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便能认出,这位就是昔日相见的为吾国国君!!
谁也想不到,这位昏庸的国君,早已到达了倭奴国,甚至,已经在此处待了六七日。
“不懂无碍,如此隐秘的送出书信,还是向徐荣他们的方向,看来,汉贼终究是发现了呵呵,我还是有些高估他们了,整整六日,这才发现不能再拖下去了,不等军械了,动手!”为吾国君冷笑着说道,旁边的将领有些为难的说道:“赤手空拳,如何能敌?”
“谁言赤手空拳我的好兄弟,西闵台可是在这倭奴国里,留下了不少的好东西,虽不能将大家都武装起来,不过,打一个出其不意,还是可以的,他们虽然发现了,不过,他们肯定不会想到,我们这就会动手,赤手空拳的发难让兄弟们出手吧”
为吾国君低声嘱咐起来,众人仔细听着。
过了子时,倭奴国内顿时出现了火光,很多地方都遭受了大火,百姓慌乱,整个倭奴国王城大乱,而听到惊呼之后,大汉军队并没有出动,似乎对这些都没有察觉,喊杀声起,百姓们极为畏惧,紧紧关上大门,都不敢抬头,正在书房内的荀攸,听到了外头的喊杀声之后,迅速起身!
拔出了腰间的佩剑,便走出了书房,在正门,全然都是手持刀剑的流民,正在与荀攸的随从们厮杀,荀攸咬着牙,他实在没有想到,对方如此迫切的动手,也不知他们手里的军械是从何而来的,不过,到了如今这种情况,他也没有时间再去多想了!
他持剑便跳进了厮杀之中,手中长剑挥舞,贼人一一倒在他的面前,这个年代的士子们,并不是只会弄文,而出身世家大族的荀攸,更是如此,他的身手,比他周围的这些随从还要好上一些,贼人们纷纷倒在他的剑下,血溅在荀攸的脸庞上,让荀攸变得格外狰狞。
“荀君,从后门退,退回王城!!退回王城!!”
几个随从拉着狂暴的巡游,朝着后门逃去,荀攸怒吼着,想要扯开他们,继续厮杀,却被死死的抓住,离开了战场,而其余随从都一一倒在了血泊之中,未曾有一退却者。
王宫之前。
典韦手持长矛,站在宫门前,他的面前,堆满了死尸,堆积成了小山,他脚踏尸山,气喘吁吁,整个人,犹如一头凶兽,看着前方浑身颤抖,再也不敢前进一步的贼人们,狞笑着。
“进一步者,死!!!!”
“荀君!!”
“前方有敌!不能去王宫!”
“啊!!”
外头传来的吼声,让门内的刘默浑身的畏惧的颤抖了起来,他伸出手,想要打开门闸,却迟疑着,怎么也没有那胆量,随着门外一声怒吼,他的手又迅速缩了回来,他嘴里不知说着什么,粗重的呼吸着,咬着,忽转身朝着书房的方向跑了回去。
荀攸站在街口,两边都被贼子们堵住,众人将荀攸等人围困在这街道里,手中的长刀,在月光下闪烁着冷光,一人推开了周围的贼子,走到了最前方,那人遮着脸,看不到模样,他说道:“你若愿降,我便留你一命”
他身边的一贼人,用雅言讲道:“若君能归效,我王定礼待!”
荀攸冷笑着,紧握手中长剑,却没有回答。
“我愿降我愿降”
一人推开了门,低声说着,众人大惊,转过头去。
出门的正是刘默,刘默惊恐的看着远处的贼人,叫道:“我愿降!”,他用的是倭语,这些日子里,他的倭语也学了一些,只是不大熟练,那贼人首领看着他,冷笑着,说道:“原来是刘公啊,刘公愿降?”,刘默点着头,说道:“只要你能留我一命,我愿降!”
“刘默!你身为汉臣!!为何贪生怕死!!!”
荀攸怒吼着。
刘默看向了他,沉默了片刻,说道:“荀荀君”,他说不出话来,荀攸持剑便要冲向他,贼人连忙将他护住,贼人首领狂笑着,刘默愿降,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不过,这是好事啊,若是大汉主使都投降了,汉军的军心定然会动荡,天赐我也!
他笑着,伸出手,说道:“刘公,请来!”
刘默缓缓走向了他,伸出手,便要大拜。
“荀攸!!!!帮我看好诸葛亮!!!!!!!!”
