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木棉之浴火大剿匪-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写濉⒄跋缯颍蚊姓僭保欢率瞪衔笛迥诓康牧α咳词茄迥诓康氖橹
………………………………
第三节
瑶族石碑组织构成一般以最基层的村、寨头人为主,村、寨头人由本村、寨最有威望的人担任。除了村、寨头人之外,往上又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24/63/72整个大瑶山石碑组织实行分片管理,几个村、寨组成一个片区,叫小石碑,几个头人中威望最高的人,级别为24,叫小石碑头人:几个小石碑头人中威望最高的人,级别为63,叫大石碑头人:几个大石碑头人中威望最高者,级别为72,称为总石碑头人,这个总石碑头人就是被瑶族人称之为“瑶王”的人了。
瑶山的瑶族也并不是只有一支,一般分为盘瑶、坳瑶、茶瑶、山子瑶、花蓝瑶五个瑶族支系。这五个瑶族支系不仅来源、语言、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居住地也不一样,比如盘瑶便是居无定所,散居各处。各瑶族不仅居所不同,就是衣着服饰也各有各的特点,生活习惯也千差万别。不过,维系族群关系和秩序的领导机制还是大体一致的。每个瑶族支系的大石碑头人,本系族人还是清楚的,由于支系多,分布广,加上地域辽阔,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各族群之间交往障碍等因素,这所谓的“总石碑头人”却显得有些“虚幻”或“道听途说”,传言中谁的威望最高,谁就是所谓的大瑶山“瑶王”了。
当然,瑶山的瑶王,除了“德高望重”、“威名远扬”之外,要当上瑶王,还得需要统治阶级也就是官府的认可和支持才行。这样一来,官府的暗中操纵也是必不可少的,瑶山的瑶王也是要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李有寨这个瑶王就是这么当上的。1930年,李有寨还是一个大石碑头人,受36瑶72村的领导。这一年,广西省以“开化瑶山”名义,向瑶山派出一些***党政训练所毕业学生,开设“化瑶”学校,目的是想通过“教育”来提高瑶民的素质,以适合“开明”社会的需要。在这些学生中,桂南县汉族人黄云焕“表现”最为突出,不仅成为了李有寨的女婿,还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优势,拉拢当地官员,成功地将李有寨吹嘘成了“瑶王”。
黄云焕还利用政府开发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家乡十八山,引盘瑶居住的机会,申请经费,购买枪支、弹药,大量装备李有寨所属地方武装,使其“瑶王”地位得到更加稳固。
反之,黄云焕也因此得到李有寨的“鼎力支持”,为黄云焕在瑶山“造出”不少“业绩”来,为黄云焕当选***中央立法院立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经过多年的经营,李有寨便成了大瑶山地区“最有权势”、“最有势力”的瑶王了。虽然李有寨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大瑶山地区自古到今算是最有实力,最能够掌控自身命运和地位不被他人轻易取代的瑶王,但是由于地域、支系的特殊性,李有寨虽然身为瑶王仍然有他的局限性,不可能掌控所有的瑶民,加上当前已不是***统治时期,瑶山乡、村政权已由人民政府所控制,瑶民当然已不是过去的瑶民,心向**、人民政府的不少,这样一来,李有寨在很多地方也不过是名义上的瑶王,对一些地方的控制及影响力也非昔日可比。这种控制力和影响力的消退以及各分系的大石碑势力的相对独立,为周边土匪势力和***残兵的大举进入创造了条件。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瑶山地区便聚集了大量的土匪武装,加上白崇禧的事先经营,这里显然变成***反动派****的“桥头堡”就不足为奇了。
台湾方面正是看中李有寨这一瑶王身份,加上过去他与***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直在拉拢、腐蚀他,将他绑架在自己的战车上,利用他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来为****服务,将周围及附近,乃至整个广西的反gong势力纠集在一起,打造“反攻复国之弧”最核心一环。为此,台湾方面不惜委任他为反gong救**七县(荔浦、修仁、蒙山、桂平、平南、武宣、象县)总司令,给了他一个大大的头衔。
郭连为了也能在瑶山插上一足,经营自己的地盘,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为将来“杀出瑶山,再造辉煌”,这回是“撕破脸皮”,全力拼了,他亲自登门拜访瑶王李有寨,讨要一块“栖身之地”。
向李有寨讨要地盘,郭连自然有他的“杀手锏”。一来,抗战时期,郭连消极抗日,为了躲避日军清剿,曾经率队伍来到大瑶山一带躲避,用平日掠夺来的财物拉拢过李有寨,得到过李有寨的帮助,与李有寨算是有“旧交”了;二来,在土匪猖獗时期,李有寨“眼红”外面土匪势力扩大,他自然不想“龟缩”于大山之中,也想到外面去“捞世界”,为日后“光复”打下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为此,他也曾经求助过当时“红极一时”,地盘发展最快、最大,实力最为“雄厚”的郭连,并得到郭连的鼎力相助,这点郭连始终没有忘记,郭连这次是要李有寨对他“报恩”了;第三,“挟天子以令诸侯”郭连握有肖雅芝这张“王牌”,可以用台湾方面的“虎威”来压制其他势力,获取插足瑶山更多的“正当性”和“正统性”。
郭连当然试图用这“三支箭”,从瑶山的群狼犬牙中捞到自己的一份“好处”。他的如意算盘会实现吗?
