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曹操居然是天子。

    董卓竟然会毒杀自己。

    自己竟然是王夫人所出,王夫人被何贵人所毒杀,而自己的阿母,宋皇后更是早早便被阿父所杀,也就是说,他只是有刘辩之名,而他自己,在天书里,是未曾出现的,长子本该是何贵人所生的。

    自己的发小袁术,日后也会是天子?

    越看他便越是心慌,吓得他连忙合上了书,深吸了几口气,方才再次观看。

    而在厚德殿里,大胖子有些茫然的坐在床榻上,胸口又是一阵剧烈的疼痛,在这些日子里,自己的病情也更加恶劣,因此,何贵人方才这么急切的病逝了,不然,说不得她还能多活一些时日来着,毕竟也是陪伴了自己这么久,可惜啊。

    当小胖子拿走了天书的时候,大胖子忽然觉得自己是那般的孤独,这些年来,似乎也只有这本天书一直在陪伴着自己,当天书也从自己的身边离开的时候,他心里忽然生出了一股悲凉,眼中含泪,他闭着眼睛,强忍着,不让眼泪掉落。

    朕是皇帝,死又何惧?

    朕到了阴间,也能面对先祖,傲然的讲述自己的功绩。

    大胖子艰难的呼吸着,用力挤压着自己的胸口,忍受着那剧烈的疼痛。

    建宁十九年,元月

    果真,如崔寔所言,北方亦是大雪压城,整个北方都被这股漫天飞雪所笼罩,更甚往日,好在崔寔等人早有安排,董卓与皇甫嵩麾下的士卒与当地的郡县士卒们一同出动,清扫道路,不使道路断绝,而各地的粮仓也是分别赠与各种过冬物资与民。

    崔寔定下了诸多政策,可是当雪灾降临的时候,他并不是最为忙碌的,邢子昂,卢植险些忙断了腿脚,冒着风雪,四处行政,在这种的忙碌之中,好歹也是稳住了各地的灾情,没有出现上一年那般冻死冻伤的情况,新刺史刘虞到达新州。

    刘虞也是一位能吏,对民亲善,卢植与他很是谈得来,他赶到新州之后,也没有休歇,表示愿意听从崔寔的命令,共同抵御雪灾,在他到来之后,新州也不再是群龙无首的局面了,他从前也在幽州担任过官职,并不是没有经验,他主持起了新州大局,一同御灾。

    长达半年的部署,在此刻起到了作用。

    冻死者只有四人,这四人都是董卓麾下的士卒,太史慈亲自率领他们前往救助,在这样的艰辛忙碌之中,他麾下有四人冻死,董卓亲自发与重金与他们的家属,太史慈对此感激不尽。

    一直到了春时,北方也没有出现大灾情。

    天子下了诏,令崔寔返回雒阳,心里也想好了对他的重赏,至于邢子昂,则是继续进行驰道之事,在赈灾之中,很多举措已经为他的驰道工程大好了基础,而赈灾之事业能看出他修建驰道对于地方上会有多大的帮助,故而天子还是有意让他继续在北方修建全方位驰道的。

    曹操再次上奏,希望能够在三韩建立码头,对外海贸,袁公依旧是拒绝了他的要求,因为赈灾之事,还有南方海贸,国库空虚,已经不能再往外掏钱了,等秋时再议,曹操无奈,故而将计划停歇。

    四月,王贵人为天子诞下一女。

    大胖子乐坏了,抱着小闺女,死活不肯松手,大笑着,便要带她去玩,还是宫女拦着他,言之公主尚小,还不能外出,大胖子这才作罢,出奇的,这闺女也极为爱他,在宫女怀里便嚎啕大哭,哭闹不休,一旦到了大胖子的怀里,便不吵不闹,静悄悄的睡觉。

    这小闺女长得极为精致,皮肤雪白,犹如凝冰,故而,大胖子还特意为她取名若冰,出生尚且不到一周,大胖子便将整个饶阳县赐给了她,为饶阳公主。

    从那之后,天子终日往王贵人那里跑,每日都要见上自己的闺女一面,才肯罢休,宋皇后宽容大体,倒也没有为此而生气,只有小胖子却是有些吃味,阿父实在是过于偏爱啊,为何我自幼挨着揍长大,同样为天子之后,为何她便与我不同呢?