刘默怒吼着,声音如此的嘶哑!
如此的愤怒!
他瞪圆了双眼,眼里满是疯狂与狰狞!
啊!!!
他右手衣袖下,掏出了一把匕首,这把匕首,乃是昔日刺向了黄忠的匕首,为吾国君的脸色在那一瞬间变得扭曲,眼里满是惊恐与不甘,匕首狠狠刺进了为吾国的腹部,不过,这并不致命,在最后,刘默还是闭着眼睛的,他不敢看面前的敌人们,他生怕自己会退缩!
他拔出了匕首,再次刺击,连续刺了七八刀,为吾国君的胸口一片血肉模糊!而他周围的侍从们,也才从这惊变之中反应过来,一人挥起手中的长剑,狠狠劈在了刘默的脸上,刘默整张脸都好似被劈成了两半,他痛呼着,倒在了地面上。
荀攸扑了上去,而为吾国君,早已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贼人们军心大乱,不过,他们并非全都是为吾士卒,其中还有伊邪人,他们并没有受到影响,举起手中的剑,便朝着地上的刘默刺去,荀攸双眼瞪大,却怎么都来不及护住刘默!
“嗖!”
一支利箭,穿透了那伊邪贼子,带着他飞出了数米!
“杀!!”,一声怒吼,只见一人从后方冲杀进来,贼子们无力为敌,纷纷败逃,为首的将领,手中长矛四挥,周围更是无一人能够阻拦,当那人从血海尸山之中冲出来的时候,荀攸这次看出了他的模样,黄忠将军?
黄忠原先有些苍白的脸色,都被鲜血染红,他快步走到了刘默的身边,刘默静静的躺在地面上,黄忠伸出手,探了探他的鼻息,松了一口气,看着荀攸,说道:“劳烦君快些将刘公送医,我去追那些反贼!!!”,荀攸点点头,带着刘默,离开了此处。
在随后,贼子们在倭奴国里遭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典韦派出了足足六百人的部队,配合公孙瓒的一千余士卒,不仅击退了贼人,还进行了反攻,典韦一人,守护在王宫门前,犹如铁塔,无一人能够攻破,而黄忠随后赶到,更是致命一击。
黄忠仅仅是带了不到三百人,却是杀的这近万人四处逃亡,不敢迎敌,到了辰时,整个倭奴国寂静了下来,百姓们偷偷张望的时候,只看到了一路的尸体,与那潺潺流动的血河,他们还是不敢出门,典韦依旧守着王宫,生怕有贼人余孽会来行刺。
而在荀攸的府邸里。
刘默缓缓睁开了双眼。
他的头,包着厚厚的纱布,他睁开眼,便看到了面前的荀攸,荀攸看起来极为的疲惫,狼狈,他身上的血迹也没有清洗,他从昨夜,便一直待在刘默的身边,过了好久,刘默似乎才想起来发生了什么。
“荀君”
“我死了麽?”
“刘公!不,我等都无事,贼人已被击退了黄将军来了他也没事他救了我们”
“黄忠?”
“嗯,刘公好生养病其余诸事,有我处置!”
“好疼啊我的脸好疼啊”
刘默哭着说道。
………………………………
第0443章 虽远必诛
熹平九年,三月
雒阳
天子坐在厚德殿里,皱着眉头,看不出喜怒,在他的面前,则是坐着曹操,崔寔,邢子昂,蔡邕,卢植,贾诩,郭嘉等人,显然,这只是天子召集心腹大臣,进行的私下议事。
众人大多都是低着头,从天子将他们叫来之后,他们便明白,定然是倭岛哪里出了大事,天子的脸色格外的阴沉,就在爆发的边缘,他们谁都不敢在这个时候触怒天子,天子看着他们,低声说道:“三郎遇刺。。。黄忠为他挡了一刀,身受重伤,尚不知生死。。。。”
“倭王。。。可有事?”荀彧有些低声问道。
天子摇着头,说道:“三郎尚好。。”
“可曾抓住了贼人主使?”
“倭奴国。。。。”
众人再次低下头,不知该如何言语。
天子抬起头,盯着贾诩,问道:“贾师,今日之事,当如何行之?”,贾诩身为太尉,这些兵事自然都是他来管辖,他知道天子心里愤怒,这个时候,绝对不能逃避,不然就要遭受天子的怒火了,他皱着眉头,说道:“倭岛贼人,如此行凶,绝不能轻饶,请派大军讨伐!”
