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他脸色有些难堪,那老奴笑着说道:“家主等你数日了,赶快入府罢。”

    马均点了点头,这才与奴仆缓缓走进了府邸之中,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这里依旧没有甚么改变,师君还是那副样子啊,马均走到了书房前,奴仆上前禀告,马均这才走了进去,闻人袭果然在等他到来,看到他已经来了,闻人袭笑了笑,说道:“你来了。。。”

    看到闻人袭并没有如同自己预料之中那般破口大骂,马均有些羞愧的低下了头,说道:“师。。。师。。师君,我给师君。。君。。君。。。丢人了。。。”

    “你莫要如此,是我向天子弹劾的。。。”闻人袭说道。

    “啊?师。。师君,为何啊?”马均猛地起身,瞪大了眼睛,闻人袭摇了摇头,说道:“唉,你也别怪我,只是,我察觉到,你心不在仕途上,你自幼便好钻研些奇物,我一心想让你接替我的位子,是我想错了,若是你长期为官,只怕有一日,王符那厮发难,你定没有甚么好下场。。。”

    “那还不如,我亲自弹劾,这样一来,天子也会给我几分薄面,不会处置你,你也就可以安心钻研了。。。”闻人袭缓缓说道。

    马均愣住了,想了片刻,方才朝着闻人袭大拜,说道:“多谢师君。”

    而此刻,远在凉州的郑玄,已经做好了外贸之事,所要派遣的使节,天子令他自行选择,毕竟只有他这里才有精通贵霜语的人才,郑玄思索了许久,才让自己的一位长史与苏提巴一同前往贵霜,以他们俩人为主,又带上了不少的礼物,凑成了一个不小的使节团,前往贵霜。

    这位长史,唤作韩约,字文约,乃是凉州闻名的文士,先后曾担任过金城太守殷华的属吏,武威太守左昌的属吏,最后又得到了郑玄的重用,将他留在了身边,委以重任,此人行事周密,谈吐不凡,这番出使,便是他自荐而得来的机会。

    他长期待在凉州,精通各族言语,对于贵霜语,也是稍微知晓,这段时间里,他一直跟着苏提巴学习,对于出使之事,早便信心满满,虽然他如今说的还是不够流利,起码能听懂,能表述自己的意思,比王符要好太多啦!

    苏提巴却一直抱怨,常常谈及王符王公,那位可是用了两三日,就完全学会了贵霜语啊,你韩文约学了这么久,为何就是不行呢?

    在准备了许久之后,使节团出发了,郑玄亲自送别了他们,他们从姑臧出发,要经过西域,再到达贵霜,苏提巴参与了路线的制定,他本就是商贾出身,所定下的路线便是最为安全,最为便捷的一条道路,一路上,都有凉州郡县士卒护送他们。

    一直赶到了西域,又有在此驻守的新军士卒来护送他们,这些新军士卒接到了来自王符的命令,要随行这使节团,主要目的是给贵霜看看大汉的武力,不能让他们轻视了大汉,士卒们护送使节团,一路赶去,一路上,韩约都是极为平静,没有半点的紧张或者慌张。

    只是偶尔会找到苏提巴,让他讲讲贵霜国王的喜好以及性格。

    “大王,唤作胡毗色伽。。。信浮屠。。。”苏提巴不耐烦的讲述着,韩约眯着眼睛,认真的听着,苏提巴作为贵霜人,言语之中,也尽量做到不会去诋毁他们的国王,可是,韩约还是敏锐的发现,这位国王,似乎并不算是非常贤明的国王,在他之前,婆湿色伽,阎膏珍,迦腻色伽一世这些都是非常杰出的国王。

    可是到了他这一代,贵霜虽然依旧保持着对浩大领土的统治力,可已经远远不如他鼎盛的时期了,走向了下坡路,这位国王,喜好修城,修寺庙,并且,任情,比如说,他即位之后,所做得第一件事,便是发行了全新的货币,印上了各种的神像。

    而对于之前的老货币,他也没有做出相应的回收政策,使得全国经济混乱,险些崩溃,不过,他还是保持着统治力,让贵霜帝国的影响力,远到大河另一边,虽然韩约并不清楚,这大河是哪条大河,可是在苏提巴的口中,他还是知道了,贵霜帝国的疆土,只怕不比大汉要小多少。

