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教育局长-第9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愿意!”声音地动山摇。
“那就努力地学习吧!那就勤奋地工作吧!那就全力以赴,用智慧与汗水,去铺就你们人生与事业成功的金光大道吧!”
“好!”全场的情绪被方圆调动起来,掌声在东师大最空旷的区域却是如此嘹亮。
“今天,你为自己是东州师范大学的一个学子而骄傲;明天,东州师范大学将会以你的成功而骄傲!祝福大家!”
方圆走了,花顺云、陈剑秋、何必等把方圆送到了大学的门口。方圆没去看徐泽民教授的新房,也没有去看大学里曾经教过他的老师,甚至连原本安排的座谈会也取消了,更不用说晚宴,已经被花顺云推迟了。看似活动不圆满,但取得的效果绝对让东州师范大学的每一个领导都震撼!近几年,随着信仰的缺失,人心越来越难以凝聚。大学也是一个小社会,同样也有人心散乱的情况。但今天,方圆却以其自身的魅力和成功经历,凝聚起了全校学生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相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用督促,东州师范大学的学生们,都能够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投入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中。
花顺云关注的是学校的整体发展,但年轻的大学生们,思想却更活跃。各大网站的东州论坛,东州新闻网的论坛,学生们的博客,天涯社区,学生们的QQ群,到处都在讲述着方圆和方圆在东州师范大学作的报告。这些网文的字里行间,透着对方圆的无限崇拜,透着对人生成功的渴望,一个报告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早已超出了东州师范大学领导的预料,超出了方圆的预料。
当然,一些花边新闻也伴随着主流的激励、崇拜而滋生在网络。一些人关心那个跑到主席台上送花拥抱方圆的女生;还有一些人,关心方圆在东州师范大学读书的时候,曾经暗恋的那个女生是谁……
网络世界里的热炒,不仅吸引了许多记者的目光,让他们决定围绕着此事进行系统深入地采访;更惊动了东州市意识形态领域的最高领导者~~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窦胜忠。在方圆作报告的第二天,窦胜忠在自己的电脑前,习惯性地浏览东州新闻网热点论坛的时候,就看到了那铺天盖地的谈论方圆在昨天下午回东州师范大学作的报告,甚至更有有心人,花了一夜的功夫,对照着录音笔,将方圆报告的全文也给登到了论坛里、网络上,成为最受欢迎的转载文章。一篇篇地网文读下来,窦胜忠的内心充满了震撼,脸上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微笑。他拿起电话,拨到了市委书记王国栋的办公室:“王书记,有件事向您汇报一下,不知道您有没有空?”
王国栋说:“胜忠部长,你什么时候来,我都欢迎啊!”窦胜忠说:“谢谢王书记。王书记,东州5中的那个方圆,昨天又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王国栋愣了一下:“方圆不是刚刚带了5中拿了清江省高考的第一名吗?还能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窦胜忠说:“也是好事,不是坏事。昨天,方圆回东州师范大学他的母校,作了一个报告,现在网络里已经疯狂地议论方圆的报告。甚至,有人还根据录音笔,把方圆的报告给整理成文字发到了网上。王书记,我把方圆的报告打印一份,给您看看。这个报告啊,很感人,也很激励人。方圆呀,这是在替我宣传部在做事哩!”王国栋也来了兴趣:“好啊,你快过来吧。”
几分钟后,窦胜忠来到了王国栋的办公室,把方圆昨天作的报告呈递给王国栋,自己默默地坐到了一边。王国栋拿起了报告,很认真很专注地阅读起来,读着读着,脸上露出了浅浅的微笑。十多分钟后,王国栋抬起头,笑着问窦胜忠:“胜忠部长,你说方圆在大学里暗恋的那个女生会是谁?”
