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木棉之浴火大剿匪-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能没得事咩?落到弄垌山那帮狗崽子手里,会没得事咩?”李伯插话道。
“你这个死老头,话都没会讲!我那两个妹仔有什么事了?”说着,王婶双手合十,“山神保佑香梅、修莲那两个妹仔没得事!”那副虔诚的样子让人感到动容。
“她就会这样,你们别管她!”李伯说。
白建生安慰道:“香梅、修莲她们两没得事,敌人想拿他们两做赌注,现在暂时不会为难她们。”
“那你们可要快点把她们救出来呀!时间长了就不好说了,那些土匪都不是好人。”李伯道。王婶听他这么说,拍了他手上一掌,骂了一句:“这个死老头!讲不听的。”
“所以,这次来拜访大伯、大婶,就是为了尽快铲除弄垌山上的土匪,救出香梅和修莲来的。”
“是嘛?那你赶快说,我们能做什么?能帮你们什么?就是换上我们两个老命也行啊!只要能消灭这帮土匪,救出两个妹仔,我们都愿意!”李伯激动地说。
“是这样的。我们在勘察地形时,遇到一个难题,我们很担心土匪会从这个方向跑掉,所以来请教你……”
“队长!你先别说!让我猜猜,你们要问的问题是什么?”李伯意识到白建生要问的问题,来请教他还能请教什么呢?他能知道的只有这个了。李伯先是往火盆里添加了几块没有疙疙的上好的木头,让盆子里的火烧旺点,这样火盆里不会产生太多的烟,熏到同志们的眼睛,这样同志们就可以安心地听他讲了,接着,;李伯拿起水烟筒,白建生用两根长棍子,从火盆里挟出一块红红的木炭,为李伯点上,李伯抽了两口,然后,问道:“你们是问弄垌山后面的‘阎罗谷’吧?”
白建生点点头。
“‘阎罗谷’可不是好玩的地方,无论谁进去,都得死!”
“真有这么邪乎的地方吗?为什么会这样?难道真有山神、鬼神存在?”苏成不可理解。
李伯见苏成这么问,笑了,他说:“虽然当地人信奉山神,并不一定信这世上有什么鬼神,只是传承下来的一种信仰而已。这‘阎罗谷’并不是有什么鬼神,而是地理环境太过于复杂,地势较低的缘故。由于环境复杂,隐藏和生长着各种不明的动物、植物。就拿蛇蝎来讲,不下十几种之多,大多为极毒之蛇,如五步蛇、金环、银环蛇、吹风蛇、扁头风、过山风、青竹彪、水下死、蝰蛇等等,全是剧毒之蛇。还有各种毒蝎、毒蜥、毒虫、毒蜘蛛、毒飞蚊等。不知名的毒物就更多了,毒草、毒刺、毒花、甚至有毒的石头。各位觉得石头怎么会有毒,这‘阎罗谷’就有,不是石头自身有毒,而是长年累月石头上长满了一种有毒的生物,死死生生,生生死死,累集了大量的毒素,一旦人或动物刮碰见血,必中毒身亡。”
只说到这些毒物,就已经镇住大家的心了。这哪里是人能去的地方啊!简直就是人间鬼蜮!
“这还不算。由于地形较低,常年植物生而死,死而活,积淀了大量腐烂物,因此有些地方积存大量的瘴气、毒气,被污染了的水成了毒水。被瘴气熏着后果自不必说,被毒水粘住,则手脚皮肤溃烂,不久便延至全身溃烂身亡。”
“好恐怖哇!这辈子还是不踏入那鬼地方的好。”苏成感到全身发冷。
“还有更恐怖的。这‘阎罗谷’最后一级,也就是‘阎罗谷’最核心的地方,可谓‘万毒之源’了。这里是峡谷地带最深、最低的地方。据说,这里有一个大大的地下岩洞,岩洞深不可测,通向何方,到底有多长,只有山神能知道了。这个洞叫‘蝙蝠洞’,是因为洞里生活着大量的蝙蝠,那蝙蝠黑压压的实在狰狞可怕,这不算什么,关键是这个坑里有两种十分恐怖的动物,一个是巨蟒,一个是巨蜥,谁要掉进去,便死无葬身之地。这个万恶的坑,就是‘阎罗坑’了。所有要经过‘阎罗谷’的人或动物也好,都要经过‘阎罗坑’才能走到对面去。因为两侧除了绝壁是没有路的。”
“我的天!是真的吗?那么多巨蛇、蜥蜴?它们吃什么生存啊?”肖武不解地问。
“十个人、八个会问这个问题。吃什么?坑里阴冷、潮湿,极适合它们生存,而且吃的东西也不少,所以,它们很少到外面来。由于洞里深不见底,长得没有尽头,那里水源很丰富,生长着不少水生物,光是鱼就有很多种,如生存条件很苛刻的,生活在冰凉阴冷水中的娃娃鱼等;另一个食物来源,就是那洞里黑丫丫的蝙蝠了,那些老死、病死、不小心掉到洞底的蝙蝠幼崽,都是它们的食物;最奇特的现象是,它们的领地意识极强,蛇和蜥蜴繁殖过多的话,它们就会互相争霸,导致自相残杀,始终保持物种平衡,你们说怪不怪?”
