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骗人,我们到来之前,这里都是荒无人烟的!”少年正说着呢,他的阿父急急忙忙的赶到了,他阿父的年纪也并不大,急急忙忙的赶到了这里后,看到两个儿子都在,他才松了一口气,走到了老人的身边,打量了一番,行礼拜道:“不知老丈可有什么吩咐?”

    “不敢,不敢。。。”

    交谈了片刻,渔夫看老人不像是恶人,便请他去自己的家,这次,老人却没有再拒绝。

    到了他们家里,渔夫对老人甚是招待,准备了吃食,当然都是鱼虾为主,渔夫说道:“乡野之地,只能以此来款待宾客,还望老丈莫要怪罪啊。。。”

    “老夫平生最好吃鱼虾,甚好,甚好。。。”

    “不知老丈贵姓,是哪里人士?”

    “刘姓。。本地人士。”

    “不知老丈竟是天姓,不过,我从未见过老丈啊,这里,数十里无人家。”

    “这里,从前便是我家。。。幼年离开,便未曾返回。。。”老人看着周围,感慨道,渔夫一愣,脸上有些迟疑,想要说什么,却不知如何开口,老人看着他,问道:“君可是有什么吩咐?”

    “不敢说是吩咐,老丈,请随我来。。。”那人说着,起了身,又扶起了老人,便带着他走出了屋子,两人一同走了许久,走到了一处山岗,远处,竖着几个土包,周围还放了些石子,老人看到这里的情景,险些摔倒在地,他连忙走上前去,脸上还是有些呆滞。

    “老丈,说来你莫要怪罪,我先前捕鱼的时候,看此处风景秀美,又多鱼虾,便迁来了这里,当我准备造屋的时候,却挖出了尸骸,一共四人,两位大人,两位孩童,我生怕魂灵怪罪,便将他们安葬在了此处。。。”渔夫说着,老人却是再也忍不住,痛哭了起来。

    “这是我的家人,是我的家人啊!!”

    渔夫叹息着,一时间,却也不知该如何安抚。

    。。。。。。。。。。。

    时隔一月

    老人离开了东濊,出现在了下高郡的昆梁县里。

    这位老人,自然便是刘默。

    有些茫然的走在昆梁县里,看得出,比起从前,这里的情况的确是好了很多,再也没有面如菜色的百姓们在路边绝望的看着行人,也没有贵族鹰犬为非作歹,处处都是耕地,看起来一片的安然,刘默走在街道上,在衣袖里的手,紧紧握着刀柄。

    他朝着那处房屋走去了,他很清楚的记得,这家户的位置,这里,便是他的仇人于黎祀的家,他的步伐渐渐变得缓慢,浑身都在微微颤抖着,走到了院落门口,他的脚步停了下来,心脏剧烈的跳动着,仇人就在这里,自己,要杀了他。

    对生性温和,有些怯懦的刘公而言,杀人,并不是一件能够让他安心或者开心的事情,可是,在如此大仇之前,他没有办法再劝阻自己,他在这里站立了许久。

    睁开双眼,他推开了大门,朝着院落里走了进去。

    他刚刚走进院落,便看到一人正在院落里喂养鸡鸭,那人回过头来,却并不是于黎祀,他有些疑惑的看着刘默,问道:“老丈,可有什么吩咐?”

    “于黎祀在么?”

    “唉,老丈是为他而来的啊,他已经不在了,他逝世两年多了。。”

    刘默面色呆滞,愣住了。

    。。。。。。。。。。。

    再次回到东濊的时候,老人的身材愈发的佝偻。

    那户人家不在,因刘默委托那位渔夫,让他帮自己送一件东西,送到雒阳去,另外,还给了他一份通行书,上头盖着印,说是有此物,各地亭卒也不会难为他。

    刘默给了他一块儿分量十足的黄金,渔夫也被吓坏了,他将家里的妻子安排好,便独自前往雒阳,刘默知道,他说到定然会做到,毕竟,东濊人是没有胆量来欺骗一位贵人的。

    再次回到了这里,刘默缓缓走到了坟墓前,跪了下来。

    他清楚的记得这周围,这里的山岗,他与幼弟常常在这里玩耍,阿父还时常谩骂自己,不让自己来这里,怕自己摔着了,还有那棵老枯树,他原先不是枯萎的,自己缠着大姊帮自己摘果子,她还为了帮自己从树上摔下来,脸上一直都有个小疤痕,

    她老是说着无所谓,可是偶尔能看到大姊坐在湖边,用泥水摩擦脸上的伤痕,想要将伤疤治好。

    往事一一回荡在刘默的脑海里。

    刘默整个人瘫坐在坟前,披散着头发,时而大笑,时而大哭。

    “吉鄂里,你回来啦?”

