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虿荒芮岬校岬姓咭装堋!

    “那曹公你看出什么来了?”

    “他们非常的温顺,毫无抵抗之意。。。我也说不出,总之,他们与我们很不一样,哪怕是战败,也不该是如此模样,他们都被关在城西,周围有士卒看管,他们眼里没有丝毫的敌意,我过去之后,甚至,他们格外的尊崇我,听随我的命令。。。”

    “我独自在战俘营内睡了一晚,却没有任何事。。。温顺的可怕。。。”

    曹操摇着头,说道:“这我实在想不明白。”

    “或许,他们胆怯?跟骁勇营一样??”

    “不,并不是胆怯。。。”曹操也实在是说不出来,只能摇摇头作罢。

    。。。。。。。。。。。。

    而在雒阳内,太尉贾诩走在城北,在一位太学士子的引领下,朝着那位贵霜王子的府邸走去,那位贵霜王子,他只是在太学稍微打听了一番,便有人自荐,要带太尉前往寻他,这位贵霜王子在太学里还是很有名望的,甚至,他还担任过祭酒,教导经学。

    这实在是让人有些不可思议,一位贵霜王子,赶到雒阳之后,竟然成为了最高学府太学的祭酒,不过,他在经学方面造诣颇深,的确也算是一代大儒,只是因为还没有著作传世,故而不能称为大家,尽管如此,在太学里,学子们也是敬重他。

    在学子的带领下,贾诩赶到了他的府邸门前。

    他的府邸,虽是建在城北,却也并不奢华,也不算太大,学子告退,贾诩走上前叩门。

    等待了片刻,便有奴仆上前,开了门。

    “劳烦通告一声,便说太尉贾诩来访。”

    那奴仆听闻,不敢无礼,开了门,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又令另外一人前往通告家主,贾诩仅是等待了片刻,便看到了那位贵霜王子腻色迦,他穿着儒生长袍,却是满脸的络腮胡须,一双深邃的眼睛,隐去了他身上的匪气,他朝着贾诩大拜,说道:“拜见太尉。”

    “不必多礼,突兀相扰,还望阁下莫怪。”

    腻色迦领着贾诩,进了屋,两人面向而跪坐。

    两人还是照例寒暄了片刻,从他的言语之中,贾诩发现,这是一位有大儒心性的道德之士,颇有些康成公的风范,言语之中,谦谦有礼,引经据典,不卑不亢,贾诩不动声色的谈起贵霜来,腻色迦皱了皱眉头,尽管依旧没有直接说出来,贾诩还是能感受到,此人似乎并不想谈论贵霜之事。

    “这番,我来相扰,是有要事,要告知与君。。”

    “哦,我乃乡野之人,不知何等要事,需要告知与我?”

    “我知晓君的身份,如今,贵霜内乱,战乱四起,战火已涉我西域。。。”

    “太尉公。。。此等大事,是国中重臣们应当商讨处置的,不知为何要说与我听闻?”腻色迦打断了贾诩的言语,贾诩并不恼怒,他摇着头,说道:“百姓遭战乱,死伤无数,难以生计,哀鸿遍野,君莫非也不理会麽?”

    腻色迦迟疑了片刻,说道:“既然如此,太尉公应当派人协助贵霜,平定内乱,稳定局势,找我作甚?”

    “只因这一切,皆因君而起!!”贾诩起身,看着腻色迦,愤怒的说道:“贵霜内乱,诸多诸侯以拥立阁下之名,反对贵霜王,而贵霜王,阁下之侄,极为昏庸,残害百姓,品行多恶,君兄长所遗留的大业,就要被他毁了,这本与我大汉无碍,不过,贵霜内乱,却有叛军入侵西域,残害我大汉百姓!!”

    “我本听闻君乃饱学之士,道德之才,故而前来,以为公能相助,没成想,阁下却是如此态度,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再怀怜悯之心,这就下令士卒开拔贵霜,将叛军,贵霜王,一举覆灭,杀他个鸡犬不留!!”贾诩说完,转身便朝着大门走去。

    腻色迦茫然的看着贾诩走出门去,看到他走到了门口,他忽然起身,叫道:“贾公!”,贾诩背对着他,笑了笑,转过身,看着他,问道:“还有何事?”

    “我。。愿相助,不知该如何相助?”