    大胖子躺在床榻上,有些艰难的呼吸着。

    小家伙躺在大胖子的腹上,四肢舒展,时而翻动,静悄悄的睡着,她这是将大胖子的腹部当成了床榻,还是挺柔软的一张大床,看着这小人,大胖子顿时觉得胸口也不是那么的疼痛了,他笑着,看着小人呼呼大睡,这些天里,每到夜里,这家伙便哭闹不休,惹得王贵人也无法休息。

    可也奇怪,一到这厚德殿,她便不吵也不闹了,将她放在自己的胸膛上,她便能安安静静的睡上一整天,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大胖子有些时候会想,若是上天也不忍自己遭受这般的劳累,这般的苦楚,便特意在临走只前,赐予了自己这般可爱的爱女,来陪伴自己度过最后的时日罢。

    大胖子有三子,未曾有一女,他也曾为此抱怨,未曾想,在自己难以坚持的时候,自己如愿以偿了。

    看着这小儿在自己胸膛不断的翻来覆去,大胖子一乐,此生不枉活也!

    忽然,他的呼吸变得急促了起来,他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脏似乎被什么紧紧的攒住,他张开嘴,拼了全力,也是难以呼吸,呼吸骤停,大胖子格外的难受,好似被掐住了喉咙,他呀呀的发出声,眼眶之中,不断的有眼泪掉落,手脚也渐渐无力,脸色涨红。

    正在安静熟睡的小若冰,似乎发现了什么,忽然放声痛哭了起来,大胖子有心要抱她,可是手脚都不再听从他,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双手,他有些艰难的低着头,看着正在大哭的小家伙,小家伙哭着,一个翻身,从大胖子的胸膛滑落,朝着地上便摔了下去!!!!

    “啊!!!!”

    大胖子怒吼了一声,右手犹如迅雷一般,飞速的抓住了小家伙的腿!

    他几乎是跳了起来,将小家伙放在自己的怀里,浑身都在颤抖着,额头也不断的有汗水滴落,小家伙却停止了哭闹,又安安静静的埋头睡觉。

    数个黄门冲了进来,他们是听到了方才天子的吼声,极为惊慌的跑了进来,他们看着正哄着公主的天子,有些畏惧的问道:“陛下。。。方才。。。。”

    “无碍,退下罢。。。明日将太医令唤来。。。”

    大胖子皱着眉头,说道。

    他低下头,看着怀里的小家伙。

    爱怜的说道:

    “你这混账。。。。朕只是想休歇,你都不允。。。。。”


………………………………

第0377章 回来便好

    小胖子皱着眉头,有些焦急的朝着厚德殿赶去,他这才将天书完全看完,心里无数的疑惑,想要询问阿父,一边想着,一遍赶路,看起来,他有些憔悴,双眼通红,自从天子将天书给了他之后,他不眠不休的看着,前前后后,翻来覆去的看。

    只是希望能够早日将天书看完,最初观看的时候,他心里还是有些抵触,有些烦闷,可是看到了后面,他的心态也就随之改变了,不再将曹操,孙权等人视为敌人,而是将他们当成了合格的君王,再次看去,他只觉得自己往日所为,难免有些幼稚。

    他仔细的看了这些人的行事作风,越看越是熟悉,到了最后,他忽然醒悟,这不正是阿父平日里的作风麽?尤其是那一句太祖遇张良,感情阿父都是学来的,清楚了这一点,小胖子也就更加用心的去看,直到看完,他才吐了一口气。

    这本天书,让他有些幼稚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里面的千里无鸡鸣,百姓易子相食,这些是他根本不敢想象的,若是阿父没能捡到天书,自己是否还没有出生便死在了胎里。。。他有些后怕,更多的还是深思,看了一遍之后,他心里反而有些敬佩起曹操他们来。

    尤其是身边的那个荀彧,他可未曾想到,这厮竟然还是个王佐之才,不是王坑麽?他来到宫中以后,最为显著的成就就是让自己挨揍的次数变多了,这样的家伙,竟是王佐之才,想了许久,他也明白,他还没有达到日后的高度,如今的他,与自己一般,不过是个孺子。

    还有袁术那厮,嘿,真是未曾想到啊。

    不过,他也很好的控制住了情绪,毕竟,天书里的未曾发生,如今的曹操,是为国为民的三韩相,袁术是骁勇善战的西凉大将,董卓更是镇守一方太平,他心里也打定主意,绝对不会让天书里的记载成为事实,如此想着,走进了大殿。

    “呦~~骑马喽!”