    刘默抬起头,看到了阿父,阿母,大姊,幼弟,他们站在刘默的面前,阿父有些欣喜的问道:“吉鄂里,你回来啦!”

    “我回来了。。。”

    “对不起,对不起,原谅我。。。”

    “我没能复仇。。。”

    刘默哭着叫道。

    “你说什么呢,起来,阿父带你去摘果子啦!!”阿父一把抱起了年幼的小刘默。

    一家人开心的笑了起来。

    老人躺在石坟之前,头埋在自己的胳膊里。

    面带微笑,眼眶带泪。

    。。。。。。。。。。

    熹平十四年,五月

    也就是在诸葛亮接到了书信,天子下令之后的第四日。

    有人敲响了诸葛府的大门。

    虽然天子已经下令,要宁州官吏们前往阻拦,可是诸葛亮始终感觉不安,这些日子里,他一直打算亲自前往宁州,将师君接回来,可是饶阳公主却不允许,因为诸葛亮的身体实在太差,根本不能跋山涉水的前往宁州,从那一日后,诸葛亮病倒了,面色苍白,浑身无力,时而浑身滚烫。

    饶阳公主怎么敢让他去往宁州呢?

    “我。。要去东濊。。。”躺在病榻上的诸葛亮,有些虚弱的说道。

    “夫君,莫要再说了。。。等你好一些了,我亲自带你去宁州。。。”

    “长着龙须的大鱼。。。”

    “夫君,莫要吓唬我,世上哪有长着龙须的大鱼,莫要吓唬我。。。”饶阳公主言语都在发颤,她强忍着不哭出来,又帮着诸葛亮揉着胳膊,双腿。

    当有人敲响了诸葛府的大门后,奴仆们连忙开了门,在门外,站着三个人,其中两位士卒,还有一人,是平民装束,那两个人,从服饰来看,是驿卒没错。

    驿卒拜见,问道:“诸葛君可在府中?”

    “家主在。”

    “有东濊的消息。”

    驿卒的表情有些肃穆,奴仆下意识就察觉到了不对。

    走进了房屋里,看着躺在病榻上的诸葛亮,又看了看一旁的主母,奴仆不知该如何言语。

    “怎么啦?”饶阳公主问道。

    “有宫中黄门,来求见公主。。”

    “不对。。。”奴仆刚刚说完,诸葛亮直接打断了他,挣扎着,坐了起来,他看着奴仆,说道:“不对,宫中黄门来求见公主,怎么不会来看望我?有师君的消息了?对麽?”

    奴仆无奈的看着他,点了点头。

    “带进来。。。带进来!!!”

    饶阳公主挥了挥手,奴仆便走了出去。

    没过多久,那两个驿卒押着一人便走了进来。

    驿卒朝着诸葛亮与公主行了礼,便说道:“诸葛君。。。刘公在东濊逝世了。。。外出巡视的亭卒找到了他,就在东濊的一条河边。。。”

    诸葛亮面目呆滞,静静的看着驿卒,张大了嘴,什么也没有说。

    他们押解来的人,忽然叫道:“可是在疃ね獾暮颖撸俊

    诸葛亮看向了他,驿卒连忙说道:“我们前来的时候,这厮正在院落之外,鬼鬼祟祟,正在偷看院落之内的情况,我等便将他抓了,押解进来的。。。想必是个贼人。。。”

    “我不是贼人,我是东濊人,东濊人,有一个老者,他让我带东西给叫诸葛亮的,我来到这里,一一询问,又不敢肯定,就被抓了。。。。”他说着,拿下了背后的鱼篓,鱼篓散发着一种怪味,周围的驿卒都忍不住后退了一部,他将鱼篓放在诸葛亮的面前。

    诸葛亮看向鱼篓,抬起头,便将里面的东西拿了出来。

    那是一条很大的鱼,有着龙一般的胡须。

    诸葛亮抿了抿嘴,脸上是那么的无助,犹如孩童一般,惹人怜悯。

    他转过头,看向饶阳公主。

    哭着叫道:

    “你看,长着龙须的大鱼!”


