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唰~”长剑划过郭嘉的脸庞。

    郭嘉眼角下被划开了一个小口子,左眼混着泪水与血液,不能视物。

    “轰隆隆~~~~~”

    天空之中,雷鸣四起,巨大的闪电席卷着周围,雷声响彻云霄!

    似有黄龙在云头翻滚,愤怒的咆哮着!

    口中喷射阵阵雷电!

    游侠们心里大惧,便要朝着身后逃窜,不知何时,周围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一群士卒,游侠们大惊失色,却无处逃生,士卒之中,孙坚冷冷的看着这些盗贼,猛地挥手。

    次日,这些游侠便再无声息,而雒阳传闻,有游侠前往王符坟前,遇鬼卒,不能战,而全部身死,据说浑身都被肢解,没有半点完好的地方,极为恐怖。

    “奉孝,受苦了。。。。”天子说着。

    郭嘉没有言语,坐在天子的面前,眼角有一道伤痕,险些便伤到了他的眼睛。

    “勿要如此。。。。朕要召开朝议。。。与朕一同去罢。。。。”

    小胖子平静的说道,郭嘉心里不明白,为何对于这样的事情,天子心里还是如此的冷静,莫非做了这天子之后,就连你原先的火暴性子就已经不在了麽?

    朝议开始,百官安静的等待着天子前来。

    小胖子不久便出现在了百官的眼前,眼神深沉如水,见不到一丝的波澜,不过,他越是如此的反常,百官心里便越是畏惧,他坐在了上位,郭嘉也站在了百官之中,百官拜见,小胖子却依旧沉默着,冷冷的望着他们,并没有言语。

    百官尴尬的站在位子上,也不敢坐下。

    没有了王节信,他们心里颇有些不习惯,无人可烹。

    “将周啟押上来。。。。”

    天子说道。

    张郃连忙小跑着出了大殿,等待了少刻,两个宿卫押着周啟走了进来,这些日子里,经过不少人的奉承与赞誉,周啟早已没有原先那般畏惧,即使自己死了,也是除贼的豪杰,日后,说不得还能进入忠烈堂,又有什么畏惧的呢?他心里想着,仰着头,走进了大殿之中。

    天子冷冷的看着他。

    “周啟。。。便是你麽?”

    “回陛下,正是臣。。。。”

    “你不怕死?”

    “为国除贼,死得其所,更有何惧?”

    “呵呵呵~~~”

    小胖子冷笑着,说道:“将这厮拉到王公坟前,烹死。。。。朕要看看,他还惧不惧。。。。”

    顿时,百官脸色大变,就连张郃也有些茫然,小胖子说道:“堵上他的嘴,免得这厮不忍痛苦,早早自尽,至于其余人,全部腰斩。。。。张郃?”

    “臣在!”

    “现在便去。。。。。”

    “陛下!!”

    百官再也忍不住,几人连忙走上前来,带头的那人正是郑玄,郑玄有些无奈的说道:“这厮谋害庙堂大臣,的确死罪,不过,所谓烹刑,过于严酷,还望陛下莫要施如此重刑,为君者不可暴也。。。。。陛下要知商纣秦皇之事,不可为之啊。。。。”

    “哦?郑公是以商纣比朕?”小胖子眯着眼睛问道,忽然,他大笑起来。

    “哈哈哈,郑公说的也有道理,那朕便当一回商纣。。。。张郃!”

    “陛下!”

    “将他炮烙。。。。”小胖子冷冷的说道,在这个时候,周啟已经不能保持方才的高傲了,他不怕死,可若是这般残暴的被处死。。。。他双腿都在颤抖着,若不是宿卫紧紧的抓着他,只怕此时已经倒在了地上,小胖子眯着眼睛说道:“灭其宗族,东阳周姓者,大汉永不录用。”

    张郃不敢反对,押着周啟便朝外走去,这个时候,周啟嚎啕大叫起来,这不是灭族,是灭整个宗族啊,大汉几百载,也没有人遭受过这样的酷刑啊!

    “陛下,不可啊!陛下要以仁义治国,若是孝康皇帝在,便不会。。。”

    “住口!”小胖子大吼道。

    “朕不是孝康皇帝,何耶耶教会了朕仁政,可是他没有教朕忍气吞声!”

    “他告诉朕!九世之仇,尤可报!”

    “与朕脚下,杀朕心腹,此仇不报,不为人子!”

