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木棉之浴火大剿匪-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玲见修莲真的急了,“噗嗤”一声笑出来,几个人莫名其妙地望着李玲,不知道她葫芦里买什么药?李玲笑道:“私心是人们心里的东西,谁能看得见?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咋能当成证据?你们说是不是?”大家点头称是,“咱们大家看见的事实就是,肖武、修莲向莫同喊过:‘缴枪不杀!’警告过莫同是不是?”大家点头称是,“是谁先举起了枪?又是谁先开的第一枪?是莫同对吧?”大家点头称是,“面对顽抗之敌,肖武、修莲在极危险的情况下,为了保存自己,不得不开枪自卫,对不对?莫同根本就没有打算放下武器投降,又何来的违反俘虏政策?你们说是不是?”大家再次点头。
“所以,莫同属于顽抗到底,自食其果,罪有应得,肖武和修莲没有任何责任和过错。这就是咱们所有人看到的事实!他们又何罪之有啊?”李玲双手一摊,得意地笑了。
“喔呵!喔呵……肖武、修莲无罪!”
“莫同死有余辜!罪该万死!”
“副指导员万岁!嫂子万岁!李玲姐万岁!”
“**万岁!人民军队万岁!”
不知什么时候,队员们都围上来了,他们一直关注着这件事,心里想着不就是杀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土匪吗?还要受处分他们早已为肖武和修莲打抱不平,现在听到李玲这么说,高兴得又蹦又跳,高声欢呼起来,欢乐气氛延烧了很久……
莫同,这个从解放前一直跟随郭连“打天下”的铁杆手下,终于被我解放军歼灭。这是他多行不义,恶有恶报的结果!那么,他的主子郭连是否能逃脱人民对他的惩罚呢?就让我们沿着右边这条路线,去看一看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郭连这一路下来着实跑不动了。不要说他已是个五十多岁的人了,体力、精力上都比不上年轻人,加上连日的惊吓,吃不好,睡不好,也足以将其击倒,他再也跑不动了。
郭连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像个半死之人,不得不由卫兵轮流背着,向前继续逃窜。
一支队伍是拼尽全力背着郭连亡命,一支队伍是“宜将剩勇追穷寇”,鼓足干劲追郭连,不用说,这一路追下来,情景就非常好看了。
不是卫兵不给力,更不是卫兵不忠心,实在是连卫兵也累垮了。白建生他们几乎没费一枪一弹,一路走来,一路“捡”,隔那么一段路程就能抓到一个累得趴在地上的郭连卫兵,这哪里用打嘛?当飞虎队队员用枪指着卫兵,高喊“缴枪不杀!”的时候,摊在地上的卫兵累得连说“我投降!”都说不出来了,一副“爱咋的就咋的”的样子,任凭飞虎队发落。
飞虎队就这么一路捡下来,十几个卫兵还能捡多远呢?追到最后一名卫兵时,卫兵上气不接下气,什么话也没说,直接用手指了指山上,便累得昏睡过去,也许这是他睡得最香的一觉了,他再也不担心被人追,被人撵,不再担心被人杀,更不用受长官的气,他只做回他自己好了。
很显然,郭连是逃进了面前这座大山里。白建生停住脚步,看了看自己的人,还不错,都满员,转念一想,不对呀怎么没有人抓俘虏?全都跟上来了?白建生假装瞪着眼睛,围着他们转了一圈,问道:“呵呵,一个二个都学精了啊?学会直奔‘主题’,直奔‘重点’了,那些俘虏就不要了?”
“队长,我们不是不想抓俘虏,是那些卫兵你让他跑,他都没力气跑了,即使让他跑,他也没这个胆,跑进山里,饿也要饿死他,这些人不是傻子。”
………………………………
第十一节
“队长,你不知道,这些卫兵你不抓他,他也不会走了,个个被郭连折磨得像头死猪,打着呼噜,睡着哩!队长放心!俘虏跑不,等二分队的同志上来,这些俘虏刚好给他们捡个便宜,他们也算没白忙活。”
“哈哈哈……”大伙儿开心笑了。
大伙见队长仍有些不放心,覃永生道:“队长放心!”然后拍拍身上挂着的从土匪身上收缴的枪,“那些小土匪身上没有枪,全被我们拿来了,土匪现在这个样,就是娃仔都可以收拾他们。”
白建生指着这些可爱的队员,故意道:“我讲你们这些人那!早有预谋,你们早就打算自己吃肥肉,让别人捡骨头是不是?”