………………………………

第0492章 一波又起

    刘默逝世的消息,很快便传了出去。

    哪怕是先前对他最为厌恶,最为痛恨的大臣们,也是闭上了嘴,表示对他的哀悼,而其余的大臣,平日对他都是很厌烦的,看到他便想要躲,到了如今,不知为何,心里却兴不起半点的欢喜来,这一日,雒阳之内,最为诧异的那些卖鱼虾的小贩。

    他们很是诧异,平日里并不是很好卖的鱼虾,在这几日,十分的抢手,前来购买的人很多,这些人,看起来大多是某些府邸里的奴仆,这些大人物们对鱼虾不是不屑一顾的麽?这是什么情况?

    而刘公逝世的正式宣告,由司徒卢植来向群臣宣读,群臣面色各异,却唯独没有为之哭泣的,整个庙堂里,都是沉寂的,只能听到阵阵哀叹。

    诸葛府邸,这几日来了很多的贵客,贵如皇长子殿下,故司空袁术,曹操,三公纷纷造访,不过,他们都没有能与诸葛亮见到,诸葛亮已经离开了雒阳,与他一同离开的,还有饶阳公主,他们要去往东濊,刘默已经安葬,当地的亭卒将他安葬在了那些石坟之旁。

    诸葛亮静静的坐在马车内,望向两旁的道路,他目光无神,有些呆滞,完全没有以往的神色,饶阳公主就坐在他的身边,伸出手,紧握着他的手,有些担忧的看着他,在马车周围,有宿卫跟随,这些宿卫,是天子派遣,来护送他们的。

    同行的除了那个东濊人以外,还有一个他们未曾想过的人。

    北军中侯黄忠,黄忠纵马,缓缓跟随在他们的身后,独子的逝世,对他的打击很大,从那之后,他变得沉默了,很少很少再开口言语,一向都是忙着训练士卒,从不分心,可是,在刘默逝世后,他却向天子上奏,祈求能够前往东濊,送送刘默。

    天子便让他与诸葛亮一同出发了。

    他也不走在前头,也没有带上士卒,孤身一人,纵马,跟随在了最后。

    从雒阳前往宁州,路途的确十分的遥远,而诸葛亮的身体又不是很好,好在有饶阳公主同行,而天子也有吩咐,各地官吏必须前往迎接,并且妥善安排,故而,他们所到之处,都有官吏前来,准备饭菜,又安排住处,一路行驶而去,过了近三个月,他们方才赶到了宁州。

    一行人赶到了东濊,在那位渔夫的带领下,众人赶往了他的居所,刘公就被安葬在这里,这里与其他地方,还没有通路,树林郁郁葱葱的,的确是令人神清气爽,远处是一条蜿蜒的小河,河水虽不太清澈,但是隐约能看到硕大肥美的鱼来回游动。

    到了家门周围,那渔夫吓了一跳,周围,被一群士卒围了起来,士卒们极为肃穆的站在各个地方,就连亭卒也只能在远处看着,众人心里诧异,亭卒来此,是能够理解的,毕竟,这里埋葬的可是国中重臣,天子心腹,在诸葛亮没有到来之前,亭卒们应当照看。

    可是,这些士卒是什么情况?

    诸葛亮转过头,看向了黄忠,黄忠没有言语,带着渔夫,让他继续前进,自己跟在他的身后,那些士卒们看到他们前来,让出了道路,诸葛亮有些疑惑,却也没有言语,跟在黄忠的后头,一同走了过去,穿过树林,便能看到一处小山岗。

    在山岗的侧边,有数个土包。

    其中四个都是石坟,最新的那个,比其余坟墓都修建的要好上不少,石块整整齐齐的堆砌出来,诸葛亮心头一震,深深呼吸着,在奴仆们的扶持下,朝着坟墓走去,而饶阳公主却只能呆在外头,因为女儿身,她不能与诸葛亮一同进来。

    在坟墓外,站着六位壮硕的汉子。

    他们手中拿着头盔,低着头,站在坟前哀悼。

    看到来人,他们侧过头看去,诸葛亮并不认识他们,也不知他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而他们却认得最前方的黄忠,在倭岛一别,他们许久未见,见到老友,他们应当开心才是,不过,在这样的场合下,他们却完全笑不出来,朝着黄忠一拜,算是拜见。

    黄忠点点头,依旧没有言语,站在坟前。

    “师君。。。我来了。。。”

    诸葛亮看着面前的坟,他知道,师君就躺在这里,安安静静的睡着,从此之后,他再也不能见到师君了,师君永远也不能跟自己言语,不能再给自己抓鸡捉鱼,那张面孔,终有一日,也会在自己的脑海里渐渐模糊,刘公将自己当做子侄来看待,自己又何况不是将他看作是阿父长辈。。。

