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捡到一本三国志-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些事,还是需要陛下亲自拿主意,臣绝不会反对陛下的旨意!”,刘备一愣,好家伙,方才还说我用反间计,转眼间你就用上了??

    面对三公的争吵,刘熙一直都是没有言语的。

    此刻,听到曹操的询问,众人都安静了下来,刘熙这才开口说道:“这几十年里,百姓四处开垦,开凿,修建,从未有过休歇的时日。。。朕心里知道百姓的不易,朕决定给与他们十年修养的时日。。。曹司徒,这一点,你就勿要再与刘司空争论了。。。当然,修养安息,也并不是什么都不做,相反,朕要让庙堂投入全部的精力,在地方上。”

    刘熙拍了拍手,很快的,齐悦便走了进来,手持一份巨大的舆图,两个黄门,举着舆图,站在了刘熙的身后,刘熙站起身来,众人也纷纷起身,刘熙看着身后的舆图,这舆图,乃是大汉近期内做的最为细致,也是最为详细的舆图,精准的连一些乡野的名字都能在上头找到。

    “各位,这份舆图,多靠了一位倭岛上的贤才。。”

    “来,大家都来看看罢。。。。这里是倭岛,大汉的最东部。。。这里是宁州,大汉最为寒冷的区域,这里是贺新二州,一望无际的曹原,这里是西州,大汉的对外贸易口,这里是益州,大汉的商贾之聚集,这里是交州,连年的开垦开拓,交州都变得如此巨大。。。这些,都是大汉在海外的岛屿,最大的,便是这个夷州。。。”

    “大汉之内,还是有着食不果腹的人,还是有着衣不蔽体的人。。。在这些,这些地方。。。还有一年都吃不起一顿肉食的百姓。。。而这几个地区,整个地区的税赋,甚至还不如雒阳一座县城!!”

    众人认真的看着那舆图,都是沉默着。

    刘熙看着舆图,眼里闪烁着精光,他认真的说道:“十年,十年之内,朕要让这些所有的地区,都能发展起来,起码,百姓们不能因饥寒而死,每一个县城,都要有对外的大道,十年之后的税赋,定要超过如今的十倍!!对于这些,刘司空那里有详细的奏表,诸君可以看一看。。。”

    曹操哀叹一声,看来,陛下是有了决定。

    诺大的运河之事,难道就要这般虎头蛇尾的结束麽?

    ps:兄弟们,不要怪老狼更新少,老狼在考试,还能更新就不错啦,马上就能回家了,等老狼回家,一天万字更新走起,一直到老狼开始实习为止。


………………………………

第0728章 司徒日常

    刘备站起身来,面朝天子,一位司徒,两位年轻人,开始讲述自己的计划。

    三人听的津津有味,只有曹操,低着头,岁月的流逝,在他脸上刻下了印记,当他皱起眉头,那张干瘦的脸,显得更是沧桑,刘备到底在说什么,他是一点都未曾听进去,坐在那里,他开始思索自己的这一生来。

    自幼起,他便不算是一个能得长辈喜爱的少年,少时的他,跟着比他大一些的袁绍,与他差不多年纪的袁术,四处放浪,整个雒阳,无人不知他们三人的恶名,只因袁绍的家势,他们才能数次躲过雒阳令的惩罚,那个时候,也不知为什么,那么多的孩童,曹操却偏爱于袁绍玩耍。

    或许是袁绍少年早成,常常跟曹操袁术两人畅谈未来,透露出自己的雄心壮志,听着那些话,曹操年幼时,很是崇拜这位兄长,他知道很多的东西,他也与他人不同,小小年纪,心里却是想着日后的三公位,想着振兴自己的宗族,随着岁数的渐长,他虽与这两人的关系还是密切,可再也没有年幼时的那种亲近了。

    袁绍最先长大了,他四处忙着与诸多士子们相识,整日也开始读起书来,不再与他们两人瞎闹。

    曹操身边,也就剩下了一个袁术,两人一同玩耍,在那个时候,曹操最为厌恶的,就是阉人之后这个称呼,这个称呼,他常常能听到,他本以为,自己只要与这些士子们更加亲近,与袁绍这位雒阳士子的为首者更加的热情,或许就没有人会再这样称呼,可是啊,他还是想差了,这个称呼,似乎完全印刻在他的身上。

