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罢狻!!!?谒滴奁尽!!!

    那唤作曹诩的愣了片刻,恍然大悟,不知从何处摸出了些钱财,悄悄放在了士卒的手里,媚笑着说道:“将军,这也是善士之资,如今便犒劳将军了。。。”

    “曹君,这我怎么能受呢?田公府邸便在这城北,君可自往,我在三韩之内,也略有些好友,若有需要的地方,可来寻我。。。”士卒笑着说道,言语里的威胁,文士也是听了出来,连称不敢,随后,他便与那农夫上了车马,进了城内。

    “公何必如此啊。。。这换了姓,岂不是愧对先祖。。。便是换个名也好啊。。。”牵着瘦马的随从有些无奈的说道,那文士冷冷一笑,并没有回答他,反而是认真的观察起了周围,看到文士不回答,那随从低着头,叹息了一声,也就没有再言语。

    逛了片刻,夜里,文士又通过先前的手段,住进了驿站。

    次日,当他出来的时候,却是换了件华贵的服饰,腰间佩戴着玉带,还戴有香囊长剑,服饰上也是绣满了各色的华丽色彩,看起来便不是常人,随从也是换了正装,步行来到了三韩令府前,等了许久,看着三韩令的车马急促的离开了府邸,他才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

    驻扎在门口的士卒,看到来人,连忙阻挡在前,看了看他,又堆起笑容,拱手说道:“君所来何事?我也好前往禀告。。。。”

    “三韩令可在?”

    文士一脸的傲然,抬起头问道。

    “这,田公方才离去。。。”

    “嗯?”文士皱着眉头,显得有些不悦,那士卒连忙问道:“君何人也?”

    “哼。。。”文士冷哼了一声,说道:“进去禀告,便言之有贵人前来,令府中属官前来见我!”

    士卒听闻,也不敢推辞,连忙跑了进去,没过多久,府中的大小官吏们有些惊异的走了出来,看到文士,一一拜见,便又将他请进了府中,坐了位,上了茶,这才问道:“不知君之姓名?”

    “你是何人?”文士皱着眉头问道。

    “在下乃是三韩长史,唤作曹洪。。。”那人笑着回答道。

    “哦,原来是曹君之族人。。。”那文士点着头,说道:“我乃是新任刺史贾诩之胞弟,唤作贾温,兄长正在路上,我先行前来,视察尔等。。。”,他言语之中,极为的倨傲,看到他这般模样,不少大臣都是满脸的怒火,曹洪笑了笑,问道:“不知君任何官身?”

    “我乃白身,不过,待我兄长来了,可就不是了。。。”

    曹洪脸色一愣,却依旧笑着,说道:“正是如此啊。。。”

    在他身后,却有一人,冷哼了一声,恼怒的叫道:“一介白丁,怎敢教吾等出门迎接?!!”,曹洪大吃一惊,连忙起身,瞪了他一眼,笑着说道:“君莫要生气,此人唤作严纲,行事类田公。。。还望君莫要生气。。。”,文士只是冷冷的看着那人,冷哼了一声。

    严纲却是收不得这等耻辱,转身便离去,看到他离开,也有不少人跟着他走了出去,文士大惊,起身便要谩骂,却被曹洪拦住,苦苦劝说,文士这才有些恼怒的记下了他们几人,坐在了上位,要等着田丰前来,曹洪令人好生伺候他,便离开了客屋。

    当曹洪走出客屋的时候,几人走了过来,有些无奈的说道:“依此人之禀性,只怕,难于田公相处,奈何,贾诩此人深得天子器重,吾等该如何行事。。。”

    曹洪随便糊弄了他们几句,并没有说出什么实话,不久之后,却又安排了心腹小吏,前往府邸门口,迎接田丰,并且交代了他一些言语。

    没过多久,田丰便返回了府邸,农忙之事,他的事情不少,整日也是忙碌,只是听闻官吏言语,府里来了贵人,要田丰前往拜见,田丰这才连忙回来,莫不是刺史来了?他心里想着,车门刚刚到了府邸门口,便有小吏跑了过来,拜见了田丰,又将方才之事一一叙说。

    “好贼子!以刺史近亲之身,行如此逆事,区区白丁,岂敢如此!!”田丰是个暴脾气,小吏刚刚说完,他便愤怒的吼了起来,猛地从车马上跳了下来,拔出了腰间的长剑,便朝着府邸快步冲了过去,门口的士卒,看到田丰前来,正要拜见,就被田丰猛地推倒在地。

    他手持长剑便冲进了府邸内,官吏们看到田丰这般模样,各个都吓坏了,连忙冲来,拦在田丰的面前,田丰双眼赤红,吼道:“那贼人在何处,擅闯官府,罪大恶极,若敢拦我,一同问罪!”