“向队长学习!向队长致敬!”
“紧跟队长干革命没错的!”
“队长直奔重点,咱们也要直奔重点!”
“队长要吃肥肉,咱们绝不捡骨头!”
白建生见队员们说得振振有词,摸了摸头,自言自语道:“呵呵,好像说得蛮有道理,全把责任推到老子身上了,好像是老子这个队长没带好头波?”
“对头!”大伙又是一阵笑声。
“好了,抓郭连要紧,你们不是想立大功吗?郭连现在就在这座山里,他这个连走都走不动,要人背的人,还能跑到哪里去?我们商量一下怎么追法?”
眼前这座山很大,仅凭十几个人之力,要想抓住郭连很难。白建生考虑,即便加上二分队,那么点人还是不够的,必须有更多人参与才行。
“立即电台与梧州方面联系,请求支援!”白建生向发报员下达命令。
“是!”
随着发报员的呼叫,白建生他们很快就和梧州方面取得联系,并从梧州方面得知梧州军分区461团一营,正在他们这一带活动,随时可以支援他们,同时还告知白建生,老山东面出路已经被剿匪部队和当地县大队、民兵封死,现在正在动员村寨老百姓一同行动。
“好!郭连已经陷入剿匪部队和人民汪洋大海之中,看他还能往哪里跑?”白建生和队员们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感到十分激动,“我们别急着往山上搜,先往两侧道路派出人员寻找兄弟单位的人,然后等二分队和其他部队到来再说!”
白建生一方面派出人员与友邻部队联系,一方面原地待命,等待援军。
白建生使用的电台是剿匪部队公用频道,当白建生将目标方位及坐标报告的时候,当然不仅仅是上级和梧州方面都听到了,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带搜索的剿匪部队也都知晓了,不约而同地向白建生他们这边压缩,靠近,一路搜索过来,而且还动员当地老百姓积极参与。
没过多久,白建生便等来陈兰薇和二分队部分同志,等来了梧州军分区461团一营三连。
“首长,我们营长说了,这座山叫‘苦楝山’,因为山上多为苦楝树而得名,山下有一山寨,寨子里的人,听说要抓大土匪,都动起来了,我们营长和另外两个连,一个在东北方向,另一个在东南方向,向苦楝山展开搜索,我们这个连全听首长指挥,你要我们怎么搜,我们就怎么搜。”
“好!那我们飞虎队和你们三连就由西向东展开搜索。我们这次搜索,力求稳固,不留死角,首先是要把山下的各个路口和出路守好,然后再派人一波一波地往山上搜,也就是说重在围困,其次才是搜捕,明白吗”
“明白!”
不仅是三连,其他搜索部队也得到白建生的通知,坚持围困为主,搜捕次之的原则,采用设卡堵截,蹲点设伏,小分队巡逻,向山上拉网排查等方法,寻找郭连的踪迹。
剿匪部队不急于一时,稳扎稳打的策略,着实把躲藏在山上的郭连愁坏了。这个愁可不是一般的愁,他愁没有了出路。郭连自从摆脱飞虎队上山后,便像只无头苍蝇,分不清东南西北,在山里到处乱窜。此时的他手下已经没有一个人能帮他了,本来扔下其他人,目的就是他惯用的“金蝉脱壳”,一个人目标小便于脱逃,此招郭连曾经屡试不爽,这次又用上了。不过,这回他发现再没有往日的运气了,瞎转几圈之后,他发现所有的道路、出口都被堵死了,他曾经试图趁着夜色几次摸下山,不是差点碰上巡逻队和暗哨,就是被哨卡远远地堵了回来,跑是跑不出去了,只能呆在山上。
最愁的还不是出不去,而是没有东西吃。郭连已经饿了好几天,他也试着吃一些野果、树叶之类的,可是不行啊!哪受得了郭连是拉得一塌糊涂,两眼凹陷,虚脱到了极至。
再说白建生他们就这样搜索了两天,却一无所获。这时候,肖武、李玲他们也到达苦楝山,参加了搜捕。面对一无所获,同志们着急了,有的同志认为,是不是白忙活了郭连根本就不在山上,逃到其他地方了?有的同志质疑这种搜索策略的正确性,要求部队到其他地方搜。
陈兰薇就持反对意见,她与白建生之间产生激烈的争执。
“白建生同志,你这样搜索就是在浪费时间!此时郭连说不定早就跑出咱们的包围圈,你还在这里不紧不慢的搜,这种行为是对革命的极不负责任,咱们要有所作为,有所作为,你懂吗?”