    当然,如今的大汉在灭掉了鲜卑之后,领土是定然要超过贵霜的,可就是如此,也不能小看这个国家。

    当使节团过了西域之后,他们这伙巨大的势力,自然是立刻被贵霜所察觉,立刻便有精锐的士卒前来拦在了他们的面前,所来的士卒们都是些骑兵,数量接近万,随时就能动用这样的武装,韩约心里默默的记下这里的情况,苏提巴上前,拜见对方的将领。

    并且说明了是大汉使节团要来拜见王。

    对方的将领,是个身材魁梧,满脸雄伟胡须的壮硕男子,在听到了苏提巴的言语之后,他认真的打量了一番面前的这支军队,说道:“我可以向大王禀告,可是,你们不能再前进了,不然,就会被当作侵略者!”,听到他如此说,苏提巴点了点头,便回来了。

    他与韩约汇报了结果,他们也就在此处等待贵霜王的消息。

    当将领将这里的情况,往回禀告给了国王的时候,贵霜王公都对此极为的重视,大汉与别处不同,在班超的时代,大汉曾经给了他们终生难忘的教训,对于大汉,他们心里还是有着忌惮,虽不知大汉为何要派使,可是还是要做好周全的准备啊。

    而他们的王,胡毗色伽,就显得有些随意了。

    坐在王位上,喝着美酒,对方既然不是派出军队奇袭而是派出了使节,那就说明对方是带着善意而来的,还担忧甚么呢,何况,大汉疆土辽阔,怎么会千里迢迢的来找自己的麻烦呢?胡毗色伽心里想着,他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般无道,只是,他知道如何隐藏自己。

    在他执政的时候,贵霜并没有显眼的崛起,可是,是他稳住了颓废的局势,让贵霜全境稳定了下来,至于货币,只有刻上他们神灵的货币,才能被他们所接受啊,不然,自己一个浮屠教徒,又干嘛在钱币上雕刻他人的神灵呢?

    “派人迎接汉使,以最高的规格去迎接!”

    “远来的客人,应该享受到我们最为真挚最为热情的迎接。”

    胡毗色伽下令道。8)


………………………………

兄弟们,老狼病了,请假一日

从早上开始剧烈头痛,一直到现在,吃药打针也没有效果,实在抬不起头来看电脑了,老狼今天请假一人,明天再补上吧,希望大家理解,谢谢。
………………………………

第0309章 大汉内忧(二合一)

    建宁十四年,夏

    自从建宁五年所推行的官学制度,已经过去了九年,这期间,已经有五批幼童从官学之中走出,共计四十多万人,全国内知文识字的人数大量增加,朝中依旧有不少重臣非常反对这个制度,他们认为,百姓若是识字,是不利于管理的,或者是不利于统治的。

    他们很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他们也在等待着这些官学学子们出事,如此一来,他们就算是抓住了王符的把柄,日后也能轻易的制裁王符,这可是祸害大汉天下的行为,不过,已经过了这么久,各地也出现过不少的作乱,可唯独没有这些学子们作乱。

    他们可是读着何公所编著的《启蒙六篇》而完成学业的,这些学子们,比之其他人,更尊敬天子,他们熟知汉律,有公羊之勇,他们甚至被官吏们称为了民间御史,因为他常常监察官吏,也曾动手杀了一些贪官污吏,敢持剑杀官的百姓,简直是闻所未闻。

    因为正是何休编写了这部书籍,因此,他在民间的名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百姓们开始将他与孔孟董等先贤相提并论,对于何公,民间开始称呼为何子,在太学与门子学内,这样的称呼也是非常常见的,有些名士虽在心里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可是也不敢当众表述观点。

    不过,事情也终究不是顺利的,这些幼童们成长为人之后,有一部人人已经不屑于继续农耕了,他们也有些瞧不起周围那些农夫,他们热烈的追求读书,希望能够通过科功考核来实现自身的抱负,王符似乎也没有想到这样的情况发生,而他们的父母亲人,也是支持他们的行为。

    希望他们能够出人头地,能够成为家族的支柱,于是乎,大汉忽然间就出现了近十万不事农桑,整日读书习文,一心只想通过考核的百姓们,王符对此事很是担忧,他生怕会耗费大量的民力,终身以此为业,动摇大汉的农业根本,为了解决此事,王符要求召开朝议。

    当然,在这之前,王符已经给天子上了上奏,讲明了这件事的危害。

    天子对此,非常的上心。

    召开朝议,王符有些忧心忡忡的模样,百官还从未见过他如此模样,看到他这个样子,心里暗自得意,也隐约得知,绝对是王符这厮犯下了什么过错,看起来这过错还不小,不然,一向趾高气扬的王节信,怎么会变成这个模样,呵,你王节信也有今日,上天有眼啊!