    听到他这般怒吼,那些官吏也不再敢阻拦,连忙让开了位置,曹洪眯着眼睛,缩在了一旁,在这个时候,从侧门走来了一人,却是那文士无疑,官吏们惶恐,连忙叫他离去,那文士却是有持无恐的看着面前的田丰,眼里也甚是冰冷。

    田丰看了他片刻,脸上渐渐出现了一些迟疑,又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大惊,连忙收起了常见,拱手拜道:“拜见刺史!”

    听闻这声,周围的官吏们顿时吓得失了魂!

    甚么??刺史?!

    就连曹洪,也是脸色苍白,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贾诩,想要说些甚么,却又说不出口。

    “随我来。。。”贾诩只是说了一句,便转身进了屋,田丰跟在了他的身后,贾诩直接坐在了上位,田丰坐在他的身边,有些疑惑的问道:“贾公这是。。。”

    “我治一地,当然是要亲自看看最为真实的一面,这样才能对症抓药。。。一劳永逸。。。”贾诩冷冷说着,没有给田丰言语的机会,又说道:“我入这三韩,住了七次驿站,只要给予钱财,他们便不会拒绝身份不明之人,就连这城门,也是靠着铜臭之物进来。。。”

    “至于你麾下的官吏,有才无德之辈。。。面对白身,竟如此谄媚。。。。”

    “百姓无一喜乐者,昼夜劳作,不是屯田,便是修驰道。。。。或是建水利。。。。”

    “士卒多奸邪辈,少有训练。。。。”

    随着贾诩一句一句的言语,田丰面色赤红,低着头,有些抬不起头来,他咬着牙,有些颤抖着说道:“丰无能,愿受责罚。。。”

    贾诩一愣,连忙摇着头,说道:“不,不,你做的很好。。。”,他有些赞许的看着田丰,笑着说道:“你是我见过,最类何子的臣子了,颇有些何子的秉性,哈哈哈,自从何子不在,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哪位大臣拔剑说要砍我。。。”

    “丰不敢与圣贤媲。。。”

    “莫要如此,三韩有你,我也就放心了。。。至于那些奸邪之辈。。。。”

    田丰猛地起身,肃穆的说道:“这些人,不劳刺史,丰愿亲自处置!”

    “坐。。坐。。。”贾诩摇着头说道,田丰有些不解的坐在了他的面前,贾诩笑了笑,说道:“这些不过是三韩其一劣处,三韩其余二郡诸县,此等奸贼何其多,若要一一处置,何日才能处置的完?”

    “那,公的意思是。。。。”

    “你府里这些官吏,如今有把柄与我手里,日后行事,定然是胆怯谨慎,再不敢如此,而下层官吏,只怕也会受到他们的几番警告,何况,这些人,也并不是没有才能,可以留着他们。。。。”

    “这岂不是。。。容忍了奸贼?”

    “莫要如此想。。。。我不会住在这样的府邸之中,你对外宣称,接下来的时日,我会前往各地巡查。。。另外,隔着时日,便抓上几人。。。。其余事情,你便不必去理会了。。。。”

    “谨喏。。。。那行政之事。。。”

    “行政策略?不必了,什么都不必做,屯田停止,驰道也不修。。。。什么都不要做,这就可以了。。。”

    田丰皱着眉头,有些疑惑的看着面前的贾诩,但凡是上任地方大员者,无不想着要早日获取政绩,能够回到庙堂,还从未见过谁到达地方之后,下令诸事停止,无为而治的,这是要做甚么啊?不过,他心里虽不解,却还是没有拒绝贾诩的命令。

    或许,贾公是想给予宁州休养生息的机会罢。。。。

    ps:没有书评本章说,真的是好想念大家啊,甚至就连那些喷子都有些想念了,唉,这几天,老狼忙着终身大神,还有考试紧逼,码字都没有多少时间,马上老狼就放假暑假可以回去了,到时候,再给大家来上两个月的爆更!还望大家见谅。

    8)


