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獒儿??獒儿??”

    自从父母逝世之后,很少有人如此呼唤刘熙,刘熙点了点头,拜道:“拜见姨母。”

    蔡贞姬大哭,走上前,将刘熙拉到自己面前,认真的看着他的脸,刘熙开口劝慰着,一旁的羊衜有些不安,站在一旁,也不敢开口,刘熙劝慰了很久,这才让黄门带她去休息,当她离开之后,羊衜方才急忙行礼,说道:“臣拜见陛下!”,刘熙看着他,摇着头,说道:“都是家人,不必如此,敢问姨父,上党之情况如何?”

    羊衜涨红了脸,说起来,他真的没有想到,天子对他竟然还是知晓的,也知道他担任上党太守,要知道,天子登基也不到半年,对于地方上的诸官,他肯定还是有些不相熟的,羊衜说道:“陛下,情况还好。。。还不错。。。”,天子点了点头,说道:“多有劳烦。”

    “不敢。”

    两人又聊了片刻,天子这才去使黄门进行下葬诸事。

    。。。。。。

    同年二月,天子下令,以司徒曹操为首,继续完成官学大策,他定下了目标,要在三年里,印刷至少五万本书籍,要让半数以上郡县的官学里拥有足够的祭酒,要让中原四州的幼童基本都能进入官学,能够读得起书籍,官学之事,群臣也没有什么好反对的,唯独荀彧有些不满,他认为,不该对天下各地区别对待。

    可是,这也没有办法,若是要让全天下的幼童都能进入官学,那需要的时间就不只是三年了。

    同时,东宫一脉的群臣开始忙碌了起来,首先是司马懿上奏,请求建立专门负责印刷书籍的机构,名为印刷台,却遭受到了诸葛亮为首的臣子们的反对,诸葛亮要求设立以官学为主的机构,将印刷事务包含其中,他认为,官学的规模庞大,不能再以司农来主持此事,必须要专门设立相对的机构。

    此法得到司徒曹操的认可,同月,庙堂内设立新的机构,唤作官学台,设令,比两千石,这也能看出庙堂对官学的重视,负责门子学的大祭酒管宁担任官学令,以东海人王朗担任中丞,华歆担任太学主祭酒,邴原担任门子学主祭酒,这些人,都是博学的大儒,治理经典,传名天下。

    在设立机构后,官学台的职责就变得十分巨大,要负责地方官学的一切问题,例如入学,毕业,乃至印刷启蒙书籍,制定考核内容,甚至能够插手考核之事,这样庞大的职权,三公都有些心动,想将这机构成为自家的下属,可是天子并没有这样的打算,官学只对天子负责,亦三公不可干涉。

    大司农刘备也并没有对此表现出自己的不满来,虽然这么做是从他手里夺走了一块很大的权力。

    正式的机构出现之后,一切都好办了许久,印刷书籍,鼓励学子们前往各地担任祭酒,同时又从地方上选拔了一群士子们,由庙堂给与俸禄,教导幼童启蒙,同时又开放了南北学府的限制,允许他人旁听,增设数算,刑法,农桑等课程之类,尚书令郭嘉头一次觉得没有那么疲惫。

    只因刚刚上任的年轻人们都想要表现自己,他们四处奔波,不断的督促着各地官学,有的甚至直接动用了家族的实力,如司马懿,他就从宗族里拿出了自家的藏书,进行印刷,并且无偿送到了两大学府之内,天子对他的行为很是赞赏,并且给与了赏赐,于是乎,曹丕,孙权,庞统,卢毓这些人也纷纷效仿了起来。

    唯独诸葛亮,没有学他。

    诸葛亮直接上奏天子,请陛下应允,与庙堂考核之内,新增一项为道德分,只有曾在地方上教导过幼童的,或者做过善事的,为国立功的,可以加以此分,而未曾有任何德行的学子,不予录用,天子听闻,大喜,立刻施行,此政一出,太学与门子学里正在专心致志的准备考核的学子们坐不住了。

    他们纷纷前往给的,有些人是教导幼童,有些人是救济贫苦百姓,学子们之中竟兴起一股行善之风来,而行善之后,有地方官吏记录,上奏与庙堂,诸葛亮心里知道,这制度还是有漏洞,定会出现弄虚作假者,不过,即使有一万个弄虚作假的,只要有一个做实事的,那也值得了。

    此政令施行之后,地方官学的祭酒数量大规模的上涨,祭酒不足的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天子又赏赐了诸葛亮。

    隐隐约约之间,两位年轻人的战争打响了,两人都想要证明,

    在延康之年,拉着大车飞驰的,应该是自己。


………………………………

第0644章 邢公回朝

    一行马车停在了雒阳城门前,驾车的奴仆下了车,与守卫城门的士卒看了什么,言语了一声,士卒们便没有再敢阻挡了,连忙让出路来,表现得格外恭敬,而在另一旁等待着士卒盘查的大族们,却是有些疑惑,这里可是雒阳城,在这里,无论是谁,都不可能让士卒们如此轻易的放行啊。

    莫不是天子微服私访??