一句话,让东州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窦胜忠同志“花容失色”:不会吧?一向严谨的王书记,不会这么八卦吧?仯
………………………………
1882震惊
王国栋看着窦胜忠吃惊的神情,坦然一笑:“我不是关心方圆在大学里暗恋的女同学是谁,我在想,肯定会有人拿方圆的这句话作章。|经|典|小|说|ET|一个青年干部的成长,周围一直伴随着流言蜚语,这很不好的。胜忠部长,你是管意识形态领域的,有没有一个办法,减少这方面的传闻。在过去的一年里,有关方圆的绯闻,在全市闹得沸沸扬扬,已经好几回了。去年我记得,方圆小两口在商场里闹矛盾,被描绘成与情人吵架;前些日子,方圆为了正视听,在党委会上请求组织还其清白,结果清白是证明了,但却把鹏有市长和他的女儿给牵扯了进来。这一回,不知道方圆的那些女同学会不会再一次被人虚构一回与方圆的故事?”
窦胜忠说:“书记,没有流言蜚语,说明这个人已经被彻底地遗忘;方圆有这么多的流言蜚语,恰恰证明了他的优秀,他的干净。当一个人没有把柄的时候,攻击他唯一的途径就剩下这个桃色传闻了。书记您也知道,只要政治上没有错误,经济上清清白白,就是有一些桃色传闻,也不会影响方圆的提拔使用。”王国栋说:“话是这样说,但还是没有这方面的传闻要好。”窦胜忠说:“像方圆这样的青年干部,不知道是多少女孩子心目的白马王子?这一回在东州师范大学作报告,不知道又有多少女大学生视方圆为偶像了。”王国栋说:“是啊!时代不同,我们看一个干部的眼光也要与时俱进;同样,时代不同了,对一个干部的考验也不同。”窦胜忠说:“书记说得对。书记,我有一个想法,向您汇报一下。”王国栋说:“请讲。”窦胜忠说:“大学生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如果方圆能够在东州各大学作这样的报告,对于青年人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是很有好处的。”王国栋点点头:“这几年,这方面的榜样确实少了一些,人民群众的思想,包括大学生的思想,有一点像一盘散沙。如果确有必要,我看可以做一做。”窦胜忠说:“那实在太好了。”王国栋说:“我们的出发点就是了工作,一切站在大局的需要。”窦胜忠说:“是。党的喉舌应该更多一些正面的导向,那些花边新闻、小道消息,真应该消失殆尽。”
这个时候,王国栋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机响起来。窦胜忠知道,省里来电话了。窦胜忠站了起来,指了指外面,便脚步轻轻地走了出去。王国栋看了一眼,立刻接了起来,声音异常亲切而恭敬:“贝部长,您好。我是国栋。”
打电话来的,是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贝镇隆。贝镇隆说:“国栋同志,明天我准备去东州,看看你们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有两个重点,一个是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贯彻情况;二是看看东州市的党校和党的后备干部培养情况。到时候,我要听取市委的汇报。”王国栋说:“是,贝部长。”贝镇隆说:“省委组织部已经通知市委组织部了。我给你打这个电话,没有别的意思。我来东州,想去东州5看一看。”王国栋大吃一惊,但哪里敢表露半点:“是,部长。到时候我亲自陪您过去。”贝镇隆说:“一所在省里名不见经传的,一下子考了个全省第一,不简单。”王国栋惊奇万分:什么时候,贝镇隆也开始关心起方圆来了?王国栋说:“是。今年高考,东州5为东州市争了光。”贝镇隆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从这个方面看,我们各个方面的事业进步,都需要有一批有能力、想干事、能干成好的干部。国栋同志,要好好地总结经验啊!”