大家听了李伯述说,终于大致了解了“阎罗谷”神奇、邪门的原因。看来,并不是什么鬼神作怪,而是一种奇特的地理和物种环境,这种现象也只能出现在这神奇的大山深处。
………………………………
第五节
“万一这些大蛇、毒蜥爬出抗祸害村民怎么办?”白建生担心道。
“有过的。只有在气候、环境发生改变,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听老一辈人讲,很多年以前,发过一次大洪水,把‘阎罗谷’里的蛇、蜥给‘逼’出来了,曾经发生过猎人和放牛娃和牲畜被蜥蜴和大蛇吃掉的事情。”
“看来,这‘阎罗谷’始终是悬在我们老百姓头上的‘一把剑’啊!这祸根随时都会危害百姓,有没有破解之法呢?”
“既然是‘阎罗’呆的地方,人怎么能跟天斗?山里的人想都不敢想。”
白建生点点头,老百姓拿什么跟这些恐怖的畜生斗哇?
“李伯,您说的这些,真是不可思议!就像说书一般。”肖武仍然不太相信世界上竟然有那么邪门的地方。他想,即便是有,老百姓拿它们没办法,我们当兵的有枪有炮,不可能拿它们没有办法的。
“肖同志,你说对了。我一个地地道道的山民,又没有文化,哪里说得出这些东西?我讲的,都是祖祖辈辈相口相传下来的故事‘段子’,至于真实性谁也无从考究,历史以来,也曾有不怕死的下刻,可是,据说下刻的人没有一个能回来,全部死在里面了。既然没有人回得来,哪来的这个流传,这个连我都没懂啰。传说虽然是传说,但如今我们这开扩实没得人敢刻了。就连谈虎都色变,根本就没得人谈论这个事情。今天若不是队长你们来了解情况,我也是不愿提起这个事情。传说,哪个要是讲这个事,那些蛇精、蜥精就会半夜到你们家。”
“有更子**的呀?怪不得更恐怖的事,我们来了这么久,从来没听别人讲过,原来是更子回事。”苏成恍然大悟,明白是怎么回事。
“李伯、王婶,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太谢谢了!”白建生觉得情况也只能了解那么多了,不便再打扰,便起身告辞。
“同志们再坐一会?”
“不了!有空,我们再来讨教,走了!”
“有事一定要来找我李伯呀,队长!我可不怕!就是带你们闯‘阎罗谷’我也不怕,能帮助解放军是我李伯的荣幸!”
