾校长和苏主任没有必要的义务当这个司机,但他们一直勤勤恳恳地干着,贾校长不但当了班车司机,每天拉大家上下班,而且白天去市教育局、市教研室,也是经常充当司机,人家可是学校的副校长啊!苏主任为了办好老师和学生的食堂,天天跑市场,也都忙得不亦乐乎,大家现在中午吃饭感觉饭菜质量不错,这是谁的功劳?所以,我觉得贾校长、苏主任付出那么多,晚上车子开回家以后,有点急事需要办办,这也没有什么。我觉得苏主任在这方面一直都贾明与姚长青对视了一会儿,被姚长青充满正义、充满深的目光看得终于有些退缩了,低下了头。姚长青说:“贾校长,我可以给你报销这第一个月的所有费用,毕竟这是在规定正式出台之前。但如果我真地给你报销了费用,恐怕贾校长你在老师们心中的威信将大大降低,这对贾校长你以后的工作、发展都很不利啊!”
贾明说:“姚校长,你说得对!这开着公车有急事跑跑也就罢了,但开车外出旅游,的确是不对。我贴的那些单据你过一会儿给我吧,我不报销了。”
姚长青说:“我知道,贾校长一直都是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领导。苏主任和我一样,如果是开着公车旅游,什么过路费、过桥费等等的费用,也一定会自己拿。周主席,把这个意思也拟到规定里吧。”
周素素说:“好。”
姚长青说:“另外,规定也不宜太细,晚上开回家的同志开一开,在市区里跑一跑也未尝不可,但不能出市。金杯以后白天就不麻烦贾校长了,本来车辆就归办公室统一调度,白天就周主席开吧。我又想到了一点,关于加油的问题。苏主任的长安自己想办法吧,不走学校的帐。给普桑和金杯办一个带密码的加油卡,普桑的放在我的司机小陈那里,金杯的放在周主席你这里。对这两辆车一个月烧多少油,要有个基本统计。”
周素素心花怒放:我终于有车开了,再也不用看贾明的脸色行囊了。过几天再把开班车的事拿到手,以后晚上、双休,我也能开着车在市里走一走了。
姚长青哪里知道周素素这样想。如果知道,他一定也会骂周素素一万遍。方圆听得是醍醐灌顶:虽然这一次会给干部之间的关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的影,但在姚长青的努力下,还算是基本平稳地解决。不可能存在没有一点矛盾的集体,前些子周素素还在排斥我呢,现在贾校长与她、与姚校长之间,恐怕也有些微妙的抵触吧。但无论怎样,像姚校长这样冷静、有效处理危机的做法,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有姚校长在,学校不会乱,而且一定会继续向前发展。
姚长青说:“各位同事,这规定看来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今天先不讨论通过。周主席,你辛苦辛苦,回去再研究研究,把周素素说:“没问题,我明天早晨就给你。姚校,这加油卡的事什么时候办?”姚长青看了看周素素,心里话:也不用这么急吧,这样的事,还是让苏进波来做能更放心,他的社会能力在学校里应该是首屈一指吧。姚长青说:“周主席,你把这个规定修改好,就是现在最重要的事。办加油卡的事,老苏,你去跑跑吧。”苏进波说:“好。”
姚长青说:“没事了,大家去忙吧。”正在这时,姚长青的手机响了起来。姚长青翻开机盖,啊?是邹志刚的电话!他会找自己做什么呢?姚长青连忙调整好表,用亲切的声音问候:“邹局长,您好。” 322、裂痕初现(三)
………………………………
323、都看到了希望
read336();
百度搜索本书名+看最快更新
'第2章 第二卷校长之道'
第201节
方圆将代表清江省参加全国中语会组织的全国初中语文教师优质课比赛。这个消息,是还远在省城杭江市的谢秉国电话汇报给邹志刚的。听到这个消息,邹志刚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着问了好几句:“老谢,是真的吗?”得到谢秉国肯定的回答后,邹志刚有一点欣喜若狂的心境:妈的,东州语文教学终于也有出头的一天啊!想想自从全国中语会恢复成立这二十多年来,每一次全国比赛,都没有东州的份儿,全省十多个地市,竞争这么一个机会不容易不说,因为省城杭江占据着有利的地理和政治位置,富市宁海是清江省的经济龙头,所以基本上每一次全国中语会组织的教学比赛,都是由这两个城市推出的教师代表清江省参赛。邹志刚在心里已经不知道埋怨了多少次不公,但东州自身也的确缺少一个能够在全省比赛中独占鳌头的优秀青年教师。
虽然高兴,但邹志刚没有忘记表扬谢秉国。他说:“老谢啊!这些日子你在杭江辛苦了,回来以后,我会向韩局长、翟书记给你请功。协调也是生产力,没有好的协调,单靠方圆省课第一名的成绩,还不过硬啊!人家只需一句话:方圆的一等奖是偶然,综合素质跟某某某老师比起来还有差距。老谢,谢谢拉啦!”
谢秉国说:“邹局,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作为您推荐提拔起来的教研室主任,到现在虽然教研室的工作在正常推进,但一直没有什么显著的成绩。我这是辜负了您的培养啊!”
邹志刚说:“成绩不是得取得就能取得的,不仅需要努力,还需要积淀,需要机遇。老谢你已经很努力了,这一次能争取到代表清江省参加全国比赛的机会,这就是成绩。我们大家一定要把握住了这一次机会。如果这一次方圆能拿个好成绩,可以肯定地说,以后省教研室也会经常考虑考虑我们东州市的,以前之所以从来不考虑东州市的人,那其实也是对我们东州的老师心里没底啊!论教学研究氛围、论优秀教师的汇集、论历史的积淀,我们跟杭江、宁海,都没有办法比的。作为省教研室,他们也需要成绩啊!在全国比赛拿不到好成绩,他们省教研室脸上也无光啊!”
谢秉国谦恭地说:“邹局您说得太好了,秉国都记在心里了。这一次回去,我和国强两个人,就靠在方圆身上。我就不信,这一次我们东州的选手,拿不到一个全国一等奖!”
邹志刚说:“好,有这个决心就好!我也会和你们一起努力的,毕竟我分管教学,也是一个老教研员啊!”
谢秉国说:“那就太谢谢邹局了。有了您做坚强后盾,我心里更有底了。”
挂了电话,邹志刚立刻给办公室打了一个内线:“汪主任,我是邹志刚。今天韩局长、翟书记都在不在家?”办公室主任汪兴邦说:“在,两个一把手都在。”邹志刚说:“汪主任,你看能不能跟两位领导协调一下,我想在小会议室跟两位领导汇报一件重要工作。”汪兴邦问:“现在吗?”邹志刚说:“现在。”
当翟新文和韩素贞一起步入小会议室时,邹志刚已经在那里等候了。看到两个人进来,邹志刚笑容满面地站了起来。翟新文微笑着问:“邹局长,什么事情这么高兴啊?”邹志刚的确很开心:“翟书记,韩局长,想让我不高兴都不成啊!”韩素贞一向严肃的神情也放松下来,刚才汪兴邦说邹志刚有重要事情要同时向两位主要领导汇报,韩素贞心里紧张了一下,不是特别重要的事,不需要这样兴师动众,是不是哪里又出现问题,谁又给惹祸了?韩素贞说:“老邹,不用兜圈子了,说说,什么事能让我们的邹大局长这样高兴?”
邹志刚说:“刚才,教研室的谢秉国从杭江给我打电话,省教研室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