小胖子盯着他,看了许久,面色这才有些好转,又问道:“如何派往?”
“令袁将军,孙将军,董将军,皇甫将军,各率精锐,前往倭岛,清洗贼寇,便大事无忧了。。。”贾诩说着,小胖子气急而笑,脸色都有些涨红,他问道:“太尉这是想让朕以举国之力,讨伐区区的贼人?哈哈哈,太尉这招,以进为退,妙,妙啊,当初教导朕的时候,太尉是藏私了啊!”
“这招,为何不教朕???嗯??”
贾诩大拜,说道:“臣不知军事,妄居三公之位,望陛下治罪!”
小胖子死死的盯着他,双手紧握着,过了许久,他才抬头笑了起来。
“哈哈哈,贾师,为朕效劳,便真的那么不堪麽?”
贾诩连忙摇着头,说道:“并非如此,只是恐才能不足,误了国事。。。。”
小胖子没有再理会他,看向了其余众人,问道:“诸君以为如何?”
“臣以为,贼人之事,定要查清,不过,国库之钱财,已有四成用于倭岛诸事,不可再兴兵讨伐,还望陛下息怒,令刘君查清贼人之下落,惩治便可。。。”曹操说道,又看向了郭嘉,荀彧二人,郭嘉没有出声,荀彧却是说道:“曹君之言在理,如今之局势。。。”
“不必多言!!”
天子起身,恶狠狠的看着贾诩,说道:“你亲自下令,令东濊太守刘备领兵,率三韩,东濊,上高,三地之郡县士卒,调宁州戍边士卒,吕布故部,新练水师,杀入倭岛,以徐荣为主将,会和诸军,但凡违逆者,不轨者,亡!不听调宣者,国除!!!”
天子抬起头,眺望着远方。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谨诺!!!”
。。。。。。。
倭奴国内,待得刘默清醒之后,荀攸便没有再陪在他的身边,为了稳住倭奴国的局势,他四处奔波,领着公孙瓒所留下的骁勇营的士卒们,将整个倭奴国内趁机作乱的贼寇,不轨者一一斩杀,又亲自安插各地的官吏,要他们肃清乡野,稳定民心。
忙碌了两日,典韦派人呼唤,荀攸又急忙朝着王宫走去。
典韦还是站在门口,手持长矛,浑身的煞气,荀攸心里都有些畏惧,他虽没有亲眼看到王宫的惨况,可是他有所听闻,当贼寇聚集在王宫门前,近万人冲击王宫的时候,典韦领着八百余人,死死的把守王宫,甚至,还一头冲进敌军之中,将对方的指挥将领掐着走了出来,当着敌人的面枭首!
听闻,光是死在他手中的贼人便近百人。
荀攸听闻,也是不敢相信,世上怎会有如此悍勇之人?
走到了典韦的面前,荀攸先行拜见,典韦回礼,荀攸这才问道:“宫里可有要事?”,典韦摇着头,说道:“并非宫中之事。。。只是,黄将军,自从外出追击贼寇之后,已经三日未曾归来,我是担忧,他在野外遭遇到了敌人,还有徐荣将军至今未归,此事我也想询问一二。。。”
荀攸哀叹了一声,说道:“黄将军之事,我也不知,不过,黄将军勇武难挡,想来,纵然是遇到了大股贼人,也能逃脱,至于徐荣将军,乃是受了我的命令,已经杀往了为吾,伊邪二国。。。如今二国空虚,为吾国君更是身死,大好时机,不可错失。。。。”
典韦点着头,又问道;“那我可要派出一些人手,四处探探黄将军的消息?”
“也好,不过,将军不能离开倭奴国。。。”
“这是自然。。。”
荀攸又聊了几句,这才转过身,便要回去。
“荀君!”
“嗯?”
“我看君疲惫不堪,如今这城内,唯独君可主事,还望君能休歇一二,莫要病倒了。。。。”
“多谢!”
在荀攸离开之后,典韦便派出了三十多人,四处寻找黄忠的下落,黄忠大病初愈,典韦也是担心他出了甚么意外,毕竟,同为昔日一同进入南军的同袍,彼此还是有些亲近的,又过了两日,还是没有黄忠的任何消息,就连荀攸,此刻也有些担忧了起来,黄将军不会是出事了吧?
