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这些人,犹如看到了昔日的自己,他们尚且胆怯,他们不敢反抗,但是,我们敢!”

    偲塔慕双眼通红,看着公孙瓒,反问道:“校尉,我们错了麽?”

    公孙瓒依旧看着前方那燃烧着的火堆,摇着头,“我不知道,我无法与你们感同身受。。。。不过,以后若再有这般的事,定要告知与我。。。我是骁勇营的校尉,无论如何,你们都要告知我,我与你们同去。。。。”

    。。。。。

    次日,公孙瓒便带着骁勇营离开了,前往北方关羽所在的那处山岭,而马拉坎达之中,也唯有腻色迦,对于骁勇营没有受到处罚的事情非常不满,不过,因董卓这个凶人,他倒也没有上奏天子行弹劾事,就是再不肯处置政事,最后还是贾诩去拜访他,跟他聊了许久,才安抚住了他。

    “校尉,骁勇校尉率其军赶来了!”

    士卒向关羽与华雄二人禀告道,关羽点点头,看着一旁的华雄,说道:“与我同去!”,华雄摇着头,有些嫌弃的说道:“他们身上都有鱼腥味,我才不去呢,你是主将,你去迎接罢,若是他们问起,你就说我忙着制定灭敌大策!”

    “嘿,不去?”关羽冷笑了起来,双手握了握,发出一阵咔嚓的声响。

    “哈哈哈,算了,你这么盛情相邀,我也不能总是拒绝,给你个情面,走罢!”华雄站起身来,拍了拍关羽的肩膀,便率先走出了营帐,关羽揉了揉额头,缓和了片刻,这才走出了营帐,当关羽整理了一番衣冠,骑着骏马赶到骁勇营那里的时候,华雄早已跟公孙瓒聊得火热。

    “嘿,贵霜人听闻这里是我在镇守,连斥候都不敢派遣,吓得后退了数十里,就怕我带人追击,可惜啊,我在这里有些水土不服,身体不适,不然,我早就带人去把贵霜王带到董公的面前,要赏赐了,不过,董公这个人啊,实在吝啬,我先前全灭了来犯的贵霜叛军,他竟不给我半点的赏赐。。。。”

    关羽上前,与公孙瓒相见,公孙瓒知道这位才是这里的主将,便想要下马拜见,关羽连忙阻止,公孙瓒比他年长,是不该行礼的,他令华雄安顿好这些东濊士卒们,自己与公孙瓒进了营帐,华雄也没有什么怨言,带着这些东濊人去扎营。

    骁勇营士卒们,都是久闻华雄大名,华雄在雒阳内反抗酷吏的事情,可是在骁勇营里传得沸沸扬扬的。

    士卒们都围绕在他的周围,听着他讲述雒阳内的诸多趣事,华雄也就索性讲开了,拍打着胸口,叫道:“我自从入伍之后,未曾尝过一败,逢战必胜。。。时人称我为大汉猛士。。。”

    “华校尉,我听闻护倭中郎将吕将军,曾以一己之力,灭了三韩一国,被人称为猛士难挡,不知校尉比之如何?”士卒们好奇的问道,看着他们诚恳的模样,华雄清了清嗓子,思索了片刻,说道:“应该我厉害些,不过,我不会跟他斗,知道吧,他都上了年纪了,我怎么着也不能去欺负老者,是不是?”

    “是极,校尉不负猛士之名!”

    众人正聊着,忽有士卒惊呼道:“此处竟有河流!!”

    华雄无奈的说道:“鱼虾味那般腥臭,难以下咽,你们为何如此痴迷呢?”

    关羽在营帐内,与公孙瓒商谈军务,关羽与华雄所率领的军旅不足三年人,而这里是平原,并没有险峻的出口,这三千人部署在这里,难以严格的提防,在贵霜那里,却是山岭树木,探查不到敌人的消息,关羽一直都为此担忧,公孙瓒前来,让关羽心里缓和了很多。

    “校尉,这几日,便劳烦你能探查前方的敌情。。。”

    两人谈了许久,却不见华雄回来,关羽皱了皱眉头,也不理会,商定好了大事,他这才与公孙瓒走出营帐来,两人言谈甚欢,刚刚走出营帐,便看到远处聚集着一群士卒,不知在做什么,两人走上前去,扒开了人群,来到最前方。

    但见华雄一手持着一烤鱼,大口大口的咬着,脚边是一堆鱼骨。

    看到关羽与公孙瓒,他咧嘴一笑,模糊不清的问道:“这鱼甚是好吃,二位可要尝尝?”