    百官心里猜测着,闻人袭也是身体渐渐好转,开始上朝。

    他看到王符的模样,心里不仅没有喜色,反而有些担忧,莫不是外贸之事出现了什么失误,若是这样,岂不是凭白耗费了那么多的国家财力?他心里想着,不禁也有些着急。

    天子前来,百官参见。

    王符也直接起身,讲道:“如今民间,自官学出来的学子们高达四十万,这些学子们,小部分已经就读于门子学与太学,也有成为官吏者,只是,其中大部,终日不事与农桑,靠着家族,父母抚养,望以考核而为官为吏,长期如此,只怕动摇国本!”

    袁逢皱起了眉头,思索着,此事却是不好办啊,而闻人袭先是松了一口气,可也连忙思索起来,百官之中,却有大部分人都是有些幸灾乐祸,他们终于抓到了王符的把柄啊,动摇国本,这罪名可不小啊,他们有些喜气洋洋的抬起头看向了袁逢与闻人袭,希望他们能够开口制裁王符。

    不过,与他们预想的不同,这俩人完全没有开口的意思。

    天子皱着眉头,农业是大汉的根本,虽然如今才几十万人如此,看起来对大汉还没有根本性的影响,可是要想到,日后还会有上百万的学子,甚至是上千万啊,若是这些人全部如此,那大汉岂不是就亡了?没有粮食,没有食物,大汉片刻之间便会倒塌。

    也难怪王符如此担忧,涉及到了国本,这事就变成了大问题,王符显然是没有想过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若单独是官学也就算了,可是还有考核,就让这些学子们改变了思路,这可跟王符心里想的不同,他想增加民智,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民众,是为了大汉啊!

    袁逢与闻人袭都看出了事情的重要性,抬起头,看了看天子,天子抿着嘴,心里显然也是在担忧着,他们思索了片刻,却依旧不知该说什么,在这个时候,忽然有重臣起了身,看着天子,大拜,说道:“陛下,臣有奏!”

    天子一喜,连忙问道:“卿有何策?”

    “请烹王节信,王节信一死,再取缔官学与考核,万事无忧。。。”

    “来人!!”天子还没有等他说完,暴躁的怒吼道,一旁顿时涌进来了几个宿卫,天子指着此人,吼道:“将此贼拉出,与朕烹了!”,几个宿卫一愣,抬起头,看了看王符,便直接走向了这人,拉着便往外走,此人不肯低头,一直怒骂着王符。

    “陛下!”蔡邕连忙起身,说道:“陛下,以生人烹,绝不是明君所为啊,唯夏桀商纣方才如此为之!”,蔡邕抬起头,紧紧盯着天子的眼睛,本来就在气头上的天子更是愤怒,指着蔡邕怒吼道:“你是在骂朕么?你觉得朕是夏桀商纣??”

    “你还想迎武王入京是不是?来人,把他给抓了!”

    宿卫立刻上前,站在蔡邕的身后,闻人袭与袁逢起身,朝天子大拜,说道:“陛下将我们也抓起来罢,若是陛下因为今日之怒便要处死蔡公,我们愿与蔡公同赴死。”

    百官纷纷起身,站在了他们二人的身后,说道:“愿与同死。”

    只有王符,淡然的坐在位子上,看着百官。

    天子阴冷的望着百官们,盯了许久,看向了蔡邕,方才说道:“蔡公,你有比干之贤,可朕又这么会有商纣之残呢?”

    蔡邕附身大拜,说道:“臣失言,望陛下恕罪,只是,还望陛下不要下烹人之令啊。”

    天子思索了片刻,方才点点头,说道:“罢免他的官身,将他赶出去罢,尔等起身,继续商议,若是今日解决不了此事。。。”,天子冷冷的看了看他们,众人方才谢恩起身。

    天子渐渐冷静了下来,可是这事还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他们头疼,经过了天子刚才的恐吓,这些重臣们也不敢再借机喷击王符了,毕竟,事关重大,天子都在为此事担忧着急,这个时候,起身来攻击王符,还幸灾乐祸,这不是自讨苦吃麽?

