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教育局长-第5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一定的威信。离开了这两所学校,一个27岁的年轻人担任校长,学校干部教师谁能够信服?如果方圆面对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和老师们都反对他,他如何能够施展开手脚,发挥出能力?如果方圆又做不出什么成绩,甚至把学校搞得一蹋糊涂,这是培养了方圆,还是害了方圆?且不说方圆的岳父孔校长,市委王书记、市政府宋市长,对方圆似乎都另眼相看,教育局如何向这些领导交待?”
翟新文叹了一口气:“谢谢你,红军,你说得很有道理,我也是这么想的。还有一条,红军你还没有说,担任局属中学的校长,必须具备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这一点方圆同样也不具备。所以,从现在来看,虽然方圆在5中主持工作以来的工作成绩还是不错,也能够较好地控制5中的局面,体现出了一定的领导能力,但是提拔为正校长,显然还是不合适的。”孙红军说:“局长说得对。”翟新文又叹了一口气,说:“你都不支持提拔方圆,还有谁能支持支持方圆?可是,我刚刚接到邓市长的电话,明明白白地要求教育局要尽快将方圆提拔成正科级。邓市长说,这不仅是他的意思,也是宋市长的意思。红军,你说该怎么办?”
孙红军愣了。翟新文无法把自己的直觉告诉孙红军,更无法说,这方圆的提拔,实际上是王宋两方分化或拉拢孔子田的激烈斗争的产物。王阵营在政治上宣传5中,宣传方圆;那宋阵营干脆就直接给实的,提拔方圆,送一个大桃子给孔子田。当然,送桃子的任务,需要由他翟新文来完成。
孙红军说:“这该怎么办呢?”翟新文说:“还有更头疼的事情呢!杨芳给我打电话了,要求回来工作。”孙红军忍不住“啊”了一声:“是啊,如果提拔了方圆当校长,杨芳怎么安排?如果杨芳回来当校长,方圆怎么办?”翟新文说:“你说怎么办?”
孙红军沉默无语。翟新文说:“当然还有一个好消息,宋市长要亲自来教育调研了。宋市长日理万机,很少亲自来教育调研的,上一次来教育,还是你组织的植树活动;再前一次的调研,是学期初的视导。这件事,具体就由你来负责。”孙红军说:“好的,局长。”翟新文说:“宋市长点名,要去5中调研视察,而且要听方圆的座谈发言。”孙红军说:“如果杨芳回学校了,哪里还有方圆发言的机会?”翟新文说:“是,这也是个问题。”
翟新文对孙红军说:“今天的党委会,由你来主持,红军。你介绍一下宋市长要来教育调研的情况,尽快在会议上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接待方案。你直言不讳地说邓市长要求加快后备青年干部培养,要尽快将方圆这样的优秀年轻干部提拔到正科岗位,看看大家的反应。”孙红军说:“好。”翟新文说:“走吧,党委会也该开了。”
东州市教育局党委会上午10:30分准时召开。局党委的9名成员,除了调研员韩素贞缺席外,其他8位全部到齐。大家已经习惯了韩素贞不参加党委会,仿佛她已经不存在了一样。
孙红军说:“今天召开这一次临时的紧急的党委会,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邓市长有了最新的指示精神。邓市长今天上午指示,宋云生市长近期要来教育视察调研,希望教育局在今天下班前拿出一个迎接视察调研的方案,翟局长要亲自向邓市长汇报。”
于胜利插话说:“孙书记,邓市长的这个指示,似乎是行政工作,应该办的是局长办公会,而不是党委会。”
孙红军说:“于局长说得对。邓市长还有一个指示,期望教育局要加大青年后备干部的培养,要尽快把方圆这样的优秀年轻干部提拔到正科级岗位。”