    小胖子猛地盯着张郃,张郃再不敢拖延,将大哭着的周啟直接拉了出去,百官面色苍白,郑玄更是说不出话来,在这个时候,他们发现,百官,竟没有人能够与天子对峙,能够说服他,平日里,是谁担任这个要职,斥责天子呢?

    哦。。。。对了,是王公。。。。

    王公不在,何人能够再相劝呢?

    百官心里忽然都有些复杂,皱着眉头,实在不知该如何言语。

    “张俭!”

    “臣在!”

    “所有在王公逝世之后,饮酒为乐,弹冠相庆的大臣们,都给朕拿了,罢免官职,永不再用!”

    “遵。。。。旨。”

    “将王公运进忠烈堂。。百官护送,敢有反对者,以死罪论处。。。。。再做一堂,为奸逆房,便设于忠烈堂之隔壁,雕建宁元年以来的反贼,令其跪向忠烈堂,受万世唾弃!”

    “遵旨!”

    在这一刻,天子彻底变成了天子,百官无人敢反对,君临天下,他高高仰视着群臣,皱着眉头,他比孝康皇帝要残酷的多,行事也不会仔细斟酌,只是,他手中握着近二十万的强军,何人敢反对?何人敢作乱?

    另外,便是王公逝世之后,关于他的位置,司徒之要位,天子眯着眼睛,他原先是想把这个位置给予郑玄,或者卢植,可是没有想到,这些大臣们的表现竟如此让自己失望,他想了片刻,看着邢子昂,下令道:“令曹操进雒阳!”

    邢子昂点点头。

    曹操当然不能为司徒,他无论是政绩还是声望,都不能成为司徒,不过,小胖子心里另有打算,邢子昂善政,却少了些谋略,他如今四十余岁,却是也能作为司徒了,毕竟,他没有任何的污点,才能也有,自己也能信任他,他做了司徒的话,尚书令这个位置肯定会空下来。

    曹操这人,便是他心里最适合这个位置的人了。

    至于曹操的三韩相的位置,听闻辰韩太守田丰这些年来政绩不菲,或许他可以接替曹操的位置。

    小胖子心里想着,便下令退朝,百官哀叹着,纷纷走了出去,他们眼里满是担忧,却不敢言语,没成想,天子登基还不到一年,便表现的如此酷烈,若是再执政几十年。。。唉,群臣摇着头,不敢多想,在这个时候,张郃押着周啟,前往王公的坟前。

    雒阳百姓愤怒,士子拦路。

    对于他们,张郃冷静的说道:“违者死。”

    绣衣使者从来就没有留过情,几个带头者被绣衣使者直接杀死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敢拦路了,被押到了王公的坟前,周啟已经吓得有些失常,浑身哆嗦着,自言自语,不知在说些什么,张郃也不理会他,令人架起了鼎,周啟疯狂的吼叫,士卒们推着他。

    鼎下燃起了熊熊烈火。

    当士卒们将他推下去的时候,鼎里传出悲惨的吼声,士卒们不管不顾,拿着长矛,将想要逃离的周啟一次又一次的按在了鼎里,周啟便这样消逝在了鼎中,张郃冷冷的看着他,群臣整日都上奏请烹王节信,可是没有想到,这初次被烹死的人,竟然是害死了王公的人。

    周啟的惨死,让整个躁动的雒阳都寂静了下来。

    而百官们则是要护送王公的灵位前往忠烈堂,无论他们是否情缘,他们低着头,只管前进,只因在他们的背后,有一众精锐的南军士卒,手持干戈。

    天子亲自前往哀悼拜见,并追为平县侯,子嗣继。

    在天子的强势干预下,雒阳再也没有人敢言语王符的不是了,同时,也让百官看到了天子强势的那一面,自从天子登基以来,便是一副温和的模样,从未处置过任何人,都是借着孝康皇帝的遗诏,或者以王符之令,来进行的处置,可是这一次,天子亲自下令,便将一贼活活烹死在了王公的坟前。

    百官惊悚,威望便如此形成了。

    这个时候,小胖子方才明白,一味的施恩,是完全没有用处的。

    这样的天子,只会显得格外懦弱。

    他想起了幼年,何耶耶的言语。

    “不杀人,不佩剑,妇孺辈也!”

