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邢子昂说道:“此事,吾等商议不足,当以群臣议之!”
天子应允,袁逢主持建设之事,忠烈堂便要建设在离皇宫不远的南方诸府邸,这里曾经是何子,闻人公的住宅,在他们逝世之后,这里空荡荡的,在这里建,便与日后天子祭祀,也是能够显示出这里的尊贵地位,袁逢立刻便准备动工。
而邢子昂却是去禀告诸多大臣。
大臣们听闻这个消息,顿时沸腾了起来,天子意识到这是一个轻易就能收取人心的机会,告知群臣,他们可以提议人选,有太守杨彪,提议故司徒杨赐可以入选,这是他的生父,他提议也是为了尽孝,对于这样的事情,他是不顾及颜面的。
还有远在三韩的曹操,提议故太尉乔玄。
张郃,卢植提议故刺史阳球。
邢子昂提议何子。
袁逢提议闻人公。
刘表提议故太尉刘矩。
司隶校尉周异提议故司空周景。
董卓,孙坚等人联名提议,张奂,段颎,鲍鸿。
皇甫嵩提议名将皇甫规。
整个雒阳顿时变得热闹起来,天子也没有不许的道理,就连窦武,李膺等人,也有了自己的位置,百官欣喜,而袁逢动工也是迅速,不出许久,便将这些院落改成了一个大殿,天子令宫中匠人雕其石碑,分别印刻其丰功伟业,以为后人所铭记。
并且令袁逢留下空位。
天子这个举动,百官心里明白,自己这些人,日后也能够在此地留名,受万世敬仰,名望啊,这是百官一生所追究的,顿时,天子的威望大振,百官皆是感恩戴德,天子发现,庙堂之中,群臣对待自己也是恭敬了许多,从张郃那里传来的消息来看,大臣聚会的时候,对自己的这项举措也是大为赞叹。
还没有等到忠烈堂建设完成,贵霜使节团便已经赶到了。
天子以百官迎接,使节团不过十数人,在接见他们之前,郑玄交代了天子很多事,基本都是些贵霜的礼仪,以免天子不知,出现了什么误会,使节团为首者,乃是昔日与王子一同前来的副使,如今,他为主使前来,看到面前的小天子,他叹息了一声,大拜,说道:
“拜见大汉皇帝陛下。。。”
他这几句虽说的别扭,却也是明确的表达出了意思。
天子点点头,让他们起身。
他们这番前来,就是为了表达对孝康皇帝的哀悼,他们献上了贵霜王的礼物,这些礼物也谈不上多贵重,就是国王的笔墨,这位国王,也以汉字写了墨宝,天子看了看,是悼友二字,字写的倒也不错,看起来有模有样,还是以建宁体所写成的。
天子受了礼,又赐了一些礼物,他们想要祭拜孝康皇帝,天子也随他们。
主使忽然问道:“不知我国王子,如今可还好?”
天子猛地想起,贵霜还有个王子在大汉啊,可他又想不起他在哪里,点着头,说道:“他过得尚好,尚好!”,使者笑着问道:“我还想能够去拜见王子,不知王子如今还何处?”
“他如今在太学,稍后我便带君前往。。。”蔡邕及时出面说道。
听闻这些,使者十分的开心,点着头应允。
之后便是一些繁琐的礼仪了,又是设宴,又是问候,天子倒也没有失礼,一直都是温和的等待这些结束,方才将他们送出了皇宫,使者跟着蔡邕走了出来,其余人都去祭拜孝康皇帝去了,蔡邕与此人走着,此人有些温和的笑着,说道:“多谢蔡公能照顾我国王子。。。。”
“王子良善,不必多谢。”
“唉,我家王子,虽也良善,只是。。。有些多言语,少静。。。”
一旁的译者翻译道,蔡邕摇着头,说道:“无碍,如今,你家的王子,沉稳了许久,我也很久没有看到他能开口言语了。。。。”
“嗯?”使者有些疑惑,他知道,自家的王子,一向都是坐不住的性子,好动,还话多,走到哪里便说到哪里,如今怎么会变得少言语,莫不是被人凌辱了?他皱着眉头,跟随蔡邕,来到了太学门前,还没有进去,便看到一熟悉之人,正站在远处的石经面前。
果然,他如今并没有再言语了,苦着脸,安安静静的。
使者素婆提心里一惊,连忙朝着他走了过去,当他过去的时候,方才发现,在王子身边,还有一人,正在唠唠叨叨的说着什么,王子苦着脸听着,王子转头,看到了使者,这才有些欣喜的叫道:“素婆提!你来啦!!”,他身边的人也疑惑的转过头来。
“王子殿下,许久不见,你可还好?”