    袁逢皱起了眉头,想着说道:“陛下,若是取缔官学,可行?”

    “不可!”天子摇了摇头,说道。

    自从实行官学之后,民间变化极大,尤其是在他北巡的期间,所看到的情况,更是让天子欣喜,天下的百姓识字了,很多政令已经不需要乡野豪强来递送了,这期中,便有效的遏制了豪强势力在乡野之中的势力,另外,百姓们聪慧,无论从事任何职业,效果都是比以前要强的。

    没有人能想象到,当天子看到大汉一些农夫手持农书,边读边耕作的时候,心里是多么的激动。

    大汉在乡野之中,执行力一直在降低,世家与豪强,都成了大汉天子心里的刺,百姓读书,则是沉重的打击到豪强与世家对知识的垄断,加强了通知,何况这些读书的百姓,对天子那是相当的敬爱,他们都坚定不移的相信,大汉就是应天命的,何公的思想,正在他们身上散发着光芒。

    “那便做出限制,让农耕百姓子弟不可参与考核。。。”有人提议道。

    这当然也立刻被天子否决,若是如此对待,不仅自己最初的想法会落空,还说不得会让更多人脱离农桑,甚至是会引起民变,如此区别对待,不是天子一贯的作风,当今天子,就连大汉境内的匈奴,乌桓,鲜卑,羌人都爱,怎么会不爱大汉最重要的耕农呢?

    “那就提高考核所需要的钱,让贫寒家庭出身的学子们没有能力去参与考核。。。”某位姓闻人的国中重臣提议道。

    这一点,与之前的提议没有什么不同,这样变相支撑世家大族的行为,天子是不可能去做的。

    百官商议了许久,也没有什么好的政策,天子看了看王符,王符作为这些政策的制定者,要他去改变自己政策,是有些困难的,要知道,这些政策都是他花尽了心思所完成的,要改变自己的政策,就是改变自己的看法与思想,王符首次在朝议上沉默了下来。

    看到王公这般沉默的样子,天子心里更是急切。

    “陛下。。。”忽有一人缓缓起身。

    天子一看,却是太子舍人荀攸。

    荀攸想了想,拱手说道:“陛下不如制定下考核之次数,从接下来之后,每位考生,只能参与一次考核,之后,便不可,另外,年满十三之后,不能超过六年不参与考核,否则取消资格,如此一来,学子们参与了一次的考核之后,若是通不过,只能回家务农。”

    “另外,对于未能通过考核的学子,应该在农税上有所优惠,减轻其赋税,引导他们农耕。。。。”

    荀攸将自己心里的想法一点点的说出,百官静听,就连王符也有些惊愕,他的确没有想到过这个方法,若是如此行事,虽说也有些不公,若有些时候人才辈出,众人一同参与考核,可能让不少的贤臣遗落民间,可是,这办法能够解决目前的困境啊。

    天子眼神也有些炽热,认真的听荀攸说完了自己的想法。

    大笑起来,心情变得有些愉悦起来,看向了群臣,问道:“荀公达此策,诸公以为如何?”

    百官纷纷点头,说道:“善!”

    他又看向了王符,王符思索了片刻,说道:“此事可。。。”,他又转身看向了荀攸,有些感慨着说道:“荀公达大才,能媲美与我也!”

    荀攸虽然听着总是觉得有些不对劲,可这是王符首次夸赞一位同僚啊,这已经能让他极为的开心了,他朝着王符一拜,天子拍手叫道:“便如此行事,令尚书台下令,袁君,你与公达多交谈,再下令!”

    “遵命!”

    天子又称赞起荀攸来,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朕之留侯”,什么“三公可期”之类,引起百官都轻笑起来,大殿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荀攸有些得意,转头看去,看向了一旁的贾诩,不知为何,他一直都将贾诩视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可是贾诩脸上并没有出现什么惊异之色,淡然的低着头,沉默不语,荀攸心里思索着,莫不是他有更好的建议,却没有开口???