    孝康皇帝的威望,也是建立在了堆积如山的人头之上,雒阳城头那些风干的人头,昭显着孝康皇帝的威严,而如今被堆放在雒阳城外的首级,则是竖立起了当今天子的威严,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很快的,奸逆房出现在了忠烈堂的周围。

    周围摆放着各类的刑具,以董宠,陈寔为首的奸贼被雕刻成了像,面朝忠烈堂跪着。

    天子这个行为,才是真的要了命,百官之中,有人不怕死,也不怕天子剑,可是却怕这奸逆之称,若是无数年都要跪在这里,承受百世谩骂,后人唾弃,这是多么的恐怖啊,天子借着此事,也彻底震住了庙堂之中的大臣们,如今的天子,一举一动,都没有大臣再敢轻视。

    韩门也是愈加的小心翼翼,面对天子的时候,甚至都不敢抬头。

    至于郭嘉,朝着天子重重一拜,再没有言语,天子大喜,将他扶了起来,他知道,自己失去了一位能臣,如今又得到了一位,郭嘉经过王公多年的教诲,日后,定然不会让自己失望。

    另外,便是加强绣衣使者之事,在这事之后,百官们想要打压绣衣使者的事情,已经没有了盼头,天子将王公之死,视为奇耻大辱,源源不断的资助张郃,继续扩张绣衣使者的掌控力度,就连廷尉也是如此,好在廷尉张俭并不是张郃这般的天子鹰犬,并不会如同张郃那般残暴无情。

    张温到达幽州之后,才听到了王符身死的消息,驿站士卒前往各地的速度,显然比这批新军的速度要快的多。

    他哀叹了一声,低头不语。

    王公之死,却是为大汉带来了一位铁血帝王。

    犹如孝文孝景之后的孝武帝一般,铁血强硬的君王。

    奈何我王公啊,哀哉,痛哉。


………………………………

第0403章 至于掖庭

    熹平元年,六月初

    马均这才献出了改进之后的翻车图纸。

    天子欣喜的看着手中的图纸,马均写的很是用心,各个地方都有详细的记录,天子虽然看不懂,可并不妨碍他若有所思的点头,表现的极为欣喜,马均也解释道:

    “此物,车身用三板拼成长槽,槽两端各架一链轮,以龙骨叶板作链条,穿过长槽,车身斜置在水边,下链轮和长槽的一部分浸入水中,在岸上的链轮为主轮,主轮的轴长,两端各带拐木四根。。。”

    “人靠在架上,踏动拐木,驱动上链轮,叶板沿槽刮水上升,到槽端将水排出,再沿长槽上方返回水中,如此循环,连续把水送到岸上,便是十岁孺子,能够使用,可引下游之水上。。。”

    马均解释的很是清楚,不过,天子也只听懂了一句可引水,还极为便利,建造也不会耗费太多的费用,这让天子极为的欣喜,他咧嘴,笑着,说道:“善,大善,此物为国民重器,农桑要物,马君功高矣,当赏!当赏!!”

    听到天子这般言语,马均反而是摇着头,说道:“此物,臣只是稍加改进,并非是臣所造。”

    “哦?”

    天子双眼变得有些炽热,连忙问道:“那这制作者乃是何人?”

    马均哀叹了一声,说道:“乃是故掖庭令毕岚与宋典所做。。。。”

    “嗯????”

    “你说甚么??”

    小胖子瞪大了双眼,不可置信的问道,那两个阉人,还能做出这么利国利民的物什?

    马均无奈的说道:“陛下不知,孝康皇帝勤俭爱民,不愿与皇宫内动工修湖,可皇宫道路杂乱污秽,无湖水可取。。。。有损天家颜面,故而,毕岚便与宋典一同做出了这翻车,以取河水来清扫道路。。。。”,马均缓缓解释道,“我也是曾看过此物,如今加以改进罢了。。。。”

    小胖子沉默了许久,皱着眉头,没有言语,他转过头,看了看一旁的韩门,眼里似乎有些恼怒,韩门立刻低着头,脸色有些羞愧。

    “唉。。。可惜。。。”小胖子摇着头,连说了三句可惜,却也没有说可惜什么。

    “此物,你拿给袁逢,让他在天下推行,务必要在明年之前,让各地都知晓此物之用,以盛农桑。。。。”小胖子说着,马均点了点头,问道:“陛下,不知此物当取名为何?还望陛下赐名。。。。”

    天子咧嘴笑了起来,说道:

    “便唤作熹平翻车。。。。。”

    “遵旨!”