    无论他是否厌恶阉人,无论他是否近亲党人,这个称呼都不会被改变。

    在那些时候,曹操愈加的叛逆,他厌恶自己的宗族,厌恶自己与阉人亲近的阿父。

    他也在逐渐的模仿那位比自己要大一些的袁绍,他很羡慕他在党人之间谈笑风生的样子,他也开始读书,日夜不疲,而他没有想到,正是所读的这些书籍,渐渐的改变了他,让他偶尔会思索起自己来,审视起自己来,有了一双与他人不同的眼睛,他相貌并不出众,才能也是如此,可唯独有了一双能够审视周围,能够审视自我的心。

    桥玄举荐了他,他有了面圣的机会。

    在看到孝康皇帝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是忐忑不安的,孝康皇帝并没有传闻中那般的吓人,他很温和,也很宽容,或许,他是第三个认可曹操的人,第二个是桥玄,第一个,则是他自己。

    他做上了雒阳北部尉的位置上,他这个昔日的顽劣少年,在这个位置上,做的竟然还不错,多次成功的打击到了雒阳内的违法情况,毕竟,他早年就曾做过这些事情,对此是了如指掌的,这些昔日的同伴,在他面前无处藏身,可能心里还是对阉人之后的称呼有着愤恨,他打死了一位阉人的叔父。

    也因此,让他有了名字,党人纷纷惊叹,开始认可他,而与宗族的关系,则是更加的恶劣。

    他开始升官,去了济南,他原以为自己会做不好,可是没有想到,通过严惩豪强恶霸,扶持百姓等一系列举动,他竟然成为了济南百姓心里的名臣,当他离开这里的时候,百姓相送,曹操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得到百姓的认可,比得到那些党人的认可要更加的容易,也更加的温暖。

    从此,他开始了一代名臣的道路,他去过三韩,强势的将三韩变成了大汉的核心领土,也曾担任司空,实现自己的梦想,跟着军旅西征,如今,他终于是站在了司徒的位置上,藐视群臣。

    此刻的曹操,再也不需要他人的认可,曹孟德,有自己认可自己便好了,怎么去管其余人的想法呢?

    而他的动力,也从为了讨取他人的认可,渐渐变成了想要自身的认可,夜里,他会质问自己,自己所做的,是否足够出色呢?延康之策,九成都是自己颁布的,自己修建了大汉最长的运河,自己颁布了新税令,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能让自己满意呢?能否安心的闭上双眼,离开人世呢?

    他并不是不认同刘备的想法,的确,在大汉外无强敌的时候,将国库内的钱财藏于民间,先让地方发展,百姓富裕起来,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很合适的,可是,他心里清楚,自己,应该是熬不过这十年了。

    不过,这位年轻的天子,并不好对付,庙堂之中,自己并不能撼动他的意志,改变他已经认同的政令。

    曹操摇着头,缓缓站起身来,刘备也停止了言语,众人都看向了司徒,曹操看起来有些疲乏,也有些释然,他看着刘熙,说道:“臣身体有些不适,想要返回家里休歇几日,不知陛下。。。。”,刘熙认真的打量着他,他的这个举动,有些像是对天子的抗议,这让刘熙很是介意。

    不过,此刻曹操的脸上,却没有任何的愤怒,眼里也平日里的那般深不可测,所能看出来的,只有那疲惫不堪,还有那释然的微笑,他仿佛一个乡野老头,失去了平日里的那般锐利,众人一愣,刘熙更是皱着眉头,小心翼翼的说道:“司徒公,朕要不让太医令来为你看看身体?”

    曹操摇了摇头,说道:“臣只是疲乏了,想要休歇一段时日,并无大碍。”

    刘熙点了点头,说道:“司徒公,那便去休歇罢,一定要养好身子,这民生大策,同样的离不开司徒公啊,对于各地官吏的委任,还有一些地方的关键性政令,都需要司徒公来操办。。。”,曹操笑着点了点头,拱手拜了拜,这才转身离开了厚德殿,刘备绕有深意的看着他离去,方才继续讲起了自己的政策。

    走出了皇宫,不知为什么,曹操只觉得浑身一轻,平日里,总是犹如有山峰压在自己的背上,而在这一刻,他卸掉了所有的压力,在进入厚德殿的时候,他脚步急促,脑海里满是对刘备的愤怒,他不忍曹孟德这一生的传奇政绩,就在这里终结,他还想做出更多的事情来,他还没能超越王符,没能超越历代的能人将相。