“哇!”不知道是谁发出了惊叹之声。接着,会场一片沉默。
孙红军说:“所以,今天的会议还有一个议题,就是研究方圆的提拔使用问题。”孙红军看看翟新文,说:“翟局长,请您指示。”翟新文说:“先研究迎接宋市长的方案,方圆的问题,最后再来讨论。”
迎接的方案很快就讨论出台,当然也是有一些波折,主要是几位副职领导,都希望到他所分管的部门或学校视察,都希望宋市长能够多看看他所做的工作。最后,初步方案里,除了保留邓云聪亲自点名的5中视察外,在翟新文的协调下,其他的各位副局长所分管的工作,都被安排了视察项目,像邹志刚的分管工作,安排了调研市教研室;像于胜利分管的工作,安排了视察各学校饮水工程的使用情况。
孙红军说:“翟局长安排我来负责这项视察工作,张科长,你现在马上去准备方案,党委会暂时不参加了。准备好之后,把上给我,我们争取尽早给翟局长审阅,尽早报到市政府邓市长那里。”张元庆说:“好的,孙书记。”心里却并不服气:你凭什么指挥我?比我还小好几岁,不过是命好,提拔了副处。
孙红军说:“现在,我们来讨论方圆同志的提拔问题。”于胜利说:“关于方圆,我个人也认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同志,很敬业,很能干,也很有能力。但现在来讨论方圆的提拔,是不是太急了些!方圆现在才27岁,已经是副校长;全市30多岁甚至40多岁的学校中层干部,还有几百人,这些人都是东州教育的骨干力量。如果把方圆提拔为正校长,这些学校的中层会怎么看?还有,那么已经干了七、八年副校长的同志,会怎么看?从过去我们提拔的规定看,当校长至少应该是中学高级教师,方圆显然不够条件;从年限上看,要提拔为正校长,至少要担任3年的副校长,方圆才担任了一年2个月的副校长。这就是我的看法,或许还有不对的地方,请翟局长多指导。”
冯亮说:“我同意于局长的意见。提拔一个干部,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必须从德勤能绩廉等各个方面综合去考察,也必须符合教育局提拔干部的有关规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就要遵照执行。如果有关市领导打过招呼,我们就提拔一个干部,那东州教育还有什么规矩可言?我认为,制度比打招呼更重要。”
呵,上来就是反对的声音啊!孙红军看看翟新文,翟新文不动声色,内心却已经感觉到:今天的研究讨论,不会一帆风顺。翟新文说:“大家可以充分发表意见嘛!我们的党委会,从来都不是一言堂,也没有必要搞成一言堂。刚才于局长、冯处长,都各自谈的他们的看法,其他党委成员也可以谈一谈。邹局长,你是第一副局长,你也来说说。”
邹志刚见翟新文很尊重自己,心里还是比较舒坦的:“方圆这个老师,说起来确实是比较优秀的。哪怕他不是市人大副主任孔子田的女婿,我也是非常欣赏他的才华。方圆已经创造了东州教育的几个第一:第一个全省初中语文课一等奖第一名;第一个全国初中语文课一等奖;最年轻的局属中学副校长;最年轻的中学一级老师;最年轻的主持局属中学全面工作的副校长。在主持5中工作的这一个月,我也一直在观察,无论是从工作的业绩,还是从群众的威信方面,我感觉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在一定程度上讲,方圆具备了担任中学校长的能力和水平。”
翟新文的心略微地松了一点,还好,邹志刚还是通晓事理的。但翟新文马上就听到了意想不到的话:“但是具备了能力和水平,不一定可以马上安排他担任学校的校长,尤其是5中这样的大学校、名校,更要慎之又慎。如果说三年之后,研究方圆是否可以担任校长的话,我肯定是要举两只手赞成。我相信,经过三年的磨练,方圆一定能够更加成熟,真正地能够担当起校长的职责,成为东州教育的一名年轻骨干校长。如果说现在提拔方圆当校长,我认为,要慎重考虑。特别是这些年来,就像冯处长所说的,提拔正校长,必须要具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在这一点看,方圆还是不具备的。”