    他们心里猜测着,可是这马车,只是一辆破旧的小马车,前后也没有护卫跟随,只有一个老奴驾着马,而那奴仆看起来,一脸胡须,也不像是皇宫里的黄门,要知道,就在两天前,陈留王之子在城门被盘查,被搜出强弩来,他不从士卒,在城门前大吵大闹,结果就被后续赶来的袁尚掐着脖颈拖走了。

    这马车上究竟是何人,才能让雒阳守门士卒都如此客气呢?

    众人好奇却又不敢询问,他们不想招惹上什么麻烦,只能目送着马车晃晃悠悠的进入雒阳城内,马车很是破旧,驾车的奴仆身上还裹着厚厚的棉衣,包裹着全身,车辆没有任何停留,一路赶去,却是来到了位居城北,靠近皇宫的一辉煌群殿门前,这里来往的人并不少,马车停下,一位老者住着拐杖,在奴仆的扶持下,缓缓下了马车。

    老者看起来身形有些佝偻,有些老态龙钟,整张脸都是皱巴巴的,就连眉毛也是灰白的,他站在群殿之前,抬起头,看着这里的情况,他望了许久,方才住着拐杖,朝着群殿走去,刚刚走到了门口,立刻有士卒挡在了他的面前,看着老者的年纪,士卒也不敢无礼,恭敬的说道:“老丈,这里不许他人进入的。”

    老者抬起头,打量着面前的年轻士卒,说道:“我是中书令邢颙。。。”,士卒一愣,只是思索了片刻,他大吃一惊,惊讶的叫道:“邢公???”,邢子昂笑着点了点头,士卒有些紧张,德行堂堂邢子昂啊,这位可是跟随过孝康皇帝的老臣,建宁十二贤之中,此人是唯一活着的。

    士卒看着面前的邢公,紧张的有些说不出话来,哆哆嗦嗦的说道:“邢公见谅,我。。。我。。。我不知也,容我去禀告一声,可好??”,邢子昂点了点头,他身边的奴仆也是安静的站在他的身边,邢子昂是个品德上佳的贤士,而他的近亲大多也沾染了他的秉性,温和而又谦逊。

    等待了片刻,就看到一位小吏匆匆忙忙的跑了过来,朝着邢公大拜,便让出了道路,按理来说,这里乃是忠烈堂,只有天子想要祭拜的时候,才能开启,或者就是一些老臣,如原先的蔡邕,卢植他们前来拜见的时候,官吏们就不会阻拦,这算是天子对老臣们所给与的特权之一罢。

    邢公,无疑是最有资格进去的。

    邢子昂住着拐杖,一步一步的爬上台阶,走进了这辉煌的大殿,大殿两旁竖着两个巨大的雕像,一个北军士卒打扮,另一个则是南军士卒的打扮,与传统的石雕不同,这几个雕像做的极为细致,那两个士卒都是孔武有力,看起来浑身的腱子肉都几乎要炸开了,明显不同的雕塑风格,让邢子昂都有些震惊。

    一旁的官吏低声说道:“这是几个外来的大匠所制作的,他们如今都入了将作府。。。。孝宪皇帝很是喜爱,便放在门前,镇守忠烈。。。。”,邢子昂抿了抿,想要说什么,可是想起那位胡思乱想的天子也已不在,他才没有开口,无奈的摇了摇头,走进了大殿里,便是看到了两旁的雕像。

    好在那位天马行空的天子没有用外域的方法来雕塑这些邢子昂的故交,传统古朴的雕塑立在两旁,虽没有那么细致,只是拱手站立着的文臣模样,可邢子昂看着却是顺眼了许多,在雕塑之下,还立着石碑,令邢子昂有些疑惑的是,大殿似乎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各设一殿。

    看着周围新造的那些殿宇,邢子昂明白了天子的想法。

    这一殿,乃是忠烈堂建宁殿,而另一边,则是熹平殿,新造的那个,看来是延康殿了。

    拐杖敲击在玉石上的声音很是响彻,随着缓慢而又坚定的敲击声,邢子昂一步一步走过这些雕塑,他看着周围的这些臣子们,不由得笑了起来,没有任何的伤感,也没有缅怀,他就好似看到了自己的老友那般,他笑着,停下来,伸出手,抚摸着面前的雕塑,“伯喈啊,你也来了啊,好啊,我还担心你会去熹平殿呢!”

