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请烹曹孟德~~~”

    百官哭诉着。

    天子看着百官,心里大笑,脸色却未曾有变,皱着眉头,看向了曹操,说道:“曹君,朕见百官如此痛楚,革新之中,可是百姓遭受了甚么大害?”

    曹操起身,走到了正中央,拜道:“陛下,百姓并未曾遭害,大喜过望,仰拜雒阳,只是,百官之中,不少人私藏奴隶佃户,被臣所查出,故而如此。。。。”

    “哦?”天子疑惑的看向了群臣。

    群臣低着头,咬着牙,没有言语。

    “孟德多虑啦,庙堂群臣,全然都是些爱国爱民的贤才,岂能会做出害民损国之逆事?群臣,朕还是信得过的,孟德日后也就不要再寻他们的麻烦。。。。”天子肃穆的说道,百官心里感激,又是连忙拜谢,曹操也是说了遵命,便返回了自己的位置。

    这一次,曹操可谓是给了天子意想不到的惊喜,他依旧是那副恭敬的模样,低着头,坐在袁逢的身后,袁家与天子的关系甚是密切,曹操的谋划虽对袁家也造成了打击,可是对袁逢而言,能够跟随天子,比一些佃户奴仆之类的要有用的多,他们袁家便是第二个支持曹操的。

    随后便是荀氏,陈氏,杨氏,司马氏之类的世家大族。

    有这个机会能够离天子更近,代价不过是付出一些奴仆,何乐而不为呢?

    就算是有限制,大族应对的办法也是多的很,进行分户分家,将限制的危害压到最低,这并不能伤到他们的根基,就算门子学创立,可两大学府之中,世家子弟还是占了将近八成,孝康皇帝限制世家,但是并没有放弃重用他们,当今天子依旧如此。

    袁逢是在庇护着曹操的,与邢子昂一同,压住了很多大臣们的弹劾,以及准备施行的报复行为,群臣不敢与袁逢作对,不过,曹嵩便倒霉了,在短短的几天内,他被群臣找出了很多的错误,小到他在接待贵霜使者时的礼仪错误,大到他的下属接受真腊贿赂,告知海军情况之类。

    曹嵩可找不到人来保他,在这么大量的过错面前,天子也是护不住他的,他心里已经做好了告老还乡的准备,大臣们疏远了与他的距离,身为九卿,他身边竟没有甚么大臣敢靠近。

    天子又与大臣们商谈了片刻关于边塞地区的耕地之事。

    “陛下。。。。。”

    崔寔缓缓从群臣之中走了出来,他如今贵为司徒,对于曹操的作为,虽然崔家也遭受到了打击,可是他竟一点也没有怨恨,群臣都希望他能做主,来打压曹操,可是崔寔到如今,都没有发表任何的言语,在庙堂之中,也一直是静悄悄的。

    时下,很多人都称他为“不为司徒”。

    看到崔寔起身,天子有些疑惑,问道:“司徒可有上奏?”

    崔寔点点头,说道:“陛下,如今,四海安宁,外无战事。。。。。”他缓缓的说着,当他说道戍卒之事的时候,群臣心里隐约有了猜测,司徒莫不是要废除边军?这可是会要了太尉的命啊,司徒要与太尉开斗了?群臣有些疑惑的看着他。

    崔寔话语一转,忽然说道:“臣思索许久,若是将戍边士卒屯田,全数化为屯田营,开垦如凉外,贺外,交外,益外等地区,定然能使司农边屯之事更为便利。。。。”

    在他之前,孝康皇帝时期,就有军屯的说法,在西域,幽州都有,不过,那是半屯田,他们依旧要进行操练,依旧还是从军职,只是也同时进行耕作,如今,崔寔却是想让大汉四周数十万的戍边军全部化为屯田所用,这些戍边军,通常是乡里百姓担任,时常为一到三载。

    他们平日里,也就是维护边塞城墙,守城之类,做不到外出击敌这种的程度。

    天子皱着眉头,想了许久,点点头,说道:“此事,群臣可议。”

    崔寔这个举动,并没有任何的危害,反而是符合了大臣们想要减少军旅的意图,他们生怕张温会不断的鼓动天子,进行无谓的战争,顿时,群臣同意,天子便令邢子昂负责此事,随后下令结束朝议。

    当曹操走出了皇宫的时候,几个大臣都是有些愤怒的看着他,面色不善,曹操笑了笑,低着身,穿着鞋,有一人笑着说道:“曹君如今可是威风的很。。。。若是费亭侯如今尚在,只怕心里大喜,以后人尊了。。。。”

    曹操转头一看,原来乃是尚书王允,原先,王允便认为自己能够接替郑玄的位置,没成想,竟让曹操接替,这让王允心里甚至不悦,没有想到,到了如今,曹操又擅自革新,王允的家族也是受到了重创,有数个族子都被带进了绣衣大牢,这让王允心里极为痛恨曹操。

    “哈哈哈,原来是王允王尚书!”