    可是走出这里的时候,曹操已经明白。

    自己不可能超越王符,不可能超越何休。

    因为,任何一个活人,都没有办法去超越一个死人。

    或许,在百年之后,后人会将自己与王符,何休相提并论,称为大汉最杰出的司徒,可是,如今,他还活着,死人的身上,被后人挂上了无数的荣耀,怀着无数的思念,而一个活着的人,无法做到这一点,无论他有多么的杰出。

    曹操没有坐上马车,一步一步的走在了雒阳的街头,马车缓缓行驶在他的身后,曹操打量着这座都市,脸上挂着笑容,这还是他第一次认真的打量着这座城市,他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街头,在那里,他曾度过了很美好的岁月,跟着两位兄弟,追逐打闹,抢新娘,偷军械,哈哈哈,袁耀那些人,可是差的远啦!

    雒阳之内,商贩们站在两旁,叫卖着他们的商品。

    曹操废除了对坊市的要求,允许这些小商贩们自由的出现在任何地区,只要不阻挡雒阳的道路,就可以,他当时所想的,自然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商税,百姓渐渐富裕,家里有了积蓄,妇女们编制手工产品,甚至有些百姓有了充足的粮食,偶尔可以上街贩卖自家做的各种肉食。

    更多的贸易,对百姓的生活,对大汉的经济发展都是有利的。

    故而,曹操推行了此策,如今看着雒阳内的商贩们奋力叫卖,百姓们选择着商品,激烈讨价还价的模样,曹操心里那是说不出的成就感。

    街道上的孩童数量多了很多,他们追逐打闹。

    原先不多见的女童,如今也能看到很多,而这些,则是因曹操的保护新生儿法,以及妇孺保护法,不允许杀害女婴,不允许贩卖,不允许丢弃,不许殴打家妻,提高妇女的地位,所有的这些,曹操都是为了增加大汉的人口,可是如今,他心里不再是那般的想法了,看着一个个孩子的笑容,他觉得,或许政策的意义并不在原先自己所想的那些东西之上。

    就这么一路走着,看着繁荣无比的雒阳,看着各种各样的人,有老人,有孩童,有胡人,有商贾。

    走回了府邸内,曹操换上了便装。

    从那一日起,曹府众人都感觉到了曹操的变化,他不再暴躁,也不再无端发火,平日里,总是打扮的如同一个老农,走在雒阳的街头,讲着一口粗糙的方言。

    他会亲自给儿子们饭菜里夹肉,还会听着孩子们的抱怨,告诉他们该如何解决。

    也会催促曹丕,让他早些给自己一个孙子。

    就如大汉千千万万的老人一样。

    坐在街头的一家店铺门口,商贩特意在这里放置了几个胡椅,曹操刚刚走来,正在烧火的老人就笑着叫了起来,“老曹头,又来了啊,老样子麽?”

    “老样子!”

    曹操大喊了一声,坐了下来,没过多久,那老人就捧着一碗热气沸腾的肉粥放在了他的面前,这里的肉粥与别处不同,用了不同的香料,据说,这是从胡人那里买的,味道极佳,不过,这个秘密,开店的王老丈是不会告诉他人的,免得顾客不敢来吃,却告诉了曹操,这位曹老丈可是他的老客啊。

    曹操吃着肉粥,老人就坐在他的一旁。

    “唉,快些吃罢,稍后啊,我就要关门了,不然更卒就要来赶人。。。你说,这开市关市的时日,咋就这么短呢?”

    “你觉得短?”

    “是啊。。。我这准备好了物什,开张不到几个时臣,就要关门回家,有些时候啊,都不知该准备多少,不够用了,或者剩下了,都是浪费啊。。。我三个儿子啊,一个在城北驿站里当差,还有两个务农,过得都不错,不过,最小的那个,对,就是上次来我我这里帮忙的那个,他要成亲了,我想给他盖个屋。。。这钱挣得不容易啊。”

    “谁说不是呢?”曹操摇着头,问道:“如今置一处家产,应该也不难罢?”

    “全赖陛下圣明,哈哈哈,比起我年幼的时候啊,现在可是好上太多了,不过,这些孩子啊,越来越不能吃苦啦,济民府那边扶持,修屋也是可以,可还是想盖的好一些嘛。。。哈哈哈,你自己想想,就我们小时候吃的那些,现在的年轻人肯吃麽??我们小时候连狗窝都能住,现在的年轻人啊。。。唉。。”

    曹操点着头,说道:“的确是如此啊。。。哎,对了,我儿子呢,在司徒府当差,我让他问问,看看能不能让这坊市开的久一些,我看啊,干脆,这晚上就不宵禁好了,天下太平,百姓过得好,那才是实在的啊!”