“我。。。不说了,你这番来,可是要带我走?我们这便离去罢!”他连忙说着,又离身边那人远了一步,走到了使者的身边,使者有些肃穆的望着远处那人,那人笑了起来,以熟练的贵霜语说道:“这便是你常说的那位素婆提罢,我唤作刘东濊,原先乃是东濊君,后归大汉。。。。”
“高句丽人曾侵略我们,以我们为猎物,肆意杀害,我们那里出产鱼虾,还有长着龙须的大鱼。。。。”
“二位,我暂且告退了,若是有事,可以到太学里找我!”蔡邕连忙拱手,逃一般的离开了这里,苏婆提的脸抽了抽,有些疑惑的问道:“你为何会贵霜语?”
“当然是腻色迦教我的,我还教了他雅言呢,当然,还有这石经,我学的倒是比他快,如今,我贵霜语也很不错,不知为何,我学起他语来,总是很快,当年雅言我也学了三四年,如今又是不到一年便学会了贵霜语,我如今精通四门言语。。。比如说。。。。”
素婆提呆愣的看着面前这人,有些迟疑的转过头,看了看王子,王子欲哭无泪啊。
“素婆提,大汉我也不待了,你这便带我离开去,我想家了。。。”
终于,等到了对方喘气的机会,素婆提立刻说道:“我与王子许久未见,想要单独叙话,君可能谅解?”
“我当然能谅解,腻色迦与我乃是知己好友,我与他一见如故,自从。。。”
苏婆提拉着王子便赶忙逃离,急匆匆的朝着驿站走去,走到了驿站门口,王子这才偷偷的朝着后方看去,却看到那恶鬼般的男人,微笑着站在不远处,朝着他挥了挥手,王子惊恐的逃进了驿站,拉着素婆提的说,哭诉道:“君不知啊,这些年来,我过得都是那么的美满,就是这厮。。。”
“这厮与年前来到太学院,便盯上了我。。。”
“我还好心教他贵霜之语。。。。”
“整整一年啦,我实在忍不住啦。。。。”
素婆提的表情却是十分的严肃,他偷偷的看了看周围,将王子拉到了内屋,从衣袖里拿出了书信,递给了王子,王子一愣,接过了书信,看了过去,一看,却是大吃一惊,他急忙的说道:“兄长如何了??他???”
“唉,书信里已经言明。。。王子勿要再问。。。。”
“不行,我这便要启程,回到贵霜。。。。”
“王子!”素婆提立刻将他拦下,迟疑了许久,方才说道:“殿下不知。。。我临行之前,世子曾交代,要我。。。毒杀了殿下。。。。”
“他?!怎么会!”
“王子。。。莫要回贵霜了。。。这是国王的命令。。。我也不能与殿下过多言语,毕竟,我是贵霜之臣,日后,还是要尊新任国王,哪怕他是想要杀死自己叔父的暴君。。。。还望殿下恕罪!”素婆提说完,朝着王子重重一拜,便离开了驿站。
王子有些迷茫的走在街道上,他还是有些不可置信,兄长比他大了十余岁,从来都是那般的疼爱自己,对于侄子,因兄长的原因,自己也是极为的疼爱,百般宠溺,可是到了如今,自己最为疼爱的这个侄子,都想要杀死自己了麽?
他独自在雒阳的街道上行走了许久许久。。。
夜里,他孤独的坐在太学殿的屋顶上,仰望着星空,闭着眼,默默的为兄长祈祷着。
“啊,原来你到了这里啊,你也不告知我一声!”东濊君有些小心的从后方走了过来,笑着说道:“我哪里都寻不到你,问了别人,别人也不告诉我,我四处寻找,还是找到你了。。。”
腻色迦没有回话,扬起头,闭着眼,可眼泪却是不断的掉落。
东濊君一愣,有些小心翼翼的问道:“兄弟。。。你这是为何?”