翟新文心里暗暗地骂了一句:你他妈的真是个老学究,除了学问,做人是一点也不会做!翟新文点点头:“邹局长谈了他的看法,其他同志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孔丽丽早就急了,都什么时候,还不支持新文?孔丽丽说:“我是一直搞人事工作的,我认为提拔方圆担任5中的校长,也未尝不可。方圆在主持工作期间,敢说敢想敢干,把个5中管得井井有条。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尤其是像5中这样有300多人的大学校,学校的情况非常复杂,但方圆表现出了很好的领导水平,在干部和教师中拥有比较高的威信。”孔丽丽看了一眼翟新文,看到了翟新文眼神中的鼓励,鼓起勇气继续说:“说起来,破格提拔,在中国,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什么叫破格提拔?就是打破常规来进行提拔,就是冲破规定的束缚来进行提拔。没有破格提拔,哪里能够找得到27、8岁的处级干部?哪里能够找到30左右岁的厅级干部?都如果都按照三年提拔上一个等级的标准来干,从22岁,要干到副厅级,至少也得37岁。但我们的各个地方,都有一些非常年轻的干部,哪一个都是破格提拔的。”
耿清忽然开口说:“孔局长说的事情,我这里知道一个真实的例子,说是××省最近提拔了一个27岁的团省委副书记,副厅级干部。看了看他的履历,还真没有方圆这么优秀,更没有方圆一样的成绩。当了两年科员后,被任命为某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担任了办事处副主任1年后,被任命为省会城市的团市委副书记,从副科级成了副处级,这一年才25岁;担任团市委副书记一年半之后,刚刚27岁的他又成了团省委副书记,实现了从副处到副厅的跨越。如果拿同样27岁的方圆,跟这位团省委副书记比的话,我看方圆提拔得不是快了,而是太慢了。方圆有成绩,有能力,副科;这位团省委副书记,从履历上看不出任何成绩,已经是副厅了,这个道理该怎么说?就是按照党员干部选拔作用条例来卡,没有一条能够符合啊!”
于胜利说:“反正我是觉得,如果任命方圆担任5中的校长,我心里不太能接受。方圆是有能力、有成绩,但我们也得考虑全市那么多熬了那么多年的副校长和几百个30多岁甚至40多岁的中层干部的感受吧。如果安排方圆担任一个中、小规模的学校校长,我可以接受。”
冯亮说:“担任中学校长,必须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如果局党委强行表决,让方圆担任任何一所学校的校长,我都会行使否决票。我要按照规则办事,不能因为市领导打了招呼就改变原则。”
翟新文笑了:“冯处长可真坚持原则啊!”于胜利说:“是啊,当初冯处长担任财审科长的时候,也没见韩素贞同志送过来要报销的发票,还认真地审查审查是做了什么用的。”冯亮脸一红:“那个时候不一样。”于胜利说:“好一个那个时候不一样啊!”
邹志刚说:“我想提醒一下各位,杨芳现在还是5中的校长,我们在这里讨论提拔方圆担任5中的校长,是不是不合适?我觉得,要妥善地处理好这件事。既然市领导有要求,我们可以破格提拔方圆担任正科级,但如果提拔为5中的校长,杨芳同志怎么办?”
冯亮说:“是啊,杨芳同志怎么办?”
翟新文说:“今天,我看除了宋主席没有发表意见外,大家都发表了意见,这很好,充分地证明了我们的局党委是民主的局党委,我要谢谢大家。宋主席,你有什么意见吗?”