    “王尚书所言不差,若是祖父在世,定然欣喜。。。。”

    曹操笑着说道,面色没有半点的恼怒,甚至,对于面前这些群臣,表情也是格外的温和,看到曹操这般模样,王允冷笑着,没有言语,曹操却又继续说道:“王尚书,孟德有一不解之惑,着实想要请教尚书。。。。不知,尚书可能解惑?”

    “呵,但言无妨!”

    “这阉人之后,高居庙堂,贤士之后,却是在绣衣大牢之中,孟德实在不解,尚书请言,当今这政,是清明,还是不清明啊?”

    “这,。。这。。。”王允张了张嘴,却是冷哼了一声,挥袖愤然离去。

    “哈哈哈~~~”曹操大笑起来,却没有理会周围的大臣,傲然离去。

    “再世王节信!”

    群臣恶狠狠的骂着,却奈何不了他,曹操与王符一样,也是为了自己的抱负,能够做出常人所不敢做的事情,但是又有不同,王符极为高傲张狂,根本不理会这些大臣,大臣在他的眼里,都是些甚么钻进钱眼的臭蛆,持刀的狒狒之类的。

    曹操不同,曹操在庙堂之中极为恭敬,行事又是极为的迅速,他也不跟王符那般,不在乎这些大臣,他会将这些大臣视为敌人,而不是狒狒,这样的曹操,虽说没有王公那般的可恨,却是让百官都感受到了威胁。

    显然,曹操是个比王符更难缠的敌人,在曹嵩遭受到打击的同时,曹操也不乏有些举动,用以反击,他反击的方式也是极为的简单,宴请张郃张俭。。。。

    当然,在宴会上,他并没有进行任何的密谋,也有黄门在监督,他们只是简单的饮酒,并且商谈将屯田不力罪加入汉律之事,不过,这番举动,在曹操刻意的表露之后,却让百官惊慌失措,莫不是这三贼要联合起来,妄图谋害我们这些贤才?

    他们在急忙之下,自然是选择先行下手,对张郃,张俭,曹操同时下手,一如既往,找出他们的错误,进行弹劾,如张郃任用贼人为官,张俭私自释放罪犯,曹操大力任用近亲,曹仁,曹洪,夏侯氏在三韩为官等等,他们对此进行弹劾。

    却不知,他们的行为触动了天子的戒心,张郃,张俭是天子的两把利剑,也是最为重要的检察司法之位,如此疯狂的弹劾这两个地方,尔等是想要做甚么??

    随后不久,他们便迎来笑嘻嘻的前来的张郃。

    “听闻,尔等弹劾我?”

    这个时候,大臣们忽然又想起了王公,还是王公好啊,王公就从来不会对他们下手。。。。。

    毕竟,在王公眼里,他们都是一群蛆,狒狒,王公没有必要跟牲畜过不去是不是?


………………………………

第0411章 公孙伯圭

    在曹操建设边塞的蓝图之中,显然,高句丽地区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这还是因为交通问题,从贺州运输炭石至于三韩,东濊,则需要从下方绕过幽州,通过幽州驰道感到三韩,耗时耗力,而到达东濊就更加艰难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远离庙堂中心的三韩,东濊想要发展起来,是不可能的。

    只有兼并了高句丽地区,才能让帝国东部完全的连成一片,甚至,可以说,整个东部沿海的所有地区,都会成为大汉帝国的一部分,东部再也没有任何的外来威胁,除非是来自海面,这可以让帝国减少对东部地区驻军的减少,会省下很大的财政支出,对于国力的提升是有重要帮助的。

    因此,他再三的与张温发文,希望太尉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高句丽的问题。

    张温却没有理会曹操的催促,依旧是不急不慢的一点点压迫高句丽的活动范围,他很清楚,目前的高句丽,不过是笼中之鸟,在之前他与扶余的大战,更是彻底断绝了他能逃亡的任何可能性,或许他获得了大胜,让扶余人再也不敢对他们有非分之想。