………………………………

病假

连续忙碌,下午开始发高烧,至今还在打点滴,兄弟们见谅。
………………………………

第0418章 原来如此

    熹平三年,五月

    贾诩治宁州,宁以上高郡,下高郡,马韩国,辰郡,弁郡,东濊郡,扶余国等两国五郡三十五县所组成,通过贺州,新州,宁州这三州的建立,使得大汉疆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新地步,国力之强盛,不可度量,贾诩赶到了宁州之后,未曾前往府邸,只令太守国相治政。

    自己却在各地行走,督查官吏,这也是刺史的职务,刺史的主要工作范围,便是要巡查郡县,查获不良,禀告天子,不过,寻常刺史,都是通过属官的汇报,如督邮之类,来知道当地官吏与民情,不过,贾诩反其道而行之,隐姓埋名,四处探查。

    此事被宁州诸多官吏知道之后,官吏们莫有再敢触法者,而贾诩施行的无为之治,对整个宁州有了很多的帮助,宁州新立,百姓多劳,甚么都不需要多做,只要给他们能够修养的时日便好了,何况,贾诩也不想再立功,去往庙堂,在这里,反而要比庙堂安稳的多。

    是月,塞外羌人作乱,北军中侯袁术与护羌中郎将切里撤一同征伐,破敌三万,捉拿羌人首领南宫氏,首级献与雒阳,天子大喜,以袁术为淮县侯,切里撤为鞍雌乡侯。

    六月,太学再翻增广,令各地官学祭酒举学子入学。

    将太学与门子学正式分治,以蔡邕为太学祭酒,郑玄为门子学祭酒,比两千石,太学还是一如往常,招收的都是世家名门弟子,而门子学还是招收寒门出身者,故而门子学的地位远不如太学,无论是从数量或者是质量上,上次的考核之中,太学之士是门子学的七倍。

    故而,郑玄担任祭酒之后,便下令降低门子学的录取标准,又大力扩建门子学府邸,请来很多自己的好友门生来担任治经博士,一心想要改变门子学的地位,对此,蔡邕倒也没有别的想法,倒是卢植帮了他大忙,卢植上奏庙堂,请求官学内设立统一的考核制度,通过者可入太学与门子学。

    天子当即应允,又令卢植,蔡邕,郑玄,华歆等人主办此事。

    昔日王公所设的考核制度,到如今,众人才摸索出了一个大概,底层的官学,是没有门槛的,只要能够交得起费用,皆可入学,费用也并不昂贵,教导的也是一些最为基础的识字算术,其中优异者,会被官学教员看中,亲自教导,参与入学考核,通过之后,才能进入两大学府。

    入学考核的内容也是比较的简单,考核内容,是庙堂亲自颁发的,一年进行一次,其中优异者,会被两大学府所录取,标准并没有明说,可是大家心里都知道,一般来说,大部分都是进入门子学,因为门子学的录取要更容易一些,而且在这里,不会被那些世家子弟所鄙夷。

    此事说起来简单,要执行起来,还是很麻烦,卢植等人忙碌了近半年,在九月方才完成了对于这些内容的相关规定,使得王公的考核科功制进一步完善,大汉如今的人才储备是非常惊人的,按照蔡邕的说法,今年有十二万士子正在等待着考核。

    考核所能通过的却不到一千人。

    相关规定虽然都已经完成,不过,想要正式施行,还是要等到明年,庙堂要施行新的举措,绝对不是易事,其中繁杂,难以叙说,不过,崔公的军屯制却已经开始施行了。

    崔公的《政论》,天子还是没能全部接受,但是其中关于戍边士卒的安排,却让天子极为的喜爱,立刻令曹操等人施行,经过长达九个月的政令,终于,各地戍边士卒放下了手中的军械,成为了当地的耕农,张温对此是极为反对的,以至于他对崔公也有了怨言。

    虽是耕农,但他们还是有着戍边的名义,他们在大汉最为偏远的宁州,贺州,交州,扬州等地开始了劳作,天子也同时下令增加戍边士卒的人数,大汉的疆域如此的辽阔,当然要更多的戍边士卒,更多的耕农。。。。几十万的戍边士卒同时耕耘起来。

    那些平日里牲畜都不愿停留的地方,迎来了发展的时机。

    百姓们并不知晓其中的猫腻,他们只是觉得,服役之后,能够免去刀兵,继续耕作,也不是坏事,何况,就在军屯制刚刚施行的时候,崔公便作了《刀犁赋》一篇,献与天子,鸿都门学之内,顿时出现了无数关于这些边塞地区的文赋,大多都是些为国戍边,保家安民之类的文字。