    天子又鼓励了马均几句,便让马均离开了,马均最近在忙着改进织绫机,却没有什么太好的想法,天子也是希望他能够造出更多这般的利器,能够提升大汉之国力,袁逢在拿到了图纸之后,对马均的言语半信半疑,随后与马均一同观看了第一架制造的翻车以及作用之后,袁逢大喜。

    他立刻便能看明白,此物对于农耕有多大的用处。

    此物,不仅能够灌溉农桑,最主要的,他还能作为抵抗涝灾的利器,这样的物品,当然要尽快的推广啊,袁逢没有迟疑,立刻向各地刺史递交了这图纸,要求他们动用匠人,制作翻车,百官对于这些的稀奇古怪之物,向来是没有好感的,就是当地的刺史也是一般。

    不过,袁逢在书信里再三说明,此物对于农桑有大利,可抵御涝灾,这才让刺史们有了兴致,毕竟,能够提升他们的政绩,何况这是三公之令,他们连忙修建起来,大汉在建设了驰道之后,对于各地的传令显然是快了很多,大汉的驿卒也接近二十万人。

    除了较为偏远的边地,其余地区都开始动用马均所造的熹平翻车,而他的真正建造者,百官们是不屑于说出口的,毕竟,阉人这么能制造出如此有用的利器呢?在真正看到了翻车的作用之后,这些官吏们纷纷上表,参奏马均之功劳。

    天子也曾召他,想在百官面前,给予赏赐,马均却是拒绝了,他认为,自己不过是改进,若是天子要赏赐,可赏赐真正的制作者,毕岚,宋典二人,宋典虽死,毕岚如今还在自己的家乡啊,不过,天子并没有应允,百官也是装作未闻。

    当事情传到天下的时候,官吏们言语道:“阉人为取悦天子,做翻车以洗地,耗费国库钱财,如今马君改进之,用之于民,可见贤才与阉人之别也。”

    看到翻车的成效,百姓们是开心的,马均的名望这才逐渐传播开来,在听闻他是闻人公的弟子之后,天下人对他的认可也就更深了,朝中大臣也不时的念叨起闻人公来,天子沉默无言,他的确是需要闻人公这样的大才,闻人公之急智,是百官所不能匹敌的。

    但凡有需要耗费大量钱财的地方,闻人公总是能提出最为完美的提议,有些时候,就连王公都会被他的提议所震撼,甚至与他结交。

    可惜啊,自己麾下,却没有这般的大才。

    随后,按照王公遗言,庙堂开始了对司隶地区的灭蝗之策,百官之中,还是不少人反对,他们认为,蝗虫乃是河中鱼虾所化,当大旱之时,河中无水,鱼虾化为蝗虫。。。。比起先人那套蝗神的说法,他们虽然好了很多,却也是极为愚蠢。

    朝中,也只有蔡邕一人,是支持王公遗言的,他认为,这蝗,不过是虫罢了,什么鱼虾所化,全是胡扯,百官不听他的,与他争执起来,坚决的认为蝗虫就是鱼虾所化,蔡邕一怒之下,从太尉府之中接来了东濊君,好好的给这群大臣们讲讲,鱼虾是甚么样的!!

    果然,当东濊君开始说起他们东濊那长着胡须的鱼虾的时候,这些大臣们屈服了。。。。

    你说的对,你说了算!

    把这厮拉下去!

    在这几天,百官们想起了昔日老太尉所带给他们的恐惧。

    蔡邕便开始在司隶地区忙碌起来,大量的畜鸡鸭,告知百姓以火驱蝗之法,经过蔡邕的一番努力,到了八月的时候,雒阳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蝗灾,有蝗出没,却被当地百姓大量的烧死驱赶,又被鸡鸭所食,大臣们也才闭上了嘴,低下了头。

    九月,天子下令,扩招鸿都门学。

    在孝康皇帝所设的鸿都门学的基础上,再加上了一门“工学”,所谓的“工”,便是马均这般能人,他将马均请到了鸿都门学,让崔寔好生照顾,马均本来是不大愿意前来的,可是天子告知了目的之后,他才恍然大悟,鸿都门学,建于建宁年间。

    孝康皇帝在鸿都门学召集了大量的书,画,诗,赋之名家,日夜钻研,作画书赋,孝康皇帝也爱好此道,常常前来鸿都门学作赋,在他的努力下,整个大汉的文风迅速的发展兴盛起来,如今,天子要再设一工,这引起了这些名家的不满,马均何能,匠人何能,能与吾等同列?