贝镇隆挂断了电话,王国栋陷入深深地沉思。总结经验,总结什么经验?王国栋还在发愣的时候,另一部电话机响了,王国栋看了一眼号码,拿了起来:“治仁部长。”盛治仁态度恭谨:“王书记,我有重要工作向您汇报。”王国栋说:“来吧。”王国栋知道,肯定是与贝镇隆来东州有关系。王国栋挂了电话,起身推门,请窦胜忠进来。王国栋说:“省委组织部贝部长来电话,明天要来东州视察调研。要看看我们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建设,主要是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情况,胜忠部长,你们宣传部和《东州日报》社准备一下,作为一个考察点,你抓紧准备吧。”
窦胜忠知道,这是王国栋在为他创造与贝部长接触的机会。贝部长作为省委里干部作用和调动话语权很大的干部,管的正是他们这些厅级干部。一个副厅级干部能不能晋升正厅级,省委书记和省长的提名固然重要,省委组织部的推荐与考察,同样非常重要。作为清江省管官帽子的大员,窦胜忠做梦都想能搭上线,现在,王国栋要给他创造机会了。
窦胜忠说:“谢谢书记,我马上回去准备。”王国栋沉稳地点点头,说:“宣传战线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也很重要的。如果培养和选拔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的同志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我看胜忠部长也要好好总结总结经验。”
这显然就是王国栋在点步了。窦胜忠说:“是,书记,我一定要好好总结经验。”王国栋说:“我就不送你了,一位治仁部长要过来。”窦胜忠说:“书记,不用送。”
盛治仁来了,一向冷峻的脸孔上也多了几分微笑:“王书记。”王国栋说:“治仁部长坐吧。”盛治仁说:“刚刚接到省委组织部打来的电话,明天,省委常委贝镇隆部长将来东州视察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我第一时间向王书记汇报。”王国栋点点头:“好。”盛治仁心里有些失望,但并不表现出来:“王书记,听省委组织部的同志讲,要视察我市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的情况,要视察市委党校和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说是要听取市委的汇报。请王书记作指示。”王国栋说:“相关的工作情况,由市委组织部组织材料,今年下班前报到我这里,看一看。”盛治仁拿笔记下,说:“好。”王国栋说:“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不能光汇报。贝部长还想去东州5看看,刚才打电话通知我了。所以我提个建议,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除了听汇报,最好再实地考察一下。我建议安排五个点,第一个点,安排市委机关,就去宣传部吧;第二个点,安排国有大企业;第三个点,去东州5。东州5高考第一,这科学发展观怎么样,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方圆同志是市委提拔的最年轻处级干部,这本身也说明了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治仁部长要把我们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提拔重用,写到工作经验去,举的例子也可以就是方圆嘛。”盛治仁说:“是。”王国栋说:“第四个点,安排到街道或社区。再安排一个备用点。宣传部和5这两个点我建议了,其他三个点,你来安排。”盛治仁说:“是。王书记还有其他指示吗?”王国栋说:“问清贝部长飞机降落的班次和到达时间,明天,我和你一起去迎接贝部长。”盛治仁说:“好的。”
两个人都沉默下来,盛治仁没有要走的意思,王国栋也没有赶盛治仁走。两个人平常都不是话多之人,这倒与两个人的性格很相像。过了好久,盛治仁开口:“王书记,这一次贝部长来,会不会有其他的目的?”王国栋说:“贝部长是组织部长,考察我们的干部,正是他分内的职责。”盛治仁说:“从省委组织部打来的电话看,主要是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党员干部建设情况;贝部长给您打电话,说要到5,这可是组织部通知里没有的。关于方圆,王书记您看……”王国栋说:“精心准备吧。字材料也好,参观点也好,我们都应该高度重视。需要市委和我支持的,你跟我说。”盛治仁点点头:“谢谢王书记。”王国栋说:“抓紧时间吧。几条线同时铺开,压力不小的。”盛治仁说:“我一定尽全力。”