大瑶山坡头山寨,是李有寨及所在坳瑶族瑶民主要居住的大山寨。山寨建在两个対应的山坡之上,寨楼沿两侧山坡层层叠叠向上,好似两扇半开的门,门板上画着青山绿水和房子。两面山坡寨子中间是一条山坳,山坡下,两寨子中间有一块很大的空地,空地的中央是瑶山用来祭祀的地方,建有一个雄伟的神像。
这个神像很是特别。中间是一尊石头雕塑而成的牛头,牛头的角一看便知是水牛的两个角,向两侧弯曲,显得十分的有力和雄奇,两只牛眼瞪得圆大,黑白分明,牛气冲天,一看就是只斗牛。更为显眼,让人瞩目的是,两支强劲牛角之下分别安放着两个巨大的铜鼓。这两个铜鼓制作十分精美,上面镶嵌及刻录着天神、山神、雷神、日神等瑶山四神的精美图案。
这两个瑶山四神居留的铜鼓,与瑶民劳作的命根子——水牛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瑶民祈求上天众神保佑五谷丰登,丰衣足食,过上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是祭拜祖先,崇尚神灵,祈求和平的祭祀之所,也是通往山寨的必由之路。
李有寨和几个大石碑头人围站在一堆干木堆砌起来的火堆旁烤火,商量着瑶山日常事务。一个寨兵前来报告:“报……总头人!有一个叫郭连的,带着一干人在寨子外面求见。”
………………………………
第四节
“郭连?”李有寨听到这个名字楞了一下,“是四十八弄的郭连嘛?”
“正是四十八弄的郭长官!”
“他可是个‘大人物’啊!平时请都请不来的呀,今日怎么来了我瑶山?”李有寨稍微沉思片刻,望了一眼眼前烧得正旺的大火,冷冷一笑,扫视周围的人,似乎在问别人,又似乎在问自己,“这段时间,瑶山火得很啰,没晓得是祸是福?”
“瑶山有句老话讲:柴多火大烧得旺,人多气盛是好事。”一个大石碑头人说道。
“好个屁哟?山多地少,没得吃,来了这么多人,吃什么?吃哪个的?旺个鬼!讲鬼话!”一个年纪大的大石碑头人愤愤地说,将手里一根小木块扔进火堆当中,火堆顿时崩坍了一角,飞溅出不少火***迫一旁的人赶紧移动身子,向后退了几步。
“湘桂黔边区联合指挥部总司令要比老子这个七县总司令要大得多,快请郭长官进来!”说着,李有寨人已离开火堆,率领众人出寨迎接,郭连这个面子李有寨还是要给的。
郭连在莫同的陪同下,一干人站在牛头铜鼓像前,等着寨子里的人出来。
“好个雄奇、威严的牛头和铜鼓!尤其是那双牛眼睛,像是要吃人。”莫同叹道。
“牛是要吃草的,不是要吃人,要看那两个铜鼓,像是两个鼓鼓囊囊的肚子,是要吃天下的,吃多少都不够。”郭连意有所指,“我等就是要躲进这个牛肚子里,以后就能吃遍天下了。”郭连指指铜鼓说。
“还是郭长官看得远,我等鼠目寸光啊!”莫同拍马屁道。
“汝等拍马屁是也!”郭连笑道。
“哈哈哈……”众人开怀大笑。
看来,郭连等人这次来,是胸有成竹,志在必得的了。
远处,山寨里下来一队人马,渐渐走近,原来是李有寨等人和一队寨兵。
“听闻郭长官亲临瑶山蛮荒之地,小弟迎接来迟,迎接来迟了!”李有寨快步向前,向郭连行了瑶族迎宾之礼。
郭连拱手急忙还礼,说道:“多年不见,总头人身体还是那么健朗,雄风依旧,是瑶山之福啊!”