    大胖子正在高呼着,将小若冰背负在脖颈上,四处小跑,原本就肥胖的他,在这样的跑动下,满头大汗,却乐此不疲,他大笑着,逗得小家伙也是大笑起来,小手挥舞着,呀呀发笑,看到她笑,大胖子也就更加卖力了,毫无帝王之尊严。

    小胖子完全的呆滞了,他呆愣的看着面前的天子,张大了嘴巴。

    而大胖子也注意到了走进来的小胖子,他也愣住了,大眼瞪小眼,没有言语。

    这气氛是如此的尴尬,小胖子何曾见过天子这番模样,天子也从未在他人面前如此放荡过啊,俩人都有些尴尬,还是大胖子平静的较快,将小家伙接了下来,抱着,缓缓坐在了坐席上,板下脸,问道:“何事?”

    小胖子还在呆愣之后,没有应声,他实在不敢相信,刚才那个犹如孩童一般跑来跑去,毫无风范的大胖子就是他的阿父,是当今大汉的天子,看到他呆愣住,天子心里有些不悦,皱着眉头,咳了一声,过了许久许久许久,小胖子才反应了过来。

    呆呆的坐在了天子的面前。

    他已经忘却了自己要问什么,看到他这般模样,天子也不理他,又逗着怀里的小女儿,甚至还做起了鬼脸,过了片刻,小胖子方才说道:“阿父。。。。我熟读天书,有几处未曾明白,故而前来请教。。。”

    天子将小家伙放在了怀里,表情也变得肃穆起来。

    皱着眉头,看着面前的小胖子,问道:“何处不懂?”

    “阿父,你为何不重用曹操刘备他们啊,他们可不止是国相,主簿之才啊。。。”

    “呵,一则,他们尚且年轻,未有日后之才,需经磨砺,何况,若是朕重用了他们,到了你手里,你要如何提拔赏赐他们?当一个大臣,到了赏无可赏的地步,你就只能杀死他,你懂麽?”天子皱着眉头说道,小胖子心里一暖,原来阿父是在为自己考虑。

    他又询问了数个问题,大胖子也是耐心的回答了他,到了最后,小胖子这才告别离去,他走了几步,忽然停住,转过头,问道;“阿父,我年幼的时候,你是否也是如此抱着我?”

    “不曾。。。”

    大胖子有些嫌弃的说道。

    。。。。。。。。

    一行人马进入了雒阳县,城门校尉简单的查看了一遍,便立刻让他们进入,眼里满是不可思议,摇着头,没有想到,昔日厮混雒阳,臭名昭著的袁家二郎,如今竟也有这番作为啊,他心里想着,看着身材高大的袁术骑着骏马,朝着袁家府邸的方向赶去。

    那日,切里撤来寻找袁术,叙说了心里的苦楚,隐约表明了对阿父的四年之后,袁术心里对袁逢的思念,也是与日增加,他已经很多年没能见到阿父了,他很想见上他一面,到了最后,他实在忍不住,便向郑玄请辞,言之想要归家四十日,拜见阿父。

    听到他是要回去见生父,郑玄立刻应允,还夸赞他的孝心,并且还转赠了礼物,要袁术送与袁公。

    袁术要离开许久,华雄与关羽想要与他一同去,可是袁术却没有答应,他担心自己离开的时候,西凉出现什么意外,令华雄与关羽坐镇,自己仅是率领了几个精锐的亲军,便返回了雒阳,赶到袁家府邸的时候,他心里却有些莫名的恐惧。

    深吸了一口气,令亲军上前扣门。

    没过多久,一奴仆走出了府邸,看着面前的将领,连忙行礼拜见,问道:“将军有何事?”

    “我是袁术。”

    “君是。。。君是少主!!”奴仆反应过来,连忙大拜,打开了大门,朝着府内叫道:“少家主归家啦!!!”,这一声,惊动了很多人,奴仆们纷纷走出,老管事也是急忙在奴仆的扶持下走了出来,双眼含着泪,看到面前这魁梧强壮的袁术,不由得哭了出来。

    袁术也是劝慰了他几句,管事言语道:“家主正在书房。。。”

    袁术朝着书房走了过去,如此多年,家里也发生太多的改变,仅仅是增添了一些陌生的面孔,走到了书房门前,他记得,年幼的时候,自己每次犯下过错,阿父就会在这间书房里,痛打自己一顿,袁术笑了笑,推开了门,袁逢正坐在案牍前,操劳着。

    他的身子佝偻着,头发也是花白,他没有注意到院落里的欢呼,也没有察觉到袁术走进,他颤颤巍巍的书写着,不断的计算着各地的收支,全身全意都在财政大事上,完全没有注意到身后。

    “阿父。。。”

    一声呼唤,袁逢浑身一颤,缓缓转过头来,看着面前的袁术,嘴唇颤抖了许久,最终却只是说道:

    “回来了?”