    不过,如今天子威望正盛,他们不敢反对,只能将抱怨藏在心里。

    天子在建设之后,便从天下召集名工能匠,与马均一同做工。

    很短的时间里,便得到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大多都是在各地为官匠的,又各自精通的地方,鸿都门学顿时热闹了起来,这些粗鄙的匠人,常常聚在一起,大声的争辩如何制造,就是马均也不能说服他们所有人,平日里虽然对他极为的尊敬,可是在手艺上,他们都不服输。

    大臣们哀叹,天子沉迷小道,国将不治矣。

    天子完全没有理会他们的不满,大力的扶持这些匠人,并且对于有功者进行了大量的赏赐,天子表现的如此明显,自然再次带起了一阵风气,先前孝康皇帝时期,为了能够增加耕牛的数量,天子曾刻意的表现出好牛,百官模仿,天下模仿,建宁年间耕牛的数量这才暴增起来。

    如今也是一般,在天子好工的风气下,天下也逐渐兴起了这股风气,原先为众人所鄙夷的胡椅,正因天子所喜,而被百官所用,有些时候,百官是最为坚定的,可在另外一些时候,他们又总是最先朝着天子靠近的那一批人,天子很乐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并没有进行阻止。

    崔寔崔公看到这个情况,也连忙写了一篇《天工赋》,献给天子,再次获得了重赏。

    匠人们千幸万苦,制作出各种物品,获得的奖赏竟还没有崔寔多。。。。这也无奈,崔寔在文坛上有很大的名望,他所作的文赋,所带来的影响定然是匠人所不能比的,这也是天子所在意的。

    随着各种利于国民的器物相继出现,百官之中的反对声才逐渐的变少,从古至今,便未曾听过哪个君王是如此爱好这些匠人之物的,天子算是初次了,不过,起码天子爱好这些,总好过爱砍大臣的头,大臣们干脆也就不加以干涉,不过,在太史令的笔下,已经出现了对天子不利的言论。

    “帝好奇技淫巧,舍本逐末,百官谏而不从。”

    到了十月,曹操到达了雒阳,不过,天子并没有急着召见他。

    小胖子坐在胡椅上,看着手中的上表,这是曹操所上,关于三韩水军与倭国诸事的,在上表之中,可以看到这一年之内,三韩水军的发展,又造大船近百,操练水军近万人,不过,即使有这般的水军,还是不能冒然参与倭国之内事。

    原本,孝康皇帝是要将倭国一分为二,整合起来,便于商贸的,可是没有想到,先帝中道崩殂,倭国之事也便停了下来,卑弥呼也趁着这个时间,立刻转交了自己的王位,让大汉控制倭国的意图遭到了破坏,曹操无奈,不过,他也绝非无能之辈。

    他故意在卑弥呼身前作戏,言之新君有讨伐倭国之意。

    卑弥呼也没有轻易的上当,虽然表现出了惶恐,可还是没有向曹操求情,曹操也不多言语,没过多久,当张温所需要的军事物资到达三韩,张温亲自率领大军到达幽州的时候,处于三韩的卑弥呼这才慌了,她能清楚的看到,大汉的确是要动用军事了,在三韩幽州聚集了数万精锐。

    她这才向曹操求情,并且希望再次前来雒阳,拜见新君。

    张太尉征伐高句丽之事,只有百官知晓,幽州也就只有刺史等寥寥几人知晓,卑弥呼自然是不知道张温的动向,她又看到曹操正全力打造战船,心里自然是惶恐,曹操本来就要前来雒阳拜见新君,故而直接将她带了过来,小胖子看完了他的上表,眯了眯眼睛。

    此刻已经是深夜,小胖子站起身,动了动后背,看向了一旁的韩门。

    韩门有些茫然的看着天子。

    “咳咳,太后可曾休歇了?”

    韩门瞪大眼睛,摇着头,说道:“奴婢不知。。。。。”

    “混账,那还不去打探!”小胖子愤怒的说道,韩门这才连忙跑出了厚德殿,过了片刻,他才回到了厚德殿,说道:“国家,太后已经入寝。。。。”

    “好,快些,带朕去掖庭!!!”

    韩门看着急不可耐的小胖子,心里想要反对,却说不出话来,太后虽有令,可是在自己面前的是一国之君,自己怎么敢拒绝呢?他连忙率领黄门,带着天子便悄悄的赶往了掖庭。

    到达了掖庭,天子做贼似的看了看周围,说道:“你们在此守着,不可入内,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