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绍也不理会,继续看着。
忽然,一只手猛地搭上了案牍,血色的手,袁绍看了过去,那人却是李肃,李肃躺在地面上,胸口出现了一个血洞,正在冒着血,他吃力的将手放在案牍上,双眼盯着袁绍,脸色苍白,双眼通红,满是怨恨,不甘,他哆嗦着,问道:“为。。。为何?”
袁绍没有回答,继续看着这些罪证,李肃不甘的又爬进了一步,血手猛地抓住了袁绍的衣袖,双眼死死的盯着袁绍,袁绍将手中的罪证收了起来,右手抓着那血手,将血手扯开,丢在了地上,他走到了李肃的身边,俯视着他,说道:“尔等这般不为国,不为民,只想着自己的奸贼,留之何用?”
李肃颤抖着,想要说什么,却还是安静了,双眼盯着上方,一动也不动。
袁绍从满地的尸体之间走过,走出了营帐,直接来到了华雄的营帐。
华雄正在营帐里读书,袁绍忽然进来,吓了他一跳,他看着袁绍,袁绍皱着眉头,浑身还沾染着血迹,他将无数纸张直接丢在了华雄的面前,看着华雄,有些不屑的说道:“把这些拿去烧了罢,若是二郎得知,定为你的愚蠢而羞愧!!”,说完,他也不理会目瞪口呆的华雄,直接离开了营帐。
华雄俯下身,将纸张捡起来,看了片刻。
“妈耶?!我竟是这般无恶不作的奸贼??!”
ps:各位全订的小伙伴,老狼的大神之光可以领取了哦。
今天身体有些好转,起码坐在电脑前不会头疼了,感谢大家的关心。
………………………………
第0591章 涿郡黄龙
熹平十九年,七月
涿郡井现黄龙。
华雄坐在营帐里,说实在的,他真的有些不想烧毁这些,看了这些,他就仿佛在看自己这些日子里的成就,洋洋得意,自己竟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果真,这读书就是有好处啊,华雄不禁想着,又捧着这些看了起来,直到次日,他才依依不舍的将这些烧毁了,走出来的时候,百姓们依旧在忙着建造。
这些贤才们的逝世,对他们没有半点的影响。
对华雄而言,更好,还省下了不少的饲料。
当然,也不是没有任何的影响,当天傍晚,凉州刺史赶来了这里,他还带着郡县士卒,也有数百人,兴师问罪之意已经是非常的明显了,袁绍与华雄本来还在商讨该如何制定百姓们修建所得的补给数量,就听到有司空属官来报,凉州刺史已经前来,袁绍没有在意,让刺史等着,自己继续忙碌着。
司空属官也就出去,直接让刺史在外等候着,等司空忙完再来拜见。
“袁本初!!欺人太甚!!”
只听的一声暴呵,一人就冲进了营帐内,此人留着长须,穿着简朴,面色涨红,有些愤怒,走进了营帐,他就看向了正在案牍边忙碌的袁绍来,袁绍一点都不惊讶,淡然的抬起头,看着那人,说道:“君何以如此失礼??”
刺史气的笑出声来,他看着袁绍,问道:“我无礼??司空前来赈灾,又何故私杀我凉州官吏?!”
“私杀凉州官吏??告诉你,我袁本初,五世三公,代代忠良,遇到这样庸碌无能,危害地方的蠢贼,别说是县令,就是刺史,我也能杀!!”,袁绍冷冷的说着,手却是放在了腰间,那人也是不惧,冷笑着,说道:“看来袁公是想将我一同杀死了??好啊,我今日就在这里,劳烦袁公动手!!”
袁绍二话不说,起身,拔剑,就要过去,华雄连忙抓住袁绍的衣襟,说道:“袁公!!且慢!!这是地方刺史,不是县令啊,他唤作毛玠,是天下闻名的清官,家徒四壁的那种,天子对他甚是看重,这人你不能在这里格杀,袁家势大,派出刺客死士就可以了,何必亲自动手呢??1”
“混账!我与他又不是私仇!!就是私仇,我袁家也没有刺客死士什么的!!”袁绍暴跳如雷,挥舞着手里的长剑,险些把华雄给砍了。
毛玠冷笑着,看着他们,还是没有半点惧怕,他说道:“你纵为司空,也没有资格私杀我凉州官吏,此事,我定会上奏庙堂,告与天子!”