    “嗯,回来了。”

    “回来就好。。。”,袁逢又转回身,背对着袁术,继续书写着,脸上划过一道泪痕。

    回来就好。


………………………………

第0378章 天灾频繁

    父子二人,久久无有言语。

    “你先回去休歇罢,我稍后再去找你。。。”

    “谨喏。”袁术一拜,便走出了书房,想着阿父那佝偻的身子,不知为何,他心里总是有些苦楚,可惜,他这些年来南征北战,内心早已磨砺的极为坚韧,很快便平静了下来,管事早就将那几位袁术的亲军安排好了住处,袁术也是回到了自己往日的小院里。

    这些日子,一直赶路,袁术也是极为劳累,解了衣裳,便躺在了床榻上。

    到了傍晚,才有奴仆将他叫醒,言之家主正在客房内等候,袁术一愣,没成想,自己如今都成了宾客,还要在客房内相见,将衣裳穿的严严实实的,他这才朝着客房走去,袁逢独自坐在客房内,周围也没有什么奴仆,闭着眼睛,正在休歇。

    袁术走了进来,朝着他一拜,坐在了他的面前。

    袁逢睁开眼,上下打量了一番,这才点点头,说道:“不错,为人子矣。”

    袁术笑了笑,说道:“阿父,如今孩儿为北军校尉,麾下四千士卒。。。封关袭亭侯。。。”

    “凉州如何。。。未有遭受大灾罢。。。”,袁逢没有理会他的自吹自擂,反而是问了起来。

    “一切尚好,如今之凉州,绝非昔日之西凉,其繁华不逊于关东诸地,孩儿如今也不必亲自上阵,坐镇姑臧,进行调遣。。。”

    “唔。。。善。。。”袁逢轻轻说着,拿出了茶具,又摆弄一旁的小炉,开始烧茶,说道:“这是你兄长寄与我的。。。今日,算你有幸。。。平日我都不舍饮用。。。。”

    “兄长?他可还好?”

    “自然好极,他还屡次跟我抱怨,你们隔得很近,你又不爱去寻他。。。他是很思念你的。。。”

    “哦?他在西凉?”

    袁逢瞥了他一眼,有些不悦的说道:“他先前拜为汉中太守,接替王升之职,你不知?”

    袁术低下头,有些无奈的说道:“孩儿却是不知。。。”

    “唉,他自幼爱你,就算你军事繁忙,也勿要忘了兄长。。。”

    “孩儿遵命。。。”

    “还有曹阿瞒,也是几番上书,欲与你一见。。。。”

    “他如今。。。”

    “他在三韩,做了国相,你们这三人,就你最次,如今才不过校尉,他们二人都已是一方牧守,只怕不久之后,便要回到雒阳,与我同列啦!”

    “嗯。。。”袁术点了点头,没有言语。

    袁逢哀叹了一声,这竖子,自己也是劝不动,身为袁家嫡子,非要投军作甚么呢?他拿了茶,放在案牍上,说道:“吃罢。。。尝尝这益州茶的滋味。。。。”

    袁术点了点头,伸出手,双手接过茶,袁逢表情忽然一僵,伸出手,抓住了袁术的手腕,袁术大吃一惊,抬起头,看着阿父,袁逢紧紧盯着他的手腕,说道:“那是甚么?”,原来,袁术伸出手的时候,在手腕上露出了几块交错的伤痕,皮肉绽开,极为可怖。

    袁术将茶放在案牍上,笑着抽回了手,说道:“这是先前在征伐烧当羌的。。。”,他还没有说完,袁逢直接打断了,他颤巍巍的起了身,双眼赤红,说道:“把上衣解了。。。”

    “阿父,这成何体统。。。。”

    “我教你把上衣解了!!!!”袁逢朝着他咆哮道,他的吼声,顿时惊动了正在屋外等候的奴仆们,几个奴仆急忙走了进来,却看到了袁逢正在朝着少家主怒吼,他们低着头,又走了出去,袁术有些为难的看着阿父,迟迟没有动弹,袁逢手指着他,大骂道:“竖子安敢不从?!”