李伯拍着自己的胸脯,诚恳地说。白建生十分感动,有这么好的老百姓支持,土匪还愁消灭不了?白建生边走边双手抱拳,表示感谢之情。
………………………………
第四十六章初探阎罗谷,险象环生。
白建生从李伯那里了解的情况,与之前掌握的情况大致吻合,这些口头相传的东西,还不足以令白建生信服,于是,他决定带一些人前去实地勘察一番,以便证实真伪。就在去李伯家的第二天一大早,白建生便邀请李伯做向导,带上肖武、薛强、苏成、林义、覃永生等人,全副武装,向阎罗谷进发。
一行人来到阎罗谷。站在谷顶,由近及远眺去,这阎罗谷宛如一个镶嵌在大地之中的巨大“汤勺”,他们所站的位置,正是这巨大“汤勺”的把柄之上。地形由上至下,由高到低,由小变大,不断延伸着,最后到了谷底位置,周围被险要的高山峻岭所环绕。
放眼望去,阎罗谷的植被,逐层而下,由谷顶的葱翠油绿到深绿,再到墨绿,最后变成暗黑色。谷底是见不到底的,那里已被如棉絮一般白色的云雾所笼罩,神秘至极,如深渊藏龙一般。
站在谷顶,凉气随风不断从阎罗谷下面翻涌上来,不禁让人感到寒意更浓。好一个阴森恐怖的阎罗谷!我们来了!白建生他们,并没有被眼前阴森恐怖的画面所吓倒,众人怀着急迫的心情要下去探险一番。
“慢着!”身背竹篓的李伯赶紧叫住大家,大家不解地望着李伯,“李伯!我们还等什么?早去早回呀?”苏成问道。
“下去,光有枪还不行,还得必备一些东西。”李伯不慌不忙从身上取下竹篓,从里面拿出一把砍刀,到周围砍来几根棍子,每人手上发一根。
白建生明白这棍子是用来驱蛇的,叹道:“您考虑问题比我们可细多了!”李伯一边把砍刀放入背篓背在身上,一边说道:“不是李伯我心比你们细,而是我们山里人的规矩。要到这种地方来,得事先准备准备,要不然就永远别想回家了,这也是对自己,对家人负责嘛。不瞒你们,我这背篓里面应急的东西可多了,有刀、有蛇药,有火镰,有水,有食物,有毛巾,有草药等等。”
白建生点点头,看来,有时候经验能够决定一件事的成败,向我们这样“莽莽撞撞”的,恐要吃大亏!一切准备好后,一行人开始往下走了。
一路下行,走了一段,同志们并没发现与上面有什么不同。“没什么?很正常啊!这样走下去,说不定很快就到谷底了,什么阎罗谷只进不出,看来,人们被那世世代代的传说给唬住了,没人敢下来一试而已。”
“我看也是!俗话说:人吓人,吓死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往往不是被困难所吓倒,而是被自己所吓倒。”薛强也觉得是这样。
李伯走在前面,并不说话,只是紧张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白建生也沉默不语,密切注视着周围的一切变化,探险也像打仗一样,越是感到安全的时候,越是不能放松警惕。
苏成、肖武他们可不是这样想。走了这么多路程,未见异样,反而觉得见到一些外面见不到的东西,比如花花草草之类的,不禁感到好奇和兴奋。苏成抢在李伯前面,放松地向前走着,不时用棍子撩撩这个,打打那个,俨然不是来探险的,而是来游玩的。
他们刚开始走的是谷的中间,这里的路较好走一些,没有那么多杂草刺蓬,脚下大多为碎石,可越往下走,脚下的路已经不是路了。这是因为雨水顺着两侧的山势流向中间,汇集成水流,经过长期冲刷,变成了由浅至深的沟壑。他们只好选择沿着右边的山缘而行。
这里基本上没什么路可走,要靠李伯手上的砍刀开路才行。好不容易一行人转过一个大山坡,顺着山坡而下,来到了第二层。这里的植被没有那么茂密了,视线也开阔了许多,多了不少独处的树木,光线也变得暗淡下来,身上陡然感到有些阴冷,没了之前的阳气,到处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走在前面的苏成,不小心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滑倒在地,好过反应快,顺手扯住身旁的一棵树,总算没被摔倒。然而,他抓住的那棵碗口般大小的树,“哗哗”被抖动了一下,从树上掉下一样东西来,直朝肖武头上砸去,走在后面的白建生,眼明手快,用长棍顺势向外一拨,那东西软绵绵地弹到一旁的地上。
这回人们总算看清楚那家伙长的是什么样了,原来是一条一米来长,全身黑漆漆的蛇。这蛇晃悠悠的,晃悠悠的,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好像是在说:“喂!小心点!打搅老子的清净了,你们人多,老子惹不起,还躲得起,老子再选一个地方清静去吧!”然后,扭着身体自个消失在草丛中不见了。
“那条是什么蛇呀?”肖武问。
“我们这里叫乌蛇,全身黑得发亮,故而得名,无毒。”李伯道。
“好险没毒!要是有毒,掉到你的脑袋上,分队长,恐怕你就麻烦了。。”覃永生道。
“你们过来看啊!”苏成指着地上吃惊地叫道。同志们赶紧围过去一看,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地上面躺着一具骷髅,头已经滚落一旁,这是刚才被苏成踩中滚出去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恐怖,紧张起来。他们终于开始闻到了传说中“有去无回”的气息了!