    从腻色迦的府邸里走出来,贾诩脑海里却是在思索着,自己应当前往西域了,只有待在那里,自己才能完成心里的谋划,在雒阳,通过书信来指挥董卓,那莽夫定然会把大事搞砸,另外,贵霜目前的军力,几乎全部都集结在马拉坎达,董卓麾下却不过三万人。

    这样容易出现差错,最好还是让孙坚一同前往,南北军合军一处,共计六万之众,应当是没有问题的,另外,还要带上一批学子们,想要建立在贵霜的跳板,西域就需要大量的人才,起码,每一个国内,也应该有一个有才干的国相。

    贾诩行事,从不拖沓,在次日,他便带着众人,前往西域,他只跟天子禀告了这些事,天子也没有多想,直接让贾诩全权负责,而这些军事上的要事,作为太尉的贾诩可以独自处置,也不用告知群臣,庙堂之中,就连袁绍与卢植也不知贾诩心中的谋划。

    与此同时,董卓的大军聚集在了大汉与贵霜的边境,这里并没有百姓定居,只有些野生的牲畜,在北方,是西域大国康居,在东方,便是葱岭,南方则是雪山,一望无际,董卓聚集在这里之后,康居王派人前来询问,是否需要康居相助。

    在西域,都护府但凡有行动,都是会召集西域诸国的士卒,一同行事,故而康居如此询问,不过,董卓还是拒绝了他们的好意,西域诸国,若是董卓有心,也能集结出三四万劲旅,不过,这样一来,统帅也就麻烦了很多,何况,这些诸国之间,言语不通,还存在着矛盾。

    大军驻扎完毕,当夜,董卓便将公孙瓒叫了过来。

    “伯圭,没有天子的命令,我不能冒然进入贵霜的境内,但是,你可以用搜寻商旅的名义进入,你带上那些商贾,前往那鸟地方,去探查一番,看清那里是否还在交战,叛军有没有被消灭,另外,你还要记下周围的地形,兵力分布情况。。。还有周围的村落分布。。。这些都非常重要,你必须要完成。。。”

    “若遇到贼人的追击,你便将他们往这里引来。。。”

    “万万不可与敌人交战!”

    “董公放心,我骁勇营,从不与敌人交战!”

    公孙瓒得意的说道。


………………………………

第0500章 太尉到来

    熹平十五年,二月

    贾诩赶到了西域,最先,他便去与西域长史相见,西域长史是豫州人,唤作钟繇,字元常,也是名门望族出身,这些年来,政绩斐然,在治理西域的过程之中,获取了不少的成就,时人多敬重,唤作元常公,得知贾诩前来,他早便率领群臣前来迎接。

    贾诩与董卓不同,董卓前来,那是属于军务,是戍轮台校尉要去迎接,并且商讨战事,贾诩前来,虽也为了军事,可他还是国中三公,故而,便由治理西域的长史钟繇来亲自迎接。

    贾诩并没有率太多的人马,只是几架车马,带着一群士子便赶来了,钟繇上前拜见,贾诩下了车马,连忙扶起钟繇,笑着说道:“元常,莫要多礼,我这番前来,也不知此地诸事,还要你不吝赐教啊。。。”

    “太尉但有吩咐,不敢不从。”

    随后,钟繇便带着众人返回楼兰,也就是西域长史的治所,贾诩不时回头,看着马车上的腻色迦,他皱着眉头,看着周围,神情有些落寞,或是想起了自己的雒阳,想起了自己的家人,贾诩没有跟他多说什么,跟钟繇走在最前方,贾诩询问起诸多事来。

    “董将军他们,如今在何处?粮草辎重,可还能按时运往?”

    “他们如今驻扎在葱岭以外,这些日子里,凉州不断的运输粮草,到达楼兰之后,我再派人送到董公那里去,路途遥远,人力不足,实在困难,我整日都要忙于粮草之事,根本没有时间去处置其他事,而我手中的官吏本就不多,唉。。。”

    听到钟繇的言语,贾诩点点头,说道:“此事,我会处理的,你放心罢,南北军不会在这里待上太久。。另外,我还带来了一批太学的学子们,他们日后都要留下来,帮着你治理诸事。。。”

    听到贾诩的言语,钟繇点点头,也没有多问。

    赶到楼兰,贾诩甚至都没有停留一日,他将那些学子们留下来,交给钟繇,便带着四五个随从,以及向导,前往葱岭,临走之前,他还交代钟繇,孙坚所率的南军不日后就会到达,到时候,让他们也直接赶往葱岭,不可久留。

    当贾诩等人刚刚靠近葱岭的时候,就被北军的斥候围了起来。

    贾诩表明了身份,这些斥候才带着他们前往大营。

    “董公,太尉到了!”