“哪里哪里!鄙人不过是得到瑶山天、山、雷、日众神庇护罢了,山野之人只能靠众神庇护得以延续,不像郭长官在外面叱咤风云,海阔天空那么洒脱。”李有寨话里有话,意思是说:我们躲在山里负隅偏安,享受众神恩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你郭连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不在外面“捞世界”却跑到我瑶山来干什么?
郭连当然明白李有寨之意,他得给自己,给李有寨一个造访的理由哇!
“兄弟这次前来,是专门向瑶王‘讨碗水喝’的,怎么?不欢迎吗?”郭连以一种开玩笑似的口吻说。
“讨碗水喝?郭长官见笑了吧?我们瑶山只有山泉,可没有大江、大河之水呀?就怕郭长官喝不惯瑶山的山泉水。”李有寨“呵呵”道。
“口渴了,还管那里的水?有得喝就不错了,郭某又不是没喝过山泉水,喝的惯,喝的惯!”
“既然郭长官不嫌弃我们瑶山的水,那我李某也不能太小气,想喝多少?管够!郭长官里面请……”李有寨自然探明郭连来意,也不好拒绝,先请郭连入寨,看他怎么讲吧?
众人落座,瑶女上前,给客人倒上一碗“迎宾酒”,众人饮毕,瑶女又沏上一杯瑶山茶。
郭连品过瑶山茶之后,频频点头,赞道:“好山出好水,好水泡好茶,好友相聚茶更香。有好水,无好茶,君子无品;有好茶,无好水,品之无味。这瑶山的仙茶,瑶山的圣水,融合在一起,才能让小人变君子,君子变圣人也。什么叫茶品?这就是茶的品质!”
郭连的一番话,似在品茶,实在说人。意思是说你我同为茶、水,要相互帮衬,相互融合,按桂柳话说,才有搞。同时也在提醒李有寨,要做君子,不做小人,别忘了过去互相提携的旧情,老郭有难的时,你李有寨要做君子,做圣人,该帮的还是要帮,为郭连接下来提出要求,预先做个铺垫。
“既然郭长官那么喜欢喝我们瑶山的茶,那你就多喝点,这可是我们茶瑶中的上品啊!”
“好茶留着慢慢品吧,不瞒总头人,郭某这次来‘讨碗水喝’,就是想找老弟给郭某要块‘栖身之地’的。”郭连之前有过铺垫,便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的来意,向李有寨提出自己的要求。
“要地盘?郭长官说笑了!谁不知道要地盘找郭长官要,怎么会郭长官找小弟要?”李有寨装着一副吃惊的样子,“谁不知道郭长官是桂中、桂北一带最大的地主,人多势众,财大气粗,只有别人求你,哪有大哥求人的?”李有寨故意这么说,他怎么不知道现在的形势,派去外面的探子早就回来报告了周围的情况,之前还听说郭连和陈天雷战死四十八弄,李有寨还为两人惋惜了好一会,今天看见郭连如鬼魅般出现在眼前,还真的被吓了一跳。
“兄弟呀!你身处大山之中,不知道外面的形势发展之快,现在情况不同往日,gong军开始大力剿匪,打压我反gong救**生存空间。根据总部的训令和肖特派员的要求,郭某和陈天雷长官先后撤出四十八弄,这不叫失败,这叫战略后撤,陈长官已经撤到湘桂黔边区一带开辟新的‘游击区’,郭某一来离瑶山比较近;二来与总头人又有昔日旧交;三来总部认为瑶山是‘光复dang国的桥头堡’,太重要!急需郭某的参与。所以,要求郭某与大头人通力合作,打造大西南‘*****这颗‘璀璨的明珠’。这是你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啊!dang国复国的重任都落在你我身上了……”郭连拍了拍李有寨的大腿,煞有介事地说,好像说成郭连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dang国复国“大业”,委曲求全来瑶山似的。