“凉州遇灾,你身为刺史,不亲自来赈灾,还任用这些蠢物,你看看他们都是用了什么方法来赈灾,若是闹出动乱来,可是你这厮来负责??你还能安然站在这里与我争吵??”
“灾发之时,我正在这里,华校尉进入凉州之后,我才因要事而离去,无论地方官吏有何罪过,只要不是叛乱谋逆,你就不能私自杀害!!此事,我与你没完!!”毛玠说着,转身离去,袁绍不屑的看着他离去,说道:“无能之辈,只能逞口舌之利,蠢贼杀就是了,像这厮这般,凉州何时能振兴?我也定当上奏天子,告他不治之罪!”
华雄在一旁站着,也不说话,面带笑意,点着头,说道:“正该如此。”
当这两份奏表同时到达庙堂的时候,天子都有些头疼,首先是毛玠的奏表,毛玠在奏文里将袁绍大骂了一顿,说他妄杀官吏,无视汉律,罪大恶极,要求天子严惩,另外,袁绍的奏表也是相差不大,同样将毛玠痛批了一顿,详细的告知了当地官吏们的作法,要天子严惩毛玠疏忽失职之罪。
坐在厚德殿里,天子也不知该如何处置,看着奏表,陷入了沉思,毛玠此人,是他较为喜爱一个大臣,此人才能非凡,在前往凉州之后,在整个凉州都带起了清廉之风,短时间内,使得因战事而不堪的凉州又有了起色,作为商贾们前往西州的必经之地,凉州要发展起来,其实并不困难,他大力的在凉州种植棉等经济作物,有意改善凉州贫苦的局面。
而袁绍就更不用提了,此人作为司空,近期来做的也很是不错,国家诸多大事都是由他来做,政绩斐然。
遇到这样的事,天子想的不是孰对孰错,而是谁对自己来说更加重要。
两者难以割舍,天子也就只能对袁绍小惩,安抚好刺史毛玠了,天子以书信告知毛玠,说自己定会严惩袁绍,让他继续在凉州做自己的事,同时,又给袁绍书信,让他将赈灾之事交给华雄,自己返回庙堂里,算是夺走了他赈灾的政绩,也是给了毛玠一个交代,不过,罢官或者入狱,就是不太可能的了。
天子正在厚德殿里思索着呢,就听到外头传来了哭声,只见韩门走了进来,满脸的泪痕,走到了天子的面前,他也不多说,直接就跪了下来,大哭着,天子大惊,连忙起身,问道:“出了什么事??”
“国家,国家为奴婢做主啊,奴婢的侄儿被杀了。。”韩门哭着叫道,天子这才松了一口气,就在方才,他还以为又是那位重臣出了什么事,不过,韩门的侄儿被杀了?天子有些疑惑的问道:“且别哭,你侄儿是谁?怎么被杀了??”
“国家,奴婢侄儿唤作韩胤,本是太学学子,后来通过考核,前往凉州为官,却不知,所犯何事,竟被袁司空不审而杀,国家要为奴婢做主啊!!”,听到韩门如此言语,天子这才明白了,原来袁绍杀的那几个官吏里,还有韩门的亲戚??天子看了看他,有些无奈的说道:“你且起来!”
韩门哭啼啼的站起身来,看着天子。
“你那侄儿,为地方官吏,却不思为百姓事,多有怠慢,这才被杀。。。。不过,袁本初如此行为,也是有些过分了,你放心罢,朕已经给他下了诏,让他返回庙堂,到时候,朕会严惩,让他再给你赔上钱财。。此事,你也不要怪罪与司空,毕竟你那侄儿也有过错。。。”
天子劝说着,韩门点着头,大拜,感谢天子的恩情。
韩门有些落寞的走出厚德殿,脸上还带着媚笑,然而眼里却是说不出的悲伤,他家里没有他人,唯独这位侄儿,自己长兄的独子,长兄将自己拉扯大,却死与疾病,自己的年龄跟侄儿相差不多,为了养活他,为了养家,他来到了这里,承受无数的委屈,甚至是耻辱,只想着他能过得好一些。
如今,他也死了。
可韩门无能为力,他能做的,只是跟天子哭诉一场,除此之外,他什么也做不到,甚至,当天子要让袁绍为他赔钱的时候,他只能媚笑着,感谢天子的恩德。
韩门有些悲痛的笑了起来,又狠狠的扇了自己一个耳光。
次日,赵温上奏天子,希望天子能够见见北方诸国的使节,诸多事情,群臣早已安排妥当,让他们拜见天子,也只是个形式罢了,让他们感受到天子对他们的重视,北方诸国,与扶余国相连,而扶余国是大汉直接派出国相来管辖的,这些国家则不是,他们虽说是大汉附属,却不受大汉天子的直接管理。
群臣聚集在庙堂门口的时候,卢植老早就已经赶到了,他拄着拐杖,浑身都在哆嗦着,身边站着不少的大臣,大鸿胪赵温有些无奈的说道:“司徒公,天子有言,让你不必来早朝。。。什么事直接上奏天子即可,您这又是何必呢?”,卢植笑了起来,说道:“我身为司徒,岂能待在府里给陛下上奏??”