    “看来,还是舍不得这些老友啊。。。太好了。。。”

    “没能见你最后一面。。。你也勿要怪我,等些时日,我去陪你,如何啊?”

    邢子昂伸出头,认真的听着,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好,就这么办。。。”,他又继续走了起来,每到一个雕塑前,他都要停下来,否则,他必须要站稳了,才能伸出手去抚摸。

    “周阳。。。你还好麽?好家伙,你孙子都统领起绣衣使者来了。。。”

    “崔公?你竟也在??哈哈哈,好极了,有没有新作的诗赋啊?与我说说啊?”

    “王公啊,新政办起来了,曹嵩家的那个孩子你还记得麽?他正在操办呢。。。”

    “张公勿急,没有需要砍头的敌人啦!”

    “段公。。。南军现在的战斗力已经超过北军很多了。。。”

    “咳咳,张公,你别生气,北军也不弱的。”

    “阳公,新州与贺州都挺好,你不要再问了。。。”

    “闻人公。。。知道了,知道了,下次带些钱。。。”

    “何师。。。。”,邢子昂看着最前列的雕塑,呆愣了许久,却也没能说出话来,站立了许久,他方才恭恭敬敬的朝着何休行了一礼,走到了正中央的建宁石碑前,他有些疲乏了,靠着石碑,坐了下来,气喘吁吁的,石碑上刻着孝康皇帝一生的功绩,这都是下方这些群臣所缔造出来的。

    “少君侯。。。宁州驰道,我建好了。。。还差西州和交州的。。。臣老矣,不知还能否造完。。。不过,少君侯放心,臣活一日,就会为此事忙碌一日。。。哪怕死,也要死在道路之中,绝不会是在床榻之上。。。答应少君侯的,臣定然会完成的。。”、

    远处的奴仆,看着邢子昂靠着石碑坐着,自言自语,就好似有人在与他聊天,时不时大笑,顿时就有些毛骨悚然,看着周围,他恭恭敬敬的大拜,“若有打扰,恕罪,恕罪。。。。”,正念叨着,他看到邢子昂朝着他挥了挥手,叫道:“扶我一把,我有些站不起身!!”

    奴仆扶着他,邢子昂站起身来。

    “家主啊,要去见陛下麽?”

    “来都来了,熹平殿那边的好友,我也得去拜访一下啊。。。”,听到他的言语,奴仆方才带着他,赶去了熹平殿,熹平殿的规模,与建宁殿相差不多,却显得有些空荡荡的,臣子雕塑并不多,这倒不是说熹平年间的名臣不多,只是熹平年间的名臣,似乎大多都被安葬到了建宁殿,这是他们的遗言。

    熹平殿里,邢子昂放眼看去,也是一排的雕塑,他也是一一问候。

    有皇甫公。

    有郑公。

    有卢公。

    有董公。

    有袁术那小子。

    还有话痨刘公。

    当邢子昂颤颤巍巍的走出这里的时候,殿门不知何时已经满是士卒在把守了,在最前方,一位年轻人笔直的站立着,面带微笑,邢子昂盯着他,看了许久,也没有认出他来,刘熙上前,朝着邢子昂一拜,说道:“晚辈刘熙拜见邢耶耶。”,听到这个名字,邢子昂方才反应过来。

    “不敢让陛下如此!”,他说着,就要附身向天子行礼,刘熙哪里敢受他的礼,连忙将他扶起来,笑着说道:“邢耶耶莫要如此,您是三朝重臣,更是耶耶挚友,当是朕行礼才对。。。”,邢子昂听着他的话语,笑着说道:“陛下比孝宪帝要更像孝康帝。。。”,听到邢子昂的这句话,刘熙心里也很是开心。

    带着邢子昂返回了皇宫。

    天子与他同乘一车。

    这样的待遇,邢子昂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进了厚德殿里,两人面向而坐,邢子昂看着有些空荡荡的厚德殿,心里不由得大惊,不只是这里,整个皇宫,看起来都有些不对,厚德殿之内,摆放着各种收藏品,还有些书画之类,布置的非常精美,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空荡荡的,大汉不至于落到了这等地步罢,邢子昂愈发的惶恐起来。