    袁术无奈,这才缓缓解开了自己的扣,将原本裹得严严实实的上衣解了下来,随着他解衣,尽入眼帘的便是那些触目惊心的伤痕,从他的脖颈开始,一道道的刀伤,箭伤,烧伤,遍布在了他的全身,他整个身子都没有半点完好的地方,无论前后,满是交错着的伤疤。

    袁逢伸出手,想要触碰这些伤疤,可是他又不敢,手剧烈的颤抖着。

    那双手始终没敢触碰这些伤口,猛地,他就犹如孩童一般,大哭起来。

    “你为何不告诉我!!”

    袁逢大哭着,喊道。

    英勇善战,无所畏惧的悍将,在这一刻也是慌了,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劝慰阿父,他紧张的解释道:“阿父,我并未大碍,这些不过小伤。。。你看我,如今还能上马拉弓。。。这,阿父,莫要哭了。。。”,他一直劝慰着,袁逢却依旧大哭,没有停下。

    袁术朝前走了一步,将老父抱住,袁逢犹如孩童一般,在袁术的怀里,哭着,在这一刻,袁术忽然发觉,阿父已经是这般的瘦小,不知何时,袁术的眼眶也湿润了起来,父子二人,相拥许久,袁术清楚的记得,数十年前,就在这里,袁逢也是这般抱着自己,小心翼翼的劝慰着。

    过了许久,袁逢方才平静了下来,擦着眼泪,朝着屋外叫道:“来人,撤下这甚么益州茶,上酒来!我要与我儿大饮!!”

    是日,父子二人,喝的大醉,秉烛畅谈。

    。。。。

    建宁十九年,五月

    冀州,青州遭旱灾,耕田干涸,这时,曾担任御史中丞的韩馥担任冀州刺史,各地太守的急报,让他有些手忙脚乱,他从未处置过地方上的政令,也不懂这些,故而急忙向庙堂求助,比起他,身为青州刺史的焦和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的手足无措。

    他们二人的表现,让天子极为的愤怒。

    六月,以乐安郡盖县人国渊为青州刺史,冀州骑都尉广平人沮授为冀州刺史。

    国渊乃是郑玄之弟子,极善农事,昔初次农桑科,他是为最善者,在郑玄弟子之中,也是最有名望的,这一次,为了不让大汉粮仓受到持续的重大灾害,故而天子特意提拔了这位年轻人为青州刺史,郑玄因师徒同为两千石,也造就了一番佳话。

    而沮授,早先出仕,为冀州别驾,后韩馥表为骑都尉,这番受灾,身为刺史的韩馥多有迟疑,不能行事,而沮授反而是做出了不少的举措,如开水渠之类,更是表现出了韩馥的庸碌,这才让天子下了决心,拜他为冀州刺史,果然,在他们二人上位之后,及时做出了各种的举措,稳住了局势。

    是时,百官都认为是三公之中,有德操不配之人,妄居高位,故而屡有天灾,其余众人想了片刻,忽然觉得这话说的很有道理,当今三公之中,不正是有奸贼麽?只要烹了这奸贼,这些天灾也就不会再发生了!


………………………………

第0379章 公羊暴躁

    建宁年,在百官眼里,是前所未有的盛世,在这这些年里,无论是国库的积累,地方上的政绩,还是户籍数量,都有了未曾拥有的成就,纵文景之治不弱,户籍的疯狂上涨,更是成为了百官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而地方上的驰道,水运渠道,官学,都无一彰显着建宁盛世的辉煌。

    不过,建宁年,同样是多灾多难的时期。

    雪灾,旱灾,蝗灾不断,这些都在快速的消耗着大汉的国力,限制大汉的持续兴盛,好在天子善用人,他所任用的官吏,还是能够很好的应对这些灾难,强汉岂能是天灾所能限制的?冀青遭灾之后,国渊立刻提议,要引大河之水,以灌耕田。

    对于这些事,他与郑玄,沮授等人精心商议,在两地粮仓的支撑下,百姓们拿起了铁锄,便在官吏们的率领下开始了动工,邢子昂也拨出了不少的人力,前往冀州进行援助,这些人力,自然都是董卓从北方感化而来的无礼蛮夷,袁逢苦着脸,也是从庙堂里拔发了援助。

    在这样的情况下,天子愈发的思念起闻人公来,为了能够想办法填补国库的空缺,天子召开了朝议。

    朝议刚刚开始,百官便开始弹劾起王符来,他们将这些年的灾害全部怪罪在了王符的身上,痛心疾首的说道,只要天子能够烹了王节信,大灾定然不至,大汉百姓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