………………………………

第0517章 迷途校尉

    公孙瓒让士卒们修整了两日,到了第三日,这才率军前往北部,探查敌情,他们进入贵霜之后,还从未来过这更北部的疆域,故而非常的小心谨慎,在穿过山林之后,他们看到了一处山岭,这山岭直接拦腰切断了粟特与花刺子模的道路,公孙瓒在这里摸索了许久,方才找到了一处山口。

    这实在是令公孙瓒心情大好,这山口,北部宽而南部狭窄,若是周围别无其余出口,那自己只要守住了这处山口,敌人就无力通过,不过,这需要他们更加认真的排查周围,确保的确是无路通行,公孙瓒这一去便是六七日,关羽都有些担忧,派华雄率一部人马前往搜寻。

    公孙瓒原本正沿着这陡峭的山壁,不断的搜寻,想查找是否有可以让大军通行的山口,就在他搜寻的时候,他听到了远处那尖锐的鸟叫声,这让整个骁勇营顿时停止了一切动作,静悄悄的听着,公孙瓒几步跳上了一处石块上,认真的听了片刻,挥了挥手,众人便原路返回。

    一路上,都是小心翼翼着,不断的用哨声交流着,直到赶到那个山口附近的位置,众人这才停下了脚步,公孙瓒压低了身子,发出了一种平缓的哨声,只是发出了两三声,便有驻守这里的骁勇营士卒走出了密林,也是压低身子,警惕的看着周围,走到了公孙瓒的身边。

    “出了甚麽事?”公孙瓒低声询问道。

    “校尉,密林里似乎有人,动静不小。。。没能确认是否是同袍。。。”

    公孙瓒点点头,他们没有冒然现身,这一点很好,不然,若真的是敌人,只怕打草惊蛇,会引起麻烦,公孙瓒留下了一批人,先制定好了各路逃离密林的线路,最后都是要在关羽驻军那里相遇的,在制定好了这些后,他才带着自己的亲军,进入了密林。

    刚刚进入密林,他便听到了轰隆的巨响,这让士卒们吓了一跳,纷纷看向了公孙瓒,公孙瓒说道:“若是敌人潜行进入这里,只怕是不会弄出如此大的动静来,或是同泽。。。”,他稳住了诸多士卒,这才朝着声响的地区逼近,越来越近,动静也就愈发的大。

    当公孙瓒从密林里看过去的时候,他的心才安定了下来,对面那些都是汉军,甚至有几个,他还是认得的,这无法作假,不过,为何他们在这里伐木??莫非是需要木材麽?可若是需要木材,驻军那里,也有不少的木材,这场景是在有些诡异,公孙瓒都有些搞不懂。

    他带着骁勇营士卒们直接走了出来,正在伐木的汉军士卒们看到自己周围忽然就出现了一批士卒,自然是吓了一跳,险些就拔剑去砍了,等他们看清来人之后,他们变得格外的激动,在最前方伐木的那人大嚎道:“骁勇营!!是骁勇营!兄弟们!!骁勇营!!”

    众人纷纷跑来,各个都在叫喊着。

    从士卒们之中,华雄走了出来,华雄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走上前,猛地抱住了公孙瓒,激动的说道:“伯圭,伯圭,太好了,终于找到你们了。。太好了。。”,看着面前擦拭着眼泪的华雄,公孙瓒有些茫然的问道:“校尉,这是出了什么事??”

    “你那里有吃的麽?”

    “有。。。。”

    看着面前狼吞虎咽的华雄,公孙瓒连忙劝着:“小心些,校尉,别噎着了。。。”

    华雄没有回话,只顾着大吃,而在周围,其余的士卒们也是如此模样,吃着鱼肉,感动的险些哭了出来,骁勇营的士卒安静的看着他们,公孙瓒看着华雄吃的差不多了,这才问道:“校尉啊,你这是。。。”,一时间,他也不知当问什么,他想了片刻,才问道:“校尉为何在此啊?”

    “你七日未归,也没派人来禀告,我心里担忧,便领人前来找你们。。。”

    “我说你们都藏在哪里啦?我在这密林了逛了两日,转来转去,就是没有找到任何你们留下的痕迹,我这又没有带太多军粮,这鬼地方连个兔子都没有。。。”华雄说起来,一脸的委屈与愤恨,他大汉猛士华雄,何时如此憋屈过,竟率领北军抓兔子?!!

    “咳咳,那校尉为何又在此伐木?”