“何况啊,这些使者的事情,都是我在处置,关于他们的朝议,我怎么能不去呢?”,卢植摇着头,等待了许久,群臣聚齐,他这才带着群臣走进了皇宫,走到了大门,他又缓慢的褪鞋,原本,像他这个年纪的,是不必褪鞋的,就是带着佩剑进宫,也没有人能说他的不是,可卢植执意如此,此乃礼法,岂能无视??
在两位黄门的扶持下,卢植带着群臣,朝着大殿走去。
唉,看来自己也该让出司徒之位了。
卢植心里想着,他本以为,自己能够像崔公那样,仗着自己年迈,帮着天子,处理庙堂里的诸事,反正自己年迈,想打谁就可以打谁,想骂谁就可以骂谁,谁也不能还手,也不能还口,往大里说,就是自己在朝议,将天子大骂一顿,或者拿拐杖打他,天子都不能惩罚自己。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崔公那样,年过八十还能上朝,还有力气去骂人。
反正卢植是做不到的,他半生在军旅,整日操练,骑马射箭,后来又去了北方边塞,在酷冷之中,与雪灾争斗了数年,这让他落下了无数病来,天气一冷,他就浑身疼痛,尤其是膝盖,腰背,疼的要命,即使暖和的时候,他也只能多穿些,要跟崔公那般,年过八十还硬朗结实,他怕是做不到了。
一阵风吹来,卢植缓缓抬起头,眼里有些惊愕。
他深深的呼吸起来,周围扶持他的黄门也感受到了他的异样,连忙开口说道:“卢公?司徒公?!”
卢植忽然转过身,看着群臣之中的赵温,他招手,示意他前来。
赵温一愣,连忙走了出去,走到了卢植的身边,急忙问道:“卢公?可是身体不适?”
“北方诸国,部落林立,不能派遣国相治理,让商贾们低价购买他们的铜铁产地,雇佣他们的人进行挖掘,然后做出各种成器,再出售给他们,另外,他们来大汉境内贸易,让他们的商贾缴纳入汉税,对于我们的商贾,若是他们敢受税,就让。。。就让。。。徐荣去杀了他们的君王,曹操,我死了,曹操可以当司徒。。。。”
“司徒公,我知晓了,我知晓了,来人呐!!来人呐!!!快去将太医令叫来!!”赵温大吼着。
身后的群臣都乱了,纷纷跑来,黄门们惊呼着,跑去找太医令。
“来不及了。。。”
看着他们忙碌,卢植摇着头,说着,又缓缓的闭上了双眼。
“司徒公!!!!!”
………………………………
第0592章 司徒曹操
皇宫内,台阶一路通向了大殿。
周围站着身披金甲的精锐宿卫,手持长矛,浑身都散发出金黄色的光芒,令人不能直视。
卢植弯曲的腰板渐渐挺直了起来,灰白色的胡须渐渐变得纯黑,卢植跟随着百官,一步一步走过这些台阶,朝着大殿走去,这台阶也是由玉石所铺砌而成的,礼仪郎在一旁吹起了乐府曲,卢植有些茫然,看了看周围,最前方,何休正带着百官,进入大殿,腰间佩戴着长剑,昂首挺胸,群臣跟在他的身后。
闻人袭还是穿着他那身朴素的衣裳,一旁的刘矩有些不屑的看着前方的何休,无奈的摇着头。
再往后,王符正在与袁逢说着什么,使得周围的大臣们都有些不悦,在右侧,崔寔苦恼的闭上了双眼,而刘默正兴高采烈的与他说着什么,好似是在说什么瞻儿,卢植正在看着呢,一旁忽有人拉了拉他,卢植转过头去,却正是段颎,段颎看起来威风凛凛,笑着问道:“来了??”