    只能说,崔公不愧是文坛之豪,他完全能通过手中一杆笔,改变大汉的文风,在孝康皇帝之前,大汉文赋还是停留在描写景物事物的写实类文赋,诗文也是如此,多是描述身边的事,或者故事,就连崔公,也写过《好牛赋》这样的作品。

    到了建宁大治,崔公又以一人之力,强行将描写盛世,吹捧天子文治武功的文风变成了主流,于是乎,文风渐渐变得奢华,都是在叙说当今的盛世,令百姓读过了那段最为艰难,灾害频繁的时期,通过这些文赋的作用,来让众人明白当今大汉之强,百姓富裕。

    而如今,崔公再次发力,让描写边塞,军旅的边塞文赋成为了主流。

    朝中多有大臣看不起崔公,认为他不过是靠着手中笔墨,靠着奉承成为了三公,没有半点实干之才,就如当年,论如何赈灾,他头头是道,不过,让他去往北方赈灾,他却只能提出个大略,实际赈灾还是邢子昂与卢植来完成的,如今,他在庙堂之中,又是浑浑噩噩的,这样的司徒,要来何用呢?

    他们认为,继周景,何休,王符这些大才之后,崔寔绝对是最没有作为与能力的司徒。

    不过,天子并没有要在司徒位置上换人的打算,崔寔照样稳坐司徒之位。

    十一月,

    小胖子皱着眉头,有些焦虑的来回走动,不时的探头看了看殿外,双手放在背后,手指交杂,厚德殿内的几个黄门,都是低着头,呼吸都是小心翼翼的,不敢惊扰了天子,韩门就站在厚德殿外,等待着从太医令那边的消息,他看着极为焦虑的天子,也不敢开口。

    正在等待着,忽有黄门快步跑来,冲到了厚德殿。

    “怎么样啦?”

    “啊?”

    韩门立刻问道,还没有等到黄门回答他,小胖子便从大殿里冲了出来,小黄门立刻便要拜见,小胖子不耐烦的挥了挥手,问道:“怎么样啦?皇后可还安好?”

    “恭喜国家,贺喜国家,皇后已诞下一子,母子平安!”

    “哈哈哈~~~”小胖子仰起头大笑。

    “赏,赏,全部有赏!!朕就说嘛,定然是个儿子,快,朕要去看儿子!!”小胖子欣喜如狂,黄门领着天子前往,其余黄门都是快跑着,跟在天子的身后,当宫女从殿里抱出了婴孩之后,小胖子按耐不住心里的激动,险些要跳了起来,快步上前,又变得温柔起来,小心翼翼的抱过孩子。

    小家伙浑身都是皱巴巴的,没有头发,就连双眼也没能睁开,不过,他很轻,也很瘦小。

    抱着怀里的小家伙,小胖子傻笑着,笑了许久,一种血液之中的联系,让小胖子感到无比的震撼与兴奋,他猛地抬起头,瞪大眼睛,看着面前的宫女,问道:“朕能亲他麽?”

    宫女有些没有反应过来,她甚至都没有拜见天子,愣了片刻,方才说道:“陛下。。。这自然可以。。”,还没有等到她说完,小胖子便狠狠的吻在小家伙的脸上,小家伙忽然大哭了起来,小胖子格外惊慌,不知所措,叫道:“别哭,别哭啊,朕是你阿父!”

    小家伙没有理会天子的诏令,继续大哭,宫女也帮着哄了许久,小家伙也没有停止哭泣,小胖子弄得满头大汗,那宫女虽知晓这方面的知识,却还是年轻,并未曾有过孩子,韩门与诸多黄门都围在周围,一同哄着,看着小家伙一直大哭,小胖子朝着太医房大叫道:“来人啊!”

    好在还是有宫女走了出来,抱过小家伙,只是哄了片刻,小家伙便停止了哭闹。

    小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尴尬的笑了笑,说道:“朕去看看皇后,尔等便好生照看皇子。”

    “谨喏!”

    黄门拱手拜道,这个时候,小胖子依依不舍的看着孩子,却还是急忙的逃离了此处,可是却又被宫女所拦着,刚刚生育的妇人是不能见天子的,小胖子并不知晓这一点,只能无奈的离开,当他走出来的时候,小家伙已经不在了,黄门言语,是皇太后将他抱走了。

    小胖子又赶往了永宁宫里,当他赶到的时候,太后正在抱着孩子,不时的交代周围的宫女,看到小胖子走了进来,太后满脸的笑容,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小家伙,小胖子拜见了太后,走上前来,又忍不住傻乐,太后斥退了周围的宫女黄门。

    有些不悦的说道:“看看你,可有半点为君之仪,堂堂大汉天子,表现如此不堪,岂不是让黄门宫女笑话?”