    “咳,这个嘛,我不是想弄出些动静来,好让你们发现麽。。。”华雄有些心虚的说着,公孙瓒看了看周围,这怎么也不像是为了搞出动静来啊,北军皆赤着膀子,手中兵器都快被砍断了,公孙瓒并没有说破,笑着说道:“为难校尉了,我们还需要探查北方,这里暂且还是安全的。。。”

    “校尉不必担心,带人回去报信罢。。。”

    “别啊!!”华雄大叫。

    “校尉还有什么事?”

    “我这不太会传话,不如你派一两个能说会道的,带我们回去,如何?”

    “哈哈哈!华校尉是在这密林里迷了路?找不到回去的道路了罢?!”公孙瓒大笑着问道,华雄面色铁青,一言不发,诸多骁勇营士卒们也都大笑了起来,公孙瓒并没有为难华雄,派了两人带着华雄走出密林,前往驻军处,就这样,又走了近两日,华雄才率人返回了驻军。

    关羽原本心里也是焦急,这公孙瓒一去不回,华雄也是如此,他险些就要带大军前往支援了,在华雄前来的时候,看到关羽已经是准备发兵了,好在华雄及时回来,禀告了公孙瓒那里的情况,关羽这才令士卒们继续镇守,暂且看来,北方是安全的,并没有敌人,关羽将这消息传递给了董卓大营。

    虽然北方暂且无事,可是南方却不太平静。

    在九月末,孙坚抓住了一个贵霜人,此人自称是贵霜王的侍卫长,前来寻找腻色迦,此人还是渡河而来的,若不是看他独自一人,只怕孙坚早就要下令射箭了,他独自上了岸,直接被士卒们按在了地上,他并不知晓雅言,好在有曹操,勉强能与他交流一二,这才将他送往了董卓大营。

    当此人被带到了董卓大营的时候,董卓并没有让他与腻色迦直接见面,而是带到了自己的面前,同行的还有贾诩,还有作为译者的张达,此人来到了大营,便叫了起来,董卓看向了张达,张达翻译道:“他说,他要见腻色迦王叔。。。。”

    董卓说道:“告诉他,腻色迦正在被我们所保护着,若是不说为何找他,我们是不会让他见面的。。。”

    张达告知了那人,那人冷哼了一声,又说了什么。

    张达说道:“他说,他不跟我们说,他要见腻色迦王公。。。”,董卓大怒,正要下令,一旁的贾诩伸出手来,拦着了董卓,笑着对士卒吩咐道:“将腻色迦这里了,说有人要找他。。。”

    过了许久,腻色迦这才走进了营帐里,他只是对贾诩拱手拜了拜,其余人,他都没有理会,董卓也是如此,自从上次骁勇营的事件后,他再也未曾与董卓交谈过,董卓也瞧不起他,并不在意,而那人看到走进来的腻色迦,愣了许久,忽然开口叫了起来。

    腻色迦惊愕的看去,他看了许久,高呼,两人抱在了一起。

    这人,正是昔日与他一同出使大汉的使者,苏婆提,他留在大汉,此人却是返回了贵霜,在后来,他还依贵霜王的命令,来刺杀腻色迦,不过,他没能下得去手,他只是嘱咐腻色迦,莫要再回来,留在大汉,多加保重。

    在离别数十年后,再次相见,苏婆提已经很年迈了,他发须花白,波浪似的白须一直到胸口,腻色迦紧紧的抱着他,险些哭了起来,此人乃是前贵霜王的心腹大臣,在王宫内,深受贵霜王的重用,也同时是腻色迦的启蒙老师,在自己的侄子要杀死自己的时候,也是此人帮着自己,隐瞒了消息。

    苏婆提看着腻色迦的脸,眼里满是泪水,他说道:“王子,你还安好,你还安好。。。”

    腻色迦连忙带着他,坐了下来,对众人视若无睹,以贵霜之礼,单膝跪拜在他的面前,说道:“多谢您昔日的救命之恩,彼时年幼,竟未曾开口言谢,望你恕罪。。。”

    苏婆提摇着头,说道:“王子不必如此,我只是没有想到,我们竟还有见面的时日。。。”

    两个人又寒暄了许久,苏婆提这才问道:“王子这番回来,可是要推翻那暴君?再兴贵霜?”