    想起师君的面孔,他的双眼再一次通红,哪怕已经哭了无数次,可这心里的悲切,始终还是抹不去。

    “你便是诸葛君罢。。。。”

    身边一人开口道。

    诸葛亮看着他,拱手,说道:“在下正是,多谢几位来为师君送行。”

    “不必言谢。。。。”那人说完,沉默了许久,方才说道:“我等还在军旅之内,今日特意前来送行,却不能久留,我唤作赵云,这几位,文丑,严颜,踏顿,田豫。。。”,他一一指着,继而说道:“日后,君若是有什么事需要相助的,尽管来找我们。。。。。”

    “刘公对我们有恩,我们尚且未能报答,他便早早逝世。。。君若有事相求,便来寻我们几个,我们几个,在宁州,幽州,倭岛任职。。。”

    “多谢各位,亮心领了。。。”

    “告辞!”

    几人这才离开了此地,外面那些士卒们这才散去。

    “诸葛君,刘公的尸首,可要移于他处?这里荒山野岭的。。。当时也是无奈的在此安葬。。。”一旁的亭长有些无奈的问道,诸葛亮看了看这里,摇着头,说道:“还是不要惊扰师君了,他好清静,这里正好。。。”,他又看向一旁的渔夫,问道:“这其余四人,是我师君的家亲麽?”

    那渔夫点头,说道:“刘公是这么言语的,他还带着我,为他们刻了名字。。。这才让我把大鱼送到君的府邸里。。。”

    “师君总算是能与亲人待在一起了。。。”

    诸葛亮看着其他那些坟墓,一一大拜,忽然,他注意到了坟上的字。

    “恩?不对啊。。。”

    “诸葛君,有何不对?”

    诸葛亮问道:“这上头都是他们各自的姓名?”

    “正是。”

    “师君幼弟的坟墓是哪个?你可知晓?”

    “便是这个,吉忽里。。。”

    “他不叫这个名字啊。。。师君曾告诉我,他的弟弟,唤作普里无忒泼拉。。。”

    听到这句话,渔夫一震,连忙问道:“您说。。普里无忒泼拉?”

    “怎么。。。有什么不对麽?”

    “这句话,不是人的名字,是一句东濊语。。。别有含义。”

    “那,究竟是什么意思?”

    渔夫抿了抿嘴,低声说道:“普里,是祈求的意思,无忒,是你们,泼拉是原谅我。。。。”

    “普里无忒泼拉。。。求求你们原谅我。。。。”

    诸葛亮有些茫然的看着渔夫,却说不出话来,他脑海里迅速的浮现出那些回忆,在他的记忆里,师君自从宁州回来之后,总是格外不安,常常自言自语,而他说的总是这一句,“普里无忒泼拉”,自己还以为,他是思念自己的弟弟,在呼唤弟弟的名字。。

    原来,他是在向自己的亲人祈求,祈求获得他们的原谅,他没能为亲人们复仇。。。原来如此。。。他想起师君流着泪,朝着天空低声诉说的模样,心里便又是一阵剧痛。

    诸葛亮最后决定在这里住上一段时日,陪陪师君,饶阳公主也留了下来,对于诸葛亮的这个决定,公主还是比较认同的,这里风景秀美,又无繁杂,诸葛亮在这里养病,或许能好的更快一些,于是,在当地宿卫们的相助下,两人便在附近又修建了一处房屋,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雒阳,

    天子对诸葛亮的行为很不满,当然不是因为他离开自己的职位,是天子应允他离去的,主要还是饶阳公主,你自己要去那穷山恶林也就罢了,为何还要带着朕的妹妹过去一同遭罪呢?他只能令宁州官吏们照看好公主,不能让公主受罪,至于驸马,无所谓了。

    “唉。。。孔明这一病,也不知何时能痊愈,刘公这一去,我大汉又失一大贤。。。。”刘獒有些无奈的说着,一旁的司马懿,少见的没有说什么风凉话,袁术听着,也是哀叹了一声,说道:“刘公半百之年,匆匆逝世,我本以为,他能接替卢公。。。没有想到啊。。。”

    “师君与他有交情?”