    可是,这同时也让扶余人对高句丽的戒备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仅仅是一支临时组建的军旅,便能击溃扶余最为精锐的部队,这让扶余如何不心惊?在这样的情况下,扶余人在边界上,做足了准备,不敢说能打败前来的高句丽人,但是要让他们出不去,还是能够做到的。

    最为痛苦的,还是当今的高句丽王,他的确是一位才能不错的君主,他在治政方面,军事方面,都有不错的才能,他曾花下重金,来收购大汉的兵法书籍,也曾打探一些大汉名将的事迹,并且学习,不过,他如今的能力,比之这位大汉的“狂人太尉”还是相差甚远。

    大汉曾出现过三位名将,张温可以算是他们之后的第四位。

    张奂是最初的名将,他的军事才能,更多还是体现在他强大的个人魅力上,只要是他作为主帅,士卒们便能发挥出十成的战斗力,宁死不退,他可以率领数千人与十几万人征战,而他的属下都不会有半点的畏惧与退缩,因为此人对士卒极为亲善,将士卒视为生子。

    因此,他往往以少胜多,屡战屡胜,最后也是败在了数量上,他是大汉声望最高的大将。

    之后的段颎,与他截然不同,段颎善奇袭,善险策,他从不在乎胜利之外的任何事,在面对羌人的时候,他能够带领士卒,左突右攻,一路孤军深入,直接抓了对方的大王,让整个羌人联盟顿时瓦解,威震天下,在后来面对山越,也是如此。

    久久未有动手,动手便是直接除掉了山越的主力军,其余皆降。

    皇甫规,则是勇,或是莽,永和年间,羌人攻三辅,包围安定,征西将军马贤率军十万征伐,却是不克,又中了羌人计策,在射姑山大拜,马贤战死,朝中人人惊慌失措,在这个时候,皇甫嵩仅率八百士卒,与羌人血战,斩首无数,活生生将羌人打的退却!

    如今的张温,与他们都不同,张温胜在大局眼光,进军又极为的稳重,不慌不忙,以最为安稳的方法来将敌人歼灭,这与他平时的性格是格格不入的,不过,正是这样的行军部署,打乱了高句丽王的一切部署,他想好的一切谋略,在这样平稳的蚕食之中,完全没有任何的作用。

    当四路大军绕过王城的时候,高句丽王只能率领其余的惨军,龟缩在与扶余的交界处。

    “唉。。。。”

    浑身是伤的将军低着头哀叹着,到了如今,他们已经近乎于绝望,如今想的不是如何去击败汉军,而是,如何能在张温的手中保命,年轻的高句丽王牵着马,看着麾下这支惨军,他的甲胄没有半点完好的地方,额头上也是有几处的血痕,眼里满是沧桑。

    看着这些低头哀叹的人,他也说不出话来。

    “诸君不必如此!仅仅几场败仗,便让各位如此丧气?莫要忘了,我等也曾击溃过汉军,还是以少胜多,可见,汉军也未必不可胜,如今,未战而丧胆,又是何故?”说出这番话的并不是高句丽王,而是他麾下的一位老臣,老臣花白的胡须,如今也被鲜血染红,染黑。

    听到他的言语,几个将军并没有言语。

    击败汉军,他们当然知道老臣指的是甚么,这汉军之中,有一支军旅,五千人左右,人人皆有马匹,可谓是精锐,不过,令他们惊异的是,在几场战争之中,他们打的这支劲旅满山乱跑,数百人都能追着他们打!唯一值得陈赞的,就是这支军旅逃命很厉害。

    他们在这张大战里,起码被高句丽人击溃过十几次,可是,从来没能抓住过他们一个人,甚至是一匹马!!

    而他们逃亡之后,便会厚颜无耻的叫来同属的汉军,这些汉军就会反追着他们打,到了最后,他们也逐渐明白,这支军旅,压根就是斥候,五千人的斥候,就是来打探他们的位置的,根本不是要跟他们作战的,还唤作甚么骁勇营!呸!无耻之尤!