    腻色迦脸色有些迟疑,他说道:“其实,我未曾想要夺取贵霜的王位,若是贵霜王能够为那些被杀的大汉商贾所道歉,贾公他们便会退军,不过,我。。。”,他不知该如何言语,想了片刻,却也没能继续说,反而是陷入了沉默之中,苏婆提哀叹了一声。

    “不瞒王子,这番,那被神唾弃的暴君派我前来,是想要查清王子的虚实,并且,还要我欺骗汉军,让他们放松警惕。。。”他这么说着,一旁的张达瞪圆了双眼,看着贾诩,贾诩明白,他们定然是在谈论大事,摇了摇头,没有让他开口。

    “他想做什么?”

    “王子啊,他从南方抽调了大批的战船,如今就在河的对岸。。。他想强攻渡河,不过,又怕损失惨重,便想让我骗汉军上下,让他们误以为,他率军正在花刺子模,要从北方进攻粟特。。。其实,花刺子模的军旅,也被他征调在了河的对岸,在大夏集结。。。。”

    “在花刺子模的,其实,只有大军的粮食辎重,因为蓝氏城狭窄,他只能从花刺子模征调辎重诸物。。。。”

    “那他要何时发兵??”

    “就在这几日罢,呵呵。。。我上次为王子隐瞒,告诉他,您已经不在了,故而他已经不信任我了,派我前来,也不过是送死罢了。。。”


………………………………

第0518章 斥候北上

    苏婆提还是上了岁数,只是与腻色迦聊了片刻,便有些困乏,腻色迦连忙带着他前去休歇。

    在他们离去之后,张达便将苏婆提所说的,如实的告知了贾诩与董卓,董卓听闻,激动的险些跳起来,他瞪大了双眼,看着一旁的贾诩,不必多说,贾诩都知道他心里在想着什么,贾诩皱了皱眉头,说道:“他虽是如此言语,可也不能全然信任。。。或许,他是贵霜王派来故意迷惑我们的。。。”

    “无论是河道,还是北方山口,都不能放松警惕。。。”贾诩说着,董卓点点头,说道:“不过,北方若真的是在为大军提供粮食辎重,那么如今就是进攻花刺子模最好的时机啊,只要打没了他们的粮草,他无论集结了多少大军,也没有办法进入粟特。”

    贾诩思索了片刻,说道:“还是谨慎为上,关校尉曾传来书信,北方山谷,只有一处狭窄的山口,易守难攻之地,若是我们冒然进入,敌人再堵住出口,只怕会遭受大难,再没有肯定此事之前,我们绝不能急着派遣士卒进入花刺子模。。。。”

    贾诩既然如此言语,董卓也就不好再说什么,点点头,表示认同。

    苏婆提休歇了一日,次日起床的时候,周围却没有任何的士卒,仅仅有一位奴仆,还是个贵霜人,前来服侍他,他并没有待多久,便去见腻色迦,两人进了书房,并无他人,苏婆提对这个情况还是有些诧异的,他没有想到,汉军将领能够对腻色迦如此的信任。

    “王子啊,你给我说实话,是不是汉将挟持你来的?”

    腻色迦摇了摇头,说道:“我在汉朝也有些声望,他们不能挟持我,我是自愿前来的。。。。”

    “为什么啊?!”苏婆提有些不能理解。

    “我不想看着这里生灵涂炭,原先的叛乱,连累到了大汉商旅,这让天子格外愤怒,遣南北精锐讨伐,若是我不来,只怕此处已经成为了废墟,叛军杀害了商旅,那位干瘦的将领是汉朝的军事统帅,唤作贾诩,他治。。算了,你也不懂,他是个非常记仇的人。。。”

    “唉,我给王侄写了不少的书信,却没办法寄到他那里去,其实,只要他能与贾诩认个错,战事便能避免,双方百姓也就不会遭此大难。。。只是,我不知如何说服他。。。”腻色迦认真的说着,他哀叹了一声,又说道:“汉朝境内的大臣们,也是不愿意战争的。。。”

    苏婆提听着,点点头,说道:“你说的没错,自从新王登基,他便没有施行过任何的善政。。。甚至,有几个小诸侯要谋反,他直接下令放弃这些地方,认为这些地方只会拖累帝国,对帝国无益,帝国在那里养士卒的钱,可以修盖一个新的宫殿。。。或者,一座纯金的雕像。。。”

    苏婆提苦笑着,说道:“我们这些老臣,多次劝诫,也没有任何作用,若是你能接替他,成为贵霜的王,那该多好啊。。。”

    “贵霜的王。。。无德不居高位,我尚且没有那样的德行。。。。”腻色迦说着,又问道:“你昨日说贵霜大军聚集,准备渡河而战,是真的么?”