    朝议就此结束,最后的解决方案,也正是采用了荀攸的政策,当所有的学子们都只能参与一次考核的事情传开之后,太学与门子学之中顿时起了动荡,不少上次落榜的学子们愤怒的开始了聚众,讨伐荀攸这个贼子,搞得荀攸都有些不敢再上街了,整日待在了自己的书房内。

    乡野学子们听闻,倒是没有太激动,没有任何人觉得,自己不如其他人,自己会在考核上失败,总是有一次考核的机会,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荀攸站在院落里,轻声叹气,自从他的建议被采纳之后,他就有些不敢上街了,太学生和门子生恨死了自己,尤其是那些上次落榜的学子们,更是将自己视为了大敌,整日咒骂,还多次试图找出自己来,还好啊,自己这处院落较为偏远,知道的人不多,想来也是安全的。

    “咚!咚!咚!”

    忽然有人敲门,荀攸心里一惊,不过,他毕竟还年少,并没有过于畏惧担忧,冷静的走到了门前,问道:“何人?”

    “公达,开门,我是你叔父!”

    荀攸连忙整了整衣冠,缓缓推开了门,大拜道:“拜见族叔。”

    荀彧笑眯眯的站在他面前,看到他行礼,眯着眼睛点点头,忽然跳了起来,指着荀攸大叫道:“就是这厮,令吾等终身抱憾,揍死他!!!”,他身后忽然冒出了四五个学子,年级都不大,不过全出身世家大族,朝着荀攸便冲了过来。

    这些人虽然年纪不大,可大多是他的长辈,几个世家大族之间还有联姻,彼此都是相熟的,还有着亲戚关系,荀攸辈分小,看着自己的这些长辈们朝着自己冲了过来,荀攸连忙叫道:“诸位且慢,听我一言!”

    “荀公达,我是你的族叔,你何敢断我前程?!”小家伙荀彧大叫着,跳起来便扑向了荀攸。


………………………………

第0310章 初临贵霜

    “诸君且慢,我绝非是阻绝各位之前程!”

    荀攸连忙解释道:“禁年令乃是从今年起,而绝非是上一年,故而,诸君与两年后,依旧能够参与考核。。。”,荀攸迅速的解释了一遍,众人这才有些迟疑的停下了脚步,荀彧想了片刻,抬起头,问道:“你所说的可是真的?没有骗我?”

    “如何敢欺骗族叔呢?”

    荀攸笑着说道,荀彧一听,心情大好,拍着手,笑了起来,在消息传来的时候,原本正在通宵读书的荀彧那是暴跳如雷,口里骂着什么大耳贼,又哭又闹,随后便率领着诸多落榜的世家子弟,四处来寻找荀攸,想要狠狠的教训他一番,反正他是自家的族子,长辈教训晚辈,又有何妨呢?

    不过,听到了荀攸的解释,他也就没有理由继续跟荀攸生气了,他叹息着说道;“公达啊,你这几日,可是将吾等气坏了啊。。。”,身后几人也是点点头,对荀攸还是有些不悦,荀攸笑了笑,说道:“使得诸君担忧,却是攸之错矣,可惜,此处也没有什么奴仆。。。。。”

    “这样,诸君便在此处等候片刻,我回趟府邸,再为大家设宴道歉。。。如何?”荀攸说道。

    “善!劳烦公达了!”众人笑着俯身行礼,荀攸朝着他们回礼,便缓缓走了出去,荀彧感慨道:“公达之操守德行,世间少有,不愧我之族侄也。”,众人也是连声称赞起来,坐在院落里,又谈起了接下来的考核,一遍闲聊,一边等待着荀攸归来。

    没过多久,荀攸便出现在了门外,笑着说道:“诸君,我归矣。”

    众人起身,便要行礼,荀攸一挥手,身后忽然冒出了数十位身穿锦绣的持刀男子,荀攸指着他们,说道:“他们围攻大汉重臣,速速逮捕!”

    绣衣使者们冲了过去,这些学子们尚且还没有反应过来,便遭到了他们的殴打,绣衣使者们将他们一一制服,这些都是张郃身边的好手,从南北军退役之后,担任的绣衣使者,这些学子们在他们的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哪怕他们精通刀剑,也绝对不是这些悍卒的对手。

    荀攸就站在门口,看着他们被绣衣使者们痛殴,一一制服,夺取了佩剑,荀攸这才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