荀攸正在街道上与诸多百姓们修理着被损坏的房屋,他亲自动手,搬动一些物什,这样的举动,不仅折服了当地百姓的心,就连一些原先的贵族官吏们,都心生敬佩,一同陪着荀攸忙碌起来,众人正在忙碌着,忽有士卒跑进了街道,看着荀攸,大叫道:“来了!黄将军回来了!!”
荀攸大惊失色,连忙放下了手中的事,便随着士卒,朝着门口走去,在王城的门口,站着不少人,都在惊呼着,荀攸从人群之中挤了出来,看向了前方,只见一行人缓缓的走进了王城内,为首者正是黄忠,此刻的黄忠,看起来,说不出的壮烈!
他浑身,几乎已经是染红了,没有戴头盔,一头长发挥舞着,身上的盔甲也是破烂不堪,没有半点完好的地方,他的身体亦然如此,有不少地方,血液与衣服凝结在一起,透着一种黑色,他身后的士卒们,同样如此,只有不到三十余人,没有一人是完好的。
这些士卒之中,却没有一人呻吟或者哀呼,他们沉默着,一步一步的走进了王城之内,在最后,骏马低着头,跟随着这些勇士,走进了王城内,在这些骏马的身上,挂满了各种狰狞的头颅,不计其数的头颅,压得骏马都有些走不动路了。
荀攸无法想象,他们究竟是遭遇了何等惨烈的战斗。
黄忠一瘸一拐的走到了荀攸的面前,高大的身躯,在阳光的映射下,散发出一种异样的光辉,他将手中的东西猛地抛到了荀攸的面前,荀攸低头看去,那是一个狰狞的头颅,面色还带着无尽的惊恐,就这样直视着荀攸,荀攸抬起头,看着黄忠。
“伊邪王。。。”
黄忠嘶哑的说道。
荀攸一惊,再低头看着,看了许久,说不出话来。
“我可有功?”
“将军大功!”
“给我的兄弟们唤来医师。。。”
“好!”
医师们很快前来,便要给黄忠医治,黄忠皱着眉头,将他们推开,让他们率先给那些士卒们医治,自己则是坐在荀攸的面前,跟荀攸聊着,从言语之中,荀攸得知,在躺了三四日之后,他这才清醒了过来,好在中毒不深,经过了一番调养,他便决定带着自己的麾下前来倭奴国,看看能否有什么可以相助的。
没有想到,正好碰到了那场大乱,他击溃了敌人之后,又追了出去。
没有想到,在半路上,竟碰到了以上贡之名而前来的伊邪王,以及他的麾下大军。
于是,一场格外惨烈的大战便爆发了,黄忠带着人,誓死不退,在敌军之中,厮杀了足足两个时辰,双手都拿不动兵戈了,数百人也只剩下不五十人,好在,黄忠还是亲手砍下了伊邪王的首级,贼子们军心大乱,直接崩溃,黄忠无力追击,休息了一日,再行追击!
最终,他将伊邪贼的全部人手覆灭在了远处的战场上。
荀攸抿着嘴,若不是黄忠,想来,遭受了一番重创的倭奴国,很难再去抵御全副武装的伊邪贼子,他只能朝着黄忠大拜,以敬将军之勇,黄忠没有言语,又问了一番刘默的情况,正说着,医师走了进来,便为黄忠医治,医师拿着刀,割开黄忠那些与血肉凝结在一起的布片。
一片一片的从血肉之中揪了出来。
看着这血肉模糊的场景,荀攸心里都有些了畏惧,他看着面前的黄忠,黄忠脸色毫无异常,就仿佛这刀子并没有割在他的身上一般,他看起来是那么的稳重,冷静,荀攸心里想着,或许,比起典韦,太史慈,吕布等人,黄忠与徐荣才有这主帅之资。
其余众人,勇是勇,就是差了些黄忠这般的沉稳,可以为将,却不能为帅。
此人,日后之成就,定然不小。
医治完成之后,黄忠这才起身,朝着荀攸一拜,离开了此处。
荀攸低头看去的时候,才看到,在方才黄忠跪坐的地面上,早已是血迹斑斑。
又过了十日,徐荣方才传回了消息,他已经覆灭了为吾国与伊邪二国,并且按照荀攸的军令,将他们国除,国中贵者,行凶者,恶者,上下官吏,没有幸免的,至此,二国彻底混乱,没有了管辖者,徐荣轻易的在此建立了机构,倭岛之上,征伐无数,百姓们早已习惯了统治者的变更。
对于他们而言,无论是原先的国王,还是如今的徐荣,谁人通知他们,都是没有不同的。
徐荣上书,特意说明,自己这番并没有太大的建树,二国上下都没有抵抗的意思,甚至,他都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一路直接攻破王宫,没有发现伊邪王的下落。。。