    “自然是真的,汉朝的那位将领给他写了书信,折辱了他,令他极为的恼怒,他发誓,要洗清耻辱,从南部,他征调了超过四万人的大军。。。军旅多的,我也数不清究竟有多少,船只几乎要填满整个大夏河。。。若是你有意要汉军帮你,夺取王权,你就把这消息禀告给汉军罢,让他们做好准备。”

    腻色迦皱了皱眉头,他说道:“他们早就知道了,何须我再告知?我并不想看到这场战争。。。”,他闭着双眼,心里不知在思索着什么,他站起身,让苏婆提暂时在这里休歇,便去了找贾诩。

    贾诩看到他进来,没有半点的意外,与他面向而坐。

    “贾公,我想前往河的对岸。。。”,腻色迦开口道。

    贾诩一愣,问道:“君是要回归贵霜?”

    “并非如此,贵霜,生我者,大汉,育我者,我不能坐视二国开战,既有战死,死伤定有,我不忍也,我愿前往贵霜,使贵霜王为故事道歉,免去战事。。。”腻色迦肃穆的说道。

    “哦?道歉?你能说服你的王侄,让他放弃战事?”

    “不知。。。不过,比起将军,我才是他的心腹大患,若是我以自己为要挟,让他放弃战事,哪怕为了杀掉我,他也会放弃战事的,我那侄儿,虽暴躁无智,可是他自幼便很守信。。。我愿意信任他。。。”腻色迦说着,看着贾诩脸上的迟疑,他又说道:

    “若是以我一人之性命,能保百万百姓免与战乱,我心无惧也。”

    “恩。。。好,此事,我需要跟董公禀告,君便回去罢。。。”贾诩说着,腻色迦起身,朝着他再次大拜,这才离开了此处,贾诩皱着眉头,暗自思索着,腻色迦在自己的手中,利益有二,其一是能够安抚此处百姓,其二他能作为贵霜王权的继承者。

    若是送去贵霜王那里,毫无疑问,贵霜王会杀掉这位有力的争夺者。

    接下来,他要么撤军,要么继续讨伐。

    若是他撤军,粟特便能得到恢复的时机,如今通过这些奴隶们的耕耘,只要给粟特一两年的时日,粟特便能迅速的发展起来,自给自足不会是太难的事情,若是他不撤军,继续攻伐,他在贵霜的威望肯定是大降的,而大汉则是能通过为他复仇的名义,继续展开对贵霜的战事。

    贾诩认真的思索着,到了最后,他还是觉得不妥,这个王位的继承者,在自己的手里,或许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随后,为了核实苏婆提所传的消息是否正确,贾诩又进行了一番的布置,首先就是对苏婆提的监视,苏婆提周围看似没有任何人在监视,实际上,暗中监测他的人,并不少,就是想看他是否会露出什么马脚,另一方面,就连腻色迦也是一样,遭受到了贾诩严密的监视。

    而在远处的孙坚,包括北方的关羽,也接到了命令,对敌人再次进行探查。

    公孙瓒在北方山口探查敌情,匆忙的返回了驻军处,告知关羽,北方情况有变,站在山口,能够听到敌人操练大军的声音,并且,在山壁上眺望,还能看到很多的旗帜声音,包括很多的飞鸟都在山的那一边盘旋着,好似是有大股敌人在对岸,在夜里,还能看到他们生火做饭时弄出的滚滚黑烟。

    而在南方,则是没有任何的变化,没有看到有前来的船只,一如往常,只是,心细的曹操发现,河流有上涨的趋势,而根据当地人所说的,这个时候不应该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这通常是在春季大雨的时候,才会出现的情况,得知了这些,孙坚也连忙禀告董卓大营。

    河流上涨,很有可能就是敌人的船只云集在这条河道上,太多的船只堆积在河面上。

    董卓心里已经能够肯定,贵霜人就是准备从水路进攻,他们在河上聚集了众多的船只,而北方,只是他们虚张声势罢了,若是他们真想从北方进攻,是不会做出如此动静,来让汉军做好准备,也就是说,他们只是佯攻北方,好让自己将兵力分到北方去,再从南部进攻!

    他有些等不及了,想要派遣一支精锐的士卒,前往北方,断掉对方的粮草辎重。

    贾诩却还是不许,董卓倒也能按住那颗期待建功立业的心,毕竟,他不是年轻人,他从伍几十年,从桓帝时期开始,历经三代君王,作战无数,他知道,作战最忌急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