    这支军旅,被高句丽人冠以“业及可子”的名称,按汉语来说,便是“懦夫军”,或者“贱人军”,而这支军旅的首领,公孙瓒,也被高句丽人冠以“图什卡干”的名称,翻译过来。。。。便是“兔子将军”。

    “不必多说了。。。。”高句丽王笑着说道,他轻轻摘下了自己的头盔,看着诸多将领士卒,他的这番举动,让这些将领与士卒们都是极为的惶恐,要知道,高句丽的将领,从来就不会再战时摘下头盔,尤其是在士卒的面前,他擦了擦脸上的血迹,坐在一处石块上。

    “我本以为,我能够保护我的追随者们。。唉。。。也罢,也罢。。。。”他忽然笑了起来,温和的看着这些将领们,说道:“我纵然战败,也不能将你们一同拉入地下,高句丽,不能就如此的灭绝在我的手里。。。。”,听到他这些话,将领们脸色大变,颤抖起来。

    “大王,我们还没有失败,我们能打通前往扶余的边界,我们逃到肃慎去,我们还能卷土重来。。。。我这便去率军攻伐。。。。”老臣说着,便缓缓起身,高句丽王笑了笑,说道:“我一时之错,却是使老者劳累了。。。。”,他猛地起身,看着众人,皱着眉头,说道:“众将士听令!”

    “在!”

    “令尔等向大汉投降。。。不可怨恨,不可行凶!”

    “这。。。。”将领摇着头,说道:“宁死也!”

    高句丽王忽然拔出了长剑,在众人都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抓着剑身,便将长剑刺进了自己的胸口,长剑直接洞穿了他的身子,嘴角溢出血来,双眼圆瞪,众人怒吼着冲了上来,将他抱住,高句丽王看着他们,瞪大眼睛,缓缓说道:“献。。。出。。。。我的首。。。级。。。高句丽不亡!”

    随着他开口,嘴角不断的冒出血来,最后,他还是倒在了这些将领的怀里。

    众人大哭,却无可奈何,他们都不忍将他们的大王斩首,束手无策,老臣双眼通红,看着他们,说道:“大王不愿高句丽就此绝种,尔等不可违背,即刻便投汉军,不可作乱。。。”,他说完,也是如同高句丽王一般,毫不犹豫的将长剑插进了自己的胸口。

    其余众人,哭丧着脸,带着两人的尸体,朝着汉军所在的方向赶去,气氛格外凄惨。

    地面微微颤动起来,为首的高句丽将领茫然的抬起了头,他知道,汉军的骑兵来了,还是一支规模不小的军旅,这样的军旅,似乎是那位率领精骑,勇冠三军的吕将军?他并不知道对方的全名,不过,他还是有过与这位将军的交战记录,那人总是冲锋在最前,勇猛难当。

    就连大王也陈赞过此人,言之他有度辽将军皇甫规的身影,作战极勇。

    众人停下了脚步,望着远方。

    渐渐的,远方出现了一支军旅,他们打着汉军旗帜,全数骑兵,冷静的朝着他们冲了过来,当这些骑兵看到他们的时候,却忽然出现了一些慌乱。

    在士卒之中,公孙瓒瞪大眼睛,大叫道:“不好!有贼人!骁勇营,前军为后军!速速去禀告吕校尉!!”,顿时,整个骁勇营顿时转头便逃,没有半点的迟疑,高句丽将领瞪大眼睛,大吼道:“吾等是来投降的!!吾等愿降啊!!!!”

    “回来!!”

    “你们这群业及可子!!回来呀!!!”

    任凭将领如何谩骂,这些人还是逃走了,他呆滞的看着远去的汉军士卒,心里却有些怀疑起了大王的命令,看了看周围的士卒,无奈的继续朝前走去,好在,汉军并没有让他们等太久,没过多久,吕布率领骑兵赶到了此处,将他们团团包围,手中长弓更是直接对准了他们。

    将领摘下了头盔,低下了头。

    而公孙瓒则是率领士卒远远的看着他们受降,得知他们是要投降的,公孙瓒有些遗憾的叹息着,唉,早知道自己就不逃了呀!

    当高句丽王的尸首被带到了张温面前的时候,董卓,皇甫嵩也都回到了营帐里,他们极为的欣喜,这场大战,总算是到尾了,高句丽王的身死,无疑是代表了高句丽的彻底崩溃,张温面色还是极为的冷静,并没有任何的变化,前来投降的将领,也只有一个请求。

    希望太尉能够不要玷污高句丽王的尸首。

    随后,在交接了士卒们之后,追贵高句丽王,自杀成仁的将领足足有七位。

    张温看到这样的情况,也是哀叹了一声,令之将他们葬,这位高句丽王,也躲过了被张温斩首的命运。

    董卓与皇甫嵩正在兴奋的聊着,他们已经在谈自己的军功了,张温看了看他们,忽然说道:“高句丽王身死的消息,你们不得泄露。。。。”

    “嗯??”