“同志们!大家要小心点了!这里已经到了传说中的第二层,危险正在不断逼近我们。”李伯紧张地说。
“同志们!提高警惕,准备战斗!”白建生拔出手枪,一手拿枪,一手拿棍,两只眼睛四处扫视着。其他同志也做好了随时开火的准备。
继续前行,每隔一段路,地上的尸骨就越发多起来。有一个坑里,竟然堆着不少尸骨,有人的,也有动物的。苏成好奇地用长棍,捅了捅那些骷髅堆,这一捅,就像捅到马蜂窝一般,一下子从里面窜出许多满身长着长长的像刺猬的毛一样的老鼠,四散奔逃。众人急忙用棍子敲打着面前的地面,吓阻老鼠朝他们这边冲,老鼠急速地从他们身旁跑过,一下子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些老鼠可凶狠了,专吃动物腐烂的尸体,叫‘刺鼠’,也叫‘尸毛鼠’,是这一带特有的鼠种。这说明,我们已经逐渐进入各种动物绞杀的现场了。”李伯说。
………………………………
第二节
“小苏!你这个小鬼头,棍子可不要到处乱捅!刚才捅了老鼠窝了,等会你再捅个马蜂窝,我们都得跟你遭殃。”白建生批评道。
“是!队长,我是怕等会我们会踩中蛇窝就麻烦了。”苏成嬉笑道。
“还笑得出来?等会还不知道要碰到啥情况哩?大家还是注意点好。”肖武见前面的路越来越险恶,不禁越发担心,“队长!我们还要继续走下去吗?”
“当然!这不过才刚刚开始,探险远未结束。如果现在我们不能掌握更多的情况,到剿匪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置,就会给部队带来更大的牺牲。”
同志们不再说什么,他们明白,他们并不是在探险或者游玩,他们是在执行一次特殊的侦察任务,侦察的结果,将决定剿匪的成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行人打起精神,继续前行。
前面几棵大树挡住去路。这几棵大树除了叶子不多,枝桠粗细有些怪异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有了之前的教训,没有人敢去碰那些树。就在大家要从一棵大树下面经过时,林义想到之前苏成碰到树上,掉下一条蛇的情景,便朝走在前面的苏成打趣道:“小鬼头!你可别再碰到什么树之类的,再往我们头上扣蛇呀,我们可消受不起。”
还没等苏成应答,李伯急忙朝大家“嘘!”了一声,小声招呼大家猫着腰赶快过了那树,等大家都过来了,李伯指着那棵树的枝桠,问大家:“你们都看见什么了?”薛强用手搭起凉棚,左右上下瞧了一会,说:“没有什么呀?不过是树枝有粗有细罢了,没看见什么?”薛强有些疑惑,这树树叶不多,看得很清楚哩,李伯为什么这么问?其他同志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李伯笑而不答,招呼大家离树远一点,从地上捡起一颗石子,砸向那棵大树。石子“啪!”碰到树枝上,立刻引起一阵骚动,原来静止不动的树枝,转眼间变了形状,似乎长长了,会动了。又没有风,树枝自个儿会动,会变形么?这是怎么回事?
“你们仔细看!是蛇嘢!”
“天哪!是蛇!还真不少?它们在游动。”
想到刚才是从众蛇身下过的,大家不免头皮发麻。不一会,那棵树又恢复了平静,树枝又一次呈现出千姿百态。
它们在干什么?晒太阳么?李伯解释,蛇本身不喜欢阳光充足的地方,之所以爬到树上,扮成树枝,为的是诱惑捕食飞临到树上的鸟儿。
天哪!这里到处充满杀机和死亡的威胁!大家再也笑不出来了,神经绷得紧紧的,生怕遇到什么不测。
大家小心翼翼地走了一段路程,基本上每个人都能用棍子撩掉几条挡路的或对自己有威胁的蛇。这些蛇多为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之类的毒蛇,它们或藏身于草丛之中,或绕旋于青石之间,或盘卷于路旁,伸着个小脑袋,吐着信子,随时出击,或干脆横亘于路上,等着你去踏踩,好反咬你一口。
不久,他们便来到传说中的第三层,这一层更为凶险。迎面便有一个巨大的球状物,从球状物顶上露出的枯枝来看,可以断定,这是由三棵一人多高,摆成三角形状的枯树撑起来的,球面外表就像是用松树皮胡成一般,又似一个红褐色的,巨大的,“长”在地上的“纸糊灯笼”。
“妈呀!这是啥玩意呀?这辈子老子从来没见过。”薛强叫道。
“李伯快过来看看!这是什么东西?”苏成兴奋地向李伯招着手。大家一起围着这个巨大的球形,边查看,边议论,但是,谁也不敢乱碰一下,弄破了这玩意,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别碰它!”李伯发出警告,来到面前,围着它转了两圈,也不知道这是啥子东西?