“嗯。”
“小子,还在生我的气麽?”
“从来没有。”
在他的身后,阳球忽然探出头来,说道:“哎,谢谢你送的衣裳啊!”
“陛下有诏,群臣觐见!!!”,在门口,宋典高呼着。
卢植跟随群臣走进了大殿里,抬起头。
天子正坐在上位,看到卢植的目光,他笑了起来,朝着他眨了眨眼。
。。。。。。。。。。。
“司徒公啊!!”群臣嚎啕大哭,卢植躺在赵温,孙坚的臂膀里,脸上渐渐的出现了一丝笑容,鼻息渐渐停止,身体软了下去,而在这个时候,太医令这才匆匆跑来,推开人群,挤到了最内部,就连忙伸出手去探司徒公的鼻息,众人都不敢打扰,就连正在哭泣的大臣,也在那一瞬间屏住了呼吸。
太医令长叹了一声,摇了摇头,说道:“司徒公已经走了。”
“司徒公!司徒公呢?!!”
只见天子从大殿之中冲了出来,身后还跟着一群黄门,天子跑的很快,很快就冲到了这里,群臣纷纷让开,只留下最中间的赵温与孙坚,还在抱着卢植,天子双眼有些泛红,看着安静熟睡的卢植,他慎重的伸出手来,朝着卢植大拜,周围的大臣们纷纷跟着大拜,恭送大汉司徒卢公。
朝议也没能继续,群臣各自返回,而卢毓目前还在外,并不在雒阳之内,于是乎,只能是由赵温来将卢植送回府里,负责发丧之类,当然,也是连忙给卢毓写了书信,让他立刻返回雒阳,原本要接见的使者,也就只能再多等几日了,卢植的忽然逝世,也是在雒阳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卢植作为建宁老臣,无论是弟子,还是好友,还是仰慕者,都是不少的,而他师从马融,也是天下少有的大儒之一,这样的人逝世了,自然是使得整个雒阳都陷入了悲伤之中,学子们自发的为卢公守灵,跪拜在他府邸的周围,整整两日,不吃不喝,不少的北军将领,也来到了这里,为卢植而流泪。
卢植是担任过北军校尉的,这些将领,大多都是他先前的亲信士卒。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士子,官吏,都是前来祭拜卢植的,当然,当赵温提起忠烈堂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反对,卢植是完全有资格进入忠烈堂的,在担任北军校尉的时候,他战功赫赫,在担任地方刺史的时候,他又大兴贺州,使得贺州一跃而上,后来进入庙堂,熹平仁政,熹平新政等等都是他的任期内完成的。
他自然算的上是大汉忠烈。
在外忙碌着的卢毓与刘备返回了雒阳,准确的来说,是刘备带走的全部东宫官吏,全部都返回了雒阳,他们的事情已经办完了,众人马不停蹄直接赶到了司徒府邸,卢毓从一开始就在哭泣,等他返回了雒阳的时候,他已经失声了,双眼肿痛,看不清道路,刘备扶着他,眼泪也是不断的掉落。
众人来到了府邸,却在人群里看到了诸葛亮。
诸葛亮看到这些同僚,本是该开心的,奈何啊,这样的见面,实在是让他们开心不起来,诸葛亮也只能对着卢毓说上一声节哀,其余更多,他也说不出口了,卢毓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在刘备的扶持下,走进了府邸,刘獒正在府邸内,跪坐下来,为司徒公送行,看到他们走了进来,刘獒起身,来到了他们的身边。
“节哀。。。。”
他也不知该多说什么,皱着眉头,卢毓看到了躺在地面上熟睡的阿父,在那一刻,他浑身瘫软了下来,坐在了地面上,嚎啕大哭,只因失声,他发不出声来,刘备硬是将他拉了起来,将他带到了卢植的身边,卢毓将头埋在卢植的胸口上,痛苦的哭着,刘备朝着卢植大拜,再拜。
他永远不会忘记,师君对他的恩情,若不是卢植,只怕他还是一个乡野里的游侠头子,整日游荡,浑浑噩噩,是卢植改变了他的人生,让他有了今日的一切,在他心里,值得他来感谢的,只有含辛茹苦将自己养大的阿母,资助自己进学的叔父,以及面前这位接纳了自己的师君。
刘备抬起头,却看到了右侧还站着一人,此人脸庞被烧毁,看起来有些颓废无力,此人正是公孙瓒,公孙瓒也看到了刘备,转身就要离开,刘备连忙追上了他,低声叫道:“兄长!!!”,公孙瓒停了下来,刘备走到了他的身边,公孙瓒有些不自然的别过了头,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那狰狞的面孔。
“兄长,许久不见。。。既然来了,为何不与我来相见呢?”