“按你的意见,不这样做,你打算怎么做更好?”白建生反问道。
“把队伍散出去,全面搜索,说不定会有个好的结果,总比呆在这里守株待兔强。咱认为,应该重点向东面方向搜,来回的搜。”
“兵力就这么多,老山这么大,到处乱转去搜一个人,如同大海捞针,希望更小。”
“总比在这里等死强!”
两人的争辩,当然也引起了其他干部的犹豫,到底是继续在苦楝山搜捕好呢?还是转战其他地方?两种意见争执不下。
李玲说:“这样吧,先听听建生同志咋样说,咱们再做个决定,不过,最终还是要看建生同志的意见,毕竟他是军事主官,对战斗负全责的。”
“好吧,我先说说我的意见。我的意见很简单,两个字:继续!我知道大家有意见,有看法这是很正常的,毕竟那么多天了一无所获。不过,越是这个时候,越是没有动静,这说明敌人沉不住气了,很快就会有行动,有结果。对此,我们应该要有足够的耐心,或许胜利就在明天?就在眼前?就在最后一秒钟呢?好,我的话完了。”白建生眼睛里充满自信,没有半点犹豫,他坚信自己是对的。
………………………………
第十二节
李玲表示道:“咱同意建生同志的意见。”
陈兰薇明着说:“李玲同志,白建生啥个意见你都同意,你自己有点主见好不好?王团长是你老公吧?咱也没见你听他的?他的话有那么好听吗?真是的!”
李玲一听,这个陈兰薇又“犯病”了,反驳道:“咋了?咱咋个了?咱承认,王树声的话某种情况下,咱不会听,但是说打仗,白建生同志和王树声同志都是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老同志,打过多少次仗了?又流过多少血?你不是不知道吧?建生同志的意见有道理,咱们咋个不听?”
“有啥道理?咱觉得就是在胡闹,浪费宝贵时间!”
“啥道理?好,你不是说咱只知道同意建生意见吗?咱就给你个道理,郭连这个大土匪,是不是有五十岁的年纪了?”同志们点点头,“他是不是被咱们一直追着,是不是跑不动了,一路上要卫兵背着?”同志们点点头,“他是不是饿了几天了?即使不在山上,他是不是也饿得不行了?”同志们点点头,“郭连是神仙吗?他又没来过老山,对这里的地形更是不熟悉,他能一下子飞出这座山?郭连既然是一个又老,又残,又饿,又瞎的一个人,他还能跑到哪里去?”
同志们报以热烈掌声,纷纷表示同意白建生的意见,道理显而易见,还有谁能拿出更好的建议呢?
陈兰薇仍然不甘心:“别以为就白建生同志打过仗,咱也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咱不管你们有啥理由,咱的意见就是,再给你们一天时间,再没有发现动静,必须移师到其他地方搜索。”
白建生最后说:“好吧,先这样吧,如果还是没有发现情况的话,咱们就请示上级,再做决定。”
会议不欢而散,不过,还是维持了白建生继续留在原地搜索的决定。
然而,就在会议召开的当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事情,引起白建生的高度重视,更坚定了郭连就在苦楝山上的信念。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当天夜里,正值陈兰薇带着郑雷、李世言、玉妹、江山秀等同志巡逻,经过山下唯一山寨坎背老寨子附近时,发现山脚上有一个人影在晃动,陈兰薇带着巡逻队便追了过去。
这人十分惊慌,趁着夜色拼命往山上逃去。陈兰薇迅速将手枪对准那人,其他同志的冲锋枪也一齐对准了前方,此时若是开火,此人定会被打成马蜂窝。
然而,就在关键时刻,陈兰薇却下达不准开枪的命令,那人很快消失在夜色之中,隐匿于茫茫大山里。
为什么不开枪?错失了抓住敌人的良机,参加巡逻的人都感到不解,发出疑问,陈兰薇的解释是:“人民军队爱人民。这里离山寨这么近,咱们不能断定此人就是土匪,万一是瑶民咋办?杀错了人可不行,宁愿错失这一机会!”