    “并无交情,不过,他能教出诸葛亮这样的弟子,能够兵不血刃的拿下数国,我还是非常敬佩他的,他是个仁义的,有能力的大臣。。。”

    刘獒点点头,又说道:“我给阿父上奏,希望能让刘公也进入英烈堂。。。而朝中大臣似乎不太乐意,因刘公蛮夷之身,他们觉得,让刘公与诸多忠烈在一起,不大合适。。。他们提议追封,却不让刘公入驻英烈堂。。。”

    “此事,你不必担忧,能否入内,只需天子一道命令,天子对刘默也甚是看重,以天子之聪慧,刘公定然能够进英烈堂。。。。”袁术说道。

    袁术正讲着呢,便有士卒禀告道:“司空袁公至。”

    袁术让刘獒与司马懿回去读书,让士卒们把袁绍迎进来,刘獒与司马懿刚刚走到门外,迎面便看到了袁绍,袁绍长得十分高大,低着头,看着刘獒与司马懿,亲切的说道:“皇长子殿下,许久不见,可还安好?”,说起来,刘獒并不记得,他什么时候见过这位袁公。

    在袁逢的葬礼,他也仅是见了一面,也没有交谈过。

    不过,他还是拱手拜道:“尚好,多谢袁公关怀!”

    “那便好,殿下上奏天子的事情,我也听闻了,殿下不必担忧,我亦上奏天子,请求将刘公列为忠烈大贤,天子聪慧,定不会拒绝。。。”

    “多谢袁公!”

    “不必言谢,日后啊,你有闲暇时日,便去我府里坐一坐,我的长子谭,与殿下一般年纪,对殿下也甚是仰慕啊。。。。”

    交谈了片刻,袁绍才放他们离去,走进了书房,袁绍吓了一跳,袁术正躺在床榻上,纹丝不动,袁绍吓得连忙上前,刚刚准备推搡袁术,袁术便立刻坐了起来,有些无奈的看着兄长,说道:“原来你还没走啊?”

    “混账,说的甚麽话,看你一动不动,我还以为你跟刘公一同去了呢!”

    “我本在书房里等候,你许久不进,我还以为你走了,便上榻休歇了。”

    袁绍摇着头,将袁术拉了下来,坐在他的面前,说道:“我有正事,你且勿要多言。。。你曾护送过前往贵霜的外贸商旅,对不对?”

    “是啊。。。”

    “那他们来回大概用了多长的时间啊?”

    袁术皱了皱眉头,思索了许久,说道:“半年之久罢。。。”

    “最长时日是多久?”

    “有一次半路遇到了羌人劫掠,似乎是八个月才返回的。。。”

    袁绍的面色渐渐肃穆起来,他说道:“出事了。。。”

    “恩?”

    “我们上年派遣的外贸商旅,九个月了。。。。至今没有任何的消息。”


………………………………

第0493章 董卓为帅

    “九个月??”

    袁术愣了一下,又问道:“孙将军怎么说的?没有派人去寻找麽?”

    “年前,切里撤将军逝世。。。塞外近六万的羌人试图涌入凉州,孙坚正率领兵马征伐呢。。。”袁绍说着,袁术一惊,站起身来,问道:“切里撤逝世了??为何没有人告知我?!”

    袁绍有些纳闷,他不知袁术为何会如此的激动,他伸出手,拉着袁术,让他坐下来,问道:“你与他有交情?”

    袁术闭着双眼,长叹了一声,说道:“多年的同袍。。。。唉。。。”

    袁绍也沉默了片刻,说道:“孙坚因战事,也没能派遣大规模的人手去搜寻,我想,或许还要劳烦你前往一趟。。。另外,黄忠或许也要与你同行。。。这是你返回庙堂的好时机。。。不过,曹操也有心要去,这你倒不必担忧,曹操声名不如你,作战经验又不如你,群臣定然会反对的。。。”

    “反而,是董卓有些难对付,他想爬上太尉的位置,若有战事,他定会自荐。。。只是,他颇为年迈,应该争不过你。。。。”袁绍冷静的分析着。

    “兄长,不必多说了。。。”袁术忽然开口打断了袁绍,他抬起头,看着袁绍,说道:“这番,我绝对不可能出征西北。。。你我兄弟二人,一人在庙堂内为司空,一人统帅举国大半的军旅。。。。陛下是不会允许的,兄长不必耗费心思了。。。。”

    袁绍一愣,连忙说道:“虽是如此,可是朝中,唯独你知晓西北情况,又多年征战在那里,还护送过商旅,是最为合适的人员,何况,如今朝中大多臣子,都是愿意听从我的,有了这些人,你还可以让皇长子殿下向陛下上奏,天子或许能应允。。。。”

    “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