    听到司徒,那老人着实吓了一跳,连忙摇着头,说道:“老曹头,这可不是小事,别让你儿子那么说,惹怒了司徒公,那可不得了,不得了。”

    “哎,无碍,无碍,司徒公啊,我也见过,没有那么吓人,嗯。。。你看,就跟我这差不多!”

    “哈哈哈,又在此处瞎吹,前些日子还说见过天子,现在又见过司徒,司徒公那多大的人物,还能跟你这糟老头一样嘛?人家啊,那可是仙神下凡啊。。。。就是我们在这里说,他都能听到的!”

    “嗯,这他倒是能听到。”


………………………………

第0729章 老汉日常

    清晨,伴随着院落里的鸡鸣,雒阳整座城市也都活了。

    这里是城外,严格的来说,这里原先并不是雒阳县,不过,随着雒阳的一次次增扩,这里也成为了雒阳县名下的乡野,当然,这让百姓很是兴奋,自从成为了雒阳百姓,地方官吏对他们都是笑呵呵的,天子常常会微服私巡,走遍雒阳的各个乡野,包括一些朝中大佬,三公级别,都时常会在周边巡视。

    雒阳的官吏们绝对是最难的,有些时候,你辱骂了一位阻拦你车架的普通老头,不出半个时臣,绣衣就要请你去喝茶,跟你聊聊大汉官吏该如何与百姓们和睦相处,并且,那位老头说不定还会在一旁吃着茶,笑眯眯的看着这经过,这样的事情,雒阳官吏们经历了不少次。

    天色刚亮,王老丈缓缓走出了内屋,老伴正在灶边忙碌着,老丈拿了一壶水,便在门口洗漱起来,洗了双手,洗了脸,将水壶放下,坐在了院里的胡椅上,等着发妻做好饭菜,屋子周围是土墙,并不高,大门都要比土墙高大许多,内有三屋,一处是内屋,一处乃是库房,堆积着各类杂物,还有一处是空着的,是为了接待客人。

    院落里有鸡鸭,屋子后头还种了些蔬菜,不过此刻只有灰色的泥土,还没有到耕作的时候,只有家禽摆弄着这些泥土,想要找出些吃的,听着家禽们的叫声,门口拴着的那条老狗的低吠,王老丈面带喜色,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啊,哎,好啊,真好啊,正在他感慨万分的时候,老妻已经将做好的饭菜拿了上来。

    两人缓缓吃着,吃的并不快,忽听着门被推开,一位年轻人走了出来,也没有多说什么,便坐在了老丈他们的身边,老妻笑呵呵的为他乘上了饭菜,年轻人吃了起来,他刚刚吃了两口,大门再次被推开,两个稍大些的年轻人也走了进来,笑着与两位老人拜见,口称父母,这才坐了下来。

    老母要给他们盛饭,两人都是拒绝了,“方才在家已经吃过了,只是思念父母,方才过来,不必,不必。”

    他们两人的家,就在老丈的左右,这两处原先都是老丈的房屋,给与两人居住,他们也不是打算长住,还是有着盖新房的念头,一家人聚集,老丈有些开心,乐呵呵的给小儿子夹了饭菜,其余两位儿子对视了一眼,这才看向了小儿子,问道:“三郎啊,近来过得如何啊?”

    三郎没有回答,只是吃着自己的饭菜,老丈瞪了他一眼,说道:“你兄长问你话呢!”

    三郎这才无奈的抬起头来,说道:“还行,升官了。。。不过还是吏。。。”

    “那也了不得啊,了不得啊!”两人称赞着。

    忽又小心翼翼的问道:“三郎啊,我与你二兄寻思呢,也不能再让你住在这里了,你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我们凑些钱,在你当差的那里给你布置一套家产,如何啊?”

    老丈笑了起来,说道:“好啊,好!”

    三郎猛地抬起头来,愤怒的说道:“好什么好,阿父啊,你不知道,雒阳城墙又要外扩了,这里,近期内要被拆,据说,每一户人家都会按着房屋大小,树木的数量来给与赔偿,阿父你没有看到他们忽然在家里种满了各类的果树麽?也不管能不能成活,他们啊,就是图这些钱,怕我给抢了去!!”