同志们提出疑问:“既然是瑶民,见到我们他为什么要往山上跑”
陈兰薇答:“你不能肯定那人就是土匪,自然那人也不能看清咱们是剿匪部队,那人一紧张还管往哪里跑?哪里最安全,最便于脱身,自然就往哪里跑呗!”
同志们确实不敢肯定那就是郭连,也拿不出证据反驳她,这件事只好作罢。
不过,白建生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把它当做一件小事。他隐约觉得他们距离抓住郭连不远了,因为敌人终于忍耐不住,开始最后一搏。从队员口中,也证实了这点,大家虽然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但是从穿着一件大衣的情景来看,大家是毋庸置疑的了,这与郭连的行头极为相似。
不过受此惊吓,山上又没了动静,一天很快就这样过去,按照之前会议决定,飞虎队只能把没有发现郭连行踪的情况向上级做了汇报,请求上级指示。上级的答复很简单,就几句话:原定计划不能变,口袋不能松,搜索不能停,巡逻不能断,蹲守不能废,斗志不能减,谁坚持到最后,谁就能笑到最后!
看来,上级首长同样坚信:按照正确的方向,坚持下去,必然会有收获!这给了参加围剿郭连的部队极大的信心和鼓励。
在发现那个疑似郭连人影的第三天,终于迎来了曙光。这一天,天气非常的好,早晨天气很凉,到了中午却是阳光灿烂,春暖花开,空气非常的新鲜,视线所到之处清晰可辨。一连的战士和飞虎队照常拉开大网,搜索,巡逻着……
又到了炊烟袅袅的时候,寨子里和剿匪部队的饭菜香甜的味道,已经随着炊烟,弥漫在田野、山林,引来阵阵飞鸟和争吵不休的鸟语。
郭连的饥饿已经到了极致,他已经无法抵挡丁点儿饭菜的香味。这几日你们不知道他是怎么过的?肚子拉得一趟糊涂不算,好不容易摸下山,打算到寨子里偷点衣服御寒,弄点东西填肚,就是丁点也好啊,结果却被陈兰薇的巡逻队撞见,要不是陈兰薇手下留情,又有夜色作掩护,此时的郭连早已命丧黄泉了。
郭连也想过不跑,下山投降算了,不过,他不甘心啊!投降又能咋样?到头来还不是个死?罪大恶极,**会放过他吗?老百姓会放过他吗?
郭连想,死要死得对得起自己一世“英名”,像个男人?像个战士?像个dang**人?他想咬牙坚持啊!结果到了最后,全身无力,两眼昏花,饥肠辘辘,是饭菜的诱惑,是求生的**战胜了自己。
郭连顾不了那么多了,即使是死,也不要做个饿死鬼,也要做个饱死鬼。他决定冒死一搏,去偷瑶民种在地里的红薯,趁着解放军吃饭的时候,或许能够成功?他悄悄地摸进路边的红薯地里,用手和树枝,刨出了几个红薯,双手搓了搓红薯上的泥土,又放在大衣上蹭了蹭,放在嘴里大口大口地嚼起来。
说是嚼倒不如说是狼吞虎咽,冰冷的红薯还带着点泥沙,嚼在嘴里咂咂作响,干裂的咽喉,咽得郭连眼泪直冒,控制不住地干咳了几声。郭连全然不顾,饿在其中的样子,早已被三连三排的一支巡逻队看在眼里。
巡逻队并没有惊动郭连,而是静悄悄地站在他的身后……
郭连终于吃饱了,他不甘心,又继续刨了几个红薯,用大衣兜着,打算拿回山上慢慢享用,然而,当他从地上爬起来,转身要走时,一个声音仿佛让他听到了死神的召唤。
“这位兄弟!该吃的也吃了,该拿的也拿了,打算往哪里走哇?我们在这里恭候多时了!”
郭连当然无需抬头,已经知道遇见了什么?手一松,怀里的红薯散落一地,脚一软,一下子跌倒地上,搭拉个脑袋,像个活死人,他彻底崩溃了。
“莽莽瑶山,崇山峻岭,相遇便是一种缘分,不打算介绍一下自己吗?”三排长挖苦道。
………………………………
第十三节
虽然是挖苦,但也反映一定的道理。瑶山之大,老山之纵横,苦楝山之雄奇,围剿部队人数之多,却偏偏他们几个撞上了“好事”,让他们“捞了一条大鱼”,成全了立功的机会,这不是一种“缘分”是什么?