“说吧!郭长官有什么要求,需要李某做的?李某一定竭尽全力相助。”李有寨与***又不是第一次合作了,面对解放军会剿大瑶山的风声,他也感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巨大压力,他也急需招揽这些人来替他“守城”,帮助郭连不过是件“顺水推舟”的事。
“总头人,你是瑶山的瑶王,跟你要点地盘作为郭某的立足之地应该没问题吧?”郭连试探性地问。
“没问题!瑶山之大,弄快地盘有何难?不过……”李有寨用眼睛瞅了瞅周围的那几个大石碑头人,“你们谁愿意接纳我这位朋友哇?你……”李有寨用手指了指一位大石碑头人说。
………………………………
第五节
“总头人,我那里不行啊!我们已经接纳了****的一支部队,天天给他们弄吃的,弄喝的受不了了,瑶民自己都没得吃了,意见大得很,再这样下去,惹急了瑶民,我这个头人就别想当了。”那被问的头人急得直摇手。
李有寨又连续把手指向其他几个头人,结果都一样,没有那个头人愿意这样做。土匪的蜂拥而入已经给瑶民带来极大的威胁和负担,这些土匪到了以后,不是抢粮的抢粮,就是****妇女的、欺压瑶民,弄得各村寨乌烟瘴气,瑶民是怨声载道,不堪重负。
李有寨无奈,向郭连摊了摊手,一副无能为力的样子,并说:“郭长官,你也不是不知道,我这个所谓的瑶王,包括在坐的各位大石碑头人都是瑶民选出来的,没实权,说不要你当就不要你当了,爱莫能助啊!”李有寨边说边用狡黠的目光观察着郭连的表情,意思是说,你也看到了,老子也没办法!
“哈哈哈……”郭连一拍凳子站起身来,笑道:“瑶山的瑶王、总石碑头人搞不掂瑶山的事情,这不是个笑话吗?一个反gong救**七县总司令都办不了一件小事,你信吗?”
郭连一番话说得李有寨是面红耳赤,浑身不自在,郭连还想说什么,李有寨急忙用手制止。
“罢罢罢!郭长官别说了!再说老弟就找个地方钻进去了。这样吧!我给你一块地盘,想要多少自己去拿,你郭长官怎么弄我不管,我既不管吃,也不管补给,一切由你自己解决,怎么样?”李有寨盯着郭连的眼睛征询道。
郭连想了一想,只要有地盘,其他问题可以慢慢解决,便一口答应下来。
“好吧!我就把盘瑶居住的‘落山坳’给你。盘瑶本来就居无定所,当年‘化瑶’运动,给了他们一些居住的地方,这些地方本来就不是他们的,历来就是土匪住的地方。”看见郭连脸色有些难看,戳中了郭连的痛楚,这郭连本来就是土匪出生,给这块地方也算是“对头了”,“郭长官,我不是说你们是土匪,我是说,这个地方比较偏僻,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要?”
“不要?还有得选择咩?”郭连反问道。
李有寨摇摇头,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给郭连的了。要知道其他的力量他也动不了,也惹不起,个个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想从他们那里挖点地盘,有如要了他们的命一般。
就这样,郭连总算从李有寨手中“抠”出来一块地,偏是偏了点,但地盘还不小,够他用的了。
郭连、莫同的人马进驻落山坳。起初,落山坳一带的盘瑶人不买账,他们可不管瑶王是不是同意,反正他们盘瑶人不欢迎这些闯进他们家园的外来强盗,便组织盘瑶人进行抵抗。可惜的是,这些手握木棍、镰刀、锄头,土制猎枪的盘瑶人,哪里是郭连、莫同的对手?经过镇压瑶民和收买当地石碑头人,郭连、莫同总算在落山坳站稳了脚跟。
当然,对郭连、莫同镇压盘瑶人的暴行,有些石碑头人是看不惯的,悄悄地跑到李有寨那里告状,希望他们心目中瑶山“最德高望重”的瑶王能替他们主持公道,结果,李有寨怎么说?李有寨对他们说:“这些拿枪的人,无论他们是官府的也好,土匪的也罢,都是些强人、虎狼之人,你们是惹不起的,就认了吧!他们要地,你们就给他地,他们要吃的,你们就给他们吃的,他们要人,你们就给他人,硬着来,吃亏的是你们,不值啊!”