    有士卒进来禀告,董卓一愣,想了想,说道:“让他进来罢。。。”,对这位太尉,他并不是很喜欢,交代完了,自己便继续低着头,看着案牍上的舆图,正看着,贾诩走了进来,看到正在观看舆图的董卓,也不打扰,走到董卓的面前,坐了下来。

    “贾太尉。。。”董卓看着贾诩,说道:“早就听闻太尉要来,没有想到,竟来的如此迅速。。。”,贾诩直接开口问道:“贵霜的情况如何?”

    董卓顿了顿,说道:“叛军的主力以及被击溃了,率领他的主帅是原马拉坎达王的弟弟,唤作贾拉达,目前正率领其余残卒,在马拉坎达做流寇,奔袭各地,又不断逃窜,贵霜王的军旅,在四处捕杀他们,极为混乱。。。。”

    “这些情况,属实麽?”

    “当然,这都是我的麾下亲眼所见!!”

    “你派人进入贵霜了?!?”贾诩着急的问道,董卓摇着头,说道:“稍安勿躁,只是派了斥候,前往探查消息罢了,公孙瓒的骁勇营。。。”,听到董卓如此言语,贾诩还是有些不安,他皱着眉头,问道:“那他们没有与贵霜直接接触罢。。。”

    “自然没有。”

    “恩。。。”贾诩点着头,又看了看面前的董卓,他自然知道董卓为何对自己有敌意,贾诩说道:“我这番前来,带来了一位很重要的人,腻色迦。。。”

    董卓原先没有在意,还想着这是何人,想了片刻,却大惊失色,问道:“贵霜王的叔叔,腻色迦?你如何抓住他的?这!!”

    “董公,我并没有抓住他,在建宁年间,他曾出使大汉,便留在了雒阳,至于今日,叛军以他的名义作乱。。”贾诩说着,又看向了董卓,继续说道:“董公,我出发之前,天子曾交代,必要拿下马拉坎达,作为大汉对贵霜的门户。。。若此事成,董公为太尉。。。”

    听到这句话,董卓瞪大了双眼,问道:“此言当真?!”

    “自然,天子便是如此说的,此事若成,董公为首功,这太尉之职,也应当由董公来坐!”

    “哈哈哈,贾公此言差矣,我何德何能,能坐此位,天子厚爱,厚爱,贾公,不知有何吩咐,我愿听闻!”董卓笑着说道。

    “目前,需要派送书信两份,一份交于贵霜王手中,一份交于叛军手里。。。”

    “此事,便交于我来坐,贾公不知,公孙校尉所率领的那支骁勇营,在马拉坎达奔波了数个月,对当地都很是熟悉,贵霜数万军旅都抓不住他们,哈哈哈!”

    董卓讲起一些趣事,贾诩也认真的听着,随后,贾诩拿出了两份书信,交给了董卓。

    书信上写的都是贵霜文,董卓也看不懂,直接将公孙瓒叫了过来,公孙瓒走进营帐,董卓便拉着他,介绍给了太尉贾诩,公孙瓒又连忙拜见,董卓这才将书信递给了他,公孙瓒接过书信,又认真的听着,他这才开口说道:“太尉,这叛军的书信,好办,我知道叛军首领的位置。。。”

    “可是,这贵霜王在他们的王城,在贵霜的南部,我不知该如何把书信递交到他的手里,这要深入敌人的腹心。。。这。。。”

    “这无碍,我等会让人多少抄写几封,你直接丢给贵霜将领便好,他们定会送到贵霜王的手里。。。”贾诩说着,又说道:“千万不要与贵霜人交战,若是可以,你就多看着战况,有什么风吹草动,直接来找董公汇报!”

    “谨喏!”

    公孙瓒这才离开了营帐,去找人抄写书信。

    董卓并不知道书信上写了什么,不过,他没有追问,当夜便设宴款待贾诩。

    至于太尉到来的事情,也就在军中传开,不过,诸多的将领们,对这位太尉并没有好感,想当年张公当太尉的时候,处处都是替他们这些将领们发言,为他们争取更多的军功,更多的赏赐,可是贾诩呢?在庙堂里,一言不发,使得这些年来,他们都没有得到任何的晋升,也没有获得军功的机会。

    相比张公,他并不是个合格的太尉,还不如让董公来呢,对于董卓款待太尉的事情,他们也是不理解,董公不是厌恶此人麽?又为何要表现的如此热情呢?当然,对于这事,大家都有猜测。