这次郭连,不再像四十八弄时遮遮掩掩,因为那时他是化装潜逃,能掩盖身份的他会尽力掩盖真实身份,这次不同了,他的全身上上下下,没有哪一处不是写着郭连二字?看看身上标配的妮子军大衣,那是校官级以上才会有的,还有长筒皮靴,年龄,饥饿,蓬头垢面脏兮兮的样子……哪一样不像被困山上好几天的逃犯?“鄙人正是郭连!”
“郭连?郭连是谁呀?这世上同名同姓的多的去了。”
郭连干脆坐直上身,整了整身上的大衣,又恢复往日的派头,一本正经地介绍自己:“鄙人瑶山联合指挥部成员、救**126军军长、湘桂黔边区联合指挥部总司令郭连是也!这位兄弟,你们立功了!赶快去报告你们长官吧!”
“嗯,看来,你挺懂的,不愧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土匪!”
虽然郭连已经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但还需要进一步确认。三排长紧急派出一名同志,向白建生报告,只有等到白建生确认之后,他们才能庆祝胜利。
此时,在不远处巡逻、设点的同志,闻讯都赶来了。人都抓住了,还设什么点?还巡什么逻?大家都赶过来看热闹。白建生接到报告,不能肯定是不是真的抓住了郭连,见同志们都撤了,心里很急,担心若不是抓住郭连就坏事了,这种无人设卡,巡逻的状况,势必给真正的郭连创造逃跑的良机,他心急火燎地赶往出事现场看个究竟。
肖武、郑拓、苏成等人已经到了现场,扒开人群一看,三连抓到的果然是郭连。
“是他!就是郭连!”苏成脱口而出。
“你们怎么知道他是不是郭连?万一不是咋办?”三排长瞅了瞅肖武他们,不大相信他们说的是真的。
可惜!这功劳被三连抢了去,飞虎队算是白忙活了。肖武叉着双臂,酸溜溜地对三排长说:“若不是郭连,三排长同志,那你的麻烦可就大了!你看看!周围还有谁巡逻、设卡,全他ma的跑过来了,此时真正的郭连借机逃跑,你的罪可就大啰!”
三排长看了肖武一眼,故意问道:“肖分队长,这么说你们见过郭连?”
肖武正失意着呢,撇了撇嘴,并没有回答三排长的话,倒是苏成答道:“我们岂止是见过?我们化装成甘德的瑶西特遣队进入落山坳时,天天和他打交道,还用见咩?”
“就你多嘴!”肖武恼火地说。
“分队长,抓住郭连是大好事呀,难道你不高兴吗?”苏成不解。
“你少说两句话,嘴巴不会烂。”肖武恨恨地瞪了苏成一眼。
苏成还要争辩什么,被郑拓拉到一边,耳语几句,苏成不做声了。
三排长吃了定心丸,笑道:“既然是这样,肖分队长,那我就不用承担后果了。人是我们抓的,功劳当然归我们了,你们飞虎队要想抢也抢不走,你们飞虎队不是专门抓郭连的吗?这人就交给你们了。”三排长说完,故意拍了拍肖武的肩膀。
“哼!神气什么?不就是运气好,捡了个便宜吗?要不是我们飞虎队一路追踪,人手不够,叫上你们帮忙,你们能抓住郭连吗?别笑得太早,我们也有份的。”肖武不服气地回了一句。
三排长笑了笑,不再用话刺激肖武了。
白建生和陈兰薇、李玲他们都赶来了。白建生冲入人群,是郭连没错!他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连续奋战多日,总算有了回报,这是白建生最感欣慰的。
与同志们喜气洋洋的表情不同,陈兰薇的脸上看不到一丝一毫的高兴,面如死灰,显得十分落寞。
李玲、白建生当然注意到陈兰薇的情绪变化,白建生看了她一眼,没说什么,李玲却不客气了:“副队长见到郭连被抓不高兴?是不是建生同志的意见再次证明是正确的,你的意见是错误的而感到失望啊?你也应该自省一下,如果部队按照你的错误意见行事,岂不耽误大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