而不久之后,赵云等人急急忙忙的返回了倭奴国。
他们在得知倭奴国里大乱之后,心里说不出的惶恐,吕布更是险些就要率军进军二国,还是曹昂将他死死拉住,赵云等人不敢再久留,直接飞速返回了倭奴国,倭奴国内还在下着小雨,连绵不绝,一行人骑着马,飞驰着,来到了倭奴王城的面前,看着紧闭的城门,连忙说明了身份。
又一路纵马狂奔,至于刘默的府邸之前。
下了马,便冲进了府邸之中。
刘默正坐在院落里,坐在一处树荫下,上方打了一大伞,手持经典,阅读着。
听闻声响,他转过头去,看到是赵云等人,顿时笑了。
“哈哈,你们来啦!太好了,你们不在的这些时日,我可是吓坏了。。。来,坐下啊,别站着不动,说说,伊邪台那里如何了?听闻他们同意归效了,是真的么?我还听闻,那里也出产鱼虾,不知比起东濊的如何啊,你们吃过了麽?有没有东濊的好吃啊。。。定然没有罢。。。”
赵云等人呆滞的看着面前的刘默。
刘默脸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伤疤,侧着,从额头一直到了嘴角上,可以看到那露出的肉芽,格外的恐怖,也格外的狰狞,不过,不知为何,刘默如此笑着言语,他们并没有感到任何的恐怖,只是,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愧疚,一种发自内心的痛苦,若不是我们久留在邪马台。。。。
“怎么啦?为何站着啊,莫不是被我吓到了,我这模样的确是丑了些,不过,这样不是显得我也颇有些将军气概麽?哈哈,不知晓的还以为我是哪个身经百战的大将军呢。。。与你们说,真是吓死我了,我从未杀过人,刺刀的时候,我都是逼着眼的,险些害死了荀君。。。。。”
“刘公!”
众人大拜。
眼泪与雨水混杂在了一起。8)
………………………………
第0444章 倭岛事终
熹平九年,四月
太史慈率领船队,返回倭奴国,而他这一次,并没有携带辎重人才,而是,带来了一支人数众多的劲旅,刘备在接到了天子的诏令之后,立刻召集了整个宁州的郡县士卒,包括留守宁州的一些军旅,共计上万,随着太史慈,前来倭奴国。
当这大批的军旅,从船上下来的时候,整个倭岛,诸国惶惶不可终日。
刘备最先便是去寻刘默,没有想到,却是荀攸出来迎接的他,荀攸似乎也没有想过刘备会前来,对他的到来有些惊愕,不过,还是急忙请公孙瓒相助,先安排下这些士卒们的住宿饮食,又亲切的拉着刘备,走进王宫,比起荀攸来,刘备更是惊愕。
此处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
他可是记得,在先前东濊相见的时候,荀攸对待众人都是格外的冷淡,对自己,都未曾多说过一句话,更别说是如此的亲切了,他表现的有些受宠若惊,问候之后,便说起自己这番前来的目的,又讲述了天子的诏令,荀攸点着头,说道:“稍后面见刘公,莫要呆愣,莫要久视其面目。。。”
刘备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点点头,再三感谢。
走进了王宫之内,刘默正在处理案牍上的奏文,他已经派出了人手,去接管为吾,伊邪二国的领土,又四处派人前往诸国,进行劝降,有了为吾,伊邪,都支三国的待遇,又有邪马台的归效,诸国大多都是表示臣服,并没有敢狂傲,侮辱汉使者。
正忙碌着,刘备与荀攸一同走了进来,刘备大拜道:“拜见刘公!”
刘默闻声大喜,连忙转过头来,笑着走了上去,扶起了刘备,刘备抬起头,面色不变,说道:“备奉天子诏令,前来相助。。。。”,刘默让他坐下,荀攸亦然坐在了一旁,荀攸心里却有些惊讶,刘备此人,在面见刘默之后,未尝有一点惊动,面色不改。
即使自己事前提醒过,这样的反应还是不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