    “这里。。。这。。。。”

    “邢公不知啊,朕刚登基,不知政事,就将国库的存量钱财用在了官学之上,没有什么余留的,有了这些投入,官学倒是很顺利,短短的时间内,印刷出了无数书籍,官学台也很快成立,幼童们纷纷入学,可是啊,朕没有想到,元月,贺州几个郡发生了寒灾。。。不少牲畜被冻杀。。。。”

    “朕就拿出了一些自己的私藏,又让刘巴卖掉了一些无用的收藏书画,全部都换成了灾民所需要的物资,让济民台发往了贺州。。。还好,灾请控制住了,没有百姓遇难。。。”,刘熙微笑着说道。

    “可是,这。。。皇宫之内的东西。。。”邢子昂还是有些震惊。

    “无碍的,邢耶耶,这些东西放在这里,朕又没有时日去把玩,毫无用处,还不如换成衣裳,能救下不少的百姓啊,而且啊。。。。”刘熙压低了声音,靠近邢子昂,低声说道:“朕都如此捐献了,那些大臣,大族怎么敢不捐呢?他们捐的比朕更多,让灾情在月内就得到了缓解。。。。”

    听到天子的言语,邢子昂忍不住笑了起来。

    看着面前的刘熙,邢子昂眼里很是温和亲近,就好似看着自己的一个晚辈,邢子昂也压低了声音,说道:“这种事,当年我跟孝康帝可没有少干啊。。。”

    “哈哈哈!”

    一老一少,仰头大笑。


………………………………

第0645章 烹郭奉孝

    坐在厚德殿里,看着邢子昂将舆图铺在案牍上,刘熙也是有些吃惊,这舆图很大,放在案牍上,倒还有些不够,无奈之下,邢子昂直接铺在了地面上,他自己则是费力的弯下身来,指着舆图,说道:“陛下,这里乃是雒阳,宁州驰道,耗费了近七年,钱财耗费也是巨大,可绝对是值得的。。。。”

    “陛下请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在建宁时都曾修建过驰道,其中最长的,就是这幽州驰道,直接将冀州与幽州连接起来,这是当年董卓所负责的,他用了不少的外族劳力,在这里修建了一条最长的驰道,后来,在这里,也就是贺州与新州之间,阳球与卢植共同修建了一条驰道。。。”

    “在建宁年末,这里的雪灾十分严重,百姓冻死了不少,牲畜更是无法避免,孝康皇帝大惊,后来就有了这条驰道,连接新州贺州,后连幽州驰道。。。成为一体,最后,是在这里,河间国,陛下,这里是孝康皇帝的故居,也是陛下的老家,当年这里的几位国相,是不敢无视这里的建设的。。。”

    “或许是为了奉承天子,他们在河间国内修建驰道,将四周的郡县连了起来。。。这一次,臣先是考察了这三处的大驰道,又考察了这几个郡县内的小驰道,随后开始了连接工程,陛下请看,如今的驰道,也就是墨黑色的这条粗线,就是宁州驰道,从雒阳一路往北,渡河,再从县城连接,过并,冀,幽,宁州,最后与新贺两州相连。。。”

    谈起驰道修建来,邢子昂很是激动,没有半点的老态,整个人都精神了很多,刘熙蹲在他的身边,听着他炫耀着自己的成就,邢子昂笑着说道:“陛下,你看,几乎整个北方的县城都连成了一片,交通无阻啊,无论是灾情,还是战事,北方诸县城都能相互支援,日后庙堂的命令到达宁州,也只需一个多月。”

    邢子昂看起来非常的开心,刘熙就蹲在他的身边,看着身边这位激动的老人,不知为何,心里竟有些酸楚,说不出话来,邢子昂又指着一个点,说道:“陛下,你看,西州驰道,臣准备从这里开始修建,连长安,再到雒阳,至于穿过凉州这几个县城,直接到达西州,西州之内,竟是风沙,少有人烟,又多荒漠戈壁。。。。”

    “我想了很多,在那些平坦地区修建驰道,在这些地方,就修建驿站,多准备些驼,马匹之类,方便交通便可,若是要在这沙漠里修建驰道,只怕老臣是做不到的。。。日后或许可以,对了,陛下,你看,若是老臣的策划能够完成,整个北方,全部都能连成一片啊!!!”