    被最小的兄弟说破了心里的意思,两位兄长都是有些脸红,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王老丈面色赤红,气呼呼的站起身来,说道:“合着你们就是为了这些钱??啊??还想要通过那些低劣的办法来骗天子??你们这些该死的畜生!!”,听的老人大骂,大郎有些委屈的说道:“阿父,三郎他又不缺这些钱,何况,天子手里钱多着呢,我们种些树,多拿一些,不是也好麽?”

    “畜生!!”王老丈气的浑身颤抖起来,他指着面前的两个儿子,愤怒的说道:“你们这些混账,就该让你活在五十年前,看看你们还有没有这个心思!你们这些忘恩负义的畜生!书都白读了吗?!”

    “五十年前,我们全家从河北跑到了这里,连年的大旱,没有一滴雨水,庄稼全部枯死,没有人来救助,同乡们一个一个的饿死,为了几粒米,甚至有人互相杀害,你们可知那是什么样的日子?啊?我三四天不曾吃饭,一路跑,路上的官吏们还要抓捕我们,一个流民的头,可是够他们升官发财的呀!”

    “得亏我仁宗孝康圣皇帝仁慈啊,我跟着你们的耶耶跑到了这里,被官吏们抓住,本来是要被丢尽牢狱的,是仁宗孝康大皇帝救了我们啊,让我们修建驰道,给我们钱财粮食,作为救济,就是靠着这份差事,我们都活了下来。。。。圣皇帝是我们全家的恩人啊,那时候,盖个屋可不简单啊。。。”

    “我们只能寄人篱下,在那些豪强手里当佃户,每个月所得,吃顿饱饭都不够,不过,能活下来,就已经知足了,不过啊,全赖我仁宗孝康慈皇帝啊,他让我们屯田,只要是自己开垦的,就属于我们,不必上缴任何人钱财余粮。。。多好啊,我们有了自家的农田,有了自己的房舍。。。”

    老丈带着一丝的缅怀,却又带着些许的悲伤。

    面前的三个儿子全然都沉默了下来,不再言语,老丈继续说道:“多好啊,我仁宗孝康神皇帝,一心都在我们这些低贱的人身上,在那之前,谁曾为我们想过呢,你们能去官学,三郎能够去考核做官,这都是我不敢想的事情啊。。。可惜啊,悲痛啊!”老丈捶打着自己的胸口,“仁宗孝康威皇帝就这么驾崩了。。。”

    “我多么想亲自去面圣,感谢他啊!”

    “我毅宗孝宪皇帝登基之后,日子越来越好,不亏是我仁宗孝康英皇帝的长子啊,修建济民府,每个月都会抚养我们这些老者,孩子们一个一个都能去上学,我们这里的水利全部都是他建设的,真不负其父之名啊,税赋越来越低,道路越来越好,以前去雒阳县内,要用三个时臣,你看看现在,半个时臣就到了。。。”

    “还给与我们牛羊,给与鸡鸭,让我们自己来养,你们可知,五十年前,耕牛还是亭里掌握,我们想用,还得贿赂这些官吏,你看看,现在谁敢收我们的钱?”

    “还有你阿母用的纺织机,田里那些耕作的利器,哪一个不是我毅宗孝宪皇帝给我们的呢?”

    “唉。。。我毅宗孝宪皇帝也走了。。。可如今的天子,还是我仁宗孝康明皇帝的亲孙啊!!连我这样的老头都能去卖些肉粥,补贴家用,拆了屋还给钱财,你觉得,以前可能麽??啊??我们以前都是吃树皮,啃黄土啊!!你们还不知足??还要去骗天子的钱??利用天子的仁慈??”

    “我告诉你们!!你们敢做这样对不起我仁宗孝康仁皇帝的事情,我立刻就与你们断绝关系!!我会告发你们!!”

    听到这一句,大郎与二郎顿时跪在了阿父的面前,双眼通红,连忙道歉。

    老丈冷哼了一声,没有搭理他们,三郎这才说道:“两位兄长,还不去毁了那些树木?”

    两人惊醒,连忙走出了院落。

    他们离开之后,老丈方才温和了些,看着最杰出的三郎,笑着问道:“三郎,你升官了?在哪里啊?远不远?”

    “不远,就在皇甫侯墓那里,那里修建了一处军械馆,是用以收藏各类新式军械的,孩儿以后就在那里当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