“我兄长逝世了。。。”
“节哀。。。”
东濊君说了一声,便坐在了他的身边,揉了揉酸疼的双脚,今日,他为了找到腻色迦,走了不少的路,他静静的待了许久,说道:“你很是想家罢。。。?”
“我也有个兄长,大我十岁,我有三个兄长,两个姊妹。。。”
“那一年,高句丽人来了,他们杀了我的生父,还有阿母。。。”
“兄长紧紧的抓着他们骏马的马蹄,被骏马活活踩死,却一直吼着让我跑。。。。”
“我跑啊,跑啊。。。”
“跑进了深山,就我一个人。。。”
“那时,我只有九岁。。。。”
“夜里,我怕极了。。。我只能自己与自己言语。。。一直与自己言语。。。。”
“在山里待了十四年,我才被救出,因我最善逃亡。。。又做了东濊的君主。。。”
“若是你觉得孤独,不妨与自己言语几声。。。”
“或许,你的兄长还能听到呢??”
东濊君笑着说道,
王子在夜色下,模糊的看到,他脸上那一道泪痕。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
………………………………
第0398章 四科鬼才
到建宁二十一年八月,忠烈堂方才出现在了雒阳城之中,邢子昂提议,不要加上建宁二字,因日后或许还有其余大臣会入驻此处,到时,会有些不符其名,故而,整个大堂,只用了忠烈二字,天子又安排了相关的官吏,负责照看以及守卫之用。
忠烈堂出现之后,便迎来了大批的士子名士前来拜访,此处的来访人数甚至在一时间超过了雒阳内最为繁荣的景观,建宁石经,对这其中的大贤们,士子表现出了相当大的敬意,就连天子也有些坐不住了,亲自前往忠烈堂,南军士卒早早便包围住了周围,其余人不得进入。
天子与邢子昂,袁逢等大臣启程前往忠烈堂。
从车架之内走出,天子略显得有些疲倦,登基虽不足一年,可是国事极多,连夜批阅,几乎没有任何的空闲时日,不过,他也渐渐变得稳重起来,一举一动,也有了些天子威仪,孩子气已经看不到了,邢子昂与袁逢低着头,站在他的身边,他率二人朝着大殿内走去。
大殿建设的还是比较用心的,虽是在原先院落的基础上翻新的,可是并没有任何的寒酸,金璧辉煌,朱红色的瓦片提醒着这里的尊贵,天子走了几步,抬起头,忽看到不远处那郁郁葱葱的桑树。。。。
天子的表情顿时变得很是复杂,紧紧的盯着那棵桑树,眉头紧皱,邢子昂与袁逢也注意到了天子的异样,不过,他们心里很快便想明白,太子也曾在此处生活过一段时日啊,天子并没有着急着走进大殿,反而是缓缓走到了那棵桑树面前,伸出手,抚摸着树干。
“幼时,朕常与树干,待何子前来。。。。”
“陛下!”
邢子昂与袁逢低着头,拱手拜道。
天子笑了笑,说道:“进去看看罢。。。”
走进了堂内,看着四处的摆布,天子回忆着,不时的会告诉邢子昂他们,这里曾经是什么地方,对于这周围的地区,他是相当熟悉的,邢子昂与袁逢完全不敢说话,只能认真的听着,走进了主殿里,便看到巨大的石像树立在两旁。
上面便是记载了贤才的姓名,以及所做之功绩。
天子轻轻的读着:
“镇鲜卑伐胡,皓首威且怒。。。。”
“粟米堆如山,家粮三石五。。。。”
“拔剑万人敌,持卷天下师。。。。”
“君率百战师,南军埋英骨。。。”
一一读去,天子叹息了一声,附身大拜,周围的士卒大臣全然一同大拜。
返回厚德殿之后,群臣便开始忙碌与今年的考核之事,果然,如同荀彧所猜测的,当天下人听闻天子要开考核,并且允许上次失去资格的人参与之后,天子的威望顿时大涨,若是忠烈堂之事让天子收取了军中士卒以及朝中百官的心,那么这番考核便是拉拢了天下士子们的心。
天子又前往太学院与门子学,一一巡视。