宋萍说:“我觉得小方这个同志是相当不错的,很能干,很会干,也很有成绩。我支持局党委所做的最后决定,这就是我的态度。”
翟新文说:“好。我刚才认真地听了大家的意见,应该说,每一个同志的意见都有他的道理。对于方圆的优秀,大家是公认的;对于方圆在主持5中工作期间的表现,大家也是认可的;对于破格提拔方圆同志为正科级,也基本有共识。但有多位同志反对提拔方圆为5中的校长,更有的同志反对在任何学校提拔方圆为校长。我说过,作为局长兼党委书记,我不想搞一言堂,就是要充分地听取大家的意见,推动形成共识,这样作出的决定,才往往是最具有权威性的。结合着同志们的意见,有提供一个思路,大家看这样行不行?”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翟新文的脸上。翟新文慢条斯理地说:“任命方圆同志为第5中学的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杨芳同志身体恢复后,继续担任5中的校长。”
一语惊起千层浪。在随后进行的党委成员表决中,有7位党委成员先后举起了手,到了最后,连冯亮也举手赞成。翟新文说:“今天的党委会,开得很成功。我们每一个成员,都充分地行使了民主的权利,都充分地发达了意见。最后的决定,也是大家的共识。我相信,杨芳同志利用她丰富的工作经验,传帮带方圆同志几年,方圆一定会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红军书记,马上以局党委的名义拟文,免去杨芳同志东州第5中学党总支书记职务,任命方圆同志任东州第5中学党总支书记,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备案,发全市各局属单位、各区县教体局。”
孙红军说:“好。”仯
………………………………
1305、翟新文和盛治仁都要见方圆
'第2章 第二卷 校长之道'
第1216节 1305、翟新文和盛治仁都要见方圆
方圆把手放在电话的话柄上很久,也没有想好该怎样说。方圆想给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盛治仁打电话,想告诉盛部长,关于《组织生活》的那篇约稿,已经完成了,请盛部长提出修改意见。在此之前,除了给毕全力打过电话外,还从来没有直接给其他常委以上级别的市领导打过电话,方圆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说。更何况,自己与盛部长之间并不熟悉,几面之缘,只有这一回青联的座谈会互动的次数最多,其实也不过是几次互动而已。组织部长,掌管着全市所有党政机关干部的未来前途命运,方圆很珍惜有这么一个机会,能够直接与市委组织部长单线联系,方圆期望能够得到组织部长盛治仁的赏识,毕竟,自己还是想进步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方圆心中有一个宏伟的梦想,这是在孔子田的激发下燃烧起来的雄心壮志~~未来的一天,能够像翟新文叔叔一样,担任市教育局局长,主政东州教育系统。
想了半天,方圆还是让手离开了电话的话柄。拿起由于海河初稿,由自己亲自修改过好几遍的稿子,又读了一遍,觉得确实是把自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对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实现新发展都表达得非常清楚了。方圆又把手放到话柄上,鼓足勇气,对着盛治仁名片上的手机号码,拨了过去。
在对方手机的铃声一直响的时候,方圆的心一直在怦怦地跳,方圆甚至能够感觉得到,自己的舌头有一点发干。这是以前很少有过的感觉,就是与市委王书记、市政府宋市长、市教育局翟局长说话,也没有这样的感觉。
电话终于通了,对面传来了简短的问候:“哪位?”方圆恭恭敬敬地说:“请问,是盛部长吗?”对方说:“你是?”方圆说:“我是东州5中的副校长方圆。盛部长您好。”盛治仁的态度依然不冷不热:“哦,小方啊!你怎么知道我的电话?”方圆说:“盛部长,是您给了我一张名片,说让我给《组织生活》写一篇关于科学发展观与学校发展的稿子,写好后,给您打这个电话。”盛治仁说:“稿子写出来了是吧?”方圆说:“是的,我已经发到了您名片上写的电子邮箱里,请盛部长您审阅。如果需要我再修改,请您指示。”盛治仁说:“好,知道了。”方圆说:“谢谢盛部长。”但电话已经挂断了,方圆说的最后一句话,盛治仁是否听到,方圆都不得而知。
方圆心里有一种强烈的失落感。难道当大领导的,都是这样子吗?宋市长好像不是这个样子,王书记也不是这个样子,他们都是那么亲切,那么热情,那么平易近人。这个盛部长怎么有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难道自己刚才说错话了?方圆仔仔细细把自己刚才说过的话回忆了一遍,没有说错什么呀。方圆的心忐忑不安起来:这盛部长可是东州市的组织部长啊!他不会是对自己不能当天把稿子写好发过去,有意见了吧?