    比如董公是想在酒水里下毒,做掉贾诩之类的传闻。

    好在过去了数日,他们也没有听到贾诩身死的消息。

    而在另一方面,公孙瓒率领骁勇营离开了葱岭,赶到了贵霜境内,果不其然,刚刚赶到这里,他们便遭遇到了贵霜的军旅,这些贵霜人,一直都在这里盯着,盯着他们这股“马匪”,他们大多人都认为公孙瓒是从西域逃来的马匪。

    好在骁勇营很有经验,在察觉到了危险之后,便开始了逃窜,在这贵霜人的领土上,骁勇营左突右撞,竟是活生生逃出了贵霜人编织的大网,从万人之中逃了出来,贵霜人一直都抓住一个士卒来盘问,可是哪怕到了如今,别说是人,就是匹马都没有抓到!

    公孙瓒等人逃出来后,便赶到附近的村庄,城市里,将书信绑上羽箭,射入了城内,在守城士卒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他们便迅速的逃离,当公孙瓒将另一封书信,准确的射进叛军首领所潜藏着的村庄之后,叛军首领险些被吓死。

    他自以为这里很隐秘,他在这里躲藏了半个多月,除了自己的心腹,没有任何人看到,这书信是哪里来的?

    他都不敢去看书信,立刻进行转移,转移到了另外一个村庄,刚刚停顿修整,书信再一次被射进来,这一次,他们连人影都没有看到,叛军首领拉贾达颤抖着打开书信。

    当他看完了书信上的内容,他顿时惊愕,这份书信,竟是腻色迦所写的,不对啊,他不是已经死了么?不对啊,他们当初以这个名头举兵,一方面,是因为腻色迦非常的受贵霜人的敬爱,王子在年少时期,就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仁慈,后来,新王登基,对比之中,他的仁慈形象进一步被放大。

    百姓们都在思念这位消失的王子,几乎没有人知晓,他身处何方。

    拉贾达与兄长相信,这位王子应当是被谋杀了,杀害他的很有可能就是贵霜王,故而,他们才以腻色迦的名义举兵,若是在早些,马拉坎达强盛的时候,有这么一封书信到达自己的手里,拉贾达绝对不会在意,甚至还会想办法杀了腻色迦。

    可是如今不同,如今,败势已定,自己却得四处躲避,逃亡,时刻担忧贵霜军旅找到自己,这个时候,腻色迦的书信,就不能轻视了,他在汉朝为官,那是否可以借助汉朝的军旅,来重新建立马拉坎达,甚至击败贵霜王,让腻色迦来做王?

    借汉军来击败贵霜王的爪牙,等汉军回去了,再想个办法除掉腻色迦。。。

    拉贾达笑了起来,他已经看到了,自己戴着王冠,统治贵霜的画面。

    ps:恭喜自己,五百章成就达成。


………………………………

第0501章 太子雏形

    熹平十五年,

    驸马都尉诸葛亮返回了雒阳,并没有大张旗鼓,就连刘獒也没有通告,就这么回到了雒阳,饶阳公主很是疲乏,便先回府休歇去了,诸葛亮却是独自前往刘公的府邸,他在前往东濊的时候,忽然想起来,自己这般离开了,刘公府里没人照料,那些鸡鸭只怕早就饿死了。

    当他赶到了府邸门口的时候,出乎意料的,一切都是原先的模样,干干净净的院落里,鸡鸭成群,正在啄食,其中摆设,各个崭新,没有沾上半点灰尘,这让诸葛亮很是疑惑,看着周围,正在思索着,便听到有人推开了门,诸葛亮转过身去。

    皇长子刘獒,带着两位随从,刚刚走进了院落,刘獒抬起头,看到了正站在院落里的诸葛亮,看起来,诸葛亮的身子已经好了很多,不再病态,整个人又多出了几分隐士的气息,在东濊休养了一段时间,诸葛亮也是改变了不少,他的脸色很是平静,气质在这朴素的院落里,浑然一体。

    “孔明?!”