“总头人!我们盘瑶是来找你主持公道的,身为瑶山的瑶王,你怎么替强盗说话?你怎么不为我们瑶民做主?那我们要你这个瑶王做什么?”一个大石碑头人气愤地说。
“不是我李有寨不替你们说话,更不是我这个总头人不替瑶山做主,老子也是没办法的事。如今,山外的解放军早已把瑶山围得水泄不通,随时进山围剿,到时,你我什么头人、瑶王的恐怕都当不成了,瑶山也要姓gong,你我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这是‘外患’;‘内忧’就更多了,老子不仅要对付那些心向**的瑶民的造反,还要应付你们这帮大头人的不满,还要给山里那些众多的‘老虎喂食’,就是给那些什么军的、什么司令的、反gong救**的‘喂食’,他们要粮老子给粮,他们要地盘老子给地盘……别说什么瑶王,老子这个台湾方面委任的七县总司令也算个球喔?要不……这个瑶王,你来当好了?老子主动让贤?”李有寨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好像他现在干的就是为瑶山“扛大包”的活,谁愿干谁来干,自己是受苦、受累了。
李有寨这番话,说得在场的头人低下了头,更说得那个说话的头人浑身大汗直冒,他哪有这个能耐处理当前这些头疼的,关乎瑶山命运的事情啊?他急忙推脱道:“我哪有这么高的德行当这个瑶王啊?这瑶王还是你当吧,我不过是替我们盘瑶提提建议而已,既然如此,那就算……算了。”那头人说完,不再作声。
“既然各位头人都不愿做这个瑶王,那老子就继续勉为其难,先做着先。不过,既然老子还是瑶山的总头人,老子在这里丑话说在前面,老子不仅是瑶山的瑶王,更是救**七县总司令,**进山,对你们没有好处,你们只有跟着我,配合瑶山各路救**抵抗解放军的进攻,只有保住瑶山,你们才会有好日子过,各位头人,你们讲哩?”
“听明白了总头人,我们愿意追随瑶王左右,听瑶王的号令!”众头人不得不答道。
“愿瑶山的神灵保佑你们!保佑我瑶山度过这一坎!”
众人面向大门外牛头铜鼓神像,行瑶山祭拜之礼。就这样,在李有寨的绑架下,众头人不管愿不愿意,不得不参加到瑶山的这一场混战当中……
这样一来,李有寨管不了,也不想管,甚至于包庇、纵容,郭连的胆子更大了,在别人的“地头”上,干着大肆烧杀抢掠的勾当,不断巩固和发展着自己的地盘。不仅如此,他还联合了周围最大的一支土匪武装――桂东军政区副司令甘德,以及另一支武装――东北联合军司令韩贵云。通过彼此利用,抱团取暖,郭连在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匪气”,提高了自己在瑶山土匪中的声望,不断巩固了自己的地盘和在瑶山的发言权,这也是肖雅芝乐意见到的,肖雅芝当然希望通过郭连这个“老朋友”,增加自己在大瑶山及桂南、桂东一带的影响力,这也是台湾方面希望郭连成为他们加强对大瑶山土匪有效控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抓手。
………………………………
第六十七章肖雅芝瑶山督阵,众匪首坡头问路
为了抵抗解放军会剿瑶山,保住瑶山作为“反攻复国”最重要的“桥头堡”和整个广西土匪的“大本营”,台湾方面是煞费苦心。
不仅电令肖雅芝亲临瑶山督阵,还令瑶山各路特派员积极配合,帮助众匪首商讨对策,重要的是整合各匪帮,试图将他们捆绑在一起,形成“整体实力”,以便应对解放军的进攻。
台湾方面还启动各类情报人员,配合大瑶山方面,其中就包括高级间谍“穿山甲”。
肖雅芝在瑶山各路台湾派驻代表的帮助下,很快召开了一次所谓的“群英会”,接到通知的匪首这回悉数到场。
“总部驻桂中、桂北地区全权代表肖雅芝先生到!”
随着一声高呼,长喇叭、铜鼓、芦笛声响起,肖雅芝在瑶王李有寨的陪同下,在阮少雄、柳刚、陈在新的簇拥下,走进会场。两队寨兵和装备一色卡宾枪的肖雅芝卫队分立会场两侧。
穿过牛头铜鼓神像,来到一块硕大的空地,空地的中央早就用竹子搭起了一排排桌椅。桌子上摆满了点心、水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