    “哈哈,阿母,彼乃朕之家奴也,何敢笑话?”

    “群臣之前,朕还未曾失态呢!”

    “瞧你这般模样,也不怕丢了孝康皇帝的颜面!”太后又训斥了他几声,又看着怀里的孩子,笑着说道:“不过,我这孙子,甚美,也清瘦,随母。。。。”

    “他哪是随母,他是随了朕,朕长的这般俊俏,生子定然也是如此啊!”小胖子笑着说道,太后没有回话,只是呵呵冷笑了几声,说道:“若是随你,只怕我还抱不动他。。。。”

    小胖子脸色有些黑,咳了咳,低头看着孩子,小心翼翼的从阿母的怀里接过了他,抱着孩子,安安静静的,在这一刻,这位长不大的天子,似乎也一瞬间变得成熟起来,他看着小家伙的脸庞,问道:“阿母,朕出生的时候。。。。你真的抱不动朕麽?”

    “不知。。。你出生的时候,我从未抱过你。。。”

    “恩??”小胖子有些疑惑的看着阿母。

    太后温柔的笑了笑,讲道:“你出生的时候,你阿父开心极了,连日连夜抱着你,从未放下你片刻,那时,你一回到殿里,便哭闹不休,不吃不喝,他只能抱着你在外乱逛,那你就不哭不闹了,他体态又肥胖,连夜抱着你,夜里寒冷,他却是满头大汗。。。。。”

    “他抱过朕??”

    太后没有回话,小胖子沉默了许久。

    “阿母,朕想带他转转。。。。”

    星光闪烁,清风徐徐,微风吹动着天子的衣襟。

    小胖子抱着孩子,走在这夜色下,夜色下静悄悄的,身前身后都有七八个黄门,掌着灯,小胖子看着孩子的脸,他还是看不出孩子哪里类父或者类母,不过,这还是掩盖不住他心里的疼爱。

    建宁六年,也就十八年前

    大胖子抱着小家伙,同样走过这段路,那时,大胖子甚是劳累,小家伙的出生,让他的身心都感到了一种的松懈与兴奋,很多言语,他在这片路上,向小家伙悄悄的嘱咐。

    “我儿,朕自登基之后,未尝有一日敢以松懈,劳累至极,有些时日,朕甚至在想,若是当时,朕没有去过河边,去钓那条大鱼,是不是就不会这般的苦累了。。。”

    “我儿,朕自出生之后,便是满腹忧愁,不知所措,阿父,你耶耶,乃是堪比孝文孝武的圣天子,朕自出生之后,阿父便寄以厚望,只是,朕无论如何努力,都得不到他的认可。。。。”

    “如今啊,天下局势好转,朕忍痛杀了舅父,失爱与母,天下无人能为朕之亲信,唯独你,你是朕的长子,日后,也是这大汉的天子,大汉江山,绝对不能丧在你我父子之手。。。。”

    “如今啊,天下太平,大治盛世,不过,朕自知,无论治政识人,朕远不如阿父,不过,朕定不会辜负阿父的厚爱,他的盛世,要在你我父子手中,继续延续,你要比朕更加出色,万万不要辜负先祖。。。。”

    就在这一刻,相隔近二十年,两人的身躯渐渐重合,小胖子抱着怀里熟睡的孩子。

    仰起头,眯着眼。

    只有这样,他才能止住泪水,众人才不能看到天子的苦楚。

    小胖子恍然大悟,

    怪不得,

    阿父总是如此。

    ps:大前天,老狼去了一趟远方,办了点事,回来之后,发烧头痛,连病了两天,这些年里,好像就没有这样病过,到现在还是头晕恶习,不敢再断,怕你们跑了,艰难的码了四五个小时,这才写出了一章。。。。哇,真的是疼痛难忍,什么都比不上头痛,感觉要去见黄龙了。。。厚颜无耻的求一波推荐票。

    如果明天稍微有些好转,这两天欠的一万字,会在明天补上。


………………………………

第0419章 太尉且慢

    次日,天子便将蔡邕,郑玄二人请到了宫里,为皇长子取名,蔡邕看到了外孙,便乐的不放手,这小家伙,比起小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