盛治仁出门,其实很想直接去宋云生的办公室。这样的事情,也应该通知宋云生的。宋云生是市长,也是市委副书记;盛治仁忽然想到,其实还应该让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时明祥知道,因为时明祥还兼任着市委党校校长。
返回办公室,盛治仁又坐在那里想了好一会儿,才拿起电话:“群部长,你过来一下。”很快,常务副部长群峰出现在盛治仁的面前:“部长,有什么指示?”盛治仁说:“关于明天市委的汇报材料,你亲自督促,下午4点前我要看到像样的稿子,5点前报市委王书记。”群峰迅地记下要点。盛治仁说:“明天,贝部长将视察几个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点,一个点是市委宣传部,一个点是东州5,再安排一处国有大企业、一处街道或居民点,再选择一个备用点。这件事,你来安排,确保万无一失。”群峰说:“是。”盛治仁说:“几个点的汇报材料,你要亲自过目,严格把关,不能让他们乱说。”群峰说:“是。”盛治仁说:“东州5,你亲自去一趟。贝部长的视察,东州5是重点。”群峰说:“省组织部的通知里没有说啊!”盛治仁说:“贝部长给王书记打电话,要去东州5看看。通知里没有。”群峰震惊了:“好的,部长。我安排好相关工作后,立刻去东州5。”盛治仁说:“抓紧时间吧。贝部长,很重要。”群峰说:“是。”心里话,能不重要吗?我能不能从正处晋升副厅,官帽子可是捏在贝部长的手里。
手机阅读本站:
本书地址: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1883王见王
read336();
百度搜索本书名+看最快更新
'第2章 第二卷校长之道'
第1793节 1883、王见王
毕竟是在官场浸淫过二十多年的人。只需不到一秒钟,宋云生就平静了下来。从工作流程上看,省委组织部给东州市委组织部打过电话,其实已经走完了流程,剩下的就是两个办公室之间对接。现在,省委组织部长贝镇隆亲自给王国栋打电话,如何能让宋云生不惊心。宋云生不甘心哪!这么大的事情,省委副书记郭锋竟然没有提前打招呼,难道他老人家不知情吗?
宋云生掩饰住内心的慌乱,再看一遍通知,再想一想盛治仁转达的王国栋的那句话透过的信息,宋云生若有所思。忽然,他猛地站了起来:“治仁,贝部长这一次来,重点在东州5中,重点在方圆身上啊!”盛治仁也吃了一惊,连忙站了起来:“是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都是常规工作。”宋云生在房间里踱了几步,说:“我打个电话。”
回到办公桌前,拿起电话,神色恭谨地拨了过去,脸上含着笑,声音也是有些谄媚:“徐主任,我是东州的宋云生啊!冒昧地打扰你。”徐达仁说:“宋市长,谢谢你送来的茶,还是竹笋、天鹅肉,很不错。”宋云生说:“东州小地方,也只有这些不值钱的东西。”徐达仁说:“宋市长,有什么指示需要我效劳?”宋云生说:“不敢,不敢。徐主任,刚刚接到通知,省委组织部贝部长明天要来东州,指名要来东州5中视察。我们这里,离着杭江那么远,有的时候消息也不是那么灵通。”徐达仁说:“东州5中今年的高考是清江省最好的中学吧?省委赵书记作了批示,分别给了贝部长、田部长、屈省长和省教育厅。贝部长的行动挺快的嘛!”宋云生说:“太感谢徐主任了。谢谢,下一次去省里办事,徐主任一定给云生一个面子,出来坐一坐呀!”徐达仁说:“客气。”
在徐达仁的眼里,这个批示根本不是什么秘密,已经通过办公网的形式,直接发到了组织部、宣传部和省政府办公厅,还是省教育厅,跟宋云生说一说,倒也根本算不了什么事。但就是这么一句话,在基层的像宋云生之流的人看来,这仿佛就是最内部的核心秘密。想到了这一层,徐达仁忍不住笑了。
挂断电话,宋云生冲着站在一边有些呆愣的盛治仁说:“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徐达仁,赵书记的大秘。”盛治仁也震惊了:敢情宋云生与徐达仁的关系这样好?内心的那种动摇与煎熬也更加让盛治仁感到了像被炙火在心尖上灼烧一般难受。
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宋云生安定了许多:“治仁,该布置的工作都布置了吧?”盛治仁说:“都布置了。”宋云生说:“贝部长来,是因为赵书记对东州5中高考的事情有专门的批示。你分析得很对,科学发展观,干部队伍建设,这都是例行工作。真正的重心在方圆身上!治仁,你想想看,从去年11月到现在,省里来了多少领导,在关注5中,关注方圆?方圆没到5中的时候,为什么就没有人关心过?对人不对学校啊!现在,我们的重点当然也应该在放在方圆那里。治仁,如果你没有什么紧急的事情,我们两个现在就去东州5中。”
盛治仁也觉得宋云生说得太对了,一下子抓住了要害。盛治仁说:“好,我陪着市长去东州5中。”宋云生说:“说起来,我是非常关心东州5中的,前几天我去东州5中,已经跟方圆说过,市政府准备拨款20万元,奖励有贡献的老师。在整个东州市,大概我去5中的次数最多了。当然稳誓阕龅靡膊徊睿蹲橹睢飞夏闱鬃缘闫婪皆驳奈恼拢庾慵晃皇形橹砍ざ砸桓瞿昵岣刹康墓匦暮团嘌!