    刘獒大叫着,连忙走了上去,握着他的手,上下打量着,问道:“你何时回来的,为何不告诉我一声,我也好去接你啊!”,诸葛亮没有说话,他看着面前的刘獒,看了看他身后的两位随从,他的面色渐渐变得肃穆起来,他开口道:“殿下,多谢。”

    刘獒一愣,仿佛这才明白他说什么,摇了摇头,说道:“哎,这没什么,你不要怪我冒犯刘公故居就好了。。。”

    跟着刘獒走了出去,诸葛亮刻意放慢了一步,跟在刘獒的身后,刘獒似乎并没有发现,两人聊着天,走到了袁府,刚刚进去,府邸里的士卒们便纷纷围了过来,与诸葛亮寒暄问候,还不忘了安慰他,诸葛亮一一回拜,这些士卒们也就走开了。

    进了书房,拜见了袁术。

    袁术认真的看着面前的诸葛亮,点点头,说道:“不错。”,他看着一旁的刘獒,说道:“你且先出去。。。”,刘獒点点头,走出了书房,袁术看着他离开,让诸葛亮坐了下来。

    “孔明啊。。。你不在的这些日子,獒儿很是思念,甚至还想要去东濊见你。。。。”袁术先是说了一段,忽然,他停了下来,想了片刻,抬起头,盯着诸葛亮的双眼,问道:“你觉得,皇长子殿下,如何?”

    “皇长子殿下,宅心仁厚,聪慧伶俐。。。。”

    诸葛亮只是说了一句,袁术便打断了他,问道:“那你觉得,皇长子殿下为太子,如何?”

    诸葛亮没有半点的迟疑,说道:“理所应当。”

    “哈哈哈!”袁术忽然大笑,他看着诸葛亮,缓缓说道:“皇长子心仁,孝顺,对天子极为尊敬,行举礼让,正因如此,他近立志求学之年,却不得为太子。。。而皇次子,逐渐长大,听闻,相貌举止,酷似天子,迟迟不给皇长子名分,只怕会激起朝中奸逆的不轨之心,另外,皇次子。。。。”

    袁术没有继续说,诸葛亮却已经明白了。

    。。。。。。

    当诸葛亮从书房走出来的时候,刘獒还站在院落里,身边站着两人,其中一人,是诸葛亮极为厌恶的,而另外一人,诸葛亮并不认识,不过,此人长相颇为俊美,长得很是高大,面貌似乎有些熟悉,看到诸葛亮走出来,刘獒连忙带着那两人走了过来。

    “孔明,回来了?听闻你身体不适,如何了?”

    诸葛亮看了看他,平静的说道:“尚好,多谢仲达关怀。”

    司马懿愣了一下,诸葛亮似乎变得有些不同了,若是从前,他定然会跟自己怼上几句。。。如今,多了些稳重与成熟,这让司马懿反而有些不适,他点点头,说了句不必言谢。

    “孔明啊,这位,乃是司空袁公的三子,唤作尚,字显甫。。。。”刘獒指着那位少年介绍道,那人朝着诸葛亮行了礼,举止端正,颇有些袁绍的风范,他说道:“尚早想与诸葛君结识,今日能够相见,心中实在欣喜,诸葛君果真一表人才!”

    “袁君过誉,君唤我表字便可。”

    诸葛亮点点头,四人便坐在院落里聊着天,诸葛亮问道:“华校尉呢?怎么不见他来?”

    “华校尉,他去西域了。。。具体为什么,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刘獒说着,看向了一旁的司马懿,司马懿也摇着头,说道:“听闻是与贵霜之间的事,不过,我也不知是何事,朝中百官也不大清楚,总之,南北军似乎全部都聚集在西域了,连太尉也过去了。。。”

    “此事,我知晓。。。”袁尚轻轻笑着,其余三人皆看向了他,袁尚看了看周围,压低了声音,说道:“据说啊,是贵霜人内乱,一支叛军逃到西域去了,还抓了大汉的外贸商旅,这才惹怒了天子,派遣太尉率军前往西域,据说,这是要教训贵霜人一顿呢!”

    听到袁尚说完,众人点点头,刘獒笑着说道:“还是显甫知晓的清楚啊,若不是显甫,我连太尉离开了都不知道的!”,听到刘獒如此言语,袁尚脸上多了几分得意,朝着刘獒拱手,连称不敢。

    诸葛亮明白了事情的去向,点点头,就没有多言语。

    “殿下。。。”诸葛亮忽然开口,“殿下整日在袁公这里进学,学春秋之大义,儒家之经典,袁公虽贤,不通者也有,数律农之科,袁公无以教之,以臣之见,殿下不如前往太学,门子学内进学,不必录名,只需旁听,增长学识,不知如何?”

    刘獒犹豫了片刻,摇了摇头,说道:“师君这里,还需要我来照料,我怎么能丢下他去学府进学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