“我还有要事,今日就是来送别师君的,改日再找你罢。。。”公孙瓒说着,就匆匆离去了,看着他离开,刘备无奈的叹息着,骁勇营的事情,对公孙瓒的打击巨大,这么久了,公孙瓒还是没能从悲痛之中走出来,刘备无奈的摇着头,这位英勇的将军,也不知何时才能战胜自己,再次领兵。
刘备在这里陪伴了卢毓两日,这才回去休息。
太子也是给了卢毓长达两年的时间,让他为司徒公守灵。
厚德殿里,天子与赵温面向而坐,两人都是沉默不语,天子说道:“司徒公走了,这使节之事,就得要你来操劳了。。。司徒公可曾与你说过使节之事??”
“陛下,卢公在临走之前,曾与臣说过,他说,不能派出国相直接管辖这几个地区,这几个小国,部落林立,君王并不能管辖整个国家,若是派出了国相,就是想办法整合他们,要在他们身上耗费大量的精力,与其如此,不如让商贾们自由行事,挖掘他们的同铁矿物,而没有派出国相,我们还能收取他们的入关税。。。。”
“他还说,若是对方也要收大汉商贾的税,就让徐荣率兵擒杀他们的君王。。。。”
听到赵温如此言语,天子瞪大了双眼,这真的是卢植所说的麽?
卢植不是向来就是温和派麽,对董卓,张温,乃至段颎都是不喜,怎么会提出这样的政策来,他看向赵温的时候,赵温同时也有些茫然,他说道:“臣未有半点谎言,这真是卢公所言语的。。。。”,天子点了点头,赵温的性子更软,他绝对不会说出这样话来,赵温又说道:“另外,司徒公还说,西廷太守曹操可为司徒。”
天子眼里闪过一丝的疑惑,却很快就被他收了起来。
“使节之事,你就按着卢公吩咐的去办罢,记得,必须要让他们同意,徐荣在他们国内有驻兵之地,另外,就是让他们不得设立对大汉商贾的税赋,还有,他们前来的话,必须要上交税赋。。。。。”天子如此言语,赵温也只能照办。
送走了赵温,天子就开始思索起来,是否要将曹操召回来呢?他认真的想着,如今的西州,被贾诩治理的不错,呈现出繁荣向上的姿态来,曹操在西廷也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己要是将他召回庙堂里,那谁能接替他的位置呢,天子思索了许久,脑海里猛地出现了一个人名。
广陵太守,陈登。
至于天子为何会想起此人来,还是因为张郃先前的调查,天子先前为了修建水利,让张郃前往各地,去寻找在水利工程上有所建树的,后来张郃便举荐了此人,列出他的政绩来,张郃所上奏的共有五人,而在这五人之中,唯独他的官位是最低的,这无人,分别是扬州刺史沮授,益州刺史田丰,兖州刺史国渊,凉州刺史毛玠,以及这位广陵太守陈登。
陈登乃是徐州人,少有慧名,后进入太学,又过考核,为地方官吏,先后担任了三地县令,两郡太守,他在担任东阳县令的时候,曾出资抚养老人,养育孤儿,视民如子,很受尊敬,后来迁调,在武阳,魏县为县令,在这时,他也是充实粮仓,修建水利,使得两地百姓富裕,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后来出任吴郡太后,他在吴郡内修建了六条渠道,大力的发扬渔业,使得吴郡在扬州诸郡里成为了最为富裕的地方,后来出任广陵太守,为人期间,他也是重视水利,重视农桑,教化百姓,使得他受到了整个两淮地区的百姓的尊敬与爱戴,在他离开扬州之后,甚至扬州刺史沮授多次上奏天子,希望能让陈登返回扬州,自己可以让出刺史的位置。
天子原本是想用这些人来开始大汉将来二十年里的水利谋划,可是如今,司徒公早逝,能够接替他位置的,也只有寥寥几人,还是天子不太喜爱的,邢子昂原本是最为合适的,不过他如今在修建驰道,不能长期待在庙堂里办公,因此,天子还是决定让曹操过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