宋云生的话,极有水平。盛治仁想到那篇报道,说:“我去5中的次数实在是太少了。”宋云生说:“现在去。多一次总比少一次好!”盛治仁说:“用不用给东州教育局先打个电话?”宋云生说:“不用。快到的时候,我直接给方圆打个电话就成。”
盛治仁感叹:宋云生的手段使用起来,真有一种炉火纯青的感觉。自己当初能够与宋云生成为盟友也好,成为互动支持的伙伴也好,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宋云生的才干和前景。自己虽然也算是比邓云聪要强许多倍的能人,但与宋云生比起来,还是逊色不少。只是不知道,省委赵书记为什么不待见宋云生,而偏偏看好那个能力不怎么强的王国栋呢?难道赵书记也是在坚决贯彻前任省委书记、现已晋升政局常委的习书记的指示精神吗?习书记一直比较看重官员的德行,在福建,在清江,基本上没有习书记任何在经济方面的问题,似乎习书记对钱不感兴趣。据说,当年那个风云一时的走私大王赖某某也曾经想打通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书记,但未能成功。最近,习书记当选政局常委后,在中央党校讲话,明确提出干部选拔的标准应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习书记说,一个有能力但品德恶劣的干部,对党和国家事业的破坏力,远远大于一个品行端正但能力稍微弱一些的干部。一个品行端正但能力弱一点的干部,或许会影响发展的速度,但一个能力很强却品行端的干部,对党和国家的伤害极大,一旦暴露,严重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威胁到党执政的基础。能力越强,这种破坏力反而越大。作为市委组织部长,盛治仁是反复研读过习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培训班上的这篇讲话的。作为一个有思考的厅级干部,盛治仁其实内心深处不完全认同这一讲话精神,毕竟,庸官误国,能吏治国。盛治仁最崇拜的历史上的官员就是大明中兴的内阁大学士张居正,他力挽狂澜,将武宗皇帝、嘉靖皇帝60年留下来的千疮百孔的乱摊子,发展到比明朝仁宣之治时还要强盛的中兴之治,以臻于张居正死后,虽然万历皇帝25年不上朝,但国库依然充盈,国家依然强盛。张居正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宰相,同时他又绝对不是一个清官,各地方的大臣们孝敬的银子、美女、田产,照收不误,据史书记载,张居正之死,与抗倭名将戚继光关系很大。当时戚继光已被朝廷调到北方守边,为了拍张居正的马屁,戚继光想方设法,搞了两个西域的蓝眼睛美女,敬献给张居正,结果让张居正日夜操作,很快就累虚脱了,不久就病死了。张居正如果还能再活二十年,或许就没有清朝,也就不会死后一个月,被他压制得敬畏不得了的万历皇帝在封公之后,又鞭尺剥爵,直到崇祯年间才能张居正平反。
盛治仁认为,像张居正这样的官员,固然有些缺点,固然有些贪财好色,但如果在国家重要的岗位上,对国家的发展、对人民的幸福,还是利大于弊的。
还有一个官员,盛治仁也认为应该一分为二去看,那就是清朝乾隆皇帝年间的户部尚书和|。以乾隆皇帝之英明,如何不知道和|之贪?但让和|掌户部(今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央人民银行三家的权限吧)二十余年,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乾隆在世,是中国除元朝之外疆域面积最广、国势最强盛的时代,那时的中国,北到外兴安岭,南到越南中部,西到咸海,东到库页岛、琉求,还有外蒙古、贝加尔湖,无不在中央政府的有效统治之下,国土面积1600万平方公里,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