    董卓大吃一惊,皇甫嵩面色苍白,张太尉这是想要做甚么?如今高句丽已降,太尉的意思,显然是不想就这么撤军,太尉这是要。。。越是想,两人便越是惊恐,看到他们这般模样,张温无奈的解释道:“我平生从未有反意,若是对陛下不忠,天打雷劈!”

    “只是。。。来都来了。。。之后,老夫再也没有这般机会了。。。”

    张温眯着眼睛,说道。

    正在此时,吕布与公孙瓒走了进来,看到两人进来,张温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夸了夸吕布的英勇,他看着吕布,说道:“还望君派一人,前往雒阳,为我带来一人,我有重用。。。。”

    “遵命!”吕布拱手说道。

    董卓与皇甫嵩也被他遣退,只留下公孙瓒一人,他看着公孙瓒,笑了笑,说道:“这段时间,让伯圭受苦了。。。。”

    公孙瓒苦笑着,说道:“不敢”

    的确,如今,大汉将士,都不是很瞧得起他,时常以兔子将军来称呼他,公孙瓒除了首战大胜之后,便再也没有胜利过,屡战屡败,已经成为了不少人口中的笑话,他们可不会想公孙瓒麾下都是甚么人,他们只认为公孙瓒不善战,张温知道,公孙瓒心里的苦楚,故而安慰。

    “骁勇营,比我预料之中的,还要出色。。。若不是你们发现敌情,在这山林之中,奉先他们也不能如此迅速的把对方逼到绝路上。。。。”张温说道。

    “不敢。。。。”

    “我知你心里苦楚,也知你不愿再率领这些人继续作战,我也不逼你。。。你这就去解散了骁勇营罢,我明日再宣告诸将。。。这次,你立下了大功,我会给你一支真正的精锐。。。”张温笑着说道。

    公孙瓒却是抬起头,有些疑惑的问道:“将军,我那些。。。麾下,不知要如何安排?”

    张温笑着,说道:“初得高句丽,这里全然都是高句丽人,我们是不能安然退却的,伯圭不愿率领他们,我有意将他们留在此处,让他们成为高句丽之子民,尽快安稳此处。。。。”

    公孙瓒皱着眉头,想了许久,说道:“他们想回到东濊。。。那里有他们的。。。”说了一半,公孙瓒又没有继续言语了,我不是东濊人,可不能开口便是鱼虾啊。。。

    他抿了抿嘴,说道:“遵令!”

    公孙瓒出了军营,回到了骁勇营的时候,校场上几乎都没人,公孙瓒有些恼怒,这些家伙,自己不在,就连训练都免去了,他有些恼怒的走到了后场,却看到那些东濊人,都围绕在了一处,不知在做些什么,有人看到了前来的公孙瓒,高呼道:“将军来了!”

    几人拿起了物什,跑到了公孙瓒的面前,公孙瓒低着头看去,那是一釜,还烧着甚么,他的军侯,笑着说道:“将军,这是我们在河里抓的鱼虾,想教将军尝尝。。。。可惜,不是东濊鱼,等我们回了东濊,定让将军吃个够!将军,来,尝尝,这都是我们所做的。。。”

    他们满脸的笑容,期待的望着公孙瓒。

    公孙瓒心里忽有些复杂,忽然大怒,猛地一脚踹翻了他们的釜,怒吼道:“尔等是要让我为汉军之耻麽?!”

    “他人都在军中操练,就你们,在这里煮鱼???”

    “我从未见过尔等这般之人!!”

    “明日之后,骁勇营便不在,我也不是你们的将军了!都给我滚回东濊抓鱼去罢!!”

    公孙瓒大吼道,东濊人渐渐低下了头,笑容不在。

    公孙瓒转身便离开,走出了营帐,闭着眼睛,哀叹了一声,来到了张温的营帐前,迟疑了片刻,还是令士卒前往通报。

    “哦?伯圭?”

    张温笑着,问道:“前来何事?”

    “太尉!”公孙瓒拱手大拜,说道:“我那些麾下,在异地为奴十载,如今也只想一心返回东濊,太尉能否看在他们的功劳上,放他们返回东濊。。。?”

    张温的笑容渐渐凝固起来,问道:“你来为他们求情?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