九月,庙堂朝议。
天子忽然大泣,群臣惊恐,连忙请罪,并且问之缘由,天子哭着说道:“幼弟陈留王,朕甚爱之,却因阿父之令,许久未能相见,心中格外思念,又不敢坏先帝之诏令,故而心悲。”
听到此言,群臣们都不禁为天子这般亲爱幼弟的行为感到感动,只有明君,才能以这样的胸怀,如此爱自己的兄弟啊,大司农郑玄说道:“陛下,汉以孝仁治国,陛下有这般仁心,而陈留王也未能祭拜孝康皇帝,未能尽到孝心,陛下可令陈留王返回雒阳,祭拜孝康皇帝之后,再行离去。。。”
天子以为然,立刻颁发诏令,要陈留王刘协返回雒阳。
天下人都陈赞天子兄弟恭爱的行为,称赞道:天子有孝康皇帝之遗风也。
崔寔也立刻写了一份文赋,就叫做《思亲赋》,献给了天子,天子大喜,同时,心里也明白,孝康皇帝为何如此的偏爱崔寔,他又拜崔寔为县侯,赐予百金,美衣裳。
原先的鸿都门学,因天子驾崩,而变得有些荒凉,天子在看到了这些人的作用之后,立刻再次对此地重视起来,尽管心里并不是对这些文赋很感兴趣,却还是做出了一副极为欣赏的模样,又扩大建设了鸿都门学,这使得大汉文赋再一次迎来了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天子登基,听从了王符的意见,并没有在政令上做出甚么改变,一切都按照孝康皇帝时期的政令进行,不过,有很多的工程与改革都停了下来,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长期的动工与改革的暂时停歇,给了天下人一次喘息的时机,在这样平稳的政策下,大汉的发展反而更加的迅速。
在这个时候,就能看到孝康皇帝所忙碌的成果了。
他在位的时候,各个郡县都在疯狂的开垦耕地,到了如今,停歇之后,反而是在这些耕地上有了海量的粮食出产,他所修建的水利,让大汉的粮食产量疯狂的提升,他所修建的驰道,让各地的经济发展非常的迅速,兖,豫,青,冀地区的粮食,再一次堆积在了国库之中。
袁公脸上笑开了花。
幽州,贺州,新州,并州,三韩靠着炭石与铜铁的出产与售卖,发展也没有落下,尤其是孝康皇帝晚期,对北方五州的疯狂建设,在此时发挥了真正的作用,北方大兴,南方则是靠着这二十年来的开发与周围扶南,真腊等国的半军事半商业的贸易,也得到了真正的复兴。
益州,西凉地区,靠着与西方诸国的商贸,乃至西域的棉种植,一举成为大汉最为富裕的地区之一。
如此盛世,前所未见,大汉户籍编录,人口已经接近了九千万!
耕地面积超过了一千万顷!!
铁官建设在北方多地,共有三百七十三座!!
而这些铁官能够出产的铁能够装备二十万全副武装的精锐士卒!!
大汉的国力迅速的提升,对于边地诸国来说,简直就是灾难,最能感受到变化的还是曾经多次入侵东濊的高句丽,随着大汉在东濊与三韩站稳了脚,他们的末日便到来了,无论是镇守在东濊的吕布,还是在幽州的董卓,都绝不是良善之人。
看着大好的军功放在面前,岂有不取的道理?
在太尉张温的提议下,驻边新军再一次得到了扩充,虽有蔡邕等大臣反对,也不能阻止天子好武之心,孝康皇帝在世的时候,南军三万,北军两万,边新军四万,水军一万,郡县士卒四万,再加上董卓麾下的两万余匈奴乌桓骑兵,切里撤麾下三万余羌人军,共有士卒十九万。
当然,这其中,最为精锐也只有十万,不过,这接近二十万的士卒,对于周围的国家而言,那是非常恐怖的,大汉周围的很多国家,人口都没有二十万,就是远在西方的大国贵霜,也不过十万士卒,精锐不过五万,他们的精锐还不一定能拦得住大汉的南北军!