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阮少修敲门走了进来:“方校长,您让我写的那篇稿子,我已经写好了,请您过目。”这一篇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窦胜忠约的那一篇,是方圆结合科学发展观,谈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关系,这人的发展包括学生的发展,重点是教师的发展,紧紧地贴近了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内涵。其实这在方圆的头脑里,仅仅是一个思路,在窦胜忠来5中调研的时候,方圆听了其他教师的发言之后,临时有的想法,并没有深加工。没有想到,阮少修仅仅依靠当时座谈会的发言和方圆与阮少修的一次面对面交流,就完成了一篇逻辑清楚、阐述有力、语言老道、见解新颖深刻的文章来,标题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发展推动学校实现发展新跨越》。
方圆通读了一遍,感觉非常好。这篇稿子,即便是由自己亲自动笔写,也写不出阮少修的水平,这一点方圆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将于海河与阮少修比较起来,感觉还是阮少修更高一筹。方圆不知道,阮少修为了写好这篇稿子,昨天一天外加半宿,反复斟酌,反复润色修改,一直忙活到后半夜2点多。阮少修已经知道,方圆有一篇重要稿件,让于海河写的,这个于海河,显然是年轻了些,有些洋洋自得,不时还把这件事挂在嘴边显摆张扬。这其实是犯了官场大忌,稿子是你写的,领导都知道,但是如果你挂在嘴上显摆是你写的,这简直就是在无形中贬低领导。不知道方圆是否知道于海河显摆此事,如果知道了,估计于海河的政治生命也该结束了。当然,听到由于海河来写一篇重要稿子的消息,阮少修心里也很不好受。自己是办公室主任,自我感觉是东州5中的一支笔,但方圆并没有让他来写。是,那个阶段的其他工作是比较多,或许方圆有这方面的考虑,但是自己必须要证明自己的实力,证明给方圆看。所以,当方圆布置了这样一篇任务的时候,阮少修结合着那一次窦胜忠座谈会时方圆讲的,和方圆专门与阮少修交流时所说的思路,精心谋篇,匠心文字,使出了阮少修全部的解数。
看着方圆在阅读稿子的时候,阮少修的心里是忐忑的,也是有所期待的。阮少修相信自己的实力,但在这个看不透到底有多高实力的年轻上司面前,阮少修心里也没有绝对的把握。
方圆喜欢阳谋,看完了稿子,说:“阮主任,我要谢谢你。这篇稿子,写得非常好,如果让我自己亲自来写,恐怕也写不出这个水平。”阮少修说:“哪里?如果方校长来写,一定会写得更棒;只不过方校长工作非常繁忙,这样具体的事情,就由我们这些下属来做就可以。”方圆说:“阮主任谦虚了。我说的是实话。这篇稿子,不但把我的想法全部清楚地表达出来,更有一些引申拓展出来的新观点、新思路,可见阮主任是花了许多心思的。”阮少修说:“主要是方校长的思路好,观点新,我也从方校长的思想里受到了启发。”方圆喜欢阮少修的这种谦和,这与于海河的高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方圆说:“昨天晚上是不是加班到很晚?”阮少修说:“有方校长的信任,这比什么都重要。”这话说的,让方圆心里很爱听。方圆阳谋尽出:“阮主任,我非常信任你。”阮少修激动地站了起来:“谢谢。”方圆也站了起来:“这篇稿子,我准备一个字不改,直接报给宣传部窦部长。你昨天晚上加班,虽然不说,我也知道。阮主任,我还想起我儿子出生的时候,你在医院里忙里忙外,我要对你说,你所做的一切,我都记在心里呢!”阮少修激动起来,下定决心以后铁了心,跟着方圆走。阮少修说:“方校长,我只不过做了一点很小很小的事,您还记着,我真地很惭愧。”方圆说:“这个世界,对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有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回报。就说昨天晚上加班吧,没有人督促你,没有人监督你,但你还是加班了,而且加班的质量非常高。阮主任,人心是肉长的,我长着一颗人心啊!”阮少修觉得,就是累死了,也心甘情愿。方圆说:“你给自己记上加班费,月底统一发。”阮少修说:“不用了。”方圆说:“对别人要公平,对自己也要公平。”
阮少修把电子稿拷贝给方圆后离开方圆的办公室。方圆找到了窦胜忠的名片,按照上面提供的邮箱地址,将电子稿发到了这个邮箱。应该给窦胜忠打电话了,方圆的心里却发虚。想到了盛治仁的冷淡,方圆不知道在窦胜忠的电话里会不会有同样的情况出现。现在,方圆已经或多或少有了一些虚荣和面子,不喜欢被人冷淡的感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