“李伯!连您这个老山民,也有没见过的东西?那这东西太恐怖了!同志们!离它远一点。”白建生下令道。肖武、薛强他们纷纷向后撤了一段距离,等着李伯解释。
“这东西,我看像蚂蚁窝。”李伯研究后说道。
“怎么可能?蚂蚁窝我见过,最多就这么大一点。”苏成用手在胸前比划了一下。
“我见的蚂蚁窝可不是这样的,好像是用泥巴和做成的,尤其是下大雨或发洪水之前,蚂蚁就会搬家到高点的地方,起一个泥巴做的窝。”林义道。
“外行了吧?你见到的是最普通的蚂蚁,苏成说的是山蚂蚁的窝,这玩意,我在山里常见到,但是,我还是不太相信这是山蚂蚁的窝,这……这也太大点了吧?”覃永生说。
“那我们用棍子捅捅看,不什么都清楚了吗?”苏成太想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了,急切地说,并拿起棍子摆了个要捅的姿势。这可把肖武急坏了,“你可别乱来啊!之前,伱捅了鼠窝,弄得我们差点被老鼠咬,这一桶下去,又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危险的事情。”
“我偏要捅……”苏成拼命地将棍子捅向那球形物,众人“啊!”一声已来不及制止,本能地掩面躲避一下,隔着手掌再望向那球形,等待着厄运的发生。
出乎他们预料的事,什么也没发生。苏成把棍子撑在地上,正在那里“呵呵”地笑着,一脸恶作剧的样子。
“苏成!你开什么玩笑?吓死人了!”肖武骂道。
“看把你们急的,队长说不给乱捅的,我怎么敢违反命令?”
李伯从地上捡了根小树枝,征得白建生同意后,对大家说:“捅还是要捅的,但不能拿那么大根棍子,毁了别人的家,别人是要跟你拼命的,这东西确实挠痒痒,不会惹出什么大麻烦。”为了保险起见,李伯还是让其他人离这东西远点。
待身边都没人了,李伯慢慢地将那根小树枝扎进去,然后再慢慢地扯了出来,棍子上的小丫丫,果然带出了一小块碎皮,在球体表面留下一个食指般大小的洞口。
秘密终于解开了。很快,一个红红的脑袋从洞口探了出来,头上两根须角在不停地晃动,左盼右顾,似乎在侦察什么敌情?见没什么动静,便将身子缩出洞口,在外面转悠一会,洞里又相继钻出几只同样的东西,全是红头黑身的家伙,它们四周转悠着,这里头昂昂,那边昂昂头……
李伯招呼大家过来,一旁小心翼翼地观察着。
肖武好奇地小声问道:“这是啥东西呀?红头黑身的,看上去像巨形苍蝇,脑袋上又长着触角。”
“哎咦!不像苍蝇,像巨形蜜蜂。”薛强说。
“我看像大大的牛蝇,队长!你说是吧?”苏成道。
………………………………
第三节
白建生瞅了瞅,摇了摇头,“你问我?我问谁呀?你小鬼,这山里的东西比老子见的还多,老子那时还在学堂里读书,你们却在山上放牛了,别问我!”
“我看也不像牛蝇,牛蝇的翅膀像飞机那样散开的。”覃永生用手做了个扇形,“可这东西的翅膀是收起来的,说明这玩意既飞不高,又飞不远,还飞不快。”
“走路的姿势像蚂蚁!不过,我没见过长着红头的蚂蚁。可是,我敢断定它一定不是蜜蜂,屁股上没有刺。”林义说。
大家研究了一番没个结果,白建生只好请教李伯,李伯说,他活了这么大岁数,也没见过这种东西,不过,可以试探一下,白建生问怎么试探?李伯拿起刚才的树枝朝一只撩了撩。
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