朝议之中,太尉张温提议裁军。
这自然是不可置信的,当所有人都有些疑惑的时候,他才言语道,要裁各地郡县士卒,增加驻边新军之人数,张温认为,大汉国内安稳,并不需要那么多数量的士卒来维持局势,可是边境之外,还是有很大的危险,比如,三韩之外的强国高句丽。
太尉有些痛心疾首的说着,高句丽是如此多次入侵幽州,欺压东濊驻军的,毕竟,东濊只有吕布一营,百官又不曾去过边地,自然不知高句丽之内情,太尉建议,要裁郡县士卒三万,再募新军五万,与一年内训练完成,以南军为主力,讨伐高句丽。
群臣再三反对,到了最后,天子才令张温招募新军两万,以固疆土。
百官也找不到由头来反对。
到了建宁二十一年十月,考核与雒阳内开始,天子亲自前往。
蔡邕,荀攸为属官,坐镇考场。
当诸多士子们热情的看着门口的时候,天子这才微笑着走了进来,士子们大拜,天子拱手回了一礼,士子们又连忙谢天子之恩,天子说道:“尔等通过考核,为国为民,便是报效君恩,此刻却是不必多礼!”,他坐在主位上,连续四日,都没有离开。
在这些人的名单之中,天子看到了不少的日后能臣,心里更是大喜,他是读过天书的,也知道这些人是有多少能耐的,有这些人,自己日后再也不会因无人可用而担忧了,不过,在人群之中,最令他感到疑惑的,还是郭嘉,先前,郭嘉可是亲口拒绝了自己的征辟,此刻,又这么出现在了考核中呢?
在人群之中的郭嘉,一脸的高傲,都没有理会周围这些士子们的善意,高高的扬起头,看起来对自己的成绩并没有丝毫的担忧,面对天子那有些疑惑的目光,他也是笑着,并没有解释。
考核之后,郭嘉方才告知了天子,他要参与考核的目的,不过,他并不是亲口所说的。
站在太学门前,士子们交集的等待着太学祭酒公布录取之姓名。
祭酒拿起了手中的诏令,呆愣了片刻,便大声朗读道:
“经学最冠,颍川阳翟人郭嘉,字奉孝。。。”
“次者,平原高唐人华歆,字子鱼。。。。”
“农学最冠,。。。。。。颍川阳翟人郭嘉,字奉孝。。。。。。”
“次者,东海人王严,字景兴。”
“算学最冠。。。。。”祭酒愣了愣,随后说道:“颍川阳翟人郭嘉,字奉孝。。。。”
“次者,河内人张范,字公仪。。。。”
“律学最冠。。。。”祭酒低着头,看了看周围,有些茫然的说道:“颍川阳翟人郭嘉,字奉孝。。。。”
他甚至还没有来得及说出次者的名字,整个太学外便是一阵噪杂与哗然,士子们愤怒的吼叫着,他们并不相信,一个人便能压得过他们所有人,成为四科全冠,要知道,从考核出现到如今,都还没有人能够有这样的成就,甚至,就没有人的名字在两科上同时出现!!
这不是说明,郭嘉一个人,在所有的领域,都能压得过大汉所有的士子们麽?这些心高气傲的士子们是绝对不会接受这样的说法,有人说到:“郭嘉此人,乃是奸贼王符之弟子!”,这一句话,让士子们醒悟,纷纷大骂王符,他们认为,是王符强行干涉,才造就了郭嘉这人。
这顿时引起了众怒,众人商议着,要一同前往王符的府邸,去跟王符讨要公道,正在他们群起激昂的时候,有黄门送来了什么,交给了在场的那位祭酒,周围的士卒们保护着祭酒的安全,祭酒想了想,便将手中的几张试卷贴在了大门外,也没有言语,便返回了。
只留下了三位士卒站在试卷前。
士子们也注意到了这里的情况,纷纷上前去看。
这里挂着四张试卷,从姓名上看,这便是那郭嘉所做的,众人冷笑着仔细打量,想要找出其中错误,可是,看了许久,他们也渐渐的沉默了,其余科目或许看不出郭嘉之才,可是在算学上,他们想了许久都没能破题的几题,被郭嘉轻易的攻破,甚至还留名嘲笑了出题者。
出题者乃是司空袁逢,袁逢看到郭嘉的试卷之后,并没有因他的嘲讽而愤怒,反而是大喜过望,想要将此人调到自己的司空府来,能够相助自己,可是,他没有想到,有这个打算的不只他一人,郭嘉在四张试卷上的发挥都是极为的高超,天子都有些不可置信。
王符自然是大喜,教导了这么一位弟子,他平日里高高扬起的头颅,扬起的更高了,几乎都看不到额头了,当结果公布的时候,郭嘉甚至还在府邸内睡眠,此事根本没有被他放在心上,尽管士子们心里还是不大服气,可也有不少人默默的离开了。
顿时,郭嘉名扬天下,世人皆以鬼才称之。
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