    “至于中原地区,哈哈哈,反而是不需要我来修建,陛下你看看,从青到徐,从豫到兖,从兖到徐,都是有驰道相连的,这是当年建宁时期所修建的,这些年里,没有减少,反而又多出了不少,这些地区原本就富裕,所任的大臣们,这些年里修建了不少,故而,如今的大汉,并,冀,幽,宁,新,贺,青,徐,兖,豫这些州是完工了的。。。”

    “接下来,臣准备就从河东郡开始修建。。。一路朝西!!”

    “陛下,你觉得如何?”

    邢子昂兴致勃勃的问道,刘熙看着面前的老者,笑了笑,说道:“邢公幸苦,若是建成,不,即使西州驰道没能建成,邢耶耶也是留名青史的贤臣。。。”

    “陛下。。。我已经很老了,宁州驰道能够修建完,我已经是非常的知足了,这西州驰道,我也不知道,有生之年,我能不能完成,我有一事相求,只希望陛下能派遣一位年轻的贤才,跟在我的身边,若是我死在了半路上,他能带着我的尸骨,继续完成这些事业。。。。”邢子昂认真的说道。

    刘熙心里有些慌,他皱着眉头,有些肃穆的说道:“邢耶耶,朕知道您为国的心意,可是。。。邢耶耶,西州荒凉,气候也不好,多风沙,当年董公的事情,朕还记得很清楚,朕不希望你出现什么差池,朕想让邢耶耶能安心度过晚年,能够享受。。。您已经为国操劳了几十年,接下来的事情,不如就交给朕来做,朕绝不会让耶耶失望。。。”

    刘熙说的很是诚恳,邢子昂却是沉默了下来,拄着拐杖,他缓缓起身,他知道,天子并没有恶意,也不是看不起自己,他说的的确是真心话,邢子昂笑了笑,说道:“陛下,你说的这些,臣也明白。。。不过啊,我们这些跟着孝康皇帝干事的老骨头啊,就是受不了清闲的日子,我们习惯了。。。。”

    “若是陛下不嫌弃,臣愿意继续操办驰道之事。。。”邢子昂抬起头,说着,那双浑浊的双眼,却是闪烁着光芒,刘熙呆呆的看着他,他温和的笑了起来,点点头,说道:“有劳耶耶。”

    “不知,陛下愿以何人派与我身边呢?”邢子昂问道,刘熙思索了片刻,方才说道:“朕任太子之时,东宫内有一奇人,阿父曾言,此人之才,不下与王公,此人唤作仲长统,朕派此人跟随邢耶耶,不知如何?”

    “哦??敢与王公媲?”邢子昂笑了起来,点点头,说道:“好,我先见见他。。。。”

    天子尊崇的送别了邢子昂,而那舆图则是被邢子昂送给了天子,刘熙令人将舆图挂在了厚德殿的墙壁上,站在舆图之前,看着这巨大宏伟的大汉舆图,刘熙也不知当如何言语,尤其是看到上面那数个粗重的线条,将北方诸郡县连成一片,他更是难以掩盖心里的激动,邢公办事,总是那么的让人放心。

    邢子昂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刚刚回来,立刻就有人前来拜见,来的是荀彧与郭嘉,这两个邢子昂原先的部下,在听闻他赶到雒阳之后,就是迫不及待的来见他了,两人同时在门口相见,荀彧笑着与郭嘉行礼,郭嘉却是冷哼了一声,别过头去,直接率先走向了府邸。

    荀彧有些哭笑不得,他自然知道郭嘉为何如此对待自己,这次官学之事,天子将施行权放给了诸葛司马这两人,郭嘉一直觉得这两毛头小子不成器,办事效率不如自己,在两人正式开始办事之后,郭嘉找出了他们不少的缺点,毕竟他们还年轻,经验上郭嘉是完全碾压他们的。

    郭嘉将他们的错误写成了奏文,直接上奏天子。

    侍中令荀彧负责审核他的奏表,结果,荀彧没有按着他的弹劾内容,废除原先的政令,而是直接将他的弹劾内容交给了诸葛亮与司马懿,两人非常的开心,连忙修正了自己的错误,还接连的被天子赏赐,继而来拜见郭嘉,当面感谢他的指点之恩,郭嘉知道了,那自然是暴跳如雷,在府邸内大吼。

    “不学无术的荀家子,竟敢欺我?!!”

    于是乎,他很快写了第二篇奏表,弹劾侍中令荀彧的诸多过失。。。。于是乎,荀彧也是受益颇多,连忙改正。

    在这个时候,若是郭嘉能给他好脸色,反而是怪事了。

    不过,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